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概况》教案设计 湘教版地理

合集下载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自然资源概况》教学设计1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自然资源概况》教学设计1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自然资源概况》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自然资源概况》教材,主要介绍了自然资源的定义、分类、我国自然资源的分布特点和合理利用等知识点。

本节课内容是学生学习地理的重要基础,对于培养学生对自然资源的认识和保护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自然资源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自然资源分类、分布特点和合理利用等方面还需进一步深化认识。

此外,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自然资源的定义、分类,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分布特点,学会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的观念,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自然资源的定义、分类、我国自然资源的分布特点和合理利用。

2.难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实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分享,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设计好讨论话题,准备案例资料。

3.安排好课堂练习题目。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素材,引导学生关注自然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自然资源吗?请举例说明。

2.呈现(10分钟)介绍自然资源的定义、分类,展示我国自然资源的分布特点。

请学生认真听讲,记录重要知识点。

3.操练(10分钟)针对我国自然资源的分布特点,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动手实践,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例如:请根据我国自然资源的分布特点,判断下列说法的正确性。

4.巩固(5分钟)小组合作学习,讨论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措施。

湘教版初二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一节自然资源概况教案

湘教版初二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一节自然资源概况教案

湘教版初二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一节自然资源概况教案第一节自然资源概况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种类和特点。

2、了解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和分布状况。

3、了解我国太阳辐射量分布的大致规律。

明白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多和最少的地区及其成因。

能力目标:1、能正确判定什么是自然资源。

2、学会简单的数字分析和对比法,能够运用已知知识对自己的日常行为进行初步的分析评判。

情感目标:通过比较分析,使学生初步学会正确面对我国的资源现状,明白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树立正确的资源观。

教学重点:1、自然资源种类及正确判定。

教学难点:1、正确判定自然资源。

2、我国矿产资源的分布状况。

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自学阅读法、读图分析法、小组合作讨论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用具:PowerPoint2021幻灯片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引新)同学们,我们用的教材是用什么做成的?(木材)谁能举出例子说说还有哪些生活或学习用品的原材料来源于自然界?(板书)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自然资源概况(过渡)第一我们来了解什么是自然资源。

(板书)一、什么是自然资源(提问)阅读课文P54第1段,结合我们周围的实例,说一说什么是自然资源。

(“活动1”)(板书)概念(学生汇报答案)(火眼金睛)判定下面哪些属于自然资源?(“活动2”)(出示幻灯片)(摸索)我们如何样才能正确判定出自然资源呢?(学生讨论、归纳)1、存在于自然界,未经人类加工;2、目前能为我们提供福利。

(巩固提高)我们再来看几种物质,判定有哪些属于自然资源?(出示幻灯片)(过渡)那自然资源的类型有哪些呢?(板书)类型(提问)“活动2”中的自然资源属于哪种类型?(出示幻灯片)判定图中的自然资源属于哪种类型?(结合“活动3”)(过渡)自然资源的特点有哪些?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

(板书)二、自然资源的特点(讲授)由于社会的进展和科技的进步,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明白得不断加深,资源开发和爱护的范畴不断扩大。

湘教版八上地理 3.1自然资源概况 教案设计

湘教版八上地理 3.1自然资源概况  教案设计

八年级地理教学案课题:第三章第一节自然资源概况学习目标:1、自然资源的概念及两大分类。

2、记住我国自然资源的特征。

3、理解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学习重点:1、自然资源的概念及两大分类。

2、理解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学习难点:1、自然资源的概念及两大分类。

2、理解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学习过程:精彩导入: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本节我们将会了解我国丰富的自然资源。

一、自主学习1.概念:存在于________的能为人类提供________的物质与能量。

2.分类:主要包括_______资源、______资源、_______ 资源、 __________ 资源、__________ 资源以及__________资源等。

按照可否再生,自然资源还可分为__________资源和 __________ 资源。

3.特征:我国自然资源具有 __________,________,的特征。

4.利用:我国现在的资源利用现状十分严峻,__________、__________ 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二、探究学习1自然资源的概念我们现在利用的自然资源有哪些?如何给自然资源下定义?由此可知,自然资源是人类从中获取的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

练习、运用多媒体展示有关自然资源图片,下列哪些是自然资源2、自然资源的分类自然资源会被耗尽吗?我们将它们分成哪两大类?练习、下列自然资源中,哪些是可再生资源,哪些是非可再生资源?(填序号)①太阳能②被污染的水③铁矿④石油⑤森林⑥退化的草场⑦土地⑧煤⑨鱼⑩核能⑾风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3、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看书完成下列填空,然后总结出中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我国各种自然资源总量在世界的排名土地()矿产()耕地()河流径流量()草原、海洋、水产等等各种资源都居世界前列。

中国人均占有量和世界人均占有量相比较土地()淡水()森林()矿产()中国的自然资源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采取的措施我国的自然资源形势严峻,对此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实施怎样的战略目标?合理利用和节约保护有限的自然资源;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

湘教版地理自然资源概况教案设计

湘教版地理自然资源概况教案设计

湘教版地理自然资源概况教案设计教案标题: 湘教版地理自然资源概况教案设计教案目标:1. 了解湖南省地理自然资源的基本概况。

2. 理解自然资源对湖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3. 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教学内容:1. 湖南省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

2. 湖南省气候特征和水文地理特点。

3. 湖南省主要的矿产资源和能源资源。

4. 湖南省的农田资源和林地资源。

教学准备:1. 教科书《湘教版地理》。

2. 世界地图和中国地图。

3. PPT或幻灯片投影仪。

4. 不同类型的地质样本和生态资源图片。

教学过程:导入活动:1. 利用地图和图片,向学生展示湖南省在中国的位置。

2. 引导学生描述湖南省的地貌特征和气候特点。

知识讲解:1. 通过PPT或幻灯片的形式,介绍湖南省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和水文地理特点。

2. 分段讲解湖南省的矿产资源和能源资源以及其重要性。

3. 介绍湖南省的农田资源和林地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情况。

互动讨论:1. 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利用教材和所学知识,讨论湖南省自然资源多样性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2. 每个小组按照提供的问题撰写整理后的讨论总结。

总结评价:1. 回顾并总结湖南省地理自然资源的概况。

2. 对学生的小组讨论进行点评和评价,鼓励积极参与和批判性思维。

拓展延伸:1. 鼓励学生深入了解湖南省的自然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措施。

2. 推荐相关书籍和网站资源,供学生进一步研究和学习。

教学资源:1. 世界地图和中国地图。

2. 教科书《湘教版地理》。

3. PPT或幻灯片投影仪。

4. 不同类型的地质样本和生态资源图片。

5. 讨论总结表格。

这个教案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湖南省地理自然资源的概况,并探讨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通过互动讨论和拓展延伸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同时,提供多种教学资源和引导,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 第一节 自然资源概况教案 (新版)湘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 第一节 自然资源概况教案 (新版)湘教版

自然资源概况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清楚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能根据有关数据资料概括我国资源总量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利用不尽合理的国情,并能经过讨论后制定本组、本班节约利用和保护资源的具体措施。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节约和保护资源的行为习惯。

【学情分析】教材包括“自然资源自述”和“总量丰富,人均不足”两部分。

“自然资源自述”,包括自然资源概念和分类。

课本通过活动,要求学生明确理解给出的几种自然资源的具体作用,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自然资源的概念。

对于什么是可再生自然资源和不可再生自然资源通过案例去理解,以及如何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

并要求学生明白可再生资源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不可再生资源,关键在于人类对其如何利用和保护。

“总量丰富、人均不足”通过图表对比几种资源的总量和人均量在世界的位次去体会。

通过活动让学生收集理解当地自然资源利用情况,了解资源还存在分布不均的特点,在开发利用中还存在浪费严重等问题。

【重点难点】(一)重点使学生懂得节约利用和保护资源的重要性,并能够付诸行动。

(二)难点使学生能够根据有关数据资料概括出我国资源总量多,人均少,利用不尽合理的国情特征。

【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新课导入我们都知道,人类生产和生活离不开自然环境,也离不开自然界中各种各样的自然资源。

那么我国的自然资源状况如何呢?我们又怎样利用它们为人民生活和经济建设服务呢?今天我们就学习我国自然资源及其利用。

活动2【讲授】自然资源与人类的关系【提问】谁能从我们的衣食住行等方面,举例说明自然资源与我们的生活密切关系呢?(学生回答)【展示】人类利用土地、矿产、森林、水能资源的图片,并完成p.46活动。

【小结】存在于自然界中,能被人类利用的气候、水、土地、森林、矿产等资源,都是自然资源,它们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

活动3【活动】一、自然资源自述【承转】可见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资源,比如当有一天没有了空气、水,我们就不能生存。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第一节《自然资源概况》教案 湘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第一节《自然资源概况》教案 湘教版

《自然资源概况》教学设计
一、教学理念:
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打造优质高效课堂。

二、教学目标:
1、课标要求:举例说出什么是自然资源,它有哪些主要类型。

2、学习目标:
(1)知道自然资源的概念及其主要类型。

(2)能说出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可拓展性等重要特征。

(3)培养学生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是自然资源的分类及特征
2、难点是联系身边的事例形成科学的资源观、环境观。

四、教学方法:
分组、合作、探究,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

湘教版地理八上《自然资源概况》word教案

湘教版地理八上《自然资源概况》word教案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自然资源概况一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的第一节《自然资源的概况》主要介绍了自然资源的定义和分类、自然资源的特征。

本章是学习、研究人地关系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础,而本节又是学习中国自然资源的基础。

因此自然资源的定义、分类、特征必须使学生有个清醒的认识。

本节课是其中的第一课时,着重介绍自然资源的定义和分类、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在技术进步下,自然资源范围不断的扩大四个的特征。

二教学目标⑴知识与技能:1、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及其主要类型;2、了解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可拓展性等特征;3、了解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和人均量之间的矛盾;4、通过阅读矿产分布等图,了解自然资源分布的规律性和不均匀性;5、学会应用图、资料等归纳和总结地理事物。

⑵过程与方法:1、运用图片,举例说明自然资源的概念;2、通过分组、利用多媒体手段、竞赛的方式加深对六类自然资源的认识;3、通过玲玲和贝贝的论点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我国自然资源的总量巨大,但又是有限的特征;4、通过学生分析资料、讨论归纳出自然资源的范围不断变化的特征;5、通过比赛让学生说出家乡自然资源存在合理或不合理现象、解决的方法。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树立正确的资源观教学重点: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正确的资源观教学难点:1、自然资源的范围是不断变化的2、自然资源的数量巨大,但又是有限的三教具准备:自制电脑课件。

四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我们在作文中经常用到这样一个词来形容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

那么如何的“地大”,我们在前面的课程中都已经学到了。

那么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来学习我们伟大的祖国的“物博”。

〔电脑视频〕视频介绍:首先我给大家播放一段法国经典的保护水资源公益广告,它介绍了水资源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告诉人们要保护水资源,那么水资源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到底有什么用途呢?请大家带着问题观看短片〔学生讨论〕饮用,消防,洗澡,烹饪,清洁,种植,养鱼,云层保护地球,冰山储存水,调节气候〔教师小结〕同学们看的很仔细,水的作用还有很多,不仅用于生活,还用于工业、农业、渔业、交通等等方面,就不一一列举了,从同学们刚才的讨论我们知道,水资源对我们影响很大,但它只是自然资源的一种,那么什么是自然资源呢?这就是我们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请同学们打开课文p54自然资源概况〔电脑打出自然资源概况〕〔教师提问〕什么是“自然资源”吗?它的概念是什么?我们怎么区别它们呢?(学生:存在于自然界的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和能量,就是自然资源)〔电脑打出自然资源的概念------存在于自然界的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和能量〕〔教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的好,那么请大家把这个概念在课本中划出来。

地理初二上湘教版第三章第一节自然资源概况教案

地理初二上湘教版第三章第一节自然资源概况教案

地理初二上湘教版第三章第一节自然资源概况教案教学目标:1、明白什么是自然资源,以及自然资源的分类。

2、了解自然资源的特点。

3、了解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和人均量之间的矛盾,树立珍爱合理利用并倡导节约资源的观念,增强资源爱护意识。

教学重点:自然资源的分类和特点。

教学难点:自然资源的特点教学方法:情形导入、对比分析、读图分析、合作交流教学过程:一、情形导入:请同学们看看我们的教室,有哪些东西的原料来源于自然界?(学生回答)着确实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知识——自然资源。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一)、学习任务一1、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54第一二段,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是自然资源?(2)自然资源有哪些类别?(3)54页活动题目2、3。

2、小组交流:组内交流以上问题,并提出疑难。

3、合作探究:(1)探究问题:六种资源哪些是可再生资源?那些是非可再生资源?什么缘故?(2)教师点拨:能够再生或者能够循环利用的自然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在短时刻内不能再生的资源为非可再生资源。

(3)探究结论: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海洋资源是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

4、拓展延伸: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我们该如何样利用自然资源?(二)、学习任务二1、自主学习:阅读教材《自然资源的特点》,结合你所学的历史知识人类社会的进展变化,从自然资源的范畴、数量、质量、分布、状况几方面分析自然个性化修改:资源有哪些特点,并能举例说明。

2、小组交流:组内交流以上问题,提出疑难。

我国自然资源种类总量居世界情形人均占有量居世界情形矿产资源第3位是世界人均的1/2土地资源第4位是世界人均的1/3水资源第6位是世界人均的1/4森林资源第8位是世界人均的1/6海产资源世界排名名列前茅世界排名专门低珍稀动物种类约占世界总数的1/10 约有20种面临绝灭材料二漫画“所剩无几”探究问题:我国自然资源的差不多特点是什么?教师点拨:此题考查的是人类与自然资源的紧密关系,漫画反映了人口增长造成的资源问题,资料显示了我国的自然资源现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引导学生完成课本P61活动题1:判断哪些属于自然资源?为什么?甘蔗、铁矿石、小麦、闪电属于还是不属于自然资源?为什么?
4、生活中就有很多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例子,引导学生找一找教室里的“自然资源”。
5、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等,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如农业生产离不开土地、阳光、水;书本、纸张原料来自森林等。
(二)、自然资源的特征
(过渡)存在于自然界的物质和能量之所以能称之为自然资源,关键在于看它是否能“为人类提供福利”。而这,关键在人,主要看人口的素质和数量。
1、人口素质越高,科技越发达,过于认为不属于自然资源的物质与能量,现在也被纳入了自然资源的范畴,如太阳能等。(概念的可扩展性)
2、“说不定到哪一天,海啸、地震、风暴等都会成为自然资源。”你认为这有可能吗?
2.扩展延申,除了太阳能之外,还有哪些资源可以供人类进行开发利用呢?人类又是怎样利用这些资源的呢?
从视频中获取信息,回答视频中发电厂所利用的能源是什么。
二、教学过程
一、知识讲解
(一)什么是自然资源?
1.指导学生明确自然资源的含义:
(1)自然界存在的物质都属于自然资源吗?
2、小结:自然资源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存在于自然界;能够为人类提供福利。
2、展示多种自然资源的图片,
3、小结。
(过渡)可再生资源有自我更新的能力,那是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呢?
4、水资源可以“循环使用”,土地资源可以“重复利用”,展示图片闹水荒、黄河断流、土地荒漠化等,引导学生思考:这是怎么回事?
5、指导学生完成P62活动题1,小结:可再生资源应有计划、有限制地加以开发利用。
3、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也使得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不断下降。引导学生分析中国主要自然资源的总量和人均占有量在世界上的占比对比。(数量的有限性)
(三)、自然资源的种类
(过渡)在我们熟悉的自然资源中,你思考过煤、铁等矿产资源和水、土、生物资源有什么区别吗?下面我们来学习自然资源的类。
1、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P62-63,思考: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各自的概念和例子。
(过渡)可再生资源可以在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重复利用、循环使用,那非可再生资源呢?
6、引导学生对不同的自然资源进行分类,并说明原因。
7、指导学生阅读“风能”的利用相关资料。
8、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可再生资源是否是取之不竭的?
9、引导学生读图中国主要能源矿产分布图,思考:图中有哪些中国主要的能源矿产?它们又主要分布在哪里?
1.知道什么是自然资源,举例说明什么是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2.了解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的特点,正确认识我国自然资源现状。
教学难点
掌握我国主要自然资源的
教学辅助
材料与手段
多媒体课件
创设情境法、读图分析法、自学指导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
1.播放《航拍中国3》片段,并提问。
齐读课文,先从字面上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
完成课本P61活动题1,加深对自然资源概念的理解。
找一找生活中的“自然资源”。
举例说出太阳能在生活中的运用。
分析中国主要自然资源的总量和人均占有量在世界上的占比对比,理解中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的特征。
自主阅读教材,从字面上理解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的概念、特征。
小组合作,对多种自然资源进行分类,并请代表阐述理由。
观察图片可得:可再生资源如不注意保护,也会枯竭。
完成P62活动题1,理解可再生资源应“有计划、有限制”地开发利用。
简单了解什么是矿产资源。
读图找出中国主要能源矿产的主要分布地区。
三、课堂小结
总结归纳,本节课的主要知识框架。
四、板书设计
教学
反思
教学课题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 自然资源概况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了解自然资源的种类,掌握我国主要自然资源的分布状况。
过程与方法
知道自然资源如何分类,能列举说明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现状,培养学生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