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八单元测试题1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试题:第八单元测评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试题:第八单元测评

第八单元测评(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他们孤傲、狂热、浪漫,却充满了反抗精神;他们内心充满了孤独与苦闷,却又蔑视群小。

这就是英国诗人拜伦笔下的“拜伦式英雄”。

这些“拜伦式英雄”反映了()A.光荣革命时代的理性之光B.启蒙运动时代的浪漫之声C.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D.蒸汽时代社会的黑暗现实解析:“他们孤傲、狂热、浪漫,却充满了反抗精神;他们内心充满了孤独与苦闷,却又蔑视群小”都体现了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故C项正确。

答案:C2.“对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工业社会表示怀疑,不屑于表面的客观真实,致力于探索离奇别致的形式技巧。

”具有这一创作精神的作者是()A.雪莱B.毕加索C.贝多芬D.巴尔扎克答案:B3.浪漫主义思潮是一种对抗启蒙运动提倡的理性主义的思想运动,它也被称为“反启蒙运动”。

下列作品凸显这一特征的是()A.法国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B.法国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C.英国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D.英国雪莱的《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解析:雪莱是英国著名的浪漫主义作家。

答案:D4.“从文学自身的发展来看,它是在反古典主义文学的浪潮中兴起的……要求打破古典主义的条条框框,自由地表达情感、自由地创作。

”“它”是指()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现代主义D.存在主义答案:A5.“这是一种纯文学的写作手法。

它借用虚构等艺术手法在作品中去尽政治谎言、道德谎言、商业谎言等谎言,客观地呈现现实生活、人性特征等。

”下列人物的作品符合这一艺术风格的是()A.拜伦B.雨果C.巴尔扎克D.贝克特解析:由关键信息“客观地呈现现实生活”,可知考查的是现实主义流派,采用排除法,A、B两项是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D项是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

故选C项。

答案:C6.某学者准备给中学生作有关欧美近代现实主义文学的报告,为此他去图书馆查阅了部分文学作品,其中与报告内容相关度较高的是()解析:A项是法国浪漫主义作家雨果的代表作;B项是俄国现实主义作家托尔斯泰的巨著;C项是美国作家海明威的现代主义文学作品;D项是哥伦比亚著名作家马尔克斯的巨著,是“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

历史人教版 必修三 第八单元测试题 -【学生版答案】

历史人教版 必修三 第八单元测试题 -【学生版答案】

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八单元测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解析】“用我们自己的感情来感动我们自己”反映了浪漫主义强调抒发个人情感、积极追求理想世界的特点。

《巴黎圣母院》是浪漫主义文学作品,《安娜·卡列尼娜》和《人间喜剧》是现实主义文学作品,《老人与海》是现代主义文学作品。

【答案】 A2.【解析】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由91部小说组成,刻画了2400多个人物形象,展示了19世纪前期整个法国的社会生活,尤其在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金钱罪恶方面可谓“入木三分”,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答案】 C3.【解析】材料体现了现代主义文学强调集中表现自我,手法比较怪诞,故事的开头和结尾没有明显的理由,故事背景模糊不清,因果关系不明,语言风格悖离传统的特点,故选D项。

【答案】 D4.【解析】材料中的“创作中的世界令人联想起福克纳和马尔克斯作品的融合”是关键信息,选项给出的四部作品的作者分别是法国的雨果、法国的巴尔扎克、哥伦比亚的马尔克斯和爱尔兰的贝克特。

可以判断,应该选C项。

【答案】 C5.【解析】注意时间“18世纪末19世纪初”和关键词“浪漫主义文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频繁的革命与战争,导致社会动荡不安,人们感到法国大革命后建立的资本主义制度远不如启蒙思想家描绘的那样美好,对此感到失望,这一口号的提出集中反映了这种社会情绪。

【答案】 C6.【解析】根据所学史实,19世纪中叶描绘人类按照主观希望的情绪在文学上的反映的是浪漫主义。

故选D项。

【答案】 D7.【解析】根据教材可知选D项。

【答案】 D8.【解析】浪漫主义特征是抒发个人情感,积极追寻理想世界,材料内容体现浪漫主义色彩。

【答案】 A9.【解析】B项是20世纪亚非拉民族文学的特点,C项与浪漫主义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均无关,D项是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

故A项正确。

【答案】 A10.【解析】A项是18世纪末到19世纪30年代的文学主流风格。

B项正确,属于19世纪30年代以后的文学主流风格。

历史 必修三 第八单元综合测试卷及答案

历史 必修三  第八单元综合测试卷及答案

第八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单元检测一、选择题1.英国诗人拜伦的《唐璜》和雪莱的《西风颂》是18世纪后半期至19世纪中叶,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典型代表。

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盛行主要反映了()A.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B.对资产阶级革命的歌颂C.对社会制度的歌颂 D.对人性解放的歌颂2.文学、艺术虽然表达方式不尽相同,但在创作风格上却可以有相似之处。

下列作品与中国的“楚辞”创作风格相似的是()A.《人间喜剧》B.《等待戈多》C.《战争与和平》D.《西风颂》3.他是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其作品“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堪称19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的“社会百科全书”。

这位伟大的作家是()A.巴尔扎克 B.雨果C.司汤达 D.莫泊桑4.在现代化进程中,人们的生活空间由乡村向城市转移,在金钱至上等社会观念影响下出现了城市冷漠化问题。

下列能够反映这一问题的文艺作品是()A.《唐璜》 B.《人间喜剧》C.《英雄交响曲》 D.《日出·印象》5.《聊斋志异》和《人间喜剧》是中西文学史上两部非常有名的代表作品。

比较这两部作品,对其表述正确的是()A.二者的创作风格相互交融 B.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C.描绘了新阶级变动引发的社会变化 D.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秩序的不满6.“他是一个天才的艺术家,不仅创作了无与伦比的俄国生活的插图,而且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

”这是对下列哪位人物的高度评价()A.巴尔扎克 B.列夫·托尔斯泰 C.雪莱 D.雨果7. 19世纪三十年代以后,在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矛盾日趋复杂尖锐,批判现实主义开始成为文学的主流。

下列名言或描述体现了批判现实主义风格的是()①“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②被誉为“讽刺现代社会利弊的百科全书”③深刻揭示了人性的光辉与阴暗面,具有非凡的艺术效果④深入剖析和努力揭示形形色色的社会矛盾,典型的再现社会风貌A. ①④B. ①②C. ②③D. ③④8.有一天,阳光明媚,某画家背着画夹到野外写生,在同一个地点,同一处景物,同一个角度,画出的三幅作品景物色彩却不一样,你认为他的画应属于何种流派()A.写意画派 B.印象画派C.现代画派 D.风俗画派9.随着欧洲艺术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过渡,美术领域经历了印象派、新印象派、后印象派的发展。

人民版高二年级历史必修三第八单元质量检测试题参赛试卷

人民版高二年级历史必修三第八单元质量检测试题参赛试卷

高二年级历史学科第八单元质量检测试题参赛试卷试题说明1.本试题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2.本试题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种题型:其中,第Ⅰ卷选择题占50分,第Ⅱ卷材料题占50分。

3.本套试题适用于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第八专题《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的单元检测。

4.本试题考查的知识点有: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碰撞与冲突,打破隔离的坚冰,与时俱进的文学艺术.第Ⅰ卷选择题(50分)1.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盛行。

下列关于浪漫主义文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它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高潮的产物B.浪漫主义文学刻意突出人的理性C.它反映了对资本主义理性王国的失望D.当时资本主义内部矛盾和弊端开始暴露2.“乐圣”贝多芬的许多作品表达了对资产阶级民主精神的赞颂。

他曾把拿破仑当成建立共和国的英雄人物,并为他谱写的一首交响曲是A.《英雄交响曲》B.《小夜曲》C.《蓝色多瑙河》D.《茶花女》3.18世纪末和19世纪上半叶,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盛行主要反映了A、对人性解放的歌颂B、对资产阶级革命的歌颂C、对社会制度的不满D、对现实生活的不满4.下列属于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是A、雨果B、普希金C、巴尔扎克D、莎士比亚5.下列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文学家中,没有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是A、川端康成B、罗曼·罗兰C、泰戈尔D、马克·吐温6.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现实主义作家中,被誉为中国“诗界革命”旗帜的是A、黄遵宪B、老舍C、鲁迅D、徐悲鸿7.从19世纪30年代起,现实主义渐渐成为欧美文学的主要潮流,其根本原因是A、随着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病逐渐暴露B、古典主义不适时宜,已几乎绝迹C、浪漫主义遭到强烈批判D、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作为文艺创作的基本方法是互相排斥的8.2007年元旦,一位同学在杭州某剧院欣赏了歌剧《天鹅湖》,该歌剧的作者是被誉为“旋律大师”的艺术家是A.柴可夫斯基B.德沃夏克C.贝多芬D.舒伯特9.作品里大量使用了“光”与“色”的组合,使画面上的旭日、河水、晨雾、小舟、远方的景物,随着光色的变化而交相辉映,给人以特有的整体感。

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八单元测试题

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八单元测试题

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八单元测试题命制:张福斌审核:刁峰一、选择题1.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领域的大师勒内·韦勒克对某种创作风格这样评价:“就诗歌观来说是想象,就世界观来说是自然,就诗体风格来说是象征与神话。

”你认为这种创作风格应该是( )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现代主义D.古典主义2.“他为自己的创作提出了目标:法国社会将要作为历史家,我只能当它的书记。

这样我也许可以写出许多历史家忘记写的那部历史,就是说风俗史。

”能体现这一创作目标的文学作品是( )A.《安娜·卡列尼娜》B.《巴黎圣母院》C.《人间喜剧》D.《老人与海》3.比较下面两部著名作品,对其表述正确的是( )A.二者的创作风格相互交融B.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秩序的不满C.描绘了新阶级变动引发的社会变化D.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4.下列作品反映了一个共同的主题。

这一主题是( )A.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B.反封建残余C.现代主义D.浪漫主义5.“……我说不出话,眼睛看不见,我既不是活的,也未曾死,我什么都不知道,望着光亮的中心看时,是一片寂静。

荒凉而空虚是那大海。

”(艾略特《荒原》)据上引诗句判断,《荒原》是一部( )A.浪漫主义文学作品B.现实主义文学作品C.现代主义文学作品D.民族主义文学作品6.1957年,著名小说《在路上》在美国出版,作者借书中人物之口发问:“……你的道路是什么,老兄?——乖孩子的路,疯子的路,五彩的路,浪荡子的路,任何的路。

到底在什么地方、给什么人,怎么走呢?”下列作品与《在路上》风格一致的是( )A.《西风颂》B.《等待戈多》C.《人间喜剧》D.《十日谈》7.画家库尔贝绘画的对象往往是工人、农民、家庭主妇等,有人批评他是“崇尚丑陋”,他说:“我从来没有见过天使或者女神,因此我没有什么兴趣去画她们。

”库尔贝的艺术风格是( )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印象派D.现代主义8.近代西方的一些画家“竭力回避尖锐敏感的社会政治问题,在自己身边的日常生活中追寻光和色的美,寄托自己敏锐的探索精神”。

高中历史必修三人教课后习题:第七八单元测评1 含答案

高中历史必修三人教课后习题:第七八单元测评1 含答案

第七、八单元测评(基础过关卷)(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近年来我国科技事业飞速发展。

“蛟龙”下海,“神十”飞天,“天河二号”计算机超级神速。

这些科技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A.优秀科学家的努力B.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教育科技体制的创新与完善C.全国人民的支持D.借鉴了外国先进科技成果解析:科技成就取得的原因有多方面,A、C、D三项都是原因,但高科技成就取得的“主要原因”一定以经济的发展为物质基础、以科技体制的创新为先导。

因此,选B项。

答案:B2.1967年,英国《太阳报》发表文章《中国的惊人的技术发展》指出,如果允许文化革命在1967年的大部分时间里继续进行,中国可能蒙受极大的损失,不是由于政治上的不统一,而是由于技术训练的中断。

可见作者()A.看到了政治错误对科技发展的破坏B.主张中国继续推行“义务教育”C.赞成中国实行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D.对中苏关系的恶化表现出忧虑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

材料体现了政治错误对科技发展的破坏,故A 项正确;推行“义务教育”是在20世纪90年代,故B项错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材料中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材料中未体现中苏关系恶化,故D项错误。

答案:A3.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一大批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多元化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数以百万计的农村实用技术人才的培养,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支撑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

这表明()A.科技发展推动了经济结构的调整B.科技发展大大推动了我国农业的转型C.科技发展走向多元化D.科技发展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坚强后盾解析:材料意思强调的主要是科技发展为农业服务,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服务,故B项正确。

材料的整体意思并非是说整个经济结构的调整,故A项错误,C、D两项也不能反映材料的主旨。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作业与测评:第八单元 单元检测卷 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作业与测评:第八单元 单元检测卷 Word版含解析

第八单元检测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2017·扬州期末]“它是旧制度衰亡、资本主义上升和工业革命兴起这一时代的精神表达,它对人的理性、冷静和实用主义的反叛……蕴含着对当下的物化社会的警示。

”下列文艺作品中,不具备上述特征的是()A.《巴黎圣母院》B.《自由引导人民》C.《英雄交响曲》D.《老人与海》答案 D解析依据材料分析得知,这种文艺作品的艺术流派应属于浪漫主义。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代表人物雨果的作品;《自由引导人民》是法国画家德拉克洛瓦的作品,它将浪漫主义绘画艺术推向了高峰;《英雄交响曲》是德国浪漫主义音乐代表人物贝多芬的作品;《老人与海》是海明威的现代主义作品,故选D项。

2.19世纪《儒林外史》和《人间喜剧》分别在中国和法国刊印并开始流传。

这两部名著都()A.迎合了当时政治发展的趋势B.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不满C.折射了当时中法的社会百态D.反映了工业文明影响下的诉求答案 C解析《儒林外史》和《人间喜剧》都真实地揭露和反映了社会现实,并未迎合当时政治发展趋势,故A项错误;《儒林外史》和《人间喜剧》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而非对“理想社会”的不满,故B项错误;《儒林外史》真切描绘了知识分子、官僚及乡绅的生活和心理,《人间喜剧》痛斥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无情,淋漓尽致地揭露了金钱至上的罪恶,被称为“社会百科全书”,故C项正确;《儒林外史》是封建农耕文明下的产物,并未反映工业文明影响下的诉求,故D项错误。

3.美国作家尼克为解释某一小说流派举例说,某个被判绞刑的人,在临上绞架前,指着绞刑架故作轻松地询问刽子手:“你肯定这玩意儿结实吗?”于是引起轰笑。

既然面对的是死亡、是荒诞,那只能痛极而笑,化痛为笑,只能不以为然地拿痛苦开玩笑,以喜剧的方式去表现悲剧的内涵,从而酿就了苦涩阴郁的笑。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3第八单元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3第八单元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3第八单元试题及答案随着考试的即将来临,你做好应战的准备了吗?这份设计良好的试题卷将会有效的去检测出你的学习情况。

以下是由店铺收集整理的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3第八单元试题,希望能够帮助到你!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3第八单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罗素指出“浪漫主义者注意到了工业主义在一向优美的地方正产生的丑恶,注意到了那些在‘生意’里发了财的人(在他们认为)的庸俗,憎恨这种丑恶和庸俗”。

可见,浪漫主义兴盛的主要原因是( )A.抒发个人情感追寻理想世界的驱动B.商品经济发展导致拜金主义盛行C.工业革命使“理性的胜利”成为谎言D.浪漫主义者对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解析浪漫主义的兴盛是因为对启蒙运动所宣传的理性主义和工业社会的失望,正是材料中“憎恨这种丑恶和庸俗”的体现,C项正确。

答案 C2.下列著作在1986年均被法国的《读书》杂志推荐为理想藏书。

关于这四部书相对应的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A.诗歌剧本散文小说B.彼特拉克曹雪芹达尔文海明威C.倡导人文主义反对封建礼教阐述自然选择体现现代主义D.抨击世俗王权叙述爱情悲剧挑战教会神学反映反帝反殖精神解析《神曲》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诗人但丁的作品,体现了强烈的人文主义精神;《红楼梦》是曹雪芹的长篇小说,反映了清朝时期封建制度的衰落,鞭挞了封建礼教的罪恶;达尔文的《物种起源》阐述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选择原理;美国作家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是一部现代主义巨著。

答案 C3.斯托夫人猛烈抨击矫揉造作的沙龙文学和妨碍创作自由的法则,她提出“用我们自己的感情感动我们自己”。

以下哪一作品体现了她的文学艺术思想( )解析“用我们自己的感情感动我们自己”体现了反对理性,注重歌颂人的本能感情,是浪漫主义文学的风格。

A项正确。

B、C两项是现实主义文学作品,D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与此风格不一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必修三第八单元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64题)【心灵的激荡】1、19世纪上半叶,欧洲浪漫主义文学成就最高的国家A.德国、法国B.英国、法国C.法国、希腊D.俄国、德国2、19世纪上半叶,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是A.霍夫曼B.拜伦C.雪莱D.雨果3、19世纪上半叶,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的代表作是A.《巴黎圣母院》B.《悲惨世界》C.《哈姆雷特》D.《唐璜》4、下列对应错误的一项是A.英国拜伦《唐璜》B.法国雨果《悲惨世界》C.俄国海涅《西里西亚织工之歌》D.英国雪莱《西风颂》5、19世纪初期,浪漫主义文学流行于欧洲,下列作家不属于浪漫主义作家的是A.雨果B.大仲马C.拜伦D.巴尔扎克6、下列关于浪漫主义文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它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高潮的产物B.浪漫主义文学刻意突出人的理性。

C.它反映了对资本主义理性王国的失望D.当时资本主义内部矛盾和弊端开始暴露7、“如果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这句话不知鼓舞了多少在困境中挣扎的人们。

它出自A、但丁的《神曲》B、雪莱的《西风颂》C、拜伦的《唐璜》D、海涅的《德国,一个冬天的故事》8、下列哪一部分作品是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代表作A、《悲惨世界》B、《基督山恩仇记》C、《唐璜》D、《人间喜剧》9、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中叶,欧洲文学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人们对社会现实的不满B.资本家对工人的奴役C.欧洲的革命与改革成功后的社会现状D.资产阶级的残酷统治10、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中叶,欧洲浪漫主义诗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A.拜伦和雪莱B.拜伦和巴尔扎克C.雪莱和贝克特D.托尔斯泰和巴尔扎克11、18—19世纪之交,欧洲音乐领域发生的重大变化是:A.从古典主义音乐向浪漫主义音乐过渡B.从古典主义音乐向现实主义音乐过渡C.从浪漫主义音乐向现实主义音乐过渡D.现实主义音乐向古典主义音乐过渡期12、下列对贝多芬的音乐评价正确的是①将声乐与器乐相结合②他是法国著名的音乐家③开创了古典主义音乐的先河④成功地赋予器乐反映社会重大题材的使命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13、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在欧洲盛行的是()A、古典主义文学B、浪漫主义文学C、批判现实主义文学D、空想主义14、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盛行实际上反映了()A、欧洲各国人民对拿破仑称霸的愤懑B、广大人民对反封建斗争胜利的喜悦C、维也纳体系统治下的欧洲各国人民的反抗情绪D、各阶层人士对法国大革命后确立的资本主义社会秩序感到失望15、下列哪项不属于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 )A、强调抒发个人情感B、积极追寻理想世界C、追求理性的表达方式D、表达对社会现状强烈不满16、浪漫主义文学的兴起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它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高潮时代的产物B、它反映了对资本主义理性王国的失望C、当时资本主义内部矛盾和弊病开始暴露D、它是资本主义社会充分发展的产物17、19世纪上半叶,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的代表作是( )A、《巴黎圣母院》B、《悲惨世界》C、《哈姆雷特》D、《唐璜》18、19世纪上半叶,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是( )A、霍夫曼B、拜伦C、雪莱D、雨果19、雨果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其主要著作有()①《巴黎圣母院》②《悲惨世界》③《唐璜》④《基督山恩仇记》A、①②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20、希腊每年的4月19日被定为全国哀悼日,主要是纪念A.拜伦B.雪莱C.巴尔扎克D.托尔斯泰21、下列关于浪漫主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兴起于18世纪后半期B、其代表人物主要有雪莱、拜伦等C、产生的背景主要是革命和改革后,人们对现实的不满D、《人间喜剧》是典型的浪漫主义作品22、恩格斯说:“和启蒙学者的华美语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

”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A、浪漫主义文学盛行的时代背景B、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时代背景C、古典主义文学产生的时代背景D、现代主义文学成为主流的时代背景23、将美与丑融为一体,通过对美丽纯洁的吉普赛姑娘和相貌奇丑但内心善良的敲钟人以及卑劣罪恶的副主教等几个主要人物的刻画描写,抨击和讽刺了阴险与邪恶,赞美并歌颂了人类美好的心灵的小说是A.雨果《巴黎圣母院》B.雨果《悲惨世界》C.拜伦《唐璜》D.巴尔扎克《高老头》24、揭露了复辟后,法国封建王朝统治下的社会的黑暗和堕落的作品是()A.《恰尔德•哈罗德游记》B.《唐璜》C.《巴黎圣母院》D.《悲惨世界》25、欧洲浪漫主义诗篇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专制B.有力地支持了法国大革命后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C.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现象D.体现了真正的乐观主义精神26、被恩格斯称赞为“天才的预言家”的伟大诗人是A、但丁B、彼特拉克C、拜伦D、雪莱27、有关浪漫主义文学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它盛行于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B、它突出人的理性,并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C、雨果的作品《巴黎圣母院》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特征D、它在创作中采用夸张的手法,情节跌宕起伏28、拜伦和雪莱的共同点是A、都创作了大量具有民主思想和反判精神的诗篇B、都属于英国浪漫主义诗人C、都体现了一种真正的乐观主义精神D、都参加了希腊民族解放战争29、下列创作代表了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最高成就的是①拜伦《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②雪莱《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③雨果《巴黎圣母院》④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A.②④B.①②C.②③D.①②③【浪漫乐章】30、浪漫主义音乐在欧洲兴起的两个中心是A.奥地利和法国B.奥地利和德国C.德国和法国D.德国和俄国31、连接古典主义音乐和浪漫主义音乐桥梁的是A.舒伯特B.贝多芬C.舒曼D.莫扎特32、被称为“歌曲之王”的是A.贝多芬B. 舒伯特C.小约翰•施特劳斯D.莫扎特33、下列哪一作品被称为“音乐文学上最伟大的杰作”( )A、贝多芬的《第九(合唱)交响曲》B、贝多芬的《第五(命运)交响曲》C、舒伯特的《春之信念》D、舒伯特的《魔王》34、中国的国粹是A.京剧B.长城C.故宫D.黄梅戏35、《幻想曲》的作者是A.舒伯特B.贝多芬C.舒曼D.莫扎特36、注重抒情性、自传性和个人心理刻画,突出个人感受,弘扬民族特性,这是对哪一音乐流派的描述?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现代主义D.现实主义37、德国音乐家贝多芬在与命运抗争的过程中留下了大量的不朽乐章,不愧为音乐史上的一代宗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他是公认的“圆舞曲之王”B.世界近代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C.承古典主义音乐,启浪漫主义音乐D.他的《影响交响曲》、《命运交响曲》、《合唱交响曲》最为辉煌38、19世纪有位著名的作曲家,其本人有“歌曲之王”的美誉,此名人是谁A.舒曼B.莫扎特C.舒伯特D.威尔第39、世界名曲《蓝色的多瑙河》的作者是A.奥地利的舒伯特B.奥地利的小约翰•施特劳斯C.德意志的贝多芬D.匈牙利的李斯特40、属于“乐圣”的作品是A.《向日葵》B.《小夜曲》C.《天鹅湖》D.《命运交响曲》41、被称为“歌曲之王”的是()A、舒伯特B、门德尔松C、肖邦D、舒曼42、《幻想曲》的作者是()A、施特劳斯B、柴可夫斯基C、舒伯特D、舒曼43、19世纪上半叶,中国国粹一—京剧的产生主要得力于( )A、四大徽班进京B、徽调的进京C、汉调的进京D、京剧表演艺术家辈出44、“乐圣”贝多芬的许多作品表达了对资产阶级民主精神的赞颂。

他曾把拿破仑当成建立共和国的英雄人物,并为他谱写的一首交响曲是A.《英雄交响曲》B.《小夜曲》C.《蓝色多瑙河》D.《茶花女》45、把古典主义音乐发展到炉火纯青又开创了浪漫主义音乐先河的是A.德彪西B.海顿C.莫扎特D.贝多芬46、古典主义音乐的特点有①注重形式②讲究谐调③风格高雅④乐观向上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47、素有“音乐之都”称号的著名城市是A.维也纳B.巴黎C.纽约D.莫斯科48、浪漫主义音乐全盛时期的代表人物是A.贝多芬B.舒曼C.舒伯特D.德彪西49、下列对贝多芬交响乐曲的内涵的表达,不正确的是A.洋溢着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气息B.具有强烈的反封建与争取民主的革命精神C.赋予了器乐反映社会重大题材的使命D.在朦胧的光彩中表现事物或物体的气氛和情调50、假如老师要你选一些贝多芬作品来欣赏,你的选择不包括()A、《英雄交响曲》B、《命运交响曲》C、《小夜曲》D、《合唱交响曲》51、来自音乐家心灵的呼唤,表达了在欢乐战胜痛苦后获得的喜悦,被称为“音乐文学上最伟大的杰作”的作品是A.贝多芬的《第九(合唱)交响曲》B.贝多芬的《第五(命运)交响曲》C.舒伯特的《春之信念》D.贝多芬的《第三(英雄)交响曲》【浪漫主义的狮子】52、被称为“浪漫主义的狮子”的是A. 舒曼B.贝多芬C.德拉克洛瓦D.雨果53、浪漫主义美术的开山之作是A.《梅杜萨之筏》B.《自由引导人民》C.《向日葵》D.《伏尔加河上的纤夫》54、大家都知道美国纽约有一个手举火炬的自由女神,法国有一部作品也描写了一个左手执枪,右手高举三色旗的自由女神形象,请问这部作品是A.《红与黑》B.《巴黎圣母院》C.《人间喜剧》D.《自由引导人民》55、该画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法国大革命C.欧洲宗教改革D.法国七月革命56、19世纪上半叶,欧洲浪漫主义美术的代表国家是( )A、英国B、德国C、法国D、俄国57、浪漫主义绘画的先驱是( )A、籍里柯B.德拉克洛瓦C、米开朗琪罗D、达.芬奇58、被称为“浪漫主义的狮子”是( )A、法国画家籍里柯B、法国画家德拉克洛瓦C、意大利美术家米开朗琪罗D、意大利画家达•芬奇59、《自由引导人民》的作者是法国著名的浪漫主义画家()A、鲁本斯B、德拉克洛瓦C、夏尔丹D、安格尔60、19世纪上半叶把浪漫主义美术推向顶峰的人物是( )A、籍里柯B、德拉克洛瓦C、米开朗琪罗D、达•芬奇61、画家德拉克洛瓦的油画《自由引导人民》①反映了1830年法国人民在“七月革命”中英勇战斗的情况②是人们公认的浪漫主义的好作品A、①不正确②正确B、①②均不正确C、①正确②不正确D、①②均正确【综合】6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浪漫主义音乐出现的时间比浪漫主义文学出现的时间早B.贝多芬在音乐发展史上是一个承前启后的人物C.英国和法国的浪漫主义文学成就最高D.德国和奥地利是浪漫主义音乐的摇篮和中心63、毛泽东说:“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对这句话的确切理解是①文艺作品描绘的生活画面就是客观存在的生活原貌②文艺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是经过作家头脑加工的东西③文艺作品融进了作家对一定的社会生活的认识和态度④文艺作品是生活在一定社会中的作家大脑的产物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64、下列属于19世纪欧洲杰出的艺术大师的有①贝多芬②巴尔扎克③莫奈④舒曼A.①③B.①②③C.①③④D.③④二、非选择题(共7题)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巴黎圣母院》的大致情节是:吉卜赛卖艺女子埃斯梅拉达是一位美丽的姑娘,道貌岸然的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和圣母院的驼背敲钟人都爱上了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