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活动1认识信息技术课件人教版87569
初一上学期 信息技术开学第一课 课件

信息技术第一课
概念认知
问题一:这节课是什么课?
信息技术课 ≠ 计算机课
信息技术
计算机技 术
控制技术
通信技术
传感技术
问题二:对于中学生而言,学习信息技 术有何裨益?
适应社会——生存 核心素养 参加比赛
上课要求
排号
分组
班干部
课堂常规要求01 学生依次有序入室,按照指定座位就坐。未经教师许可,不得 启用非指定计算机。 课堂常规要求02 请在室内保持安静,避免大声喧哗。课代表负责在课前点名, 向老师汇报缺席情况。 课堂常规要求03 请保持教室内卫生整洁。禁止携带零食或饮料进入室内。如发 现违规者,将安排其值日两周,并告知班主任进行处理。
意,不得开展与教学无关的活动。
下课要求
电脑关机 整理鼠标 椅子归位 清洁卫生
信息技术学业 水平测试
题型: 1.选择 2.操作 3.附加题
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内容
主要内容: 信息技术基础 python
成绩=实力+心态
看谁打的快
开学第一课
信息技术第一课
检查落实情况。检查完毕后,请保持安静,有序离场。未能按要 求执行的列组,组员将被处以值日处分。
课堂要求
➢ 为保障安全,因近期发现有同学随意开关电脑、电源插 座等情况,现决定全班在两周内禁止使用电脑。请及时 告知班主任。
➢ 禁止拆卸任何电脑硬件(包括键盘和鼠标)。如损坏设 备,将承担赔偿责任。
➢ 老师讲课时不可以碰键盘和鼠标 ➢ 课堂上,请严格遵守教师指定的教学内容,未经教师同
机房制度
排队有序进入机房,对号入座。 请保持机房安静,禁止喧哗。如有疑问,请举手示意。 谨记用电安全的重要性,切勿擅自操作电源或电线。 使用计算机时,请勿随意按动主机和显示器上的按钮。若因随意
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课件

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课件一、学生情况分析:大部分同学对计算机有浓厚的兴趣,在学习时能够勤于动手,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但也有部分同学对计算机还是不甚理解,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要针对具体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引导他们学好计算机,为将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的:在本学期的教学中,要通过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充分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理解和兴趣,提高其科学文化素质,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适应现代化社会中的学习、工作和工作方式打下必要的基础。
三、教学要求:1、掌握数字化声音的播放、录制和编辑方法。
2、掌握数字化视频的播放、编辑、拍摄与采集方法。
3、掌握电脑动画的初步制作方法。
四、教材分析:本教材的特点是充分考虑到初中学生的年龄、生活、学习特点和认知水平,按照信息需求的线索组织教材,注重突出对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和对技术价值认识的提升,适用于采取讲练结合、综合实践、研究性学习等多种形式灵活地开展教学活动。
三章知识是当今计算机应用方面的热点知识,学生兴趣浓,是学习信息技术的关键,培养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的学生,才能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信息社会才能具备终身学习能力、自学能力。
五、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帮助他们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操作,使学生成为能适应现代化社会中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的高素质的科技人才。
六、组织措施:1、教学中以教学大纲为纲,从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在开学初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
2、引导学生针对问题、情景、任务去体验某项技术的价值与意义,在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技能。
3、认真钻研教材,挖掘教材的深度和广度,认真备课,明确教学重点、难点,探索、研究疑难问题及有关微机实践,做到有课必备,既备教材,又备学生,备教法。
4、课堂教学中,以启发式教学为原则,从兴趣出发,借助范例,以操作训练来强化概念,形成技能、技巧,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精讲多练,采用多种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学生能力培养,提高课堂效率。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课件

打开主机可以看到:
控制器和运算 器组成中央处 理器(CPU): 是计算机的核 心部分
内存条
硬 盘
2、微型计算机的其他部件
数码相机
扫描仪
打印机
针式打印机 喷墨打印机 激光打印机
软 盘
二、存储器
存储器是计算机存放数据的部 件,可分为内存储器(简称内 存)和外存储器(简称外存)。 内存还分ROM(只读存储器) 和RAM(随机存储器)。 ROM中的信息可读不可写, RAM中的信息随时可读写。
第一代 电子管计算机
第二代 晶体管计算机
第三代 集成电路计算机
第四代 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计算机总的发展方向可用“巨、微、网、 智、多媒体”来概括。
三、计算机与现代社会
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对现代社会产生着越 来越大的影响。
计算机的主要应用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数值计算 2. 自动控制 3. 辅助设计( 计算机辅助设计( CAD) ) 4. 办公自动化 (办公自动化(OA)) 5. 辅助教学与网络学习( 计算机辅助教学
0+0 = 0,0+1=1,1+0 = 1,1+1=10; 0×0 = 0,0×1 = 0,1×0 = 0, 1×1=1。
试完成:二 十
(1101)2
(1001.1)2 十二
13 13.5
3. 八进制、十六进制数与二进制数的关系:
二进制数数位太长,读写不方便,所以人们
又采用了八进制或十六进制数。八进制有 8个 数符(0,1,2,3,4,5,6,7),十六进 制有16个数符(0,1,2,3,4,5,6,7, 8,9,A,B,C,D,E,F)。二进制数换 算成八进制数,按“ 3位一段,不足补 0,分 段转换”的法则进行;八进制数换算成二进 制数,按“ 1变3位,各位转换”的法则进行。 二进制数换算成十六进制数,用“ 4位一段, 不足补0,分段转换”;十六进制数换算成二 进制数,用“ 1变4位,各位转换”的法则。
七年级上册_第一章_信息与信息技术

要增强自护意识
要维护网络安全
不随意约会网友
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益于身心健康
不沉溺虚拟时空
威胁信息安全的四个常见因素:
计算机病毒
木马程序 恶意软件 人为忽视
计算机病毒是影响计算机安全的主要因素,具 有隐蔽性、传染性、潜伏性以及可触发性等特 征。
• 木马的名称来源于古希腊传说,现在常 用来指伪装潜伏的网络病毒。 • 一般来说,木马程序是通过攻击系统安 全漏洞、登录伪装网页、下载程序或邮 件附件等来传播的。
信息的一种定义:信息是通过文字、 数字、声音、图像、图形、动画等媒体 来表达和传递的内容。 信息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信息的基本特征
• 可传递性:信息可以在空间上和时间上 传递。在空间上的传递叫通信,在时间 上的传递叫存储。 • 可加工性:信息可以进行加工处理。 • 可共享性:共享性是指同一信息同时或 异时、同地或异地被多个人所共享。 • 时效性:如果不能及时地利用最新信 息,信息的价
信息技术基础
第一章 信息技术基础
• 活动1 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 • 活动2 了解计算机在信息社会中的应用 • 活动3 了解信息安全和计算机使用的道德规范
活动1 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
• 一、认识信息。 • 二、信息技术。 • 三、人类历史上经历的信息技术革命。
一、认识信息
• 什么是信息?
Information
活动2 了解计算机在信息社会中的应用
科学计算 自动控制 数据处理 辅助技术
文化娱乐
人工智能
活动3 了解信息安全和计算机使用的道德规范
• 1、计算机犯罪。
(1)编制和故意传播计算机病毒。 (2)黑客破坏。 (3)越权存取。 (4)窃听。 (5)传播有害信息。
初一信息技术课第一节(精选优秀)PPT

初中七年级信息技术课内容
how—信息技术课程安排 注意保持微机室的整洁,禁止携带任何食品、饮料进入教室
一般情况下作业当节完成
每位同学负责自己座位电脑设备的完好。
综上所述,所以学习信息技术是为了使我们更好的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w初h中y—七为年什级么信要息学技习术信课息内技容术重点:计算机的结构和使用+计算机网络
重点:计算机的结构和使用+计算机网络 why—为什么要学习信息技术 2、计算机的结构和使用
几点小小的要求
• 机房上课
• 按上机座位表就坐,未经老师同意不得随意调动座位。每位同 学负责自己座位电脑设备的完好。上课之前,若发现设备有问 题,应及时向老师报告。
初一信息技术课第一节
why—为什么要学习信息技术
我们生活 在信息时代
• 现代战争是信息的战争
• 企业谋求发展
• 中考信息收集
• 综上所述,所以学习信息技术是为了使我 们更好的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随着信息 时代的到来,拥有信息得多少成为一个人 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学习信息技术就是让 我们学会更好地去获得信息,筛选对我们 有用的信息,并对其加以整理利用。最后 成为我们自己的知识。
A13
C12 C11 C10
B16
B15
B14
B13
A12
A11
A10
C9
C8
C7
B12
B11
B10
B9
A9
A8
A7
C6
C5
C4
B8
B7
B6
B5
A6
A5
A4
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活动1-认识信息技术课件-人教版

认识不同类型的计算机软件及 其用途
系统软件
解释系统软件的作用,如操作 系统、编译器等
应用软件
介绍常见应用软件,如办公软 件、图像处理软件等
软件版权与许可证
介绍软件版权保护和许可证制 度
计算机网络基础
总结词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 概念和组成
网络拓扑结构
网络协议
网络设备
解释常见的网络拓扑结 构,如星型、总线型、
的技术。
信息技术的组成
信息技术包括软件技术、网络技术 、数据技术、多媒体技术和人工智 能技术等。
信息技术的特点
信息技术具有数字化、网络化、高 速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等特点。
信息技术的历史发展
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
信息技术的发展经历了计算机技术、 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等几个阶 段。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应用领域
物联网在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工业等领域都有广泛的 应用,如智能门锁、智能车辆和智能制造等。
THANKS
感谢观看
网状型等
介绍TCP/IP协议栈的组 成和工作原理
介绍常见的网络设备, 如路由器、交换机等
信息安全与防护
总结词
了解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和防护措施
加密技术
解释加密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信息安全威胁
介绍常见的信息安全威胁,如病毒、黑客攻 击等
安全防护措施
介绍常见的安全防护措施,如防火墙、入侵 检测系统等
03
演示表达能力。
网络浏览与搜索
01
02
03
浏览器使用
学会使用常见的浏览器( 如Chrome、Firefox、 Safari等)访问网站、搜 索信息。
搜索引擎使用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课件:信息和信息技术(共18张PPT)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 要学生 学的知 识,教 职员躬 亲共学 ;要学 生守的 规则, 教职员 躬亲共 守。st 10,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15: 32:3215 :32:321 5:328/ 10/2021 3:32:32 PM
实例
1:蚂蚁的触角传递一种信息; 红绿灯代表一种信息;VCD 碟片上的内容是一些信息。 等等。
2:其实同学们观察一下老师, 说说老师有什么特征?这些 都是可以说是信息
二、人类的五次信息革命
1、语言的形成
语言的形成是一次根本性的革命,它标志着人类的信息能 力有了一个质的飞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信息革命。
三、信息技术的核心技术
1、信息技术是扩展人类信息功能的技术 2、信息功能指的是人类接收、存储、处理和传送信息的功
能。 3、现代信息技术主要包括:微电子技术、传感技术、通信
技术、计算机技术。
微电子技术
微电子技术是研制、生产微小型电子元件及产品的技术, 它的核心是集成电路技术。
传感技术
温度传感器:投入熔炉测金属熔融状态下的准确温度。 压力传感器:测得气体、液体的压力参数 气体传感器:可测得氢、氟、一氧化碳以及许多其他气体
4、All that you do, do with your might; things done by halves are never done right. ----R.H. Stoddard, American poet做一切事都应尽力而为,半途而废永远不行6.17.20216.17.202110:5110:5110:51:1910:51:19
的含量 红外线探测器:可在高空探测地面上情况 声音传感器:可测得音量。
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全套优秀ppt课件

本节课到此结束
XX
第3课 制作《信息技术学习手册》
教师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应用文档的制作规范;
2.掌握版面设计、页码插入和目录自动生成 等Word操作技巧; 3.完成作品《信息技术学习手册》。
应用文档
常见的应用文档有研究报告、方案、简报、总 结、申请书、通知、请柬、书信等。
制作应用文档的步骤
确定 选题
搜集 资料
规划 设计
编辑 制作
修改 完善
应用文档
对于《信息技术学习手册》,我们需要对它的封面、前言 、目录、内容进行规划。
Word操作技巧
封面制作: 选择“插入”选项,单击“封面”下拉菜单,选择一种封面样式。
Word操作技巧
更改标题样式:“开始”→“标题样式”
Word操作技巧
内容部分需要根据设计方案和准备的材料 来撰写,然后进行编辑排版,调整字体、字号 和段落等。
信息安全
信息安全是信息时代的重要话题,也是信息时 代秩序正常的重要保证。
信息安全
信息安全主要指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可用性、 保密性和可靠性。
信息安全
各种数据、文档 软件、硬件系统的安全运行 个人信息安全意识的提升
信息资源 信息安全的基础 信息安全建议: 1.遵守安全法律法规。 2.注重关键信息的保护。 3.提高信息安全意识。
XX
第6课 初识计算机结构
教师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连接计算机外设; 2.知道计算机硬件的组成与各自的功能; 3.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计算机外设
显示器
主
音
机
响
耳
键
麦
盘
鼠
标
计算机外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信息的一种定义:信息是事物的运动 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方式.
随着时代的变迁,信息的含义也在变 化目前社会较普遍的认识是:信息是具 有新内容、新知识的消息。信息是通过 文字、数字、声音、图像、图形、动画 等媒体来表达和传递的内容。。
二、信息的基本特征
着指定方向发展,帮助人们完成各项工 作的技术。
• 计算机技术主要用来解决信息加工、处 理等问题。
压力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
通信卫星
卫星地面接收器
洗衣机
空调
第一台电计算机ENIAC
四、信息技术的应用
医学应用 农业应用 军事应用
五、信息安全
威胁信息安全的四个常见因素:
计算机病毒 木马程序 恶意软件 人为忽视
• 依附性:所有信息都必须依附于某种载 体,但是载体本身并不是信息。相同的 信息也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 真伪性:由于人类感知、接受、识别信 息的能力总是有限,因而对信息的识别 总是不完全,会形成认知“伪信息”; 信息在传递的过程中会发生各种错误, 产生传递“伪信息”;有人出于某种目 的,故意制造虚假信息,造成人为“伪 信息”。这就是信息的真伪性。
计算机病毒是影响计算机安全的主要因素,具 有隐蔽性、传染性、潜伏性以及可触发性等特 征。
预防计算机病毒 Virus
• 坚决不用盗版软件。 • 定期做好重要信息的备份。 • 安装优秀的防病毒软件、防火墙软件。
• 木马的名称来源于古希腊传说,现在常 用来指伪装潜伏的网络病毒。
• 一般来说,木马程序是通过攻击系统安 全漏洞、登录伪装网页、下载程序或邮 件附件等来传播的。
H
A
N
K
S
清理恶意软件的工具软件:
人为忽视一般指因自身的粗心大意导致信息泄 露或破坏。
六、信息道德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要善于网上学习 要诚实友好交流 要增强自护意识 要维护网络安全 要益于身心健康
不浏览不良信息 不污辱欺诈他人 不随意约会网友 不破坏网络秩序 不沉溺虚拟时空
好谢好学谢习 观天天看向上
T
三、信息技术简介
• 定义:一般来说In,for信m息ati技on术T就ech是n扩olo展gy人类 接受、储存、处理和传送信息的功能的技 术。
感测技术
信息技术
通信技术 控制技术 计算机技术
• 感测技术是关于从自然界获取信息并对 其进行处理和识别的技术。
• 通信技术是帮助人传递信息的技术。 • 控制技术是可以使事物按照人的要求沿
Trojan
• 恶意软件指在未明确提示用户或未经用户许可 的情况下,在用户计算机或其他终端上安装运 行侵害用户合法权益的软件,但不包括我国法 律法规规定的计算机病毒。
• 恶意软件具有强制安装、难以卸载、劫持浏览 器、弹出广告、恶意收集用户信息、恶意卸载、 恶意捆绑、侵犯用户知情权和选择权的恶意行 为等特征。
• 可传递性:信息可以在空间上和时间上 传递。在空间上的传递叫通信,在时间 上的传递叫存储。
• 可加工性:信息可以进行加工处理。 • 可共享性:共享性是指同一信息同时或
异时、同地或异地被多个人所共享。 • 时效性:如果不能及时地利用最新信息,
信息的价值就会贬值甚至毫无价值,这 就是信息的时效性。
二、信息的基本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