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第七册高效课堂导学案
科学规划小学第七册语文教案设计,助力教学高效运行

科学规划小学第七册语文教案设计,助力教学高效运行语文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学生语言能力和文化修养的重要来源。
如何合理规划教学内容,制定高效的教学计划,提高教学效果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针对小学第七册语文教学,介绍科学规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助力教学高效运行。
一、教学内容和目标小学第七册语文教学的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1.阅读理解:主要是培养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包括提高学生识别字词语句的能力,理解上下文的能力,掌握故事情节的能力,分析比较的能力等。
2.写作能力:主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表达和语言表达能力,包括练习字词的书写,练习写好句子和段落,练习不同文体和文类的写作表达能力。
3.语文知识:主要是传授学生语文知识,让学生了解语言文字的基本知识、规律和语文文化常识。
小学第七册语文教学的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自如地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让学生能够独立阅读文章,并理解文章的主旨和结构。
3.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意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进行写作创作,并能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感知和想法。
4.让学生了解中华语文的优秀传统和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爱家和文化自信心。
二、教学方式小学第七册语文教学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和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1.任务型教学法:将学习任务分解成多个小任务,有计划地进行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逐步达成学习目标。
2.多媒体教学法:结合多种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3.生活化教学法:教师将语文内容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体会语文知识与生活的融合。
4.组合式教学法:将小组合作和整体授课相结合,增强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全班学习效果。
三、教学案例以小学第七册语文“植树活动”课为例,介绍一下如何科学规划课堂教学。
1.预习环节让学生先背诵该篇课文,初步了解植树活动的内容和重要性,增强学生接下来的学习兴趣。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教案(4篇)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教案(优秀4篇)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教案篇一教材分析这篇讲读课文通过“我”耳闻目睹,介绍了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学习课文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继续练习给课文分段,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4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课文中有关“潮来之时”的记叙,学习有顺序的观察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教学构想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依“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来之后”的顺序理解课文内容,然后引导学生抓住大潮的特点———声音大、气势大,抓住声音和形态是怎样变化的来理解词句。
教学准备投影片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从语言文字入手,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对具体词句的理解、朗读体会文章感情。
学生学习过程一、板书课题,启发谈话1、教师板书课题,问:“今天我们学习第23课,同学们读课题。
“潮”指的是什么?(钱塘江大潮)“观”是什么意思?(看)。
2、教师简介钱塘潮。
钱塘潮是浙江省杭州湾钱塘江口的涌潮,也叫“海宁潮”。
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在海宁县所见到的大潮最为壮观。
因钱塘江口呈喇叭形,外宽内窄,外深内浅,潮波传播时受到约束而形成。
景象雄伟壮观,有声有色,令人赞叹不已。
因此自古以来,钱塘江大潮被称为天下奇观。
板书:奇观。
3、请同学们打开书,看书上的什么地方写“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4、指导学生读第1自然段,重点读出“天下奇观”这四个字。
5、导入:为什么称它为“天下奇观”呢?二、初读课文,将课文分段1、学生自由小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开火车读,读准字音。
3、学生按分好的四段再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三、重点讲第三段,体会潮来时的壮观景象“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是因为潮来之时,景象雄伟壮观,使人为之惊叹、赞叹不已,那么,又是怎样将这一大潮的壮观景象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呢?请同学读第三段。
2019年小学语文第七册高效课堂导学案精品教育

班级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3鸟的天堂课时2课时使用日期
主备人周胜兰审核人周保国
教学思路(纠错栏)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读通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
2、有感情朗读课文,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3、感受鸟与树之间、人与自然彼此和谐相处的道理。
学习重点:
体会榕树的奇特与美丽,鸟的自由与快乐,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收获:
知识延伸:课外收集一些有关大自然美丽、神奇的图片,让我们做个有心人,发现自然界的美,懂得欣赏美并保护这些美。
小学语文第七册高效课堂导学案
班级课题4*火烧云课时1课时使用时间
组别姓名小组评价教师评价
编制周胜兰审核周保国
导学过程(修改栏)
学习目标:
1、我能学会生字新词。
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我要学习作者抓住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进行观察的方法,学习积累作文素材。
学习重点:了解课文是怎样写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的,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
闯关练习:
1、照样子积累词语
A、白茫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许许多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商量商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能把他们送回家。
展示 裂缝 颤动 陆续 留恋 茂盛
A、先先后后,时断时续。 ( )
B、裂开或自然露出的狭长细缝。 ( )
3、雅鲁藏布大峡谷的风光举世闻名,哪部分内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闯关练习:
1、我能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小学语文第七册高效课堂导学案

小学语文第七册高效课堂导学案班级课题 1观潮课时 2课时使用时间组别姓名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编制李秋燕审核小学语文第七册高效课堂导学案班级课题2* 雅鲁藏布大峡谷课时 1课时使用日期主备人李秋燕审核人组别使用人小学语文第七册高效课堂导学案3 鸟的天堂课时 2课时使用日期班级课题小学语文第七册高效课堂导学案班级课题 4* 火烧云课时 1课时使用时间组别姓名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编制任明容审核小学语文第七册高效课堂导学案班级课题 5古诗两首课时 2课时使用时间组别姓名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编制任明容审核小学语文第七册高效课堂导学案班级课题 6、爬山虎的脚课时 2课时使用时间组别姓名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编制任明容审核小学语文第七册高效课堂导学案班级课题7蟋蟀的住宅课时 2课时使用日期组别使用人小组评价:教师评价:主备人马德莉审核人小学语文第七册高效课堂导学案班级课题8﹡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课时 1课时使用日期组别使用人小组评价:教师评价:主备人马德莉审核人小学语文第七册高效课堂导学案班级课题9巨人的花园课时 2课时使用日期组别使用人小组评价:教师评价:主备人马德莉审核人小学语文第七册高效课堂导学案班级课题10﹡幸福是什么课时1课时使用日期组别使用人小组评价:教师评价:主备人马德莉审核人小学语文第七册高效课堂导学案班级课题11去年的树课时2课时使用日期组别使用人小组评价:教师评价:主备人马德莉审核人小学语文第七册高效课堂导学案班级课题12﹡小木偶的故事课时1课时使用日期组别使用人小组评价:教师评价:主备人马德莉审核人西路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语文第七册)班级四(2)课题13白鹅课时 2课时西路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语文第七册)班级四(2)课题13白鹅课时 2课时西路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语文第七册)班级四(2)课题 14*白公鹅课时 1课时西路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语文第七册)班级四(2)课题 15猫课时 2课时西路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语文第七册)班级四(2)课题15猫课时 2课时西路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语文第七册)班级四(2)课题 16*母鸡课时 1课时西路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语文第七册)班级四(2)课题 17长城课时 2课时西路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语文第七册)班级四(2)课题17长城课时 2课时主备人李光茹审核人组别使用人使用日期五十一公里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语文第七册)班级课题 18.颐和园课时 2课时使用日期主备人李鸿儒审核人组别使用人五十一公里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语文第七册)班级课题 19*秦兵马俑课时第1课时使用日期主备人李鸿儒审核人组别使用人五十一公里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语文第七册)班级课题 20古诗两首课时第2课时使用日期主备人李鸿儒审核人组别使用人五十一公里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语文第七册)班级四(3)课题 21搭石课时 2课时主备人李鸿儒审核人组别使用人使用日期五十一公里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语文第七册)班级四(3)课题 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课时 2课时主备人李鸿儒审核人组别使用人使用日期。
观音堂小学语文第七册高效课堂

观音堂小学语文第七册高效课堂
《爬山虎的脚》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我能学会生字新词,正确读写“均匀、重叠、空隙、痕迹、触角”等词语。
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还要背诵下来。
3、我要积累描写爬山虎叶子的句子,了解爬山虎的脚的样子
脚的位置。
【学习重点】
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教学设想】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展示互动,检查预习。
1、我给大家谈谈我对叶圣陶的了解。
2、我还知道爬山虎的知识。
3、我学会了以下生字、新词。
4、词语理解。
二、研读重点、体会方法。
1、练读课文,思考:课文哪个段落写爬山虎的叶子和脚的?
2、作者笔下的爬山虎的叶子怎样?找出来读读,小组之间谈谈体会。
3、叶圣陶笔下的叶子为什么这么美?交流观察所得。
4、小组之间再次感受爬山虎叶子的美。
三、研读课文,整体感知。
1、探究一:爬山虎的脚长在哪里?
2、探究二:爬山虎的脚是什么样儿?
3、探究三:爬山虎是怎么爬的?
四、拓展延伸:
以爬山虎的口气向大家介绍自己的本领。
五、课堂练习(见印发课堂练习案)
六、作业
板书设计:
形状
叶子
颜色
爬山虎的脚
位置
脚形状
颜色。
小学语文第七册教案

小学语文第七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本册课文,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册教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 古诗词欣赏及鉴赏 - 古代故事教育 - 现代文阅读与写作 - 掌握规范的文字表达和语言运用技巧三、教学步骤第一课:《静夜思》1.导入:通过展示夜晚的图片,引发学生关于夜晚的思考和联想。
2.教学重点:理解古诗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分析其中的修辞手法。
3.教学方法:师生共同欣赏古诗词,指导学生分析诗句,解读作者的意图。
4.教学练习:让学生仿写一首描述夜晚的短诗。
第二课:《白蛇传》1.导入:通过展示白蛇传的书籍封面,引发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猜测。
2.教学重点:理解古代故事的背景和寓意,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3.教学方法:师生共同阅读故事片段,提问学生对故事中人物和情节的理解。
4.教学练习:让学生自由发挥,编写自己的故事情节,展示给同学。
第三课:《那一抹暖阳》1.导入:播放阳光明媚的视频,引发学生对温暖的思考和感受。
2.教学重点:理解现代文的选材和表达方式,感受故事中的情感和主题。
3.教学方法:师生共同阅读文章,询问学生对文章主旨和情感的理解。
4.教学练习:让学生写一篇描述温暖的故事,分享给同学。
第四课:《朱自清小传》1.导入:展示朱自清的照片,介绍朱自清的成就和贡献。
2.教学重点:了解著名作家的生平和文学风格,分析文中的情感和议论。
3.教学方法:供学生阅读朱自清的小传,引导学生分析朱自清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4.教学练习:让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名人,写一篇小传并分享给同学。
四、教学评价1.小组活动: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共同讨论文本中的问题和思考,通过小组展示与交流来评价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2.志愿演讲:鼓励学生自愿发表对诗词、故事和文章的理解和感悟,评价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平时作业:布置文本相关的阅读理解和写作作业,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来评价其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发展。
小学语文第七册高效课堂导学案

小学语文第七册高效课堂导学案
小学语文第七册高效课堂导学案
第二课时
班级课题12﹡小木偶的故事课时1课时使用日期
语文第七册高效课堂导学案(语文第七册)
2课时
班级四课题13白鹅课时
班级课题 14*白公鹅课时 1课时
高效课堂导学案(语文第七册)
高效课堂导学案(语文第七册)
班级课题 16*母鸡课时 1课时
班级课题 17长城课时 2课时
高效课堂导学案(语文第七册)
高效课堂导学案(语文第七册)19.秦兵马俑课时第1课时
高效课堂导学案(语文第七册)班级题古诗课时 1课时
班级课题 21搭石课时 2课时
高效课堂导学案(语文第七册)
高效课堂导学案(语文第七册)
班级课题 23﹡卡罗纳课时一课时
高效课堂导学案(语文第七册)。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七册导学案全册

第一单元师生《师恩难忘》课时:主备教师:审核教师:【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娓娓动听”和“身临其境”两个词语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重点难点】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培养学生尊师、爱师、亲师的感情。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从我们进入幼儿园那天起,就和老师朝夕相处,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渗透了老师的多少心血啊!不少同学热情讴歌过辛勤培育自己的园丁。
著名作家刘绍棠在时隔四十多年之后,写下了《师恩难忘》这篇文章。
在这篇文章里表达了他对老师的无限感激和怀念之情。
这是一篇深情而朴实的文章。
让我们深切地体会到作者的一片尊师情。
板书课题谁能说说题目的意思?(指名回答)作者为什么觉得师恩难忘?老师留给他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让我们来认真阅读课文。
二、自主学习1.初读课文,我能读正确。
2.我能正确朗读下列词语。
描红纸牵着姥姥冒炊烟念叨恍如歇歇脚滋润拐杖3.我能把田字格中的生字正确、工整地抄写一遍:并组词。
正()折()5.二读课文,我能读正确、流利。
6.三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经典词句,用我喜欢的方式理解下列词语。
娓娓动听身临其境戛然而止引人入胜7.我再把课文读一遍,我们能用这几个词语,结合课文内容说一段话。
三、展示交流,我愿意1.全班展示交流生字读音、结构、识记字形的方法、扩词。
2.小组分工展示:自学部分2、4、6四、合作探究,我参与1.同桌互读课文,相互正音2.小组学习:说说课文回忆了一年级时候的那些事?时隔四十年之后“我”脑海中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事?(指名回答)文中的插图描绘的是什么?课文中哪句话概括了插图的意思。
(指名回答)过渡:那课文哪几自然段是讲田老师怎样上课的?3.讨论分段,概括段意。
五、总结拓展,我收获六、达标检测,我能行1.看拼音,写词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思路(纠错栏)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读通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
2、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3、感受鸟与树之间、人与自然彼此和谐相处的道理。
学习重点:
体会榕树的奇特与美丽,鸟的自由与快乐,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知识链接:
鸟的天堂指的是一株500多年树龄的古榕树,位于广东省新会市南部天马村天马河的一座小岛上。
榕树的树冠大得出奇,笼罩着18亩左右的河面,独木成林。
乘小艇从近处看,枝藤交错,犹如一座森林;从远处看,就成了浮在水面的绿洲,景色奇特迷人。
大树上栖息着成千上万只各种各样的鸟,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白鹤和灰麻鹤。
白鹤在早晨飞出觅食,至傍晚归巢;而灰麻鹤正好相反,是晚上飞出觅食,天亮时归巢休息。
它们每天早晚一进一出,盘旋飞舞,交互更替,很有规律,场面颇为壮观。
1933年,巴金到新会访友路过此处,写下了脍炙人口的《鸟的天堂》,使“鸟的天堂”美名传扬。
现在大榕树已成了一处旅游胜地,它的南面50米处建有观鸟楼,能够观赏“鸟的天堂”、热带植物、农舍风光等。
预习任务:
1、能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2、认真预习的孩子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说一说作者几次去“鸟的天堂”?
4、你能收集到关于鸟的天堂的图片或资料吗?
自主、合作、探究:
1、你学到了哪些新的生字词?
2、讨论交流:作者几次去鸟的天堂?什么时候去的?看到的景象一样吗?
3、说大榕树是“鸟的天堂”,这到底是棵怎样的树呢?你找到了哪些描写大榕树的句子。
闯关练习:
1、照样子积累词语
A、白茫茫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B、许很多多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C、商量商量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2、我能把他们送回家。
展示裂缝颤动陆续留恋茂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