行政村登记表

行政村登记表

行政村登记表地区名称

联系电话

B1是否少数民族聚集村B2是否列入15

万重点贫困村

B3实施整村

推进状况

B4上年是否遭受

严重自然灾害

B5遭受哪种

自然灾害

基本情况生产生活条件

B6自然村数(个)B29人均耕地面积(亩)

B7总户数(户)B30有效灌溉面积(亩)

B8总人口数(人)B31距最近乡镇集市的距离(公里)

B9其中少数民族人口(人)B32距最近的车站(码头)的距离(公里)

B10劳动力数(人)B33近三年新修钢筋混凝土和砖木结构住房户数(户)

B11上年参加各类培训的人次(人次)B34拥有农用(摩托车、三轮车等)户数(户)

B12输出转移劳动力数(人)B35饮用安全饮用水户数(户)

B13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户数(户)B36使用固定或移动电话户数(户)

B14需搬迁户数(户)B37有彩电户数(户)

B15需搬迁人数(人)B38使用水冲式厕所户数(户)

B16已搬迁户数(户)B39使用煤炭和清洁能源作为主要炊事能源户数(户)

B17已搬迁人数(人)B40有塑料大棚/温室的户数(户)

基础设施状况教育所谓声和社会保障情况

B18 行政村是否通路B41劳动力的文盲、半文盲的人数(人)

B19通公路的自然村个数(个)B42距最近的六年制小学的距离(公里)

B20饮水困难的自然村个数(个)B43距最近的乡级医院的距离(公里)

B21通电户数(户)B44是否有卫生室1是2否

B22通广播电视户数(户)B45是否有幼儿园或学前班1是2否

发展情况B46上年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人)

B23 2000年以来国家投入(万元)B47上年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人)

B24上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万元)

B25上年外出务工人员(人)

B26上年经济作物面积比例(%)

B27上年人均占有粮食(公斤)

B28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调查指导员调查员报出日期年月日

《宗地代码编制规则(试行)》

宗地代码编制规则 (试行)

目次 前言 ................................................................................ II 引言 ............................................................................... I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3.1 (1) 3.2 (1) 3.3 (1) 4 编码规则 (1) 4.1 代码结构 (1) 4.2 编码方法 (2) 4.3 赋码规则 (2) 4.4 代码表 (3) 参考文献 (5)

前言 本标准由国土资源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土资源部地籍管理司,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 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天津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辽宁省国土资源厅、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宁夏回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吉林省国土资源厅、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安徽省国土资源厅、江苏省国土资源厅、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广东省国土资源厅、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引言 为实施全国土地和城乡地政统一管理,实现全国宗地编码的标准化,使每宗地均获得一个唯一的代码,以适应土地统一登记的需要,制定本标准。

宗地代码编制规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宗地代码的结构和编制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国土资源、农业、林业等领域对宗地进行标识、信息处理和交换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T2260—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 7027—2002 信息分类和编码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GB/T 20001.3—2001 标准编写规则第3部分:信息分类编码 TD1001—93 城镇地籍调查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宗地 cadastral parcel 土地权属界线封闭的地块或者空间。 3.2 宗地代码 parcel identifier 按一定的规则赋予宗地的唯一和可识别的标识码。 3.3 地籍区 cadastral district 在县级行政辖区内,以乡(镇)、街道办事处为基础结合明显线性地物划分的土地管理区域;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行政村、街坊为基础将地籍区再划分为若干个地籍子区。 4 编码规则 4.1 代码结构 宗地代码采用五层19位层次码结构,按层次分别表示县级行政区划、地籍区、地籍子区、土地所有权类型、宗地号。宗地代码结构如下图所示。

统计局2018年计算机管理和信息化建设工作总结

统计局2018年计算机管理和信息化建设工作总结 统计局2018年计算机管理和信息化建设工作总结 2018年以来,我局认真贯彻中、省、市统计部门对计算机管理和信息化建设工作相关要求,结合基层统计工作实际,扎实抓好统计信息工作建设与应用,不断从思想观念,管理方式等方面加快信息网络化发展。针对信息网络化发展要求的实际,进一步加强信息管理工作,重点抓好计算设施建设和网络建设,充分发挥计算工作在整改统计工作的重要作用。现将本年度计算机管理和信息化建设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成立了计算机管理与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为进一步加强全局统计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工作,我局成立了计算机管理与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廖英杰任组长,下设办公室,由副局长何登富兼任办公室主任,设在局办公室内,做到了分工明确,责任具体到人。确保统计信息安全工作顺利实施。 二、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网络化管理进程

按照市统计局的安排部署,结合我局统计工作实际,完善了各项计算机应用于管理工作制度,重点抓好计算设施建设和网络建设。为了做好信息化建设,规范统计信息化管理,保障网络安全,我局专门制订了《xx县统计局信息化规章制度》《xx县统计局网络安全保障制度》《xx县统计局病毒检测和网络漏洞检测制度》,对信息化工作管理、内部电脑安全管理、机房管理、机房环境安全管理、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管理、数据、资料和信息的安全管理、网络安全管理、计算机操作人员管理、网站内容管理、网站维护责任等各方面都作了详细规定,进一步规范了我局信息安全管理工作。 实现了全县57个乡镇的统计网络互通,同时,针对部分条件不足的乡镇,我局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的支持,配备的统计专用电脑,有效保障了乡镇基层人员的统计管理工作条件。 三、加强对统计业务数据的处理,强化计算机维护管理 1.认真完成各项统计报表数据和各类公文的计算机处理工作。 2.按照全市正版化软件工作要求,我局积极安装正版操作系统、办公软件及杀毒软件,有效保障我局统计信息工作的安全。 3.为保证计算设备的安全和正常运行,我局始终坚持统一管理,分配使用的原则,与各股室签订《网络和信息安全工作责任书》,并要求各股室严格按照规定执行,确保网络和信息系统的

行政村登记表

行政村登记表地区名称 联系电话 B1是否少数民族聚集村B2是否列入15 万重点贫困村 B3实施整村 推进状况 B4上年是否遭受 严重自然灾害 B5遭受哪种 自然灾害 基本情况生产生活条件 B6自然村数(个)B29人均耕地面积(亩) B7总户数(户)B30有效灌溉面积(亩) B8总人口数(人)B31距最近乡镇集市的距离(公里) B9其中少数民族人口(人)B32距最近的车站(码头)的距离(公里) B10劳动力数(人)B33近三年新修钢筋混凝土和砖木结构住房户数(户) B11上年参加各类培训的人次(人次)B34拥有农用(摩托车、三轮车等)户数(户) B12输出转移劳动力数(人)B35饮用安全饮用水户数(户) B13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户数(户)B36使用固定或移动电话户数(户) B14需搬迁户数(户)B37有彩电户数(户) B15需搬迁人数(人)B38使用水冲式厕所户数(户) B16已搬迁户数(户)B39使用煤炭和清洁能源作为主要炊事能源户数(户) B17已搬迁人数(人)B40有塑料大棚/温室的户数(户) 基础设施状况教育所谓声和社会保障情况 B18 行政村是否通路B41劳动力的文盲、半文盲的人数(人) B19通公路的自然村个数(个)B42距最近的六年制小学的距离(公里) B20饮水困难的自然村个数(个)B43距最近的乡级医院的距离(公里) B21通电户数(户)B44是否有卫生室1是2否 B22通广播电视户数(户)B45是否有幼儿园或学前班1是2否 发展情况B46上年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人) B23 2000年以来国家投入(万元)B47上年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人) B24上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万元) B25上年外出务工人员(人) B26上年经济作物面积比例(%) B27上年人均占有粮食(公斤) B28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调查指导员调查员报出日期年月日

统计信息化建设计划

2011年统计信息化建设计划 为配合《2011年赤峰市统计信息化建设方案》的实施,大力推进我旗统计信息化建设,全面完成自治区统计局制定的统计信息化建设目标和任务,特制定本计划。 一、积极筹措资金,进行统计信息化硬件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是统计信息化的前提和关键。我局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基础建设的重要意义,把统计信息化的基础建设列入了议事日程,高度重视对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投入。近年来,我局统计系统硬件设施建设力度逐步加大,计算机装备水平不断提升,目前我局拥有计算机21台,打印机13台,添置了复印机、数码设备、视频音响设备、辅助外设,拥有笔记本电脑4台,同时,在市局和政府部门的支持下还添置了1台服务器,硬件设施上到新的水平。2011年,会继续多方筹措资金,进行信息化硬件的更新和购置,争取达到每个专业人员拥有1台笔记本电脑,为数据的移动处理和内外网的双向运行提供方便。积极争取地方财政资金的支持,为全区统计四级网络建设顺利实施创造条件, 二、努力创造条件,加强统计人员计算机应用技术培训

信息化建设,人是关健,有了设备和系统,还需要操作员,要利用办公自动化、电子政务培训班及开展本单位及乡镇人员的微机知识培训等多种方式,对在职工作人员进行充电,针对网络技术空白,更要找时间找机会让操作者学习掌握计算机应用较深层次的知识。通过开展人才培养活动,造就一批精英统计员,既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又熟悉经济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年内除争取让每一位工作人员都得到不同层面和不同程度的提高外,至少做到有两人能进行计算机网络设备的维护和统计报表软件的管理工作,对计算机设备做到设备档案健全,有维护管理制度。各个专业人员要做到对上级下发的程序会备份,有备份。 三、借助“四级网络”,完善专业程序下发乡镇工作 今年,统计“三级网络”要进一步延伸到乡镇,形成从自治区到苏木乡镇的四级统计专用网络。“四级网络”建设工作的组织主要由自治区统计局负责,市和旗县区统计局主要做好本地区工程实施的协调配合工作。我局要搭乘“四级网络”建设的东风,除指定专人负责上下沟通,协助乡镇做好“四级网络”接入条件的准备工作,帮助落实设备(计算机、电话)、环境、场地、人员等工作外,还要进一步完善

不动产编码规则

附录A 不动产单元设定与代码编制规则(试行) 不动产单元设定与代码编制规则 (试行)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不动产单元的设定规则、不动产单元代码的结构和编制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不动产单元的设定、标识、信息处理和交换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T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 7027 信息分类和编码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GB/T 标准编写规则第3部分:信息分类编 码 TD/T 1001 地籍调查规程 GB/T 房产测量规范 JGJ/T 246 房屋代码编码标准 HY/T 124 海籍调查规范

GB/T26424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 NY/T 2538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要素编码规则 NY/T 2537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宗地 cadastral parcel 土地权属界线封闭的地块或者空间。 3.2 宗海cadastral sea 权属界线封闭的同类型用海单元。 3.3 房屋 building 独立成栋、有固定界线的封闭空间,以及区分幢、层、套、间等可以独立使用、有固定界线的封闭空间。 3.4 定着物 things fixed on land 固定于土地(海域)并不能移动的房屋、森林、林木等有独立使用价值的物。 3.5 不动产real estate

土地(海域)以及房屋、林木等定着物。 3.6 不动产单元 real estate unit 权属界线固定封闭,且具有独立使用价值的空间。 3.7 不动产单元代码 identifier of real estate unit 即不动产单元号,是按一定规则赋予不动产单元的唯一和可识别的标识码。 3.8 地籍区cadastral district 在县级行政辖区内,以乡(镇)、街道办事处为基础结合明显线性地物划分的不动产管理区域;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行政村、街坊为基础将地籍区再划分为若干个地籍子区。 4 地籍区和地籍子区划分 a)在县级行政辖区内,以乡(镇)、街道界线为基础结合明显线性地物划分地籍区。 b)在地籍区内,以行政村、居委会或街坊界线为基础结合明显线性地物划分地籍子区。 c)地籍区、地籍子区划定后,其数量和界线应保持稳定,原则上不随所依附界线或线性地物的变化而调整。

某新建统计局信息化大数据解决方案

【电子政务】某新建统计局智能信息化建设电子云政务、信息化系统集成整体设计方案 XX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2018年X月X日

目录 第一章概述 (4) 1.1项目背景 (4) 1.2设计要求 (9) 1.3需求分析 (10) 第二章设计方案 (14) 2.1项目综述 (14) 2.2大楼和周界安防设计 (15) 2.2.1园区周界入侵探测报警系统 (15) 2.2.2网络监控系统 (19) 2.2.3出入口道闸管理系统 (23) 2.2.4访客管理子系统 (35) 2.2.5园区智能广播系统 (38) 2.3公共场所信息发布系统设计 (39) 2.3.1办公楼LED条屏 (39) 2.3.2门厅LED全彩屏 (40) 2.4重点房间及核心系统设计 (42) 2.4.1监控值班室 (42) 2.4.2大会议室 (44) 2.4.3党委会议室 (45) 2.4.5网络中心机房 (47) 2.4.6 指挥大厅 (49) 2.5基础支撑系统 (50) 2.5.1计算机网络系统 (50) 2.5.2视频会议系统 (57) 2.5.3图像接入系统 (65) 2.5.4主机与存储系统 (79) 2.5.5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处理加工 (81) 2.5.6数据整合预入库阶段 (84) 2.5.7机房工程 (88)

2.6统计局电子云政务系统 (91) 1.内容框架 (91) 2.云中心设计方案 (92) 3.计算资源池建设 (95) 4.存储资源池建设 (99) 5.云管理平台建设 (104) 6.网络系统设计 (109) 7.局域网络设计 (113) 8.云安全管理建设 (118) 9.云备份系统建设 (126) 10.灾备中心设计 (128) 2.7统计局办事大厅 (130) 1.办事大厅信息发布系统 (130) 2.排队叫号系统 (163) 第三章施工组织计划 (186) (1)设计概述 (186) (2)工程工期进度控制综述 (186) (3)工程进度控制的方法、措施 (187) (4)施工进度计划 (190) (5)主要系统施工方案 (195) (6)现有设施保护方案 (199) (7)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 (203) (8)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210) (9)消防保障措施 (222) (10)主要施工机械及劳动力配备计划 (235) (11)临时用水、用电、存货、工地办公室等要求 (247) (12)雨季施工防护措施 (249) (13)抢工措施 (251) (14)文明施工的管理 (258) (15)保证施工的环境保护措施 (262) (16)施工应急预案 (270) (17)系统测试验收 (281) (18)人员培训计划 (291) (19)质量控制体系 (292)

溆浦县各乡镇行政村

溆浦县行政村(修改稿) 县城 卢峰镇37 辖:胜利街、东风街、民主街、解放街、长兴街、团结街、兴隆街、幸福街8个居委会。 横岩、山门垅、中林、瑶头、万水、茅坪、地坪、高低、梁家坡、人民、丰收、散水塘、桥头水、狮子岩、麻阳水、杨家仁、金沙坪、散水冲、黄花坪、张家桥、岩里、斜里、竹坳、大潭、哑塘、长乐、春风、艾家冲、桔花园29个村委会。 低庄办事处 低庄镇29 辖:东门头街、白毛湖街、镇东街、镇南街4个居委会。 东门、吉家冲、杨和平、小龙潭、牌子田、严家坡、栗子坪、老屋园、后村湾、肖家湾、赤竹溪、松阳坪、阳兴、连山、连塘、荆湖、月塘、金风、新庄、松龙、岩头、枫林、思溪、思庄、镇宁25个村委会。 谭家湾13 辖:卫星、农跃、白泥、赤泥、黄游、畔里、贺家冲、清水塘、下家坪、张家冲、桥头龙、深子湖、五七13个村委会。 让家溪11 辖:让家溪、马家溪、柑子园、黑岩屋、刘家坪、曾家溪、大流洪、竹山、尖山、冬瓜岭、岩溪桥11个村委会。 大渭溪 9 辖:宋家、杨家垴、龙门溪、张家坪、夜珠溪、罗山溪、木松溪、洞潭、冰冷溪9个村委会。 水隘乡12 辖:水岩、胡家坪、田家溪、葡萄溪、铁山溪、芒溪口、南河、黄溪湾、来龙溪、乔子湾、炉场坪、岩屋冲12个村委会。 花桥办事处 双井镇23 辖:新华、双井2个居委会。 灯塔、花口、堰塘、红坡、初落、彩花、兰花、夏家垅、岩园、水口、十家湾、塘湾、水集、水王垅、桂花、大坪头、伍家湾、神塘、塘村、大塘、宝塔21个村委会 岩家垅12 辖:凤凰、长潭、官庄、岩门、白花、云坡、洞底湾、刘家垴、举福塘、向家排、梅花、黄花溪12个村委会。 祖市殿17 辖:荷叶、松溪、四门、赤溪、星光、柳林、坪头、向家垅、柳溪、两峰、清谭、双庄、王剑溪、匣龙、田庄、罩溪、白竹17个村委会。 水田庄11 辖:中坡、杨柳坳、杉木坳、另溪冲、岩落冲、思婆溪、迎门桥、鲁家溪、陈家田、青龙、横阳11个村委会。 江口办事处 江口镇12 辖:上街、大江口、下街、江维街4个居委会。 岩坪、白岩头、金明、坨里、茶湾、田坪、大湖坪、斯文溪、上斯文、虎皮溪、芦冲元、大江坪12个村委会。 江口办事处 小江口12 辖:高桥、天星堂、陈林坪、白岩山、曹家溪、蓑衣溪、大冲口、江星、双峰、鱼米溪、高峰、立新12个村委会。 思蒙乡14 辖:仁里冲、山坡、长溪、白山坨、花园、中心、山河、黄家庄、九家溪、新庄龙、上虾溪、下虾溪、军田湾、管竹垅14个村委会。 洑水湾辖:洑水、新田岭、青江屯、新民、合农、莲花、沅江、枫香、沅水、白沙、和

中国姓氏人口数量列表

中国姓氏人口数量列表 英法德欧洲三大国,人口都不到8500万。 01.李9200万 02.王9000万 03.张8500万就可以成立三国! 中国姓氏人口数量现在中国正在使用的姓有4000多个,其中占人口前叁位的是李、王、张, 这三大姓的人口有近2.7亿,占了中国总人口的21%。占人口千分之一以上 的有129个姓,占人口万分之一以上的有325个(总人数为11.8亿,占了中 国总人口的94%)。以下给出人口排名在前300位的姓,排名第一的是姓李的,2006年初的人口 有9200万,现在可能达到了1亿人,排在第300位的是姓满的,人口是14万 ,没有在名单中的姓,那麽人口数是少於14万。注意:前面的是名次,後面的是人口,单位:万。2006年初统计资料。第1-100名01.李9200 02.王9000 03.张8500 04.刘6700 05.陈5800 06.杨4000 07.黄3100 08.孙2600 09.周2500

10.吴2400 11.徐1900 12.赵1800 13.朱1500 14.马1500 15.胡1400 16.郭1400 17.林1300 18.何1300 19.高1200 20.梁1100 21.郑1100 22.罗1000 23.宋900 24.谢900 25.唐780 26.韩760 27.曹730 28.许730 29.邓730 30.萧730 31.冯700 32.曾680 33.程660 34.蔡650 35.彭640 36.潘620 37.袁620 38.於600 39.董590 40.余580 41.苏580 42.叶580 43.吕570 44.魏570 45.蒋540 46.田520 47.杜520 48.丁470 49.沈470 50.姜460 51.范460 52.江450 53.傅450 54.锺440 55.卢440 56.汪430 57.戴430 58.崔420 59.任420 60.陆420 61.廖420 62.姚410 63.方410 64.金380 65.邱丘380

统计局信息化建设工作汇报

统计局信息化建设工作汇报 在市局的关心支持和业务科室的精心指导下,县统计局始终坚持 把统计信息化建设列为工作重点,认真开展统计信息化建设,高质高 效地完成信息化管理的各项工作。现将我局信息化建设情况汇报如下:一.主要做法 高度重视,明确责任。随着信息化建设制度日趋完善,信息化建 设和信息安全工作在统计工作中日益凸显重要,我局历年来高度重视 信息化建设工作,局主要负责人牵头负责,各专业统计人员履行具体 职责,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成立自上而下的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 建章立制,加强管理。为保障信息化建设高效运行,局制定《县 统计局信息化建设管理制度》、《县统计局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制度》,我局对电脑及其设备实行“谁使用、谁管理、谁负责”的管理 制度,各专业人员严格遵守国家安全保密制度。局内电脑均配备了防 病毒软件和防火墙,严防病毒攻击,确保网络安全,同时加强办公室 日常防盗管理,配备消防设备,定期检查电路安全。 加强网络安全,规范信息发布。为了满足现代办公要求,我局台 式计算机人手一台,各专业配备一台打印机、一台笔记本电脑供外出 学习和培训使用,这些基础硬件的配置,进一步改善了工作环境,提 高工作效率。我局所有计算机均配备了防病毒软件,明确了网络安全 工作,切实抓好内网、外网和应用软件管理,确保涉密计算机不上网、上网计算机不涉密,严格按照保密要求处理光盘、硬盘等管理、维修 和销毁工作。 加强平台维护,优化信息化服务。积极为专业统计报表数据处理 提供技术支持,定期做好网络设备和单机的维护,保证各专业统计数 据处理正常运转,做到上报市局的数据文件无毒上传;同时要求各专 业定期将专业数据资料和各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备份,确保全局统计 数据资料的完整与安全。 二.存在的问题

最新全国街道乡镇级以上行政区划代码表(精)

11110111010111010100111010100211010100311010100411010100511010100611 010100711010100811010100911010101011010211010200111010200311010200711010 200911010201011010201111010201211010311010300111010300211010300311010300 411010300511010300611010300711010411010400111010400211010400311010400411 010400511010400611010400711010400811010511010500111010500211010500311010 5004110105005 11110111010111010111010111010111010111010111010111010111010111010111 011101021101021101021101021101021101021101021101110103110103110103110103 110103110103110103110111010411010411010411010411010411010411010411010411 011101051101051101051101051101050北京市市辖区东城区东华门街道景山街道交道口街道安定门街道北新桥街道东四街道朝阳门街道建国门街道东直门街道和平里街道西城区 西长安街街道新街口街道月坛街道展览路街道德胜街道金融街街道什刹海街道崇文区前门街道崇文门外街道东花市街道龙潭街道体育馆路街道天坛街道永定门外街道宣武区大栅栏街道天桥街道椿树街道陶然亭街道广安门内街道牛街街道白纸坊街道广安门外街道朝阳区建外街道朝外街道呼家楼街道三里屯街道左家庄街道102030414141414141414141413041414141414141304141414141414130414141414141 4141304141414141 11010500711010500811010500911010501011010501111010501211010501311010 501411010501511010501611010501711010501811010501911010502111010502211010 502311010502411010502511010502611010502711010502811010502911010503011010 503111010503211010503311010503411010503511010503611010503711010503811010 503911010504011010504111010504211010540011010550111010611010600111010600 211010600311010600411010600511010600611010511010511010511010511010511010 511010511010511010511010511010511010511010511010511010511010511010511010 511010511010511010511010511010511010511010511010511010511010511010511010 511010511010511010511010511010511010511010511011101061101061101061101061

统计局大数据中心工作要点

市统计局大数据中心2018年工作要点 根据省局大数据中心2018年信息化工作安排及南充市、县、乡三级目前统计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存在的短板及问题,结合市局统计工作改革与发展对信息化提出的支撑与保障要求, 2018年大数据中心工作要点如下: 一、亮特点工作 (一)全力推进和做好统计大数据中心建设 不断深化优化新建大数据中心机房建设、网络系统、安全系统、应用系统的建设技术方案,做实做细各项准备,以便机房技术用房确定后,能在尽量短的时间内高效推进统计大数据中心的建设,并同步做好机房、高清视频会议暨综合管理展示大屏的建设、升级工作和局内现有机房各信息化系统的调试集成工作。 (二)建立基本完备的信息网络安全体系 在大数据中心的建设过程中,优化网络结构,通过部署防火墙、行为管理、堡垒机、数据库审计、日志审计等安全设备,建立起较全面的安全技术防护设施。通过采取多种措施,确保市县两级VRV安全客户端注册率每月均达100%,提升杀毒软件安装率,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有关制度。按《网络安全法》的要求,在新的大数据中心各项信息系统建设完成后,聘请有资质的专业测评公司对信息系统进行安全检测

及提出完善整改报告,通过等级保护测评。圆满完成省局及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对我局的各类安全检查,确保全年不出任何安全事故,建成省内市州领先的基本完备的信息网络安全体系。 二、重点工作 (一)做好三农普、四经普有关数据处理工作 按省局有关工作时间安排,在国家审定农普数据反馈后,及时做好三农普市、县两级资料开发的数据处理系统搭建和汇总出表工作。做好四经普数据处理设备准备(PDA设备的管理、新设备的采购)、数据处理方案制定、处理环境的搭建、应用系统的技术培训、数据处理期间的技术保障等各类数据处理工作。 (二)继续推进县(区)、乡(镇)信息化基础建设 在2017年推进县、乡信息化标准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的基础上,针对各地还未达标和还存在的薄弱环节部分,按省中心有关工作要求,继续推进基层信息化基础建设。利用统计深改的形势背景,努力争取形成规范扎实的基层信息化管理体制,在机构设立、人员配备、网络建设(专网向社区延伸、市县专网增设备用网络线路)、环境设施(专用机房、二代防火墙、UPS电源等)、安全体系建设等方面持续推进,为后续统计改革发展对基层信息化工作提出的全新要求打下良好基础。并通过按月通报有关工作进展来促进各县区间

统计局信息化现状分析

统计信息化现状分析 信息化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统计信息化是政府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统计部门是政府收集社会经济信息的主要机构,统计信息资源是各级党政领导进行宏观管理和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就目前信息技术水平而言,统计信息化就是要实现网络化统计,就是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完成统计设计、统计数据的采集、传输、加工、储存和发布等统计信息的生产和管理活动。统计信息化的目的是提高统计机构和人员的工作效能,用相同的投入,获取更多、更快、更准的统计信息。因此,统计信息化建设事关统计改革与发展的全局,是当前和今后统计部门的一项主要任务。 近几年来,在各级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和上级统计部门的支持下,我区加快了统计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网络建设步上台阶;数据库建设取得一定成果;扩展了统计信息服务的深度和广度;提高了统计人员计算机应用水平。但是,统计信息化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克服和解决,把统计信息化建设推上新台阶。 一、我区统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现状 1、软硬件环境有了很大改善,网络建设再上新台阶。在硬件方面:配置数据处理服务器,全局共有32台计算机,实现人手一台;完成内部局域网的建设,实现局内部各科室资源共享。在软件方面,各专业都根据各自数据处理程序的需要,及时更新和更换数据处理应用软件;全局统一安装金山和瑞星杀毒软件,及时升级和查毒,初步

形成计算机的网络安全维护和管理。在网络建设方面,我局于xxxx 年开通“XXX统计信息网”,向社会大众宣传统计法规法制知识,公布统计数据和统计分析资料,方便数据的查询,提高了工作效率。 2、发挥统计数据资源优势,提高了统计信息服务水平。我局通过网站及时对外公布统计信息资料,争取快速、全面、准确地反映我区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拓宽信息服务渠道,统计信息服务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 3、加强信息技术培训工作,提高统计人员计算机应用水平。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一项共性技术,我局高度重视对统计人员的信息技术培训工作,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开展对统计人员进行计算机和网络知识的学习。有针对性地强化局内部统计人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使我局每位工作人员都能熟练运用计算机进行日常的业务处理,提高了效率,保证了工作的连续性。现在乡镇(街道办)都配备了统计专用电脑提高了基层统计人员计算机及网络应用水平,为统计网络向乡镇(街道)延伸,统计数据网上直报奠定了基础。 4、加强了对历史数据资料的整理。对历年的数据资料进行整理,有利于统计数据的查阅以及分析。 二、我区统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一些薄弱环节 1、统计人员计算机应用水平整体偏低。在统计信息化建设中,人才和技术力量是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要搞好信息化建设,必须加强人员队伍的建设。没有一批好的计算机专业人员,就不可能很好的管理和维护好计算机软、硬设备。我局虽然非常重视对统计人员计算

农村行政村要设立行政办事机构

农村行政村要设立行政办事机构 内容提要:当前,我国农村行政村没有行政办事机构,大量的行政工作依靠村民委员会去做,这是不妥当的。一是不合法律规定;二是影响村民自治;三是不利经济发展;四是加重农民负担;五是影响社会稳定。在乡镇机构改革中,应当把乡镇政府改为乡镇办事处,在行政村设立居民委员会。行政村居民委员会系乡镇办事处的下属机构。居委会干部吃、住工作在村,编制在乡镇,各级党组织、各级政府应动员、鼓励干部到农村去,到生产的第一线去,到条件艰苦的地方去,以充实、加强农村基层的领导力量,为农民生产生活做好服务工作,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主题词:“三农”问题乡村机构改革 当前,我国农村行政村没有行政办事机构,大量的行政工作依靠村民委员会去做,这是不妥当的。

第一、不合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村民委员会是一个自治组织,不是行政执法主体,村委会干部不具备行政执法权力。让村民委员会替代行政村的办事机构,让村委会干部做行政工作不符合法律规定。 第二、影响村民自治。首先,按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村委会干部要实行民主选举,由村民选举产生。由于行政村没有行政办事机构,乡镇党委、政府担心村民选举的干部不能很好地配合乡镇党委、政府工作,便千方百计干扰村委会选举。或提出所谓“候选人”,让村民按乡镇党委、政府的意图“选举”村干部;或对村民选举的干部不予承认,使村民自治无法落到实处。其次,分散了村委会干部的工作精力,使村委会干部成为准行政干部,一天到晚忙于行政工作,没有时间和精力做好村民自治工作。再次,使村委会干部处于两难地位。一方面要体现乡镇党委、政府的工作意图,一方面要顾及村民利益。当乡镇党委、政府的工作意图和村民利益发生冲突时,村委会干部只能顾及乡镇党委政府的工作意图,而不能顾及村民的利益。

金融机构编码要求规范

金融机构编码规范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金融机构的编码对象、编码结构和表示形式,使每个编码对象获得一个唯一的代码,以适应金融机构信息系统建设和数据交换的需求。本规范适用于金融机构新建信息系统的开发、数据仓库的建设,也可用于指导已有信息系统的升级改造。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GB/T 2260-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2659-2000 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代码(eqv ISO3166-1:1997)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3.1 货币当局 代表国家制定并执行货币政策、金融运行规则,管理国家储备,从事货币发行与管理,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交易及向其他存款性公司提供信贷,以及承担其他相关职能的金融机构或政府部门。 3.2 监管当局 对金融机构及其经营活动实施全面的、经常性的检查和督促,实行领导、组织、协调和控制,行使实施监督管理职能的政府机构或准政府机构。

3.3 银行 依法设立的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的企业法人。 3.4 城市信用合作社 依照有关规定在城市市区内由城市居民、个体工商户和中小企业法人出资设立的,主要为社员提供服务,具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的合作金融组织。 3.5 农村信用合作社 经相关国家部门批准设立,由社员入股组成、实行社员民主管理、主要为社员提供金融服务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 3.6 农村合作银行 由辖内农民、农村工商户、企业法人和其它经济组织入股组成的股份合作制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 3.7 农村商业银行 由辖内农民、农村工商户、企业法人和其它经济组织共同发起成立的股份制地方性金融机构。 3.8 村镇银行 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批准,由境内外金融机构、境内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境内自然人出资,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 3.9 农村资金互助社 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由乡(镇)、行政村农民和农村小企业自愿入股组成,为社员提供存款、贷款、结算等业务的社区互助性金融机构。

统计局信息化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国家统计局XX调查队信息化及计算机网络管理,促进信息化建设,提高工作效率,确保信息化网络、计算机设备安全、有效运行,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XX调查队信息化及计算机网络管理工作在队长室的统一领导下,由综合科负责具体组织。 第三条本制度所称信息化及计算机网络管理工作包括信息化网络及设备管理、安全保密管理、计算机病毒防治、网站管理、资料管理等内容。 第二章信息化网络及设备管理 第四条信息化网络及设备按科室分配使用。综合科指定一名熟悉计算机技术的人员负责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 第五条凡使用信息化网络及设备的工作人员应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规定。对违反规定使信息化网络及设备不能正常工作和造成重大事故者,追究其相应责任,后果严重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六条严禁在信息化设备上安装与工作无关的、未经广泛验证为安全的软件程序。严禁带电拔插计算机内部配件。移动非便携式信息网络设备应断电后进行。离开工作场所前,须关闭计算机,切断电源。

第七条非指定的技术人员不得擅自打开信息化网络设备外壳,进行任何配置和检测。不得擅自将信息网络设备(包括报废设备)的配件私自拆卸,移植到其它设备。 第八条未经分管领导批准,任何人不得随意更换信息化网络设备,不得随意外借、处置信息网络设备。外部人员如需使用本单位的信息网络设备,需经分管领导同意,并在现场监督的情况下进行。 第九条对计算机进行硬盘格式化和删除操作系统文件,须事先做好数据备份工作,并由本单位信息化管-理-员进行操作。 第十条各科室信息化网络设备的使用人、保管人、责任人等情况的变更,应及时报综合科登记备案。 第十一条重要的信息化网络设备,由综合科集中统一管理。各科室需要使用时,应办理相关借用手续。 第十二条为防止计算机病毒造成严重后果,对外来移动存储介质(光盘、优盘、移动硬盘等)要严格管理,原则上不允许外来移动存储介质在内部统计专网计算机上使用。确因工作需要使用的,事先必须进行防(杀)毒处理,经技术人员证实无病毒感染后,方可使用。

山东省各地市人口数量统计

山东省各地市人口数量及面积统计 2011-04-01 11:38 德州市 面积10356平方公里,人口535万。辖1区2市8县。市人民政府驻德城区德城区人口53万 乐陵市人口63万 禹城市人口50万 陵县人口54万 平原县人口44万 夏津县人口48万 武城县人口37万 齐河县人口60万 临邑县人口51万 宁津县人口45万 庆云县人口29万 济南市 面积8076平方公里,人口563万。辖6区1市3县。市人民政府驻市中区市中区人口50万 历下区人口52万 槐荫区人口34万 天桥区人口47万 历城区人口81万 长清区人口53万 章丘市人口99万 平阴县人口36万 济阳县人口52万 商河县人口59万 青岛市 面积10903平方公里,人口707万。辖7区5市。市人民政府驻市南区 市南区人口43万 市北区人口47万 四方区人口36万 黄岛区人口19万 崂山区人口19万 城阳区人口43万 李沧区人口28万 胶州市人口75万 即墨市人口107万 平度市人口133万 胶南市人口84万

滨州市 面积9456平方公里,人口361万。市人民政府驻滨城区 滨城区人口60万 惠民县人口62万 阳信县人口43万 无棣县人口43万 沾化县人口38万 博兴县人口46万 邹平县人口69万 淄博市 面积5938平方公里,人口408万。辖5区3县。市人民政府驻张店区 张店区人口64万 淄川区人口67万 博山区人口47万 临淄区人口59万 周村区人口31万 桓台县人口49万 高青县人口36万 沂源县人口55万 枣庄市 面积4552平方公里,人口357万。辖5区1市。市人民政府驻市中区 市中区人口48万 薛城区人口45万 峄城区人口35万 台儿庄区人口28万 山亭区人口46万 滕州市人口155万 东营市 面积7923平方公里,人口172万。辖2区3县。市人民政府驻东营区 东营区人口56万 河口区人口19万 垦利县人口21万 利津县人口29万 广饶县人口47万 潍坊市 面积15699平方公里,人口845万。辖4区6市2县。市人民政府驻潍城区潍城区人口37万 寒亭区人口35万 坊子区人口25万 奎文区人口36万

各行政村

各行政村 《河头镇“百名干部下基层、蹲点调研谋进展”活动方案》差不多镇委、镇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河头镇委 2007年3月17日 河头镇“百名干部下基层、蹲点调研谋进展” 活动实施方案 为扎实推进“治庸提速增效”作风建设年活动,切实扭转干部队伍作风,营造齐心协力谋进展、步调一致抓落实的浓厚氛围,加快河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按照临海市“千名干部下基层、蹲点调研谋进展”活动总体部署,结合河头实际,经镇党委政府研究,决定在河头镇开展“百名干部下基层,蹲点调研谋进展”活动。具体方案如下: 一、活动主题 察民情、集民智、解民忧、帮民富,共建共享新农村。 二、活动时刻 2007年3月19日至26日。 三、参加对象 镇全体机关干部、台州市和临海市级农村工作指导员(科技特 派员)、市级联系部门选派干部,共100多名。 四、活动内容 (一)、察民情 进村入户,深入调研是体察民情的最佳途径,调研中要灵活机动的运用好调查咨询卷、集中座谈等调查手段,面对面的开展宣讲,详细了解村情民意,积存调研素材。 1、调查咨询卷:挨家挨户发放〈〈临海市“千名干部下基层、蹲点调研谋进展”活动调查咨询卷〉〉,指导群众如实填写,当场收回咨询卷,统一汇总后,于3月21日上交党政办。 2、集中座谈:召开村民代表、党员干部参加的座谈会,探讨本村今年的重点工作和工作举措。

(二)集民智 1、“四访四咨询”:一访村干部咨询策,了解村干部工作打算及进展规划;二访优秀党员咨询计,了解本村进展中存在的咨询题,收集进展“金点子”;三访致富能手咨询经,了解他们致富途径,收集致富信息;四访困难户咨询苦,了解他们致贫缘故和今后打算。 2、开展大讨论活动:全镇上下围绕“千道理、万道理,进展才是硬道理;你利益、他利益,进展才有大利益”开展讨论,教育引导宽敞干部群众克服“等、靠、要”的消极思想,把行动统一到党委政府的进展部署上来,形成“村村有项目,人人干事业”的进展氛围。 (三)解民忧 认真分析研究调研过程中收集到的咨询题,分类分批予以解决落实。能即时解决的,要当场解决;对群众反映强烈,急需解决的咨询题,要明确解决时限,跟踪督促落实;关于条件暂不成熟,一时难以解决的咨询题,要做好讲明工作,并努力制造条件抓紧解决。 (四)帮民富 1、开展“争做技能型干部,争创技能型机关”活动,注重机关干部农业理论知识培训,开设农业专业知识系列讲座和干部论坛,开展农业有用技术资格证书考试,培养知识型干部;注重机关干部实际操作能力,与农业基地结对,送农技服务,使干部们学以致用,培养有用型干部。 2、开展农业创品牌活动。召开全镇现代特色农业创品牌活动座谈会,部署农业创品牌工作,实现乡镇农业四大主导产业品牌化经营。 3、开展“新三村竞赛”活动,发动各村因地制宜,开展创建“效益农业强村、农家乐特色村、文化示范村”竞赛活动,打造一批特色村,为我镇争创台州市特色农业强镇、省级生态镇奠定基础。 4、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活动。深入实施“五整治一提升”工程,打造一批整治村、生态村,建成水清、岸绿、景美、洁净的新河头。 5、开展百户脱贫创业行动。选择确定100户扶贫户,与机关干部一对一结对,通过关心他们进展效益农业、劳动力素养培训转移等措施,确保扶贫户年收入有大幅度上升。

统计局信息化建设状况调研报告

统计局信息化建设状况调研报告 统计局是政府统计信息管理的职能部门。全面、及时、准确的向政府、社会提供有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信息是政府统计部门的首要任务,为完成这一任务,必须加快统计信息化的建设,用现代技术装备统计系统,以建库联网为核心,以需求为导向,以开发应用为主题,以建立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综合数据库为重点,全面加快**统计信息网络建设。 一、**县统计局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目前我局信息化建设与往年大有改观,信息化水平上了一个台阶,结构趋于合理。首先通过加大对硬件设施的投入,几年来我局更新了部分计算机、打印机等办公设备,大大改善了**统计局信息化建设的基础环境。其次是软件设施得到进一步加强,经过不断的努力,开通了**统计信息内网、**统计信息外网和党政网。再其次是计算机技术力量得到加强,我县计算机人员由一名增加到了两名,同时全局干部职工经过电脑培训,计算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每一个职工都能运用计算机和英特网独立进行工作。 **县统计局信息化建设能得到这么大的长足进步与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市统计局的亲切关怀分不开,更重要的原因是全局干部职工思想进一步解放,认识到信息化建

设的重要性。为使信息化建设上台阶、上水平、上档次,**县统计局努力做好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构。成立了统计信息化建设的组织协调机构,由局长亲自挂帅主抓统计信息化建设工作,明确由办公室负责牵头、组织、协调统计信息建设工作,确定计算机网络管理人员专门负责处理统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具体事务。 二是建立健全统计信息化工作管理制度。明确统计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各项职能职责和工作目标;同时加大对统计信息化建设工作目标的考核力度,将统计信息化建设与其它工作纳入股室、职工年度目标一并考核。 三是加大了统计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XX年以来,我局累计投入20余万元资金,对统计信息网络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至目前,我局拥有了个人计算机18台、笔记本电脑3台、服务器1台、数码复印机1台、激光打印机6台、传真机1台、数码速印机1台、交换机1台。 四是加强网络化建设。安装了瑞星网络版杀毒软件,制定了《网络安全保密管理制度》,强化职工网络安全意识。建成开通了**统计信息公众网,并对已建立的统计信息党政网和统计信息内网进行了完善,初步实现乡镇级网络互通和网上直报。 五是加大人才培训力度,提高信息化管理与应用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