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句
九种复句关系

九种复句关系
1. 并列关系:两个或多个句子并列在一起,表示同等重要的内容或相互补充的意思。
例如:我喜欢吃饭,我也喜欢睡觉。
2. 因果关系:一个句子是由另一个句子所引起的结果或原因。
例如:下雨了,所以我带了雨伞。
3. 条件关系:一个句子表示一个条件,另一个句子是在满足这个条件的情况下发生的结果。
例如:如果你帮我,我就帮你。
4. 让步关系:一个句子表示一种让步的情况,另一个句子是与之相对立的情况。
例如:尽管下雨,但我还是出去了。
5. 目的关系:一个句子表示一个目的,另一个句子是为了实现这个目的而采取的行动。
例如:我学习很努力,为的是能考上好大学。
6. 解释关系:一个句子解释或说明另一个句子的意思。
例如:他是个工程师,也就是说他擅长设计。
7. 比较关系:一个句子与另一个句子进行比较,表示相似或不同之处。
例如:他跑得比我快。
8. 让步关系:一个句子表示一种让步的情况,另一个句子是与之相对立的情况。
例如:尽管下雨,但我还是出去了。
9. 转折关系:一个句子表示与前面句子相反或相对立的情况。
例如:他很聪明,但他不努力。
八大复句

八种复句类型:①并列复句②转折复句③条件复句④递进复句⑤选择复句⑥因果复句⑦假设复句⑧承接复句1.并列关系常见的并列关系复句主要包括平列式并列和对照式并列两种。
(1)平列式并列几个分句平列地叙述几件事或一件事的几个方面,分句之间无主次之分。
表示平列式并列关系的常见关联词有:既……又……、一边……一边……、一会儿……一会儿……、同时、另外等。
【示例】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指出,要把执法规范化建设作为事关公安工作全局的大事来抓,加强和改进执法工作,牢固树立正确的执法理念,既要坚持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又要坚持理性、平和、规范执法。
(2)对照式并列前后分句意义相反或相对,用肯定和否定两方面对照来说明情况或者表达所要肯定的意思,分句之间有主次之分。
表示对照式并列关系的常见关联词有:不是……而是……、是……不是……。
【示例】绿色发展不是停止发展,而是要科学发展,立足国情发展。
2.承接关系表示承接关系的常见关联词有:就、便、才、又、于是、然后、接着、继而等。
【示例】围湖造田搞了两年,继而“把草甸子变成粮仓”会战又闹了好几年——土地沙化的病根子就是这么埋下的。
3.递进关系表示递进关系的常见关联词有:不但(不仅、不只、不光)……而且(还,也,又)……、尚且……何况(更不用说,还)……、尤其、甚至等。
【示例】继续把西部大开发推向前进,不仅具有重大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深远历史意义。
5.转折关系表示转折关系的常见关联词有:虽然(虽、尽管)……但是(但、可是、却、而、还是)……、但是、但、然而、只是、不过等。
【示例】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具备一定的比较优势、良好的经济基础和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完全可以有所作为。
但是,在培育新兴产业的道路上还需要解决不少问题,突出的是体制制约和需求制约“两大”难题。
6、条件复句分句间有条件和结果关系的复句。
单用的:只有、只要、除非、才、不管、无论、任凭搭配用的:只有…….才只要……就一旦…….便除非……不除非……否则不管……都不管……总无论……也任凭……也例句:1、一旦丧失了信心,便失去了前进的动力。
复句的八大类型举例说明

复句的八大类型举例说明
1. 并列复句:“咱比如说,你既喜欢唱歌,又喜欢跳舞,这就是并列复句呀!就像你既爱吃苹果,又爱吃香蕉一样嘛。
”
2. 承接复句:“你看哈,他先打开了门,接着走进了房间,这就是承接复句啦!跟那接力赛似的,一棒接一棒嘛。
”
3. 递进复句:“哎呀,她不但会弹钢琴,而且弹得还特别好,这可就是递进复句哟!就好比你不仅会跑步,还能跑得飞快一样。
”
4. 选择复句:“你是要吃蛋糕呢,还是要吃面包呢,这就是选择复句呀!就像你选择看电影还是逛街一样嘛。
”
5. 转折复句:“他虽然学习很努力,可成绩就是上不去,这就是转折复句啦!就好像你拼命减肥,体重却没怎么降一样让人郁闷。
”
6. 假设复句:“要是明天不下雨,我们就去爬山,这就是假设复句嘛!好比说要是你中了彩票,你会干啥一样。
”
7. 因果复句:“因为他生病了,所以没去上学,这就是因果复句呀!就跟因为你熬夜了,所以第二天没精神一个道理。
”
8. 条件复句:“只要你好好学习,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这就是条件复句啦!就像只要你坚持锻炼,就会有好身体一样。
”
9. 目的复句:“他为了考上好大学,每天都努力学习,这就是目的复句嘛!就好像你为了买喜欢的东西,努力赚钱一样。
”
10. 解说复句:“那个公园啊,有花有草有树,这就是解说复句呀!就像介绍一个人,说他有大眼睛高鼻梁一样。
”
我的观点结论:复句的八大类型就是这么有趣又实用,大家可得好好掌握呀!。
现代汉语-语法(复句)

现代汉语-语法(复句)一、复句概说(一)什么是复句复句是由两个或几个意义上紧密相关、结构上互不包含的分句构成的句子。
分句是构成复句的单句形式。
例1:人文社会科学的作用似乎是无形的,但如果没有它的支撑和引导的作用,自然科学就难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例2:在经过战争、吞并和融合之后,华夏族已经成为黄河流域乃至东亚大陆人数最多、经济文化最发达、实力最强的民族,占据了当时地理条件最优越的地区。
(二)复句的特点1、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构成,可以表达比单句更为复杂的语义内容。
2、分句之间在意义上紧密相关;在结构上互不包含,互相不做句子成分。
3、一个复句只有一个句调,书面上用句号、问号或感叹号表示;分句之间一般都有停顿,书面上一般用逗号、分号或冒号来表示。
例1:这是一个不幸的人:二老双亡,无亲无故,孑然一身。
例2:你什么情况也不了解,就准备到电视台去赚钱?4、复句之间经常使用关联词语连接分句,关联词语是复句重要的语法标志,是表达分句之间结构关系和语义关系的重要语法手段。
例1:历史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在更高阶段上的发展。
例2:这类信件不仅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而且被历史学家视为研究历史的重要线索。
例1“不是……而是”表明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例2“不仅……而且”表明分句之间是递进关系。
(三)复句与单句的区别单句由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构成,而复句由两个或多个分句构成。
复句和单句的区别主要表现在:1、结构是否包含构成单句的直接成分之间在结构上互相包含,存在着主谓、偏正、述宾、述补、联合等结构关系。
复句的分句之间在结构上互不包含,互相不作句子成分。
需要注意的是,主谓短语充当分句时,与另一个分句的关系是平等的,这与主谓短语作句子中的一个成分是不同的。
例1:农民在农闲时节进城打工,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儿了。
例2:我这才明白,田里的活儿都是那小姑娘干的。
例1是主谓短语“农民在农闲时节进城打工”在句中作主语。
例2是主谓短语“田里的活儿都是那小姑娘干的”在句中作宾语。
十种复句类型

十种复句类型1. 原因-结果复句复句示例:由于天气太热,他决定去游泳。
2. 条件-结果复句复句示例:如果你学习努力,你就会取得好成绩。
3. 让步复句复句示例:尽管天气很冷,他还是坚持去跑步。
4. 目的复句复句示例:我们去购物是为了买一些需要的生活用品。
5. 方式复句复句示例:他用非常轻柔的声音说话,以免吵醒睡觉的人。
6. 条件-让步复句复句示例:即使你累了,你也必须坚持不懈地努力。
7. 比较复句复句示例:他越努力,进步得越快。
8. 时间复句复句示例:当我打开门的时候,他已经离开了。
9. 目的状语从句复句示例:我买这本书是为了提高我的知识水平。
10. 条件状语从句复句示例:只要你努力学习,你就会取得好成绩。
自从我小时候开始,我就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原因是,我每天都会听到父母放的各种音乐,从古典到流行,从摇滚到爵士,无所不包。
这使得我对音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对这个艺术形式产生了深厚的热爱。
然而,一开始我并不懂音乐的原理,所以就开始主动学习。
每天晚上,我都会独自躲在房间里,尝试弹奏钢琴。
虽然一开始进展很慢,但我并没有放弃。
于是,我决定找一位专业的音乐老师来指导我,并帮助我解决困惑。
条件是,我必须每天坚持练习,并且学会音乐理论知识。
于是,我找到了一位优秀的音乐教师,从他那里学到了很多知识和技巧。
尽管我遇到了许多困难,比如技术不熟练和音乐理论不够扎实等等,但我从未放弃。
无论是在炎热的夏天,还是在寒冷的冬天,我都会坚持练习。
我明白只有不断努力,才能让自己的音乐水平不断提高。
我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成为一名优秀的音乐家。
我希望通过自己的音乐,能够传递一些正能量给人们,让他们感受到音乐的力量。
因此,我一直在努力提升自己的技巧和音乐表达能力。
我还记得有一次,我在音乐比赛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当时,我感到非常高兴,因为这证明了我的努力没有白费。
然而,我也清楚地意识到,这只是一个新的起点,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正是因为我一直坚持学习音乐,所以我的技术逐渐变得更加熟练。
复句实例

1.因果复句:
因为今天有点头痛,所以不能去上班。
既然你这么得不想做,那么就放弃吧。
2.假设复句:
如果他没有来,那我们的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即使你做更多的解释,他也不会相信你。
3.条件复句:
只要你努力学习,就一定会有收获。
不论我们处于何种境地,都要把他人放在先于自己的位置。
4.并列复句:
他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双手却在不停的颤抖着。
老师即没有批改他的作业,又没有批评他。
5.递进复句:
他不但在学校里表现优异,而且在社会上也是个有责任感的学生。
尚且对于老师他都不放在眼里,更何况是一个好欺负的同学呢!
6.选择复句:
这次旅行,我们或者去加拿大,或者去美国,还没有决定。
导致同学之间不愉快的人,不是你,就是他。
7.转折复句:
虽然你的表现一贯不错,但这次你是真的错了。
尽管他尽了所有努力,也没能使自己的团队反败为胜。
复句类型及例子

复句类型及例子
复句类型及例子:
1.并列复句。
例如: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2.递进复句。
例如: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工作好,尤其是思想好。
3.选择复句。
例如: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4.转折复句。
例如: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
5.因果复句。
如:因为我们有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所以我们战无不胜。
6.假设复句。
如:如果我们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正。
7.条件复句。
例如:只有党风正,才能事业兴。
8.目的复句。
例如:你快让他去,以免他闹情绪。
9.承接复句。
如:他们俩手拉着手,穿过树林,翻过山岗,回到草房。
现代汉语 复句

从“不生气”递进到“摸着胡子乐”。“摸着胡子乐”与 “生气”是反 方向的。又如: 李大爷不但没有一丝笑意,脸色反而严肃起来。
“没有一丝笑意”接近“严肃”,但还不等于“严肃”。前 句用“不但” 引出“没有一丝笑意”,似乎这是违背常理的,后句在这个有 违
5.假设关系 偏句提出一个假设的情况,正句为随着这个假设情况而产 生的结果。关联词语一般是:“如果…,则… 。”或“即使…, 也…”。 “即使”所表示的情况一般是假设性的,“如果”所表示的 情况 可以是假设的,也可以表示一种事实或作出一种判断。例如: 即使跟我没有关系,我也要管。 “跟我没有关系”是假设的。 如果一部分商人、地主和官僚是中国资产阶级的前身,则 一部分农民和手工业工人就是中国工业无产阶级的前身了。 “如果”后是已经的事实,后面是推断。
的孩子。 她买了一件大衣,( )是羊毛的。
上面这几个句子,后一分句的主语都是承前一分句的宾语 而省掉了。又如:
我们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不少成绩,但( )丝毫也不能自 满。
后一分句的主语承前一分句主语的定语而省掉了。
2. 分句主语不相同时: 一般要求主语都出来。
如:优点展现得越充分,缺点也往往暴露得越多。 这个情况很重要,( )得马上打电话向上级汇报。 这个句子后一分句省略的主语得依靠语境来确定。当后一
是说…) 选择关系(或者…,或者…/不是…,就是…/与
其…,不如…) 递进关系(不但…,而且…/ 尚且…,何况…)
转折关系(虽然…,但是…/ 尽管…,也…) 条件关系(只要…,就…/ 只有…,才…/ 无论…,
都…) 假设关系(如果…,则…/ 即使…,也…) 因果关系(因为…,所以…/ 既然…,就…) 目的关系(…,以便…/ …,为的是…/…,以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句和复句一、辨别单句和复句1、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
(单句)2、这副对联知道人颇少,有介绍的必要。
(复句)3、不久我就离开了母亲,因为我要读书啦。
(复句)4、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她都遵守纪律。
(单句)1、风又冷,雨又大。
2、只有穿长衫的,才能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
3、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4、片面地强调读书,而不关心政治,或者片面强调政治,而不努力读书,都是极端错误的。
5、因为一步棋,他两人争起来了。
6、当太阳完全沉入了地平线,我们才收工回家。
7、沙漠地区,空气干燥。
8、剧是必须从序幕开始的,但序幕还不是高潮。
二、辨别单句和复句,属于单句的是:()A柏油路晒化了,甚至于铺户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B 小孩子虽然是顺口念着玩,老杨同志却听着很有意思。
C 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D 沙漠地区空气干燥,日光的照射特别强烈。
三、下列各句不属于复句的一项是:()A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B 他们做事的方法只是根据自己的习惯,或者别人的命令,或者一般人的通例。
C 一面做,一面想。
D 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复句根据复句组合方式的不同,可以把它分为两大类:1:由单句直接组合而成的只有两个分句的句子叫一重复句。
这样的复句靠分句间的语序来联系,没有明显的逻辑关系,要根据上下文才能弄清楚。
如:我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又如:老师走进教室,来到讲台前,认真地讲起课来。
2:借助虚词组合成的。
这种复句,分句之间的联系靠虚词,而主要的虚词是连词和副词,还有部分起关联作用的短语,统称关联词语。
这类复句由于关联词语的作用,结构显得严密。
分句之间逻辑关联的较明确,我们应根据分句之间的语义和不同的逻辑关系,正确选用关联词语,不能任意组合。
如:我们不仅要专心听讲,还要多动脑筋。
又如:只要坚持锻炼身体,就能增强体质。
复句类型1.并列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陈述几种事物,或者几种事情,或一种事情的的几个方面,分句之间是平行相对的并列关系。
主要关联词语是:既……又……,还,也,同样,不是……而是……,是……不是……,同时,一方面……一方面……,有时……有时……,有的……有的……。
如:①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
②我们不要空话,而要行动。
③从门到窗子是七步,从窗子到门也是七步。
④不是意识决定存在,而是存在决定意识。
2.承接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一个接着一个的叙述连续发生的动作,或者接连发生的几件事情。
分句之间有先后顺序。
常用关联词语有:就,便,才,又,于是,然后,接着,首先(起初)……然后……,从而。
如:①他们俩手拉着手,穿过树林,翻过山坡,回到草房。
②起初他们问我个人的情况,然后又问到有关革命形势的一些问题和镇头市敌驻军的动静。
③吃过了饭,老秦跟小福去场里打谷子。
3.递进复句后面分句的意思比前面分句的意思进了一层,分句之间是层进关系。
常用的关联词是:不但(不仅、不只、不光)……而且(还,也,又)……,尚且……何况(更不用说,还)……,况且。
如:①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②桥的设计完全合乎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③他这样胆小的人尚且不怕,我还怕吗?4.选择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说出两件或几件事,并且表示从中选择一件或几件。
分句之间就构成选择关系。
常用的关联词是:与其……不如……,宁可……也不……,或者……或者……,不是……就是……,要么……要么……,或许……或许……,可能……可能……,也许……也许……。
如:①作为一个有骨气的男儿,与其跪着生,不如站着死。
②我们宁可挨批评,也不能昧着良心去搞假呀!③武松这一去,或者把老虎打死,或者被老虎吃掉,别无选择。
5.转折复句后一分句的意思不是顺着前一个分句的意思说下去,而是作了一个转折,说出同前一分句相反、相对或部分相反的意思来。
分句之间构成转折关系。
常用的关联词有:虽然(虽、尽管)……但是(但、可是、却、而、还是)……,但是,但,然而,只是,不过,倒,竟然。
如:①他小小年纪,胆量可不小啊。
②虽然我一见便知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记忆上的闰土了。
③我们几个苦口婆心地给他讲道理,他竟然一句也没听进去。
6.假设复句前一个分句假设存在或出现了某种情况,后一个分句说出假设情况一旦实现产生的结果。
两个分句之间是一种假定的条件与结果的关系。
常见的关联词语是:如果(假如、倘若、若、要是、要、若要、假若、如若)……就(那么、那、便、那就)……,即使(就是、就算、纵然、哪怕、即便、纵使)……也(还、还是)……,再……也……。
如:①如果老王不能前去,那就让我去吧。
②即使天塌下来,这件事也得继续做完。
③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7.因果复句前面分句说明原因,后面分句说出结果,可分为说明因果和推论因果。
说明因果一个分句说明原因,另一分句说明由这个原因产生的结果,因和果是客观事实。
常用关联词有:因为(因)……所以(便)……,由于……因而……,因此,故此,故而,之所以……是因为……。
推论因果一个分句提出一个依据或前提,后一分句由此推出结论,结论是主观判定的,不一定是事实。
常用关联词有:既然(既是)……就(那就、便、又何必)……。
如:①我们主张积极的思想斗争,因为它是达到党内和革命团体内的团结使之利于战斗的武器。
②哥哥嫂嫂既然扔开他像泼出去的水,他又何必恋恋不舍呢?③几房本家大约已经搬走了,所以很寂静。
④由于病魔缠身,两次体检未通过,他只好第二次踏进补习班的门槛。
8.条件复句前一个分句提出一个条件,后一个分句说明这个条件一旦实现所要产生的结果,分为充分、必要、完全等三种类型。
常见关联词语有:只要……就……,只有……才……,除非……才(不)……,无论(不管,不论)……都……。
如:①衣服只要干净整齐,越朴素穿着越称心。
②只有具备了“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胆识,才能昂首阔步于成功大道之上。
③我们除非预先作了准备,这次行动绝无成功的可能。
④不管人员是不是齐整,我们都得赶往阵地。
9.解说复句一个分句说明一种情况,其他分句对这种情况进行解释、说明或总括。
一般不常用关联词语。
如:①纺线有几种姿势:可以坐着蒲团纺,可以坐着矮凳纺,也可以把纺车垫得高高地站着纺。
②一种是教条主义,一种是经验主义,两种都是主观主义。
10.目的复句一个分句表示实现某种目的或避免某种结果,一个分句表示为此而采取的行为。
常用关联词语有:为了,以便,以,用以,好,为的是,以免,免得,省得。
如:①我在这里吃雪,正是为了我们祖国的人民不吃雪。
②这段时间校卫要好好检查校园设施,以免出现安全事故。
③答题之前,我们应仔细思考,省得过后又来修改。
双重复句及分析多重复句是指分句之间的关系在两个层次以上的复句。
分析多重复句的层次和关系,可采用“划线法”用“|”划出第一层,并注明关系:有“||” 划出第二层,并注明关系:以此类推。
分析多面复句的步骤:第一步要统观全局,从总体上分析,找出全句第一层的有关分句。
弄清分句之间的关系;第二步再对第一层次的各个分句作分析,看它们是不是复句、如果是复句,再找出这些分句构成这个复句的分句,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这便是第二层次:以此类推,直到分析到所有的分句都是单句为止。
分析多重复句,要一看分号,二看关联词语,三看逻辑关系。
有分号,就在分号那划一层。
如果一个复句没有关联词语,那就看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
我国现代语言保存了我国语言固有的优点,Ⅱ又从国外吸收了必要的新的语汇并列成分和语法成分,Ⅰ因此比古代语言更富于表现力啦。
因果复句练习练习1、对下面复句中分句之间的关系分析正确的一项是:()要是没有事实,那你们的"理论"就是徒劳的。
A假设 B 条件 C 因果D 递进2、对复句的关系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种花好,种菜更好。
(选择)B 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
(转折)C 正是由于采用了嘴里的声音作为手段,人类语言才得到前程万里的发展。
(因果)D 她只要望一眼,人家就会陪着笑脸来解释的。
(假设)3、对下面复句关系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A凉风,即使是一点点,也给了人们许多希望。
(假设)B 小孩子虽然是顺口念着玩,老杨同志却听着很有意思。
(转折)C 他宁可自己多做一些,也不把工作推给别人。
(选择)D 沙漠地区空气干燥,日光的照射特别强烈。
(递进)4、在下列四个复句中,与其他三个复句的第一层次关系不同的一句是:()A在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中,有不少科学家认识了真理,并且坚持真理,结果被愚昧的统治者杀死,他们的学说、著作也被禁止、焚毁。
B 外祖母大人因年老关系,今年不比往年健康,但仍不辍劳作,尤喜纺棉。
C 在科学日益发达的今天,学术分工愈益细密了,不但通晓所有各种学科的人并不存在,就是在自己专门研究的学科内,也还是有大片的空白园地。
D 先知先觉之所以能够这样做,正是因为他们具有很多知识,而又承认自己知识不够。
5、对下列复句的第一层划分错误的是:( )A佃农家庭的生活是艰苦的,|可是由于母亲的聪明能干,也勉强能过得去。
B 他们凭空想了许多念头,滔滔不绝地说了许多空话,|可是从来没有认真做过一件事。
C 只有虚心地承认错误,并且决心改正错误,|才能使认识不断地深化。
D 虽然秦始皇是否真的在此缆舟已无法证明,但只有西湖古通江海,|才有可能产生缆船避风的传说。
6、选出与下面这个复句的第一重关系相同的一句:( )要想摆脱这种攻击,简直没有办法,所以在深感羞辱之余,我准备要"答复"那一大堆无稽的指控和那些下流而恶毒的谣言。
A我应该感谢母亲,他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
B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不过按事物的性质不同,矛盾的性质也不同。
C 她没有作声,只伸手拿过一个最大的桔子来,用小刀削去上面的一段皮,又用两只手把底下的一大半轻轻地揉捏着。
D 这样看来,只要能充分利用这些水源,我们向沙漠进军,不但有收复失地的把握,而且能在大沙漠里开辟出若干绿州来。
7、选出对复句层次与关系分析正确的一项:( )①但要我记起他的美丽,②说出他的佳处来,③却又没有影像,④没有言辞了。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③‖④D ①‖②/③‖④并列转折并列并列假设并列转折因果并列递进转折并列8、划分下列复句的层次并说明分句间的关系,正确的一项是:( )①不消除这种野蛮和不文明的现象,②不消除这种对待科学和有文化的人的野蛮态度,③我们就一步也不能前进。
A①‖②|③ B ①|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②‖③并列假设假设转折因果并列并列递进9、下列二重复句中,对第二层次的划分和关系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水壶不洗,不能浇开水,‖因而洗水壶是烧开水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