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 七年级下册语文课课练4 孙权劝学(含参考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同步练习含解析

《孙权劝学》练习题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思读课文,理清思路】1、文章写了两件事,分别是__ 和。
(各用四字回答)文章的段落结构:两层:一、;二、2、要求学生用简练的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内容理解】3、用课文原句回答下列问题。
(12分)(1)孙权为什么劝吕蒙学习?(1)(2)孙权期望吕蒙学得怎样的结果?(2)(3)吕蒙用“军中多务”来推辞不学时,孙权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和好处的是哪几句?(4)最能说明吕蒙因“学”而才略有惊人长进的是哪个句子?(4)(5)表明吕蒙治学的毅力好自信心的语句是什么?(5)4、孙权为何劝吕蒙学习?5、孙权是如何劝吕蒙学习的?.6、吕蒙是如何对待孙权的劝说的?7、孙权是怎样概括读书作用的?.8、鲁肃的语言和神态描写有什么作用?.9、文章结尾写“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有何作用?.【体会本文言简意丰的对话美】10、从以下的对话中,可以看出说话人怎样的口吻、神态和心理?①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2“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由鲁肃口中说出,在文中起什么作用?.3“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是吕蒙对鲁肃赞叹的巧妙接应,表现了吕蒙怎样的思想感情?11、根据人物对话,说明文中三个人物的身份,并根据文意说说他们各自的特点。
.12、本文一共刻画了三个人物:孙权、吕蒙、鲁肃,你最欣赏哪一位?为什么?. 【体验反思】13、你从《孙权劝学》中受到了什么启发?.14、你从孙权劝学中受到什么启发?.15、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16、这则短文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孙权劝学》练习题解析版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每课一练习题附答案:4.孙权劝学

4.孙权劝学A 组1.这篇课文共7句话,其层次结构为“①②③‖④‖⑤⑥‖⑦”。
请分别用两个字概括出各层的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当涂..掌事 ( ) (2)蒙辞.以军中多务( ) (3)治.经为博士邪( ) (4)但当涉猎..( ) (5)即更刮.目相待( ) (6)蒙乃.始就学 ( ) (7)见.往事耳 ( ) (8)卿今者才略..( ) 3.下列加点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但当.涉猎 门当.户对B .自以为大有所益. 多多益.善 C .见往事..耳 往事..不堪回首 D .卿.今者才略 卿.今当涂掌事 4.选出对下面文言短句理解正确的一项。
(1)蒙辞以军中多务。
( )A .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忙来推辞。
B .吕蒙辞掉了军中事情繁多的职务。
C .吕蒙说他军中有很多任务。
D .吕蒙说他在军中职务太多。
(2)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A .大哥你预见事情怎么这么晚呢!B .大哥你怎么看见事情这样晚呢!C .大哥你怎么知晓事情这么晚啊!D .大哥你怎么这么晚才了解这事啊!(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表示的语气是( )A.傲慢B.自豪C.埋怨D.轻蔑5.辨析古今异义。
(1)治:(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2)博士:(古义)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3)但:(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4)往事:(古义)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6.这篇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A.要想当权掌事,就必须读书。
B.读书就要博览,以便全面了解历史。
C.读书就要认真深入地研究。
部编版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课时练(含答案)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4.孙权劝学》课时练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资治通鉴》是一部纪传体通史。
B.司马光,字君实,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
C.本文通过写鲁肃与吕蒙的对话,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正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这是全文的最精彩之处。
D.文章中,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鲁肃与吕蒙的对话则有调侃的味道,二者的情调是不同的。
2.下列加线词词义相同的一项是()A.蒙辞以军中多务或以钱币乞之B.孰若孤若毒之乎C.及鲁肃过寻阳人恒过,然后能改D.见往事耳有时见日3.对下列加线的词解释有误的是()A.刮目相待(睁大眼睛)仰之弥高(更加)B.锲而不舍(刻)兀兀穷年(劳苦的样子)C.迥乎不同(差得远)锋芒毕露(完全)D.当涂掌事(当道,当权)平沙无垠(边际)4.下列说法中与课文内容不符的一项是()A.“戈壁滩上常常风沙呼啸,气温往往在零下三十多摄氏度”一句是环境描写,描写了戈壁滩上恶劣的气候条件,突出了环境的艰苦,对表现邓稼先为科学献身的崇高精神起到了烘托作用。
B.“他,是口的巨人。
他,是行的高标”总结全文,表现了闻一多先生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
C.“鲁迅先生还是在饭桌上举着筷子问许先生:‘我再吃几个吗?’”从这个细节描写中,我们体会到鲁迅的生活很拮据,经常吃不饱。
D.鲁肃与吕蒙“结友而去”,从侧面表现了孙权劝学的结果以及吕蒙才略的惊人增长。
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相声的关键在于创作。
现在专门进行相声创作的人越来越少,这是市场变化造成的。
随着文艺的多元化发展,其他艺术门类规模逐渐变大,相声创作人员却在分流,__________A.因为看电视剧和小品的人远远多于看相声的,相声创作的酬金也低于电视剧和小品,所以有的改行写小品了,有的写电视剧了。
B.因为相声创作的酬金低于电视剧和小品,看电视剧和小品的人又远远多于看相声的,所以有的改行写电视剧了,有的写小品了。
七年级下册语文 4.孙权劝学 同步练习 (含答案解析)

七年级下册语文 4.孙权劝学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蒙辞/以军中多务B.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C.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答案】B【知识点】孙权劝学《资治通鉴》;文言文断句【解析】【分析】A项应为:蒙/辞以军中多务;C项应为: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D项应为: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故选B。
2.下列加点词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但当.涉猎门当.户对B.自以为大有所益.多多益.善C.见往事..耳往事..不堪回首D.卿.今者才略卿.今当涂掌事【答案】D【知识点】孙权劝学《资治通鉴》;常用文言实词【解析】【分析】A翻译为: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
当:应当翻译为:指男女双方家族的社会政治地位和经济状况不相上下,适宜通婚结亲。
当:相当、恰当、适合、正确B翻译为:自认为有很大的好处。
益:..好处翻译为:一样东西或人等越多越好。
善:好C翻译为:了解历史。
往事:指历史翻译为:不忍再去回忆过去的经历或情景。
往事:过去的经历或情景D翻译为: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
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
翻译为: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
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
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
文言实词要注意积累,另外实词要注意特殊用法,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要结合语境正确答题。
3.(2023七下·阜新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孙权劝学》通过吕蒙劝学、孙权就学最终学有所成的故事揭示了读书学习大有好处的道理。
B.在《骆驼祥子》中,祥子失去了第一辆车后,再次回到车场,不等身体养好又拼命拉车,后来祥子去有两个太太的夏先生家拉包月,他忍受不了苛待,又辞职回到车场。
C.《朝花夕拾》中《二十四孝图》开篇以儿童读物、儿童教育入笔,接着讲述自己儿时得到的一本《二十四孝图》的故事,表现了作者对封建孝道虚伪的批判。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综合测试题(含答案)1. 课内跟踪【基础存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⑴卿今当涂..耳()..邪()⑶见往事..掌事()⑵治经为博士⑷及.鲁肃过寻阳()⑸但.当涉猎()⑹即更.刮目相待()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在学习上,对于那些不重要的书,可以适当涉猎..,作一个大概的了解就可以。
B.凭着过人的胆识和才略..,他一路过关斩将,夺得次此比赛的冠军。
C.充满英雄主义色彩的电影《狙击手》在我市上映,广大观众刮目相看....。
D.袁隆平院士将一生奉献给杂交水稻的科学事业,他的丰功伟绩....感动了每个中国人。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资治通鉴》的作者是司马光,是一部编年体通史。
(在“是一部”前加上“这”或“这部著作”)B.截止目前,我区各乡镇已设置核酸检测点15个,完成核酸检测大约8600多人次。
(将“截止”改成“到”)C.据调查,青少年近视的原因主要是户外运动时间偏少,不科学使用电子产品造成的。
(删除去“的原因”或“造成的”)D.快递垃圾泛滥是一个亟待解决和发现的环境问题。
(将“解决”和“发现”调换位置)4.综合性学习。
适逢“世界读书日”之际,班级举行以“我爱读书·书香校园”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
⑴班级决定将教室后面的墙壁设计成一幅宣传读书的形象墙。
下面是两幅参考设计图,请你从书法字体的角度说一说选择哪一幅。
图1 图2 我选择,因为⑵形象墙做好后,班委会决定在两边张贴一副有关读书的对联,请根据上联对出下联。
上联:遨游书海,与经典同行下联:⑶随着网络走近千家万户,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网上阅读,但有人认为还是应该读纸质书籍。
你认为呢?【课内精读】阅读全文,完成后面题目。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⑴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⑵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2.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蒙辞/以军中多务B.卿/今/当涂掌事C.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3.孙权是如何劝吕蒙学习的?4.文中吕蒙的变化对我们有什么启示?2. 跟踪迁移【拓展阅读】(一)寇准读书初,张咏在成都,闻准①入相,谓其僚属曰:“寇公奇材,惜学术不足尔。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练习 4 孙权劝学(含答案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练习第一单元4 孙权劝学01积累运用1.请给下面的字注音。
卿()涉()孰() 遂() 岂()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卿今当涂..掌事()(2)蒙辞.以军中多务()(3)但当涉猎..()(4)见往事..耳()(5)自以为..大有所益()(7)及.鲁肃过寻阳()(6)蒙乃.始就学()(8)即更.刮目相待()(9)大兄何见事..之晚净()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蒙辞以军中多务。
译文:(2)卿言多务,孰若孤?译文:(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译文:4.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蒙辞/以军中多务B.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C.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5.古代文言文中的许多语句是成语的重要来源,请根据下面两句话的意思,在本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
(1)比喻人学识尚浅。
()(2)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6.对加点词的用法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卿.今当涂掌事。
(朋友之间表示亲切的第二人称)B.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古时王侯的自称)C.非复吴下阿蒙..。
(阿蒙指吕蒙,在名字前面加“阿”,有亲昵的意味)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长兄。
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7.班里举行了《孙权劝学》课本剧表演活动,以下是课本剧的一个片段,请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填空。
金碧辉煌的大殿里。
孙权坐在龙椅上,。
(填写人物神态)孙权:(自言自语)。
(设计独白) 吕蒙:(从门外大步进入大殿,跪下)大王,不知您找微臣有何事?孙权:爱卿,今天孤找你是想劝你读书!吕蒙:主公您有所不知,我哪有空啊?孙权:你事务有我多吗?我常常看书,觉得挺有收获。
吕蒙:(不住地点头)(设计人物语言)8.学完《孙权劝学》一文后,某校七年级(6)班决定开展以“好读书·读好书”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围绕本次活动的主题,拟写一则宣传标语。
部编语文七年级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习题(含答案)

4、孙权劝学习题(含答案)一、注音卿()涉()邪()孰()遂()岂()二、填空。
1、《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一千多年间的史事。
2、文中“治经”中的“经”指:《易》、《诗》、《书》、《礼》、《春秋》等书。
3.古代文言文文中的许多语句是成语的重要来源,请根据下列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并用成语写一段文字。
(1)吴下阿蒙:比喻人学识尚浅。
(2)刮目相看: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3)文字示例: 刚从大学毕业的张老师,由于业务知识不熟,教字经验少,在教学中常常捉襟见肘,但是,他勤奋好学,不久,在教学中取得了令人刮目相待的成绩。
人们谈起他时,都喜滋滋地说:“张老师已不是以前的吴下阿蒙啦!”4、宋代诗人刘过曾写过一首题为《书院》的“劝学诗”:“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
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稳时。
”这首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格,表达的意思是勤奋读书如农夫耕地,几分耕耘,几分收获,而《孙权劝学》则以对话为主,表达了学习的重要性。
三、阅读课文并答题。
(一)、解释划横线的词。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孤:古代王侯的自称,博士:当时专管经学传授的学官。
2、但当涉猎。
但:只,涉猎:粗略的阅读。
3、卿今当涂掌事。
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当涂:当道,当权。
4、即更刮目相待。
更:重新刮目相待: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他。
(二)、揣摩课文。
1、理解下列句中着重虚词所表示的语气。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吗”。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耳:用在陈述句句尾,表示限止语气,可译为“罢了”(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乎:表示感叹的语气,可译为“啊”2、分析下列人物语言的作用。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语气坚决果断,神态严肃,既严格要求,又充满期望。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反问语气,不悦神情,责备。
(3)卿言多务,孰若孤?神情激动,语言恳切,现身说法向吕蒙说明学习的可能性。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4 《孙权劝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4 《孙权劝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朗读课文,理解大意。
说说孙权为什么要劝吕蒙学习,又是怎样说服吕蒙的。
参考答案:孙权认为学习对执掌军权的吕蒙来说尤为重要。
孙权劝说吕蒙,首先向吕蒙指出学习的必要性,“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当吕蒙“以军中多务”相推脱时,孙权指出学习的目的和方法,而且现身说法,以“卿言多务,孰若孤?”回应了吕蒙的推托,并用自己的体会强调学习的作用。
最终,吕蒙无可推脱,“乃始就学”。
二、课文是怎样表现吕蒙学识进步的?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参考答案:课文主要是通过写鲁肃与吕蒙对话和“结友”,侧面表现吕蒙学识进步的。
鲁肃与吕蒙论议,惊叹吕蒙今昔的变化——“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吕蒙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自己确实学识进步很快、很大。
鲁肃为之折服,与其“结友”。
关于吕蒙的变化给人的启示,言之有理即可。
三、诵读下列句子,体会加点词所表示的语气。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参考答案:1.邪: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吗”。
2.耳:表示限止语气,可译为“罢了”。
3.乎: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呢”。
四、文言文中的称谓语非常丰富,有自称,有对他人的爱称、敬称等。
说说下列句中加点的称谓语分别属于哪种情况。
课外再搜集一些。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2.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参考答案:1.卿:古代君对臣的爱称。
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
2.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3.大兄:对朋友辈的敬称。
五、参考下面的提示,把课文翻译为现代汉语。
翻译提示:留——国号、年号、地名、书名、人名等可以保留,直接使用;替——用现代汉语双音词替换古代汉语单音词;调——调整语序,使其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补——补充省略部分,使意思完整;删——删去无实在意义的词,不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孙权劝学
知能演练活用
夯基达标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蒙辞.以军中多务()
(2)见往事
..耳()
(3)非复.吴下阿蒙()
(4)即更.刮目相待()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蒙辞以军中多务自以为大有所益
B.{蒙乃始就学乃悟前狼假寐
C.{见往事耳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D.{及鲁肃过寻阳及其家穿井
3.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用文中的语句填空。
(1)孙权劝吕蒙学习的原因是:“!”
(2)孙权教吕蒙的学习方法是:“。
”
(3)鲁肃对吕蒙学习成果的评价是:“!”
课内品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4~6题。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5.吕蒙在短时间内才略有惊人长进的原因是什么?
6.这则历史小故事要告诉人们什么道理?从吕蒙的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课外拓展
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7~9题。
张咏①劝学
初,张咏在成都,闻准②入相,谓.其僚属曰:“寇公奇材,惜学术③不足尔。
”及.准出陕④,咏适自成都罢还,准严供帐,大为具待⑤。
咏将去,准送之郊,问曰:“何以教准?”咏徐.曰:“《霍光传》不可不读也。
”准莫.谕其意,归取其传读之,至“不学无术”,笑曰:“此张公谓我矣。
”
(选自《宋史·寇准传》)
:宋朝初年名臣。
②准:寇准,宋初宰相。
③学术:学问。
④出陕:出任陕州知州。
⑤大为具待:盛情地款待。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谓.其僚属曰()
(2)及.准出陕()
(3)咏徐.曰:“《霍光传》不可不读也。
”()
(4)准莫.谕其意()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咏将去,准送之郊,问曰:“何以教准?”
(2)笑曰:“此张公谓我矣。
”
9.本文和《孙权劝学》的主旨都是劝人学习,两文中劝说的方式有何不同?
表达交流
10.陈康同学平日里不爱学习,临近期中考试时着了慌,半夜十二点还在复习功课。
请你针对这种情况,送给他一句名言,帮助他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体验中考
11.(2017四川乐山中考)请用不超过15字的一句话,把下面文段的内容要点补充完整。
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指出,要大力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
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大力弘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大力弘扬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鼓励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内容。
《意见》指出:。
12.(2017湖北鄂州中考)综合性学习。
江汉区新添42个非机动车停车位
集中在共享单车使用密集区
本报讯(记者杨升通讯员王凯李波)从上周开始,江汉区城管部门在辖区人口稠密区域增设了42个非机动车停车位,这些停车位都可供共享单车停放,但并非专属。
昨日,记者走访了部分停放点,采访中市民表示,希望能设置共享单车专属停车点位。
通过前期多次调查、研究,江汉区城管部门拟定在辖区内的京汉大道、解放大道、青年路、香港路等20条主次干道共设置42个单车停放点,主要集中在商场、医院、学校、地铁口、客运站等共享单车“曝光率”高的区域,且多数停车点位为新增。
(1)本则消息的导语是:。
(2)假如你是《长江日报》社的一名记者,想就此事采访江汉区城管部门的张主任,你准备向他提出什么问题呢?(至少两条)
(3)江汉区某中学的学生小明,星期五放学后,将共享单车骑回家,停放在自家楼下,准备下星期一再骑车返校。
针对此事,有网友留言:“共享单车是造福大家的,不是你一个人的。
”“我希望我们都能换位思考,文明接力。
”对小明的这种行为,你有什么看法?请也晒一晒你的留言吧。
答案:
夯基达标
1.(1)推托(2)历史(3)再(4)另,另外
2.A解析A项,介词,用/动词,认为;B项,才;C项,了解,知晓;D项,等到。
3.(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课内品读
4.(1)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以不学习啊!
(2)您怎么知晓事情这么晚呢!
5.吕蒙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刻苦学习。
6.道理:告诉人们不能因事情繁忙就放弃学习,坚持读书是有益的。
启示:(1)开卷有益,只要肯学习,就一定会有收获。
(2)要想让别人刮目相看,就一定要善于学习,会学习。
同时还要以变化的眼光去看待别人。
课外拓展
7.(1)对……说(2)等到(3)慢慢地(4)没有
8.(1)张咏将要离开,寇准送他到郊外,寇准问张咏:“您有什么要教导我的吗?”
(2)寇准笑着说:“这是张公所要对我说的呀。
”
9.解析劝说别人有两种方式,一是开门见山,直接劝说;二是语意委婉,含蓄劝说。
孙权是前者,张咏是后者。
参考答案本文中张咏是委婉地劝说寇准要加强学习,而《孙权劝学》中孙权是直截了当地劝说吕蒙要加强学习。
10.示例(1)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2)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3)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1.解析要注意抓住关键的字词,整体把握材料内容进行概括。
这段材料的关键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大力弘扬”,同时要注意限定语“优秀、大力”不能舍弃。
参考答案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2.(1)从上周开始,江汉区城管部门在辖区人口稠密区域增设了42个非机动车停车位,这些停车位都可供共享单车停放,但并非专属
(2)示例①张主任,你们对新添的非机动车停车位有哪些管理措施?②请问张主任,你们近期有设置共享单车专属停车点位的计划吗?
(3)示例“共享单车是服务大众的,我们要有共享意识,不能只为自己着想。
”“每个国家发展共享经济都会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应该提高觉悟,支持共享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