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物理运动的描述知识点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大纲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大纲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大纲
引言
物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它研究物质、能量和它们之间的相互
作用。

作为一门较为抽象的科目,物理学需要我们在学习的过程
中不断积累知识,逐渐了解其理论和实践应用。

为帮助八年级同
学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本文将介绍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大纲。

一、运动
1. 运动的基本概念;
2. 运动的描述——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
3. 自由落体运动;
4. 抛体运动。

二、力和压强
1. 力的基本概念;
2. 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
3. 压强的概念及其计算;
4. 杠杆原理;
5. 浮力原理。

三、能量
1. 能量的基本概念;
2. 功的概念及其计算;
3. 功与机械能的关系;
4.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四、电学
1. 电荷及其相互作用;
2. 电压、电流、电阻的概念及其计算;
3.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4. 串联和并联电路。

五、热学
1. 温度的概念及其计量单位;
2. 热能的传递——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
3. 物质的热性质——热容、比热容、比热等。

4. 热能的应用——温差发电、太阳能等。

六、光学
1. 光的基本概念及其传播;
2. 光的反射和折射及其应用;
3. 透镜的成像;
4. 光学仪器——显微镜和望远镜。

结语
本文对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做了简要的概括,并进行了分类介绍。

希望同学们可以在这个大纲的基础上,认真学习每个知识点,不断提高对物理学的理解和运用水平,为将来更深入地学习和应用物理学做好准备。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专题1.2 运动的描述(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专题1.2 运动的描述(含答案解析)

专题1.2 运动的描述知识点一:机械运动1.机械运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机械运动。

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运动形式,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都在做机械运动。

2.判断标准:判断是否属于机械运动的关键在于研究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

知识点二:参照物1.参照物:要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先选定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定的标准物体叫参照物。

(注意:参照物是假定为不动的物体)2.参照物的选取原则(1)任意性原则:参照物的选定可以是任意的,但不能将研究物体本身作为参照物。

(2)方便性原则:为了方便地研究机械运动,物理学中一般选取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知识点三: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1.运动时绝对的:小到分子原子电子的微观世界,达到天体运动,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2.静止是相对的:我们平常说某物体静止,是指它相对于所选取的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实际上这个被选做参照物的物体也在运动,因为运动是绝对的,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3.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能不同,但都是合理的。

重难点解读1.重点是在研究机械运动时,如何判定所选择的参照物?判定的关键是分析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哪个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或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哪个物体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

如果所研究物体是运动的,看它相对于哪个物体位置发生改变。

这个相对的物体就是参照物;如果所研究物体是静止的,看它相对于哪个物体位置未发生改变。

这个相对的物体就是参照物。

2.难点是如何判定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判定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参照物之间是否发生了位置的改变,若位置发生了改变,则被研究的物体时运动的;若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被研究的物体是静止的。

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一般按以下三个步骤进行:(1)选择恰当的参照物。

(2)看被研究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变化。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一、物理学基本概念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它研究我们周围的物质、能量以及它们的相互作用。

物理学的基本概念有物质、能量、力、运动等。

1.物质物质指占据空间并有质量的物体。

2.能量能量是物体具有的可以做功或产生热的性质,能量可以分为动能、势能等多种形式。

3.力力是物体相互作用时所产生的效果,是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

4.运动运动描述物体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可以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平抛运动、圆周运动等不同类型。

二、运动的描述运动的描述主要有位置、位移、速度、加速度等概念。

1.位置位置表示物体所在的空间位置。

2.位移位移是指物体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变化量。

3.速度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物体移动的位移。

4.加速度加速度是指物体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

三、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是描述物体运动规律的基本定律,分为三条。

1.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会保持原来的状态不变,直到外力作用产生改变。

2.第二定律:运动定律物体受到的合力等于物体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即F=ma。

3.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四、重力和运动轨迹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它可以决定物体的运动轨迹。

具体概念有自由落体、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等。

1.自由落体自由落体是指物体在只受重力作用时的运动状态,其运动速度和加速度均为常数。

2.匀速圆周运动匀速圆周运动是指物体在圆周运动过程中具有不变的速度。

3.万有引力万有引力是指物体之间由于吸引力而产生的运动。

其公式为F=G*m1*m2/r^2,其中G为引力常数,m1和m2为物体质量,r为它们之间的距离。

五、机械能机械能是指物体具有的动能和势能之和,它在一些物理学问题中有很重要的应用。

1.动能动能是指物体运动具有的能量,它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2.势能势能是指物体由于其位置而具有的能量,其高度愈高,其势能愈大。

3.机械能守恒定律当机械能不受外力作用时,机械能守恒,即机械能始终保持不变。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重点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重点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重点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重点知识点第一章机械运动常考点: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发生改变,关键在于“位置的变化”。

2.运动的描述:参照物:用于描述物体运动或静止的标准物体。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根据不同的参照物,对运动的描述可能会有所不同。

3.运动的分类:匀速直线运动:沿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保持不变;变速直线运动:沿直线运动,速度大小改变。

4.比较快慢的方法:时间相同看路程,路程长的快;路程相同看时间,时间短的快。

5.速度(常考点):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公式:v=s/t;单位:m/s、km/h;关系:1m/s=3.6 km/h;1 km/h=1/3.6 m/s。

6.匀速直线运动:特点:任意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

公式:v=s/t,速度与时间、路程变化无关。

7.描述运动的快慢:平均速度:物理意义:反映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快慢。

公式:v=s/t。

8.平均速度的测量:原理:v=s/t;工具:刻度尺、秒表;需测量的物理量:路程s、时间t;注意:一定要说明是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时间。

9.路程时间图像、速度时间图像。

第二章声现象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常考点: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会停止,这说明振动停止了,发声也停止了。

振动的物体叫做声源。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3.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没有空气,因此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无线电话交谈,因为无线电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4.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

一般情况下,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是340 m/s,固体和液体中的传播速度要比气体中的传播速度快。

5.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秒以上,人耳能够把回声和原声区分开来。

初中物理教育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二章运动与能量-运动的描述 -

初中物理教育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二章运动与能量-运动的描述 -

视频讲解
飞机编队
跳伞运动
4.相对静止:以相同速度向相同方向运动的两个物体 相对静止
你能判断参照物?
1、“太阳东升西落”,太阳的运动以地_球_____为参照物 2、“月亮穿过云层”,月亮的运动以云_层____为参照物
运动还是静止?
长江探险漂流队乘坐竹筏顺流而漂, 以江岸为参照物,竹筏是_____的;而以流运动 水为参照物,竹筏是_______的。
静止
精彩的故事
• 练习
• • 1. 坐在行驶的汽车的旅客甲看到旅客乙静止不动,参照物是____,日
常说“太阳从东方升起,日落西山”参照物是______。 • 2.黑板以____为参照物是运动的,以____为参照物是静止的。
汽车
地球
教室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太阳
的 动里 呢 的这 ? 人幅
是图 静中 止的 还观 是光 运电

问题、
为什么对同一物体的运动和静止,不同 的人会作出不同的判断?
二、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 1、参照物:研究物体的运动时,被选做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 参照物是被假定不动的物体。 • (运动和静止的物体都可以作为参照物但研究对象不能做参照物,)
物质世界的两种基本运动:
1、机械运动 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机械运动 2、分子运动(原子核式结构) 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而且所有分子都在不停做无规则运动
物质的三种状态
固态: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液态:有一定的体积,但没有固定的形状 气态:既没有确定的体积,也没有固定的形状
运动的描述
问题3、
你能说出地面上的人和电梯里的 人各是选取什么物体为参照物的吗?
地面上的人以大地为参照物,看到电梯是运动的 而电梯里的人以自己为参照物,则电梯是静止的

八年级上册物理章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物理章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物理章知识点八年级上册物理共有五个章节,涵盖了科学实验、运动的描述、物理量的测量及单位、物体的密度和温度、热能传递等知识点。

下面将针对每个章节介绍相关的知识点。

第一章科学实验科学实验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科学实验中,基本要素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仪器、实验结果等。

同时,还有常见的误差和装置调整等重要问题需要注意。

除此之外,实验数据的统计与处理也是十分重要的。

第二章运动的描述运动是物体在位置或状态发生变化的现象。

在描述运动时,需要明确参照系和运动的方式。

参照系是观测运动的基准,可以是固定在地上不动的参照系或基于运动物体的相对参照系。

运动的方式分别为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和往复运动等。

第三章物理量的测量及单位物理量是指可以用数值表达的物理现象,如长度、时间、质量、温度、电量等。

要对物理量进行测量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和仪器,并采用相应的单位来表示测量结果。

常用的单位有国际单位制、厘米-克-秒制等。

第四章物体的密度和温度密度是指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可以用公式ρ=m/V表示。

温度是指物体分子运动活跃程度的高低,可以用摄氏度、华氏度等来表示。

在物理学中,物体的密度和温度都有广泛的应用,如浮力原理和热力学等。

第五章热能传递热能传递是热学的基本内容之一,涉及了热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选用合适的材料和方式来实现热能的传递和控制,以达到节能和环保的目的。

以上就是八年级上册物理章知识点的详细介绍,希望对同学们的物理学习有所帮助。

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实验精神的培养和物理概念的理解,同时多加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物理知识水平。

八年级物理上册运动的描述

八年级物理上册运动的描述

八年级物理上册运动的描述一、机械运动。

1. 定义。

- 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例如,汽车在公路上行驶,飞机在天空中飞行,轮船在海面上航行等,这些物体的位置都在随着时间不断改变,都属于机械运动。

2. 普遍性。

- 机械运动是自然界中最简单、最基本的运动形式,是宇宙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大到天体,如地球绕着太阳公转、月球绕着地球公转;小到微观粒子,如电子绕着原子核运动等,都存在机械运动。

二、参照物。

1. 定义。

- 要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运动,必须选择另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例如,当我们说汽车在行驶时,我们是以地面或者路边的树木等为参照物的;如果以汽车里的乘客为参照物,汽车是静止的。

2. 选取原则。

- 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

但在实际研究问题时,为了方便,我们通常选择地面或者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比如在描述房屋、树木等的静止状态时,默认的参照物就是地面。

- 一旦选定了参照物,就假定该参照物是静止的。

例如,当我们以行驶的汽车为参照物时,路边的树木就是运动的,因为我们假定汽车是静止的,而树木相对于汽车的位置在不断改变。

- 不能选择研究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

因为如果以研究对象本身为参照物,研究对象永远是静止的,这样就无法描述其运动状态了。

例如,我们不能以汽车本身为参照物来描述汽车的运动状态。

三、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 含义。

- 对于同一个物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状态可能不同。

例如,坐在行驶的汽车里的乘客,以汽车为参照物时,乘客是静止的;以路边的树木为参照物时,乘客是运动的。

- 这说明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在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我们必须明确参照物是什么。

2. 实例。

- 在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比如在两列并排停靠在站台上的火车中,当我们坐在其中一列火车里,看到另一列火车启动了,我们会以为是自己乘坐的火车在运动,而实际上是我们以启动的那列火车为参照物了,当我们以站台为参照物时,就会发现是另一列火车在运动,自己乘坐的火车仍然静止。

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第2节:运动的描述

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第2节:运动的描述
A、飞机升空 B、放在电炉上加热的水壶 C、行驶的列车 D、同步卫星
物体是在运动还是静止?
坐在观光电梯里的乘客,相 为对什地么面对同是一运物动体的的,运那动么情况相,对不同的人会作出不 同的判电断梯呢来?说,乘客的运动状态
还是运动吗?
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17~18内容,试回答下列问题: (8min,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 1、什么是参照物?举1例说明。(2人) 2、如何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2人) 3、为什么说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2人) 4、参照物的选择应遵循什么原则?(3人)
思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空战中,一名飞行 员发现自己的机舱有一只“小虫”在飞来,于 是一把抓住,一看才发现是一粒正在飞行的子 弹!,我们知道徒手抓住正在飞行的子弹一般 是不可能的,那么这位飞行员为什么能抓住呢?
因为子弹相对于飞机的几乎相对静止。
当堂检测 提问!1分钟
1.甲乙两人并肩向前走,如果以乙作参照物, 甲是__静__止_____的,路旁 的树木是 运动 的; 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甲是 运动 的。 2.人坐在行驶的车中,看树木、房屋向后运 动,参照物是 车 。车中的坐椅不动,参 照物是 车或人 。
第一章 机械运动
1.2 运动的描述
阅读下面小故事,并思考: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飞行员在2000m高中飞 行,忽然他看到身边有一个小东西,他以为是一个小昆虫, 随手抓过来一看,原来不是昆虫,而是德军发射的一颗子 弹!请大家想一想为什么他能抓住飞行的子弹?
学习目标
1.知道机械运动和参照物。 2.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一、机械运动
1、定义: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
2、自然界中存在的运动形式有机械运动、分 子原子的热运动、电磁运动、生命运动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册物理运动的描述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人教版物理运动的描述知识点
考点一:时刻与时间间隔的关系
时间间隔能展示运动的一个过程,时刻只能显示运动的一个瞬间。

对一些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的表述,能够正确理解。

如:
第4s末、4s时、第5s初……均为时刻;4s内、第4s、第2s至第4s内……均为时间间隔。

区别:时刻在时间轴上表示一点,时间间隔在时间轴上表示一段。

考点二:路程与位移的'关系
位移表示位置变化,用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是矢量。

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只有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一般情况下,路程≥位移的大小。

考点三:速度与速率的关系
考点四:速度、加速度与速度变化量的关系
考点五: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
由于图象能直观地表示出物理过程和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所以在解题的过程中被广泛应用。

在运动学中,经常用到的有x-t图象和v-t图象。

1.理解图象的含义
(1)x-t图象是描述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v-t图象是描述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明确图象斜率的含义
(1)x-t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
(2)v-t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