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的结构和功能

合集下载

肾部知识点

肾部知识点

肾部知识点肾脏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不仅具有排泄废物、调节体液平衡和维持血压等功能,还参与血液净化和代谢调节等重要生理过程。

本文将从结构、功能、常见疾病和保护肾脏等方面介绍肾部知识点。

一、肾脏的结构肾脏位于腰腹部,左右各一,呈豆形。

肾脏的外形光滑,表面被包裹着结缔组织的肾囊。

肾脏内部由肾单位组成,包括肾小球、肾小管和肾间质。

肾小球是肾脏的过滤单位,由毛细血管球体和肾小球囊袢组成。

肾小管则负责排泄废物和吸收有用物质。

肾间质则包含着血管、间质细胞和间质液,起支持和保护作用。

二、肾脏的功能1.排泄废物:肾脏通过滤过、重吸收和分泌等过程,将体内产生的废物如尿素、尿酸等排出体外,保持体内代谢物质的平衡。

2.调节体液平衡:肾脏调节体内水分的浓缩与稀释,保持血液和细胞内液的平衡,维持体液的稳定性。

3.维持血压:肾脏通过调节钠离子的重吸收和排泄,控制血液容量和血压。

4.血液净化和代谢调节:肾脏通过滤过毛细血管壁上的废物和过多的离子,将它们排出体外。

同时,肾脏还参与代谢调节,如合成和分解肾素、激活维生素D等。

三、常见肾部疾病1.肾结石:肾结石是由尿中溶解物质结晶而成的固体物质,可能堵塞尿路,引起尿路感染和肾绞痛等症状。

2.肾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是指肾脏无法正常执行其功能,导致体内废物堆积、酸碱平衡失调等问题。

常见的原因包括肾炎、糖尿病肾病和高血压等。

3.尿路感染:尿路感染是指细菌感染泌尿系统的一种疾病,常见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等。

四、保护肾脏的方法1.饮食均衡:保持均衡的饮食可以减少肾脏负担,尽量避免高盐、高脂、高糖的饮食。

2.充足水分:适量的饮水有助于稀释尿液,减少尿路感染的风险。

3.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会损害肾脏功能,增加患肾脏疾病的风险。

4.定期体检:通过定期体检,可以及早发现肾脏疾病,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总结:肾脏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具有排泄废物、调节体液平衡和维持血压等功能。

了解肾脏结构、功能以及常见疾病对于保护肾脏和维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正常肾脏的结构和功能

正常肾脏的结构和功能

肾脏对钙的调节
• 98-99%的钙在肾小管重吸收 • 近端小管
• 近70% • 细胞旁被动转运(2/3)和跨细胞主动转运
• 髓袢升支粗段
• 约15% • 电压依赖的细胞旁转运
• 远端肾小管
• 10-15% • 主动转运
肾脏对钙的调节
• 血钙浓度
• 升高导致重吸收减少
• PTH、维生素D:增加钙重吸收 • 降钙素:增加尿钙 • 钠及细胞外容量:增加导致Na、Ca排出均增加 • 酸碱:酸中毒导致尿钙增加 • 利尿剂
• Na-K-ATP酶 • 基底膜Cl转运
• 调节
• ADH:影响NaCl重吸收而调节逆流倍增 • 前列腺素:参与局部对NaCl重吸收的负反馈 • 肾上腺能激素 • 盐皮质激素
肾脏对钠和水的重吸收
• 远端肾单位
• 重吸收8%的Na
• 重吸收率下降,但调节作用增强;出现上皮性钠通道(ENaC)是醛固酮调节位点; 钠的重吸收伴随钾及氢的分泌
• 肾衰竭时尿浓缩障碍 • 慢性疾病时水潴留:可能和特殊状态下ADH分泌增加,ADH依赖
的AQP2表达上调相关
肾脏对钠和水的调节
• 近端小管
• 重吸收60%的Na
• 基本等渗重吸收、和其他物质的重吸收耦联、各段不均一、两个阶段重吸收
• Na通过近端小管上皮细胞管腔膜由管腔进入细胞
• 驱动力为电化学梯度 • Na-H交换、Na-Glu同向转运、Na-氨基酸同向转运、Na-Cl协同转运、生电性Na-Cl转
• 连接小管:泌K+ 释H+ 重吸收Ca2+
• 远端小管曲部和皮质集合管起始段的过渡节段
集合管
• 不是肾单位的组成部分
• 主细胞:
• 遍布全长,占细胞总数60-65% • 存在AQP2,由ADH调节 • 有Na通道,参与Na重吸收

肾解剖ppt课件

肾解剖ppt课件
抗生素等。
对未来的展望
新的治疗手段
早期筛查与预防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可能会有 更多新的治疗手段应用于肾脏疾病的预防 和治疗。
未来将更加重视肾脏疾病的早期筛查和预 防,通过早期干预降低疾病的发生率和危 害。
个体化治疗
改善生活质量
随着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研究的深入 ,未来可能会实现肾脏疾病的个体化治疗 ,提高治疗效果。
01
02
03
04
排泄代谢废物
肾脏通过尿液排出体内的代谢 废物、多余电解质和水分,维
持体内环境的稳定。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肾脏通过调节尿液的成分,维 持体液中的水、钠、钾、钙等
电解质的平衡。
调节血压
肾脏通过分泌肾素、血管紧张 素等激素,调节血压,保持心
血管系统的正常功能。
促进红细胞生成
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促 进骨髓中红细胞的生成,维持
PART 03
肾的生理功能
REPORTING
尿液的形成
过滤作用
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浆中的水 分和溶质通过肾小球滤过膜滤入
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重吸收作用
在肾小管和集合管内,原尿中的 葡萄糖、氨基酸、电解质等营养 物质被重吸收回血液,而尿素、 尿酸等代谢废物则被浓缩成尿液
排出体外。
分泌作用
肾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分泌一 些物质进入尿液,如分泌性免疫
维持酸碱平衡
肾通过调节尿液的酸碱度,帮 助维持身体的酸碱平衡,防止 酸中毒或碱中毒。
分泌激素
肾还分泌一些重要的激素,如 肾素和促红细胞生成素等,参 与调节血压和红细胞生成等生
理过程。
肾在人体中的位置和作用
位置
肾位于腹部的两侧,在肝脏的下方,脊柱的两侧。

肾脏的结构和功能ppt课件

肾脏的结构和功能ppt课件
临床意义: 泌尿系统感染、AIN、RPGN
可编辑课件PPT
37
白细胞
• 正常值:0-5/Hp
• 临床意义:尿中白细胞大多是中性粒细胞,数量增加,多
见于泌尿生殖系统的炎症、急性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狼疮
性肾炎、急性间质性肾炎等。剧烈体育运动后,尿中白细
胞也可增加。
可编辑课件PPT
38
细菌
直接涂片:油镜下每个视野1细菌,相当于105/ml。
可编辑课件PPT
32
均一型血尿
可编辑课件PPT
33
多形型血尿
可编辑课件PPT
34
可编辑课件PPT
35
临床意义:
肾小球源性:急性肾小球肾炎、 慢性肾炎
非肾小球源性:急性膀胱炎、肾 结核、结石、肾盂肾炎、出血性 疾病等。
可编辑课件PPT
36
2. 白细胞(Leukocyte)
主要是中性粒细胞 圆形 无色 胞浆清 晰 镜下白细胞>5/Hp
选择性蛋白尿 非选择性蛋白尿
可编辑课件PPT
27
肾小管性蛋白尿
(Tubular proteinuria )
• 小管间质病变 • 近端肾小管重吸收缺陷 • 小分子蛋白 • 定量小于1g/d
可编辑课件PPT
28
尿糖 (Glucosuria)
正常人 定性阴性 定量 0.56-5.0mmol/24h
可编辑课件PPT
瘦高青少年 直立出现 卧位消失 活检证实部分有肾病 应随访
可编辑课件PPT
25
病理性蛋白尿的分类
• 肾小球性蛋白尿 • 肾小管性蛋白尿 • 溢出性蛋白尿 • 混合性蛋白尿 • 组织性蛋白尿
可编辑课件PPT
26
肾小球性蛋白尿

肾的功能解剖和肾血流量

肾的功能解剖和肾血流量
(二)肾血流量的神经和体液调节
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与 动脉血压的关系
谢谢
近端小管 髓袢 远端小管
肾单位示意图
2. 集合管
远曲小管与集合管相连接。集合管不在肾单位内。8~10个皮质集合管→髓质集合管→ 大的集合管→经肾乳头→肾盂
每个肾脏大约有250个很大的集合管, 每个大的集合管收集大约4000个肾单位来的尿液
3. 皮质肾单位与近髓肾单位
皮质肾单位与近髓肾单位的区别
皮质肾单位
→入球小动脉→肾小球毛细血管→出球小动脉→肾小管管周毛细血管
→小叶间静脉→弓形静脉→叶间静脉→肾静脉
两套毛细血管床:肾小球毛细血管和肾小管管周毛细血管,串联 ➢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高,引起快速液体滤过 ➢ 肾小管管周毛细血管血压低,使液体迅速地被重吸收
二、肾血流量的特点及其调节
(一)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
构成了滤过的电学屏障,限制负电荷的滤过
分子半径和所带电荷不同对右旋糖酐滤过能力的影响
(四)肾脏的神经支配
肾交感神经主要由脊髓的胸12至腰2节段发出,其节前纤维进入腹腔神经节 和主动脉、肾动脉部的神经节;节后纤维与肾动脉伴行,由肾门进入肾内
肾动脉 NA
肾血流量 肾小球滤过率
➢ 肾交感神经 肾小管 NA
肾小管的重吸收
球旁细胞 NA 肾素的释放
NA:去甲肾上腺素
➢ 副交感神经在肾脏的分布和功能尚不清楚
(五)肾脏的血液供应及肾血流量的特点
正常成人安静时每分钟约有1200ml血液流经两肾,相当于心输出量的22%。其 中约94%的血液供应皮质层;6%的血液供应髓质
腹主动脉→肾动脉→叶间动脉→弓形动脉→小叶间动脉
肾的功能解剖和肾血流量
一、肾的功能解剖

肾脏的结构和功能24771PPT课件

肾脏的结构和功能24771PPT课件

汗液
少量无机盐 少量尿素
泌尿 系统
尿液
大部分水、无机盐、尿素等
.
3
必须掌握的基础问题
一、肾的位置 二、肾的结构分为哪几部分? 三、说出肾单位的结构组成?
.
4
泌尿系统的组成
肾位于腹腔背面、腰部脊柱的两侧,左
右各一个
.
5
观察外形、解剖
蚕 豆 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6
皮质
外周,毛细血 管丰富,颜色 深
髓质
内侧, 颜色浅
第一节 尿液的形成和排 出
第一课时 肾的位置和结构
.
1
有机物 + 氧气 线粒体内 二氧化碳+水+能量
(营养物质)
排泄:人体将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多余 的水和无机盐等物质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 排泄。
.
2
三、代谢废物排出的途径:
少量水 二氧化碳
呼吸系统 气体
二氧化碳、 皮肤的汗腺 部分水
水、无机盐、 尿素等

肾单位
肾小体
.
10
肾动脉 肾静脉
肾小囊
肾小球
肾 小 管
.
肾单位
11
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合作交流
肾小体 2、肾单位
肾小管
分 布
肾小球

皮 肾小囊

肾小囊壁 肾小囊腔
.
12
肾单位
肾小球 肾小囊
肾小体
肾单位
肾小管
.
13
肾小体结构
入球 小动脉 出球 小动脉
肾小囊壁
肾小球
血管球
肾 小
肾小囊 体
双层壁的囊状结构

肾的知识点总结

肾的知识点总结

肾的知识点总结一、肾的结构和功能1. 肾的结构人体内有两个肾脏,位于腰部后腹腔内,左右对称。

肾脏的外部呈豆状,内部由实质和髓质组成。

肾实质中含有肾小球和肾小管,是进行尿液形成的地方。

而肾髓质内含有肾小管和集合管,主要是进行尿液调节的场所。

2. 肾的功能(1)排泄代谢产物:肾脏能够将代谢废物如尿素、尿酸等排泄出体外,维持体内环境的稳定。

(2)调节水平衡:肾脏可以根据体内需要调节尿液的浓稠度,保持体内水分的平衡。

(3)调节电解质平衡:肾脏能够排泄多余的电解质离子,维持体内电解质的平衡。

(4)维持血压稳定:肾脏能够通过调节尿液的分泌和重吸收来维持血容量,进而影响血压的稳定。

(5)促进红细胞生成:肾脏能够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促进骨髓内红细胞的生成。

二、肾的疾病1. 慢性肾病慢性肾病是指由各种原因导致的肾脏结构和功能的慢性病变。

常见原因包括糖尿病、高血压、慢性肾小球肾炎等。

慢性肾病的早期症状一般不明显,表现为乏力、水肿、尿量减少等。

随着病情的加重,会出现贫血、高血压、骨骼疾病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治疗慢性肾病的关键是早期诊断和积极的治疗干预。

2. 肾结石肾结石是指在肾脏中形成的固体结晶体,主要由尿酸、草酸盐、磷酸钙等组成。

当结石大小超过肾脏的排泄范围时,就会引发肾绞痛。

肾结石的发病原因包括遗传因素、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

治疗肾结石的方法包括药物溶石、尿路镜碎石术、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等。

3. 肾炎肾炎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肾脏炎症性疾病。

常见的肾炎类型包括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间质性肾炎等。

肾炎的典型症状包括尿液异常、水肿、高血压等。

肾炎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会发展成慢性肾病,甚至导致肾功能衰竭。

4. 肾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肾脏功能进行性下降,不能维持体内稳定环境的一种严重疾病。

肾功能衰竭病因复杂,既有遗传因素,也受到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肾功能衰竭分为急性肾功能衰竭和慢性肾功能衰竭两种类型。

正常人体解剖学肾

正常人体解剖学肾

两栖类肾的进化
两栖类肾的形态
两栖类动物的肾脏已经发展出较为复杂的结构,通常呈分叶状或块 状,位于腹腔的后部。
两栖类肾的功能
两栖类肾脏能够有效地过滤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水分,形成尿液并 排出体外,同时还参与维持水盐平衡和调节血压的功能。
两栖类肾的进化特点
随着两栖类动物的进化,肾脏逐渐适应陆地生活,发展出更为完善的 结构和功能。
肾衰竭
总结词
肾衰竭是指肾脏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 导致体内代谢废物和毒素无法排出。
详细描述
肾衰竭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慢性肾 脏疾病、急性肾损伤、药物中毒等。 患者可能出现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贫血、高血压等症状,严重时可危及 生命。
05
肾的生理作用
对尿的生成与排放作用
尿的生成
肾通过过滤作用,将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水分形成尿液,并 储存在肾盂中。
THANKS
感谢观看
肾的功能
排泄功能
排泄废物
肾通过过滤血液,将身体代谢产生的废物和多余的水分形成尿液, 并排出体外,保持体内环境的清洁。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肾通过调节尿液的成分,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平衡,保证生理活动 的正常进行。
维持酸碱平衡
肾通过调节尿液的酸碱度,排除酸性和碱性物质,维持体内酸碱平 衡,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详细描述
肾结石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 代谢异常、尿路感染、药物使用等。 结石可导致肾绞痛、血尿、肾积水等 症状,严重时可引起肾功能损害。
肾盂肾炎
总结词
肾盂肾炎是一种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肾脏炎症性疾病。
详细描述
肾盂肾炎常由尿路感染上行至肾盂,引起炎症反应。患者可能出现发热、腰痛、 尿频、尿急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肾功能衰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肾脏的结构和功能
肾脏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位于腰部,是人体内的主要排泄器官,
也是维持体内稳态平衡的重要器官之一、它主要通过调节尿液的生成和排泄,来维持体内液体、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和毒素,
同时也参与调节血压、合成激素及代谢维持等多种生理功能。

下面将详细
介绍肾脏的结构和功能。

一、肾脏的结构
人体有两个肾脏,位于腰部。

肾脏具有豆形,大小类似拳头,重约
150~200克。

肾脏主要由肾实质和肾盂两部分组成。

1.肾实质:肾实质是肾脏的重要部分,由肾皮质和肾髓质组成。

肾皮
质位于肾脏的外部,呈黄白色,具有颗粒状,主要由肾小球和肾小管组成。

肾小球是尿液生成的起始点,由肾小球球壁、毛细血管和肾小管组成,起
到滤波和初步浓缩尿液的功能。

肾小管负责对尿液进行二次吸收和分泌,
同时还参与形成和排泄尿液。

肾髓质位于肾皮质的内部,呈红色,由肾乳头和肾小管组成。

肾乳头
通过乳头孔通向肾盂,起到将尿液排入肾盂的作用。

肾小管在肾髓质中形
成一个复杂的通道网络,能对尿液进行进一步的浓缩和排泄废物。

2.肾盂:肾盂是肾脏的集合系统之一,位于肾实质的内部,呈漏斗状
结构。

它是肾盂腔的起始部分,可以容纳大量尿液。

肾盂内具有平滑的黏膜,并有一组螺旋状肾盂柱,它们起到增加尿液流动速度和防止尿液回流
的作用。

肾盂通过输尿管与膀胱相连,将尿液输送到膀胱中。

二、肾脏的功能
肾脏在人体内发挥着重要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尿液生成:肾脏通过滤过、再吸收和分泌等过程,将血液中的废物、毒素和多余的溶质排出体外,形成尿液。

这个过程主要发生在肾小球和肾
小管中。

肾小球对血液进行过滤,将小分子的废物和溶质滤过到肾小管中,然后通过肾小管的吸收和分泌,去除废物、调节溶质的浓度和酸碱平衡,
并形成最终的尿液。

2.水平衡调节:肾脏通过调节尿液的生成和排泄,来维持体内的水平衡。

在水分摄取过多时,肾脏会增加尿液的生成量,降低体内的水分浓度,保持体内的水平衡;在水分摄取过少时,肾脏会减少尿液的排泄量,以保
持体内的水分不致过度丢失。

3.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调节:肾脏不仅能够排泄多余的水分,还能调节
体内电解质的浓度和酸碱平衡。

肾小管通过对溶质的重吸收和排泄,调节
体内电解质的浓度,如钠、钾、氯等。

同时,肾脏还通过调节尿液的pH 值,来维持体内的酸碱平衡,排泄过多的酸或碱。

4.排泄废物和毒素:肾脏是人体内的主要排泄器官之一,能够将体内
产生的代谢废物和毒素排出体外。

尿液中含有尿素、尿酸、肌酐等多种废
物和毒素,通过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分泌作用,将这些废物和毒素排
泄出去。

5.调节血压:肾脏参与了体内血压的调节机制。

肾脏通过调节尿液的
生成量和浓缩程度,调节体内血液的容量和渗透浓度,从而控制血压的水平。

当血液容量过低时,肾脏会减少尿液的生成,使血液容量增加,从而
提高血压。

综上所述,肾脏不仅在体内排泄废物、调节水分和电解质的平衡,还参与了调节血压、合成激素和维持代谢等重要功能。

正常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对于维持人体的健康状态至关重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