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链”问题正成为氯化石蜡生死存亡的关键
“短链”问题正成为氯化石蜡生死存亡的关键

“短链”问题正成为氯化石蜡生死存亡的关键xx化工报xx海波国内氯化石蜡产品中短链氯化石蜡(SCCPs,C10~C13)含量超标的问题虽屡遭诟病,却一直没有引起业内足够的重视。
但随着欧盟REACH法规正式注册步伐的加快和美国针对短链氯化石蜡新政策的出台,氯化石蜡中的“短链”问题正在成为这个产品生死存亡的关键。
氯化石蜡在聚氯乙烯产品中用作增塑剂。
外成众矢之的早在本世纪初,欧委会就以“鉴于短链氯化石蜡严重损害环境”为由,建议禁止这种化学品在成员国销售和使用,而欧盟的REACH法规将该建议变成了禁令。
国内想要完成REACH正式注册的氯化石蜡企业正面对同一个难题。
有多年从事REACH注册经验的杭州瑞欧科技有限公司总裁丁勇告诉记者,目前欧盟氯化石蜡REACH注册联合体制定的物质统一性鉴别标准是:氯化石蜡中不得含有短链氯化石蜡。
但据了解,国内氯化石蜡产品中肯定都含有短链成份,能控制在0.2%以内已经算最高水平,多的甚至高达百分之十几。
如果按照“不得含有”的要求来执行,国内几乎没有企业能完成正式注册。
他们为此正在准备和注册联合体商谈这一标准。
“我们的高端产品目前已经可以把短链氯化石蜡的含量控制在0.2%以内,虽然应用于下游塑料行业的增塑用途已经完全符合短链含量的控制要求,但是按照‘不得含有’这个标准还是无法完成欧盟REACH注册。
”国内氯化石蜡龙头生产企业之一的宁波中宇石化有限公司技术顾问周诗琦说。
与此同时,氯化石蜡中的“短链”问题也正在影响国内将氯化石蜡用作增塑剂、阻燃剂的下游塑料制品等行业的对欧出口。
周诗琦告诉记者,2009年深圳几家企业向欧盟出口电缆线时就遇到了因短链氯化石蜡含量超标而被采购商退货的情况。
xx说:“短链氯化石蜡在2009年已经被欧洲化学品管理署列入REACH高关注物质清单。
根据欧盟REACH法规的要求,如果某物品中短链氯化石蜡含量大于0.1%,那么就必须向采购商和消费者进行公示。
就我目前接触到的案例来看,如果出现这种情况,进口商普遍采用的策略是要么要求国内生产商改进产品,要么更换客户。
短链氯化石蜡可能被列入POPs清单 氯化石蜡行业面临产业调整

最后期限是今年底 , 淘汰的方式是对装置进 行拆 除、废毁处理 ,杜绝死灰复燃 。首批被 淘汰 落后 产 能的企业 主要集 中在 山西 、陕
西 、云南 、贵 州 和 河北 等 省 ,小 企 业 和 民营
企业居多。 发改委产业政 策司有关官员同时 明确 , 今后 3 年将 继续淘 汰单 台规模在 15 0 0 2 千伏安以下的 电石炉 、 土法炼焦装置 和炭化 室高度小于 43 .米的机 焦炉 , 十一五 ” “ 期间 将实 现淘汰 电石 落后产能 2 0 0 万吨 、焦炭落 后产能 8 0 万吨的 目标 。 ’ 00 20 年 以来 , 04 国家有关部 门对 电石 、焦 化和铁合金三大高能耗 、高污染 、资源 型行 业 开展 了专 项 治理 整 顿 。今 年 6 ,发 改委 月
维普资讯
发 改 委公 布 首 批 三 个 “ 高一 资 ” 两 行 业 淘 汰 名单
金 落后 产 能 装 置 名 单 。发 改 委 在对 各 地 上 报
的淘汰名单审核后 , 根据贯彻 落实国务院节 能减排 电视 电话会议精神和 产 业结构调 整 指导 目录 )等产业政策的要求 , ) 籽审核确定
短 链 氯 化 石 蜡 可 能 被 列 入 P s 单 OP 清
石装置均为开放式电石炉和单套规模在 6 0 30 千伏安及 以下的电石炉 , 总淘汰产能达到5 7 万 吨。 遭淘汰的焦化装置均为环保不达标的
土法炼焦装置 和炭化 室高度小于 4 米 的机 . 3
焦 炉 , 淘 汰 产 能为 17 万 吨 。这 次淘 汰 的 总 06
据 了解 ,首批 列 入 淘 汰 落 后 产 能名 单 的 电石企 业 8 3家 ,小 机 焦企 业 6 9家 ,生 产 土
氯化石蜡短链牵动化工市场

工率以 7 %- 0 0 8 %计,则聚乙烯醇产量约 4 . 4 5万吨 ,副产酸 约 4 9万 吨 。考 虑到 醋 酸 乙烯 工厂多有配套聚乙烯醇装置 ,则今年醋酸 乙 烯需 采购 醋酸 量 约为 2 6万 吨 。醋 酸 乙烯 在 国 内应为 醋 酸 的第 三 大 下 游产 品 ,然 而 消耗 现 货 醋酸 的量 并 不 大 。 今年 ,江西 36 吨 /年 醋酸 乙烯 装置上 .万 马 ,南京 塞 拉尼 斯 3 0万 吨 /年 醋酸 乙烯 装 置 计 划 8月 投料 。 由于 新 上 装置 可能 运 行 不太 稳定 ,预计 今年对 醋 酸需 求增 长量约 9万吨 。 年 内 ,醋 酸 乙烯 装 置 的整 体运 行 情 况 ,还 可 能会 受 到 奥运 年 环保 等 因素 的 影响 。 P A方 面 ,1 P A消耗醋 酸 约 0 5 吨 。 T 吨 T .6 0 目前 , 内P A总产 能 约 16 万 吨 /年 , 0 7 国 T 08 2 0 年 P A产量约 6 2 吨 , T 8万 装置 负荷 6 %- 0 , 0 7% 对 醋酸需 求量 约 3 吨 ,约 占醋酸 总 需求 量 8万 的 l %。预计 ,今 年 P A对 醋酸 的需 求增 长 6 T
酐消耗 1 5 . 吨醋 酸计 ,去年 醋酐产 量 l 万吨 , 2 8 对 醋酸 的需 求量 是 2 . 吨 。去 年我 国氯 乙 25万
酸产 量约 2 2万 吨 ,消耗醋 酸 1 . 万 吨 , 占醋 54 酸总 消费量 的 6 9 。 . % 2
随着 我 国 农 药和 医 药 产 业 的发 展 ,预 计 到 2 1 年 ,我 国氯 乙酸 产量 在 2 00 4万 吨左 右 , 需要消耗 醋酸 1 .8 吨 ,市 场 增速 较缓 。去 6 万 年 ,我 国双 乙烯 酮 产能约 在 1 万 吨 /年 左右 , 1
短链氯化石蜡研究现状

短链氯化石蜡研究现状短链氯化石蜡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在工业生产和科研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短链氯化石蜡是一种聚合物化合物,具有许多优良的性能和特殊的化学结构,因此在石油化工、塑料工业、橡胶工业、建筑材料、油墨、颜料等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目前短链氯化石蜡的研究现状进行介绍,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短链氯化石蜡是一种氯化石蜡的变种,其主要结构为聚氯乙烯。
由于其分子结构中含有较多的氯原子,因此具有一定的分子极性,使得其在润滑、防腐、增塑、助剂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独特性能。
短链氯化石蜡的生产工艺已经相对成熟,产量较大,广泛应用于塑料制品、橡胶制品、印染助剂等领域。
在短链氯化石蜡的研究方面,目前国内外学者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在短链氯化石蜡的合成方法方面,研究人员致力于寻找更高效、更环保的合成工艺,减少能耗和环境污染。
在短链氯化石蜡的性能研究方面,学者们通过实验室测试和理论模拟,对其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热性能、力学性能等进行了深入研究,为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短链氯化石蜡的应用研究方面,研究人员不断探索其在新型材料、新型工艺中的应用,寻求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在短链氯化石蜡的应用领域中,有一些研究成果值得关注。
比如在塑料工业中,短链氯化石蜡可以用作增塑剂,提高塑料制品的柔韧性和韧度,同时提高塑料制品的力学性能和耐化学性能,使得其在复合材料、电气设备外壳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橡胶工业中,短链氯化石蜡可以用作橡胶增塑剂和防老化剂,提高橡胶制品的耐热性和耐热氧性,延长其使用寿命,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建筑材料领域中,短链氯化石蜡可以用作水泥与混凝土的外加剂,提高其耐久性和抗渗性,增强其力学性能。
短链氯化石蜡的研究和应用仍面临着一些挑战。
短链氯化石蜡的环保性和可持续性仍有待提高,目前大部分的生产工艺和原料都存在一定的环境问题,需要进一步寻找更加清洁的生产工艺和替代原料。
短链氯化石蜡在高端应用领域的研究尚不够深入,针对特定行业的定制化产品开发仍需要加强。
2024年氯化石蜡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氯化石蜡市场前景分析引言氯化石蜡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许多工业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旨在对氯化石蜡市场的前景进行分析,包括市场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存在的挑战和机遇。
市场现状目前,全球氯化石蜡市场规模庞大,需求量持续增长。
氯化石蜡广泛应用于塑料、涂料、橡胶、染料和医药等行业,其中塑料工业是其最大的应用领域。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氯化石蜡市场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
发展趋势1. 化工行业发展的推动随着全球化工行业的持续发展,氯化石蜡作为一种重要的中间体原料,将继续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需求。
特别是在塑料工业中,氯化石蜡被广泛用于增加塑料材料的柔软度和减少粘度,推动了氯化石蜡市场的快速增长。
2. 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传统石蜡(石油蜡)的使用受到了一定限制。
相比之下,氯化石蜡具有低毒性、低挥发性和较好的生物降解性,因此在一些特殊领域中逐渐代替了石蜡的使用,这将为氯化石蜡市场带来新的增长机遇。
3. 新兴市场的崛起近年来,发展中国家对化工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
尤其是在亚洲地区,中国、印度和东南亚国家等新兴市场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氯化石蜡市场的繁荣。
随着这些国家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对氯化石蜡的需求将持续增加。
挑战与机遇1. 市场竞争加剧目前,氯化石蜡行业已经进入了竞争激烈的阶段。
国内外企业纷纷涌入市场,产品竞争日益激烈,这给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为了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需要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并不断进行技术创新。
2. 环保标准的提高随着环保标准的提高,氯化石蜡行业面临着更严格的环境法规和限制。
企业需要加大环保投入,减少污染物排放,并积极开发更环保的生产工艺。
虽然这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但同时也创造了绿色发展的机遇。
3. 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技术创新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
企业应当加强技术研发,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同时,注重创新还可以带来更高的市场份额和收益。
短链氯化石蜡研究现状

短链氯化石蜡研究现状短链氯化石蜡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化工产品,主要用于塑料、橡胶、涂料等行业。
随着科技的发展,短链氯化石蜡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研究也愈发深入。
本文将对短链氯化石蜡的研究现状进行探讨。
短链氯化石蜡是一种低分子量氯代烷烃,一般分子量在100-300之间。
它具有优良的防水、防潮、耐寒等特性,适用于橡胶制品、油墨、涂料、胶粘剂等工业领域。
由于其化学稳定性好、耐酸碱腐蚀、绝缘性能优良,因此在工业应用中得到广泛应用。
短链氯化石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工艺改进短链氯化石蜡的生产工艺一直是研究的重点之一。
目前,常见的生产方法有氯化烷烃法、氯化氢法等。
但是传统的生产方法存在一些问题,如对环境的污染、能耗高、产物收率低等。
研究人员一直在寻找新的生产工艺,以降低成本、提高产率,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近年来,一些研究表明,催化剂在短链氯化石蜡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改进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可以有效改善短链氯化石蜡的生产工艺。
利用新型反应器和分离技术,也有望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二、性能提升短链氯化石蜡的性能对其在工业中的应用至关重要。
提高其物理化学性能一直是研究的重点。
目前,一些研究着重从结构优化和配方改进两方面入手,以提高短链氯化石蜡的性能。
结构优化主要包括改变石蜡的分子结构,如链长、支链结构等,以提高其溶解性、抗氧化性、耐热性等性能。
而配方改进则通过掺入其他添加剂或树脂,形成复合材料,使短链氯化石蜡的性能得到进一步提高。
三、环境友好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研究人员也在努力寻找环保型的短链氯化石蜡替代品。
据悉,一些国外公司已经研发出环保型的石蜡产品,不但具有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能,而且无毒无味,对人体和环境均无害。
在我国,研究人员也在积极寻找环保型的短链氯化石蜡替代品,备受关注的是生物基石蜡。
生物基石蜡利用植物油等生物质原料生产,具有可再生、可降解、低毒、低排放等优点,有望成为短链氯化石蜡的理想替代品。
短链氯化石蜡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短链氯化石蜡化学品英文名:alkanes, C10-13, chloro;chlorinated paraffin (C10-13)化学品别名:C10-13氯代烃CAS No.:85535-84-8EC No.:287-476-5产品推荐用途:广泛使用在电缆中,也可用于制水管、地板、薄膜、人造革、塑料制品和日用品等。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固体。
有轻微致癌性风险。
对水生物有剧毒,使用适当的容器,以预防污染环境。
对水生环境可能会引起长期有害作用。
使用适当的容器,以预防污染环境。
GHS危险性类别:根据GB30000-2013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系列标准(参阅第十六部分),该产品分类如下:致癌性,类别2;危害水生环境-急性毒性,类别1;危害水生环境-慢性毒性,类别1。
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警告危险信息:怀疑会致癌,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预防措施:使用前取得专业说明。
在阅读并明了所有安全措施前切勿搬动。
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事故响应:收集溢出物。
如接触到或有疑虑:求医/就诊。
安全储存:存放处须加锁。
废弃处置:按照地方/区域/国家/国际规章处置内装物/容器。
物理化学危险:无资料。
健康危害:吸入该物质可能会引起对健康有害的影响或呼吸道不适。
意外食入本品可能对个体健康有害。
通过割伤、擦伤或病变处进入血液,可能产生全身损伤的有害作用。
眼睛直接接触本品可导致暂时不适。
环境危害:本品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
本品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物质混合物第四部分急救措施一般性建议:急救措施通常是需要的,请将本SDS出示给到达现场的医生。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物。
用大量肥皂水和清水冲洗皮肤。
如有不适,就医。
眼睛接触: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如有不适,就医。
吸入:立即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畅通。
短链氯化石蜡禁用文件

短链氯化石蜡禁用文件英文回答:Short-chain chlorinated paraffins (SCCPs) are a groupof chemicals that have been widely used in variousindustrial applications due to their flame retardant properties. However, their use has been restricted or banned in many countries due to their potential adverse effects on human health and the environment.The main reason for the prohibition of SCCPs is their persistence and bioaccumulative nature. SCCPs have a long half-life in the environment and can accumulate in living organisms, including humans, through various pathways such as inhalation, ingestion, and dermal contact. Once inside the body, SCCPs can interfere with the normal functioningof organs and systems, leading to a range of health issues.For example,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SCCPs can havetoxic effects on the liver, kidney, and reproductive system.They have been associated with liver and kidney damage, reduced fertility, and developmental abnormalities in animals. In humans, exposure to SCCPs has been linked to liver and thyroid diseases, as well as adverse effects on the immune system.Furthermore, SCCPs are also known to be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POPs) that can travel long distances through air and water currents. This means that even countries that have banned the use of SCCPs may still be exposed to these chemicals through imported products or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To illustrate this, let's consider the case of a country that has banned the use of SCCPs in consumer products. Despite the ban, the country may still import SCCP-containing products from other countries where their use is not prohibited. These products can then release SCCPs into the environment during their use, leading to local contamination and potential exposure to the population.In addition to the health risks, SCCPs also pose environmental concerns. They are toxic to aquatic organisms and can accumulate in sediments, posing a threat to the aquatic ecosystem. SCCPs have been found in various environmental compartments, including water, soil, and air, indicating their widespread presence and potential forlong-term environmental impact.Given the potential adverse effects of SCCPs on human health and the environment, it is crucial to restrict or ban their use. Many countries have already taken steps to regulate SCCPs and phase out their use in various applications. This includes the development of alternative flame retardants that are less harmful but still effective in preventing fires.In conclusion, the prohibition of short-chain chlorinated paraffins is necessary to protect human health and the environment. The persistence, bioaccumulative nature, and potential toxic effects of SCCPs make them a significant concern. By implementing restrictions and finding safer alternatives, we can minimize the risksassociated with SCCPs and create a safer and healthier environment for all.中文回答:短链氯化石蜡(SCCPs)是一类具有阻燃性能的化学物质,在各种工业应用中广泛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短链”问题正成为氯化石蜡生死存亡的关键
2010/2/25/08:32 来源:中国化工报作者:吕海波国内氯化石蜡产品中短链氯化石蜡(SCCPs,C10~C13)含量超标的问题虽屡遭诟病,却一直没有引起业内足够的重视。
但随着欧盟REACH法规正式注册步伐的加快和美国针对短链氯化石蜡新政策的出台,氯化石蜡中的“短链”问题正在成为这个产品生死存亡的关键。
氯化石蜡在聚氯乙烯产品中用作增塑剂。
外成众矢之的
早在本世纪初,欧委会就以“鉴于短链氯化石蜡严重损害环境”为由,建议禁止这种化学品在成员国销售和使用,而欧盟的REACH法规将该建议变成了禁令。
国内想要完成REACH正式注册的氯化石蜡企业正面对同一个难题。
有多年从事REACH注册经验的杭州瑞欧科技有限公司总裁丁勇告诉记者,目前欧盟氯化石蜡REACH注册联合体制定的物质统一性鉴别标准是:氯化石蜡中不得含有短链氯化石蜡。
但据了解,国内氯化石蜡产品中肯定都含有短链成份,能控制在0.2%以内已经算最高水平,多的甚至高达百分之十几。
如果按照“不得含有”的要求来执行,国内几乎没有企业能完成正式注册。
他们为此正在准备和注册联合体商谈这一标准。
“我们的高端产品目前已经可以把短链氯化石蜡的含量控制在0.2%以内,虽然应用于下游塑料行业的增塑用途已经完全符合短链含量的控制要求,但是按照‘不得含有’这个标准还是无法完成欧盟REACH注册。
”国内氯化石蜡龙头生产企业之一的宁波中宇石化有限公司技术顾问周诗琦说。
与此同时,氯化石蜡中的“短链”问题也正在影响国内将氯化石蜡用作增塑剂、阻燃剂的下游塑料制品等行业的对欧出口。
周诗琦告诉记者,2009年深圳几家企业向欧盟出口电缆线时就遇到了因短链氯化石蜡含量超标而被采购商退货的情况。
丁勇说:“短链氯化石蜡在2009年已经被欧洲化学品管理署列入REACH高关注物质清单。
根据欧盟REACH法规的要求,如果某物品中短链氯化石蜡含量大于0.1%,那么就必须向采购商和消费者进行公示。
就我目前接触到的案例来看,如果出现这种情况,进口商普遍采用的策略是要么要求国内生产商改进产品,要么更换客户。
从法律角度来看短链氯化石蜡超标只需履行公示告知的义务,不会影响出口。
但事实上欧盟进口商并不愿购买这样的产品,消费者也不乐意选购这样的产品。
如此一来,物品中短链氯化石蜡含量不得超过0.1%实际成了能否出口欧盟的硬条件。
”
不仅欧盟,美国也在加紧限制使用短链氯化石蜡的步伐。
2009年12月30日,美国环保署发布了首个针对四类化学物质的化学品行动计划,提出要对这些化学物质引起的健康和环境问题予以处理,而短链氯化石蜡就名列其中。
同时,环保署还打算根据美国《有毒物质管制法》采取行动,禁止或限制短链氯化石蜡的生产、进口、加工、分销、出口及使用。
而从全球范围来讲,对短链氯化石蜡的禁用极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事实。
“短链氯化石蜡2006年即被列入《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斯德
哥尔摩公约》受控POPs类化学品的审查范围,并已经通过了公约审查的第一个步骤,被认定为是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具有潜在危害性的POPs类化学品。
虽然其存在的环境和健康风险国际社会还在审查和讨论之中,但一旦找到相关证据,短链氯化石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被列入POPs公约,受到全球控制。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刘建国说。
内找替身很难
因“短链”问题在国外已无处藏身的氯化石蜡,在国内还不大容易找到替代品。
“氯化石蜡在国内塑料行业使用比较普遍,作为塑料产品的增塑剂和阻燃剂,它与国内具备类似性能的塑料助剂DOP和环氧大豆油相比性能各有千秋,但氯化石蜡在性价比上占有很大优势。
目前国内每吨氯化石蜡价格比DOP低2000元左右,比环氧大豆油低1000元左右。
除了价格外,氯化石蜡在阻燃这方面效果较好,尤其是氯化石蜡-70阻燃能力更加优越。
”宁波镇洋化工发展有限公司市场部一位负责人说。
“氯化石蜡与二丁酯同样在电缆线、塑料薄膜等PVC塑料产品中广泛用作增塑剂,但价格相差很多,与每吨约1.3万元的二丁酯相比,吨价仅6000元左右的氯化石蜡显得更加物美价廉、难以替代。
”沈阳化工股份公司综合计划处唐恩涛认为。
“如果不考虑价格因素,氯化石蜡作为普通增塑剂可以用其他助剂来代替,但在电缆、电器产品中要想被代替还真有些困难。
因为电脑外壳、电缆线等与电器相关的塑料产品对绝缘性要求较高,而使用其他助剂的塑料绝缘性会下降。
现在国内相关企业的做法是环氧大豆油与氯化石蜡掺着用,但成本要比单用氯化石蜡高,影响了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周诗琦说。
除了氯化石蜡产品本身较高的性价比,氯化石蜡在氯气和石蜡产品的平衡上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国内氯化石蜡每年有七八十万吨的产量,氯化石蜡生产在我国氯碱行业的氯气平衡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如果这个行业出现问题,对整个氯碱行业的影响将是致命的,几十万吨的液氯将找不到出路。
”上述宁波镇洋公司市场部负责人说。
“我国石蜡资源比较丰富,氯化石蜡是石化资源利用及化工产业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其使用范围很广。
因此,它的去留影响的将是整个石油和化工行业。
如果在增塑剂、阻燃剂中有比其性价比更好的产品,石蜡尤其是C10~C13的石蜡能够在表面活性剂等其他化工领域得到更具有技术和市场价值的合理应用,氯碱工业中氯气平衡问题能够通过产业调整或其他行业综合应用得到解决,国家肯定会对氯化石蜡的生产做出限制。
但目前,这些还需要进一步的调研评估。
虽然短链氯化石蜡目前尚未完成审查并被正式列入国际POPs公约,但从国内外大的趋势来讲,国内氯化石蜡相关企业现在就应该考虑尽量避免或控制短链氯化石蜡的产生和使用。
”刘建国说。
限“短”才能保“长”
因为我国仍没有禁止或限制短链氯化石蜡生产或使用的相关法规,氯化石蜡行业中的“短链”问题一直没人管。
据了解,我国氯化石蜡产品中短链含量普遍在6%以上,含量较低的也有4%。
随着短链氯化石蜡国际生存环境的日趋恶劣,如果“短链”问题得不到解决,未来我国氯化石蜡行业无疑将面临生死大考。
对此,有业内专家认为国内亟需规范氯化石蜡中短链的含量以适应国际趋势。
事实上,氯化石蜡企业控制短链含量在工艺技术上的难度并不是很大。
刘建国曾经对部分企业的生产工艺做过调研。
他说:“从理论上来讲,原料石蜡中短链的多少基本上可以直接决定产品氯化石蜡中短链的含量。
石蜡氯化工艺过程中碳链断裂产出氯化石蜡的可能性或产生量不会很大。
如果原料中C10~C13的成分很少,氯化之后产生的短链的氯化石蜡含量就少,至少能控制在一定的范围。
”
周诗琦告诉记者,短链含量较多的轻质蜡油价格相对便宜,国内有些企业为了控制成本,轻油重油混着用,导致短链含量增加。
“我们最好的产品可以把短链含量控制在0.2%以下,但是这样的产品每吨成本要高出300~500元。
因为国内没有限制短链的规定,塑料企业如果不出口肯定不会拿我们的产品。
”
“国内现行的氯化石蜡产品标准关注的不是碳链的长短,而是氯的含量。
在目前还不能完全禁止氯化石蜡的生产和使用的情况下,国家应研究制定旨在控制氯化石蜡环境健康风险的行业标准或规范。
该行业标准或规范应该综合涵盖氯化石蜡的原料、工艺、产品及用途。
从目前针对行业产业链及技术的初步调研结果分析来看,国内控制短链氯化石蜡还是具有一定的可行性的。
”刘建国说。
周诗琦告诉记者,现在国内很多电器出口企业为了保证增塑剂中短链含量不超标,只能从国外购买短链含量得到控制的氯化石蜡产品。
因此,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建立氯化石蜡产品的短链标准打造一个更为合理的塑料出口产业链。
有了标准之后,在出口时也会获得采购商的信任,让他们明确我们的塑料产品通过使用不同型号的氯化石蜡是可以过关的,也给国内塑料企业省去了不少检测的麻烦。
也有业内人士担心生产氯化石蜡的多是小企业,从生产厂家来规范比较困难。
上述宁波镇洋公司市场部负责人认为,“规范的最好方式是控制原料蜡油,对短链蜡油的生产、进口甚至经营都要进行控制,只允许中长链的蜡油使用,因为在技术上要把短链变成长链几乎是不可能的。
”
不管怎样,只有尽快限“短”,才能保证氯化石蜡行业的长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