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2)《化学计量基础》课后练习答案(一)

合集下载

高考化学复习专题1常用化学计量(13页,含答案解析).docx

高考化学复习专题1常用化学计量(13页,含答案解析).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学案2 常用化学计量最新考纲展示1.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2.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

3.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

4.能根据物质的量与粒子(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5.了解溶液的组成;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6.了解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基础回扣1.有关物质的量与各物理量之间的转化关系若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标准状况下有3.36 L NH3(1)该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15_mol,质量为2.55_g,所含氨气分子数为0.15N A。

(2)若将该气体溶于水配成50 mL溶液,密度为0.9 g·cm-3,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5.67%,物质的量浓度为3_mol·L-1。

(3)若将上述所得溶液取出10 mL,其质量分数为5.67%,再加水稀释到50 mL,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6_mol·L-1。

2.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应用将15.6 g Na2O2固体加入足量的水中,制成200 mL溶液(1)收集到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为2.24_L。

(2)反应过程中转移电子总数为0.2N A或1.204×1023。

(3)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_mol·L-1。

题型1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广泛应用1.(2014·广东理综,10)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甲苯含有6n A个C—H键B.18 g H2O含有10n A个质子C.标准状况下,22.4 L氨水含有n A个NH3分子D.56 g铁片投入足量浓H2SO4中生成n A个SO2分子答案 B解析解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的题一般分为三步,第一步为宏观量之间的转换,即将质量和体积转化为物质的量;第二步为微观量之间的转换,即判断1分子该物质所含的微粒数;第三步为宏观量和微观量的对应,即一定物质的量的该物质含有的微粒数。

常用化学计量与化学用语习题答案

常用化学计量与化学用语习题答案

常用化学计量与化学用语习题答案阿伏伽德罗常数1[答]D2[答]C3[答]Ac4[答]D5[答]A6[答]B7[答]B8[答]B9[答]A10[答]C化学用语和常用计量一、单选题(以下问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有一种碘和氧的化合物可以称为碘酸碘,其中碘元素呈+3、+5两种价态,则这种化合物的化学式是()a、 i2o4b.i3o5c.i4o7d.i4o92.某化合物r在空气的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2r+3o2→2co2+4h2o,则r的化学式为a.甲烷b.c2h4c.ch3ohd.c2h5oh3.某纯净物a稍加热就分解为nh3、h2o、co2,据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a由4种元素组成的b.a是化合物c.a中含有水d.a不稳定4.AGA和适量O2可形成(a+24)g氧化物a或(a+56)g氧化物B,则a和B的化学式为()a.a2o,a2o3b.a2o3,a2oc.a2o3,a2o7d.a2o3,a2o55.已知元素r的化合价是+5价,下列r元素的化合物分子式错误的是()a、 R2o5b。

hro3c。

mg(ro3)2d。

26岁。

化学反应前后必须改变的是()a.分子种类b.元素种类c.原子数目d.各物质质量总和7.某含氧酸分子式为hxroy/2,则r的化合价为()a、 xb.x-yc.y-xd.(x-y)/28.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种原子,还能表示一种元素的游离态的是a、产科医生。

弧nd。

i9。

下面的电离方程式是错误的()a.al2(so4)3=2al3++3so42-b.hfc.hih++f-h++i-d.ca(oh)2=ca2++2oh-10.溶解在水中或加热熔融后的硫酸钾中存在的离子为()A.H+b.hso4-c.so42-d.k+11。

以下电子公式中的错误公式是()a.钠离子:na+b.氢氧根离子:[oh]-HHCCLC。

氨分子:hnhd.一氯甲烷:H12。

这些物质的主族金属a、B和C的量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

计量基础知识试题答案1

计量基础知识试题答案1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计量基础知识一、二、名词解释1、2、测量准确度:测量结果及被测量真值之间的一致程度。

2、(测量结果的)重复性:在相同测量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连续多次测量所得结果之间的一致性。

3、计量器具:所有(工作)测量仪器、计量标准、标准物质、以及进行测量所需要的辅助设备和规范。

4、(测量结果的)复现性:在改变了的测量条件下,同一被测量的测量结果之间的一致性5、真值:及给定的特定量的定义一致的值。

①、量的真值只有通过完善的测量才有可能获得②、真值按其本性是不确定的③、及给定的特定量定义一致的值不一定只有一个6、测量误差:误差是指测量结果减去被测量的真值7、修正值:用代数方法及未修正测量结果相加,以补偿其系统误差的值8、量值:一般由一个数乘以测量单位所表示的特定量的大小9、校准:校准是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所指示的量值,或实物量具或参考物质所代表的量值,及对应的由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的一组操作10、计量单位:计量单位是指为定量表示同种量的大小而约定的定义和采用的特定量。

计量单位应具有明确的名称、定义和符号。

三、四、填空题1、计量的特点取决于计量所从事的工作,即为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而进行的科技、法制和管理活动,概括地说,可归纳为准确性、一致性、溯源性及法制性4个方面2、计量的一致性是指在统一计量单位的基础上,无论在何时、何地,采用何种方法,使用何种计量器具,以及由何人测量,只要符合有关的要求,其测量结果就应在给定的区间内一致3、溯源性是指任何一个测量结果或计量标准的值,都能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连续比较链,及计量基准联系起来。

4、量制是指彼此间存在确定关系的一组量,单位制是为给定的量制,按照给定的规则确定的基本量的单位(称为基本单位)和导出量的单位(称为导出单位)的总和。

(人教版)高一化学 第一章 第二节 化学计量 重点概括练习举一反三总结

(人教版)高一化学 第一章 第二节 化学计量 重点概括练习举一反三总结

人教版高一化学第一章第二节化学计量一、内容概括本节主要介绍了化学计量的基本概念,包括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以及溶液的浓度等。

通过学习这些基础知识,学生能够掌握如何进行化学反应中的定量计算,并理解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之间的量的关系。

二、重点归纳1.物质的量:表示一定数目粒子集合体的一个物理量,单位是摩尔(mol)。

2.摩尔质量:一种物质每摩尔的质量,单位通常是克/摩尔(g/mol),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3.气体摩尔体积:在标准状况下(0°C, 1 atm),任何理想气体的摩尔体积都是22.4 L/mol。

4.溶液的浓度:1.质量分数:溶质质量占溶液总质量的比例。

2.摩尔浓度: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常用单位为摩尔/升(mol/L)。

5.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电荷守恒定律,确保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数相等。

三、练习题讲解及举一反三题目练习题1:计算硫酸(H₂SO₄)的摩尔质量。

•答案:98 g/mol•解析:硫酸由2个氢原子(H)、1个硫原子(S)和4个氧原子(O)组成。

根据相对原子质量,H = 1, S = 32, O = 16。

因此,H₂SO₄的摩尔质量 = (2 × 1) + 32 + (4 × 16) = 98 g/mol。

举一反三题目:计算硝酸(HNO₃)的摩尔质量。

•答案:63 g/mol•解析:硝酸由1个氢原子(H)、1个氮原子(N)和3个氧原子(O)组成。

根据相对原子质量,H = 1, N = 14, O = 16。

因此,HNO₃的摩尔质量 = 1 + 14 + (3 × 16) = 63 g/mol。

练习题2:将2 mol的水蒸气(H₂O)在标准状况下完全冷凝成液态水,其体积是多少?•答案:44.8 L•解析:在标准状况下,1 mol的理想气体体积为22.4 L。

因此,2 mol H₂O的体积为2 × 22.4 L = 44.8 L。

高考化学复习《化学常用计量》知识点解析及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化学复习《化学常用计量》知识点解析及练习题含答案

1.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2.理解物质的量的含义,并能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

3.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

4.根据物质的量与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5.能运用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进行有关计算。

6.了解溶液的组成。

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7.能根据要求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知识点一、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常见考查内容和设错形式:对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考查往往以选择题的形式,渗透于高中各个知识点中进行考查,试题的知识覆盖面较大,但难度较小,该类试题的特点就是“容易忽视”,即容易落入命题者设置的“陷阱”中,因此明确命题者的考查方向和设错方式有利于我们快速、准确地作出选择。

同时要求同学们在解决该类试题时一定要细心、仔细。

1.考查气体体积与物质的量、微粒数目等关系时,故意忽略标准状况条件或给出常温常压条件。

2.物质状态问题。

考查气体摩尔体积时,常常用标准状况下非气态的物质来迷惑考生,如水、三氧化硫、己烷、三氯甲烷等。

3.结合氧化还原反应考查电子转移的数目问题,特别是歧化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如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氯气与水的反应等。

4.结合物质结构的有关知识考查物质的微粒数目(如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等)、化学键数目等。

此处常常涉及的物质有稀有气体(单原子分子)、Na 2O 2(阴阳离子个数比)、SiO 2、Si 、P 4、CO 2(化学键数目)、特殊物质的质量与微粒数间的关系,如D 2O 、18O 2等。

5.考查溶液中离子数目时故意忽视盐类的水解,弱电解质的电离等。

高考化学复习《化学常用计量》知识点解析及练习题含答案6.结合化学平衡考查时,故意忽视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的特点。

【特别提醒】阿伏加德罗常数应用题常设的五大“陷阱”。

大学基础化学课后习题解答(1)

大学基础化学课后习题解答(1)

大学基础化学课后习题解答第一章 溶液和胶体溶液第二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2-1 什么是状态函数?它有什么重要特点?2-2 什么叫热力学能、焓、熵和自由能?符号H 、S 、G 、∆H 、∆S 、∆G 、θf m H ∆、θc m H ∆、θf m G ∆、θr m H ∆、θm S 、θr m S ∆、θr m G ∆各代表什么意义? 2-3 什么是自由能判据?其应用条件是什么?2-4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指定单质的θf m G ∆、θf m H ∆、θm S 皆为零。

(2)298.15K 时,反应 O 2(g) +S(g) = SO 2(g) 的θr m G ∆、θr m H ∆、θr m S ∆分别等于SO 2(g)的θf m G ∆、θf m H ∆、θm S 。

(3)θr m G ∆<0的反应必能自发进行。

2-5 298.15K 和标准状态下,HgO 在开口容器中加热分解,若吸热22.7kJ 可形成Hg (l )50.10g ,求该反应的θr m H ∆。

若在密闭的容器中反应,生成同样量的Hg (l )需吸热多少? 解:HgO= Hg(l)+1/2O 2(g)θr m H ∆=22.7×200.6/50.1=90.89 kJ ·mol -1 Qv=Qp-nRT=89.65 kJ ·mol -1 2-6 随温度升高,反应(1):2M(s)+O 2(g) =2MO(s)和反应(2):2C(s) +O 2(g) =2CO(g)的摩尔吉布斯自由能升高的为 (1) ,降低的为 (2) ,因此,金属氧化物MO 被硫还原反应2MO(s)+ C(s) =M(s)+ CO(g)在高温条件下 正 向自发。

2-7 热力学第一定律说明热力学能变化与热和功的关系。

此关系只适用于:A.理想气体;B.封闭系统;C.孤立系统;D.敞开系统2-8 纯液体在其正常沸点时气化,该过程中增大的量是:A.蒸气压;B.汽化热;C.熵;D.吉布斯自由能2-9 在298K 时,反应N 2(g)+3H 2(g) = 2NH 3(g),θr m H ∆<0则标准状态下该反应A.任何温度下均自发进行;B.任何温度下均不能自发进行;C.高温自发;D.低温自发2-10 298K ,标准状态下,1.00g 金属镁在定压条件下完全燃烧生成MgO(s),放热24.7kJ 。

基础化学习题答案

基础化学习题答案

基础化学习题答案在基础化学中,习题通常涉及化学概念、化学反应、化学计量学、化学平衡、溶液浓度计算等方面。

以下是一些基础化学习题的答案示例:1. 化学元素周期表:- 氢(H)是周期表中的第一个元素,原子序数为1。

- 氧(O)的原子序数为8,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2. 化学计量学:- 根据化学方程式 \(2H_2 + O_2 \rightarrow 2H_2O\),1摩尔氢气与1摩尔氧气反应生成2摩尔水。

3. 摩尔质量:- 碳(C)的摩尔质量为12.01克/摩尔,氧(O)的摩尔质量为16.00克/摩尔。

4. 摩尔浓度:- 如果有1升溶液含有0.5摩尔硫酸(H2SO4),那么硫酸的摩尔浓度为0.5摩尔/升。

5. 酸碱中和:- 强酸与强碱反应生成中性盐和水,例如盐酸(HCl)与氢氧化钠(NaOH)反应:\(HCl + NaOH \rightarrow NaCl + H_2O\)。

6. 氧化还原反应:- 铁(Fe)与氧气(O2)反应生成铁的氧化物:\(4Fe + 3O_2\rightarrow 2Fe_2O_3\)。

在这个反应中,铁被氧化,氧气被还原。

7. 化学平衡:- 可逆反应 \(N_2(g) + 3H_2(g) \rightleftharpoons 2NH_3(g)\) 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此时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

8. 溶液的pH值:- 纯水的pH值为7,表示它是中性的。

酸性溶液的pH值小于7,碱性溶液的pH值大于7。

9. 溶液的稀释:- 将1升浓度为0.1摩尔/升的盐酸溶液稀释至10升,新的溶液浓度为0.01摩尔/升。

10. 化学键:- 离子键是由正负离子之间的电磁吸引力形成的,如NaCl。

共价键是由两个原子共享电子形成的,如H2O。

这些答案仅为基础化学习题中可能遇到的一些类型,实际习题的答案会根据具体问题而有所不同。

在解决化学习题时,重要的是理解背后的化学原理和计算方法。

化学计量学习题答案20191231

化学计量学习题答案20191231

化学计量学概述1.什么叫化学计量学?一门运用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优化化学量测过程,并从化学量测数据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用的化学信息的学科。

2.简述化学计量学的内涵?化学计量学是化学量测的基础理论与方法学,是一门通过统计学或数学方法对化学体系的测量值与体系的状态之间建立联系的学科。

3.简述化学计量学的发展情况。

(理论、应用、年份)1971年,瑞典化学家S.Wold在申请一项基金时,提出了化学计量学(chemometrics)这个名词。

60年代及以前,即chemometrics一词出现之前的时期,许多统计学和数学方法在化学与分析化学中逐步得到了应用;70年代,chemometrics一词诞生的年代,化学计量学发展成为化学、分析化学学科的一个独特分支。

统计学、数学、行为科学、经济计量学以及诸多工程学科等相邻领域已发展的数据与信号分析等方法被用于化学研究,并发展出许多适应化学学科的分析方法;从80年代起,化学计量学进入化学课堂并在大学生及研究生中普及;90年代以来,化学计量学研究主要集中于各类人工神经元网络、基于自然计算的全局最优算法(如模拟退火和遗传算法)、信息科学中的小波分析和图像分析以及统计学中的稳健方法这些领域。

4.化学计量学重要的学术期刊有哪些?4个Journal of Chemometrics;Chemometrics and Intelligent Laboratory Systems;Analytical Chemistry (AC);Analytica Chimica Acta (ACA)…5.试解释下列基本概念:随机采样:等概率从总体中采样;系统采样:为了检验某些系统假设而进行的采样;分层采样:先将分析的对象划分成不同的部分或层,然后对不同的层次进行随机采样;代表性采样:特定的分析项目所涉及的采样,是分层采样的特殊情况;目标总体:欲根据采样和分析做出相应结论的目标对象;母总体:实际被采集试样的对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化学计量基础【课后练习】一、物质的量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的摩尔质量是18g /molB. 1分子硫酸的质量是98/N A gC.4.4gCO 2的物质的量是0.1molD. 1mol 氢气的质量是2g2. 对于相同质量的SO 2和SO 3而言,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含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3B. 含硫元素的质量比是5∶4C. 含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6D. 含硫原子的个数比为1∶1解析:相同质量的SO 2和SO 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4 : 1/96 = 96 : 64 = 3 : 2,列出如下关系式:SO 2 ~ 1S ~ 2O SO 3 ~ 1S ~ 3OA 选项:氧原子个数比 = 3×2 : 2×3 = 1 : 1,错;B 选项:硫元素质量比 =3232:80:645:43216232163==+⨯+⨯ C 选项:氧元素质量比 =162163:3280:48645:63216232163⨯⨯=⨯⨯=+⨯+⨯ D 选项:硫原子个数比 = 3×1 : 2×1 = 3 : 2,错.3. 将a g 氯化钾溶于1.8L 水,恰使K +离子数与水分子数之比为1∶100,则a 值为 ( )A. 0.745B. 0.39C. 39D. 74.5解析:列出关系式:KCl ~ K + ~ 100H 2O1 mol 1 mol 100 mol1.8 L 水的质量为1800 g ,物质的量为100 mol ,则需要1 molKCl ,其质量为74.5 g 。

4. 在一定体积的容器中加入1.5mol 氙气和7.5mol 氟气,于400℃和2633kPa 下加热数小时,然后迅速冷却至25℃,容器内除得到一种无色晶体外,还余下4.5mol 氟气,则所得无色晶体产物中,氙与氟的原子个数之比是 ( )A. 1∶2B. 1∶3C. 1∶4D. 1∶6解析:实际消耗了所有的Xe 和3 mol F 2,则列出关系式:Xe ~ 2F 2 ~ XeF n根据原子守恒可得n = 4。

5. 下列各指定粒子数目不等于阿伏加德罗常数值的是 ( )A. 1g H 2所含原子个数解析:A A 1g (H)22g/molN N N =⨯⨯= B. 4g 氦气所含原子个数解析:A A 4g (He)14g/mol N N N =⨯⨯= C. 23g 金属钠全部转变为金属离子时失去的电子个数 解析:A A 23g (e )123g/molN N N -=⨯⨯=D. 16g O 2所含分子个数解析:2A A 16g (O )10.532g/molN N N =⨯⨯= 6. 1gH 2O 中含有m 个氢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为 ( )A. m /9mol −1B. 9m mol −1C. 2m mol −1D. m mol −1解析:列出关系式:H 2O ~ 2H1/18 mol 1/9 mol 则1/9N A = m ,N A = 9m7. 等质量的下列物质中,所含分子数最少的是 ( )A. Cl 2B. HClC. NH 3D. H 2SO 48. 2.16gX 2O 5中含有0.1mol 氧原子,则X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 21.6B. 28C. 14D. 31解析:列出关系式:X 2O 5 ~ 5O0.02 mol 0.1 mol则M (X 2O 5) = 2.16 g / 0.02 mol = 108 g/mol = 2M (X) + 5M (O)可得M (X) = 14 g/mol ,则A r (X) = 14。

9. 设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N A 个N 2分子和N A 个CO 分子质量比为1∶1解析:均为1 mol ,质量均为28 g 。

B. 1 mol H 2O 的质量等于N A 个H 2O 质量总和解析:N A 个水分子就是1 mol 水分子。

C. 在任何条件下1mol H 2所含的原子数为N A 解析:应该是2N A 。

D. 1mol H 2SO 4中所含的粒子数目一定是N A 解析:粒子数,没说是什么粒子,如果是原子数,则为7N A 。

10. 若某氖原子质量是a g ,12C 的原子质量是b g ,N A 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氖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一定是12a /b 解析:相对原子质量是对某种元素所有同位素原子的相对质量进行加权平均得到的,因此该说法错误;B. 该氖原子的摩尔质量是aN A g /molC.W g 该氖原子物质的量一定是W /(aN A )mol 解析:1 mol 该原子的质量为aN A g 。

D.W g 该氖原子所含质子数是10W /a 解析:同上,1个该原子含10个质子。

11. a mol H 2和2a mol 氦气具有相同的 ( )A. 分子数B. 原子数C. 质子数D. 质量解析:A 选项:氦气是单原子分子,因此分子数之比为1 : 2,错误;B 选项:氢气是双原子分子,因此原子数之比为1 : 1,正确;C 选项:氢原子的质子数为1,氦原子的质子数为2,因此质子数之比为1×1 : 2×2 = 1 : 4,错误;D 选项:质量比为1×2 : 2×2 = 1 : 2,错误。

12. 下列各物质,所含氢原子数最多的是 ( )A.0.1 mol 甲烷B.0.2 mol 磷酸C.0.5 mol 氨气D.1 mol 氢气解析:列出关系式:CH 4 ~ 4H H 3PO 4 ~ 3H0.1 mol 0.4 mol 0.2 mol 0.6 molNH 3 ~ 3H H 2 ~ 2H0.5 mol 1.5 mol 1 mol 2 mol13.50 g式量为100的某无水盐A与36 g水恰好化合成A的结晶水合物,则此结晶水合物的化学式是( )A.A·H2OB.A·2H2OC.A·3H2OD.A·4H2O解析:25036(A):(H O):1:410018n n==14.要使每100个水分子中溶有2个钾离子,应在90 g水中溶入KOH的质量为( )A.11.2 gB.5.6 gC.2.8 gD.1.4 g解析:列出关系式:2KOH ~ 2K+~ 100H2O90/18 = 5 mol2(KOH)5mol0.1mol100n=⨯=m(KOH) = 0.1 mol×56 g/mol = 5.6 g15.0.1 mol O3约含有1.806×1023个氧原子;这些氧原子可以形成0.15mol O2。

解析:列出关系式:O3~ 3O ~ 3/2 O20.1 mol 0.3 mol 0.15 molN(O) = 0.3 mol×6.02×1023 mol−1 = 1.806×102316. 1.5molH2SO4的质量是147g,其中含有6mol O,3mol H,其质量分别为96 g和3 g。

17.8 g H2和146g HCl所含分子数相同,8 g H2和292g HCl所含氢原子数相同。

解析:列出关系式:分子数相同时:氢原子数相同时:H2~ HCl H2~ 2HCl4 mol 4 mol 4 mol 16 mol18. 3.01×1023个H2的质量为1g,1 molNaOH的质量为40g。

19. 1.204×1024个水分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含6mol原子,20mol电子。

解析:列出关系式:H2O ~ 3原子~ 10e−2 mol6 mol 20mol20.含有5.418×1023个质子的OH−的物质的量为0.1mol,质量为1.7g。

解析:列出关系式:OH−~ 9质子0.1 mol 0.9mol21.相同物质的量的CO和CO2,它们所含的氧原子之比为1:2,它们的质量比为7:11。

22.35.5g Cl2和16 g O2所含分子数相同,44g CO2和2 g H2所含分子数相同23.设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则2.4 g金属镁变为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2N A;17 g氨气所含电子数目为10N A;3N A个Cl2的质量是213g;含10个电子的NH3的物质的量是1.7×10−24mol。

24. 5 mol Na2SO4溶于水电离出Na+6.02×1024个,含SO42−5mol;含0.6 mol SO42−的Al2(SO4)3中含0.4mol Al3+,Al2(SO4)3的物质的量是0.2mol。

25.某三价金属氧化物0.20 mol,质量为32 g,此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6。

解析:设其化学式为M2O3,计算摩尔质量为32 g/0.20 mol = 160 g/mol。

26.在60g12C中,所有碳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总数为1.204×1025个,质子总数为1.806×1025个。

27.49 g硫酸的物质的量为0.5mol,若在水中完全电离可产生1mol H+和0.5mol SO42−。

若有一定量的硫酸完全电离产生1.806×1024个H+,此硫酸的质量为147g。

28.80 g三氧化硫与0.75mol磷酸所含氧原子数相等。

解析:列出关系式:SO3~ 3O ~ 3/4H3PO480/80 = 1 mol 3/4 mol29.15 g A物质与10.5 g B物质恰好完全反应,生成7.2 g C物质、1.8 g D物质和0.3 mol E物质,则E物质的摩尔质量是55 g/mol。

解析:由质量守恒可知E的质量为15 + 10.5 – 7.2 – 1.8 = 16.5 g,摩尔质量= 16.5 g / 0.3 mol = 55 g/mol。

30.40.5 g某金属氯化物MCl2含有0.60 molCl−,则MCl2的摩尔质量为135 g/mol。

金属M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4。

解析:列出关系式:MCl2~ 2Cl−0.30 mol 0.60 molM(MCl2) = 40.5 g/0.3 mol = 135 g/mol,A r(M) = 135 – 35.5×2 = 64。

31.产生相同物质的量的H2所需Na、Mg、A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3:2。

解析:列出关系式:H2~ 2e−~ 2Na ~ Mg ~ 2/3Al1 mol 2mol 1 mol 2/3mol因此,n(Na) : n(Mg) : n(Al) = 2 : 1 : 2/3 = 6 : 3 : 2。

32.血液中的血清素(摩尔质量176 g/mol)在人体中起着镇定情绪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