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补习班语文第一课教案
高中高三语文开学第一课教案

高中高三语文开学第一课教案教案:高中高三语文开学第一课教学目标:1.了解高三语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2.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3.帮助学生制定高三语文学习计划。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师生互相介绍,熟悉高三语文教师和同学们。
2.让学生回顾高中前两年的语文学习情况,并谈谈自己的感受和问题。
二、复习回顾(10分钟)1.通过简短的复习小测试回顾高中前两年所学内容,并对错误答案进行解析。
2.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各个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程度。
三、高三语文学习介绍(15分钟)1.介绍高三语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包括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写作等。
2.引导学生分析高考语文试题的命题特点和要求。
3.让学生了解高考语文考试对语文学习的重要性。
四、制定学习计划(15分钟)1.以班级为单位,学生合作制定高三语文学习计划。
2.教师给出指导意见,帮助学生合理安排学习任务和时间。
3.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语文课外活动和竞赛,提高语文水平。
五、讲解常用学习方法(10分钟)1.讲解高中语文学习中常用的学习方法,包括积极阅读、做好笔记、多做题等。
2.分享学习心得,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合作。
六、布置作业(5分钟)1.要求学生每天抽出一定时间进行语文学习,包括阅读、写作和做题等。
2.要求学生每周交一份学习心得和问题总结。
教学反馈:通过学生的学习情况反馈和学习笔记的检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好个别辅导和指导工作,帮助学生更好地备战高考语文。
同时,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成果的展示和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力。
高三语文第一课教案

高三语文第一课教案教案标题:探究文言文的特点与魅力教学目标:1. 了解文言文的基本特点和发展历程;2. 掌握文言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3. 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和欣赏能力;4. 提高学生的文言文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1. 文言文的基本特点;2. 文言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1. 如何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和欣赏能力;2. 如何提高学生的文言文写作能力。
教学准备:1. 教材:高中语文教材;2. 多媒体设备;3. 文言文阅读材料;4. 学生文具。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段文言文的摘录,引起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和好奇心。
可以选择一段名言或诗句,如《论语》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或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等。
Step 2:了解文言文的基本特点(10分钟)通过多媒体展示,向学生介绍文言文的基本特点,如句式结构、词汇用法、修辞手法等。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文言文的特点,并与现代汉语进行对比。
Step 3:文言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20分钟)3.1 教师示范:选择一篇适合高三学生阅读的文言文,解读其中的句子结构、词汇用法和修辞手法,并与学生一起分析文言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3.2 学生练习:让学生分组阅读一篇文言文,并根据教师的指导,提取关键信息,理解文意,回答相关问题。
Step 4: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和欣赏能力(15分钟)4.1 学生分享: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对文言文的理解和感受,引导他们发表个人观点和见解。
4.2 文言文欣赏:选择一篇经典的文言文作品,让学生欣赏并分析其中的意境、修辞手法等。
Step 5:提高学生的文言文写作能力(20分钟)5.1 教师示范:选择一个话题,用文言文写一篇短文,并向学生解读其中的写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5.2 学生练习:让学生分组或个人完成一篇文言文短文的写作练习,并互相交流和评价。
Step 6:课堂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文言文的特点和魅力,鼓励学生继续学习和欣赏文言文。
高三语文开学第一课教案

高三语文开学第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高三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要求;2.理解文言文的基本特点和方法;3.掌握《论语》中的基本思想和精髓;4.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辨能力。
二、教学内容1.高三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要求;2.文言文的基本特点和方法;3.《论语》中的基本思想和精髓。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述高三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要求,让学生理解整个课程的思路;2.讨论法:通过讨论文言文的基本特点和方法,并通过示范进行实践和掌握;3.上课引导法:通过引导学生对《论语》中的基本思想和精髓进行思考和探讨。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向学生介绍《论语》中的一句经典格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引导学生讨论这句话的含义,思考如何应用到自己的学习中。
第二步:授课1.讲解高三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要求;2.分析文言文的基本特点和方法;3.解读《论语》中的著名篇章,包括《学而篇》、《为政篇》、《八佾篇》等。
第三步:讨论1.分组讨论《论语》中的某一篇章,并在班内进行报告;2.学生对讨论内容提出疑问和探究。
第四步:总结1.教师进行总结,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总结概括;2.学生进行反思,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五、教学评估1.学生提交课堂笔记;2.学生提交课后阅读笔记;3.学生完成小组讨论报告。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教师让学生了解了高三语文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并通过掌握文言文的基本特点和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论语》中的基本思想和精髓。
通过小组讨论和学生的反思,本节课堂的教学效果得到了良好的评价。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将继续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让他们在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高三语文开学第一课

高三语文开学第一课一、课程概述本课程为高三语文开学第一课,旨在帮助同学们快速适应高三学习节奏,明确高考语文备考方向,提高语文素养。
课程内容围绕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鉴赏、作文四大板块进行深入讲解,结合历年高考真题,剖析考试规律,传授解题技巧。
二、课程目标1. 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掌握实词、虚词、句式等基本知识;2. 提升现代文阅读水平,把握文章主旨、结构、手法等要素;3. 深化古诗文鉴赏能力,了解各类诗文的创作背景、艺术特色;4. 提升作文写作技巧,培养创新思维和逻辑表达能力。
三、课程安排1. 文言文阅读:讲解文言文的基本知识,如实词、虚词、句式等,并结合高考真题进行分析;2. 现代文阅读:分析各类文体的阅读技巧,如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等,以高考真题为例进行讲解;3. 古诗文鉴赏:介绍古诗文的基本知识,如韵律、对仗、意象等,结合经典作品进行分析;4. 作文:讲解作文写作技巧,如立意、构思、选材等,并提供优秀范文进行赏析。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语文知识,剖析高考真题;2. 互动法: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课堂氛围;3. 案例分析法:结合历年高考真题,深入剖析解题思路和技巧;4. 范文赏析法:挑选优秀范文,分析其写作亮点,提升同学们的写作水平。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2. 撰写一篇作文,运用课堂所学写作技巧;3. 阅读一篇文言文,进行翻译和赏析。
本课程旨在帮助同学们扎实语文基础,提高高考备考能力,为顺利步入理想大学奠定坚实基础。
希望同学们珍惜课堂时光,积极参与,学有所获。
六、课程重点与难点1. 文言文阅读:重点掌握常见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难点在于句式的理解和翻译;2. 现代文阅读:重点在于快速捕捉文章信息,提炼主旨,难点在于对文章深层含义的理解和分析;3. 古诗文鉴赏:重点学习古诗文的基本知识,难点在于把握不同诗人的风格特点及艺术表现手法;4. 作文:重点训练立意与构思,难点在于如何运用创新思维和逻辑表达使文章内容丰富、结构严谨。
高三开学第一课语文教案

高三开学第一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引导学生领会新学期的学习重点和目标。
(2)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语文基础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课堂参与度和合作意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心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课堂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报国之志。
二、教学内容1. 新学期寄语:(1)回顾过去,总结经验教训。
(2)展望未来,明确新学期的学习目标和要求。
2. 语文基础知识复习:(1)古诗文阅读与鉴赏。
(2)现代文阅读与理解。
(3)作文写作技巧。
3. 课堂互动:(1)小组讨论:探讨学习方法,分享学习心得。
(2)个人展示:学生代表分享优秀作文或学习经验。
三、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1)教师寄语,引导学生树立新学期的学习目标。
(2)回顾上学期所学内容,为新学期的学习奠定基础。
2. 语文基础知识复习:(1)教师带领学生复习古诗文阅读与鉴赏,总结方法与技巧。
(2)学生自主练习现代文阅读,提高理解能力。
(3)针对作文写作,教师指导学生掌握写作技巧,提升写作水平。
3. 课堂互动:(1)分组讨论:学生探讨学习方法,分享学习心得,促进共同进步。
(2)个人展示:学生代表分享优秀作文或学习经验,激发学习热情。
四、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撰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字数800字左右。
3. 收集有关学习方法的文章或名言,下节课分享。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合作意识,给予积极评价。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及时反馈,提高学习效果。
3. 期末考试:全面评价学生的语文素养,关注学生的进步与成长。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1. 互动式教学:(1)采用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课堂活跃度。
高中高三语文开学第一课教案

高中高三语文开学第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高三语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明确学习目标;3.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回顾高中语文知识点,梳理重点、难点;2.分析高三语文学习策略,指导学习方法;3.介绍文学名著,拓展课外阅读。
三、教学过程1.导入(1)询问学生暑假期间阅读的文学作品,了解学生的阅读兴趣;(2)简要介绍高三语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引发学生思考。
2.回顾高中语文知识点(1)文学常识:古诗词、文言文、现代文阅读;(2)作文技巧:议论文、记叙文、小说;(3)语言表达:成语、病句、修辞。
3.分析高三语文学习策略(1)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确保各部分知识点掌握;(2)注重基础知识:加强对古诗词、文言文、现代文阅读的基础知识的学习;(4)加强作文训练:多写作文,积累素材,提高写作水平。
4.指导学习方法(1)做好笔记:及时记录课堂重点,便于复习;(2)多做题:通过做题,检验学习效果,查漏补缺;(3)合作学习:与同学互相讨论,共同进步;(4)主动求助:遇到问题,主动请教老师或同学。
5.介绍文学名著(1)推荐读物:《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等;(2)分析名著特点:故事情节、人物塑造、艺术手法等;(3)分享阅读心得: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欣赏名著,提高文学素养。
6.课堂小结(2)强调高三语文学习的方法和策略;(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高学习效果。
四、课后作业1.根据课堂笔记,整理高三语文学习重点和难点;2.制定个人学习计划,确保各部分知识点掌握;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回顾高中语文知识点、分析高三语文学习策略、指导学习方法、介绍文学名著等环节,使学生明确了高三语文学习的目标,激发了学习兴趣。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要加强学生的阅读训练,培养文学素养,为高考做好充分准备。
重难点补充:1.导入环节教师提问:“同学们,暑假期间你们有没有读过什么特别的书?分享一下你们的阅读体验。
高三语文第一课教案模板

高三语文第一课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高中语文课程的学习目标、内容框架及学习方法。
2.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高中语文课程的学习方法、文学素养的培养、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提高文学素养。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与学生互动,了解他们对语文学习的认识和期望。
2.引导学生思考:语文学习的重要性、高中语文课程的特点。
二、课程介绍1.介绍高中语文课程的学习目标、内容框架。
2.分析高中语文与初中语文的区别,让学生明确高中语文学习的方向。
三、学习方法指导1.介绍高中语文学习方法,如阅读方法、写作方法、解题技巧等。
2.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四、文学素养培养1.介绍文学素养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文学素养的重要性。
2.通过经典文学作品分析,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五、阅读理解能力提升1.分析阅读理解题型的解题思路,让学生掌握解题技巧。
2.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布置作业:阅读一篇经典文学作品,分析其主题、手法、人物形象等。
第二课时一、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课程的认识和学习方法的掌握。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二、阅读理解能力提升(续)1.分析阅读理解题型的解题思路(续),让学生进一步掌握解题技巧。
2.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写作技巧指导1.介绍高中语文写作的基本技巧,如立意、构思、表达等。
2.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
四、课堂讨论1.让学生针对一篇课文进行讨论,分析课文的主题、手法、人物形象等。
2.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布置作业:根据所学内容,写一篇关于阅读理解或写作的感悟文章。
第三课时一、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写作技巧的掌握。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高三补习班语文第一堂课教学设计

高三补习班语文第一堂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1.能够理解并应用基本的中学语文知识;2.能够应对高考中的语文考试;3.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和写作能力;4.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与安排1. 课堂导入(5分钟)1.老师简单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安排,并带领学生进行预热。
2.老师出示一份阅读理解问题,要求学生阅读后回答问题。
问题可以是围绕当前社会热点事件展开的,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语文阅读的基本技巧。
2. 语文基础知识介绍(20分钟)1.老师主要讲解语言文字的发展史、文言文与白话文之间的关系、常见修辞手法的技巧使用等。
2.老师会尝试通过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并互相交流,以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老师还可以安排练习,以巩固学生的知识。
3. 阅读与表达练习(30分钟)1.老师将以一篇短文或一幅图片为背景,设计一系列的阅读和表达练习,旨在提高学生的中文阅读和表达水平。
2.练习内容可以是多样的,例如阅读理解题、写作题或图片描述等。
4. 总结和答疑(15分钟)1.老师在本节课的最后十五分钟,与学生做了全面的总结,回顾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效果。
2.若学生有任何问题或疑惑,老师也会在本节课的最后十五分钟内进行解答。
教学方法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将尝试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让学生了解语文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和表达能力;2.交流-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促进学生互相学习;3.练习-运用阅读理解题、写作题或图片描述等练习来加深学生对语文学科的理解;4.讨论-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发言,并在课堂上促进学生的讨论。
总结本节课的设计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和技巧,并能够应对高考中的语文考试。
同时通过阅读和表达练习,提高学生的中文阅读和表达水平。
在教学中,师生互动、理论结合实践、练习贴近实际等方法都将在本节课中得到体现,以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高三补习班语文第一课教案
教学目的: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坚定学好语文的决心。
教学重点:明确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提出对学生的希望。
计划课时:2 —4课时
教学过程:
一、自我介绍
略。
二、心态调整
高考的竞争,不仅是知识的竞争,更是心理素质的较量,所以,高三的学习,心态犹为重要。
不要把自己看得多么了不起,也不要把自己看得一无是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也都存在不足,所以要客观地认识自己,对自己严格要求,客观评价,定好自己合适的目标,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就一定能够成功。
心态决定命运,自信走向成功。
有一颗平常心,认认真真学习,踏踏实实做人,就能打开成功之门。
紧张的学习可能让人疲惫,但也能使人感到充实,获得快乐。
心态和决心决定了未来的高考能达到的高度!
三.享受语文
1.语文是什么
语文是古都洛阳国色天香的牡丹,是夏夜月中静谧的荷塘,是古道边长亭外无声的冷月,是一双看清世界寻找光明的黑色的眼睛。
总之,语文就是生活的升华。
语文是青天里的一行白鹭,是沉舟侧畔的千点白帆,是故都老屋耳畔响起的阵阵鸽哨,是秦皇岛外大海碧波中破浪的渔船。
总之,语文就是充满意境的生活。
语文是当阳桥张飞石破天惊的怒吼,是梁山泊好汉闯神州风风火火的豪壮,是林黛玉泪珠下飞红万点愁如海的片片花瓣,是孙行者奋起千钧棒誓把妖魔斩除干净的耿耿忠心。
总之语文就是让人荡气回肠的情感。
语文是大江东去的气势;语文是怒发冲冠的激情;语文是大漠孤烟的雄浑;语文是小桥流水的婉约;
语文是侃侃而谈的风度和气魄;语文是举手投足间的“书卷气”;语文是与对手辩论时智慧的应对;语文是和他人聊天时得体的话语。
语文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缩影;语文是五千年古老文明的积淀;语文是中国人审美性格的精灵;语文是博大而丰满的精神元素。
语文,就是引领学生:说铿锵有力的中国话,写方方正正的中国字,书洋洋洒洒的中国文,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2.祖国的语言魅力无穷
语音抑扬顿挫——诗词中的平仄,对仗,韵律……有音乐美。
文字象形意会——象形、指事、会意、形声,音形结合,表意丰富。
词语丰富多彩——结构变化意义变(“学习资料”可是动宾式的动词短语,表示一种动作行为;可是偏正式的名词短语,表示一种事物),成语妙不可言(“千钧一发”一钧是多重?30斤,把千钧
重的东西系在一根头发上,多么形象!)俗语通俗生动(“秋老虎”“大锅饭”“坐飞机放鞭炮——响得高”),词义解释多样(赛神仙对三个赴考的举子占卜时竖起一根手指头,事后全感谢他预卜很灵,因为“一”可释为仅一个考取,仅一个没考取,一个都没取,没有一个没取的)。
标点功效神奇——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词: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剧本: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
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对对妙趣横生——苏轼和佛印共赏江景,苏轼见河边狗啃骨头,出对:狗啃河上(和尚)骨;佛印急切中把苏轼题写的扇子掉河里了,对曰:水漂东坡诗(尸)。
3.必须努力学好语文
祖国的语言文化博大精深,我们是中国人,不学好自己的母语,谈什么爱国?拿什么立足于世间?《最后一课》的小弗朗士和韩麦尔先生是怎样热爱自己祖国语言的?大山和爱华的汉语都能学得那么好,我们不学好不觉得惭愧吗?
其次语文中蕴含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来悠久、浓厚的文化底蕴。
其余毋庸多言。
生活是美好的,语文是美好的,只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用眼去发现,用脑去思考,用口去表达,用手去书写,这学习的过程就是我们享受生活、享受语文的过程。
四,怎样学好语文
八个字:多读、多看、多思、多写。
1.多读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说:“跟书越接近,人对整个生活的见识就会越深,因为爱书的人不光用自己的眼睛,还用无数人心灵的眼睛去观照。
靠书这个出色的助手去闯世界,就会事半功倍。
叶圣陶说:“现在的许多学生除了教本以外不再接触什么书,这是不对的。
为养成阅读的习惯,非多读不可,同时为充实自己的生活,也非多读不可。
巴金12岁时即已背下20多本书。
陈寅恪晚年吩咐助手找资料,到书房的东面书橱第某格从南往北数第某本翻到第某页,就是那要找的资料。
韩国首席妈妈全惠星把6个孩子全培养成了博士,她在家里为孩子们创造了一个随处可打开书本读书的环境。
读书是间接获取人生经验和写作素材、提高思想的途径。
读书要学会浏览、略读、精读甚至研读,;默读、朗读、吟诵和涵咏。
优秀的诗文要多背诵。
读书要勤查工具书,做读书笔记,勾画圈点,摘抄,点评,分析,写读后感。
2.多看
看在这里的意思是观察,包括听。
这是直接获取人生经验和写作素材、提高思想的途径。
观察要细致,抓住特点,抓住与众不同之处。
人物要观察言行、外貌、服饰、心理、道具等,要深入内心;事件要追究前因后果;景物要用不同的视角去看,平、仰、俯、环视,用视、听、嗅、触等不同的感觉手段。
还要多听广播,多关心新闻,同时学习普通话。
专心听讲,抓重点作记录。
学会倾听,倾听别人的意见,分析判断,得出自己的结论。
3.多思
尽信书不如无书。
思辨才能产生飞跃。
学会质疑,善于从无疑处生疑。
尽量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思考生活现象,思考文章的思路、结构、中心、语言、写法等。
提倡创新思考。
如切开苹果是星星(横切);树上三只鸟,开枪打死一只,还剩下几只?可有无、一只两只、三只……许多只(鸟爸爸、妈妈、叔、姑、姨、舅等来吊念);美国研究生完成导师的作业(用气压表测量大楼的高度)时有最简便的方法,在气压表上吊绳子,从楼顶坠下来,然后量绳子,或干脆把气压表给守门的大爷,换取高度的数据。
要学会整理自己的思考,把思考的过程或结果写下来,写读书笔记、日记,记录生活和思考的闪光点。
4.多写
写日记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最好途径,平均每天300字,一年可写十万字以上。
同时还可培养意志和毅力。
写随笔、札记、书信和各类文章(记叙、说明、议论文,甚至诗歌散文、小说、故事等)。
养成正确的书写习惯,工整,洁净,符合格式要求,逐步提高速度。
五.教学三三原则
三不迷信:不迷信古人,不迷信书本,不迷信老师。
因为谁都可能出错。
三欢迎:欢迎质疑,欢迎不同意见,欢迎创新。
三允许:允许出错,允许改正,允许保留意见。
六.希望
希望同学们有坚强的意志,有好的学习品质,定好目标,勇往直前,不怕失败,吸取经验和教训,不断前进。
要有使命感。
学好知识提高能力是祖国赋予我们的使命,未来祖国的强盛靠我们在座的同学们。
目标意识和意志热情加在一起,就会形成强大的力量。
最重要的是做人。
韩国首席妈妈全惠星说,一个人的伟大与否,取决于他给予了别人多少帮助。
因为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会得到力量和智慧。
她还说,对一个人来说,才华很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他的品格。
所以,要成功,就必须多帮助别人,多合作。
知识的积累重要,运用知识的能力更重要,还有不可忽视的是为人处世的能力,因为谁能得到别人的帮助,谁就更能取得成功。
最后,希望同学们争做“五一居士”,即:一手好字,一张铁嘴,一肚子名篇佳作,一笔好文章,一颗永远年轻的心。
七.作业
给语文老师写一封信,要求介绍自己,包括性格爱好、家庭情况、学习状况、今后目标等等;还有对语文的认识,对语文教学的看法、要求等。
注意格式,书写整洁。
字数不限,可长可短,但一定要说真话,说心里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