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制造技术实验报告(打印)

合集下载

先进制造技术实验报告

先进制造技术实验报告

题目:先进制造技术实验学院:工学部_____学号:__姓名:_____班级: 13机工__ 指导教师:李庆梅_____日期: 2016年5月28日实验一三坐标机测量一、实验目的通过三坐标测量机的演示性实验,了解三坐标测量机在先进制造工艺技术中所起的作用。

二、实验要求(1)了解三坐标测量机的组成;(2)了解三坐标测量机的测量原理;(3)了解反求工程的概念。

三、实验原理及设备图1为Discovery Ⅱ D-8 型桥式三坐标测量机外形图,三坐标测量机的三组导轨相互垂直,形成了 X,Y,Z 三个运动轴,各方向的行程分别由高分辨率精密光栅尺测量,从而组成了机器的空间直角坐标系统,原点位于测量机左前上方。

测量工件时,探头(测头)相对坐标系运动,用它来探测处于坐标系内的任何待测工件表面,即可确定该测点的空间坐标值, 经计算机采集得到测点数据,按程序规定的要求探测若干点后, 计算机即可对采样数据进行处理,从中计算出被测几何要素的尺寸、形状误差和图1 D-8 型桥式三坐标测量机外形在坐标系中的位置, 在对若干要素探测后, 计算机可根据不同的测量要求计算出这些几何要素间的位置尺寸和位置误差。

Discovery Ⅱ D-8 型三坐标测量机配有MeasureMax+(Version 6.4)测量软件,该软件功能强大,内容丰富,整个测量操作过程可由计算机控制自动完成,也可以由操纵杆(见图2.)配合计算机完成部分手动操作。

图2 操作杆四、实验步骤系统启动安装被测工件启动MeasureMax+测头校正建立工件坐标系进行测量结果输出退出MeasureMax+关闭系统图3 测量操作流程实验二快速原型制造一、实验目的目前快速原形制造技术已成为各国制造科学研究的前沿学科和研究焦点。

通过快速成型机演示性实验,了解快速原型制造在先进制造工艺技术中所起的作用。

二、实验要求(1)了解快速成型机的组成;(2)了解快速成型机的实体成型原理;(3)通过参观实验室现有快速成型零件,了解快速原型制造的应用。

制造技术实验报告

制造技术实验报告

制造技术实验报告制造技术实验报告引言制造技术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涵盖了从产品设计到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

本次实验旨在探索制造技术的实际应用,并通过实验结果来评估其效果和可行性。

实验一:数控加工技术数控加工技术是一种通过计算机控制机床进行精密加工的技术。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台数控铣床来加工一件复杂的零件。

首先,我们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绘制了零件的三维模型,并生成了相应的加工程序。

然后,将程序加载到数控铣床的控制系统中,通过控制系统的指令来实现对零件的加工。

实验结果显示,数控加工技术具有高精度、高效率和重复性好的特点,适用于生产高精度零部件。

实验二:激光切割技术激光切割技术是利用高能激光束对材料进行切割的一种先进技术。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台激光切割机对不同材料进行了切割。

通过调整激光的功率、频率和聚焦度,我们可以实现对不同材料的切割。

实验结果表明,激光切割技术具有切割速度快、切割质量高和切割形状灵活等优点,适用于各种材料的切割加工。

实验三:3D打印技术3D打印技术是一种通过逐层堆积材料来制造物体的技术。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台3D打印机来制造一个小型模型。

首先,我们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绘制了模型的三维模型,并将其转换为3D打印机可以识别的文件格式。

然后,将文件加载到3D打印机中,通过控制打印机的喷头来逐层堆积材料,最终制造出完整的模型。

实验结果显示,3D打印技术具有制造周期短、制造成本低和制造复杂形状的能力,适用于小批量生产和个性化定制。

实验四:自动化装配技术自动化装配技术是一种通过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来实现产品组装的技术。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套自动化装配线来进行产品组装。

通过编写程序和设置传感器,我们可以实现机器人对零部件的自动抓取、定位和装配。

实验结果表明,自动化装配技术具有高效率、高一致性和高可靠性的特点,适用于大规模生产和高速装配。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制造技术的实际应用,并通过实验结果对各种技术进行了评估。

先进制造技术实验报告

先进制造技术实验报告

实验一材料成形技术机械工程材料种类很多, 主要包括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

金属材料又包括钢铁材料和非铁金属材料。

由于金属材料来源丰富, 性能优良, 在现代工业、农业、国防以及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 所以是最重要的机械工程材料, 约占各种机械产品所用材料的90%以上。

金属的力学性能是指金属材料抵抗各种外加载荷的能力,其中包括:弹性和刚度、强度、塑性、硬度、冲击韧度、断裂韧度及疲劳强度等,它们是衡量材料性能极其重要的指标。

金属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1、物理性能:密度、外观、导热性能、光学性能、磁性能、电性能、超导性能、形状记忆性能等,如电镀金利用金的外观、飞机用铝合金利用密度、电热器用铜制作利用导热导电、永磁材料利用磁性能等等2、化学性能:耐热性、耐蚀性、耐晒性、催化特性、感光特性等,不锈钢利用耐蚀性、高温合金利用耐热性等等。

金属成形的原理利用金属的熔融/延展/可塑性使其形成我们需要的各种不同的现状。

金属材料成形的方式有:铸造锻压焊接铸造指熔炼金属、制造铸型并将熔融金属浇入铸型凝固后, 获得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金属零件或毛坯的成形方法。

到进入20世纪之后,铸造的发展速度特别快,它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产品技术的进步,要求铸件各种机械物理性能就更好,同时还具有良好的机械加工性能;另一个原因是机械工业本身和其他工业就如化工、仪表等的发展,给铸造业创造了有利的物质条件。

就如检测手段的发展,保证了铸件质量的提高和稳定,也给铸造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条件;电子显微镜等的发明,还可以帮助人们深入到金属的微观世界,探查金属结晶的奥秘,研究金属凝固的理论,指导铸造生产。

①铸型(让液态金属成为固态铸件的容器)准备,铸型按所用材料可以分为砂型、金属型、陶瓷型、泥型、石墨型等,按使用次数可以分为一次性型、半永久型和永久型,铸型准备的优劣是影响着铸件质量的主要因素;②铸造金属的熔化和浇注,铸造金属(铸造合金)主要是有各类铸铁、铸钢和铸造有色金属及合金;③铸件处理和检验,铸件处理包括清除型芯和铸件表面异物、切除浇冒口、铲磨毛刺和披缝等凸出物以及热处理、整形、防锈处理和粗加工等。

《先进制造技术》学习报告

《先进制造技术》学习报告

《先进制造技术》学习报告2010年9月22日这学期我接触了《先进制造技术》这门课, 由于这门课是一门考察科目, 我学得不太认真, 所以我只有从书本上和网上来学习这门科的知识。

以下内容我对先进制造技术的浅谈。

先进制造技术AMT(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nology)是在传统制造的基础上, 不断吸收机械、电子、信息、材料、能源和现代管理技术等方面的成果, 将其综合应用于产品设计、制造、检测、管理、销售、使用、服务的制造全过程, 以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生产, 提高对动态多变的市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制造技术的总称, 也是取得理想技术经济效益的制造技术的总称。

当前的金融危机也许还会催生新的先进制造制造技术, 特别在生产管理技术方面。

先进制造技术不是一般单指加工过程的工艺方法, 而是横跨多个学科、包含了从产品设计、加工制造、到产品销售、用户服务等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的所有相关技术, 涉及到设计、工艺、加工自动化、管理以及特种加工等多个领域, 并逐步融合与集成。

可基本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一、先进的工程设计技术二、先进制造工艺技术三、制造自动化技术四、先进生产管理技术、制造哲理与生产模式五、发展。

一、先进的工程设计技术先进的工程设计技术包括众多的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

包括CAD.CAE、CAPP、CAT、PDM、模块化设计、DFX、优化设计、三次设计与健壮设计、创新设计、反向工程、协同产品商务、虚拟现实技术、虚拟样机技术、并行工程等。

(1)产品(投放市场的产品和制造产品的工艺装备(夹具、刀具、量检具等))设计现代化。

以CAD为基础(造型, 工程分析计算、自动绘图并提供产品数字化信息等), 全面应用先进的设计方法和理念。

如虚拟设计、优化设计、模块化设计、有限元分析, 动态设计、人机工程设计、美学设计、绿色设计等等;(2)先进的工艺规程设计技术与生产技术准备手段。

在信息集成环境下, 采用计算机辅助工艺规程设计、即CAPP, 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三坐标测量机等各种计算机自动控制设备设备的计算机辅助工作程序设计即CAM等。

先进制造技术实验报告

先进制造技术实验报告

先进制造技术实验报告
题目:高效激光切割技术的应用
摘要
激光切割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材料分析和切割的新技术,它采用激
光来进行切割,通过聚焦激光束和材料的物理反应,在材料表面形成溶液
能够精确切割材料的表面。

本实验试图利用激光切割技术对碳素钢进行切割,分析激光切割技术在高效切割应用中的优缺点,以及如何改进切割质量。

1.实验介绍
本实验使用了一台激光切割机,采用的激光器的波长为10.6μM,能
量为50W,这台激光切割机采用最新的激光切割技术,具有快速切割,切
割深度高的特点。

本实验使用带有碳素钢层的孔板材料,厚度为3mm,进
行实验。

实验在激光切割机的控制台上设置了激光功率,焦距,焦点位置,切割速度等参数。

2.实验结果
根据实验设置的参数,采用激光切割机,设置激光功率50W,焦距
37mm,焦点位置20m,切割速度50mm/min,切割时间1min,在1min的时
间内可以切割出一个碳素钢正方形板,其边长为50mm,切割边缘没有明
显的折叠和拉伸,切割精度在0.2mm以下,切口光滑,没有熔毛现象,切
口平整,将碳素钢层完全切断。

3.实验分析
激光切割机在本次实验中表现出良好的性能,可以获得高质量的切割效果。

先进制造技术综合实训报告

先进制造技术综合实训报告

先进制造技术综合实训报告先进制造技术综合实训报告一、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概况1.国外发展概况目前,在高新技术迅速发展并向经济社会各领域渗透融合的今天,人类迎来了以知识和信息为核心的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

近几十年来,特别是最近10多年间,制造业中智能设计、仿真制造、虚拟制造等高级阶段性成果日益丰富,有效地支撑着现代工业由大变强。

在欧美发达国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兴信息技术正在引起一场全球范围内以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工业新革命,它将改变人们的工作方式,使“机器换人”成为可能;同时还将给经济增长带来巨大动力。

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先进制造技术已成为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掌握新的发展主动权的重要标志之一。

当前,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世界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在新一轮的世界经济竞争中,谁拥有知识和技术优势,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经济舞台上占据更有利的位置,因此,抢抓先进制造技术,是提升产品档次和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因而,重视制造系统集成技术及其应用开发也就显得尤为必要。

2.国内发展概况我国对这项技术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当时属空白状态。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国内开始对其进行探索和试验,1979年国防工办把机械加工专业与数控技术联合列入全军普通高校统招计划后,便开始了试点,在加工过程中采用数字控制和加工中心。

1985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率先建立“液压传动”本科专业,1991年又率先创建了全国唯一一所“机电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机械工程专业博士点,从而为该项技术的深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90年代中期,各院校纷纷开展研究与开发工作,逐渐形成了包括材料、热处理、精密机床、测量仪表、刀具、夹具、量具等配套齐全的制造技术体系,使这项技术不断完善和发展。

我国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促进了我国制造业总体水平的提高,部分制造业如纺织服装、电子电气、船舶、汽车等领域己接近或赶上国际先进水平。

先进制造技术认知实习报告

先进制造技术认知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有幸参加了先进制造技术的认知实习。

这次实习让我对先进制造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在我心中种下了追求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种子。

实习的第一天,我们参观了学校的制造实验室。

实验室里有各种各样的先进制造设备,如3D打印机、数控机床、机器人等。

我对这些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学习了如何操作这些设备,并且亲自动手进行了一些简单的制造任务。

通过这个过程,我深刻体会到了先进制造技术带来的高效和精确。

在实习的过程中,我们还学习了制造过程中的各种参数和工艺。

我了解到,制造一个产品需要经过多个环节,包括设计、材料选择、加工、装配等。

每个环节都需要精确的控制和调整,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我亲自参与了产品的制造过程,体验了从设计到最终产品的全过程。

这让我明白了制造业的复杂性和挑战性。

除了实验室的实践操作,我们还听了老师关于先进制造技术的讲座。

老师详细介绍了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领域。

我了解到,先进制造技术在航空、汽车、电子等行业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这些技术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提升了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

我深感先进制造技术对制造业的重要性,并且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了期待。

在实习的最后一天,我们进行了一次小组讨论。

我们分享了在实习过程中的心得和体会,并且讨论了先进制造技术对未来的影响。

我们一致认为,先进制造技术将会改变传统的制造业模式,带来更多的创新和机遇。

我们也认识到,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制造工程师,需要不断学习和跟进科技的发展。

通过这次实习,我对先进制造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明白了制造过程中的各种工艺和参数的重要性,也体验到了先进制造技术带来的高效和精确。

我将继续努力学习,追求科技创新,为制造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相信,在先进制造技术的引领下,制造业将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先进制造工艺开发实验报告

先进制造工艺开发实验报告

先进制造工艺开发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随着制造业的不断发展,先进制造工艺的研发成为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关键。

本次实验旨在探索和开发一种新的先进制造工艺,以满足特定产品的生产需求,并对其性能和可行性进行评估。

二、实验背景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传统制造工艺在生产效率、产品精度和质量稳定性等方面逐渐显露出局限性。

为了适应市场对高品质、高性能产品的需求,开发先进制造工艺成为制造业企业的当务之急。

本次实验所针对的产品是一种复杂的机械零部件,其对尺寸精度、表面质量和力学性能有着较高的要求。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一)实验材料本次实验选用了高强度合金钢作为主要材料,其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经过严格检测和筛选,以确保符合产品的设计要求。

(二)实验设备1、高精度数控加工中心:用于零部件的切削加工,具备多轴联动和高速切削功能。

2、激光加工设备:用于对零部件进行表面处理和精细加工。

3、三坐标测量机:用于对加工后的零部件进行尺寸和形位精度检测。

4、材料性能测试设备:包括拉伸试验机、硬度计等,用于检测材料的力学性能。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一)工艺设计1、根据产品的设计要求和材料特性,制定了详细的加工工艺流程,包括毛坯制备、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和表面处理等环节。

2、运用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CAPP)软件对工艺过程进行模拟和优化,以确保工艺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二)毛坯制备采用锻造工艺制备毛坯,通过控制锻造温度、变形量和冷却速度等参数,获得了具有良好组织和性能的毛坯。

(三)加工过程1、粗加工:在数控加工中心上,采用较大的切削用量去除大部分余量,保证加工效率。

2、半精加工:适当减小切削用量,提高加工精度,为精加工做好准备。

3、精加工:采用高速切削技术和精密刀具,保证零部件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

4、表面处理:利用激光加工设备对零部件表面进行淬火处理,提高表面硬度和耐磨性。

(四)检测与分析1、在加工过程中,定期使用三坐标测量机对零部件进行尺寸检测,及时发现并纠正加工误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进制造技术
实验报告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机械工程综合实验中心
实验一、 3D 打印实验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理解3D 打印技术的基本概念,了解3D打印机的系统组成,掌握3D打印机
的基本操作,加深对熔融沉积制造的理解,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实验原理
3D 打印 (英语: 3D printing) ,又称增材制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AM),属于快速
成型技术的一种。

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的直接制造技术,几乎可以制造任意形状
三维实体。

3D 打印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堆叠累积的方式来构造
物体,即“积层制造”。

3D 打印与传统的机械加工技术不同,后者通常采用切削或钻
孔技术 (即减材工艺 )实现。

在模具制造、工业设计等领域,3D 打印技术常常被用于制造模
型,现正逐渐用于一些产品的直接制造。

特别是一些高价值产品(比如髋关节或牙齿,或一
些飞机零部件)已经有使用这种技术打印而成的零部件,意味着“3D 打印”这项技术的普
及。

3D 打印目前已有十余种不同工艺,如光固化立体造型(SLA) 、层片叠加制造(LOM) 、
选择性激光烧结(SLS)、熔融沉积成型(FDM) 、掩模固化法 (SGC)、三维印刷法 (3DP) 、喷粒
法 (BPM) 等。

MakerBot Replicator 2X桌面3D打印机,采用FDM( 熔融沉积 ) 成型技术。

工艺流程如
下: CAD 模型被分为一层层极薄的截面,生成控制FDM 喷嘴移动路径的二维几何信息;
FDM 加热头把热熔性材料(ABS、PLA、尼龙、蜡等)加热到临界状态,呈现半流体性质,在计算机控制下,沿上位机软件确定的二维几何信息运动轨迹,喷头将半流动状态的材料
挤压出来,凝固形成轮廓形状的薄层。

当一层完毕后,成型工作台下降一个分层厚度,继
续成型下一层,这样层层堆积粘结,自下而上形成一个零件的三维实体。

三、实验内容
1、应用计算机三维软件对成型零件进行建模并以“STL”格式保存,学习应用MakerBot Makerware 软件对模型进行转换制作保存;
3、完成成型零件模型打印。

四、实验设备
1、 MakerBot Replicator 2X桌面3D打印机;
2、电脑、专用工具及辅助工具等。

五、实验步骤
1、成型零件三维模型数据格式转换
(1) 打开 MakerWare 软件,点击“ Add ”按钮找到待成型零件三维模型数据(**.stl 格式 )文件,选择该文件;
(2)选中“ Look ”按钮通过拖拽旋转打印平台,也可以选择子菜单从 Top,Side 或 Front 方向查看模型;
(3)选中“ Move ”按钮通过拖拽移动打印平台上的模型,也可以选择子菜单精确移动模型,确定模型摆放位置;
(4)选中“ Tum”按钮通过拖拽旋转模型,也可以用子菜单精确旋转模型,确定模型成型方向;
(5)选中“ Scale”按钮通过拖曳缩放模型,也可以用子菜单精确控制缩放大小;
(6)点击“ Make”设定模型成型工艺参数;
(7)成型零件三维模型生成并保存为加工文件。

2、零件成型加工
(1)装载成型零件加工文件 SD 卡;(2) 打开 MakerBot Replicator 2X 桌面 3D 打印机电源开关;
(3)调平打印平台;
根据LCD 屏幕的指示,在每个位置启动程序的要求下,分别调节打印平台下方的后
方、右面和左面三个旋钮,并用支持卡在打印托盘和喷嘴间滑过,支持卡通过时候会有一
些轻微摩擦,但不会将卡片划破,就达到喷头在打印托盘调平要求。

(4)装载材料;
1)从喷头顶端取下导料管;2)从料盘引出一段PLA 丝线,从机箱后导料管顺时针穿入
直到从另一端伸出;3) 按下 LCD 面板上的M 键, LCD 屏幕指示选择加热喷头开始加热;4)当喷头温度达到 230℃后 LCD 屏幕提示进料,将 PLA 丝线用力推入喷头顶部的孔,保
持压力直至喷嘴有PLA 丝线吐出; 5)按下 LCD 面板上的M 键,停止吐丝; 6)放回导料管,清理、移除吐出的PLA 丝。

(5)打印目标文件;
进入主界面,选择“Build from SD ”按“ M ”键;选择预打印文件名称,按“M ”键底板加热,达到230℃,开始打印从底座开始直到打印模型完成。

(5)用专用工具取出模型;
(6)成型模型进行打磨、清理后处理;
3、加工成型模型拍照;
4、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一、 3D 打印实验报告
实验时间:年月实验名称所用软件












指导教师意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