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两河文明(苏美尔文明~波斯征服)
关于两河流域的书 -回复

关于两河流域的书-回复
关于两河流域文明的书籍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著作:
1. 《两河文明:美索不达米亚》
作者:(英)J.N. POSTGATE
这本书详细讲述了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即两河流域)从苏美尔文明到波斯帝国统治时期的历史、文化、社会和科技成就,是了解两河流域文明的重要参考书籍。
2. 《古代近东史》
作者:(美)马克·范·德·米尔
该书全面梳理了包括两河流域在内的古代近东地区各文明的发展
历程,内容丰富详实,学术性较强。
3. 《世界古代文明史话:楔形文字与两河流域文明》
作者:李晓东
这是国内学者撰写的一部介绍两河流域文明的读物,语言通俗易懂,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对两河流域文明的主要成就进行了详细介绍。
4. 《两河流域文明探秘》
作者:王瑞琴
这本书以丰富的考古资料为基础,深入浅出地探讨了两河流域文明的起源、发展及其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
5. 《巴比伦神话》
作者:(德)S. H. 弗雷泽
虽然这本书主要聚焦于两河流域的神话传说,但通过解读这些神话,
可以深入了解这一地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变迁。
以上仅为部分相关书籍推荐,具体可根据个人兴趣及研究需求进一步选择。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课件(17张PPT)

三、《汉谟拉比法典》
阅读教材,归纳《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
《
①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
汉
等级制度 ②无公民权的自由民
பைடு நூலகம்
谟
③奴隶
拉
比
奴隶制度: 家庭奴隶制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
法
典 》
其他制度: 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商品经济活跃)
三、《汉谟拉比法典》 案例分析(一)
法官判决 穷人偷窃面包被判死刑
保护奴隶主阶级的私有财产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阴历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60进位制
二、古巴比伦王国 公元前18世纪
二、古巴比伦王国 各个击破的策略,统一了两河流域中下游的地区 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 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 大兴水利
汉谟拉比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公元前1595年,古巴比伦王国被外族灭亡。
三、《汉谟拉比法典》
汉谟拉比
太阳神
太阳神正在把象征国 王权力的权杖授予汉 谟拉比, 实际在宣扬 什么思想?
君权神授
法典概况:法典被刻在一块巨大的石柱上,竖立在巴比伦的一座神殿里。
石柱上部是一幅精致的浮雕,太阳神正在把象征国王权力的权杖授予汉谟拉比。 石柱中部刻着法典的具体条文,使用的文字是楔形文字。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古代第 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三、《汉谟拉比法典》 案例分析(二)
法官判决 哥哥判死刑,弟弟赔钱 保护奴隶主对奴隶的所有权
相传,新巴比伦王国国王尼布甲 尼撒二世娶波斯国公主赛米拉米斯为 妃。公主日夜思念花木繁茂的故土, 郁郁寡欢。国王为取悦爱妃,即下令 在都城巴比伦兴建了高达25米的花 园。此园采用立体叠园手法,在高高 的平台上,分层重叠,层层遍植奇花 异草,并埋设了灌溉用的水源和水管, 花园由镶嵌着许多彩色狮子的高墙环 绕。王妃见后大悦。因从远处望去, 此园如悬空中,故又称“空中花园”。
苏美尔文明

浅谈苏美尔文明上过中外文明史课后,老师在第一节课上讲述了苏美尔文明的起源与发展,这也是我第一次知道这个古老文明的存在。
苏美尔文明,也叫两河文明或两河流域文明,指在两河流域间的新月沃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发展起来的文明,是西亚最早的文明,而苏美尔人则是这一文明的伟大创建者,他们似乎既不是印欧人的一支,也不是闪米特人的一支,他们的原籍可能是东方某地。
在公元前3500年时,苏美尔人在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开掘沟渠,依靠复杂的灌溉网,成功地利用了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的湍急的河水,从而在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创建了第一个文明。
1922年--1934年,英国考古学家伍莱,率领一支庞大的队伍对苏美尔文明的核心聚落乌尔进行了12个季度的大规模发掘,揭示了这个遗址从7000年以前的一个小村庄,到逐步成为世界上最繁华的文明都市和在基督降生前后被废弃的一幅全景画。
人们一般总是从两个方向来追寻远古的历史,一个是沿着众多神话提供的线索来进行追踪,因而人类有了神的历史渊源;一个则是沿着文化典籍展示的文明更迭的轨迹来进行跟踪,因而人类有了人的历史发展。
因此,各种各样的考古成果,往往不是证明了神的预言就是证实了人的假想。
几乎所有的发掘成果都在证实,苏美尔人是最先进入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古代黑发民族。
因为他们是来自远方的黑发种族,在他们带来的石碑上的铭文中,自称为“黑头”。
自从来到这个堆积着两条大河携带来的肥沃泥土的三角洲上重新立国,苏美尔人就发现既没有故土那样的石头存在,也没有埃及那样的纸草生长,于是便发明了这样的书写方式:将软泥做成泥版,然后进行书写,书写完毕以后烤干,以便文书的保管。
由于他们在书写的时候,是采用尖头的笔,因而写出来的字是楔形的,这就是著名的楔形文字的起源。
众所周知,苏美尔文明是早期最有创造性和发明精神的人类文化之一。
有些人认为他们发明了轮,他们发明的文字是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文字书写系统之一,并且他们是最早的纪录天文学现象的人。
两河流域文明发展历程简述,一部定居部族与游牧部族的碰撞史

两河流域文明发展历程简述,一部定居部族与游牧部族的碰撞史打破知识壁垒,纵横带你学世界史!在第一期中,我给大家梳理了古埃及文明的历史,本期就来讲讲两河文明。
相比于古埃及文明,两河文明构成更为复杂,古埃及的历史难在时间跨度长,王朝多,但是相对容易理解一点的是,整个古埃及都是在这块土地进行的历史演变,而两河流域文明就相当复杂了。
“两河流域文明”就是指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也就是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拉一带),因此,该文明又被称为“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两河流域也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其中美苏不达米亚平原北部以亚述城邦为中心,美苏不达米亚平原南部为巴比伦,巴比伦北部为阿卡德,南部为苏美尔,这三部分文明共同形成了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两河文明则是诸多城邦,及定居部族与游牧部族反复交融而产生的,因此他并不是只有一个文明中心,而是多个文明中心相互交融,相互碰撞而产生的。
这个文明他不是单一部族的,而是多部族交融的,当然,实际上这也是一部在两河流域文明争霸的历史。
苏美尔王朝时期——两河文明的缔造者两河流域文明最早是由处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下游的苏美尔人建立的,苏美尔人本来不用这个名字,而是自称“黑头的人”,只不过他们的敌人阿卡德人这样称呼他们。
早在公元前4000年时就已经出现了苏美尔文明,只不过考古方面对那一时期的发掘并不充分,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时,苏美尔存在很多独立城市国家,这些城市国家以运河和界石所分割。
到公元前2900年,苏美尔地区形成了多个较大的城市,这些城市不久就进入争霸时代,城邦之间相互征战,大约持续进行了上千年。
尽管期间,有强大的城邦曾经称霸过一时,但是始终没有人完成统一,持续的战争使得苏美尔人的实力衰弱,在公元前24世纪,被阿卡德人征服,苏美尔人城邦的历史从此结束。
在这一时期,除了苏美尔城邦外,在美索不达米亚北部的亚述,以亚述城为中心,在公元前3000年形成政权,称早亚述时期。
由于亚述人在美索不达米亚北部的一片高地,在农业上并不很发达,人们以畜牧和狩猎为生,因此,在文化上,亚述人更多受到苏美尔人和阿卡德人的影响。
03两河流域与波斯概要

(4)天文学。 两河流域的迦勒底人(新巴比伦人)是著名的占星术家。他们 把注意力集中在天体和星宿的运动上,他们相信通过观测和预测天体和星 宿的运动就可预测出哪位神正在掌权以及这对人间事务的影响。新巴比伦 人认出了五个“游移不定的星星”(我们可以称之为行星),并把它们同 五位不同神祗的权力对应起来。五个行星即我们今天称之为水星 (Mercury,墨丘利神)、金星(Venus,维纳斯女神)、火星(Mars,战 神玛尔斯)、木星(Jupiter,主神朱庇特)和土星(saturn,农神)的—— 因为希腊人和罗马人承袭了这一体系。不过新巴比伦人的占星术所关心的 只是预测诸如洪水、饥荒和民族命运之类的广大无边的事件,而不是个人 的命运。
14
3.4 宗教 • 宗教在两河流域民众的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他们崇拜许多神,如天
神(安努)、地神(恩利尔)、水神(埃阿)、太阳神(沙马什)、月神 (苏美尔人称南那,阿卡德人称辛)、女神(伊什塔尔)等。他们的宗教 有一个令人值得注意的特点:它不主张有什么极乐的和永恒的后世。由于 宗教在苏美尔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祭司在当时社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祭司和管理人员(这两个词往往意义相同)需要学习楔形文字,因而神庙 区内附设有学校,教授楔形文字和祭司等级需要掌握的其它知识,苏美尔 时期的学校是现知人类文明史上最早的学校。
16
3.5 法律 • 苏美尔时期就有了成文法典,《乌尔纳姆法典》。古巴比伦人将原苏美尔
人的法律改头换面,在汉谟拉比王统治时期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著 名的《汉漠拉比法典》是迄今所知古代第一部最完备的成文法。 • 由序言、282条款正文、结语组成。 • 内容包括诉讼程序、盗窃处理(6至25条)、军人义务(26-41条)、田产 与房屋权利(42-88条)、借贷与生意(89-119条)、委托保管(120-127)、 婚姻家庭(128-194)、伤害(195-214条)、行业规定(215-235条)、雇 佣和租赁(236-277条)、购买奴隶等方面。
古代两河流域ppt课件

A. 君权神授 C. 人文主义
B. 专制主义
A
D. 理性主义
4.材料阅读题(8分) 材料一:下面是古代某法典石柱。上部(图一):太阳神沙马什授予 汉谟拉比权杖的浮雕。下部(图二):法典具体条文。
图一
图二
材料二:法典对奴隶主、自由民、奴隶有着不同的规定:如果奴隶主把一个自由民
的眼睛弄瞎,只要拿出一定数量的银子就可了事。如果被弄瞎眼睛的是奴隶,就不
影响
为现代人认识古埃及 为研究两河流域的 文明提供了必要条件 历史提供了条件
为研究商朝历史提供了 条件;我国有文字可考 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历法
阴 历
苏美尔人星象盘·阴历
苏美尔人通过观察月亮的变化制定了阴历……一年分12个月,其中有6个月各为 30天,另6个月各为29天,全年共354天。这样每年比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少11天 多时间……又设置闰月来调整阴历和阳历之间的天数差距。确定了今天星期的名称 和7天1周的规定。
——郭圣铭《世界历史文化丛书 世界文明 史纲要 古代部分》
位于三洲交界处,地理环境开放。 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 易受外部入侵,民族更替与王朝 更迭频繁。
地势平坦、气候温和、灌溉水源丰 富。有利于农耕文明的发展。
西亚地形图
2、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历程
公元前 3500年
两河流域 实现了初 步统一
楔 形 文 字
阅读教材P7和“人物扫描”,概括汉谟拉比采取哪些措施巩固统治?
对外 军事
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 统一了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
政治 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
法律 对内
经济
颁布《汉谟拉比法典》 大力兴修水利,开凿河渠
思想 神化自己,“众神之王”
古代两河流域ppt课件

①规定严格的社会等级
同态复仇法(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材料二:倘奴隶告其主人云:“你非吾之主人”,则此主人应证实其为自己的奴隶,而
后其主人得割其耳。
——《汉谟拉比法典》第282条
②维护发达的奴隶制度
家庭奴隶制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
二、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成就
(二)古巴比伦文明——《汉谟拉比法典》(法律)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课标:通过《汉谟拉比法典》,了解亚非古代文明及其传播
by 哈啦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一)文明的起源——地理位置
任务一:观察图片,指出“两河”的名称以及两河流域的地理范围
两河
幼发拉底河 底格里斯河
幼发拉底河
底格里斯河
两河流域
“美索不达米亚”
(意为“两河之间的地方”)
大体上是以今天的伊拉克首都巴格达 为中心的狭长地带
美索不达米亚
苏美尔
古代两河流域示意图(约公元前3500-前539)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二)两河流域文明的发展历程
任务二:阅读课本6-9页,用时间轴梳理两河流域文明的发展历程
产生以城 市为中心 的小国
两河流域 初步统一
古巴比伦 王国建立
国王汉谟拉 比建立了统 一、强大的 奴隶制国家
两河流域近3000年的 文明没有延续下去
①文字:楔形文字
②历法:阴历
③数学:60进位制
请叫我们—— 时间管理大师
二、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成就
(二)古巴比伦文明——《汉谟拉比法典》(法律)
《汉谟拉比法典》刻在一块黑 色石柱上。1901年,考古学家在伊 朗的苏撒考古时发现《汉谟拉法比 典》石柱,石碑高2.25米,法典全 文,共49栏,2500多行,共282条, 分为序言、正文和结尾3部分。该 石柱后被劫掠到巴黎的卢浮宫博物 馆。石柱上部的浮雕,呈现的是巴 比伦人的太阳神沙玛什向国王汉谟 拉比授予权杖的情景。
世界历史—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在西亚境内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沃两河下游的冲积平原称美索不达米亚,西方人称这块土地为沃月地带,我们称之为两河流域地区。
今日西亚盛产石油,远资源匮乏,长期征战,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在这里建立。
在古时,两河流域的人们用泥土在建房,用泥土制造日用器械,泥土是基本的生活资源,还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载体;这以文明最早的创造者是苏美尔人,他们创造了灌溉农业;早起大规模灌溉系统始于公元前6000年,但真正发展起来是在公元前3000年前后,灌溉造就文明,苏美尔人、阿卡德人、巴比伦人等,先后生活在伊拉克南部从1877年到1900年,在特罗(吉尔苏)这块1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个叫德萨西的法国人,率领考古队展开大规模考古活动,发现三万多块刻有文字的泥板;刻有两千多行铭文的圆筒形印章及各式雕像;大约在6500年前,苏美尔人来到两河流域最南端定居,在冲积平原上建立起房屋,各种粮食等;大约在4900年前,苏美尔人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城邦国家,在每个城邦中都有一个统治者;大约4300年前,在苏美尔地区北部,阿卡德人的势力越来越强大,逐渐吞并苏美尔人的城邦国,他的杰出领袖萨尔贡率领部队统一了苏美尔地区,建立了古代两河流域的第一个统一国家,并在苏美尔的北部建立国家新首都,定名为阿卡德;后他一直往北,打到今天的土耳其,伊朗西部,于是被视为世界上第一个帝国建造者到萨尔贡的孙子納拉姆辛统治时期,王朝统治达到鼎盛;后世将阿卡德王朝的灭亡归咎于納拉姆辛对神的蔑视;真正的原因是:一种为外族入侵,另一种为高度的中央集权和财富的集中导致王朝最终灭亡,还有一种是气候导致的;阿卡德王朝灭亡100多年后,两河流域迎来了新的统一王朝:乌尔第三王朝,乌尔第三王朝时期又称新苏美尔时期;创建者乌尔那木原始乌尔城的一名军官,他重新统一了两河流域阿卡德和苏美尔地区,他儿子苏尔吉巩固他建立的王朝,并将王朝建设为两河流域有史以来最强大的国家;他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法典,《被称为乌尔那木法典》,这是后来《汉穆拉发比法典》的蓝本;100多年后,当王朝灭亡时,苏美尔文明并没随之消亡,被其他国家建立完成,是两河流域文明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河流域的民族
(一)闪语语族,起源阿拉伯半岛
阿卡德人、阿摩利人、亚述人、 迦勒底人、腓尼基人、迦南人、 以色列人
(二)印欧语族,发源于东欧:赫梯人、波斯人
(三)其他民族:苏美尔人、加喜特人等
阿卡德与新苏美尔 亚述时代 外族征服
前王朝文化
• 1、欧贝德文化
• 物质文化 • 宗教信仰 • 城市 • 社会分化
• 2、乌鲁克文化
• 物质文化进步 • 宗教信仰发展 • 城市发展 • 社会分化加剧 • 文字出现
欧贝德文化北扩
最早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伟 大创建者——苏美尔人
早在公元前4000多年前苏美尔 人已经定居两河流域南部。 公元前3000年时形成城邦国家。 形成以神庙为中心的社会结构。 崇拜自然神。 国王是神的旨意的执行者。
• 从公元前6000年至公元前3500年前后,主要经历 了:美苏而,阿卡德,巴比伦,喜特,米坦尼, 亚述,新巴比伦等王朝。
自然环境与居民
• 1、地理位置 • 新月地带东端 地理二分
• 2、自然条件 • 热带沙漠气候 • 两河泛滥
• 3、居民 • 苏美尔人、塞姆语系人、印欧语系人
自然环境
人类最早的文明出现在两河流域,即底格里 斯(Tigris)和幼发拉底河 (Euphrates ) 之间,两河均注入波斯湾(Persian Gulf)。
闪族人,即闪米特人,亦称“塞姆人”(Semu)。据《旧约全书·创世纪》所 载传说,挪亚长子名闪(Shemu或Semu),所以他们自称是闪的后代。
主要居民
苏美尔人:原住民,一说从远处迁居(南部) 阿卡德人:迁自叙利亚草原 赫梯人:迁自南欧一带
➢公元前3000年左右,出现城邦国家,首脑称“帕特西” ➢公元前2369-前2250年,阿卡德国王萨尔贡一世
1
地理位置
地理二分
巴
里
赫
哈
河
布
尔
河
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中下游的平原地区,希腊人 称之为美索不达米亚,意为“河谷中间地带”。
• 气候干旱,河流构成主要的水源;河谷,灌溉农业 。
• 地理置:
天然屏障的缺乏与交往非障碍性,形成开放的战略位置。 农耕地区与游牧世界的并存与冲突。
兵家必争之地?
新月地带
• 当亚述帝国衰落后,闪米特人的一支迦勒底人 在公元前621年建立新巴比伦国,但新巴比伦历 时不到一百年就被波斯人灭亡了。前330波斯被 马其顿亚历山大所灭
之二,思想和宗教观念上的区别
• 埃及文化着重伦理,美索不达米亚文化则着重法律 • 埃及的人生观一般(中王国时期除外)是泰然处世
,顺乎自然。相反,美索不达米亚的人生观则是阴 郁消沉、忧心忡忡。
统一阿卡德与苏美尔,成为第一个帝国
比较与埃及文明的异同
• 人们常常将埃及文明和两河流域文明 相提并论,因为它们有许多相似点:
• 几乎一样的古老,它们都有各自的文 字系统,它们都孕育于大河流域,它 们也都在数学上和天文学上有自己重 要的成果。但是,美索不达米文明在 许多方面都与埃及文明不同。
不同之一,政治的稳定与动荡
第一个文明:苏美尔文明(时代)
• 苏美尔文明实际是城市、城邦文明。在世界历史 上最早建立城市的民族。
• 早在公元前4300――前3500年,苏美尔人就在两 河流域内部平原上建立了不少城市,如欧贝德、 埃利都、乌尔、乌鲁克、捷姆迭特·那色等。
• 城市的建立,标志着两河流域南部地区氏族制度 的解体和向文明时代的过渡。
它没有像埃及文明那样有较长时间相对稳定的发 展,它的政治史曾有几次比较突然的中断,并 呈现出小国纷争,动荡不宁的图景,比如:
• 文明起源于苏美尔人,但几百年后,被阿卡德 人征服,稍后又获得独立。约公元前1950,这 一地区被闪米特人的一支征服,两河流域进入 古巴比伦时期。古巴比伦帝国在公元前1650年 又被喀西特人推翻,随后落到了亚述人手里, 成为亚述帝国的一部分。
之三:在经济活动方面
• 埃及主要以农业为主,而两河流域的 商业贸易更为活跃,因为两河流域本 土缺乏木材和矿藏,所需的矿石和木 材须靠进口。
• 商贸活动的景象可以从《汉谟拉比法 典》的条文中看出
• 一、古两河文明的再现——亚述学
• 1857年 罗林森、兴克斯、奥波尔特、塔尔伯特
• 二、历史分期
• 前王朝 与古苏美尔 • 古中巴比伦 • 新巴比伦
古两河流域文明
古两河流域文明
一 概述 二 前王朝与古苏美尔文明 三 阿卡德文明与新苏美尔文明 四 古巴比伦文明与中巴比伦文明 五 亚述文明与新巴比伦文明 六 古两河文化
两河流域:在地理上,位于底格里斯河与幼 发拉底河之间的平原称为米索不达米亚。
• 两河沿岸的文化艺术在历史上十分发达,堪称早 期人类文明演进的摇篮。
两 河 流 域 地 图
地理与文明
文明源起:公元前3800年左右 地理环境:北:亚美尼亚高原
南:波斯湾 西:叙利亚、阿拉伯沙漠 东:伊朗山脉 古希腊称:美索不达米亚 中国俗称:两河流域
严格意义上说,“美索不达米亚”(Mesopotamia,来自希腊语,意指 “两河之间”)是指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的土地,但事实上, 人们在使用该词时,所指的地理范围要广阔得多,它包括从波斯湾到亚 美尼亚山地、从伊朗高原到叙利亚这样广袤的地区,即受到两河之间产 生的那种文明同化的地区。
• 埃及人相信长生不老,用很多精力来准备将来的生 活,但与之同时的美索不达米亚人却是只顾眼前, 对在阴间的祸福不抱多少希望。
• 尼罗河谷的文明以多神教为主,但已有一神教的倾 向,并多讲社会正义。而底格里斯河一幼发拉底河 的文明则带有较多的利己主义和讲求实惠的性质。 它的宗教很少超出原始多神教的阶段,它的艺术也 很少具有像埃及的素养和能力。
高原
沙漠
赫梯人
胡里人
苏美尔人 阿摩利人
• 大约从公元前4000年开始,这里先后建立过苏美尔 、阿卡德、巴比伦、亚述和赫梯等奴隶制国家,创 造了灿烂文化,使这一地区成为人类古代文明的策 源地。
赫梯人
胡里安人
苏美尔人
阿摩利人
• 两河文明时代最早的居民是苏美尔人,他们在公元前4000 年以前就在两河流域创造了最初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