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啤酒工厂制冷系统设计
制冷系统设计步骤

一、设计任务和已知条件根据要求,在武汉地区,以风机盘管为末端装置,冷冻水温度为7℃,空调回水温度为11℃,总制冷量为400KW,冷却水系统选用冷却塔使用循环水。
二、制冷压缩机型号及台数的确定1、确定制冷系统的总制冷量制冷系统的总制冷量,应该包括用户实际所需要的制冷量,以及制冷系统本身和供冷系统冷损失,可按下式计算:式中——制冷系统的总制冷量(KW)——用户实际所需要的制冷量(KW)A——冷损失附加系数。
一般对于间接供冷系统,当空调制冷量小于174KW时,A=0.15~0.20;当空调制冷量为174~ 1744KW时,A=0.10~0.15;当空调制冷量大于1744KW时,A=0.05~0.07;对于直接供冷系统,A=0.05~0.07。
2、确定制冷剂种类和系统形式根据设计的要求,选用氨为制冷剂并且采用间接供冷方式。
3、确定制冷系统设计工况确定制冷系统的设计工况主要指确定蒸发温度、冷凝温度、压缩机吸气温度和过冷温度等工作参数。
有关主要工作参数的确定参考《制冷工程设计手册》进行计算。
确定冷凝温度时,冷凝器冷却水进、出水温度应根据冷却水的使用情况来确定。
①、冷凝温度()的确定从《制冷工程设计手册》中查到武汉地区夏季室外平均每年不保证50h的湿球温度(℃)℃对于使用冷却水塔的循环水系统,冷却水进水温度按下式计算:℃式中——冷却水进冷凝器温度(℃);——当地夏季室外平均每年不保证50h的湿球温度(℃);——安全值,对于机械通风冷却塔,=2~4℃。
冷却水出冷凝器的温度(℃),与冷却水进冷凝器的温度及冷凝器的形式有关。
按下式确定:选用立式壳管式冷凝器=+(2~4)=31.2+3=34.2℃注意:通常不超过35℃。
系统以水为冷却介质,其传热温差取4~6℃,则冷凝温度为℃式中——冷凝温度(℃)。
②、蒸发温度()的确定蒸发温度是制冷剂液体在蒸发器中汽化时的温度。
蒸发温度的高低取决于被冷却物体的温度及传热温差,而传热温差与所采用的载冷剂(冷媒)有关。
例析制冷系统制冷剂充注量的确定方法

例析制冷系统制冷剂充注量的确定方法引言为了降低成本,简化制冷系统结构同时为保证系统可靠运行啤酒冷却机的制冷系统采用毛细管进行节流,但因毛细管属不可调节的节流元件,为此制冷系统中制冷剂充注量对系统性能特别是制冷量影响很大.制冷剂加入量过多或过少都是不利的。
制冷剂量不足使蒸发器未完全充满,蒸发压力降低,压缩机吸气过热度增加,因此蒸发器的传热系数和制冷量都减小;另一方面制冷剂量过多时,将导致冷凝器的有效传热面積减少,引起冷凝温度和压力升高,引起制冷量下降和能耗增加。
对于一般的家用制冷器具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一套经验做法,大多数以实验方法为主,但较费时费力。
而有些文献介绍的利用经验公式计算,但经验公式通用性不强,准确程度差。
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制冷剂充注量的确定成了实验工作量最大的环节,约占全部实验工作量的40%。
因此,如能以计算的方法确定充注量,以实验加以验证,在生产中将有相当大的应用价值。
1、制冷剂充注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对于毛细管内经和长度一定的制冷系统,为达到最大的能效比,制冷剂的充注量有一个最佳值。
制冷剂在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等热力设备中进行压缩,放热、节流和吸热四个主要过程,以完成制冷循环。
图1是理论的制冷循环压焊图上的表示,从图中我们可以知道理论制冷系数为ε=(h1-h3)/(h2-h1)。
当制冷剂充注量偏多时实际循环由1-2-4-5-1变成为1-2′-4′-5′-1,如图2所示。
由于制冷剂过量造成冷凝器中存有大量制冷剂液体占据冷凝换热面积,造成换热效果差冷凝温度升高、冷凝压力升高,同时将会造成压缩机排气压力(冷凝压力)升高,压缩机负荷及耗电量增大,压缩机的理论功耗由Wc变为Wc′=h2′-h1>h2-h1,而制冷剂单位质量制冷能力q0变为q0′=h1-h5′< h1-h5,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压缩机的制冷量减少,系统的能效比下降。
由于制冷剂过多造成压缩机吸入大量的液态制冷剂造成液击,极其容易引起压缩机的损坏,影响制冷效果,系统运行工况恶劣,严重时将有事故发生的可能!系统中的制冷剂充注量过少,最突出的问题是蒸发器的供液量不足,使得蒸发压力由Pe下降倒Pe′,制冷量下降,压缩机的压缩比(或压力差)增加,效率降低,排气和运转温度增高,制冷温度下降缓慢或根本不下降,耗电量增加。
低温工况下不同制冷系统对比分析

低温工况下不同制冷系统对比分析发布时间:2022-12-01T06:19:21.955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2年第33卷第15期作者:祝海超[导读] 随着时代的进步,国家发展得越来越好,科学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祝海超武汉钢铁有限公司湖北武汉 430080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国家发展得越来越好,科学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越来越多的行业,包括医药、化学、食品加工、军工、生物技术等行业的关键技术和工艺需要在特殊的低温条件下进行研究,这导致对低温冷却的需求不断增长。
当需要较低的蒸发温度时,仅使用单级压缩制冷系统很难达到所需的蒸发温度。
为了获得较低的蒸发温度,单级压缩制冷系统显然不适合,最常用的是两级(多级)压缩制冷循环、两级渗滤制冷循环、三级渗滤制冷循环等等。
关键词:低温;制冷;系统引言根据冷却介质的不同,冷却系统的冷却方式可分为水冷、风冷和蒸发冷凝。
对于缺水或小型冷却系统的地区,风冷是一个更合适的选择。
然而,由于风冷冷凝器的冷凝温度高,导致制冷系统的整体效率较低,因此尚未展开讨论。
1氨系统的节能分析近年来,行业内针对氨制冷系统节能进行了大量研究。
以单级氨制冷理论循环为例,认为过冷对制冷循环总是有利的,过冷度越大,则越节能;并对某新建氨制冷循环系统进行 Aspen 模拟,结果显示,与无过冷的氨制冷系统相比,氨压缩机功耗降低8. 4%。
提出增设经济器后,制冷量提高的本质是制冷剂过冷度增加,并通过HYSYS模拟在一定工况下增加经济器后,制冷量提高 21. 24%,压缩机多做功 18. 62%,系统效率提升。
张文顺 [5] 对某啤酒厂氨制冷系统进行节能研究,通过改变末端冷却方式、工艺改造、错峰用电和储冷技术结合、选用高效冷凝器等方法进行节能改造,研究发现,在同等设计参数下,压缩机可减少 10%能耗,风机功率和水泵功率仅为之前的 1/3 和 1/4,节能效果显著。
邱锦光 [6] 研究发现同等工况下,两次节流制冷循环与一次节流制冷循环相比,单位质量制冷量提高 2. 0%,理论制冷系数提高 1. 3%。
啤酒厂制冷设计技术措施

啤酒厂制冷设计技术措施制冷设计是啤酒厂的核心技术之一,它对于啤酒的质量和生产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下面将介绍一些啤酒厂制冷设计的技术措施。
1.蓄冰系统蓄冰系统是啤酒厂制冷设计中常用的一种技术措施。
它通过在低峰用电时段制冷设备制备冰块,然后在高峰用电时段使用冰块进行制冷,以降低用电峰谷差,提高制冷效率。
蓄冰系统可以有效地调整制冷负荷,平衡用电负荷,降低能耗和运行成本。
2.冷凝器清洁技术冷凝器是啤酒厂制冷系统中的关键部件之一,其清洁程度直接影响制冷效果和能耗。
采用定期清洗冷凝器的技术措施可以保持冷凝器的热交换效果,提高制冷效率,减少能耗和运行成本。
清洗冷凝器可以采用物理清洗和化学清洗两种方式,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清洗方法。
3.冷冻水系统冷冻水系统是啤酒厂制冷设计中常用的一种技术措施。
它通过制备冷冻水来进行制冷,可以用于冷却酿造设备、调节发酵罐温度等。
冷冻水系统可以采用冷冻水蓄冷或者制冷机组制冷的方式,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制冷方式。
4.制冷设备节能技术制冷设备是啤酒厂制冷系统的核心设备,其能耗占总能耗的很大比例。
采用节能技术对制冷设备进行优化设计和改造,可以降低能耗,提高制冷效率。
常用的节能技术包括采用高效制冷剂、采用高效压缩机、优化制冷系统控制策略等。
5.热回收技术热回收技术可以将制冷系统中的废热利用起来,用于供暖、发酵罐温度调节等其他用途,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常用的热回收技术包括采用热泵回收废热、采用换热器进行废热回收等。
6.温度控制技术温度控制是啤酒厂制冷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采用先进的温度控制技术,可以实现精确的温度控制,提高啤酒的质量和口感。
常用的温度控制技术包括PID控制、自适应控制、模糊控制等。
7.制冷设备运行监测技术制冷设备的运行监测可以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和异常情况,保证制冷系统的正常运行。
采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制冷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修复,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年产5万千升啤酒方案(酒)

年产5万千升啤酒制冷系统设计方案武汉新世界制冷工业有限公司二〇一三年十月一、工艺参数要求:1、25%乙二醇:供水-5℃,回水-1℃,制冷量580kw。
2、酿造水:进水温度35℃,出水温度2±0.5℃;流量12M3/h。
3、组合式酒花库:外形尺寸10×6×4M,温度0~4℃。
二、工艺设计参数:1、蒸发温度:a、乙二醇水:-10℃(氨系统)b、酿造水:-1℃(氨系统)c、酒花库:-5℃(氟系统)2、冷凝温度:a、氨系统40℃b、氟系统40℃三、制冷站概述:本工程总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5万千升啤酒,制冷剂采用氨(R717),发酵罐采用25%乙二醇供冷,酿造水系统采用R717直接制冷;酒花库库容240M3,制冷剂采用R22。
四、制冷系统主要设备选型:㈠、制冷机及供液方式:1、制冷站内制冷系统采用“武冷”牌微机控制氨油冷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组,发酵乙二醇水系统和酿造水系统为重力供液循环制冷方式,共选用1台W-HLG16ⅢA125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组和2台W-HLG20ⅢA250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组,其中1台W-HLG16ⅢA125机组运行于-1℃/40℃工况下制冷量508kw,轴功率118kw,电机功率125kw;另2台W-HLG20ⅢA250机组(其中一台备用),单台运行于-10℃/40℃工况下制冷量707kw,轴功率217kw,单台电机功率250kw。
2、酒花库制冷系统因负荷较小,故选用氟利昂R22直接膨胀供液制冷方式,制冷机采用“谷轮”牌半封闭风冷冷凝机组C53-AL共2台,制冷机运行于-5/40℃工况下,单台制冷量为13kw,单台输入功率4kw。
㈡、冷凝器:制冷站内2台机组最大排热量为1555kw,按湿球温度28℃、冷凝温度40℃考虑,氨制冷系统选用2台CXV-193蒸发式冷凝器,单台标准排热量为832kw,装机功率17.2kw,并置于制冷机房屋面。
㈢、热虹吸贮液器: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组的冷冻机油冷却采用液氨冷却,采用卧式热虹吸贮液器HZA0.65一台,并使热虹吸贮液器内的正常液位高于油冷却器中心2.0m,其冷凝压力下的液氨吸收油冷却器热量,液氨蒸发产生高压蒸汽(两相流),由于热虹吸作用,高压蒸汽再经热虹吸贮液器进行气液分离,气体排至制冷系统排气总管,进入卧式冷凝器再次冷凝变成液体,如此循环冷却。
某啤酒厂氨制冷系统安装工程施工方案

某啤酒厂氨制冷系统安装工程施工方案关键字:啤酒厂、氨制冷系统Keywords:beer plant,Ammonia refrigeration system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某啤酒有限公司年产10万千升啤酒项目的氨制冷系统安装工程。
计划工期:日历天数40天工程质量:合格安装工程范围包括:冷冻间的制冷系统:包含冷冻间室内、屋顶、酒花库及室外公共工程间到发酵罐、清酒罐平台、整个系统的设备安装及系统内管道、阀门及其它辅助设施的安装;制冷系统的调试。
主要安装设备:二、施工部署:本工程拟采用分工段平行施工的方案,这样各个工段的施工现场相对固定,施工内容和施工设备相对固定、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相近,从而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保证工期。
设备安装遵循的原则:先里后外,先大后小,先下后上,先主后附。
特别是综合管廊管道,必须先安装低标高的管道,后安装高标高的管道。
三、施工技术措施3.1、氨制冷压缩机组安装安装工艺流程:设备基础检查和处理→制冷压缩机粗平车→设备就位→制冷压缩机精平车→电机安装①设备基础检查和处理:将设备基础与设计图纸和设备进行对照,确认无误后,在设备基础上画出制冷压缩机的纵横中心线。
在基础面上地脚螺栓孔两旁放置垫铁,地脚螺栓孔两边20mm处各放置一组,每组垫铁不超过三块(放置垫铁的地方要事先铲磨平整),垫铁用A3号钢板、表面光洁无锈蚀、每块尺寸不小于200*60*20mm,上层两块必须是楔形板(1:10)。
在垫铁以外的基础面上凿毛,以保证将来二次灌浆层能与基础结合牢固②制冷压缩机粗平车:把地脚螺栓用双螺帽栓住装于制冷压缩机公共底座上,再将底座安放在基础面上并与先前画好的纵横中心线对正,调整垫铁并用水平尺粗平制冷压缩机的公共底座。
然后用C30细石砼灌入地脚螺栓孔,并严格捣实。
③设备就位:设备就位前,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必须确认设备已经过开箱检查验收管理程序,设备和包装箱内随机附带物件的数量、质量正确无误,且相关设备的说明书、清单、图纸、产品合格证等资料齐全并进行了归档保存。
制冷系统方案设计(好)

第一章制冷系统方案设计第一节制冷系统慨述一、制冷系统的定义及分类1.定义任何使用外部能量不断把温度低的物质的热量档蛤温度较高的物质的系统称制冷系统。
2.分类按上述定义,制冷系统可分为蒸汽制冷系统,空气制冷系统和热电制冷系统。
其中蒸汽制冷系统又可分为:(1)蒸汽压缩式;(2)蒸汽喷射式;(3)蒸汽吸收式。
蒸汽制冷系统是利用液体汽化成蒸汽时要吸收热量的原理来实现制冷的。
可以说蒸汽制冷系统是目前使用得最为广泛的制冷系统*特别是冷库中的制冷装置,绝大部分是采用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因此本教材所述及的范围也只限于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的设计。
二、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基本构成1.单级压缩系统的基本构成⑦蒸发器,②压缩机,②冷凝器,④节流阀这是单级庄缩系统必不可少的四大部件,如图1—1一I所示。
这些设备之间用管道依次连接形成一个封闭系统,制冷剂在系统中经过压缩、冷凝、节流、汽化这样四个过程,完成了一个循环。
2.双级压缩系统的基本构成①蒸发钳,②低压级压缩机(缸>,⑧中间冷却器,④高压级压缩机<缸)、⑤待凝器,⑥节流阀,这是双级压缩系统必不可少的六部件,把它们依次用管道连接起来,就构成了一个最基本的双级压缩系统,如图1—1—2所示。
来自蒸发器的制冷剂先经低压级压缩机(缸)压缩至中间压力,低压级排出的过热气体在冷凝器中被等压冷却至饱和蒸汽,然后再入高压级压缩机被压缩至系统的冷授压力,最后经节流阀进入蒸发器去执行制冷任务。
3.单、双级综合系统的基本构成冷库中,蒸汽压缩制冷装置并不总是纯粹的单级或纯粹的双级系统,更多的情况是两者并存的综合系统,如图I—I一3所示,由图可见:综合系统实际上是单级系统和双级系统共同并联到一个冷凝器上的综合体。
从理论上来讲,一个系统只要有上述的基本部件就可以工作了。
但在实际的制冷装置中,为了提高运行的经济性和保证操作管理的安全可芹.除T这些部件外,还增设f许多其它的辅助设备,这些辅助设备有:油分离器、高压贮液器、汽液分离设施、排液捅、柴油器、空气分离器、加氨站和各种高、低庆调节站。
年产10万吨啤酒工厂设计

项目策划书鲁东大学设计题目:年产10万吨啤酒工厂设计姓名杨玉琨院系生命科学学院专业生物工程年级2007级学号20072513295指导教师缪静2010年06月05日目录一.可行性研究报告 (3)1.1 总论 (3)1.2 项目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3)1.3 产品方案及需求预测 (4)1.4 建厂条件及厂址选择 (4)1.5 项目实施预规划及资金支付 (6)1.6 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的初步估算 (6)二.总平面布局 (7)三.淡色啤酒生产的工艺设计 (7)3.1 原料 (7)3.2 生产工艺 (8)四.工艺计算 (10)4.1 100000t/a啤酒厂糖化车间的物料衡算 (10)4.2 100000t/a啤酒厂糖化车间的热量衡算 (12)4.3 100000t/a啤酒厂发酵车间的耗冷量衡算 (15)4.4 年产10万吨12度啤酒的用水量计算 (18)4.5 总容积200立方米啤酒锥底发酵罐计算 (19)五.设备计算及选型 (20)5.1 主要设备的计算 (20)5.2 设备清单 (21)六.工厂布局 (22)七.啤酒工厂卫生 (22)7.1 工厂设计规范 (22)7.2 厂库环境卫生 (22)7.3 厂区设施卫生 (22)7.4 车间卫生 (22)7.5 厂区公共卫生 (22)八.环境保护与综合利用 (23)8.1 环保治理工艺的设计原则: (23)8.2 三废处理 (23)九. 经济技术及概算 (23)9.1人力资源配置 (23)9.2产品成本及利润估算 (24)十.总结 (25)参考文献 (25)一.可行性研究报告1.1 总论1.1.1 项目名称:年产100000吨啤酒工厂设计1.1.2 承办单位:青岛三德工艺品有限公司昌邑得益工艺品有限公司1.1.3 项目地址:潍坊市昌邑饮马工业园区1.1.4 项目经理:杨玉琨1.2项目建设的目的和意义1.2.1 提出背景和依据啤酒是夏秋季防暑降温解渴止汗的清凉饮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啤酒工厂制冷系统设计
摘要通过啤酒厂设计实例,介绍了啤酒厂生产工艺的制冷要求、制冷站设备选型及制冷系统流程以及冰蓄冷在氨制冷系统里面的
应用。
关键词啤酒工厂制冷站氨制冷冰蓄冷
0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啤酒作为人民大众最喜爱的饮料之一,啤酒生产也得到了很大发展。
在啤酒的生产工艺中,从麦芽冷却、发酵、滤酒到酵母扩培,无一不用到制冷介质。
制冷介质的满足生产温度要求以及稳定输送将影响到整个啤酒生产线的正常运行。
设计一套配置合理、运行经济稳定的制冷系统在新建啤酒工厂的设计中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叙述的是一个典型的啤酒生产工厂的设计实例,该项目中采用的冰蓄冷系统,对老制冷站房的改造也是可行的。
1工程概况
某啤酒工厂新建年产10万千升(一期5万千升)啤酒工程项目,工艺生产需要-4℃的乙二醇溶液以及2℃~4℃的冰水,满负荷时总需冷量为2000kw,制冷系统应满足非全天使用但在整个啤酒旺季可能经常使用的情况。
2制冷站房设计
制冷站靠近负荷中心糖化车间、发酵罐场设置。
氨制冷站属于乙类站房,宜单独设置。
制冷站考虑生产线扩容需要,预留压缩机
及蒸发器位,面积约430平方米。
冰蓄冷间,于制冷站外独立搭建,蒸发式冷凝器放置在冰蓄冷间屋面。
站房的设计要点:
2.1 本冷冻站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的规定,生产的火灾危险性为乙类。
应设置事故通风系统。
2.2 站房应避免西晒。
室内净高不小于6m,建筑泄爆面积不小于站房地面面积的10%。
2.3 冷冻站的电源应在机房内外均能切断,但此时事故电源不得中断。
2.4 在压缩机及设备间的主要通道和站房的主要出入口设事故照明,所有设备及电气元件均要求防爆。
2.5 制冷站宜配套设置维修间及控制室(或是值班室)。
3制冷系统
3.1冷却介质
3.1.1酿造冰水:糖化车间内冷却麦汁用冰水。
将温度为96℃的麦汁与制冷站内输送来的2℃~4℃的酿造冰水进行热交换,麦芽冷却至大约7~9℃,而水升温至80℃。
3.1.2-4℃的乙二醇:用于发酵罐场、滤酒系统、酵母扩培系统的冷却。
3.2蒸发温度及冷凝温度
为满足工艺生产用冷的需要,压缩机采用双工况运行,设计蒸发温度分别采用-10℃及-26℃,冷凝温度采用40℃。
分别选用满夜
式卧式蒸发器及蒸发式冷凝器满足要求。
3.3制冷量及制冷设备的选择
按照工艺资料,满负荷时总需冷量为2000kw。
选择氨制冷螺杆式压缩机组共4台:两台标准工况,单机额定制冷量为670kw,一台用于冷却乙二醇溶液,一台为冰蓄冷专用以及冷却乙二醇备用;两台空调工况,单机额定制冷量为1391kw,一台用于制冰水,一台为冰蓄冷专用以及制冰水备用。
备用的空调工况压缩机可同时作为标准工况压缩机的备用机。
经过技术经济的合理比较,从节约运行费用考虑,设置蓄冰池、蓄冰器(冰容量120m3),夜间制、存-18℃的冰,白天释放冷量,用于啤酒工艺的需冷。
3.4制冷系统流程
本次设计制冷站有3个功能:
3.4.1 发酵罐单独制冷:
由蒸发器出来的-4℃的乙二醇溶液,经冷乙二醇贮罐后,由泵供冷给发酵罐场使用,乙二醇溶液吸热升温(至1℃)后回到热乙二醇贮罐,再经溶液循环泵送入蒸发器换热冷却,如此循环供冷。
3.4.2 蓄冰制冷:
除必须留置一台保证发酵罐供冷外,其余制冷机组在夜间全部用来制-18℃的冰,总制冰量120m3。
白天运行时,停止夜间制冰用的制冷机组,释放蓄冰池冷量向发酵罐供冷,从而节约电费(不同时段电价不同)。
3.4.3 制酿造冷水2℃~4℃:
贮氨器出来的减压后的氨液送至板换冰水机组与经过处理的酿造水进行蒸发换热,制得的2℃~4℃的酿造冰水,由水泵打至冰水罐,再经泵送至糖化车间,酿造水水温曾升至80℃直接排放,不再循环冷却。
制冷工艺流程如下图:
注: a1——低压氨气管,a2——高压氨气管, a1——液氨管,b1、b2——冰水管,y1、y2——乙二醇管,fy——放油管,n——安全管,s——冷却液管,xa——泄氨管,fk——放空管,yp——平衡管
3.5 制冷系统管路及配套装置设计
3.5.1 制冷内循环:
3.5.2制冷外循环:
3.5.3系统除油:被氨气从螺杆式压缩机带出的润滑油,一部分被油分离器分离下来,未彻底分离的润滑油被带入冷凝器、贮氨器、板换冰水机组以及蒸发器。
由于润滑油不溶于氨液,而且,润滑油比重大于氨液的比重,润滑油会留在设备内。
润滑油粘附在换热器的表面,形成油膜,油膜的热阻很大,使换热效果降低,耗能增加,且影响系统的正常工作。
在冷凝器,贮氨器、卧式蒸发器、液分器、板换冰水机组底部,均设置排油阀,连同油分器排出的润滑油一起接至除油器排放。
当润滑油量较大时,可对润滑油进行回收再利用。
3.5.4不凝气体排放:不凝气体主要为空气。
当容器内压力与大气压力有差异时,在系统维护、更换润滑油、补充氨液的过程中,
都容易带入空气。
不凝气体的存在会造成冷凝压力高于设计压力、能耗增加、制冷量减少、压缩机工作时间增长等不利影响。
设置正确的不凝气体排放点,即时排放不凝气体,氨制冷系统正常运行非常重要。
高压氨气管道、高压氨液管道的高点,冷凝器、贮氨器、油分器,均设置放空阀,不凝气体经空分器排除空气,分离空气后的低压氨气接入压缩机组吸气端。
3.5.5压力平衡:冷凝器与贮氨器间设置压力平衡管,运行中平衡管应呈开启状态。
3.5.6系统泄压:冷凝器、贮氨器、液分器、板换冰水机组等设备上均须装有安全阀,共用一根安全管,泄压管接出屋面泄压。
室外冷凝器直接接管泄压。
3.5.7紧急泄氨:贮氨器设泄氨管,以防止意外事故或者自然灾害天气时引起容器爆炸,造成人员伤亡。
泄氨管与紧急泄氨器连接,泄氨时应同时开启自来水阀,稀释后排放。
3.5.8管道材质:制冷系统内循环管道、乙二醇输送管道,采用gb/t8163 20#无缝钢管;酿造冰水管道,根据食品卫生要求,采用不锈钢管;车间内冷媒管道均采用不锈钢管。
3.5.9系统设计压力及试验压力:氨制冷系统,高压管道设计压力为2mpa,低压管道设计为1.5mpa。
该系统压力级别为gc2(1)。
管道试压采用氮气,试验压力为,强度试验压力为设计压力的1.15倍,密封性试验压力与设计压力相同。
3.6冰蓄冷切换控制
项目所在地,夜间电价较低,适合用冰蓄冷的形式在夜间储存冷量,用于白天啤酒的生产。
国家标准图集《冰蓄冷系统设计与施工图集》(06k610),列出了21种常见冰蓄冷空调系统原理图及其配套的自动控制系统原理图,可作为参考。
本项目由类似于双极乙二醇泵主机下游串联系统,包含主机蓄冰、主机单独供冷、蓄冰装置单独供冷以及联合供冷四种工况,满足生产工艺要求。
本工程切换阀门均采用电磁阀加双截止阀的形式,方便转换及调节;电磁阀安装处均设置旁通管,防止阀门故障,保障系统安全运行。
4 运行效果和结语
该啤酒厂已投产2年,夏季生产高峰期啤酒最大产量已达到设计值,制冷系统运行稳定,冰蓄冷系统切换平稳,满足工艺生产的需求。
氨制冷系统被广泛的的运用到包括啤酒企业在内的食品生产行业中,作为节能增效措施,冰蓄冷系统也越来越多的运用到制冷系统中来。
本文叙述的氨制冷系统,是常规而典型的,希望能为初次涉及到食品行业氨制冷系统的同行提供一点参考。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