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小儿推拿现状简介

合集下载

小儿推拿前景分析

小儿推拿前景分析

小儿推拿前景分析小儿推拿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对小儿身体穴位的推拿和按摩,调节体内的气血运行,促进身体的生长发育和健康。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小儿推拿行业正逐渐兴起并展现出良好的前景。

首先,小儿推拿具有一定的独特优势。

相比成人推拿,小儿推拿操作更为轻柔温和,更适合儿童的生理特点。

小儿推拿可以有效促进儿童身体发育,增强免疫力,调节消化系统功能,改善睡眠质量,提高学习效果等。

并且小儿推拿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有积极影响,有助于预防和治疗一些儿童常见病和多发病。

其次,小儿推拿市场需求持续增加。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家长对孩子健康的关注,小儿推拿在儿童保健和疾病预防方面的需求逐渐增加。

特别是在儿童生长发育问题和学习压力过大的时代,小儿推拿作为一种非药物治疗手段备受关注。

同时,特殊儿童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他们对小儿推拿的需求也有所提高。

因此,小儿推拿市场的需求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

再次,小儿推拿行业还有较强的发展潜力。

目前,小儿推拿行业还处于初级阶段,市场上的从业人员和机构数量相对较少,行业竞争相对较小。

随着行业的发展,小儿推拿职业将会越来越受到重视,市场中的从业人员数量将会逐渐增加。

同时,小儿推拿的疗效也会更加被认同,成为一种主流的保健疗法。

因此,小儿推拿行业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然而,小儿推拿行业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小儿推拿行业缺乏专业人才。

目前,国内仍缺少专业的小儿推拿培训教育机构和规范化的培训教材,导致从业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

其次,小儿推拿行业的规范和监管措施还不完善,从业者的行业准入门槛较低,存在一些不规范的行为和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

这些问题对小儿推拿行业的发展和行业信誉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综上所述,小儿推拿行业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对传统医疗方式的认可,小儿推拿行业将会逐渐兴起并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认可。

但同时也需要加强行业规范和监管,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确保小儿推拿行业能够健康有序地发展。

2024年度小儿三字经流派推拿疗法概况1

2024年度小儿三字经流派推拿疗法概况1
了解病情
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患儿病情、 体质及相关禁忌。
2024/3/23
环境准备
选择安静、舒适、温暖的室内环境 ,避免患儿受风寒。
手部准备
推拿师要保持双手清洁、温暖,可 涂抹适量推拿介质。
17
操作中注意事项
辨证施治
根据患儿病情、体质等因素,选 择合适的推拿手法和穴位。
力度适中
推拿力度要适中,以患儿舒适为 度,避免过度刺激。
科研与创新的不足
目前,小儿三字经流派推拿疗法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还有待提高。在基础理论、临床应用、疗效评价 等方面还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以推动小儿推拿疗法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发展。
28
发展趋势与前景
要点一
多学科交叉融合
未来,小儿三字经流派推拿疗法的发 展将更加注重多学科交叉融合,结合 现代医学、生物学、心理学等相关学 科的理论和方法,深入研究小儿推拿 的作用机制和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 更科学、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2024/3/23
29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3/23
30
中止泻等功效。
02
清小肠
用拇指桡侧缘自小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具有清利小便、泌别清浊等功
效。
03
运内八卦
用拇指罗纹面着力,在小儿手掌面,以掌心为圆心,以掌心到中指根横
纹内2/3和外1/3交界点为半径,所作圆周,具有宽胸利膈、理气消食等
功效。
23
积食
清胃经
用拇指螺纹面着力,从小儿大鱼际外侧缘向掌根方向直推,具有和 胃降逆、消食化积等功效。
27
存在问题与挑战
2024/3/23
传承与发展的挑战
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传统医学面临着传承与发展的挑战。小儿三字经流派推拿疗法作为传统医学的一部分,同 样面临着如何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如何在新时代下继续传承和发展的问题。

推拿行业现状分析报告

推拿行业现状分析报告

推拿行业现状分析报告推拿,作为中国传统的一种疗法,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推拿行业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对推拿行业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为相关从业者和消费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市场规模与发展趋势推拿行业是一个庞大的市场,涵盖了医疗推拿和休闲推拿两个方向。

据统计,2019年我国推拿行业的市场规模超过1000亿元,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

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增强和消费水平的提高,推拿行业有望进一步扩大市场规模。

当前,推拿行业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1. 专业化与技术创新:推拿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推拿师的专业素养和技术水平。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推拿机构开始注重对推拿师的培训和考核,提高行业的整体素质。

同时,推拿技术也在不断创新,结合现代科技,如电子脉搏仪、推拿机器人等,增强了推拿的效果和体验。

2. 多元化服务: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推拿机构开始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提供更多样化的服务。

除了传统的按摩推拿,还有针灸、拔罐、艾灸等疗法,以及香、音乐、氛围等辅助手段,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3. 整合资源与品牌建设:推拿机构在市场竞争中加大了对资源整合的力度,通过合作医院、药店等渠道,提高服务的可及性和可信度。

同时,一些大型推拿机构开始注重品牌建设,加强企业形象推广和品牌认知度。

二、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推拿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机遇。

1. 法律法规与监管:推拿行业属于医疗服务范畴,其管理和监督需要严格依据相关法律法规。

然而,当前推拿市场存在一定的乱象,一些无资质的机构和从业者泛滥,给行业形象和消费者权益带来一定风险。

加强推拿行业的管理和监管,是保障行业健康发展的关键。

2. 人才缺乏与培训问题:推拿行业对从业者的要求越来越高,但目前行业内专业水平参差不齐。

加强从业者培训和考核,提高行业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是推拿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3. 消费者需求与健康观念:推拿行业需要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和健康观念做出相应调整。

小儿推拿研究可行性分析

小儿推拿研究可行性分析

小儿推拿研究可行性分析引言小儿推拿作为传统中医疗法之一,已经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并被证明对婴幼儿的健康发育和疾病治疗具有积极的影响。

然而,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对小儿推拿疗效的科学研究需求日益增加。

因此,本文将对小儿推拿的研究可行性进行分析。

1. 小儿推拿的现状分析小儿推拿作为中医疗法的一种,传承于中国的传统医学文化中。

几千年来,小儿推拿一直被广泛应用于婴幼儿的治疗中,被认为可以调理脏腑功能,促进身体健康。

然而,小儿推拿的研究相对较少,特别是缺乏大样本、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

因此,对小儿推拿的研究可行性需要进行深入分析。

2. 小儿推拿研究的意义小儿推拿研究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科学验证小儿推拿疗效通过科学、严谨的研究设计,可以验证小儿推拿的疗效,进一步为其在儿科临床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2.2 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对小儿推拿进行系统研究,可以进一步验证其疗效及安全性,为儿童及其家长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2.3 深化对小儿推拿机理的理解通过研究小儿推拿的机制,可以深化对中医经络理论的理解,为小儿推拿以及其他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基础。

2.4 保护与传承中医文化小儿推拿作为传统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深入研究,可以保护和传承中医文化,促进其在当代社会的发展和应用。

3. 小儿推拿研究可行性分析小儿推拿研究的可行性需要考虑多个因素,以下是几个关键因素的分析:3.1 临床试验的可行性对小儿推拿进行临床试验是验证其疗效的重要手段。

合理的研究设计、随机对照和大样本的试验是保证研究可靠性的前提。

3.2 研究者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小儿推拿研究需要专业的医学知识和经验。

研究者需要具备中医内外科知识和相关的儿童发育学知识,以进行准确的研究诊断和治疗。

3.3 研究机构和设施小儿推拿研究需要合适的研究机构和设施支持。

大型综合医院或专科医院提供的医疗资源和设备能够满足研究需要,有利于研究的顺利进行。

关于小儿推拿市场的调查报告

关于小儿推拿市场的调查报告

关于小儿推拿市场的调查报告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小孩子的健康日益关注,小儿推拿逐渐成为了市场上的热门服务之一。

本次调查就是想探究一下小儿推拿市场的现状、需求以及发展趋势。

一、市场现状调查发现,小儿推拿市场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推广,越来越多的父母希望通过这一服务来保证孩子的健康和成长。

大多数小儿推拿机构都可以提供多种治疗方式,如推拿、拍打、拍背等,可以针对不同的问题进行治疗。

二、需求分析调查发现,小儿推拿市场的需求主要来自两方面。

第一方面,就是父母对于孩子健康的关注。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父母愿意花钱为孩子保证健康,小儿推拿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第二方面,就是孩子的身体问题。

小孩子的身体比较娇嫩,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小儿推拿可以帮助缓解身体上的不适,提高孩子的免疫力。

三、发展趋势随着小儿推拿市场的不断发展,也有一些新的发展趋势出现。

首先,在技术方面,小儿推拿机构可以采用先进的仪器和技术来提高效果,如采用光敏催眠仪、红外线仪器等。

其次,在服务方面,小儿推拿机构可以采取会员制度、家庭医生制度等来提供更加贴心的服务,与客户建立更为密切的关系。

综上所述,小儿推拿市场是一个十分有前景的市场,随着社会对于小孩子健康的重视和小儿推拿机构的不断壮大,相信市场前景一定会更加光明。

随着社会对小孩子健康的重视,小儿推拿市场逐渐成为了热门服务。

市场现状表明,小儿推拿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推广,不同机构也会提供不同的治疗方式以针对不同的问题。

需求分析也表明,小儿推拿市场的需求主要来自于父母对孩子健康的关注以及孩子身体上的问题。

市场的发展趋势则体现出机构可以采用更先进的技术和服务方式,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提供更贴心的服务。

小儿推拿市场可以说是一个十分有前景的市场,相信随着该市场的壮大和社会对小孩子健康的关注程度的提高,市场前景一定会更好。

小儿推拿行业分析

小儿推拿行业分析

小儿推拿行业分析小儿推拿是针对儿童进行按摩、推拿和按压的一种保健方法,起源于中国传统医学。

随着家长对儿童健康的关注程度提高,小儿推拿行业也逐渐兴起。

首先,小儿推拿行业的市场需求量大。

当今社会,由于现代化生活方式的影响,许多孩子容易出现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方面的健康问题。

而小儿推拿作为一种传统的保健方式,能够有效改善孩子的身体状况,促进健康发展。

因此,家长们对小儿推拿的需求量日益增加。

其次,小儿推拿行业的发展条件成熟。

小儿推拿作为一种治疗儿童疾病和促进儿童健康的独特技术,需要具备专业的技术和资质,以确保按摩的安全和有效。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小儿推拿师培训及管理体系,推动了小儿推拿行业的规范发展。

再次,小儿推拿行业的前景广阔。

随着养育观念的改变和孩子健康问题的增多,小儿推拿行业在未来将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并且,小儿推拿可以与其他医疗机构和健康机构进行合作,提供综合性的健康服务。

同时,小儿推拿也可以与互联网技术结合,发展在线推拿平台,方便家长随时随地获取专业的儿童按摩指导。

最后,小儿推拿行业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由于市场竞争的增加,有些小儿推拿机构或个人可能会出现技术水平不高、服务质量不过关的情况。

此外,家长对小儿推拿的认知有限,容易受到一些不科学或不合理的推拿观念的误导。

因此,小儿推拿行业需要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整个行业的服务质量和专业水平。

综上所述,小儿推拿行业具有市场需求量大、发展条件成熟、前景广阔等优势。

然而,行业内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行业从业人员共同努力,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推动小儿推拿行业的发展。

中医推拿行业现状分析报告

中医推拿行业现状分析报告

中医推拿行业现状分析报告一、行业发展概况中医推拿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近年来在国内外都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可。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和追求,中医推拿行业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

二、市场需求1.人们对健康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中医推拿提供了一种非药物、非手术的健康维护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群的青睐。

2.社会老龄化加剧,中医推拿对老年人的保健效果显著,老年人群体成为了中医推拿市场的重点。

3.工作和生活压力大,导致许多人出现不同程度的身体不适,中医推拿作为一种舒缓压力、缓解疲劳的方式,受到了年轻人的欢迎。

4.运动和健身成为时下流行,中医推拿对运动员的身体调理和损伤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三、行业面临的挑战1.中医推拿行业整体规范程度较低,存在着一些从业人员技术不过关、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这对整个行业形象造成了负面影响。

2.人才短缺问题突出,中医推拿行业需要经过系统学习和实践才能掌握的技术,难以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从事。

3.市场竞争激烈,各类医疗机构和健康机构都推出了中医推拿服务,形成了激烈的竞争局面。

四、发展机遇与趋势1.国家对中医药事业的支持力度加大,相关政策出台,为中医推拿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机遇。

2.中医药国际化进程加快,中医推拿作为中医药的一部分,也得到了国外市场的关注和需求,对海外市场的拓展具有积极意义。

3.中医推拿行业正逐步规范化,相关机构和协会加强对从业人员和机构的管理和培训,提高中医推拿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五、发展建议1.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技术培训和能力提升,提高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

2.加强行业自律,建立健全行业规范和准则,严格把关行业门槛,杜绝不良行为。

3.加大市场宣传和推广力度,提高中医推拿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4.与医疗、健康机构合作,共同推动中医推拿的发展,开创新的合作模式。

5.加强与国外中医推拿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推广中医推拿的国际化。

6.投入更多的研发力量,推动中医推拿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小儿推拿发展现状及前景思考

小儿推拿发展现状及前景思考

小儿推拿发展现状及前景思考【摘要】小儿推拿是建立在中医整体观念的基础上,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学说为理论指导,运用各种手法刺激穴位,使经络通畅、气血流通,以达到调整阴阳、恢复脏腑功能、治病保健目的一种方法[1]。

它是一种“以手代针”在穴位上推拿的绿色安全疗法,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

小儿推拿将会是未来治疗小儿疾病不可或缺的一种疗法,故有必要分析小儿推拿的发展现状及进行前景思考。

【关键词】小儿推拿;现状;前景小儿推拿的科研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

临床研究的试验设计还不够规范,样本量较少,没有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从文献研究中可以看出,小儿推拿处方中的核心穴位大都位于小儿的上肢部,但是因为动物模型的限制,目前小儿推拿的动物实验多局限在胸腹部穴位的研究,且研究的深度有限。

1我国小儿推拿发展现状1.1流派众多,技法各异小儿推拿流派是指世代相传,具有自身特色和风格的关于小儿推拿的理论体系及操作技能的群体。

为此,得到公认的有以下流派:湘西小儿推拿流派、小儿推拿三字经流派、孙重三小儿推拿流派和冯氏小儿捏脊(积)流派等。

因流派不同,流派之间的学术思想及技法特点各不相同。

如湘西小儿推拿流派的学术思想是取穴之本勿忘五经,配穴之要勿忘精要,推治始终勿忘开关。

技法特点是摆动为主,频率均匀;轻快柔和,以数为度;推揉为主,拿按次之;旋推为补,直推为泄。

而小儿推拿三字经流派的学术思想是辨证论治,突出主穴,随方加减;重视纯阳,以清见长;重脾胃,调中土,消补结合;培土生金,后天养先天。

技法特点是取穴少,善用独穴;推时长,频率快;上推为补,下推为泄;较大小儿配合脏腑点穴。

1.2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小儿推拿作用机制尚不明确。

小儿推拿还存在临床作用机制研究非常缺乏、补泻方法不明确等问题。

虽然小儿推拿是推拿学的重要分支,但是小儿推拿的理论、手法、穴位又不同于成人推拿手法。

小儿推拿具有点、线(如前臂的三关、六腑)、面(如手指指面的脾、肝、心、肺、肾)的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推拿流派是指小儿推拿学科因不同的师承而形成的以独特的研究旨趣、技艺、方法为基础的不同学术流别。

据资料显示,最早研究小儿推拿流派的文章,有的研究“小儿推拿流派”,有的研究“齐鲁小儿推拿流派”。

其他地方也有人对各地区的流派进行研究,如地区的小儿捏脊流派、地区的海派儿科推拿和地区的开运儿科推拿流派,研究者也较多。

目前国发展比较充分,影响较大的小儿推拿流派,主要有的三字经小儿推拿流派、汉臣小儿推拿流派和重三小儿推拿流派、的小儿捏脊流派、的海派儿科推拿和的开运儿科推拿流派。

其他的流派,有的昙花一现,有的囿于狭小的区域,还有的缺少理论总结和著述,大都逐渐萎缩或湮没了。

现将这六个流派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1 流派创始人研究关于创始人的研究,的三字经小儿推拿流派、汉臣小儿拿流派及重三小儿推拿流派,研究文献较多;的开运儿科推拿流派和的小儿捏脊流派,文献较少;的海派儿科推拿,没有流派创始人的文献。

三字经小儿推拿流派创始人是徐谦光,代表人物是德修。

如湄菲等[1]述,徐谦光自1877 年完成了《推拿三字经》,创建了三字经流派推拿,其著作虽未出版,但在民间流行,其后未有传人。

真正将三字经流派推拿发扬光大的是市中医医院德修先生。

德修,又名慎之(1893~1972 年),威海市北竹岛村人。

遇威海清泉学校校长戚经含,怜其疾苦,遂赠清代徐谦光著《推拿三字经》一书,并悉心指教,经8 年学习,方独立应诊。

1920 年到,在鸿祥钱庄设诊所,颇具声望。

1929 年自设诊所,求治者盈门。

1955 年应聘到市中医院工作,任小儿科负责人[2]。

自此,德修将三字经流派推拿专用于治疗小儿病症。

汉臣小儿推拿流派的创始人是汉臣,据田常英[3]述,汉臣,字新棠、贻桐、赓戊。

蓬莱县人(1910~1978 年)。

少年即随师学习中医科,熟读《黄帝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古典著作及中医儿科和小儿推拿名著。

于1925 年拜本县推拿名医艾老太为师,自此,致力于小儿推拿事业。

1930 年独立行医,1957 年应聘到医学院附属医院,组建小儿推拿室开展小儿推拿疗法[4]。

重三小儿推拿流派的创始人是重三。

殷明等[5]述,重三(1902~1978 年)是省荣成县埠柳公社不夜村人。

20 岁时拜老中医林椒圃为师,1959 年调中医学院儿科教研室及其附院任推拿科主任,开展小儿推拿疗法。

开运小儿推拿流派的创始人是开运。

据卫等[6]述,开运出身中医世家,苗汉后裔,御医后代,家族业医已三四百年,祖传中医、草医、推拿三套绝技,融汉、苗医于一炉,独树一帜。

曾担任中华推拿学学会副主任,主编《中华医学百科全书·小儿推拿学》,为国唯一精通中医、草医、推拿的名老医师,主要从事小儿推拿研究。

的小儿捏脊流派,其创始人是泉福。

据吴栋[7]述,泉福(1902~1989 年),号雨田,人。

其父沛成及祖父皆业医,精通小儿捏积术。

泉福是氏捏积术的第四代传人,其医德医术闻名遐迩。

无论于医务界或患者中,他的名字早已被“捏积”取而代之。

泉福幼时即受家父医学思想的熏,20 岁时随父亲开始学习捏积术,1928 年独立行医,1959 年调入中医医院儿科工作,并始终负责儿科的捏脊工作。

2 流派学术特点研究的小儿推拿三大流派和的开运小儿推拿流派,学术特点明显,研究者较多;的小儿捏脊流派及的海派儿科推拿,也有一些研究论文发表。

三字经小儿推拿流派,学术特点非常明显:第一,偏重望诊及五脏辨证,德修潜心于望诊,患者入室,举目一视,即能说出病情[2]。

第二,取穴少而精,善用独穴。

本派每次取穴3~5 个,有时采用独穴治病。

第三,推拿时间长,手法频率高。

第四,以清法见长[8]。

第五,手法操作简单。

第六,以推拿代替药物[9]。

汉臣流派的主要特点是:第一,重视望诊,其容多而详实,尤以望面色和望鼻最有特色。

第二,在治则上是以治本为主,严守“补虚扶弱”或“补泻兼治”的法则。

把小儿推拿概括为一掌四要:一掌即掌握小儿无七情六欲之感,只有风、寒、暑、湿、燥、火、伤食之证的生理特点。

四要包括一要辨证细致,主次分明;二要根据病情,因人制宜;三要取穴精简,治理分明;四要手法熟练,刚柔相济[10]。

重三流派的特点是:第一,首重“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诊病强调闻诊和望诊。

第二,继承了林椒圃“十三大手法”[5]。

毕永升总结了该流派的临床经验,包括四大手法治感冒,推天柱骨治呕吐,侧推大肠、推脾经、推上七节骨加减治疗腹泻,推箕门利尿,摩神阙有特点,推胸八道配推揉膻中治咳嗽[11]。

的开运流派的特点是:第一,“理、法、方”与中医临床、外、妇、儿等科完全一致。

第二,强调整体观念,口诀如下:“推头必兼推上肢,推腰推背兼推下肢,推胸推腹推腰背,四肢疾患局部治。

”第三,注重辨证论治。

第四,尊重推拿传统。

第五,尤重推拿手法。

“成人推拿没有巧,只要手法练得好。

”始终以“三好”为标准(好用、好受、好看)。

第六,提倡中西结合。

第七,倡导推药并用[6]。

符明进等[12]述,开运立法主要是根据五行生克制化之理,确定其补母、泻子、抑强、扶弱的治疗原则,以作为指导临床推治时取穴主补、主泻的依据,因而临床具体运用中尤以推五经多用。

的小儿捏脊流派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运用捏脊疗法治疗积证。

该流派手法有八种,称为“捏脊八法”,对小儿积证有独到见解,将积证分为四型:乳积、食积、痞积、疳积。

捏脊疗法旨在通过捏拿患者督脉(因十二经脉隶属督脉),达到经络的良性感传,加之刺激督脉旁开一点五寸的膀胱经上有关的俞穴,使受纳之食物得以运行消化。

在捏拿的同时,为了加强疗效,又配合服用“消积散”及外敷“氏化痞膏”(此二方均为氏家传[7])。

的海派儿科推拿的学术特点是:第一,手法除了继承传统的八法,还融入了的一指禅推拿、法推拿、功推拿等三大成人推拿流派的手法,成为“推拿十六法”;第二,界定了小儿推拿对象,认为小儿推拿穴位和复式操作主要针对6 周岁以下儿童,3 周岁以下效果更佳;第三,理论上根据“通则不痛、不痛则通”的原理,以痛为俞,通过在痛点的治疗,达到祛除病痛的目的[13]。

3 流派著作研究三字经流派创始人徐谦光著有《推拿三字经》,代表人物德修著有《小儿推拿讲义》、《市中医院小儿推拿简介》、《德修小儿推拿技法》、简易本《小儿推拿讲义》等书,传人鉴秋著有《幼科推拿三字经派求真》,后再版为《三字经派小儿推拿宝典》,湄菲著有《汉英对照三字经派小儿推拿》,先晓著有《德修小儿推拿秘笈》。

汉臣流派的著作有:汉臣著述的《小儿推拿学概要》和《实用小儿推拿》,还有3 部尚未发表的著作:《儿科推拿方剂学》、《农村儿科推拿手册》、《汉臣儿科推拿经验录》,手稿均由汉臣之子保存。

重三流派的著作有:重三编著《儿科推拿疗法简编》和《通俗推拿手册》,传人素芳所著《中国小儿推拿学》。

此外,的开运小儿推拿流派的著作是开运主编的《中华医学百科全书·小儿推拿学》;的小儿捏脊流派的著作是代表人物泉福所著《氏捏积疗法》,其弟子志明根据其学术思想编著的《小儿捏脊》;海派儿科推拿的著作是代表人物金义成所著《小儿推拿》、《小儿推拿图解》、《海派儿科推拿图谱》[13]。

4 流派传承研究有关流派传承的文章不多,仅有三字经小儿推拿流派提过:“1962 年、1963 年先后收本院医师王德芝、王安岗为徒;建院初期,医院领导安排护士爱兰、瑞英跟随德修学习推拿技术,虽无明确师承关系,但临床诊治和推拿手法均在德修亲自指导下完成,可谓是德修的传人”[14]。

综上所述,当代中医小儿推拿流派的研究文献数量少,围窄,还有大量工作有待完成。

[参考文献][1]湄菲,朱维平,唐明,等.三字经流派推拿的起源与发展[J].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2):16- 17.[2]湄菲,王延宗,程红运.小儿推拿名家德修[J].中医文献杂志,2007(4):57- 58.[3]田常英.简介小儿推拿名医汉臣[J].按摩与导引,1989(3):48.[4]荣荪.齐鲁推拿名医———汉臣[J].按摩与导引,1995(3):26.[5]殷明,孟宪军.齐鲁小儿推拿流派特色浅析[J].中医药学刊,2004,22(7):1192- 1193.[6]卫,进.开运老教授推拿学术经验简介[J].按摩与导引,2004,20(6):4- 5.[7]吴栋.忆捏积专家泉福[J].中医杂志,1992,11(2):9- 10.[8]贵娟.论推拿三字经流派的学术特点[D].: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17.[9]程红云,湄菲.三字经流派小儿推拿与其他流派的比较[J].按摩与导引,2007,23(9):5.[10]田常英.小儿推拿名医汉臣常用的望诊法[J].按摩与导引,1990(2):32- 36.[11]毕永升,程本增.重三老师临床经验介绍[J].中医学院学报,1981,5(4):54- 55.[12]符明进,景元.开运小儿推拿的立法特点及验案[J].按摩与导引,1993(1):29- 30.[13]燕宁,配力,于海燕.小儿推拿发展史略[J].中医文献杂志,2008(1):31.[14]湄菲编著,叶晓翻译.三字经流派小儿推拿汉英对照[M].:科学技术,2008:2- 8.扌衮·4 5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