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学教学大纲》-口腔临床
《健康教育学》教学大纲

《健康教育学》教学大纲健康教育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向学生介绍健康教育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良好的健康行为,提高整体健康水平。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健康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2. 掌握健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3. 增强学生对个人和群体健康问题的认识和关注;4. 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生活方式,促进健康行为的形成。
三、教学内容1. 健康教育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2. 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3. 健康教育的方法和策略;4. 健康教育在个人和社区中的应用;5.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关系;6. 常见的健康问题及其预防控制方法。
四、教学方法1. 授课讲解: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传授健康教育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2.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对健康教育的理解和实践经验。
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健康教育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 综合评价:通过考试、论文和小组项目等方式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评价。
五、课程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出勤、参与小组讨论、课堂表现等。
2.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健康教育学的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3. 课程论文: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健康教育实践的论文,通过对实践案例的分析,评估学生的能力。
4. 小组项目:要求学生组成小组,开展一个关于健康教育的项目,通过项目实践考察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参考资料1. 王明. 健康教育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8.2. 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以上为《健康教育学》教学大纲的主要内容和安排,具体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资源将在课程开展时提供。
《健康教育学》人卫第3版-教学大纲

《健康教育学》教学大纲(供临床医学专业使用)《健康教育学》教学大纲(供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使用)一、课程简介略二、教学教材1、选用教科书:《健康教育学》(第三版)傅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年7月。
2、辅助参考书目:《健康教育学》案例版郑振佺,霍建勋主编.科学出版社.2016年7月三、学时分配内容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 2第二章健康行为 2第三章理性行动与计划行为理论 2第四章健康信念模式 1第五章阶段变化理论 1第六章社会认知理论 1第七章社会网络与社会支持 1第八章社区与组织机构改变理论 1第九章创新扩散理论 1第十一章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项目的设计、4实施与评估第十二章健康传播方法与技术 2合计18四、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章绪论【教学内容】1、健康教育学的定义及研究范围2、行为与健康及学习健康教育学的意义3、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概念4、中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历史发展【教学目标】1、掌握健康教育学、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增权、健康素养以及健康共治的概念。
2、熟悉行为与健康的关系、健康教育学与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的关系、健康教育与增权的关系、健康教育与健康素养的关系、健康促进与健康共治的关系、健康促进5大行动领域与3大策略的关系。
3、了解“健康选择”和“使健康选择成为既方便又实惠选择”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中的意义,以及我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发展的历史和展望。
【重点】1、健康教育学、健康教育以及健康促进的概念;2、理解如下几种关系:行为与健康的关系、健康教育与增权的关系、健康教育与健康素养的关系、健康促进与健康共治的关系。
【难点】增权、健康素养、以及健康共治的概念以及与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关系。
第二章健康行为【教学内容】1、行为与人类行为概述2、健康行为及其健康相关行为3、健康行为的影响因素4、健康行为生态学模型与行为干预的策略【教学目标】1、掌握行为、健康行为、健康相关行为的概念,以及健康相关行为的分类、主要特点和内容。
《口腔医学》教学大纲.doc

《口腔医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口腔医学英文名称:Stomatology总学时:36学时(理论授课:32学吋;实验课:4学吋)学分:2学分适用对象:MBBS课程考核:终结性考核,占总成绩60%。
形成性考核,占总成绩40%。
其中,形成性考核包含出勤情况、课堂表现、家庭作业。
口腔医学是医学的一部分,但又和医学的其他许多学科有明显不同,有其口身的特点, 是集科学、医学、理工、技术和美学于一体的综合学科。
MBBS《口腔医学》通过介绍口腔医学的一些基本概念、专业基本知识和专业技术特点,使MBBS学生了解口腔保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
第一章牙齿的解剖生理目的要求:一、掌握:1. 牙齿的结构、分类及牙位记录。
2. 牙齿的萌出及替换。
二、熟悉:1. 牙冠表面标志和名词。
2. 牙列与咬合的基本概念。
三、了解:口腔解剖学与临床各学科的关系。
学时安排:理论课:2学时。
教学内容:1. 丨1腔前庭和固有II腔。
2. 牙齿结构、组成和分类。
3. 牙齿的萌出及牙位记录。
4. 牙列基本概念。
第二章口腔内科学简介目的要求:一、掌握:1. 牙体牙髄病的疾病特点。
2. 牙周病的基本概念。
二、熟悉:1. 牙体牙髓病治疗的原则。
2. 牙周病与全身健康的关系。
三、了解:1. 牙体牙髓病、牙周病的防治原则。
2. 口腔黏膜病学的内容和特点。
学时安排:理论课:10学时。
教学内容:1. 口腔内科学简介。
2. 牙体牙髄疾病认识和诊治发展简介。
3. 牙体牙髓病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4. 牙周病学的概念和发展史;牙周病与全身健康的关系。
5. 翻病的发病原因及翻病的预防措施。
(自主学习)第三章口腔颌面外科学简介目的要求:一、掌握:1. II腔颌面外科学的概念。
2. 口腔颌面外科学常见疾病外伤、感染、肿瘤的特点防治原则。
二、熟悉:口腔颌而外科学的发展历史。
三、了解:1. 了解I I腔颌面美容外科相关解剖基本知识及进展。
学时安排:理论课:4学时。
教学内容:1. 口腔颌而外科学的发展历史。
口腔临床技能实验课教学大纲

口腔临床技能实验课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口腔临床技能实验课英文名称:Laboratory Skills of Preclinical Dentistry课程性质:实践环节课程代码:50305450,50305299,50305399本大纲主笔人:口腔内科学/颌面外科学/修复学教研室面向专业:口腔医学专业实验讲义名称:口腔临床医学实验教程编写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编写日期:2005.8 主编:石冰一、课程学时学分课程总学时:400学时(七年制)304实验总学时:学时(五年制)课程总学分: 15实验总学分:学分(五年制) 25学分(七年制)二、实验的地位、作用和目的作为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求口腔医学生不但掌握深厚的理论知识,还应该具备扎实的手上基本功。
而以训练学生动手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教学实验课是学生从理论学习到临床实习的重要课程。
学生在实验课中的学习直接影响到学生是否能顺利进入临床实习,亲自动手为病人做治疗。
口腔学科中最主要的临床专业课程为口腔内科学、口腔外科学和口腔修复学,而口腔临床技能实验课则涵盖了这三门课程的全面训练内容。
通过口腔临床技能课的训练,学生应掌握这三门课程进行临床治疗的基本技能技巧,如:各种口腔科常用器械的握持及正确使用;支点的应用;在阻滞麻醉过程中,注射器的进针点、进入方向及缓慢推注麻药;掌握各种设备的正规使用;将仿真人头模型机视为患者,训练正确的医生体位、爱伤观念、轻柔操作及系统地掌握口腔科常见病治疗的规范.操作。
系统地掌握口腔科常见疾病治疗的规范化操作方法,并从口腔内科学、口腔外科学和口腔修复学三个方面设计实施治疗计划,建立口腔全科医师的治疗观念。
通过实验课,一方面可以加深对理论课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打好临床操作基础,养成正规和良好的操作习惯,为今后的专业临床实践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基本原理及课程简介口腔临床技能实验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引导学生以疾病为主线,根据对疾病的认知过程,在同一层次从多个角度共同认识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治疗方法,而不是单纯以治疗形式划分实验内容,扎实培养学生掌握“三基”(基础实验知识、基本实验操作技能与基本实验方法)的同时,通过综合性、设计性及自主命题等实验,奠定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模式,加强学生能力和全面素质的培养。
《健康教育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

《健康教育学》教学大纲一、说明(-)本课程的目的、要求健康教育学是一门研究传播卫生保健知识和技术,影响个体和群体行为,消除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科学。
它通过传播和教育手段,向社会、家庭和个人传授卫生保健知识,提高白我保健能力,养成健康行为,纠正不良习惯,消除危险因素,防止疾病发生,促进人类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世界卫生组织已把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列为当前预防和控制疾病的三大措施之O本课程为我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选修课程。
通过健康教育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影响人体健康的主要因素及增进健康的主要手段,掌握开展健康教育的基本技能,具有对健康教育进行效果评价的能力,初步具备应用这些理论、知识和方法,开展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的能力。
(二)内容选取和实施中注意的问题通过对健康教育基本理论、方法的讲授,结合相应的教学实践,使学生掌握健康教育学的基本结构,关键术语以及应用方法。
教学要讲授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教学实践与课堂讨论深化对基本理论的认识,并结合科研适当介绍本学科国内外的开展动态与学术前沿。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讨论、实践等形式,充分运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生动形象、直观教学,强化实践操作能力训练,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四)考核方式本课程为考查科目,考核包括平时考核(包括出勤率、课堂参与、发言的次数、质量)和课程结束后的考查,计分比例为30:70o(五)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二、大纲内容第一章健康促进1、健康与健康促进概念2、影响健康的因素3、健康促进计划说明和要求:本章学习重点在于掌握健康、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的概念,健康教育的学习内容和意义。
第二章健康管理1、健康管理概述2、健康自我管理3、健康的社会管理说明和要求:本章学习重点在于掌握健康自我管理的基本技能和健康体适能的评价。
第三章健康行为1、行为2、健康行为3、危害健康行为说明和要求:本章学习重点在于掌握健康行为建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口腔科学》理论教学大纲(临床、法医).doc

《口腔科学》理论教学大纲(临床、法医)《口腔科学》教学人纲(供五年制木科临床医学、法医学等专业使川)前§口腔科学对口腔颌面部的解剖生理、牙体牙周组织常见病、口腔粘膜疾病、口腔局部麻醉与拔牙术、口腔颌血部损伤与感染、唾液腺与颗下硕关节疾病、口腔颌血部常见肿瘤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
木人纲适用于年制本科临床医学、妇产科学、法医专业(方向)学生使用。
现将人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一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人纲每一章均由教学日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
教学H的注明教学1=1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对应。
二教师保证人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专业要求和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
三总教学参考学时为18学时。
四教材:《口腔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张志愿,6版,2004年。
II正文第一章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一教学目的学习口腔颌面部、牙、牙周组织和口腔黏膜的解剖结构、生理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二教学要求(一)了解口腔颌面部的范|韦|及分区。
(二)熟悉口腔前庭、固有口腔的解剖结构。
(三)了解乳牙列、恒牙列及牙位记录。
(四)了解牙齿的解剖及牙体、牙周组织结构。
(.71)熟悉口腔颌面部解剖结构及生理特点。
(一)口腔颌面部的范I韦I、分区。
(二)口腔颌面部的解剖结构、生理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三)乳牙、恒牙的数目、名称、萌出时间次序及牙位记录符号与方法,为病丿力书写奠定基础。
(四)牙体的解剖形态及牙体、牙周组织的结构。
第二章腔颁血部检杳一教学目的学习I」腔及颌血部常规检查,了解特殊检查于段或方法,以对口腔颌血部疾病作出正确的诊断・二教学要求(一)熟悉口腔颌血部常规检查。
(二)熟悉口腔科门诊和病史采取要点及书写。
(三)了解I」腔颌血部特殊检查。
(四)了解口腔颌血部影像学检杳。
三教学内容(一)口腔颌血部常规检杳。
(二)口腔科病史记录与书写规范。
(三)L」腔颌面部特殊检查、影像学检杳及其它检杳。
口腔科学(临床本科)教学大纲

口腔科学教学大纲Stomatology(供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使用)前言口腔科学是医学中的主干学科之一,是研究口腔及颌面部疾病的病因机制、诊断分析及其预防和治疗的一门科学。
本课程的教学是在掌握一般医学基础、口腔医学基础和临床医学课程的基础上进行,其目的是通过讲课、示教与实习,临床见习、电化教学、自习、讨论、辅导和考试等教学环节,使学员了解并初步掌握口腔及颌面部疾病的病因机制、检查诊断、治疗原则、治疗方法以及预防,使学生获得口腔科常见疾病和颌面部损伤的基本知识和简易处理技能。
1. 基本理论知识(1)了解牙体、牙周组织及口腔颌面部的解剖要点。
(2)了解常见牙体病、牙周病、口腔粘膜病、颌面部炎症、肿瘤、颗颌关节病。
涎腺疾病以及唇裂与跨裂的病因、症状,并掌握其诊断要点、简易治疗及转诊原则。
(3)了解颌面部损伤的特点,掌握急救与早期外科处理的原则。
2. 基本技能(1)了解口腔科常用的检查方法,掌握牙齿的记录格式和符号。
(2)了解口腔局部麻醉的方法、拔牙适应证、禁忌证及并发症。
(3)了解有关牙体、牙周病的治疗基本操作技能。
本学科将采取课堂讲授、并充分利用标本、模型、幻灯、录相、录音及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等形象化教学手段和电教教材,着重培养学员独立思考、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操作能力。
本大纲适用于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30学时。
参考学时分配内容理论学时数实验学时数口腔颌面部应用解剖 2口腔颌面部检查 1口腔卫生保健 1牙体牙髓疾病 4牙周疾病 1口腔黏膜常见疾病 1口腔局部麻醉 1牙拔除术 1口腔颌面部感染 4口腔颌面部损伤 4颞下颌关节常见病 2唾液腺常见疾病 2口腔颌面部肿瘤 4老年口腔疾病 1口腔疾病与全身系统1性疾病的关系合计30三、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章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目的要求了解:1. 复述口腔及颌面部的分区和口腔的表面形态及组织器官。
2. 描述颌面部表面形态标志与协调关系(自学)。
3. 复述咀嚼肌群及表情肌群的组成。
口腔教学大纲模板

口腔教学大纲模板口腔教学大纲模板近年来,随着口腔医学领域的不断发展,对于口腔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规范和提升口腔教学质量,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口腔教学大纲模板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口腔教学大纲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份可供参考的模板。
一、口腔教学大纲的重要性1. 提高教学效果:口腔教学大纲可以明确教学目标和内容,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和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学生也可以根据大纲有针对性地准备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2. 规范教学内容:口腔医学领域知识繁杂,教学大纲可以明确各个学科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理清知识体系,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和遗漏。
3. 促进教学评估:教学大纲可以明确教学评估的方式和标准,帮助教师和学生进行有效的教学评估。
通过评估结果,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二、口腔教学大纲模板以下是一份可供参考的口腔教学大纲模板,供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1. 课程名称:口腔医学基础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掌握口腔医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口腔健康的重要性,具备初步的临床实践能力。
3. 课程内容:3.1 口腔解剖学- 口腔组织结构- 牙齿解剖结构- 口腔黏膜解剖结构3.2 口腔生理学- 咀嚼与吞咽- 唾液分泌与功能- 口腔pH值调节3.3 口腔病理学- 口腔常见疾病及其病理变化- 口腔癌症的发生与发展- 口腔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原则3.4 口腔医学影像学- 口腔X线摄影技术- 口腔X线影像的解读与诊断4. 教学方法:理论授课、实验操作、临床实践、案例讨论、小组讨论5. 教学评估方式:平时成绩、期末考试、实验报告、临床实习成绩6. 参考教材:《口腔医学基础教程》、《口腔病理学导论》、《口腔医学影像学》等三、结语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口腔教学大纲模板对于提升口腔教学质量至关重要。
教学大纲可以明确教学目标和内容,规范教学过程,促进教学评估。
本文提供了一份口腔教学大纲模板作为参考,希望能对相关教师和学生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健康教育学教学大纲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
健康教育学教研室编2011-3-1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中、英文):健康教育学(Health Education)
课程号(代码):504064020
课程类别:选修课(针对临床、口腔专业)
学时:32 学分:2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健康教育学是医学与行为科学相结合所产生的交叉学科,它力图在医学,尤其是在预防医学领域应用行为科学的方法和成就,研究人类行为和健康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其规律,探索有效、可行、经济的干预策略及措施。
本课程通过对健康教育基本理论、方法的讲授,结合相应的教学实践,使得学生掌握健康教育学的基本结构,关键术语以及应用方法。
教学要讲授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教学实践与课堂讨论深化对基本理论的认识,并结合科研适当介绍本学科国内外的发展动态与学术前沿。
三、教学内容:(下划双线表示掌握内容,下划单线表示熟悉内容,句尾的“*”表示教学难点)
㈠、理论部分
第一章绪言
健康教育的概念及目标和任务。
健康教育的意义及在医学体系中的地位,掌握行为与健康的关系(四大影响因素间的关系、生物学联系)*。
健康促进的概念及其与健康教育的关系,健康教育工作的一般程序,健康教育发展历史,联合国所属国际卫生组织的网址及获取其健康教育相关资料。
第二章 人类行为特点及健康相关行为
人类行为的主要特点及其健康意义,健康相关行为的概念和分类,“人生三阶段”相应健康教育目标和任务,需求\需要、动机和动机冲突对健康相关行为的影响,认知过程对健康相关行为的影响*,态度、情感和意志对健康相关行为的影响。
自然环境对健康相关行为的影响,经济发展、人口变化、法规和制度、
社会道德舆论、社会思想意识、宗教、风俗、教育、大众传播对健康相关行为的影响,家庭因素对健康相关行为的影响。
与疾病相联系的健康相关行为,团体健康相关行为,健康相关行为的生态学观点。
第三章健康教育的行为改变理论
什么是“知信行模式”;健康信念模式和保护动机理论*;行为改变的阶段理论,理性行为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社会认知理论,社会网络和社会支持理论,紧张和应对互动模式,创新扩散理论*,社区组织和社区建设,对健康相关行为理论的综合理解。
第四章在健康教育中应用社会动员和社会营销策略
社会动员的涵义。
健康教育社会动员的概念、社区资源和动员对象,社区参与的意义和类型,健康教育社会动员的步骤。
社会营销的涵义?社会营销涉及的基本概念,社会营销活动的要点,健康教育市场与健康教育营销策略。
第五章健康传播方法与技巧
传播的概念,传播要素、拉斯韦尔五因素传播模式与施拉姆双向传播模式*、传播分类。
健康传播的概念和特点与意义。
人际传播的特点与基本技巧。
群体传播的特点和功能、在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群体传播技巧。
大众传播的特点与选择原则。
健康传播材料的制作和使用技巧。
影响健康传播效果的因素与对策。
第六章 健康教育培训方法
健康教育培训的概念,健康教育培训的过程及特点,健康教育培训者的职能,健康教育培训的基本原则。
健康教育培训的常用方法,同伴教育理论与方法。
第七章 在健康教育中应用心理评估与心理咨询方法
心理评估的概念,心理评估在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简介心理评估的方法和量表,心理咨询的概念、特点、在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心理咨询的形式,范围,程序与技巧。
第八章健康教育诊断
什么是格林模式?格林摸式的步骤及其逻辑关系,“社会诊断”、“流行病学诊断”、“行为与环境诊断”的基本内容,行为诊断的任务与步骤;“教育与生态诊断”中的倾向因素、促成因素、强化因素*;管理与政策诊断的基本内容。
健康教育诊断中的定性调查和定量调查的方法,健康教育诊断资料的分类,健康
教育诊断思路的逻辑关系,健康教育诊断的伦理道德问题。
第九章 健康教育计划和干预
健康教育计划的优先项目确定和优先干预行为确定,计划目标的确定,健康教育干预框架的确定,健康教育项目计划书撰写,健康教育干预过程。
健康教育目标回顾、细分人群、确定干预场所,健康教育实施进度表的制定,项目组织机构的建立,健康教育干预的质量控制。
第十章健康教育评价健康教育评价的目的与意义,健康教育评价的种类和内容,健康教育结果评价方案设计,影响健康教育评价的因素,健康教育成本效果分析和成本效益分析*。
第十一章 重要健康问题的健康教育
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与健康教育。
全球当前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与健康教育的关系。
艾滋病健康教育。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艾滋病的流行趋势与危害,健康教育在艾滋病预防与控制中的作用,艾滋病的预防措施,艾滋病的相关政策。
控烟健康教育。
烟草对健康的危害、世界吸烟和控烟趋势,控烟策略和帮助吸烟者戒烟的技巧,中国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现状与进展。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健康教育。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特点,高血压病的行为危险因素,高血压病健康教育策略;糖尿病的行为危险因素,糖尿病的健康教育策略;恶性肿瘤的行为危险因素,恶性肿瘤的健康教育策略。
重大传染病健康教育。
传染病的基本特征,传染病的预防,肝炎(甲肝、乙肝)的健康教育策略,肺结核健康教育策略,人畜共患传染病的健康教育策略。
(二)、教学时数分配(参考)
健康教育学总学时32节,根据每学期教研室科研情况做适当调整,把正在开展的科研工作融入到教学中,具体教学进度根据每学期安排为准。
基本理论部分共32 学时
绪论 2 慢病健康教育 2
健康相关行为 2 重大传染病健康教育 2
健康教育行为改变理论 3
社会动员与营销 2
健康传播方法与技巧 3
心理评估方法 2
健康教育诊断 3
健康教育计划与干预 3
健康教育评价 2
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与健康教育 2
艾滋病健康教育 2
控烟健康教育 2
四、教材
马骁主编:《健康教育学》,第一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
五、主要参考资料
李立明主编:《流行病学》,第五版,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
K.Glanz, et al , Health Behavior and Health,3rd,Education, Jossey-Bass, 2002 Handbook of Health Behavior Research,Gochman,Plenum Press. 1997
袁方主编:《社会学研究方法教程》,第一版,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詹绍康:《现场调查技术》,第一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曹素华:《卫生统计学》,第一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叶葶葶主编:《预防医学》,第三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
六、成绩评定
期末考试占70%,平时成绩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