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课本自然资源概况知识点-word文档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总复习知识点考点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总复习知识点考点第一章疆域和人口--从世界看中国1.1辽阔的国土1.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既位于北半球,又位于东半球。
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
2.我国地理位置优越:我国东部临海,海岸线较长,利于发展海洋事业。
西部内陆可与欧洲往来。
大部分处于温带,气候南北差异大,为多种农作物生长提供有利条件。
我国海陆兼备,对外交往优越。
3.我国疆域"四至":最北端--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最南端--南沙群岛南缘北纬4°附近的曾母暗沙、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汇合处、最西端--帕米尔高原。
4.邻国:朝、俄、蒙、哈、吉、塔、阿、巴、印、尼、不、缅、老、越。
隔海相望:韩、日、菲、马、文、印。
5.我国从北向南依次分布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
台湾岛是我国第一大岛,舟山群岛是我国的群岛。
渤海和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
6.我国的专属经济区,为我国领海以外并邻接临海的区域,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延伸至200海里。
7.北回归线由东到西依次穿过台湾、广东、广西、云南。
8.省级行政区简称来历:取全称中的一个字,如京、津、黑;用山水名称,如皖、陇、闽、赣;用本省历史名称,如晋、冀、鲁、豫。
1.2众多的人口1.2005年1月6日,我国总人口已达13亿,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我国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从而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结合,同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
3.我国人口分布特点:东南部人口稠密集中,西北部人口稀疏分散。
黑河--腾冲一线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分界线。
4.汉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
少数民族中壮族人口最多,分布最广的是回族。
5.我国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6.我国民族分布特点:以汉族为主体,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分布。
第二章自然环境--我们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2.1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1.我国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自西向东逐级下降。
湘教版地理八上第三章第一节 自然资源概况

Section A
自然资源
气候资源
水资源
土地资源
生物资源
海洋资源
矿产资源
石油
煤
金
矿
天然宝石
水泥 煤油
东北虎
农村沼气
羊毛衫 皮革
自然资源的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 自然资源的数量是巨大的,但又是有限的; 自然资源的质量在各个地区是有差异的; 自然资源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但不均匀; 自然资源的状况是在不断变动之中的。
6
人均值占
世界人均 1/3 3/5 1/3 1/4 1/5
值的比值
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自然资源总量丰富, 人均占有量少。
稀土
白云鄂博 镍
金昌
金 招远
锑
钛
汞
锡矿山
攀枝花
铜仁 水口山
铜
德兴 钨
大余
锡
个旧 平果
铝土
铅锌
内蒙古草原由东到西的变化
高草草原
低草草原
原因 降水由东向西减少
荒漠草原
荒漠
优美风景成为一种新的资源
九 寨 沟
界张 家
国土 矿产 耕地面 河流年 森林面
资源 资源 积
径流量 积
总量居世 界的位次
3
3
4
6
中国主要中原
辽 河
胜 利
中国主要煤矿
伊敏 鹤岗
河
霍林河
鸡西
元宝山
大同 阳泉
开滦
峰峰 神府
淮南 平顶山 淮北
攀枝 花
六盘水
中国主要铁矿
镜铁 山
白云鄂 博
鞍山 本溪 迁安
攀枝 花
大冶
马鞍山
(完整word版)湘教版八年级地理知识点(word文档良心出品)

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中国的疆域和人口第一节中国的疆域一、伟大的祖国(位置)1、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2、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3、经纬度位置:4°N—53°N;73°E—135°E,东西跨经度60多度(跨5个时区,相差4个小时),南北跨纬度近50度。
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二、辽阔的疆域:1、领土的四端:最北:漠河镇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最南:曾母暗沙最西:帕米尔高原;最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汇合处。
2、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
居第3位。
3、濒临的海洋:从北往南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及太平洋。
海岸线长1.8万千米。
4、内海有渤海和琼州海峡。
海域面积300万平方千米。
三、众多的邻国1、陆界线:2万多千米2、陆上邻国:东朝鲜,北蒙古,东北、西北俄罗斯,西部哈、吉、塔、阿、巴,西南印度、尼、不丹,南部缅、老、越。
(14个)3、隔海相望的国家:日、韩、菲、马、文、印尼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广东——大象头(有象鼻子)广西——猫头湖南——长着尖鼻子的老女人头湖北——警察的大盖帽河南——热带鱼河北——马头山西——平行四边形新疆——牛头黑龙江——菜刀江西——老头浙江——小伙子头云南——孔雀开屏贵州——树叶福建——长方形吉林——母鸡安徽——荷花碗四川——蝴蝶西藏——鞋子(鱼)宁夏——十字架辽宁——火炬青海——兔子小女孩甘肃——哑铃骨头陕西——跪着的兵马俑内蒙古——展翅的雄鹰海南——菠萝重庆——骨头台湾——香蕉(红薯)江苏——武松一、历史上的行政区划:早在春秋战国,清朝影响最大。
二、行政区划1、三级行政区划:省、县、乡三级及特别行政区2、34个省级行政单位: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第三节中国的人口一、人口数量世界第一:1、总量:2000年达12.95亿;占世界21.2%。
2、省区分布:最多:河南省;最少:澳门。
二、人口增长速度较快1、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增长快的主要原因:(1)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31自然资源概况

4 .我国具有世界性优势的矿产资源有 〔 A 〕
对于这类自然资源,应尽可能综合利用, 注意节约,防止浪费和破坏
中国的矿产资源 目前,中国已发现了171种矿产,查明资源储量 的矿产有159种。中国为世界上矿产资源总量丰富、 矿种比较齐全的少数几个资源大国之一。 中国的能源矿产资源比较丰富,但构造不够理想。 煤炭资源比重偏大,石油、天然气资源相对较少。 世界上已经发现的金属矿产在中国根本上都有探 明储量。其中,居世界第1位的有钨、锡、锑、稀土、 钽、钛等。中国大多数非金属矿产资源探明储量丰 富,其中菱镁矿、石墨、萤石、滑石、石棉、石膏
贝贝的说法对吗?请你说说理由。
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竭的, 可以随意使用。
可再生资源并不是取之不竭的,由于再 生速度受到自身繁殖能力和外界环境条件影 响,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可再生资源是 有限的。对于可再生资源应有方案、有限制 地加以开发利用。
风能是太阳能的一种转化形式。风力发电是把风能 转变为机械能,再把机械能转变为电能。中国东南沿海、新 疆北部、内蒙古、甘 肃北部,是风能资源 丰富的地区。新疆达 坂城的风力发电场装 机容量达412.9兆瓦, 是目前中国最大的风 力发电场。
平顶山 淮北
山西
淮南
河北 山东
在我国的能源中其储
攀枝花 六盘水
河南
安徽
量和产量居首位,而
在世界上其产量也居
第一位,山西省是我 国煤炭储量最多的省
八年级地理上册复习知识点总结___湘教版_5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1.我国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 居世界第三位, 位于亚洲东部, 太平洋的西岸。
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小部分位于热带。
2.我国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为中心线, 最南端在南海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海南), 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新疆), 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汇合处(黑龙江)。
3、我国东临海洋, 从北向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第一大岛台湾岛, 第二大岛海南岛。
我国的内海是渤海和琼州海峡, 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
4.我国陆上国界漫长, 达2万平方千米, 接壤的国家共有14个。
有六个隔海相望的国家(自北向南依次是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5.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基本上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县级市)、镇(乡)三级。
全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 包括23个省, 5个自治区, 4个直辖市和两个特别行政区。
6、目前人口数为13.7亿。
东西人口分界线: 黑河—腾冲线以东南人口密集, 以西北人口稀少。
中国人口分布特点是东部人口多, 西部人口少。
7、我国实行计划生育, 控制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质量, 是一项长期基本国策。
8、我国共有56个民族, 各民族中, 汉族人口最多, 少数民族中, 壮族人口最多。
我国各民族分布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 交错杂居。
汉族分布最广, 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 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部地区。
民族风情: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云南傣族的泼水节;中华民族的端午节。
民族政策:平等、团结、互助、民族区域自治。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9、我国地势西高东低, 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多种多样, 山区面积广大。
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界线: 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界线: 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10、地势对我国的影响:①气候: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 有利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降水;②交通:我国的大江大河自西向东流入海洋, 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

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一节位置和疆域一、地理位置优越(一)地理位置:(1)从半球位置看,中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2)从纬度位置看,大部分处于中纬度地区;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3)从海陆位置看,中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二)位置的优越性:(1)纬度位置的优越性:①为大多数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足够的热量。
②纬度南北跨度大,使南北气候差异大,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2)海陆位置的优越性:①面临大洋,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和对外经济联系。
②我国西部深入大陆内部,有利于发展陆上交通,加强与中亚、西亚、欧洲等的联系。
③面临大洋,背靠大陆,有利于形成季风气候,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我国内陆,在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形成丰富的降水。
二、疆域辽阔:(1)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
陆上边界线长2.2万多千米,大陆海岸线长1.8万多千米。
(2)我国领土的四个端点:①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的主航道的中心线上(53°N)②最南端: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南北跨纬度约为50度,因而冬季北方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南方绿意盎然。
)③最东端: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135°E)。
④最西端: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73°E)。
(东西跨经度约62°,东西相差约4个小时,因而东部乌苏里江上旭日东升时,西部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斗。
)(3)我国的临海与岛屿:自北向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内海:渤海、琼州海峡;岛屿:台湾岛、海南岛;我国最大的岛屿:台湾岛。
(4)中国的陆上邻国:(14个):朝鲜,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5)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T韩国、M日本、L菲律宾、W马来西亚、Y文莱、Z印度尼西亚。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汇总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汇总-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中国的疆域和人口第一节中国的疆域一、伟大的祖国(位置)1、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2、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3、经纬度位置: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4、我国纬度位置的优越性:气候差异大,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5、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1)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使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在夏季风湿润气流的影响下,降水丰富,有利农业生产;(2)海陆兼备,东部地区有利与海外各国友好往来;西部地区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使我国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各国直接往来,便于对外交往和合作;(3)沿海有许多优良的港湾,便于发展海洋事业。
二、辽阔的疆域:领土的四端:最北: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53°N;最南:海南省南沙群岛曾母暗沙:4°N;最西:新疆帕米尔高原73°E;最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135°E。
2、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
居第3位。
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
(1)濒临的海洋:从北往南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
海岸线长1.8万千米。
(2)中国海域最大的岛是台湾岛,第二大岛海南岛。
(3)内海有渤海和琼州海峡。
领海宽度12海里。
(4)钓鱼岛位于东海、黄岩岛位于南海。
(P5地图)三、众多的邻国1、陆界线:2.2万多千米2、陆上邻国:14个:东朝鲜、北蒙古、东北西北俄罗斯;西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西南印度,尼泊尔,不丹;南部还有缅甸,老挝,越南。
3、隔海相望的国家: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一、行政区划1、三级行政区划: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县级市)、镇(乡)三级及特别行政区2、34个省级行政单位: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3、我国邻国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单位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八年级地理上册考点、重要知识点精编第三、四章(湘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考点、重要知识点精编第三、四章(湘教版)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自然资源概况1.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和能量,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等。
2.自然资源的特点:①自然资源的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
②自然资源的数量是巨大的,但又是有限的。
③随着人口的增多,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不断下降,随着生产的发展,某些资源的总量变得越来越少。
3.按照自然资源能否再生或恢复的特性,将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两类。
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重复利用、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如气候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和土地资源。
但可再生资源也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所以我们应该有计划、有限制地加以开发利用。
非可再生资源是指经人类开发利用后蕴藏量不断减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主要是指自然界的各种矿物、岩石和化石燃料,例如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
对于非可再生资源,应尽可能综合利用、注意节约,避免浪费和破坏。
4.中国为世界上矿产资源总量丰富、矿种比较齐全的少数几个资源大国之一。
中国的矿产地区分布不均衡,多数矿产的人均占有量较少。
能源矿产资源比较丰富,但结构不够理想,煤炭资源比重偏大,石油、天然气资源相对较少,能源矿产大部分分布在我国的北方地区。
有色金属多分布在南方地区。
其中,居世界第1位的有钨、锡、锑、稀土、钽、钛等。
5.新能源:是指在新技术的基础上系统开发利用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核能、氢能等。
与传统能源相比,新能源具有污染小、储量大、分布广的特点。
第二节中国的土地资源1.中国的土地国情是“人多地少”。
2.中国的土地资源类型齐全,拥有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这有利于因地制宜,对土地进行多样化的开发利用。
但各类土地资源在土地资源总量中所占的比重不同,其中草地面积较广,所占比重大,而耕地、林地所占比重偏小,中国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较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课本自然资源概况知识
点
目录是教材的灵魂,目录教学是八年级地理教学的关键。
教材的目录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好的目录能尽可能展现出教材的体系,有助于教师和学生尽快地掌握教材大体内容,也可以帮助学生较好地学习教材内容。
以下是查字典地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地理八年级上册课本目录湘教版,希望你们喜欢。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课本目录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第一节中国的疆域
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
第三节中国的人口
第四节中国的民族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中国的地形
第二节中国的气候
第三节中国的河流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五节自然资源概况
第六节中国的土地资源
第七节中国的水资源
第八节中国的海洋资源
第四章中国的主要产业
第一节农业
第二节工业
第三节交通运输业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课本自然资源概况知识点什么是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的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与能量。
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以及海洋资源等。
自然资源的特征:自然资源的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
在自然界,自然资源的数量是巨大的,但又是有限的。
自然资源的质量各个地区是有差异的。
我国自然资源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
自然资源由于受大某些成因的制约,其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但他们在地区分布上一般都是不均匀的。
自然资源的状况处在不断的变动之中。
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多的地区是青藏高原。
x疆、内蒙古等地由于深处内陆,水气少,云雾少,光照强,太阳辐射总量较多,而青藏高原除上述原因外,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二者共同作用,使之成为太阳辐射量最大的地区。
年太阳辐射量最小的地区是四川盆地,该地区处在东南及西南暖湿气流交汇的地区,年降水量多,
云雾量大,造成该地区太阳总辐射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