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材料消耗定额
工程计价章节重点:确定材料消耗量的基本方法

工程计价章节重点:确定材料消耗量的基本方法确定材料消耗量的基本方法有哪些?确定实体材料的净用量定额和材料损耗定额的计算数据,是通过现场技术测定、实验室试验、现场统计和理论计算等方法获得的。
1、现场技术测定法,又称为观测法,是根据对材料消耗过程的测定与观察,通过完成产品数量和材料消耗量的计算,而确定各种材料消耗定额的一种方法。
现场技术测定法主要适用于确定材料损耗量,因为该部分数值用统计法或其他方法较难得到。
通过现场观察,还可以区别出哪些是可以避免的损耗,哪些是属于难于避免的损耗,明确定额中不应列入可以避免的损耗。
2、实验室试验法,主要用于编制材料净用量定额。
通过试验,能够对材料的结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能以及按强度等级控制的混凝土、砂浆、沥青、油漆等配比做出科学的结论,给编制材料消耗定额提供出有技术根据的、比较精确的计算数据。
但其缺点在于无法估计到施工现场某些因素对材料消耗量的影响。
3、现场统计法,是以施工现场积累的分部分项工程使用材料数量、完成产品数量、完成工作原材料的剩余数量等统计资料为基础,经过整理分析,获得材料消耗的数据。
这种方法由于不能分清材料消耗的性质,因而不能作为确定材料净用量定额和材料损耗定额的依据,只能作为编制定额的辅助性方法使用。
上述三种方法的选择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范,即材料的产品标准,计量要使用标准容器和称量设备,质量符合施工验收规范要求,以保证获得可靠的定额编制依据。
4、理论计算法,是运用一定的数学公式计算材料消耗定额。
一、报名条件(一)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遵纪守法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均可申请参加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1.工程造价专业大专毕业后,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5年;工程或工程经济类大专毕业后,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6年。
2.工程造价专业本科毕业后,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4年;工程或工程经济类本科毕业后,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5年。
3.获上述专业第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和获硕士学位后,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3年。
材料消耗定额管理制度

材料消耗定额管理制度篇一:材料消耗定额管理制度材料消耗定额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1.物资消耗定额是国民经济计划中的一个重要技术经济指标,是正确确定物资需要量,编制物资供应计划的重要依据。
是产品成本核算和经济核算的基础。
实行限额供料是有计划地合理利用和节约原材料的有效手段。
2.物资消耗定额应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根据本厂生产的具体条件,结合产品结构和工艺要求,以理论计算和技术测定为主,以经验估计和统计分析为辅来制定最经济最合理的消耗定额。
第二章物资消耗定额的内容3.物资消耗定额分工艺消耗定额和非工艺定额两部分。
工艺消耗定额:主要原材料消耗定额------指构成产品实体的材料消耗,如木片、胶合剂等。
辅助材料消耗------需要耗用而又未构成产品实体的材料,如??等。
非工艺消耗定额:指废品消耗、材料代用损耗、设备调整中的损耗等。
但不包括途耗、磅差、库耗等(此部分作仓库盘盈盘亏处理)。
第三章物资消耗定额的制定和修改4.材料工艺消耗定额由工艺科负责制订,经供应科、车间会签,总工程师批准,由有关部门贯彻执行。
非工艺消耗定额根据质量指标,由供应科参照实际情况制定供应定额。
5.工艺消耗定额必须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本着节约的原则制订。
6.物资消耗定额一般一年修改一次。
由供应科提供实际消耗资料,工艺部门修订工艺消耗定额。
由于管理不善而超耗者,不得提高定额。
7.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应及时修改定额。
产品结构设计的变更;加工工艺方式的变更,影响到消耗定额;定额计算或编写中的错误和遗漏。
第四章限额供料8.限额供料是执行消耗定额,验证定额和测定非工艺消耗量的重要手段,是分析定额差异和提出改进措施的依据。
9.限额供料范围:产品用料,包括本厂自制件和外协加工件;大宗的辅料和能源。
10.限额供料的依据:工艺科提供的产品单件材料工艺消耗定额;生产调度科和车间提供的月度生产作业计;半成品库提供的半成品盘存表;车间提供的在制品、生产余料盘存表和技术经济指标月报表。
材料消耗定额

材料消耗定额是指在合理使用和节约材料的条件下,生产质量合格的单位产品所必须消耗的材料、半成品、构件、配件、燃料等的数量标准。
根据材料使用的次数不同,可分为非周转性材料和周转性材料两类。
1 非周转性材料非周转性材料是指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一次性消耗直接构成工程实体的材料,如砖、瓦、砂、石、钢材、水泥等。
这类材料的消耗量由两部分组成,即材料消耗净用量和损耗量。
材料消耗净用量,是直接构成工程实体的材料数量。
材料损耗量,是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废料和操作损耗量。
非周转性材料的消耗定额由材料净消耗定额和损耗定额两部分构成。
即:材料的总消耗量等于材料的净用量与材料的损耗量之和。
总消耗量=净用量+损耗量=净用量×(1+损耗率)周转性材料消耗定额编制的基本方法有如下几种:(1) 观测法是在合理与节约使用材料的条件下,对施工过程实际完成产品的数量与所消耗的各种材料数量,进行现场观察、测定,再分析整理和计算确定材料消耗定额的方法。
通常在制定材料的损耗定额时采用此法。
(2)试验法是通过专门的实验仪器和设备,在实验室进行观察和测定工作,再整理计算出材料消耗定额的方法。
此方法一般可确定混凝土和砂浆配合比用量等。
(3)统计法是指在施工过程中,对分部分项工程拨付材料数量,竣工后的材料剩余数量和完成产品数量进行统计、分析,确定材料消耗定额的方法。
(4)理论计算法是指根据施工图纸和其他技术资料,用理论公式计算材料消耗定额的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制定块状、板状、卷状等材料的消耗量。
标准砖砌体中,标准砖、砂浆用量计算公式如下:公式中墙厚的砖数是指用标准砖的长度来标明墙厚。
例如:1/2砖墙指120厚墙、3/4砖墙指180厚墙、1砖墙指240厚墙等等。
建立标准砖净用量计算公式的思路如下:① 将式(1)变为下式:② 分子1表示1m3砌体,1/0.00378=264.55(块)便是每m3砌体的标准砖数量。
③ 已知240厚墙每个标准块的数量为2块(标准块中砖的数量=墙厚的砖数×2),故砌1m3240厚标准砖墙的用砖量为:1/[0.24×(0.24+0.01)×(0.053+0.01)]×1×2=1/0.00378×2=529.1(块)按照上述思路,还可以推导出每m3块体墙的砌块净用量。
5消耗量定额

4.审查定稿阶段
初稿编出后,应通过对新编定额与现行的定 额和历史上的定额进行对比,测算新定额水 平,分析定额水平提高或降低的原因,广泛 听取基层单位和群众的意见,最后修改定稿, 并写出编制说明和送审报告,连同消耗量定 额送审稿,报送领导机关审批。
(二)消耗量定额计量单位的确定
计量单位的选择与定额项目的多少,定额是 否准确,以及消耗量定额的繁简有很大关系。 计量单位的确定要考虑以下原则:
2.人工、材料、机械计量单位及小数位数的取定
定额单位以自-然单位和物理单位为准,小数点后的位数保 留,有规定按规定执行,没有规定按下列规定取定:
(1)人工以工日为单位,取两位小数。 (2)机械以台班为单位,取两位小数。 (3)主要材料及半成品。木料以立方米为单位,取三位小数;
红砖以千块为单位,取三位小数;钢材以吨为单位,.取三位 小数;”水泥以千克为单位,取整数,以吨为单位取三位小数; 砂浆、混凝土等半成品,以立方米为单位,取两位小数;其余 材料一般取两位小数。 (4)其他材料费及机械费以元为单位,取两位小数。
(1)凡物体的截面有一定形状和大小,只是长度有变化(如 管线、装饰线、扶手等),应以延长米为计量单位。 【P地面、墙 面、门窗等),应以平方米(投影面积或展开面积)为计量单 位。
(3)如果物体的长、宽、高都变化不定时(如土石方,钢筋 混凝土工程等),应以立方米为计量单位。
2.消耗量定额.的内容和形式要贯彻简明 适用性的原则
定额项目的划分要以结构构件和分项工程为基 础,主要的项目。常用的项目应齐全,要把 已经成熟推广的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 新工艺的新项目编进定额,一使消耗量定额 满足预算、结算、清单报价和经济核算的需 要。对次要项目,适当综合、扩大,细算粗 编。
材料的消耗定额

材料的消耗定额(一)材料消耗的构成(1)净用量的消耗。
指在完成符合合同规定的质量标准的工程施工过程中,实际应用到工程实体上的材料消耗。
它是实际的有效的消耗,是材料消耗的主体部分。
(2)材料损耗。
指材料在运输、保管、加工或调剂、操作及事故过程中,不行避开地消失的损耗。
但在保管过程中消失的损耗可能是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而造成的,这是可以避开的。
(二)材料消耗定额的构成材料消耗定额的构成和材料消耗的构成基本相同,差别是在材料消耗中剔除了一部分不合理的损耗而组成的材料损耗定额。
(三)施工企业内部预算定额市场经济条件下,投标报价必需是量价分别,各企业必需有自己的生产要素的消耗定额和费用定额。
企业的先进定额带来的是生产的高效率,报价会低,简单取得项目的承包权。
这是企业进展的重要条件之一。
企业内部定额编制,应依据企业的实际,依据我国或地区的《建筑安装验收法律规范》、《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平安操作规程及各项技术规程》等有关标准和要求进行。
(四)材料消耗定额的编制1 .确定材料净用量:材料净用量是加工到实物产品上的实际用量,可用计算法确定。
一种是,一个分部、分项工程,只采纳一种主要材料时,可按工程设计要求测算一个单一产品或一个计量单位的材料用量。
也可以计算一个平方米的材料净用量。
另一种是,一个分部分项工程采纳多种主要材料,混合使用,先求得这几种混合性材料的协作比,作为计算材料净用量的依据。
2 .确定材料损耗率:材料损耗率是个较小的量,损耗率确定时,除了仔细测量施工现场所发生的各种损耗,去掉可避开部分,保留不行避开部分之外,还应当同责任成本管理挂钩。
材料总耗用量=材料净用量+材料损耗量材料损耗量=材料总耗用量X材料损耗率材料消耗定额摘要材料消耗定额简称材料定额,它是指在节省和合理使用材料的条件下,生产单位生产合格产品所需要消耗肯定品种规格的材料,半成品,配件和水,电,燃料等的数量标准,包括材料的使用量和必要的工艺性损耗及废料数量。
消耗量定额的编制

第三节 材料消耗量的确定
(2)块料面层消耗量的计算 块料指瓷砖、锦砖、缸砖、预制水磨石块、 大理石、花岗岩等,块料面层定额一般以100m2为计算单位。 例2-3 用1∶3水泥砂浆贴规格为150mm×150mm×8mm的墙面砖, 墙 面砖灰缝为1mm,结合层厚10mm,墙面砖损耗率为1.5%,砂浆损耗 率为2%,试计算每100m2墙面砖与砂浆的消耗量。 解 面层块料消耗量=100/(块料长+灰缝)×(块料宽+灰缝)×(1+损耗率) (3)卷材用量的计算 例2-4 采用350号石油沥青油毡,按规定油毡搭接长度:长边搭接长 度为80mm,短边搭接长度为125mm,施工操作损耗率为1%。求每100m 2二毡三油卷材屋面油毡的消耗量。 解 卷材消耗量=100/(0.915-0.08)×(21.86-0.125)×20×2×(1+1 %)m2=222.6m2
第四节 施工机械台班消耗量的确定
(1)施工机械工作时间的分类 施工机械工作时间的分类如图2-2所示。
图2-2 施工机械工作时间的分类
第四节 施工机械台班消耗量的确定
1)机械定额时间(必须消耗时间)包括有效工作时间、不可避免的无负荷 工作时间(空转时间)、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三部分。 2)机械非定额时间(损失时间)包括多余的工作时间、停工损失时间和违 反劳动纪律的损失时间。 (2)施工机械台班消耗量的确定 1)拟定施工机械正常工作条件。 2)确定施工机械纯工作1h正常生产率。 ①对于循环动作机械,确定机械纯工作1h正常生产率的计算公式为: ②对于连续动作机械,确定施工机械纯工作1h正常生产率的计算公式 为: 3)确定施工机械的正常利用系数。
第一节 定额概述
(2)地区定额 地区定额是指参照全国统一定额和有关规定编制,在本 地区使用的定额,如广西目前使用的《广西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 《广西装饰装修工程消耗量定额》等。 (3)企业定额 企业定额是根据施工企业生产力水平和管理水平编制, 供本企业使用的定额,如《施工定额》。 4.按专业性质的不同分类 (1)建筑工程定额 (2)装饰装修工程定额 (3)仿古建筑及园林工程定额 (4)安装工程定额 (5)市政工程定额 (6)井巷工程定额
材料消耗定额

材料消耗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指标的组成,按其使用性质、用途和用量大小划分为四类。
1.主要材料,指直接构成工程实体的材料;2.辅助材料,直接构成工程实体,但比重较小的材料;3.周转性材料,又称工具性材料,指施工中多次使用但并不构成工程实体的材料,如模板、脚手架等;4.零星材料,指用量小,价值不大,不便计算的次要材料,可用估算法计算。
【提示】掌握材料消耗定额指标的组成,包括: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周转性材料、零星材料,注意周转性材料的举例。
一、材料消耗定额的编制编制材料消耗定额,主要包括确定直接使用在工程上的材料净用量和在施工现场内运输及操作过程中的不可避免的废料和损耗。
(一)材料净用量的确定1.理论计算法:如砖墙的用砖数和砌筑砂浆的用量可用下列理论计算公式计算各自的净用量。
砖砌体材料用量计算:标准砖砌体中,标准砖、砂浆用量计算公式:(A为标准砖数量)式中K——墙厚的砖数×2(墙厚的砖数是0.5砖墙、1砖墙、1.5砖墙……)每1m3标准砖砌体砂浆净用量=1m3砌体-1m3砌体中标准砖的净体积每1m3标准砖砌体砂浆净用量=1-0.24×0.115×0.053×标准砖数量每1m3标准砖砌体砂浆净用量=1-0.0014628×标准砖数量标准砖(砂浆)总消耗量=净用量×(1+损耗率)(2Z102023-3)2.测定法:根据试验情况和现场测定的资料数据确定材料的净用量。
3.图纸计算法:根据选定的图纸,计算各种材料的体积、面积、延长米或重量。
4.经验法:根据历史上同类项目的经验进行估算。
【提示】区分四种不同材料净用量的确定方法。
(二)材料损耗量的确定材料损耗率可以通过观察法或统计法计算确定。
材料消耗量计算的公式如下:总消耗量=净用量+损耗量=净用量×(1+损耗率)(2Z102023-5)二、周转性材料消耗定额的编制如钢筋混凝土工程用的模板,搭设脚手架用的杆子、跳板,挖土方工程用的挡土板等。
材料消耗定额的基本方法

编制材料消耗定额的基本方法通常采用的有技术分析法、统计分析法和经验估计法三种。
(1)技术分析法技术分析法是根据设计图纸、工艺规格、材料利用等有关技术资料来分析计算材料消耗定额的一种办法。
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在研究分析产品设计图纸和生产工艺的改革,以及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的可能性的基础基础上,根据有关技术资料,经过严密、细致地计算来确定的消耗定额。
例如,在机械加工行业中,通常是根据产品图纸和工艺文件,对产品的形状、尺寸、材料进行分析,先计算其净重部分,然后,对各道工序进行技术分析确定其工艺损耗部分,最后,将这两部分相加,得出产品的材料消耗定额。
运用这种方法计算出来的定额,一般比较准确,但工作量较大,技术性较强,并不是每一个企业每一种材料都能做得到的。
因为用技术分析法计算消耗定额的先决条件,要具有比较齐全的各种技术资料,而且计算过程比较复杂,所以,在使用上受到一定的限制,不能要求企业的所有材料都用这种方法计算消耗定额,凡是产量较大、技术资料比较齐全的产品,制订消耗定额应以技术分析法为主。
随着企业技术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一方法的使用范围也将不断扩大。
(2)统计分析法统计分析法是根据某一产品原材料消耗的历史资料与相应的产量统计数据,计算出单位产品的材料平均消耗量。
在这个基础上考虑到计划期的有关因素,确定材料的消耗定额。
计算公式如下:单位产品的材料平均消耗量度 = 一定时期某种产品的材料消耗总量/相应时期的某种产品产量用这个公式计算出来的材料平均消耗量,必须注意材料消耗总量与产品产量计算期的一致性。
如果材料消耗总量的计算期为一年,那么产品产量的计算期必须也是一年。
根据以上公式计算的平均消耗量,还应进行必要的调整,才能作为消耗定额。
计划期的调整因素,主要是指通过一定的技术措施可以节约材料消耗的某些因素,这些因素应在上述计算公式的基础上作适当调整。
例如,生产某种产品所耗用的甲材料,按上述公式计算的平均消耗量为10公斤,考虑到计划期内某项科研成果将推广应用,该项科研成果应用后,可以节约材料10%,则计划期的消耗定额应为9公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拟定或测定补损率 B% 补损率
= (平均每次损耗量/一次使用量)×100%
步骤:
K1 周转使用系数 =[1+(周转次数-1)×B%]/周转次数
4、计算周转使用量(平均每次使用量) 周转使用量 = 一次使用量× K1
K2 回收系数 =[1-B%]/周转次数
4、材料的消耗量测定方法
测定的 主要方法
现场观察法 实验室实验法 理论计算法 统计分析法
二、非周转材料的消耗量 1、现场观察法
施工实验法
在正常的施工与组织条件下,对实际完成的施工
过程进行观察,在合理使用材料的情况下,测定
建筑产品数量与对应材料的消耗量。
适用测定材料的施工损耗,分析哪些是不可避免
第四节 编制材料消耗定额
一、基本概念
1、材料消耗定额的定义 在一定的条件下,生产单位合格产品所必须消耗材料
的数量标准。
合理地节约使用材料
2、材料分类
按施工 工艺要求
周转 材料
非周转 材料
按施工材料 消耗性质
材料 必需消耗
材料 损失消耗
不可避免的
原材料 半成品
成品
3、材料消耗量组成
材料的消耗量 = 材料的净用量 + 材料的损耗量
例:
C20(40)砼配合比 32.5级水碎石 1.166 T/m3 ;水 0.18 m3/m3
M5混合砂浆配合比 32.5级水泥 214 Kg/m3 ;净砂 1.520 T/m3 ; 石灰膏 0.108 m3/m3 ;水 0.30 m3/m3
1:0.5:2 混合砂浆配合比 32.5级水泥 448 Kg/m3 ;净砂 1.21T/m3 ; 石灰膏 0.124 m3/m3 ;水 0.60 m3/m3
3、理论计算法
拟定或现场测定 损耗率
拟定或 实际工程
手段 数学原理 测定
材料 消耗量
适用:
见 书
•计算块(或件)整体性不兼容材料的消耗量。P34
的材料损耗,编制材料消耗定额。
步骤:
准备工作
可避免的损耗
2
不可避免的损耗
1
确定对象 观察测定
编制定额
材料符合 设计、规范要求
选择 施工条件
选择 观察对象
确定 施工过程
划分 组成部分
修正
2、实验室实验法
数据
专业 实验人员
手段
实验 仪器设备
测定
材料 消耗量
适用: •测定半成品材料的原材料消耗量。 •测定油漆涂料的材料消耗量。
•计算半成品材料的原材料消耗量。
三、周转材料的消耗量
现场观察法 统计分析法
材料摊销量 = 周转使用量 – 周转回收量
测定或拟定 测定或拟定 测定或拟定 测定或拟定 施工损耗率 一次使用量 材料补损率 周转次数
计算
材料摊销量
步骤:
1、拟定或测定施工损耗率 A%;周转次数 2、计算一次使用量(以模板为例) 一次使用量
5、计算周转回收量(平均每次回收量) 周转回收量 = 一次使用量× K2
步骤:
见
书
P36
6、计算材料摊销量 材料摊销量 = 周转使用量 - 周转回收量
6
=
4
-
5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