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音乐上册第二单元八音和鸣三教案4湘艺版
湘艺版八年级上册音乐第二单元八音和鸣(三)教案

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如“你知道二胡的由来吗?”“如何用二胡演奏出美妙的音乐?”等,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状态。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音乐知识,如音阶、节奏等,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提出问题,如“你能用音阶演奏一段简单的旋律吗?”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为学习新课打下基础。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如了解中国传统乐器的特点、掌握乐器演奏的基本技巧等。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如二胡、琵琶、古筝、笛子、箫等乐器实物或模型,以及相关的音乐视频、音频、图片、教学课件等。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如小组合作学习、实践操作、演示讲解、讨论交流等,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
2. 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 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如音乐视频、音频、图片等,进一步了解和学习中国传统乐器。
- 学生可以尝试自己演奏一种中国传统乐器,通过实践来加深对乐器特点和演奏技巧的理解。
- 学生可以查找更多关于中国传统音乐的历史、风格、代表作品等资料,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 学生可以参加学校或社区的音乐活动,如音乐会、音乐比赛等,亲身体验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
设计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中国传统乐器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练习中的问题。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
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知识拓展:
介绍与中国传统乐器相关的拓展知识,如中国音乐的历史和发展、不同地区乐器的特点等。
八年级音乐上册 第二单元 八音和鸣(三)教案4 湘艺版

第二单元八音和鸣(三)1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参与活动和认识聆听,激发学生乐于探究、勤于思考,领略民族乐器的魅力,感受我国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热爱祖国的民族艺术。
2、过程与方法:能说出《渔舟唱晚》和《夜深沉》两首乐曲的基本情绪以及所表现的情境.在老师的逐步引导下,分组讨论、合作交流,初步体验锣鼓经的念读和演奏方法,并享受合作的愉快和成功的喜悦。
3、知识与技能:认识京胡、古筝等乐器,能说出其名称,辨别其音色。
2学情分析《八音和鸣》(三)是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湘教版音乐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通过七年级两个学期《八音和鸣》单元的学习,已经初步了解了中国民族乐器的基本分类,也聆听、积累了一些中国民族器乐演奏曲目。
本单元的教材安排了四首器乐曲,我从中选取了两首乐曲《夜深沉》和《渔舟唱晚》作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并结合活动练习中的《大秧歌》展开活动,力争在本堂课上达成预定的教学目标。
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一个不大不小的年龄阶段,他们对事物充满好奇,却好面子,羞于表演,但乐于探究。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比较重视调动学生的探究和参与.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认识古筝、京胡,能分辨京胡、古筝的音色。
初步体验锣鼓经。
教学难点:能用简单的语言与大家交流听乐感受.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乐器展示,情境导入一、导入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个老朋友,看大家还记得它们吗?(展示乐器二胡、笛子、葫芦丝、鼓)大家还记得它们的名称吗?它们有什么共同点?都是乐器,中国民族乐器。
活动2【讲授】二、温故知新二、温故知新1、我们在七年级,就在八音和鸣的单元了解了中国民族乐器,下面老师考考大家。
①“八音”指的什么?金、石、土、革、丝、木、匏、竹②民族乐器分为哪四大类?吹管乐器组(笛子、箫、笙、管子)拉弦乐器组(二胡、中胡、革胡、高胡)弹拨乐器组(三弦、琵琶、阮、筝、扬琴)打击乐器组(鼓、钹、锣、木鱼、梆子)2、老师带来的这些乐器,分别属于哪一类?3、听一听,下面几首音乐片段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赛马》二胡拉弦《扬鞭催马运粮忙》笛子吹管《鸭子拌嘴》打击乐合奏活动3【讲授】三、《渔舟唱晚》三、《渔舟唱晚》1、导入乐器的表现力是很强的,各种乐器单独演奏乐曲或一起演奏乐曲,会带给人们无限的遐想。
推荐八年级音乐上册第二单元八音和鸣三百鸟朝凤教案湘艺版(1)

[推荐]八年级音乐上册第二单元八音和鸣三百鸟朝凤教案湘艺版设计意图:在当今广为传唱的乐曲中,富于民族音乐风格的乐曲并不多,学生们对中国民族音乐的特点了解甚少,对拥有悠久历史的中国特有民族乐器能观其形态、听其声音的更少;所以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理应让其了解中国的民族音乐,乐意与同伴交流、分享、感受民族音乐的美。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唢呐,体验唢呐的音乐表现力。
2、欣赏《百鸟朝凤》能主动感受、体验、模仿动作,养成良好的聆听音乐的习惯。
3、培养爱护鸟类的观念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欣赏《百鸟朝凤》,认识唢呐,感受其音乐表现力。
教学难点:在感受理解音乐的基础上,用自己的方式,有独创性的表现音乐。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出示《百鸟朝凤》图,讲故事师:大家都知道凤凰被誉为“百鸟之王”在我国人民心中是象征吉祥、幸福的神鸟。
老师先给同学们看一个有趣的《百鸟朝凤》的故事,哪位同学来讲一下?学生讲故事(放幻灯片)二:新授课程:师:虽然这只是一个民间故事,但我们能够感受到百鸟朝凤时的热闹气氛。
今天我们欣赏的乐曲就仿佛能看到百鸟争鸣的景象。
1、请同学们欣赏《百鸟朝凤》的片段,大家猜一猜这首乐曲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2、(出示幻灯片)教师介绍唢呐(区别于长笛)师:唢呐不仅能惟妙惟肖的模仿鸟叫,还能模仿个别小动物的叫声及人的声音等等。
唢呐的音色是这样的丰富,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重点来欣赏唢呐独奏《百鸟朝凤》。
唢呐会用它独具魅力的音色把我们带到鸟的王国里畅游。
我们一起来欣赏《百鸟朝凤》,出示主旋律,边听边思考两个问题(幻灯片)。
(1)你能听出唢呐模仿了哪几种鸟是鸣叫声?(2)这句音乐表现了什么动物的叫声?(剪切蝉鸣声)师:乐曲用欢快的旋律,生动的表现了大自然中百鸟争鸣的热闹场景。
3、音乐活动:师播放音乐,学生分组活动。
第一组做吹唢呐的姿势,表演那种满足、激动的情绪。
第二组表演各种小鸟的姿态。
4、教师介绍乐曲的背景。
湘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全册教案湖南湘艺版教学设计

湘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全册教案(湖南湘艺版教学设计) 第—单元举杯祝福教学目标:1、能认真的聆听本单元中的三首歌曲,能轻声跟唱(唱歌祖国)(举杯祝福)两首歌曲,体会歌曲所要表达的含义,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2、通过学习,掌握肯定的音乐知识:弱起小节、进行曲以及二三段题结构形式。
教学重点:1、认真的观赏歌曲(唱歌祖国)并能哼唱,为下一节背唱该歌曲做好打算。
2、掌握二段体、三段体的结构形式。
教学难点:认真聆听歌曲,体会歌曲所要表达的感情,以及演唱歌曲的情绪。
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教学打算:多媒体课件、音像材料等等。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观赏歌曲(爱我中华)并播放中国风景建筑图片,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提起他们的兴趣。
并引出今天的课题举杯祝福!2、讲授新课A、(唱歌祖国)1〕初步观赏歌曲(唱歌祖国),讲解谱面上的音乐知识。
ab、常见节奏型:大附点、小附点、大切分、小切分、前八后十六、前十六后八、二八等等〔回忆〕。
c、新的音乐符号:D.S.反复记号d、弱起小节:从弱拍或次强拍起的小节叫做弱起小节〔或称为不完全小节〕。
2〕带问题观赏歌曲〔不同版本〕问题:a、歌曲表达了何种感情?表现了中国人民昂扬的精神风貌和自豪感,表达了人民对祖国的唱歌和赞颂。
b、歌曲演唱情绪?坚决、有力、豪迈、雄壮、赞美。
3〕音乐体裁a、进行曲:源于军队中用来统一步伐、表现雄壮军威、鼓舞士气的队列音乐,是一种用步伐节奏写成的声乐曲或器乐曲。
听起来雄壮有力而又有行进感。
常用2拍子和4拍子。
步伐节奏:强弱交替出现,速度为步行速度的节奏就是步伐节奏。
b、举例:我们比拟熟悉的进行曲类的作品。
〔并观赏其中的几首〕(义勇军进行曲)(运发动进行曲)(拉德茨基进行曲)(土耳其进行曲)(军队进行曲)以(运发动进行曲)为例,说明其行进感,是一种步伐节奏。
4〕曲式结构:带再现的三段曲体形式:A﹢B﹢A三段体的另一种形式:A+B+CB、(举杯祝福)1〕观赏歌曲,并讲解谱面上的音乐知识。
八年级音乐上册 第二单元 八音和鸣(三)教案3 湘艺版

第二单元八音和鸣(三)1教学目标1.欣赏二胡曲《江河水》、京胡曲《夜深沉》,区别二胡、京胡的音色。
2。
欣赏古筝曲《渔舟唱晚》2学情分析对初二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初步学习掌握了音乐基础知识,但他们理解音乐、鉴赏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培养和提高。
这就要求音乐教师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进行教学设计,既注重音乐基础知识的巩固,还要关注学生音乐能力的提升。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就是将音乐知识与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由浅及深,环环相扣,使学生伴随着轻松愉悦的课堂进程,学习知识并形成能力。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现场演奏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参与音乐教学,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教学难点:感受乐器的表现力、理解乐曲所表达的情感、意境.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八音和鸣(三)一、导入师:大家知道我手中的乐器叫什么名字吗?(展示二胡)学生回答.师:现在我们共同欣赏我班同学演奏的二胡曲《二泉映月》片段(学生现场演奏一段)师:今天我们学习的课程就和二胡有关,进入新课的学习。
活动2【讲授】八音和鸣(三)二、新授课(1)了解二胡、京胡欣赏音乐片段(二胡曲《江河水》、京胡曲《夜深沉》)区别二胡、京胡的音色。
师:我们听到的音乐当中一段是二胡演奏的,一段是京胡演奏的,它们的音色感觉怎么样?学生回答。
师:它们同属于拉弦类乐器,你们猜哪一种琴筒大一些?学生回答。
(2)展示二胡、京胡的图片进行介绍、比较。
(课件展示)师:京胡音色清脆、嘹亮,而二胡相对柔和一些。
二胡又名“胡琴”,唐代就已出现,称“奚琴”,是北方的民间乐器.二胡木制琴筒一端蒙蟒皮,京胡竹制琴筒蒙蛇皮,且琴筒较二胡小,声音自然尖细一些,京胡主要用于京剧伴奏。
现场展示二胡,介绍它的各个部件名称。
(3)再次欣赏二胡曲《江河水》片段师:二胡曲《江河水》情绪是怎么样的?它想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和意境?学生回答。
师:《江河水》原是一首东北管子曲牌的管子独奏曲,后经整理改编成二胡曲,流传更广,深受群众喜爱.它以凄苦悲切和悲愤激越的曲调,哭诉了劳苦大众在旧社会遭受的压迫和剥削。
八年级音乐上册 第二单元 八音和鸣(三)《渔舟唱晚》教案 湘艺版

渔舟唱晚[教学目标]1、介绍民族乐器-—古筝,了解古筝的音色和表现力,它怎样体现乐曲表达的情绪和意境.2、通过欣赏《渔舟唱晚》,让学生了解并热爱祖国的民族音乐文化,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3、引导学生听辨、讨论、联想,综合感受乐曲的音乐形象,培养良好的欣赏习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重点]了解古筝的音色和表现力,体验乐曲表达的情绪和意境。
[教学难点]能根据音乐旋律想象音乐画面并能根据乐曲意境联想与之相应的古诗.[教具使用]多媒体课件、古筝[教学过程]一、营造氛围,激趣导人1、教师配乐朗诵唐代王勃《渔舟唱晚》,设问:听了老师的朗诵,你的脑海中浮现出怎样的画面?同时,你能听出乐曲的演奏乐器叫什么吗?2、认识古筝:师生共同研究古筝,从古筝的结构、音色及演奏方式这几个方面来研究(出示课件),小组内交流,然后把交流的结果告诉老师。
学生活动,学生交流。
3、师:今天我们就来欣赏筝曲《渔舟唱晚》,看看中国古代的渔村晚景。
设计意图:通过配乐朗诵,营造了学习意境.同时,通过了解古筝的音色,结构及演奏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合作探究,自主学习。
二、欣赏筝曲,整体感知1、教师简介筝曲《渔舟唱晚》.2、设问:请同学们认真欣赏,在欣赏之后说说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听到乐曲有明显变化时举手示意。
3、播放《渔舟唱晚》(视频),师生共同欣赏。
4、板书课题,了解作品.设计意图:通过整体感知《渔舟唱晚》,使学生对作品写作背景、作者、作品大致有所了解,并能够初步了解古筝这一乐器。
三、分段欣赏,互动体验1、欣赏第一部分音乐。
感悟音乐特点,让学生谈谈从音乐声中你能想象这是怎样的景色?2、了解古筝的技巧,品味意境。
3、哼唱这一段音乐的主题曲调,画出图形谱.4、欣赏第二部分音乐(1)播放课件,感受音乐情绪.(2)全班用身体语言模仿“百舟竞归",并体会喜悦情绪。
(3)讨论:速度、力度、旋律线、体现情景。
5、完整欣赏师:现在,我们完整地欣赏一遍这首乐曲,好好品味乐曲给我们带来的美妙感受吧。
湘艺版八年级上册音乐第二单元第二单元八音和鸣(三)教案教案1000字

湘艺版八年级上册音乐第二单元第二单元八音和鸣(三)教案教案1000字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湘艺版八年级上册音乐2.教学年级和班级:八年级(2)班3.授课时间:2023年3月28日,上午第二节课4.教学时数:45分钟二、核心素养目标1. 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使他们在欣赏和表现音乐的过程中,能够体验和理解音乐的美。
2. 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使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的音乐知识和技能,进行音乐创作和表演。
3. 增强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使他们了解和掌握我国丰富的音乐文化遗产,增强民族自豪感。
4. 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使他们能够在音乐活动中与他人协作,共同完成音乐作品。
5. 提升学生的音乐创新能力,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音乐风格和表现手法,发展个性化的音乐表达。
三、学情分析1. 学生层次分析本节课面向的是八年级(2)班的学生。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有一定的发展,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有较强的学习欲望。
在音乐方面,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能够理解和欣赏简单的音乐作品。
然而,由于个体差异,他们在音乐表现和创造力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2. 知识、能力、素质方面在知识方面,学生已经学习了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如音阶、节奏、旋律等。
在能力方面,他们具备了一定的音乐表现和鉴赏能力,能够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
在素质方面,他们具有较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审美素养,对音乐有一定的热爱和关注。
3. 行为习惯在行为习惯方面,大部分学生能够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然而,也存在一部分学生对音乐课程的兴趣不高,课堂表现较为被动。
此外,学生在课堂纪律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距,部分学生容易在课堂上走神或交头接耳。
4. 对课程学习的影响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水平对课程学习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具备一定音乐基础的学生能够更快地掌握新知识,并在音乐创作和表演中发挥自己的优势。
然而,对于音乐兴趣较低或基础较差的学生,他们可能会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一定的困难。
湘教版音乐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八音和鸣(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八音和鸣(三)第二课时课型:新授一、教学目标:1、能积极参与声势练习,进行秧歌锣鼓与竖笛的活动与练习。
2、能认识管子、二胡,辨别其音色特点,说出其乐器分类。
3、在感受《江河水》的情绪、力度、速度变化,以及随乐哼唱该曲音乐主题的基础上,加深对二胡表现力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重点:目标1、2三、教学难点:目标3四、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活动与练习:声势节奏练习1、导入师:今天在上课前,我们先来做个热身运动好吗?看我们班哪组同学能最快、最准确地完成你的任务?请看!请听!2、练习声势节奏,逐步完成锣鼓经合奏谱的感受体验。
竖笛练习师:好!我们稍微休息、放松一下!请看大屏幕!(出示东北《大秧歌》。
)1.用连音和断音的方式让学生分别跟琴视唱乐谱东北《大秧歌》一遍,由此体会演唱时带来的不同情绪感受。
东北秧歌的节奏富有变化,大量运用附点音符,因此一定要准确演唱谱中附点与“十六、八”的节奏。
2.东北秧歌经常用唢呐吹奏主旋律,我们这里没有唢呐,就用竖笛来演奏吧。
合奏练习师:感觉气氛还不够热烈啊,东北秧歌是一种民间的广场艺术,除了用唢呐,还要用上锣啊,鼓啊的打击乐器。
这些打击乐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它对于招徕观众和激发观众的情绪、配合舞蹈动作、加强节奏、掌握速度、烘托气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我们来试试!1.教师出示鼓、小锣、钹、大锣,第组选一个学生上台分别用鼓、小锣、拨、大锣合奏练习过的四条节奏伴奏,之后这四个同学为全班的竖笛演奏伴奏。
2.除演奏锣鼓的同学外,将全班剩下的同学分成三组,一组演奏竖笛,一组口念锣鼓经,一组进行声势伴奏,在老师的指挥下,进行锣鼓组、竖笛组、口念组、声势组合奏。
3.在合奏效果比较好的基础上,选出一个同学做指挥,剩下的同学将任务互换,再重新进行合奏,并进行秧歌伴舞。
(三)《江河水》的欣赏1.导入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合奏的一曲东北的《大秧歌》,东北秧歌是一种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民间歌舞,热烈、欢快、豪放,将东北人民热情质朴、刚柔并济的性格特征挥洒得淋漓尽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八音和鸣(三)
1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参与活动和认识聆听,激发学生乐于探究、勤于思考,领略民族乐器的魅力,感受我国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热爱祖国的民族艺术。
2、过程与方法:能说出《渔舟唱晚》和《夜深沉》两首乐曲的基本情绪以及所表现的情境。
在老师的逐步引导下,分组讨论、合作交流,初步体验锣鼓经的念读和演奏方法,并享受合作的愉快和成功的喜悦。
3、知识与技能:认识京胡、古筝等乐器,能说出其名称,辨别其音色。
2学情分析
《八音和鸣》(三)是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湘教版音乐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
通过七年级两个学期《八音和鸣》单元的学习,已经初步了解了中国民族乐器的基本分类,也聆听、积累了一些中国民族器乐演奏曲目。
本单元的教材安排了四首器乐曲,我从中选取了两首乐曲《夜深沉》和《渔舟唱晚》作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并结合活动练习中的《大秧歌》展开活动,力争在本堂课上达成预定的教学目标。
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一个不大不小的年龄阶段,他们对事物充满好奇,却好面子,羞于表演,但乐于探究。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比较重视调动学生的探究和参与。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古筝、京胡,能分辨京胡、古筝的音色。
初步体验锣鼓经。
教学难点:能用简单的语言与大家交流听乐感受。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乐器展示,情境导入
一、导入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个老朋友,看大家还记得它们吗?(展示乐器二胡、笛子、葫芦丝、鼓)
大家还记得它们的名称吗?
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都是乐器,中国民族乐器。
活动2【讲授】二、温故知新
二、温故知新
1、我们在七年级,就在八音和鸣的单元了解了中国民族乐器,下面老师考考大家。
①“八音”指的什么?
金、石、土、革、丝、木、匏、竹
②民族乐器分为哪四大类?
吹管乐器组(笛子、箫、笙、管子)
拉弦乐器组(二胡、中胡、革胡、高胡)
弹拨乐器组(三弦、琵琶、阮、筝、扬琴)
打击乐器组(鼓、钹、锣、木鱼、梆子)
2、老师带来的这些乐器,分别属于哪一类?
3、听一听,下面几首音乐片段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赛马》二胡拉弦
《扬鞭催马运粮忙》笛子吹管
《鸭子拌嘴》打击乐合奏
活动3【讲授】三、《渔舟唱晚》
三、《渔舟唱晚》
1、导入
乐器的表现力是很强的,各种乐器单独演奏乐曲或一起演奏乐曲,会带给人们无限的遐想。
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首器乐独奏,边听边想:这是什么乐器演奏的?
(播放《渔舟唱晚》第一乐段音乐)
2、古筝简介
古筝,弹拨乐器,二十一根弦。
师简单介绍古筝的演奏技巧。
(劈、托、按弦、揉弦、刮奏、摇指等)
3、《渔舟唱晚》
①刚才我们听到的乐曲名是什么?《渔舟唱晚》
②这首乐曲表现了什么情景?
它描绘了渔人在夕阳西下、湖光山色无比优美的时刻,满载着劳动丰收的喜悦,荡桨归舟的欢快情景。
③完整欣赏(音乐)
这首曲子的速度有什么特点?那么根据速度的变化,你觉得乐曲可以分成几段?
在音乐欣赏中,一般引子部分和尾声部分不列入乐曲分段,所以这首《渔舟唱晚》共分为三
个部分,分别是夕阳夕照、渔歌四起、百舟竞归以及尾声。
④片段欣赏(播放演奏视频)
渔歌四起:唱渔歌填词演唱
百舟竞归:女生把自己当成演奏家模拟古筝演奏动作。
男生把自己当成渔夫跟着音乐节奏模拟划船动作。
4、拓展
唐代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写道:“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的诗句。
它描绘了渔人在夕阳西下、湖光山色无比优美的时刻,满载着劳动丰收的喜悦,荡桨归舟的欢快情景,表现了作者对祖国美丽山河的赞美和热爱。
《渔舟唱晚》电声版天气预报
活动4【活动】四、《夜深沉》
四、《夜深沉》
1、下面我们再来认识一件乐器,大家听听,是什么乐器?(京胡演奏视频片段)
这段音乐的主奏乐器是什么?听了这段音乐你有什么感受?
2、京胡简介
京胡,又称胡琴。
拉弦乐器。
是中国传统戏曲京剧的主要伴奏乐器。
3、京胡与二胡的区别
二胡音色柔美抒情京胡发音刚劲、嘹亮。
二胡制作用硬木京胡制作用晒干的竹子;
二胡蒙皮用厚实的蟒皮京胡蒙皮用较薄一些的蛇皮;
二胡琴竿长发音低沉悠扬京胡琴竿短发音清脆嘹亮。
4、《夜深沉》简介
《夜深沉》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京剧曲牌,用来表现刚劲有力,充满激情的场景。
在京剧《击鼓骂曹》和《霸王别姬》中均有所运用。
5、你知道“霸王别姬”的故事吗?(配乐《夜深沉》)
秦末,项羽和刘邦争夺天下,项羽武艺高强,刚愎自用,自称楚霸王;刘邦被封为汉王,善于心机。
项羽不听爱妾虞姬和忠臣们的阻拦,一意孤行,被刘邦困在了垓下,内无粮草,外无救兵。
刘邦使计教给汉军唱楚人家乡的歌曲,楚军将士听到熟悉的乡音,思念家人,军心涣散,纷纷逃跑。
楚霸王见大势已去,心如刀绞,和爱妾虞姬饮在帐中喝酒解闷,几杯酒下肚,项羽慷慨悲歌,虞姬跟随项羽多年,从没见过丈夫如此深切悲凉的歌声,她劝项羽趁天
黑杀出重围,并穿戴起华贵漂亮的衣饰,舞剑替项羽解愁。
为了不拖累项羽突围,虞姬舞剑完毕,抽出项羽腰上佩剑,自刎身亡。
项羽带着将士们突围未成功,项羽也自刎而死。
6、一起感受虞姬的风采
虞姬自刎前为楚霸王舞剑,心情会怎样?
一起来感受虞姬的风采
视频:京剧《霸王别姬》虞姬舞剑片段。
活动5【练习】五、锣鼓经
五、锣鼓经
1、导入
大家是不是觉得会演奏乐器是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今天,黄老师就带大家一起来玩玩民族打击乐器。
2、认识锣鼓经
①在民间,常用“锣鼓经”来表示演奏乐器和方法。
“锣鼓经”是中国传统器乐及戏曲里面常用的打击乐记谱方法,主要是用鼓、大锣、小锣、钹、堂鼓等打击乐组合成各种不同的节奏,以烘托不同的情绪及气氛。
②读谱
④乐器演奏
活动6【讲授】六、拓展延伸
六、拓展延伸
中国的民族乐器种类很多,老师不可能一两节课让同学们认识所有的民族乐器。
大家平时可以多关注、多了解。
视频《天上人间》
活动7【讲授】七、小结
七、小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领略民族音乐带给我们的无穷魅力,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多关注民族音乐,多了解民族音乐,因为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