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习作我的乐园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习作:我的乐园》优秀教案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习作:我的乐园》优秀教案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习作:我的乐园》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习作:我的乐园》是四年级下册语文习作教学的一个主题。

通过这个主题,让学生们学会如何描绘自己心中的乐园,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材以贴近学生生活的方式,引发学生的共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想象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有了一定的积累,对于自己喜欢的乐园有独特的感受和认识。

但如何将这种感受和认识转化为文字,表达出内心的情感,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帮助他们将内心的感受外化于文字。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用具体的场景、生动的形象描绘自己的乐园,表达自己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表达,提高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用具体的场景、生动的形象描绘自己的乐园,表达自己的情感。

2.教学难点:如何将内心的感受转化为文字,表达出内心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表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展示如何描绘乐园,引导学生模仿。

3.互动式教学: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讨论,提高写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素材:图片、故事等,用于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2.准备写作模板:引导学生按照模板进行写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故事等方式,引导学生关注乐园这个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自己的写作样本,让学生了解如何描绘乐园,引导学生模仿。

3.操练(10分钟)学生按照教师提供的模板,开始写作。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帮助他们表达内心的感受。

4.巩固(10分钟)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讨论,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欣赏他人的作品,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5.拓展(10分钟)学生自由发挥,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修改、完善。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单元《习作:我的乐园》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单元《习作:我的乐园》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单元《习作:我的乐园》教案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单元《习作:我的乐园》是本册教材中的第一个习作单元。

本单元的主题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身边的美好,学会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乐趣。

教材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以学生熟悉的场景和事物为素材,让学生在写作中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观察身边的景物和事物,学会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学会通过修改和交流,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表达能力,他们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并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进行表达。

但在写作中,部分学生可能会存在以下问题:观察不细,对生活中的事物和场景缺乏深入的了解和感受;表达不准确,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写作兴趣不高,对写作缺乏热情和动力。

三. 教学目标1.能够用心观察身边的景物和事物,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2.学会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3.学会通过修改和交流,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用心观察身边的景物和事物,发现生活中的美好;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2.教学难点: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学会通过修改和交流,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用心观察和感受生活中的美好。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学会用心去观察和感受。

3.互动教学法: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准备典型案例。

2.学生准备:观察身边的景物和事物,准备写作素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让自己感到快乐的场景或事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本节课的主题《我的乐园》,让学生说说自己的乐园在哪里,为什么喜欢这个地方。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习作:我的乐园》教案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习作:我的乐园》教案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习作:我的乐园》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了解什么是乐园,准确地描述自己的乐园;
2.学生能够根据别人的描述画出对方乐园的景象;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
1.掌握有关乐园的词汇;
2.能够准确地描述自己的乐园。

三、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2.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教学内容
1. 导入
教师先问学生:“你们知道什么是乐园吗?在乐园里,你们会发现哪些美好的事情呢?”通过与学生简单的互动,可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时的热情,让他们了解“乐园”的概念。

2. 学习
1.听读课文:习作:“我的乐园”。

教师先读课文,然后邀请学生跟读,理解乐园的概念和乐园里的景象。

2.讲解生词
教师先说出生词,然后让学生听读,理解它们的意思。

•黄昏:指太阳落山以后,在天空中及大地上形成的一种景象,天空慢慢暗淡下来,天边泛起一层层红暈
•摇篮:用来放婴儿睡觉的家具,形状像小床,前面开口,便于抱孩子进出。

3.听写
教师用黑板上示范写下句子:。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单元《习作:我的乐园》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单元《习作:我的乐园》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单元《习作:我的乐园》教案一、教案目标1.能够读懂习作《我的乐园》,理解其主题和情感。

2.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心中的乐园,并表达对乐园的热爱之情。

3.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1.理解习作《我的乐园》的主题和情感。

2.描述自己心中的乐园。

三、教学难点1.运用丰富的语言描述自己的乐园。

2.表达对乐园的情感和热爱。

四、教学准备1.课文《我的乐园》。

2.教案、教具、课件。

3.板书内容:我的乐园。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师生互动:学生谈谈自己心中的乐园是什么样的。

2. 学习•听读课文《我的乐园》,学生跟读。

•分析课文内容,理解作者描述的乐园是怎样的。

3. 操练•让学生画出自己心中的乐园,并尝试用语言描述。

•学生交流展示自己的乐园。

第二课时1. 复习•回顾上节课内容,学生展示自己的乐园描述。

2. 学习•教师展示范文,让学生学习如何用更加丰富的语言描述乐园。

•学生仿照范文,尝试修改和完善自己的乐园描述。

3. 发展•学生互相交流修改,提出建议。

六、课堂小结通过学习《我的乐园》,学生不仅能够理解习作的主题和情感,更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心中的乐园,培养对美好事物的热爱。

七、作业写一篇习作,描述自己心中的乐园,并表达对乐园的热爱之情。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习作《我的乐园》的教学,让学生通过文字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培养观察和想象能力,激发对美好事物的热爱。

在后续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用更加生动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希望这份教案能够对您有所帮助,祝教学顺利!。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习作:我的乐园》教案含课后作业设计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习作:我的乐园》教案含课后作业设计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习作:我的乐园》教案含课后作业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的《习作:我的乐园》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身边的美好事物,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

本课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完成写作任务,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对身边的事物有了一定的认知和理解。

但在写作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如写作思路不清晰、表达能力不强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逐步掌握写作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身边的美好事物,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思考、表达,学会用文字描绘身边的事物,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拥有的情感,增强对美好事物的感悟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美好事物,培养学生用文字表达的能力。

2.教学难点:如何帮助学生拓宽写作思路,提高写作水平。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教师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帮助他们发现身边的美好事物。

2.示范法:教师以自己的写作为例,向学生展示写作过程和方法,引导学生模仿和实践。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共同完成写作任务,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写作水平。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情况,设计教学活动和作业。

2.学生准备:观察身边的事物,准备写作素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以谈话方式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在生活中的乐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优秀范文,让学生了解写作内容和结构,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美好事物。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身边的美好事物,互相启发和借鉴。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习作:我的乐园》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习作:我的乐园》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习作:我的乐园》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习作:我的乐园》是一篇写景状物的作文。

要求学生通过观察自己熟悉的景物,选取其中最感兴趣的部分,进行细致、具体的描写,表达自己对乐园的喜爱之情。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乐园中的美好事物,启发学生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描绘,以及通过互相交流和评价,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但对景物描写的方法和技巧还不够熟练。

他们在写作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观察不细、表达不清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启发他们用丰富的词汇和恰当的修辞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景物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2.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

3.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乐园中的美好事物,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描绘。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细致观察,用丰富的词汇和恰当的修辞手法表达自己的感受。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教师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2.互动式教学: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讨论,提高写作能力。

3.案例分析法:教师通过分析优秀作文,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景物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课件和教学素材。

2.提前让学生观察自己的乐园,准备写作素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乐园的认识和喜爱,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优秀作文《我的乐园》,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景物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引导学生关注作者是如何观察和描绘乐园中的美好事物的。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观察到的乐园中的美好事物。

学生互相启发、补充,形成写作素材。

4.巩固(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和技巧,独立撰写《我的乐园》作文。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习作:我的乐园》教案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习作:我的乐园》教案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习作:我的乐园》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乐园”,懂得用语言描绘乐园;2.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认识小学四年级学生的写作能力,促进学生习作能力的发展;4.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互相欣赏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用语言描绘乐园;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想象创造,用文字丰富描绘乐园;2.如何为学生提供具体的写作指导。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导入:“同学们,你们想过上一个幸福快乐的生活吗?你有没有想过有一个只属于你自己,能够让你放心玩耍、想象、创造、享受的乐园?今天我们就要开始学习怎样写好一篇《我的乐园》的作文。

”2.教师为学生播放几幅关于乐园的图片,让学生通过图片联想出乐园的景象并口述出来。

2. 分组合作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每组6人左右,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组成自己的团队,一起打造一个适合自己的乐园。

2.每组学生嘉定较好的合作学员为代表,向全班呈现自己的乐园,介绍乐园中存在的事物、动植物、色彩、音乐等元素。

3. 课堂范文解析1.教师通过电子屏幕向学生呈现一篇优秀的《我的乐园》作文,并对文章的选材、结构、语言特点进行分析。

2.学生根据教师对范文的介绍,为自己开设的乐园描绘良好的语言蓝图。

4. 分组写作1.每个小组合作完成一篇乐园的描绘作文,并交给教师审核;2.审核前,教师应向学生示范批改一篇同样类型的范文;5. 展示作品1.学生宣读或演示自己的乐园作品,在全班中互相欣赏、对话;2.教师根据展示情况,对学生表现进行评价和点评。

五、教学总结1.通过本课程,学生们深入理解了什么是乐园,并且学会了运用语言描绘自己心中的乐园;2.通过这个合作的学习过程,学生们在课堂中获得了真正的参与感,提高了集体凝聚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也加大了学生的全面能力提升。

四年级下册语文作文我的乐园教案3篇

四年级下册语文作文我的乐园教案3篇

四年级下册语文作文我的乐园教案3篇四年级下册语文作文我的乐园教案篇1教学目的:1.通过学习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让学生体会到为人真诚的重要性。

2.学认本课10个生字,7个二类生字。

并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的含义。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复述课文,采用多种方式与课文中的人物进行对话。

教学重点:体会文中人物的语言,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受启发。

教学时数:三课时教学设计(A案)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认本课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二、随文识字:在课文具体语句中学习生字兼:会意字上下结构八部(1)同时涉及或具有几方面的情况:兼职兼顾德才兼备软硬兼施(2)加倍、合并:兼并、兼程兼办兼任兼课兼管歉:形声字左右结构欠部(1)感到对不住别人:道歉歉意抱歉歉疚(2)庄稼收成不好:歉收歉年谎:形声字左右结构(1)假话,骗人的话:撒谎说谎(2)假的,不真实的:谎言谎话谎称扩词:谎报谎信扯谎弥天大谎罪:会意字上下结构四部(1)触犯法律的行为:罪行犯罪罪证(2)过失,过错:罪过归罪于人(3)痛苦,苦难:受罪遭罪(4)刑罚:判罪死罪罪有应得罪人问罪得罪定罪吾:上下结构口部(1)我,我的,我们的:吾国吾辈吾人(2)姓抑:会意字左右结构压下去,压抑:压抑抑郁抑强扶弱扩词:抑扬顿挫抑制抑止谅:形声字左右结构(1)宽容:谅解原谅体谅见谅(2)预想,料想:谅不见怪谅他也不敢做闷:形声字半包围门部mēn(1)空气不流通(2)不说话,不张扬(3)声音低沉(4)在屋里呆着(5)不透气扩词:闷热闷气闷头闷声闷气mèn心情不舒畅:闷闷不乐闷气愁闷苦闷均:形声字左右结构土部(1)相等:平均均摊势均力敌(2)都,全:均等均分均衡沮:(神色)颓废:沮丧三、自由练习读全文。

四、小结,布置作业:方格本写生字。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一、读题质疑:看到这个题目,有什么问题(父亲为什么要步行18里)18里=9000米二、自由读课文思考:步行18里的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习作我的乐园教案【教学目标】1.按一定的观察方法描写自己喜欢的一个地方,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2.学会运用本单元学到的写作方法,把这个地方怎么吸引人写清楚、写具体。

3.写完后和同学分享,感受习作的乐趣。

4.教师评价习作,教会学生修改作文。

【教学重点】按一定的顺序有重点地把景物写具体。

【教学难点】把这个地方吸引人之处写清楚、写具体,表达出真实感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按一定的观察方法描写自己喜欢的一个地方,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2.学会运用本单元学到的写作方法,把这个地方怎么吸引人写清楚、写具体。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1.师:同学们请欣赏一组图片。

(解说:本单元我们走进纯朴的乡村,欣赏了一道道独特的风景,领略了一幅幅和谐的画卷,感受到了这些地方带给人们的快乐,这些美丽的地方堪称乐园)同学们,在我们身边是否也有属于我们自己的乐园呢?(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地方,并能说出喜欢的理由)2.根据学生汇报相机板书: 满是玩具的房间、村头小河边的草地、班级图书角、爷爷的菜地、自己家的院子、学校的篮球场……设计意图:回顾本组课文,相机引入“乐园”,理解“乐园”即能给人带来快乐的地方。

二、读题思考,弄清要求。

过渡:想不想把你的乐园介绍给大家呢?(想)那么怎样介绍才能更有条理,能让人感到你喜欢的地方很美,也让大家和你一样喜欢那个地方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12页,读一读第2自然段,大家一定能找到答案。

师:介绍我们喜爱的地方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师生共同总结:(1)我的乐园是什么地方;(2)它是什么样子的;(3)我在乐园里最爱干的事情;(4)乐园给我带来的快乐。

(板书)设计意图:读题思考,明确习作内容和要求。

三、口头交流,为写铺垫。

1.仿照填写第12页的表格。

2.评讲表格提纲。

(1)指名说出自己所列表格提纲的内容。

(2)师生共同评述。

3.自行修改自己所列的表格。

4.根据表格进行写作练习。

设计意图:通过填写表格,理清写作思路,为习作做铺垫。

【板书设计】习作:我的乐园1.我的乐园是什么地方;2.它是什么样子;3.我在乐园里最爱干的事情;4.乐园给我带来的快乐。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让学生学会分享习作,感受习作的乐趣。

2.教师评价习作,教会学生修改作文。

【教学过程】一、讲评习作。

1.教师介绍这次作文的整体情况。

2.展示优秀作文。

(1)说说这次习作的目标是什么。

(2)读优秀的作文。

说说这篇文章好在哪里。

(学生可以从字词句、文章的结构等多方面来评价。

)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评析作文的时候,学会从多方面评价。

3.教师阅读一篇差的作文。

(1)说说这篇文章的问题在哪里。

(2)师生探讨该如何修改。

设计意图:教给学生改作文的方法,要求学生耐心修改。

二、修改作文。

1.同桌互相修改、小组修改。

2.学生自己修改作文。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习作修改能力和小组合作意识。

【板书设计】习作:我的乐园修改:字词句文章结构一、阅读理解.课外阅读轩。

1父亲留下的书香我家虽说不是“书香书第”,却有缕缕书香弥漫,这可从我全家人喜欢读书看出来。

说起我家的书香,还是我父母传留下来的哩。

我父亲别无嗜好,就喜欢看书,《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以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古今中外名著,曾使他每每陶醉于其中。

可是后来父母的手中却换成了本本“苦这说来就话长了。

——书”,我母亲生我二弟后一病不起,常年躺在床上,生活不能自理,父亲独自挑起了持家的重担。

起先请医生为母亲治病,后来家境日趋贫困,再也没钱请医生了。

我们为此忧心忡忡。

这时我发现父亲床头的《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书不见了,有的是一本本中医和中草吧。

”这些就是“苦书药书,——持家劳累之余,父亲就研读这些书,可谓是“苦”不释手。

父亲还钻研一本《中国针灸大纲》,边看边实践:替我母亲望诊搭脉,开方煎药,又作针灸治疗。

后来连我们兄弟姐妹也知道在足三里穴位针灸能起到有病治病,无病防病的良好效果。

奇迹终于降临了,卧床数年的母亲竟然下床了!母亲慷慨地叮咛我们要秉承父亲的精神。

为了给母亲作针灸治疗,父亲常常在晚上先在自己身上的穴位进行试针,感觉针刺麻醉的程度和针尖刺透的深度,然后再替我母亲针灸治疗……母亲的病治好了,她享受到古稀之年,而操劳一生、挚爱妻子儿女的父亲却在65岁离开了我们!父亲留给我们的很多很多,其中就有不绝如缕的书香。

(1)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________嗜好:________忧心忡忡:(2)“母亲感慨地叮咛我们要秉承父亲的精神。

”一句话中“秉承”指________;“父亲的指________ ”精神(3)读“持家劳累之余,父亲就研读这些书,可谓是‘苦'不释手”。

为什么“苦”字加引号?这个词意思是什么?(4)想一想,父亲还留给了我们什么?)特殊的爱好;形容心事重重,非常忧愁。

(1【答案】)承受父亲的优良品格;父亲的精神是指热爱读书对家庭负责吃苦耐劳的精神。

(2的意思是苦也舍不得放下。

”苦'不释手(3)因为这苦是父亲用辛苦所换来的成功喜悦。

“‘)父亲的用他的品格与行动给我们留下了数不尽的精神财富。

(4)词语理解的考查。

要结合语境,正确理解词义。

(1【解析】【分析】(2)第一空考查的是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解答时要联系文章上下文及主旨来思考。

第二空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考查的是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解答时要联系文章上下文及主旨来思考。

3 ()结合上下文,紧扣文章主题中心进行理解概括。

意思表述合理即可。

(4忧心忡忡:形容心事重重,非常忧愁。

1)嗜好:特殊的爱好。

故答案为:()承受父亲的优良品格;父亲的精神是指热爱读书对家庭负责吃苦耐劳的精神。

(2(3)因为这苦是父亲用辛苦所换来的成功喜悦。

“‘苦'不释手”的意思是苦也舍不得放下。

)父亲的用他的品格与行动给我们留下了数不尽的精神财富。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或查词典理解词义。

(1 【点评】(2)第一空这种词语的意思是语境临时赋予的,具有特殊的表情达意的作用。

注意,做这样的题必须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解释。

第二空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3)第一空这种词语的意思是语境临时赋予的,具有特殊的表情达意的作用。

注意,做这样的题必须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解释。

)解答此题要结合语境理解句意,有利于对文章中心主题的把握。

4 (.课外阅读轩。

2开在记忆深处的花①记忆,好比一口深邃的井,我们所经历的绝大多数人和事,都被淹没了、遗忘了,而能让我们记住的,只有那些开在记忆深处的花。

②小学时,我在加拿大生活学习过两年,经历过很多新鲜事,见过很多有趣的人,但一次买鱼的经历,令我至今难忘。

③那是一个星期日,妈妈带我去一家新开张的宠物店买鱼。

水族箱里养着的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的鱼让人眼花缭乱。

左挑右选,我看中了一种非常漂亮但价格不菲的鱼,一条就需加元。

要20 ④工作人员是一位十六七岁的大哥哥,典型的西方人的模样:一头很短的黄发,一双浅蓝色的眼睛,一个尖尖的鼻子,一张总往上翘的嘴,这张脸充满了友善。

”麻烦你给我捞一条。

⑤我指着那条漂亮的鱼说:“”你养鱼的缸大吗?让我意外的是,他问了一个似乎无关紧要的问题:“⑥⑦我疑惑地说:“不大,比较小。

”我一边比划鱼缸的大小,一边说。

“抱歉,我不能把这他笑着说。

”条鱼卖给你,你的鱼缸太小,会把鱼养死的,我帮你另外选一种吧。

⑧我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按我们中国人的思维,卖东西的主要是把东西推销出去,才不会管其他的。

在国内,经常会遇到一些卖鱼人,为了牟利,专门推销那些价格昂贵却难养活的鱼。

⑨我满脸疑惑,妈妈认为,可能是这种鱼不好养,鱼缸小容易死,怕我们找上门来,他才不愿意卖给我们。

”“⑩于是我说:您放心,如果养死了,我们不怨你。

?“这种鱼本来能活40多年,现在它还是一个婴儿,但它对生活空间要求比较高,如果”多岁的鱼,在婴儿期就死掉吗?!难道你忍心看一条本来能活40鱼缸太小,很容易死的?没有唯利是图,也没有高深的理论,有的只是再普通不过的道理:对生命自然而原始的尊重。

我被他的话深深震撼了,我觉得自己无比渺小。

最后,在他的建议下,我选了很好加元。

3斗鱼。

一种几乎可以在一个茶杯里生活的漂亮的鱼,价钱仅需养却最便宜的一种鱼:?从此以后,我对自己所养的一切动物有了另外一份关怀:尊重每一个生命,而不仅仅是让它们吃饱喝足。

开在这记忆深处的花,历久弥新,永远艳丽、清晰,吸引着我,指引着我。

?”心理变化的词语。

(1)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入表示“我→________疑惑意外→________→________→疑惑”的原因是什么。

(用文中的原句回答)(2)品析第⑦段划线句,说说作者“(3)卖鱼店工作人员是一个什么性格的人?)(4)下面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形象生动。

”本文把一次买鱼经历中所受到的教益比作“记忆深处的花A.对卖鱼人运用了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的手法。

B.文章结构完整,开头和结尾互相照应,主题突出。

C.D.“难道你忍心看一条本来能活40多岁的鱼,在婴儿期就死掉吗?”使用的是反问句,强调了卖鱼人不忍心鱼在婴儿期死掉,为揭示小说主题埋下伏笔。

(5)品析第?段划线句,说说“尊重每一个生命”在这篇文章中所包含的意思。

读了这篇文章,你有怎样的启示?)疑惑;怀疑;震撼(1【答案】)他问了一个似乎无关紧要的问题。

(2、尊重生命。

3)友善、热情(耐心)(B)(4(5)注入情感,并根据饲养动物的特性,恰当地喂养,保证它们活得好,活得长。

(或:尊重生命,把动物当人一样喂养)启示:①我们应该在尊重生命的前提下追求利益,不能把人类的利益凌驾于其他生命之上。

②卖鱼人不唯利是图、热情友善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③我们要勇于认识到自已的不足,及时改变自我。

【解析】【分析】(1)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恰当的词语概括出来即可。

(2)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短文内容,锁定(相关信息)所填的范围,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3)评价人物性格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

)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4 ((5)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

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疑惑、怀疑、震撼1故答案为:()他问了一个似乎无关紧要的问题。

(2、尊重生命。

3)友善、热情(耐心)(B4)((5)注入情感,并根据饲养动物的特性,恰当地喂养,保证它们活得好,活得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