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练习题

合集下载

马原练习题及答案

马原练习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及答案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从狭义上说是 (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2、马克思主义,从广义上说是 (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3、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 (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4、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S)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 )A、马克思B、爱因斯坦C、达尔文D、牛顿5、在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 ( )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B、英国宪章运动C、芝加哥工人起义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 ( )A、工业革命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D、阶级斗争7、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 )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C、工人罢工和起义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8、提出价值规律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是 ( )A、马克思B、亚当·斯密C、大卫·李嘉图D、威廉·配第9、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 ( )A、辩证法B、历史观C、劳动价值论D、剩余价值论10、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 ( )A、合理内核B、基本内核C、精髓D、核心11、被马克思恩格斯称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讽刺家”的是 ( )A、费尔巴哈B、傅立叶C、欧文D、圣西门12、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东西方矛盾焦点和帝国主义政治体系最薄弱环节的国家是( )A、德国B、奥地利C、中国D、俄国13、“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 ( )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14、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 )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B、与时俱进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D、科学性15、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 )A、辩证唯物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唯物主义16、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本质属性是 ( )A、科学性B、革命性 c、实践性D、与时俱进17、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 )A、吐故纳新B、科学严谨C、博大精深D、与时俱进18、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 )A、实现共产主义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D、实现人权19、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 ( )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B、一切从实际出发C、理论联系实际D、实事求是单项选择题答案:1、 C2、 A3、A4、A5、B6、C7、B8、B9、C 10、A1 l、 B 12、D、 13、A 14、A 15、C 16、A 17、D 18、A 19、C二、多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到那时,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经历过 ( )A、14世纪末至15世纪初,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孕育B、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30年代末,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C、多次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造成极大破坏D、垄断资本主义2、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 ( )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哲学3、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阶级基础的19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 ( )A、巴黎公社B、1831年和1834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C、1838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D、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4、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 ( )A、德国古典哲学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D、法国启蒙思想5、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性人物 ( )A、康德B、黑格尔C、费尔巴哈D、笛卡尔6、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 ( )A、亚当·斯密B、大卫·李嘉图C、马尔萨斯D、西斯蒙7、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是 ( )A、昂利·圣西门B、沙尔·傅立叶C、罗伯特·欧文D、托马斯·莫尔8、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 ( )A、辩证法B、劳动价值论 c、唯物史观 D、剩余价值学说9、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有 ( )A、资本主义世界生产力生产关系矛盾的激化B、争夺和瓜分世界殖民地的矛盾激化C、资本主义各国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D、奥地利皇太子菲迪南大公在南斯拉夫遇刺身亡10、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可以概括为 (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C、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理论品质D、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1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是 ( )A、阶级性B、实践性C、客观性D、人民性1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是 ( )A、李大钊的理论B、毛泽东思想C、邓小平理论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3、“八荣八耻”的“八荣”是 ( )A、热爱祖国、服务人民B、崇尚科学、辛勤劳动C、团结互助、诚实守信D、遵纪守法、艰苦奋斗14、“八荣八耻”的“八耻”是 ( )A、危害祖国、背离人民B、愚昧无知、好逸恶劳C、损人利己、见利忘义D、违法乱纪、骄奢淫逸15、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要分清 ( )A、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B、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C、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D、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多项选择题答案:1、ABC2、BCD3、、BCD4、ABC5、BC6、AB7、ABC8、CD9、ABCD 10、ABCD 11、AB 12、BCD 13、ABCD 14、ABCD15、ABCD三、辨析题1、有一种观点认为,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凡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社会理论,就不可能是科学的。

马原模拟练习题

马原模拟练习题

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本质的特征是(C)。

A、科学性B、革命性C、实践性D、创造性2、黑格尔哲学中的“合理内核”是(D)。

A、唯物主义B、辩证唯物主义C、唯物主义辩证法D、辩证法3、费尔巴哈哲学是(D)。

A、唯心主义B、辩证唯物主义C、辩证法D、唯物主义4、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者是(C)。

A、亚当·斯密B、大卫·李嘉图C、马克思D、威廉·配第5、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最积极的成果是提出了(B)。

A、剩余价值论B、劳动价值论C、再生产理论D、流通理论6、当人类即将迈入21世纪的时候,英国广播公司在全球范围内举行过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

结果,位列榜首的是(C)。

A、爱因斯坦B、甘地C、马克思D、邓小平7、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其哲学体系的(C)。

A、基本内核B、核心C、合理内核D、本质8、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B)。

A、博大精深B、与时俱进C、吐故纳新D、博采众长二、多项选择题1、马克思和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AD)。

A、唯物史观B、马克思主义哲学C、马克思主义经济学D、剩余价值学说E、马克思主义政治学2、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理论品质是(ABCDE)。

A、一切从实际出发B、理论联系实际C、实事求是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E、与时俱进3、马克思主义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是(ACD)。

A、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历史学C、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D、科学社会主义E、马克思主义伦理学4、马克思主义崇高的社会理想是实现(ABCD)。

A、物质财富极大丰富B、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C、美好的共产主义社会D、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E、平等的人权5、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BE)。

A、德国古典哲学 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C、法国启蒙思想D、欧洲文艺复兴思想E、英国、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第一章一、单项选择题1、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C)。

A、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B、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C、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D、一部分哲学的基本问题2、列宁的物质定义揭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D)。

马原一章一练-第一章(答案版)

马原一章一练-第一章(答案版)

第一章练习题一、单选题目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C.一元论和二元论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3.一切唯物主义都坚持()。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性B.物质是运动的,运动形式具有多样性C.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D.社会存在第一性,社会意识第二性4.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A.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B.对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不同回答C.对世界是否具有统一性的不同回答D.对世界是否具有普遍联系的不同回答5.否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的观点属于()。

A.主观唯心主义B.形而上学C.客观唯心主义6.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的根本分歧是(A.肯定世界的统一性还是否认世界的统一性 B.认为世界统一于运动还是统一于静止C.认为世界统一于主体还是统一于客体 D.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还是统一于精神7.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A.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辩证唯心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C.彻底的唯心主义和不彻底的唯心主义D.自然观上的唯心主义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8.王守仁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这种观点属于()。

A.形而上学观点B.经验主义观点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9.朱熹认为,“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理”。

这是一种()。

A.朴素唯物主义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C.机械唯物主义观点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10.“存在就是被感知”是(A.客观唯心主义命题 C.庸俗唯物主义命题 D.机械唯物主义命题11.物质的惟一特性是()。

A.客观实在性B.客观规律性C.普遍联系D.永恒发展12.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的观点是()。

A.主观唯心主义B.客观唯心主义C.庸俗唯物主义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13.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会导致()。

B 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C.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2.哲学上的两大阵营是指(A)。

马原期末考试题目

马原期末考试题目

马原期末考试题目一、简答题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基础,是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哲学思想。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是什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一个相互依存、矛盾斗争的统一体,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是无产阶级斗争和社会变革的历史。

3.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人的完全发展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关注人类解放和人的自由发展,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最高的目标。

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人的劳动创造和社会实践对于人的发展的重要性,主张人类应当通过消除剥削和压迫,实现全体人的自由和平等。

4.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社会现实和社会历史的规律,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本质和趋势。

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我们可以更好地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二、论述题选取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一个主题,进行论述。

主题: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思想和意义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它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历史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历史唯物主义首先强调了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是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的,这种规律是客观存在的,而不是主观意识的产物。

通过深入研究社会历史的发展,我们可以认识到历史的规律,从而更好地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

同时,历史唯物主义也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指明了人类社会的未来。

其次,历史唯物主义强调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形态的演进是由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的。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社会形态的变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通过改变和发展生产力,人类可以改变社会的经济结构和社会制度,实现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思想和意义在于它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历史观和社会观。

通过学习历史唯物主义,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认识到历史的发展是客观的、有规律的,而不是一种偶然的现象。

马原考试试题及答案

马原考试试题及答案

马原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任务是:A. 批判反动的哲学体系B. 提供党和人民的思想武器C. 了解自然和社会的本质D. 探讨人类存在的意义答案:B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A. 革命性B. 实践性C. 科学性D. 主观性答案:B3. 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以什么为核心?A. 实践B. 理论C. 无产阶级D. 党的建设答案:A4.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发展过程一般分为几个重要阶段?A. 三个阶段B. 四个阶段C. 五个阶段D. 六个阶段答案:B5. 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的观点是:A. 实践决定意识B. 意识决定实践C. 实践和意识相互作用D. 实践与意识无关答案:A二、简答题1.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基本矛盾是什么?它对社会发展有什么指导作用?答案: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它指出,生产力的发展逐渐与旧的生产关系不适应,引发社会变革的动力。

这一矛盾对于我们理解社会发展的规律,推动社会变革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2.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核心观点是什么?它与传统历史观的区别是什么?答案: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核心观点是: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强调阶级斗争是驱动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社会变革是历史发展的基本内在规律。

与传统历史观相比,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更加强调社会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注重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之间的相互作用,深刻揭示了阶级斗争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三、论述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强调实践在人类认识和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请结合具体例子进行论述。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认为实践是人类认识和历史发展的基础和根本动力。

例如,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的"实践决定意识",指出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是通过实践活动来实现的。

只有通过实践,人们才能感知和理解客观世界,并在实践中不断改变和深化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另外,马克思主义强调的革命实践也是实践观的体现。

大学马原复习题

大学马原复习题

大学马原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A.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B.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C.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D. 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对立2. 马克思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体现了()A. 唯物主义历史观B. 唯心主义历史观C. 辩证唯物主义D.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3.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由()A. 个别劳动时间决定B.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C. 供求关系决定D. 生产资料成本决定4.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A. 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B. 工人对资本家的剥削C. 商品交换的等价性D. 市场经济的自发性5.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B.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C. 阶级矛盾D. 所有制矛盾二、多项选择题6.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认为,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包括()A. 经济基础B. 上层建筑C. 阶级斗争D. 地理环境7.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A. 生产过剩B. 生产不足C.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D. 市场信息不对称8. 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认为,社会形态的更替是()A. 必然的B. 偶然的C. 由生产力决定的D. 由阶级斗争推动的9. 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认为,阶级斗争是()A.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B. 社会形态更替的直接动力C. 社会经济制度变迁的根源D. 社会政治制度变迁的根源10. 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论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将实现()A. 全人类的解放B. 阶级的消灭C. 私有制的消亡D. 生产资料的公有化三、简答题11. 简述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

12. 马克思是如何论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的?13. 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有哪些主要观点?四、论述题14. 论述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对现代社会科学研究的影响。

15. 论述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实现途径。

大二马原知识点练习题

大二马原知识点练习题

大二马原知识点练习题一、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是()A. 辩证法B. 唯物论C. 唯心主义D. 辩证唯物论2.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是()A. 劳动B. 物质C. 发展D. 实践3.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指()A. 实践是对真理的最终考验B. 真理只存在于实践中C. 实践是验证真理的最可靠方法D. 真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得到确认4. “辩证法是关于矛盾的学说”是指()A. 世界上不存在矛盾B. 矛盾是绝对的C.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D.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5. 生产力是指()A. 人的主观能动性B. 社会的物质资料基础C. 社会发展的动力D. 人与自然的关系二、简答题1. 简述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和主要特点。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它是马克思主义的立足点和根本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运动的,发展的。

它反映了客观世界的基本规律,是人们对世界的正确认识和处理事务的科学方法。

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特点包括实践性、阶级性、历史性和社会性。

2. 简述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包括唯物论和辩证法。

唯物论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根源和本质,马克思主义坚持物质决定意识。

辩证法认为世界是矛盾的统一体,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任何事物都具有相对的和暂时的性质。

3. 解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它指出真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得到确认,只有通过实践检验的真理才是可靠的。

实践是人们在对客观世界进行改造过程中对事物本质的理性把握和认识,只有通过实践的不断反复,才能验证真理的正确与否。

4. 解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矛盾是事物内部相互作用的结果,也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事物内部的矛盾推动事物不断发展变化,促使事物在过程中不断解决矛盾,形成新的质的飞跃。

矛盾的存在既是事物发展的原因,也是事物发展的条件。

期末马原试题及答案

期末马原试题及答案

期末马原试题及答案【正文】二〇二一年期末马克思主义原理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是()。

A. 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B. 社会发展规律和无产阶级革命C. 阶级斗争和剩余价值理论D. 科学社会主义和公有制经济答案:A2. 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

A. 世界是物质的B. 世界是可知的C. 世界是感性的D. 世界是发展的答案:D3. 列宁在《帝国主义论》中指出,帝国主义是()。

A. 资本主义发展的终极阶段B. 无产阶级革命的开始阶段C. 资产阶级专政的形式D. 全球化经济的标志答案:A4. 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

A. 社会主义制度B. 公有制经济C. 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D. 实现共同富裕答案:C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

A. 邓小平理论B.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 科学发展观D.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答案:D......第二部分: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1. 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是什么?其核心是什么?答案: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是辩证唯物主义,其核心是辩证法。

2.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有哪些重要观点?答案: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包括剩余价值理论、资本积累过程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等重要观点。

3. 马克思主义如何指导实践?答案:马克思主义通过实践来检验和发展自己的理论,通过改造社会来实现自己的目标。

4. 列宁对帝国主义的分析有哪些特点?答案:列宁对帝国主义的分析具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外扩张和危机加深等特点。

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答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原则是紧密结合中国实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第三部分:论述题(共50分)1. 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作用。

答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和精神支柱,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习一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

A.不仅指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3.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S)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

A.马克思B.爱因斯坦C.达尔文D.牛顿4.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

A.工业革命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D.阶级斗争5.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

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C.工人罢工和起义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二、多项选择题1.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

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哲学2.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阶级基础的19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

A.巴黎公社B.1831年和1834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C.1838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D.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

A.德国古典哲学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D.法国启蒙思想4.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性人物()。

A.康德B.黑格尔C.费尔巴哈D.笛卡尔5.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

A.辩证法B.劳动价值论C.唯物史观D.剩余价值学说三、辨析题1.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的产物,现在是21世纪了,时代变了,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

×2. 马克思主义是为全人类服务的。

×练习二一、单项选择题1.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2.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据是()。

A.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B.是否承认阶级斗争C.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是否承认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3.“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

A.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B.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C.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D.旧唯物主义是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法4.物质的惟一特性是()。

A.运动性B.客观实在性C.不可分性D.时空性5.把世界万物的本原归结为某种或某几种具体物质形态的观点是()。

A.唯心主义B.辩证唯物主义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朴素唯物主义二、多项选择题1.列宁的物质定义的理论意义在于()。

A.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B.反对了唯心主义和二元论C.坚持了唯物主义可知论D.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缺陷2.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缺陷在于()。

A.把无限多样的粒子归结为在量上的不同B.把某种特殊的物质形态误认为物质的一般C.不了解人类对物质的认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D.没有以科学的材料作为依据,纯属自发的猜测3.社会的物质性表现为()。

A.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B.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C.社会基本矛盾是决定了社会历史一般过程D.社会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了精神生活过程4.否认物质与运动不可分割的联系,就会导致()。

A. 唯心主义B.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C. 不可知论D. 相对主义5.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指()。

A.古代唯心主义B.现代唯心主义C.主观唯心主义D.客观唯心主义三、辨析题1.意识是人脑这一物质的机能,故意识也是一种物质。

×2.唯物主义注重物质享受,唯心主义注重精神修养。

×练习三一、单项选择题1.主张“世界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的观点,属于()。

A.否认意识存在的唯物主义B.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辩证唯物主义C.否认时空存在的唯心主义D.把人的意识理解为某种“精细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2.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A.实践性B.运动性C.物质性D.客观性3. 实践是指()。

A.个人的生活活动B.一切生物适应环境的活动C.一切利于自己的活动D.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4.“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5. 下列活动中,属于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

A.农民耕种农作物B.大学生进行社会调查C.科学家进行科学试验D.运动员进行体育活动二、多项选择题1.我国古代哲学家王夫之认为:“动静者,乃阴阳之动静也。

”“皆本物之固然。

”“静者静动,非不动也。

”“静即含动,动不含静。

”“动、静,皆动也。

”这在哲学上表达了()。

A.运动和静止都是物质的固有属性B.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缓慢不显著的运动C.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D.运动是静止的总和2.“物质两种存在形式离开了物质,当然都是无,都是只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观念抽象”,这段话说明()。

A.时间和空间是客观的B.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C.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D.时间和空间离开物质只是形式3.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这一命题的主要含义是()。

A.实践是社会历史的客体B.实践是社会历史的主体C.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现实基础D.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内容4.实践活动的特点表现在它是()。

A.精神的活动B.物质的活动C.在意识指导下有目的的活动D.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活动5.实践是人的生存方式,是指()。

A.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B.在实践中形成人的本质和一切社会关系C.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D.实践是一切生命的存在形式三、辨析题1. 脱离运动的物质与脱离物质的运动皆不可想象,故运动即物质,物质即运动。

×2. 体力劳动是物质性活动,是实践活动;脑力劳动是精神性活动,不是实践活动。

×练习四一、单项选择题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联系和发展B.对立统一规律C.辩证矛盾D.运动和相对静止2.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最根本的分歧在于是否承认()。

A.事物是客观存在的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D.内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3.中国战国时期的庄子曾说:“是亦彼也,彼亦是也。

”这句话是一种()。

A.唯物主义观点B.唯心主义观点C.形而上学观点D.相对主义观点4.久旱缺雨时,下雨对庄稼生长有益;雨涝成灾时,下雨对庄稼生长有害。

这说明()。

A.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无条件的B.事物的联系是现实的、具体的C.事物的运动是客观的、绝对的D.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5. 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A.事物数量的增减B.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C.事物的一切运动变化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命题中包含辩证法思想的有()。

A.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B.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C.荣枯代谢而弥见其新D.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2.恩格斯说:“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

”这段话所包含的辩证法观点有()。

A.联系是客观世界的本性B.一切事物都处于相互联系之中C.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D.联系既是普遍的又是复杂多样的3.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具有()。

A.客观性B.普遍性C.多样性D.条件性4.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是()。

A.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B.事物由旧质向新质的转变C.由事物内部矛盾引起的D.事物显著的变化5.下列选项中,体现发展的实质的有()。

A.因祸得福,祸福相依B.无产阶级专政代替资产阶级专政C.培育出新优质品种D.原始社会的公有制经过私有制到社会主义的公有制三、简答题1.意识的能动作用及其表现是什么?四、辨析题1. 联系是指事物直接与世界万物相联系。

×2. 承认运动的观点就是辩证法的观点。

×练习五一、单项选择题1. 矛盾的基本属性是()。

A.普遍性和特殊性B.斗争性和同一性C.绝对性和相对性D.变动性和稳定性2. 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指导下,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这体现了()。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统一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C.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的统一D.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3. 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都要掌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和“不及”。

这在哲学上符合()。

A.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的原理B.量和质相统一的原理C.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理D.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原理4.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A.事物是否发生了显著变化B.事物变化持续时间的长短C.事物变化范围大小D.事物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5.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是指()。

A.抛弃B.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组合C.纯粹的否定D.既克服又保留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说法属于辩证法观点的是()。

A.矛盾的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B.同一性与事物的相对静止和维系事物的存在相联系C.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渗透,共同发展D.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2.下列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矛盾观的是()。

A.“一分为二”B.“合二为一”C.“万物莫不有对”D.“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3.下列哪些说法是对矛盾特殊性原理的具体运用()。

A.对症下药,量体裁衣B.因时制宜,因地制宜C.物极必反,相反相成D.欲擒故纵,声东击西4.下列格言或成语中,体现质量互变规律的有()。

A.九层之台,起于垒土B.有无相生,前后相随C.月晕而风,础润而雨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5.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

A.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B.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C.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D.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三、辨析题1.掌握适度原则就是任何时候都不要超过事物的度。

×2.否定就是新旧事物之间“一刀两断”。

×练习六一、单项选择题1.认识论上两条根本对立的路线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