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卖白菜》优秀教案
有关《卖白菜》教学设计(通用6篇)

有关《卖白菜》教学设计(通用6篇)有关《卖白菜》教学设计(通用6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有关《卖白菜》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卖白菜》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拟写故事梗概,熟知故事内容,理清故事的主要情节;2、通过找出或补写出故事中母亲“流泪”的细节,把握故事中塑造的母亲形象;3、了解、学习、掌握莫言在《卖白菜》中讲故事的基本技巧。
教学重难点:1、通过找出或补写“流泪”的细节,把握故事中塑造的母亲的形象;2、了解、学习、掌握莫言在《卖白菜》中讲故事的基本技巧。
教学过程:一、初步引入故事同学们,说到莫言你会想到?是的,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人。
莫言在诺贝尔颁奖典礼上作了一篇题为《讲故事的人》的演讲,在演讲的结尾,他这样讲道:“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因为讲故事我获得了诺贝尔奖。
”那么,今天我们来一起听一听莫言《卖白菜》的故事。
(板书课题:卖白菜)二、读故事、写梗概、理情节莫言自我评价说自己是一个“讲故事的人”。
那么,莫言在《卖白菜》这篇文章里给我们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课前已经布置了同学们预习,现在请一位同学们来读一读他的故事梗概。
预设:1967年冬天,母亲因为家庭贫困,犹豫再三,最终决定卖掉家中仅剩的三颗白菜。
“我”在集上因为多算了买白菜老太太一毛钱,结果白菜被退回。
母亲因为“我”的不诚实留下了眼泪。
学生复述故事时,注重评价。
评价标准:完整、准确、简明、流畅。
三、读故事、寻技巧、凸形象刚刚同学们在故事梗概中都不约而同的提到因为我多算一毛钱。
那么,我为什么要多算老太太一毛钱呢?预设:老太太买白菜时的行为让我感到厌恶。
追问:具体从哪里可以看出来?【ppt显示】她把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半截欲断未断的根拽下来。
然后她又逐棵地戳着我们的白菜,用弯曲的、枯柴一样的手指,她撇着嘴,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
《卖白菜》教案:启发学生阅读兴趣的良方

《卖白菜》教案:启发学生阅读兴趣的良方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学生们生活中的数字化信息越来越丰富,但阅读能力和兴趣却一直处于下降的状态。
如何在繁忙的学习生活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成为了每个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在这个背景下,《卖白菜》教案被视为一种有效的启发学生阅读兴趣和培养优秀阅读能力的良方。
一、案例简介《卖白菜》教案是一篇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教案,以短小精悍的篇幅,概括生动的情节,以及生动的人物形象,为学生呈现了一个清晰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极大的学习价值。
该教案内容如下:1.学习目标知识目标:学生了解《卖白菜》这个故事,理解其中的生活场景和人物形象。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质量。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爱读书、爱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好奇心和书香气质。
2.学习重点及困难重点:学习生活中的常用语言表达,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困难:了解生活中的人物形象和情感变化,提高阅读质量。
3.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通过学生熟悉的语言情景引入故事内容。
第二步:完成故事梗概解析,在部分语言交流难度大、具有文化特色的语言代码中,及时开展语言学习指导。
第三步:进行故事细节解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关于人物形象、情感体验以及生活场景等方面的语言表达和展现方法。
第四步:进行阅读理解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提高阅读质量和总结能力。
第五步:导出教学效果,通过教育评估为学生提出学习建议,并促进学生主动承担学习责任。
二、案例反思《卖白菜》教案是一篇启发学生阅读兴趣的良方,其成功之处在于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让学生在整个阅读过程中获得实际的展现效果,激发了阅读兴趣和好奇心。
但是,也有一些可改进的地方,包括:1.语言表达方面的失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培训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够,无法与学生及时沟通,造成教学效果和学习质量的差距。
2.教学方式的缺陷:在教学方式上,缺少应用新兴科技手段,包括语音和视觉影响等,无法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和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卖白菜》教案一等奖(人教版高一上册)

教学改进方向:根据教学效果评价的结果,提出针对性的教学改进措施和建议,提高教学质 量。
教学反思
教学中的优点与不足
优点:能够引 导学生深入理 解课文,提高 阅读能力和写
作能力
不足:教学方 法较为单一, 缺乏创新性和
人物形象:母亲坚强、善良、勤劳,孩子懂事、孝顺。
情节安排:通过故事情节的展开,展现了母亲的辛劳和孩子的成长过程。
主题思想:表达了母爱的伟大和孩子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同时也揭示了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 艰辛。
故事背景及作者简介
故事背景:简要介绍《卖白 菜》的创作背景和故事背景
作者简介:简要介绍作者莫 言的生平和文学成就
趣味性
改进措施:尝试 采用多种教学方 法,如小组讨论、 角色扮演等,以 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效果:通过 改进教学方法, 能够更好地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 和积极性,提高
教学效果
对未来教学的改进建议
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深入挖掘文本内涵,引导学生理解文本背后的意义和价值 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不断改进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论结果进行总结和评价。
单击添加标题
注意事项:讨论法需要教师精 心设计讨论主题和问题,同时 也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基 础和表达能力。在讨论过程中, 教师需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 和时间,同时也需要给予一定
的引导和帮助。
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对案例进行深入分 析,包括背景、问题、解决方 案等方面
案例总结:总结案例中的经验 和教训,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
有关卖白菜教案4篇

If you are doing your best,you will not have to worry about failure.悉心整理助您一臂(页眉可删)有关卖白菜教案4篇卖白菜教案篇1《卖白菜》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浏览全文,梳理课文思路。
2.精读课文,抓住矛盾冲突,分析人物形象;结合课文内容,品味写作技巧。
【教学重点】语文学习方法介绍:精读和略读。
【教学难点】抓住矛盾冲突,分析人物形象。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浏览全文,梳理课文思路。
教师指导学生浏览全文,按照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给课文划分层次,大致概括出各部分的内容,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全文的主要内容。
__的高潮和结局是放在一起写的,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要作重点点拨和指导。
一、解题一段辛酸的往事,几番痛苦的回忆,“糠菜半年粮”的时代虽然远去,但是想起心头的往事至今依然让“我”沉痛。
三棵白菜,卖与不卖,都是出于生活的无奈,而就在这无奈中,母亲的坚强和自尊与“我”的暴躁和狭隘,泾渭分明。
《卖白菜》是莫言忆旧系列作品中的一篇。
二、作家作品莫言(1956—)当代作家,原名管谟业,山东高密县人。
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说集《透明的红萝卜》、《金发婴儿》和长篇小说《红高粱家族》等。
其中《红高粱》获1985—1986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并被改编成同名电影,在西柏林国际电影节获“金熊奖”。
他的小说创作不拘一格,不泥成规。
他认为:“伟大的作品毫无疑问是伟大灵魂的独特的陌生的运动轨迹的纪录,由于诡计的奇异,作家的灵魂烛光就照亮了未被别的烛光照亮过的黑暗”(莫言《天马行空》)。
这,反映了他的美学追求。
三、语文学习方法:精读和略读所谓精读,就是仔细认真地读,精心研读文本,目的在于求深求通,对读物作全面、精细、深入的理解。
古人对精读有过专门的阐述:“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字求其训,句索其旨。
未得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
卖白菜教案(含五篇)[修改版]
![卖白菜教案(含五篇)[修改版]](https://img.taocdn.com/s3/m/01c380027c1cfad6185fa71a.png)
第一篇:卖白菜教案《卖白菜》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文中生字词,能够熟读课文;2.简要了解莫言及其作品;3.划分文章段落,明确小说要素;4.初步体会文章主题。
教学重点:划分段落,明确小说要素教学难点:初步体会文章主题教学方法:朗读,引导,探究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3分钟)同学们知道我国唯一一位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是谁吗?(莫言)是的,是莫言。
在你们映像中,他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儒雅,有文化,有身份有地位,甚至是有钱的。
)你或许无法想象,就是这样一个如今我们看起来如此有身份有地位的人,也曾为了三棵白菜而哭泣。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三课《卖白菜》,让我们一起走进莫言曾经那疼痛的岁月,领悟母亲教给我们的人生真谛。
二、预习课文,初识生字1.给同学们10分钟时间读课文,读出声音;2.注意文中不认识的生字词,根据注释标注出来;3.标好段落三、了解作者及其作品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出生于山东高密,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亦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春夜雨霏霏》,1984年因《透明的红萝卜》而一举成名。
1986年,在《人民文学》杂志发表中篇小说《红高粱家族》引起文坛极大轰动。
1987年担任电影《红高粱》编剧,该片获得了第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2011年凭借小说《蛙》获得茅盾文学奖。
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理由是: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2013年担任网络文学大学名誉校长。
2016年12月,当选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2017年11月,莫言获香港浸会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同年12月,凭借作品《天下太平》,获“2017汪曾祺华语小说奖”中的短篇小说奖。
莫言因一系列乡土作品充满“怀乡”“怨乡”的复杂情感,被称为“寻根文学”作家。
据不完全统计,莫言的作品至少已经被翻译成40种语言。
《卖白菜》教案

《卖白菜》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全面了解故事情节,掌握故事中人物的性格特征;2.学生通过课堂讨论和分组表演等形式,能够深入探讨故事中的主题思想;3.学生在自主阅读中,能够充分感受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
二、教学重点1.故事情节的理解;2.人物性格特征的掌握;3.主题思想的深入探讨。
三、教学难点1.学生能否深刻理解故事中的主题思想;2.学生能否充分表现表演任务中人物性格特征。
四、教学方法1.解说讲授法;2.课堂讨论法;3.分组表演法;4.自主阅读法。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1.教师以“买菜”为话题,进行自由谈论,调动学生注意力。
2. 教学环节(40分钟)(1)故事情节的理解(15分钟)1.教师通过图画等方式,向学生介绍故事情节;2.学生听取教师简要介绍后,通过问题提问法,进一步理解故事情节。
(2)人物性格特征的掌握(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全面了解故事中人物的性格特征;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课内分析,进行讨论和总结。
(3)主题思想的深入探讨(10分钟)1.教师以问题导入法,引导学生探究故事中的主题思想;2.学生结合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特征,进行讨论和总结。
(4)分组表演(15分钟)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组表演任务;2.表演内容要求:能够充分表现人物性格特征,传递主题思想。
3. 总结和巩固(10分钟)1.教师进行课堂点拨,帮助学生强化掌握教学重难点;2.学生通过课堂自主阅读,进一步体验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
六、教学评价1.学生的课堂表现(如:回答问题、分组表演等);2.学生的小组讨论质量;3.学生自主阅读、文学素养的提高。
七、教学反思针对难点环节,教师需要加强引导和点拨,提高学生的理解深度和综合分析能力。
在教学评价方面,需要多方面考虑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文学素养的提高。
《卖白菜》教案设计(原创)

《卖白菜》教案设计(原创)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卖白菜》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结构和写作手法。
(2)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创意写作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的情感态度。
(2)培养学生懂得珍惜、感恩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卖白菜》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结构和写作手法。
(2)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2)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创意写作。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卖白菜》的作者及其背景。
(2)引发学生对课文主题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2)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3. 合作探讨:(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课文结构和写作手法。
(2)学生分享讨论成果,提高分析能力。
4. 情感体验:(1)教师引导学生体验课文中的情感,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
(2)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培养情感态度。
5. 创意写作:(1)教师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
(2)学生进行创意写作,展示自己的写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1)观察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2)评价学生在情感体验和创意写作中的表现,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 课后作业评价:(1)对课后练习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巩固所学知识。
(2)对写作作业进行评价,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教学反思: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真实的卖白菜情境,增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知和理解。
莫言《卖白菜》情境教学设计创新型教案

莫言《卖白菜》情境教学设计(创新型教案)莫言《卖白菜》情境教学设计(创新型教案)「篇一」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关于作者的文学常识,整体感知文意,梳理文章的故事情节。
2.把握人物的矛盾冲突,明晰人物的性格品质。
3.体会文中坚强而又诚信的母亲形象,体会自己父母的艰辛,学会感恩,学会诚信。
【学习重难点】1.把握人物的矛盾冲突,明晰人物的性格品质。
(重点)2.体会文中坚强而又诚信的母亲形象,体会自己父母的艰辛,学会感恩,学会诚信。
(难点)【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一段辛酸的往事,几番痛苦的回忆,“糠菜半年粮”的时代虽然远去,但是想起心头的往事至今依然让“我”沉痛。
三棵白菜,卖与不卖,都是出于生活的无奈,而就在这无奈中,母亲的坚强和自尊与“我”的暴躁和狭隘,泾渭分明。
著名作家莫言《卖白菜》将引领我们见证苦难的岁月,人性的光芒。
二、自主预习1.走近作者莫言(1955年- ),原名管谟业,出生于山东省高密市,中国当代著名作家。
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青岛科技大学客座教授。
80年代中期以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
著名作品有《红高粱》《蛙》等。
20xx年10月11日莫言因其“用魔幻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和当代社会融为一体”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首位获得该奖的中国籍作家。
2.写作背景20世纪60年代末,中国正是物质极度贫乏的年代,尤其是北方农村,过年能吃白菜饺子简直是一种奢望,贫穷和饥饿正是这段时期的真实写照。
作者是以一种孩子的真切、成人的冷静态度和细微的温情,给读者再现了他童年时随母亲卖白菜的往事。
3.字音字形瞥(piē)湿漉漉(lù) 哽咽(yè)抽噎(yē)蔫(niān) 木橛(jué) 戳(chuō) 黑黢黢(qū)冻疮(chuáng)一沓(dá)4.快速阅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找出本文记叙的要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卖白菜
——莫言
课型:新授
课时:两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把握文中母亲的形象,学习小说对环境、人物的描写。
能力目标:通过文中各种描写体会母亲形象,弄清故事情节。
情感目标:通过文中坚强而又诚信的母亲形象,体会自己父母生活的艰辛,学会感恩,学会诚信待人。
教学重点:把握母亲的形象。
学习文中各种描写手法,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通过文中母亲的形象,体会自己父母生活的艰辛,从而学会感恩,学会诚信待人。
教学方法:整体感知法、交流讨论法、局部精读法
【课型】新授
【授课形式】理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展示目标
导入语:一毛钱能买什么?图片导入——儿时的记忆
童年是天真烂漫的,童年是无忧无虑的。
一毛钱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不值得一提,然而,对于著名作家莫言的童年记忆却是“黑暗、
恐怖和饥饿”,以及那一次终身难忘的经历,一件至今想来都追悔莫及的事情——卖白菜。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小说知识,理清课文思路。
能力目标:把握母亲坚强、自尊、朴实、诚信的形象。
情感目标:体会母亲身上诚实至上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难点: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母亲坚强、诚信的形象。
走进作者
莫言,原名管谟业,生于山东高密县,中国当代著名作家。
80年代中以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
作品深受现实主义影响。
代表作品: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长篇小说:《檀香刑》、《丰乳肥臀》、《生死疲劳》。
凭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红高粱》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并改变成同名电影,获西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二、设疑激探自主学习
1.回忆小说的三要素。
2.大声朗读课文,掌握文中生字词。
3.请同学们简述课文内容。
明确:
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复述课文内容:母亲决心卖菜,“我”心痛不舍——母子集市卖菜——老太太挑剔买菜——我多算一毛钱菜钱——退回白菜,母亲流泪,
终身难忘。
线索:以“白菜”为线索
三、合作讨论共同探究
1.故事发生在什么样的环境里?
2.开头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刻画了母亲什么样的心理变化?
3.为什么我会为母亲卖白菜的决定而哭?
4.如何理解我对那棵“小白菜”的特殊感情?
四、学生展示教师点拨
1.故事发生在什么样的环境里?
明确:70年代极度贫穷的农村,将近年关的时候。
(补充解释这是一个怎样的年代:在我的脑袋最需要营养的时候,也正是大多数中国人饿得半死的时候。
我常对朋友们说,如果不是饥饿,我绝对会比现在聪明,当然也未必。
因为生出来就吃不饱,所以最早的记忆都与食物有关。
那时候我家有十几口人,每逢开饭,我就要大哭一场。
1960年春天,在人类历史上恐怕也是一个黑暗的春天。
能吃的东西都吃光了,草根,树皮,房檐上的草。
村子里几乎天天死人。
都是饿死的。
——莫言)
2.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这段描写刻画了母亲什么样的心理变化?
明确:神态、动作、心理描写。
犹豫不决——苦着脸、心事重重、时而揭开、掀动、时而拉开、扒拉。
无可奈何——叹息、瞥一眼、锁定、端详
痛下决心——终于下了决心
3.为什么我会为母亲卖白菜的决定而哭?
明确:(1)因为那三棵白菜原是准备留着过年包饺子的,在那个极端贫困的家庭,这是一个小孩子最大的盼望;
(2)还因为这些白菜是我和母亲亲手种植、侍弄的,我对这些白菜有着深厚的感情。
4.如何理解我对那棵“小白菜”的特殊感情?
明确:(1)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发展做铺垫。
(2)为了表现生活在贫困之中的人们难以享受自己劳动成果的痛苦。
五、情感升华
谈一谈你的收获
六、巩固提高布置作业
1.正确说出下列字音字义
抽噎箢篼黑黢黢踽踽而行
2.回忆小说基础知识及作者简介。
七、教学反思
备课的时候,我准备得比较充分,但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没有从学生的脸上看到预期的感动,他们更多的是一种猎奇的心理,他们最多的问题是白菜馅的饺子是否真的那么具有诱惑力,那个年代真的就艰难到用三棵白菜过年的程度了吗?对于出生在新世纪幸福生活的他们,我必须用过去年代的一些图片和触动他们心灵的语言,让他
们去感受,最终,学生在我的教导下,个别学生还流下了眼泪,我感到,这节课我的教学目的达到了。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展示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小说对人物、环境的描写。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运用个性化语言和细节性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能力。
情感目标:体会文中坚强而诚信的母亲形象,体会自己父母的艰辛,懂得讲诚信。
教学重难点:掌握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学习母亲讲诚信的美好品质。
二、设疑激探自主学习
阅读小说发展部分并思考:
“篓底有几根蜡条跌断了,那棵最小的白菜从篓子里跳出来,……哭着说:我不是故意的,我真的不是故意的……。
”
1.母亲对我的打骂和我的哭泣表现了什么?
明确:表现了这几棵白菜在我、在母亲甚至在整个家庭中的重要意义,因为它是家里唯一可以变卖的东西了。
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我们的贫困。
2.哪些词语表现了白菜在母亲心目中的分量?
明确:颠着小脚、小心翼翼、十分匆忙、抱
“她摇摇头,看样子是嫌贵。
……她撇着嘴,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
”
1.这段文字刻画了一个非常挑剔的老太太形象。
2.小说为何要着力描写这个老太太?
明确:老太太家境贫困,谨小慎微、爱占小便宜。
写老太太的作用有(1)用老太太的挑三拣四、不宽容、爱占便宜的形象来衬托母亲的和善、宽容、诚实、坚强。
(2)为了表现当时生活在贫困之中的人们的整个生存状态。
这个老太太也是一个为贫困所迫的人她瘦弱不堪,承受着生活的重压,她“从腰里摸出一个肮脏的手绢,层层地揭开,露出一沓纸票,然后将手伸进嘴里,沾了唾沫,一张张地数着”,说明那一沓面值并不大的纸票对老太太意义重大对于生活在贫困中的人而言,即使是一分钱,其意义也很重大,所以,当老太太将数好的钱交到母亲的手中时,“母亲也一张张地点”,这就为下文因一毛钱白菜被退回和母亲的流泪埋下了伏笔。
三、合作讨论共同探究
当“我”因母亲要卖掉那三棵白菜而哭闹时,母亲不仅没有哭,还有些恼怒地说:“这么大的汉子了,动不动就抹眼泪,像什么样子!”但当“我”多算了老太太一毛钱时,母亲却为此哭红了眼睛。
结合课文中的内容,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母亲为什么流泪?从这里可以折射出母亲什么样的品质?
四、学生展示教师点拨
母亲为什么流泪?从这里可以折射出母亲什么样的品质?
明确:多算了别人一毛钱虽然是小事,但体现了一个人做人行事的原则和态度。
在母亲的眼里,诚实做人行事大于一切,一个人可以一无所有,但不能没有诚实。
母亲不轻易哭是因为她性格坚强,能够
正式生活中的一切苦难。
母亲留下伤心的泪水是因为儿子丢掉了诚实。
母亲的泪水是自尊自爱的泪水,是诚实至上的泪水。
课堂小结
小说塑造了一位坚强、自尊、诚信、善良、朴实的母亲形象,在母亲身上,我们学到了再穷也不能失掉自尊,再穷也不能丢掉诚实。
五、情感升华
在那个极端贫困的年代,母亲语重心长地告诫“我”做人要诚信,不能贪别人的一分一毛。
多么难能可贵,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们该怎样坚持我们的诚信?
(三鹿奶粉、瘦肉精、长春长生疫苗、315打假等事例)
拓展阅读—诚信小故事
一个士兵,非常不善于长跑,所以在一次部队的越野赛中很快就远落人后,一个人孤零零地跑着。
转过了几道弯,遇到了一个岔路口,一条路,标明是军官跑的;另一条路,标明是士兵跑的小径。
他停顿了一下,虽然对做军官连越野赛都有便宜可占感到不满,但是仍然朝着士兵的小径跑去。
没想到过了半个小时后到达终点,却是名列第一。
他感到不可思议,自己从来没有取得过名次不说,连前50名也没有跑过。
但是,主持赛跑的军官笑着恭喜他取得了比赛的胜利。
过了几个钟头后,大批人马到了,他们跑得筋疲力尽,看见他赢得了胜利,也觉得奇怪。
但是突然大家醒悟过来,在岔路口诚实守信,是多么重要。
结束语:一棵白菜,对阔绰的家庭而言,不过是饭桌上的调剂,
登不了大席面,但对于贫苦人家的孩子,也许是新年的所有意义。
但作者告诉我们“人穷不能志短”,什么时候都不能丢掉诚信。
贫穷已经远去,幸福来之不易,让我们“且行且珍惜”。
六、巩固提高布置作业
完成本课练习册,预习第五课。
七、教学反思
课后我给学生布置了家庭作业。
一是让学生恳请父母回忆他们的少年时代对于饥饿的感受;二是周末回家和家长包一次白菜馅的饺子,让学生亲自尝尝曾经美味的饺子究竟有多么好吃,以此来感受生活的艰辛,从而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