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流程(卫生院)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方案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方案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能高效地开展,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的特点。
那么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作者为大家收集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方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方案1为进一步深化医改,转变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和服务理念,构建新型和谐医患关系,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村卫生室“健康守门人”作用,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中心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通过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动村级卫生服务向健康管理转型,逐步在农村地区建立起既能守健康、又能守费用的双重守门人新制度;引导乡村医生提升业务素质,努力建立村级首诊、分级诊疗的服务新模式。
二、基本原则(一)坚持公益性质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政府为居民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要牢固树立便民、利民和惠民意识,始终坚持公益性质。
(二)坚持防治结合以健康管理、综合服务为导向,努力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促进医疗和预防的有效融合,让居民享有方便、快捷、有效、安全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
(三)坚持自愿签约广泛宣传发动,充分告知签约服务具体内容及惠民政策。
在充分了解签约服务内涵的'前提下,居民自主选择家庭医生,签订服务协议,享受约定服务。
(四)坚持循序渐进重点人群优先覆盖、优先签约、优先服务。
在完成试点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完善方案,稳步推进,务求实效。
三、签约主体由有资质临床医师一名与两名公卫人员组建家庭医生团队,以65岁以上老年人、0-6岁儿童、孕产妇、慢性病人和精神病患者等为重点签约对象,开展签约服务。
乡镇卫生院和健康管理团队协助并提供技术支撑。
四、工作任务(一)明确签约服务对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面向全乡常住6个月以上户籍或非户籍居民,服务人群可分为三类:1、重点人群,主要指65岁以上老年人、0-6岁儿童、孕产妇、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病患者等。
2、特殊人群,主要指孤寡老人、残疾人、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下岗失业人员、优抚对象等。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人员职责分工以及工作流程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人员职责分工以及工作流程家庭医生式签约服务是全科医生、专科医生、公共卫生医师和社区护理人员整合起来,通过签约与居民建立固定关系,并以团队的方式为居民实施医疗照顾和健康管理的一种服务模式。
为进一步完善我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结合我院实际,明确了我院家庭医生式服务团队的职责分工以及工作流程,并实施网格化管理。
附件: 1.基层医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人员职责分工2.基层医院工作流程3.基层医院工作流程图附件 1基层医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人员职责分工一、团队长职责分工团队长在本团队家庭医生式签约服务的工作中发挥“轴心”的作用。
具体工作职责包括:1.参与团队工作。
完成自身工作岗位所负责的医疗任务,如由全科医生担任团队长,则团队长同样担任全科医生日常工作。
2.在机构领导的带领下,全面负责管理本团队的各项工作,根据团队岗位要求,对本团队成员实行双向选择。
细化团队人员职责和分工,明确团队工作流程。
3.与团队成员共同讨论协商制定本团队的各阶段工作目标及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经常督促、考核与检查,按时总结汇报。
4.及时对团队开展的工作进行评价分析,并对存在问题研究整改,及时协调团队内部的工作程序,有序高效地开展家庭医生团队工作。
5.注重提高服务质量,改善工作态度和方法,督促本团队成员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防止医疗事故发生。
6.全面掌握本团队签约居民健康情况,组织实施人群分类管理。
7.进行工作质量控制和阶段总结,做好团队工作的记录、统计、核实及汇总,并参与团队人员的绩效考核,按时上报各项报表。
8.定期组织召开团队会议,会议内容包括对家庭医生式签约服务的各项政策、实施方案、考核制度更新的传达与学习;传达上级领导(包括监督管理者)对团队工作的意见,近期团队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接收团队成员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建议及意见并共同讨论商定整改方式。
9.做好团队外部和内部的组织沟通和协调工作,合理利用辖区及团队资源,促进工作落实,树立团队品牌。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制度(四篇)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制度1、宣传。
家庭医生要通过多种渠道宣传家庭医生服务内容和形式,与辖区居民建立联系,在社区卫生服务站公示家庭医生基本信息,向签约的居民或家庭发放家庭医生联系服务卡,充分告知并引导居民签订协议。
2、签约。
按照自愿原则,家庭医生采取就诊或上门服务等方式,根据居民健康需求,与居民签订家庭医生服务协议书,并存放于居民健康档案中,并按有关规定保护居民的各种隐私,共同履行协议条款。
3、服务。
按照协议约定,家庭医生落实各项服务承诺,并将服务内容详细记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工作台账,以备考评。
4、评价。
家庭医生为居民提供服务后,应及时掌握居民对服务的评价,根据居民要求,不断完善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
5、总结。
定期收集、上报工作动态,及时总结并整改,不断优化工作流程。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制度(二)____年,在____个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鼓励其他有条件的地区积极开展试点。
重点在签约服务的方式、内容、收付费、考核、激励机制等方面实现突破,优先覆盖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等人群,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等慢性疾病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
到____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____%以上,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____%以上。
到____年,力争将签约服务扩大到全人群,形成长期稳定的契约服务关系,基本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的全覆盖。
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意见家庭医生家庭医生是为群众提供签约服务的第一责任人。
现阶段家庭医生主要由以下人员承担:一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注册全科医生(含助理全科医生和中医类别全科医生),二是具备能力的乡镇卫生院医师和乡村医生,三是符合条件的公立医院医师和中级以上职称的退休临床医师,特别是内科、妇科、儿科、中医医师。
同时还鼓励符合条件的非政府办医疗卫生机构(含个体诊所)提供签约服务,并享受同样的收付费政策。
未来随着全科医生人才队伍的发展,逐步形成以全科医生为核心的签约服务队伍。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操作规范手册(试行版)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操作规范手册一、功能定位(一)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推进分级诊疗实现有序就医、提升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抓手,是推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服务模式转变、整合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资源、强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服务网络功能的重要举措,对于推进健康中原建设,促进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健康需求,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具有积极意义。
(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转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服务模式的制度性创新,由家庭医生代表服务团队与签约居民签订服务协议,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和责任,建立长期、稳定、信任的契约服务关系,向签约居民提供综合、连续、协同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和健康管理服务,努力实现“平时健康有人管,需要服务有人帮”。
(三)家庭医生是签约服务的第一责任人。
家庭医生团队负责向签约居民提供签约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机构是签约服务的责任主体,负责团队组建、任务分配和绩效考核。
区域内二级以上医院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负责为家庭医生团队提供技术和资源支持。
县(市、区 )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协调、搭建平台和监督管理。
二、团队建设(一)组建方式.采取“3+N”模式,组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
“3”是指家庭医生、护士、公共卫生医师(含助理公共卫生医师)。
“N”是指其他人员。
每个团队明确 1 名负责人。
1.家庭医生。
家庭医生主要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机构注册全科医生(含助理全科医生和中医类别全科医生),以及具备能力的乡镇卫生院医师(含中医类别医师)和乡村医生等。
引导符合条件的公立医院医师和中级以上职称的退休临床医师,特别是内科、妇科、儿科、中医医师等,作为家庭医生在基层提供签约服务。
2.护士。
取得护士执业证书,具有 1 年以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机构临床工作经验。
3.公共卫生医师。
从事专业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公共卫生服务的公共卫生医师(含助理公共卫生医师);公共卫生医师不足的机构可暂由实际从事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承担。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制度范文(6篇)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制度范文甲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名称)乙方:家庭成员:。
(家庭成员代表)电话:住址:。
10甲、乙双方共同确定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第团队为乙方提供医疗卫生计生服务。
队长:联系电话:家庭医生团队成员组成如下:技术指导团队(二级以上医院专科医师):;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全科医师:____,健康管理人:____,乡村医生:。
甲、乙双方本着平等、尊重和自愿的原则,签订此协议,接受以下条款的约定:一、甲方作为服务的提供者,向乙方及其家庭成员提供以下两大类____项服务:(一)签约免费服务项目1、为签约居民建立家庭和个人健康档案;2、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开展健康教育咨询和健康讲座;3、对0—____岁儿童进行计划免疫接种和保健服务;4、对孕产妇进行健康管理服务;5、对____周岁及以上老年人每年提供一次健康体检和健康管理服务;6、对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体检一次,每年不少于____次面对面的健康管理服务;7、对重性精神病患者,每年进行一次体检,每年不少于____次面对面的管理服务;8、对肺结核可疑者及诊断明确的患者,开展推介转诊,对结核病患者进行随访管理服务;病患者及重特大疾病患者提供健康服务;9、帮助残疾人制定康复计划,指导和督促康复训练;10、对计生特殊家庭、贫困人群及重特大疾病患者提供健康服务;11、对准备结婚夫妇提供婚前医学检查,对计划怀孕的城乡夫妇提供“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农村妇女增补叶酸,为孕产妇提供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项目,为实行计划生育的育龄夫妻发放避孕药具和提供计划生育基本技术服务;1112、对空巢老人和行动不便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上门健康咨询和健康指导服务;13、对签约居民个人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并制定个性化的健康指导;14、接受签约家庭成员的电话健康咨询;15、开展门诊预约服务和双向转诊服务;16、对家庭成员进行个体化中医体质辨识,开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17、按需求提供家庭健康心理咨询和健康支持;(二)个性化需要服务项目(有偿服务)18、对辖区签约居民按需求提供的基本医疗等服务,除免收一般诊疗费外,其他诊疗项目按物价部门核定的一级医院收费标准执行。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制度(9篇)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制度一、更好地满足居民群众就近就医需要,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模式,促进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就医格局的形成,构建科学合理的就医秩序。
以家庭健康医生为主,卫生院护士、公卫(卫技)人员为支持的家庭健康医生团队为辖区居民提供签约式服务,即有需求的辖区居民在家庭健康医生团队中自主选择家庭健康医生,与卫生服务机构及家庭健康医生签订《卫生服务机构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协议》,家庭健康医生为其家庭和个人提供健康管理。
二、家庭健康医生团队为签约居民提供的服务项目,依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____年版)》和专业技术服务规范。
三、严格执行卫生服务各项规章制度,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家庭健康医生团队主动了解签约家庭健康状况,制定健康计划,对慢性病、老年人、儿童、孕产妇等重点人群实施有效的健康干预。
五、与居(村)委会召开联络会,联合制定工作计划并落实。
六、开展签约家庭基本医疗服务,及时联系双向转诊服务。
七、定期开展专业理论知识学习,提高专业技术服务能力、掌握沟通技巧和全科医学理念。
八、团队负责人应对家庭健康医生团队各个成员进行定期考核,结合服务质量、居民满意度进行综合测评。
并接受机构绩效管理部门的考核。
____镇卫生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制度(二)一、更好地满足居民群众就近就医需要,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模式,促进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就医格局的形成,构建科学合理的就医秩序。
以家庭健康医生为主,社区护士、公卫(卫技)人员为支持的家庭健康医生团队为社区居民提供签约式服务,即有需求的社区居民在家庭健康医生团队中自主选择家庭健康医生,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家庭健康医生签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协议》,家庭健康医生为其家庭和个人提供健康管理。
二、家庭健康医生团队为签约居民提供的服务项目,依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____年版)》和专业技术服务规范。
三、严格执行社区卫生服务各项规章制度,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
家庭医生团队职责分工指引及运作流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职责分工及运作流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全科医生、专科医生、公共卫生医师和社区护理人员整合起来,通过签约与居民建立固定关系,并以团队的方式为居民实施医疗照顾和健康管理的一种服务模式。
家庭医生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签约主体,村卫生站乡村医生为主体,乡镇卫生院团队以及专科团队为支撑。
通过组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进行职责分工并实施网格化管理。
一、团队组成及职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由由家庭医生(全科医生)、护士、公共卫生医师(含助理公共卫生医师)等组成,有条件吸收中医师、药师、健康管理师、心理咨询师、营养师、康复治疗师、社(义)工等加入团队。
签约对象为全镇(行政村)的常住居民,重点人群为老年人、儿童、孕产妇、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慢性病患者、残疾人、肺结核患者、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员、慢性病高危人群等。
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为签约对象提供门诊为主的服务,包括提供基本医疗、健康咨询、心理疏导、疾病预防、免疫接种、用药指导、不良生活方式的干预等,并根据具体情况开展家庭病床服务,对依病情需要者进行分诊。
所有的服务在团队里进行合理分工,团队成员相互协作,从而达到使签约居民少生病、早诊早治、减轻医疗费用负担的目的。
二、团队结构及团队人员职责分工(一)团队架每个团队选出一位团队长,家庭医生与相对固定的一个或数个家庭医生助理组成签约服务单元,专科医生、公卫医生为签约 服务单元提供协作。
(附图1、附图2)附图1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的专科医生大责任 团队 家庭医生+助理团队长 家庭医生+助理家庭医生 +助理 专科医生 公卫医生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家庭医生团队附图2(二)团队人员职责分工: 1、团队长:由团队中组织协调能力较强,且有一定临床经验的人员担任团队长,原则上由全科医生担任,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其他人员担任,团队长负责整个团队的工作安排及团队成员的绩效考核等工作。
团队长在本团队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工作中发挥“轴心”的作用。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规范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规范医生)、家庭医生专业技术人员、护士等医护人员。
家庭医生应当具备执业医师资格,并参加相关培训,具备提供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等服务的能力。
二)签约服务对象。
1.城乡居民可自愿选择签约家庭医生服务,包括但不限于户籍居民、流动人口、农民工等。
2.签约服务对象应当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或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签约,同时应当居住在签约服务机构的服务范围内,且符合签约服务机构的服务对象范围及服务能力要求。
三、签约服务内容一)基本医疗服务。
1.提供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的诊疗服务。
2.提供基本的常规体检、健康评估、疫苗接种等预防保健服务。
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1.开展健康教育、健康咨询、健康促进等健康管理服务。
2.开展传染病、慢性病等疾病的预防、控制和管理服务。
三)健康管理服务。
1.开展慢性病随访、健康管理、健康评估等服务。
2.提供个体化的健康咨询、健康指导、健康干预等服务。
四)转诊服务。
1.对疑难、复杂病例进行转诊服务。
2.对需要进一步检查、治疗的患者进行转诊服务。
五)出诊服务。
1.提供居家医疗、护理等服务。
2.对需要出诊的患者提供医疗服务。
六)预约服务。
1.提供预约挂号、预约就诊等服务。
2.提供电话、网络等多种形式的预约服务。
四、签约服务管理一)签约服务的实施应当符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类与等级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要求。
二)签约服务应当遵循“自愿选择、平等互利、长期稳定、全面维护”的原则。
三)签约服务应当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制度和服务质量评价机制,对签约服务的实施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签约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四)签约服务应当保护签约家庭和(或)个人的隐私权,严格保密其个人信息和健康状况。
五)签约服务应当建立健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档案,对签约家庭和(或)个人的健康状况进行全面记录和分析,为签约家庭和(或)个人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
为了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有效开展,需要选派合适的医务人员作为签约服务团队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