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智能飞行器技术开设的课程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课程项目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课程项目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课程项目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1. 飞行器设计理论:学习飞行器设计的基本原理和理论知识,包括气动力学、结构力学、飞行力学等。
2. 飞行器设计软件:学习使用飞行器设计软件,如CATIA、SolidWorks等,进行飞行器的三维建模和设计。
3. 飞行器结构设计:学习飞行器的结构设计,包括机身设计、机翼设计、尾翼设计等,要考虑飞行器的重量、强度和稳定性等因素。
4. 飞行器动力系统设计:学习飞行器的动力系统设计,包括发动机选择和安装、燃料系统设计、推进系统设计等。
5. 飞行器控制系统设计:学习飞行器的控制系统设计,包括飞行器的自动驾驶系统、飞行控制系统、姿态控制系统等。
6. 飞行器系统集成与测试:学习飞行器系统的集成和测试技术,包括对飞行器各个系统进行整合、调试和测试,确保飞行器的性能和安全性。
7. 飞行器性能评估与优化:学习对飞行器的性能进行评估和优化,包括飞行性能、燃料效率、载荷能力等方面的评估和改进。
8. 飞行器项目实践:进行飞行器项目实践,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
趣和能力选择不同类型的飞行器进行设计和制作,如固定翼飞机、直升机、多旋翼飞行器等。
通过这个课程项目,学生可以深入了解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领域的知识和技术,培养飞行器设计和工程实践的能力,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或进行进一步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航天航空专业选课要求

航天航空专业选课要求一、基础课程:1.数学: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等,提供数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础。
2.物理学:力学、电磁学、热学等,为航天工程提供物质和能量的基本原理。
3.机械工程:工程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等,为航天器的结构和机械系统提供基础知识。
4.电子工程:电路分析、电子器件、数字电子技术等,为航天器的电气系统提供基础知识。
5.计算机科学:程序设计、算法分析等,提供计算机应用于航天航空领域的基础。
二、核心专业课程:1.飞行力学:空气动力学、飞行力学、飞行控制等,提供飞行器在大气环境中运动和控制的基础知识。
2.宇航器设计:宇航器动力学、结构设计、传热学等,为航天器的设计和分析提供基础。
3.航空发动机:航空发动机原理、喷气推进系统、发动机设计等,为航空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提供知识。
4.航天力学:天体力学、航天器轨道设计、空间环境等,为航天器在太空环境中的运动和控制提供基础。
5.航空电子学:导航系统、通信系统、电子设备等,为航空器的导航和通信提供基础知识。
三、选修课程:1.航空安全:航空事故调查、航空法规、飞行员的安全教育等,了解航空安全的重要性和相关知识。
2.航空管理:航空公司运营管理、航空物流管理等,了解航空产业的经营与管理。
3.飞行器控制与导航:导航与导引系统、惯性导航等,为飞行器的控制和导航提供进一步的学习。
4.航天材料学:航天材料的性能和应用,了解航天材料的特殊要求和工艺。
5.航空航天系统工程:航空航天系统的集成与管理,了解航空航天系统工程的综合要求和方法。
以上仅为航天航空专业选课要求的一些常见课程,不同学校和不同课程设置还可能会有所差异。
学生在选课时应根据个人兴趣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选择,并且要注意与导师或教务处的沟通,确保所选课程符合要求和学术计划。
同时,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个人学习能力,考虑参加一些相关的实践或实习课程,来提高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北航的航空航天工程专业介绍

北航的航空航天工程专业介绍
北航的航空航天工程专业是一门高度专业化的学科,它涵盖了航空航天领域的各个方面,培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
航空航天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包括航空航天工程基础、空气动力学、航空航天材料、飞行力学、飞行器设计、导航与制导、航空航天工程数值模拟等。
这些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航空航天工程的整体认识和深入理解,掌握航空航天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
在航空航天工程专业中,学生将学习到航空航天的基本原理和相关技术,并通过实践课程和实验室的实际操作来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学生将有机会参与航空航天工程项目的设计、开发和测试,学习到工程实践中的问题解决方法和团队合作精神。
航空航天工程专业的学生将接触到航空航天领域的最新技术和研究成果,了解到国内外航空航天工程的发展动态。
学生可以通过实习和科研项目的参与,积累实际工作经验和科研能力,为将来从事航空航天工程相关领域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北航作为国内航空航天领域的重点高校,拥有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和完善的实验设备。
学生将有机会与国内外知名专家和学者交流,参与到具有重大科研意义的项目中。
北航航空航天工程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就业前景广阔,可以在航空航天工程设计、制造、测试、
运营等领域找到理想的工作岗位。
北航的航空航天工程专业是一门充满挑战和机遇的学科。
它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学习航空航天工程专业,学生将能够在航空航天领域取得突破性的科研成果,为国家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北航飞行技术专业课程

北航飞行技术专业课程
北航飞行技术专业课程包括以下内容:
1. 飞行原理:介绍航空力学原理、气动学和飞机稳定性控制等基本概念和理论。
2. 飞行器结构:学习飞机结构设计和材料力学,了解飞机的构造和组成。
3. 航空电子技术:了解航空电子设备的原理和使用,包括导航系统、通信系统和监控系统等。
4. 航空气象学:学习天气对飞行的影响,掌握飞行中的气象知识和预报技术。
5. 航空器系统:研究飞机的各种系统,包括动力系统、液压系统、燃油系统和电气系统等。
6. 飞行技术:学习飞行操作技术,包括起飞、飞行、降落和应急措施等。
7. 航空安全管理:了解飞行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学习事故调查和风险评估等知识。
8. 民航法规:研究航空法规和国际民航组织的规定,了解航空业的法律和管理要求。
北航还会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开设一些选修课程,如飞行模拟训练、飞行员心理学、航空英语等。
北航飞行器设计与工程培养计划

北航飞行器设计与工程培养计划
一、课程简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培养的是以实际运用工程技
术为依据,采用理论加实践的方法,从事研发建设、管理和运行飞行器机
动性、结构和系统的高级人才,学生毕业后可从事飞行器设计、制造、性
能及军用、民用飞行器服务保障等工作。
二、专业方向
1.飞行器设计:研究、分析和解决飞行器机动性、结构和系统的设计
问题,包括飞行器总体设计及详细设计,飞行控制系统设计,飞行器系统
分析,飞行器材料及结构分析等。
2.飞行器制造:研究和实验飞行器加工、装配、检验、调试和运行等
技术,确保飞行器制造质量。
3.飞行器性能研究:研究飞行器的气动、动力和结构性能,优化飞行
器设计,并运用新技术和设备改善性能。
4.飞行器服务保障:研究飞行器的技术管理和维护,保证飞行器能够
安全可靠的使用,提高安全操作率。
三、课程设置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设计与工程专业培养计划的课程主要有:复变函数
与积分变换,动力学与控制,飞行力学,测控原理,结构工程,动力原理,自动控制,液压系统。
北航自动化课程表

北航自动化课程表一、课程安排1.1 学期安排在北航自动化专业的学习过程中,课程安排相当重要。
根据教学计划,一共有8个学期,在每个学期中,学生需要修读一定数量的课程。
以下是北航自动化专业的学期安排:•第一学期:普通物理、高等数学、电路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等;•第二学期:信号与系统、模拟电路、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等;•第三学期:数字电路、控制系统等;•第四学期:运动控制系统、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机电系统设计等。
1.2 课程内容不同的课程内容涵盖了自动化专业的各个方面。
以下是北航自动化课程表中的一些重要课程及其内容:1.2.1 普通物理这门课程主要介绍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规律,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等内容。
学生通过学习普通物理课程,能够掌握自动化系统中物理过程的相关知识,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1.2.2 电路基础电路基础是自动化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
它主要介绍了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分析方法。
通过学习电路基础,学生能够理解和分析电路中的各种电信号、电压、电流等参数,并能够进行电路的设计和调试。
1.2.3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自动化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它主要介绍了控制理论和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学生通过学习控制系统,能够了解和掌握自动化系统中的控制策略、控制器、传感器等相关知识,从而能够设计和实现各种自动化控制系统。
1.2.4 机器人技术机器人技术是自动化专业的前沿领域之一。
它主要介绍了机器人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包括机器人结构、机器人运动学与动力学、机器人控制等内容。
学生通过学习机器人技术,能够了解和掌握机器人系统的设计、控制和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二、课程实践2.1 实验课程北航自动化课程表中不仅包含理论课程,还有各种实验课程。
这些实验课程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自动化实验课程:2.1.1 电子实验电子实验是自动化专业中的重要实验课程之一。
通过该实验,学生能够亲自动手制作电路,测量电路参数,并进行电路调试和故障排除。
北航,飞行器设计与工程,培养计划

北航,飞行器设计与工程,培养计划:飞行器北航培养计划工程北航飞行器与动力工程北航研究生院北航飞行器动力去向篇一:北航飞行器设计考研:学习计划北航飞行器设计考研:学习计划第一阶段:基础复习阶段(开始复习—6月)1)学习目标目标1:通读该专业阶段的核心课程:《自动控制原理》《静力学》的相关知识框架或者《理论力学》《材料力学I》、《材料力学II》的知识目标2:掌握专业技能、培养兴趣爱好,基本了解改专业的知识框架和理念,为下一阶段的复习夯实基础;平时每周一份南方周末了解社会热点和动向,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问题。
2)学习任务①泛读教材分析这两门核心课程,建构力学基础的理论框架。
②学习每本教材,需在结合自己的理解绘制知识理论框架图构,建知识体系。
③学生遇到不理解的问题及时记录,上报教务老师,并与教务教师沟通请教。
④扩展知识面所需书籍3)复习进度安排由于自动控制原理或者力学方面的知识涵盖的内容很广。
以力学基础为例,相对而言,理论力学较抽象、重理解,材料力学内容更细、也更具体和繁杂,所以该计划是根据数学一进行制定的。
一般而言,可以先复习理论力学,注重理解,材料力学因要点较多,复习太早知识点又容易忘记,故安排如下:《理论力学》或《自动控制原理》:4月5日-5月31日《材料力学》或《静力学》:6月1日-7月31日这段时间主要是熟悉参考教材,结合专业课考纲,把握重难点,力争将每一个考点都过一遍。
这是第一遍,不求将每一个点都弄懂弄透。
争取能把握教材的知识脉络和整体结构。
注重重要的物理公式的推导,适用条件等。
第二阶段:强化提高阶段(7月—9月)1)学习目标:2)学习任务:3)详细备考方案一、阶段目标:对指定参考书进行深入复习,加强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建立整体框架结构。
分清、整理、掌握重难点,完成参考书配有的习题训练。
做历年真题,弄清考试形式、题型设置和难易程度等内容,整理真题答案。
[page]二、注意事项1. 将参考书中的概念、原理要注意理解记忆,书中的例题要做一遍。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主干课程简介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主干课程简介主干课程:结构强度基础、弹性力学、流体力学基础、空气动力学、飞行器结构力学、结构振动理论、结构试验技术、自动控制原理、飞行器总体设计、飞行器结构设计、复合材料力学基础、飞机结构维修、民航维修无损检测与故障诊断。
结构强度基础:使学生掌握材料的力学性能以及实验方法;简单构件在不同载荷形式下的应力、变形计算;构件的复杂应力状态分析、强度计算以及稳定性分析;结构分析中常用的能量方法和简单的动载荷计算。
弹性力学:重点介绍弹性力学的研究对象、基本方程(平衡方程、物理方程和几何方程)和求解方法(按应力求解和按位移求解),在平面问题中重点介绍直角坐标解答(矩形梁、楔形体)和极坐标解答(圆环圆筒受均布压力、孔口应力集中)。
内容上注重深入浅出,公式推导详尽,例题步骤具体,并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流体力学基础:本课程是航空航天类院校本科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一门技术基础课。
为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学生的必修课。
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流体力学基本知识和空气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解决空气动力学问题的基本方法和分析手段。
本课程的内容可分为三大部分:流体力学和空气动力学基本任务、流体力学基本概念及流动控制方程;低速流动和可压缩无粘流动的基本原理;绕翼型和机翼的不可压缩流动的薄翼理论和有限翼理论及应用。
空气动力学:本课程是航空学院本科专业飞行设计与工程及相关专业的教学计划中的一门技术基础课。
为飞行器设计与工业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
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获得可压缩空气动力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可压缩空气动力学的分析方法, 了解亚音速流、跨音速流、超音速流的气动特性,能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空气动力学问题,估算可压缩流动中翼型的气动性能,掌握气动设计的一些基本概念,为飞行器总体设计等课程提供必备基础。
飞行器结构力学:本课程以杆系和薄壁结构为对象,研究杆系和薄壁结构的组成原理及其受力和变形分析的力法和位移法,薄壁工程梁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航智能飞行器
1、概况
北航智能飞行器技术系是北航跨院系的全国双一流学科——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设有空间飞行器设计、运载火箭与导弹设计等专业方向,每年招收本科生近百人、全日制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约70名,并进行着相当规模的外国留学生和在职工程硕士的培养,是学院本科、研究生招生规模最大的系。
多年来该系为航天部门输送了大量人才,其中许多人在自己的岗位上作出了突出贡献。
本专业自身师资力量雄厚,有教授13名,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多名教授作为技术专家直接参与国家航天发展的规划;该系生源质量特别好,在国内同类专业中位列前茅。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航天飞行器新概念,优化设计方法,飞行动力学,航天飞行器制导、导航与控制,结构与机构动力学和控制,导弹武器系统,深空探测及热控技术等领域,承担着大量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航天高新技术在内的科研项目。
在优化设计理论与算法、空间智能结构技术和卫星编队飞行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2、历史沿革
1958年北航成立了我国首个火箭系,其中导弹设计教研室就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当时全国唯一的导弹设计专业。
由于行业归并的原
因,1973年火箭系解散,导弹设计教研室划归原飞行器设计与应用力学系(5系、。
1988年北航在原火箭系基础上成立宇航学院,其中新建了空间飞行器设计教研室,2年后又将原5系的导弹设计教研室并入宇航学院,并成立了运载火箭教研室,由此与当时国家的学科专业目录“空间飞行器设计”和“导弹与运载火箭设计”相对应,其中我院“空间飞行器设计”专业1997年获批成为博士点(全国高校中此专业仅2个、。
2001年,根据国家专业目录合并的发展趋势,宇航学院合并原“空间飞行器设计”、“运载火箭设计”和“导弹设计”3个教研室,成立了目前的航天飞行器技术系。
3、学科建设
航天飞行器技术系的学科-飞行器设计,隶属北航跨院系的全国双一流重点学科——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该学科在最近一次全国学科评估中不仅在同一学科中名列前茅,而且也列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下设飞行器设计,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航空宇航制造工程及人机与环境工程4个二级学科、前茅。
我系作为北航飞行器设计学科的骨干系科,重点在针对航天飞行器包括空间飞行器及运载器的设计技术方面,开展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工作,在学术与工程界产生了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4、师资队伍
航天飞行器技术系现有固定教师40人,具有深厚的飞行器设计专业
基础和工程研究背景,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22人(其中博导11人、,所有教师全部具有博士学位。
教师团队中拥有院士1人,长江学者1人,“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国家863专家3人,全国博士论文百优提名奖及导师3人,北京市教学名师1人,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入选者1人,北京市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入选者1人,北京市青年英才1人,北京市科技新星1人,科工局511人才1人,北航“立德树人优秀奖”获得者2人,北航蓝天教授、蓝天教学新星、蓝天科研新星和蓝天管理新星共6人,北航“卓越百人”青年人才引进计划入选者6人。
航天飞行器技术系是一支团结务实、锐意进取、充满报效祖国航天事业志向和情怀的老中青三代教师组成的教学科研团队,具有优秀的学术传承和显著的航天特色。
5、教学工作
本专业的办学目的是培养具有航天飞行器系统分析与设计能力的人才。
本科生培养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结合实践教学,掌握飞行器设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备从事航天工程领域工作的基本素质;硕士研究生培养注重飞行器设计理论的理解与应用,通过参与实际科研课题,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博士研究生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承担实际科研课题,掌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成为具有航天飞行器系统分析与设计能力的高级人才
本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结构力学、飞行力学、飞行器总体设计、飞行器结构设计与分析、弹道学与动态分析、姿态与轨道动力学、制导系统、课程设计、专业综合实验、航天工程实验等。
招收本科生约100人/年,50%以上保送或考取研究生,另有部分出国深造;招收工学硕士生约50人/年,工学博士生约20人/年。
我院是全国航天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协作组的组长单位,本专业每年招收工程硕士50人(含留学生5人、。
毕业生主要到航天、航空、兵器等部门从事航天飞行器设计、试验及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成为高级领军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
6、科研工作
本系目前在研科研项目约100余项,来源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研发计划、航天工程、政府部门以及与工程部门合作的研究;每年在国内外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多本专著和教材,授权专利十数项。
主要研究领域包括:
1、航天飞行器概念研究
2、航天飞行器先进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
3、航天飞行器飞行动力学、制导、导航与控制
4、航天飞行器结构/机构动力学与控制
5、导弹与武器系统
6、空间环境及深空探测
7、飞行器热环境与热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