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总结
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总结.doc

目录垃圾渗滤液 (2)1.1定义 (2)1.2性质 (2)1.2渗滤液的处理工艺 (2)1.2.1传统活性污泥法 (2)1.2.2根据蒸降比选择渗滤液工艺是否回灌 (3)1.2.3MBR/DTRO/沸石生物滤池处理工艺 (3)1.2.4两级管网式反渗透处理填埋场渗滤液 (5)1.2.5常见的处理工艺组合 (6)1.2.6垃圾渗滤液新工艺简介 (7)垃圾渗滤液1.1定义垃圾渗滤液是指来源于垃圾填埋场中垃圾本身含有的水分、进入填埋场的雨雪水及其他水分,扣除垃圾、覆土层的饱和持水量,并经历垃圾层和覆土层而形成的一种高浓度的有机废水。
1.2性质渗滤液是液体在填埋场重力流动的产物,主要来源于降水和垃圾本身的内含水。
由于液体在流动过程中有许多因素可能影响到渗滤液的性质,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以及生物因素等,所以渗滤液的性质在一个相当大的范围内变动。
一般来说,其pH值在4~9之间,COD在2000~62000mg/L的范围内,BOD5从60~45000mg/L,重金属浓度和市政污水中重金属的浓度基本一致。
垃圾渗滤液具有不同于一般城市污水的特点:BOD5和COD浓度高、金属含量较高、水质水量变化大、氨氮的含量较高,微生物营养元素比例失调等1.2渗滤液的处理工艺1.2.1传统活性污泥法通过提高污泥浓度来降低污泥有机负荷,活性污泥法可以获得令人满意的垃圾渗滤液处理效果。
只要适当提高活性污泥法浓度,使F/M在0.03~0.31kgBOD5/(kgMLSS·d)之间(不宜再高),采用活性污泥法能够有效地处理垃圾渗滤液。
1.2.2根据蒸降比选择渗滤液工艺是否回灌1)当蒸降比>2.0时,推荐采用渗滤液循环回灌处理工艺而实现渗滤液不外排或减少外排量。
2)当蒸降比1.5-2.0时,可选择采用回灌技术和其它技术相结合的方式。
3)当蒸降比<=1.5时,不推荐使用回灌技术。
1.2.3MBR/DTRO/沸石生物滤池处理工艺说明:该工艺中的MBR设置由一级反硝化系统,一级硝化系统和二级反硝化系统,二级硝化系统构成。
垃圾渗滤液废水处理方法总结

一、垃圾渗滤液的特性垃圾渗滤液是指垃圾在堆放和填埋过程中因发酵作用、降水淋溶、地表水和地下水渗透而产生的污水。
垃圾渗滤液的成分受垃圾组成、垃圾填埋时间、填埋技术、气候条件等因素影响,其中垃圾填埋时间是zui主要的影响因素。
垃圾的水质一般具有以下特点:(1)组成复杂,含有多种有机污染物、金属和植物营养素;(2)有机污染物浓度高,COD和BODzui高可达几万mg/L;(3)金属种类多,含10多种金属离子;(4)氨氮高,变化范围大;(5)组成和浓度会发生季节性变化。
目前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手段主要以生物法为主,其中年轻渗滤液中易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含量较高,B/C比较高,氨氮较低,适宜采用生物法处理。
但是随着填埋场场龄的增加,垃圾渗滤液的可生化性会降低,氨氮大幅增加,这些都会抑制生物法的处理效果,因此中老龄垃圾渗滤液不宜直接采用生物法处理。
且生物法对温度、水质和水量的变化比较敏感,无法处理难生物降解的有机物。
而物化法对可生化性差、氨氮含量高的垃圾渗滤液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且不受水质水量变化的影响,出水水质相对稳定,被广泛用于预处理和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
笔者在现有物化处理技术基础上,对吸附法、吹脱法、混凝沉淀法、化学沉淀法、化学氧化法、电化学法、光催化氧化法、反渗透和纳滤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实际工作提供一点借鉴。
二、物化处理技2.1吸附法吸附法就是利用多孔性固体物质的吸附作用去除垃圾渗滤液中的有机物、金属离子等有毒有害物质。
由于煤渣资源丰富且可再生,没有二次污染,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活性炭吸附处理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活性炭价格较贵,而且缺乏简单有效的再生方法,故其推广应用受到限制。
目前吸附法处理垃圾渗滤液大多为实验室规模,还需进一步研究后才能用于实际。
2.2吹脱法吹脱法是将气体(载气)通入水中,充分接触后,使水中的挥发性溶解性物质穿过气液界面向气相转移,从而达到脱除污染物的目的,常用空气作为载气。
中老龄垃圾渗滤液中氨氮含量较高,采用吹脱法可以有效去除其中的氨氮。
简析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艺

简析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艺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是指自然降水或垃圾中的水分在落地后,不断渗透下去,与垃圾发生物理、化学反应,形成浓度较高并含有大量有机物的水体。
这种水体如果不得有效地处理,会造成大规模的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极大威胁。
因此,对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进行有效处理,成为当今环保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化学法处理:该方法主要是采用化学药剂对垃圾产生化学反应,让其中的有机物质通过化学反应得到分解和去除,从而达到净化目的。
这种处理方法的优点是处理速度快、效果好,但其弊端也比较显著,即耗费药剂多、消耗能量大,并且可能造成二次污染。
2.生物法处理:该方法主要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过程,将有机物质分解成为易于处理的无害物质。
目前,该方法主要是采用好氧菌、厌氧菌、硫杆菌等微生物对渗滤液进行处理。
该方法处理方式简单、成本低、处理效率高,因此成为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
3.物理法处理:该方法主要是采用物理方法对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进行处理,如通过生物膜反应器(MBBR)对渗滤液进行流化床反应,促使菌群稳定和死亡代谢物时,充分降解有机物质和去除氮磷等污染物。
该方法操作简单,无需加入药剂,而且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物量较少,因此具有很好的环保效益。
四、综合法处理:综合处理法是指采用多种处理手段相结合,对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进行综合处理。
常见的综合处理法包括化学生物联合法、生化物理联合法等。
这种综合处理方法能够充分利用各种处理方法的优点,形成有机的协同作用,从而实现更为高效的污染物去除。
总之,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需要科学、合理、系统的工艺与方法,采用适合的处理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减少生活垃圾带来的环境污染,保障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简析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艺

简析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艺生活垃圾填埋场是由城市生活垃圾、市政污泥等城市固体废物填埋而成的场地,填埋场渗滤液是指这些垃圾中所含有的水分在填埋过程中通过压缩或自然过滤而形成的含有各种污染物的液体废物。
渗滤液的处理工艺对于填埋场的环保工作和周边环境的保护至关重要,本文将对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艺进行简析。
渗滤液的组成填埋场渗滤液的组成主要包括有机物、重金属离子和氮、磷等营养物质,以及一定的颗粒物。
这些污染物对地下水和土壤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必须进行有效的处理。
渗滤液处理工艺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艺主要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过程。
具体包括预处理、沉淀、生物处理和后处理等环节。
预处理阶段预处理是对渗滤液的初步处理,其目的是将渗滤液中的大颗粒物去除,并进行一定的前处理。
常用的预处理方法包括经过简单的筛分、过滤、沉淀等步骤,去除液体中的颗粒物和沉淀物,以便后续的处理过程。
沉淀阶段沉淀是将渗滤液中的悬浮颗粒物、部分重金属离子等沉淀出来,以减少后续处理过程中的污染物负荷。
一般情况下,常使用化学沉淀剂如氢氧化铁、氢氧化钙等,将悬浮颗粒物和重金属离子沉淀成固体颗粒后去除,以便后续处理步骤的进行。
生物处理阶段生物处理是将渗滤液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的过程,其主要是通过微生物的作用来将有机物转化成无机物。
生物处理过程通常采用的是生物膜法、活性污泥法、生物滤池法等,通过搅拌、曝气等方式为微生物提供适宜的环境和养料,促进有机物的降解和转化。
后处理阶段后处理是对生物处理后的渗滤液进行精细的处理,其目的是使渗滤液中的污染物得到更为彻底的去除,以达到排放或回用的标准。
一般情况下,采用生物活性炭吸附、超滤、反渗透等工艺方法,对渗滤液进行精细的处理,以确保其水质符合排放标准。
渗滤液处理工艺的选择不同的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艺有着各自的特点和适用环境。
在进行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艺选择时,需要综合考虑填埋场的规模、污染物的类型和含量、环境保护标准等因素,选择适合的处理工艺。
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05
contents
目录
• 垃圾渗滤液的产生与特性 • 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概述 • 物理处理技术 • 化学处理技术 • 生化处理技术 • 渗滤液处理技术的比较与选择
01
垃圾渗滤液的产生与 特性
垃圾渗滤液的产生
01
02
03
垃圾填埋场
在垃圾填埋过程中,垃圾 中的水分会通过渗透作用 穿过垃圾层进入土壤,形 成垃圾渗滤液。
保障健康
垃圾渗滤液中的有害物质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如致癌、致畸 、致突变等。
维护生态平衡
垃圾渗滤液处理不当可能破坏生态平衡,影响动植物生长。
垃圾渗滤液处理的目标
去除有毒有害物质
通过处理,降低或消除垃圾渗滤液中的有毒有害 物质,使其达到排放标准或资源化利用要求。
减少污染
降低垃圾渗滤液对环境的影响,减轻后续处理的 负担。
04
化学处理技术
高级氧化法
1 2
臭氧氧化法
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将垃圾渗滤液中的有机物 转化为无机物或低毒物质,降低后续处理的难度 。
芬顿氧化法
通过投加芬顿试剂(H2O2和Fe2+),产生强氧 化自由基,对有机物进行深度氧化分解。
3
光催化氧化法
利用光催化剂(如TiO2)在紫外光的作用下,将 垃圾渗滤液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无害物质。
膜处理
利用膜分离技术,将垃圾渗滤液中的 不同组分进行分离和纯化,如反渗透 、超滤、纳滤等。
03
物理处理技术
沉淀法
总结词
通过重力作用使固体颗粒沉降,实现固液分离的方法。
详细描述
沉淀法是利用垃圾渗滤液中固体颗粒和水的密度差异,通过重力作用使固体颗 粒逐渐沉降下来,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该方法适用于去除渗滤液中的悬浮物 和部分溶解性物质。
简析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艺

简析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艺
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是指经过降雨或垃圾堆压而产生的含有有机物、无机盐及重金
属等混合物的液体。
由于其含有有机物和污染物,如果不加以有效处理,会对环境造成严
重污染。
1. 渗滤液收集:填埋场内设有渗滤液收集系统,通过井和管道将渗滤液收集起来,
污泥和固体废物则通过筛网和沉箱进行预处理。
2. 渗滤液预处理:收集到的渗滤液中含有大量的固体悬浮物和可溶性有机物,需要
进行预处理。
常用的预处理方法包括沉淀、过滤和气浮等,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去除部分有
机物和固体颗粒。
3. 生物降解处理:经过预处理后的渗滤液进入生物降解池,通过加入适量的微生物
和空气供应,使得有机物被微生物分解和降解。
这个过程可以有效降低渗滤液中COD(化学需氧量)和BOD(生化需氧量)等有机物的含量。
4. 二次沉淀和过滤:经过生物降解后,渗滤液中仍然含有一定量的悬浮物和微生物。
因此需要进行二次沉淀和过滤,去除悬浮物和微生物,使得液体更加清澈。
常见的二次沉
淀和过滤设备有沉淀池和滤网。
5. 活性炭吸附:渗滤液中可能还存在一些有机物和重金属等污染物,通过活性炭吸
附可以去除这些有机物和重金属。
6. 膜处理:最后一道工艺是膜处理,通过微孔滤膜对渗滤液进行深度过滤,去除微
小颗粒和溶解物,使得清澈的液体可以进一步回收利用或者安全排放。
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艺主要包括渗滤液收集、渗滤液预处理、生物降解处理、二次沉淀和过滤、活性炭吸附以及膜处理等步骤。
通过这些工艺可以有效地去除渗滤液中
的有机物、无机盐和重金属等污染物,达到环境保护和资源回收利用的目的。
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

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垃圾渗滤液处理是指对生活垃圾处理厂中产生的渗滤液进行处理,其中渗滤液是指生活垃圾中含有水分的部分。
垃圾渗滤液中含有大量的有机污染物,如有毒有害物质、重金属元素等,不能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因此需要进行处理。
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主要包括初级处理和后续处理两个阶段。
初级处理的目标是对渗滤液进行预处理,去除其中的固体颗粒物和悬浮物等杂质,并降解其中的有机污染物。
主要的处理方法有物理处理和化学处理。
物理处理包括沉淀、过滤和离心等,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去除渗滤液中的固体颗粒物和悬浮物。
化学处理则是通过加入化学药剂,如氧化剂、凝聚剂等,来降解渗滤液中的有机污染物。
在初级处理后,渗滤液进入后续处理阶段。
后续处理的目标是进一步降解渗滤液中的有机污染物,并去除其中的重金属元素等有毒有害物质。
常用的处理方法有生物处理和物理化学处理。
生物处理是指利用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物进行降解,常使用好氧和厌氧的微生物颗粒污泥。
这些微生物可以通过新陈代谢过程将有机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
物理化学处理则是通过调整温度、pH值等条件,或加入适当的化学药剂来去除重金属元素等有毒有害物质。
在实际应用中,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通常会采用初级处理和后续处理相结合的方法,以达到更好的处理效果。
此外,处理工艺的选择应根据渗滤液的性质、处理效果要求、经济投入等因素综合考虑。
目前,一些先进的处理技术如膜分离、电化学技术等也被应用于垃圾渗滤液处理,以提高处理效果。
综上所述,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主要包括初级处理和后续处理两个阶段,通过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和物理化学处理等方法,可以从渗滤液中去除固体颗粒物、悬浮物、有机污染物和有毒有害物质,以达到对垃圾渗滤液进行有效处理和环保排放的目的。
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是现代生活垃圾处理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效果直接关系到垃圾处理厂的环保效益和运营效益。
针对垃圾渗滤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目前已经发展出了多种处理技术和工艺,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处理需求。
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

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垃圾也越来越多。
垃圾填埋场是一种最常见的处理方式,但是填埋场也会产生垃圾渗滤液,它是指在垃圾填埋场中,垃圾下面或旁边的地区渗漏出来的一种液体,通常是含有有害物质和氮、钾、磷和有机物等成分。
如果不采取有效的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这些物质就会对环境和健康造成威胁。
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式处理垃圾渗滤液有许多方法。
这些方法包括生物处理、物理处理和化学处理。
不同的处理方式会有不同的优缺点。
生物处理法生物处理是一种自然且环保的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
这种方法利用生物技术处理垃圾渗滤液,通常通过人工构建湿地系统或者人工湿地处理系统等方式进行。
在生物处理法中,垃圾渗滤液被送入水平流域,渗滤液缓慢地通过底泥和植被的过滤和分解,从而去除有害物质和污染物质。
这种方法使用的自然的生物过程,比许多化学方式更环保。
物理处理法物理处理法是将垃圾渗滤液通过一系列物理过程进行处理,从而使有害物质和污染物质被去除。
常见的物理处理方式包括滤过、蒸发、冷凝和吸附等方式。
一个常用的物理处理方法是滤过法,将垃圾渗滤液通过过滤器滤过,从而去除其中的杂质和污染物质。
而蒸发法和冷凝法则是通过将垃圾渗滤液加热或冷却后,将其中的水分蒸发或凝结,从而去除其中的有害物质。
化学处理法化学处理法是通过化学反应将垃圾渗滤液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
这种方法包括有氧反应和厌氧反应。
在有氧反应中,垃圾渗滤液被氧气处理,有害物质被氧化为无害物质。
在厌氧反应中,垃圾渗滤液被处理,有害物质被还原为无害物质。
化学处理法可以达到非常高的垃圾渗滤液处理效果,但是也存在一些安全环保问题。
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的关键要素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有许多关键要素需要考虑。
以下是一些关键要素:pH值pH值是垃圾渗滤液的酸碱度。
处理垃圾渗滤液时,需要控制它的酸碱度以确保最佳的处理效果。
pH值可以通过加入酸或碱物质来调整。
一般来说,处理垃圾渗滤液时,酸碱度应该控制在7-8之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总结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目录
垃圾渗滤液
定义
垃圾渗滤液是指来源于垃圾填埋场中垃圾本身含有的水分、进入填埋场的雨雪水及其他水分,扣除垃圾、覆的,并经历垃圾层和覆土层而形成的一种高浓度的有机废水。
性质
渗滤液是液体在填埋场重力流动的产物,主要来源于降水和垃圾本身的内含水。
由于液体在流动过程中有许多因素可能影响到渗滤液的性质,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以及等,所以渗滤液的性质在一个相当大的范围内变动。
一般来说,其pH值在4~9之间,COD在2000~62000mg/L的范围内,BOD5从60~45000mg/L,浓度和市政污水中重金属的浓度基本一致。
垃圾渗滤液具有不同于一般城市污水的特点:BOD5和COD浓度高、金属含量较高、水质水量变化大、氨氮的含量较高,微生物营养元素比例失调等
渗滤液的处理工艺
传统活性污泥法
通过提高污泥浓度来降低污泥,活性污泥法可以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只要适当提高活性污泥法浓度,使F/M在~(kgMLSS·d)之间(不宜再高),采用活性污泥法能够有效地处理垃圾渗滤液。
根据蒸降比选择渗滤液工艺是否回灌
1)当蒸降比>时,推荐采用渗滤液循环回灌处理工艺而实现渗滤液不外排或减少外排量。
2)当蒸降比时,可选择采用回灌技术和其它技术相结合的方式。
3)当蒸降比<=时,不推荐使用回灌技术。
沸石生物滤池处理工艺
化的情况。
在水质改善的情况下,无需外加碳源。
甚至可以超越2级AO直接金超滤,只需调整MBR出水总氮<150mg/L.
MBR系统流程图:
均化调节池
两级管网式反渗透处理填埋场渗滤液
去除率%%,出水
系统所采用的
常见的处理工艺组合
(1)硝化/反硝化系统+MBR+RO
硝化/反硝化工艺是针对氨氮去除的生化处理方法,经硝化段和反硝化段的联合作用,实现对COD和氨氮的同时彻底去除,出水通过MBR泥水分离和RO对离子的深度截留最终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2)两级反渗透工艺(或两级DTRO工艺或全膜法处理工艺)
该工艺为纯物理的处理方法,占地面积较小,施工和调试周期短,但很容易造成污染物质的富集,很难实现出水长期稳定达标,且一次性投资和运行费用很高。
(3)絮凝沉淀+硝化/反硝化系统+MBR+NF+RO
采用该工艺大多做成集成设备,前端增加化学法进行预处理,工艺路线较长,增加整体的控制难度,集成设备对水质水量波动适应能力差,很容易出现池容偏小,生化效果差的问题。
(4)中温厌氧系统+硝化/反硝化+MBR+RO
对高浓度COD去除效果较好,常应用在垃圾焚烧厂、垃圾中转站等新鲜垃圾渗滤液的处理中,该工艺对进水的稳定性要求很高,且厌氧系统要保持35°C,投资和运行成本高。
垃圾渗滤液新工艺简介
1)电化学处理法
电化学处理法作为一种“环境友好”技术已广泛用于垃圾渗滤液的处理。
利用金属腐蚀原理,以Fe、C形成原电池对废水进行处理。
废铁屑是铁和炭的合金,由纯铁和Fe3C及一些杂质组成,当铁屑加入废水中则形成成千上万个细小的微电池,由于渗滤液内存在着稳定的胶体,当这些胶体处于电场中将产生电泳作用而被富集,从而沉降出来。
在开展这方面研究的过程中,许多学者已对电流密度、pH值、不同电解质、氯离子浓度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取得了较大的成果。
2) Fenton试剂法
目前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法中生化法应用最为广泛,但由于其含有高度难降解有机物,不利于活性污泥法的运行。
Fenton氧化法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它可使带有苯环、羟基、-COOH-S03-H、-NO2等取代基的有机化合物氧化分解,从而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降低废水的毒性,改变其溶解性、混凝沉淀性,有利于后续的生化或混凝处理。
3)高压脉冲放电技术
高压脉冲放电技术利用高功率脉冲电源对放电电极间的液体介质进行高电压、大电流的脉冲放电,本质是把较大的能量在空间和时间上进行压缩,使水介质在极短的时间内集聚极高的能量密度,形成等离子体通道,产生高温、高压、高密度活性粒子、强烈紫外光和超声波,实现对高浓度有机污染物的活性粒子氧化、光化学氧化、空化降解和超临界水氧化降解。
该技术是一种降解能力高、无二次污染、适用范围广的有机污染物处理技术。
4)蒸发处理蒸发法主要在废水尤其是放射性废水的处理领域有较广泛的应用。
它是利用外加能量蒸发废水中的水份,使其体积大大缩小。
国内外关于渗滤液蒸发技术公开发表的文献很少。
与传统处理工艺相比,渗滤液蒸发工艺对渗滤液的性质变化适应性强,包括BOD、COD、悬浮固体,溶解固体及进料温度等的变化。
一般来说,渗滤液蒸发系统只对pH值较敏感,目前开发的蒸发器主要有热交换器式、浸没燃烧式和喷淋式三类。
渗滤液污泥驯化
垃圾渗滤液污泥颗粒驯化实验
1)第一阶段:废水投配比为25%与接种污泥泥水混合。
调节PH至中性,控制温度30度,DO为4-6mg/L,闷曝2d,静置1h,排放上清液,再一次/d的瞬时注水,搅拌,曝气,静置,排放上清液,连续稳定2d,测定出水水质。
2)第二阶段,废水投配比依次增加到50%-75%,操作如上,连续稳定运行5d.
3)第三阶段:废水投配比增加到90%——100%,瞬时进水,缺氧搅拌4h,好氧曝气8h,静置1h,排水,闲置程序连续稳定运行8d,期间不排泥。
镜检结果表明:活性污泥中富含微生物,菌胶团絮体呈茶褐色,污泥沉淀性能良好,出水清澈。
注:本文摘自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和安徽农业大学的《垃圾渗滤液颗粒污泥驯化试验及主要微生物种群变化》
渗滤液氨氮去除
1)吹脱:在碱性条件下,鼓入空气使铵根离子转化为氨气去除。
对于氨氮浓度较高的垃圾渗滤液,吹脱法是比较经济有效的方法。
通过改变吹脱时间,调节PH,增加气液比来改变氨氮去除率。
缺点:不适用与年均气温较低的地区。
2)沉淀法:往垃圾渗滤液中加入Mg2+和磷酸根离子的药剂,是渗滤液中的氨氮转化为磷酸氨镁复合盐,该盐沉淀无吸湿性,在空气中很快干燥,其溶解度随PH值升高而降低。
3)电化学法:
4)离子交换与吸附
5)反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