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的故事
一张邮票的故事

一张邮票的故事邮票,是一种小小的东西,但背后却蕴含着无穷的故事。
它可以是一段历史的见证,也可以是一段情感的传递,更可以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一张邮票的故事吧。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年迈的老人,他手里拿着一本邮票集,慢慢地翻看着每一张邮票。
他告诉我,这些邮票是他多年来收集的,每一张都有着特殊的意义。
他拿出了一张很旧的邮票,上面是一只飞翔的鸽子,那是一战时期的邮票,它见证了那个年代的战争和和平。
老人说,这张邮票让他想起了那个年代的艰辛和勇敢,也让他珍惜现在的和平与安宁。
接着,老人又拿出了一张邮票,上面是一对相拥的恋人,那是一张情人节特别版的邮票。
老人告诉我,这是他年轻时收到的一张邮票,那时他和妻子还是年轻的情侣。
这张邮票见证了他们的爱情,也见证了岁月的流逝。
老人说,每次看到这张邮票,他都会想起年轻时的甜蜜和幸福,也会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老人还给我讲述了一张邮票的历史故事,那是一张纪念中国古代文化的邮票。
他说,这张邮票让他了解了中国古代的文化和历史,也让他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和热爱。
他告诉我,这张邮票不仅是一种邮资工具,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在听完老人的故事后,我对邮票有了新的认识。
它不仅仅是一种邮资工具,更是一种情感的传递和文化的传承。
每一张邮票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故事,它们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传递着人们的情感,也承载着文化的精髓。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或许很少有人会再去关注邮票这个小小的东西。
但是,当我们用心去观察和品味时,会发现每一张邮票背后都有着丰富的故事。
它们或许是一段历史的见证,或许是一段情感的传递,更或许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让我们用心去收集和品味这些邮票,让它们的故事永远流传下去。
因为,一张邮票的故事,就是一段生动的历史,一份真挚的情感,一种珍贵的文化。
有关于邮票的小故事

有关于邮票的小故事邮票起源于邮政,是为了邮政通信的需要而产生的。
邮票诞生前,欧洲各国邮政大多实行由收信人缴纳资费的方法,按路程远近确定邮费的多寡将邮费写在信封上,由送信人收取;有的国家还规定议员、大臣等政界要人寄信免资,因而整个邮政费用就压在一般平民用户身上。
由于昂责的邮费超过了收信人的经济支付能力,所以寄信收信双方常将事先约定的信号标在信封上。
收信人以支付不起邮费为由而拒收信件,自然免不了引起争执。
世界第一枚邮票是在英国,在西元一八四零年五月六日发行维多利亚女王像的邮票,这一枚邮票鼻祖以黑色油墨印刷,面额一便士,世称「黑便士」.发明邮票的是罗兰希尔.罗兰希尔是英国人,西元一七九五年诞生於英国密特兰城。
黑便士发行前,英国已有邮政服务。
当时手续复杂、邮资也很贵,是以路途的远近计算,不但信里的附件要一件一件分开算,信封也要另外收费。
说起中国的邮票,就要从中国人最早的邮票——“大龙邮票”讲起,一百多年的岁月没有黯淡它的颜色,长期以来人们都渴望探求这枚小小邮票诞生的诸多秘密。
大龙邮票的历史故事大龙邮票的图案是五爪大龙的形象,称为“云龙戏珠图”。
邮票的面值为一分银、三分银、五分银。
按照常理,邮票应该由邮政部门发行,但是中国的这第一套邮票却与海关有着不解的渊源。
1840年鸦片战争后,侵华列强疯狂在中国攫取权利,海关更是被外国人所把持。
当时担任清政府海关总税务司的是英国人赫德。
赫德是个中国通,他对中国邮政大权觊觎已久。
赫德与李鸿章关系密切,便想方设法让清政府同意由海关来试办邮政。
中国的邮政最早是由中国海关来试办的。
那么在中国海关试办邮政中又是首先从津海关开始办起。
1878年税务总司赫德就指派津海关的德璀琳来筹办中国海关的邮务,那么就以津海关为中心在北京、营口、烟台和上海五个海关来试办海关的邮政。
中国近代邮政是由海关开始试办的,而海关邮政又是从天津开始的。
历史的逻辑有时也会出人意料。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关于邮票的故事

关于邮票的故事篇1:邮票的故事邮票,印象中只有在信封上见过,带你看看邮票的故事吧。
以前,我只明白邮票是用来寄信的。
自从上个月学了<<美丽的集邮册>>和<<罗斯福集邮>>后,我才明白集邮能够增长知识,拓宽视野,于是我开始对集邮产生了兴趣,也想集邮。
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妈妈,妈妈十分赞同,还特意给我买来一本集邮册。
这本集邮册可真美啊!淡紫色的封面上印着三个“集邮册”烫金大字,下面印着几张漂亮的邮票,还有些我没见过。
我十分喜欢这本集邮册。
我拿着集邮册迫不及待的在家里开始“大搜索”把原先的旧邮票都收集起来,让它们舒舒服服的在我的集邮册里安家,星期天,妈妈带我去邮局买了一些新邮票,在加上集邮迷舅舅送给我的一些他重复的邮票,就这样我的集邮册里的成员就慢慢的多了起来,不到一个月,就“住进”了近百枚邮票。
我把这些邮票都分门别类的排列在一齐,有动物类,有植物类,有山水风光类,有历史文物类。
每一天一有空,我就会翻开集邮册来欣赏,我从这小小的方寸世界里,,游览了祖国壮丽巍峨的布达拉宫,有绕群山飞舞的万里长城,有像彩虹降落的长江大桥,登庐山,看瀑布飞腾,游黄山,看云海扬波。
我从邮票里明白了古今中外的历史事件,明白了许多世界之最,认识了许多历史人物和珍稀动植物,还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集邮不仅仅丰富了我的课余生活还增长了我的见识,培养了我的动手潜力,我发现,自我渐渐的迷上了集邮。
朋友,如果你想体验集邮的快乐,如果你想领略邮票的魅力,那就快快行动吧!相信你必须会迷上集邮的。
邮票?我只在信封上见到过,老师让我们写关于邮票的故事,难道要把信封收集起来看邮票吗?我带着疑问去找妈妈,她意味深长地说:“盈盈,集邮册里也有邮票哟!”噢!集邮册是爱集邮的人买来的,我们家没有人爱集邮,妈妈只好向单位里的同事借了一本集邮册,刚一打开,我就惊呆了!邮票的品种真多呀!人物、风景、动物、纪念品,画作……品种繁多,应有尽有。
第一枚邮票的故事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132019.9 1840年5月6日,英国发行了世界上第一批邮票。
这批邮票的发明者是英国教师罗兰·希尔。
邮票的票面为黑色,上面印着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浮雕像,每枚面值1便士,人们称其为“黑便士邮票”。
说起世界上第一枚邮票的诞生,就不得不提它背后的故事。
1836年夏天,罗兰·希尔正在伦敦郊外的村庄避暑。
一天,他正在散步,忽然从身后传来一阵马蹄声,原来是一位邮递员正骑着马送信。
只见邮递员来到一座简陋的农舍前,高声喊道:“请问爱丽丝小姐在家吗?有您的信。
” 这时,从屋里走出来一位姑娘,邮递员便将一封信交到姑娘手里,说:“爱丽丝小姐,请您付邮费。
”可是,那位叫爱丽丝的姑娘只看了一眼信封,便将信还给了邮递员:“对不起,先生,我没钱付邮费,这信我不能收,请您把信退回去吧。
” “这可不行,国家规定,信件必须由收信人付邮费。
信我已经送到了,您怎么能不付邮费呢?” “可我实在没钱,怎么办?” 见他们争执起来,罗兰·希尔便走过去劝解,等问明白是怎么回事,他便慷慨地对邮递员说:“这钱我替这位小姐付了。
”说着,他递给邮递员一些钱,然后从邮递员手里接过信,交给姑娘。
谁知姑娘却说:“谢谢您,先生。
信我不用看了,我已经知道信的内容了。
”罗兰·希尔被弄糊涂了:“你连信都没拆开,怎么知道里面的内容?” “哦,先生,是这么回事,我事先和外出的亲人约好,如果他在外面一切平安,便在信封上画一个圆圈,这样我只要看一眼信封就行了,刚才我已经看见信封上有一个大大的圆圈。
虽然我知道这是欺骗行为,但邮费太贵,家里太穷,我实在没办法才这么做的。
” 当时,寄一封信的邮费相当于一个工人辛辛苦苦劳动一天的工资。
罗兰·希尔听了,十分同情爱丽丝。
由发明史话第一枚邮票的故事此他也发现邮政系统存在的弊病:按英国邮政规定,寄信时按传递路程长短分段计费,致使大部分地区邮资偏高。
寄信的邮资虽高,可国家邮政收入反而减少,其原因是大多数信件直到投递时才收费,许多收信人拒收信件,不付邮费;当信件退回时,寄信人也常常拒付邮费。
邮票的来历和故事

邮票的来历和故事邮票,作为一种特殊的信件标识,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
邮票的出现,标志着邮政制度的正式建立,也成为了世界各国邮政交流的重要工具。
那么,邮票的来历和故事是怎样的呢?邮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40年,当时英国邮政改革的一部分就是引入了邮票这一概念。
第一张邮票诞生于1840年5月6日,即著名的“黑便士”邮票。
这张邮票的正面是女王维多利亚的肖像,背面则是一幅邮筒的图案。
这张邮票的诞生,标志着邮政费用的预付制度的确立,也为后来世界各国邮政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邮票的诞生和发展离不开邮政制度的发展。
在邮政制度尚未建立的早期,人们在寄信时需要在收信封上直接付费,这给邮政业务的开展带来了很大不便。
而引入邮票后,寄信变得更加方便,也促进了邮政业务的发展。
邮票的出现,不仅解决了邮资预付的问题,也为邮件的分类、分发和交付提供了便利。
邮票的设计也是一门艺术。
不同国家的邮票,都有着各自独特的设计风格和文化内涵。
邮票上的图案可以是国家元首、名胜古迹、动植物、历史事件等各种形式,每一张邮票都承载着一段特定的历史和文化。
而一些特殊邮票,比如纪念邮票、纪念日邮票等,更是通过设计来弘扬国家的文化和价值观念。
邮票也有着收藏的价值。
因为邮票的独特性和历史性,它成为了很多人收藏的对象。
邮票收藏,不仅可以丰富个人的文化底蕴,还可以成为一种投资手段。
一些珍稀邮票甚至可以成为拍卖市场上的抢手货,价值不菲。
邮票的发展也伴随着科技的进步。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电子邮件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传统的邮政业务受到了一定的冲击。
但是,邮票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和历史遗产,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在当今社会,各国邮政部门依然在不断推出新的邮票设计,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总的来说,邮票的来历和故事是一段承载着历史、文化和艺术的精彩旅程。
它不仅是邮政制度发展的见证,也是世界各国文化交流的载体。
邮票的存在,让我们能够通过小小的图案,感受到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魅力,也让我们更加了解邮政制度的发展和演变。
廉洁邮票故事

廉洁邮票故事有一位邮票收藏家,他对邮票情有独钟,并且一直努力寻找珍稀的邮票来丰富自己的收藏。
他对每一枚邮票都有着特殊的情感,因为他认为每枚邮票都是一个小小的艺术品和历史见证。
有一天,这位邮票收藏家得知了一个传闻,说有一套非常稀有和珍贵的邮票即将在市场上出现。
他听闻后兴奋不已,决定一定要亲自去收集这套邮票。
他开始四处打听,寻找关于这套邮票的消息。
经过一番辛苦,他终于找到了邮票的卖家,并与其取得了联系。
卖家告诉他,这套邮票在一个隐秘的地方被发现,并据信是100年前由一位著名的艺术家亲自设计和制作的。
邮票收藏家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激动,他迫不及待地约定了时间去见卖家。
当他到达卖家指定的地点时,发现这位卖家是一名老人,在贫瘠的农田里生活着。
老人很亲切地迎接了他,然后带领他来到自己住的小屋。
屋内摆放着各种各样的邮票,邮票收藏家一眼就被吸引住了。
老人开始讲述邮票的故事。
他说这套邮票被称为"廉洁邮票",是由一位非常有才华的艺术家在战争时期设计和制作的。
这位艺术家希望通过这套邮票来唤起人们对和平、正义和廉洁的追求。
邮票上的图案描绘了人们团结一心、努力奋斗的场景,象征着一个美好的未来。
听完故事后,邮票收藏家被深深地感动了。
他决定要收集这套邮票,并将它们展示给更多的人,让他们能够了解和明白廉洁的重要性。
邮票收藏家付出了非常大的努力,最终成功地将这套廉洁邮票收集齐全。
他将邮票展示在一家艺术馆中,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
通过这些邮票,人们开始思考和探讨廉洁的概念,并意识到廉洁对于一个社会的重要性。
这套廉洁邮票成为了一种象征,一种对于公正、诚实和透明的追求。
它提醒着人们要保持良好的道德和行为准则,并将廉洁的理念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廉洁不仅仅是一个词语,而是一种价值观和信念。
通过廉洁的行为,我们才能建立一个公平、和谐和繁荣的社会。
这套廉洁邮票成为了邮票收藏家坚定追求廉洁的象征,也激励着更多的人们去追求公正和廉洁的生活。
将邮票背后的历史 故事

将邮票背后的历史故事
邮票作为一种重要的邮政物品,背后潜藏着许多历史故事。
它们不仅是一种货币,也是连接人与人之间的纽带。
邮票最早于1840年在英国诞生,由邮政改革者罗兰·希尔发起。
为了简化邮寄过程,他引入了预付费邮资的概念。
第一版邮票上印制着女王维多利亚的形象,并被世人亲切称为“黑便士”。
这一举措不仅为邮政系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还为邮品收藏家开创了一个新的领域。
自此之后,各国纷纷效仿,推出了自己的邮票。
邮票的设计也开始展现出独特的风格和特色。
其中,最著名的要数美国的“贴纸邮票”。
这种特殊的邮票是在邮寄活动的早期阶段出现的,以普通纸质制成,邮政官员用手工将其剪成方形并且签名。
今天,这些贴纸邮票成为了稀世珍宝,仅存极少量。
邮票不仅是一种交流的媒介,也见证了许多历史事件。
例如,1918年德国发行了一套纪念巴黎和会的邮票,这标志着一战结束,各国领导人聚集在一起谈判和平。
这些邮票记录了当时的国际形势和国家间的和平努力。
在20世纪,邮票的样式和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
一些国家开始以名人、动物、植物、建筑等各类形象作为邮票的主题,以展示自己的文化和独特之处。
邮票甚至成为国内外的一种流行艺术品,使许多人沉迷于邮票收藏。
如今,邮票已经发展成为一项重要的文化遗产和商品。
每一枚邮票背后都蕴含着悠久的历史,记录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变革。
无论是邮票的设计、图案还是背后的历史故事,都为我们呈现出世界的多样性和美丽。
邮票,作为人类文明的见证和记录,将继续连接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携带着跨越时空的信息。
珍惜生命之水邮票的故事

珍惜生命之水邮票的故事
邮票作为一种小小的纸质财富,承载着各种信息和价值观。
珍惜生命之水邮票
则是一枚寓意深远的邮票,它让我们反思和珍惜生命中最为宝贵的资源——水。
这枚邮票出现在20xx年,正值全球各地面临水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严
峻时刻。
设计者希望通过这枚邮票传递出人们对水的重要性以及珍惜和保护水资源的呼吁。
邮票的主题是水滴,深蓝色的底色上,一颗晶莹剔透的水滴被精致地描绘出来。
水滴仿佛跌落在水面上,溅起从内心深处涌上来的思考。
水滴光滑的曲线和细腻的阴影使其看起来栩栩如生,给人一种沉浸在水中的感觉。
水滴的底部,则是一片荒芜的土地,干裂的沙土和干枯的植物暗示着水资源枯
竭的危机。
这幅画面向人们提醒我们,如果不珍惜和保护水资源,将会面临着严重的生态平衡破坏和人类生存困境。
珍惜生命之水邮票上没有任何文字,这是设计者故意为之。
他们希望通过纯粹
的图像,让观者自由地去感受和解读其中的意义。
不同的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理解这枚邮票,以此激发人们对生命之水的敬畏之情和行动起来保护水资源的决心。
珍惜生命之水邮票的发行,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
人们开始思考自己日常生
活中对水的浪费,寻找节约和保护水资源的方法。
从简约而高雅的艺术作品到环保倡议活动,这枚邮票激发了人们对水资源的意识和行动。
因此,珍惜生命之水邮票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象征,让人们时刻提醒自己珍惜和
保护水资源。
这枚邮票的故事向我们传递了一个重要的信息,那就是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该以谦卑和感恩之心对待每一滴珍贵的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邮票的故事
邮票,印象中只有在信封上见过,带你看看吧。
以前,我只明白邮票是用来寄信的。
自从上个月学了<<美丽的集邮册>>和<<罗斯福集邮>>后,我才明白集邮能够增长知识,拓宽视野,于是我开始对集邮产生了兴趣,也想集邮。
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妈妈,妈妈十分赞同,还特意给我买来一本集邮册。
这本集邮册可真美啊!淡紫色的封面上印着三个“集邮册”烫金大字,下面印着几张漂亮的邮票,还有些我没见过。
我十分喜欢这本集邮册。
我拿着集邮册迫不及待的在家里开始“大搜索”把原先的旧邮票都收集起来,让它们舒舒服服的在我的集邮册里安家,星期天,妈妈带我去邮局买了一些新邮票,在加上集邮迷舅舅送给我的一些他重复的邮票,就这样我的集邮册里的成员就慢慢的多了起来,不到一个月,就“住进”了近百枚邮票。
我把这些邮票都分门别类的排列在一齐,有动物类,有植物类,有山水风光类,有历史文物类。
每一天一有空,我就会翻开集邮册来欣赏,我从这小小的方寸世界里,,游览了祖国壮丽巍峨的布达拉宫,有绕群山飞舞的万里长城,有像彩虹降落的长江大桥,登庐山,看瀑布飞腾,游黄山,看云海扬波。
我从邮票里明白了古今中外的历史事件,明白了许多世界之最,认识了许多历史人物和珍稀动植物,还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集邮不仅仅丰富了我的课余生活还增长了我的见识,培养了我的动手潜力,我发现,自我渐渐的迷上了集邮。
朋友,如果你想体验集邮的快乐,如果你想领略邮票的魅力,那就快快行动吧!相信你必须会迷上集邮的。
邮票?我只在信封上见到过,老师让我们写关于,难道要把信封收集起来看邮票吗?
我带着疑问去找妈妈,她意味深长地说:“盈盈,集邮册里也有邮票哟!”噢!集邮册是爱集邮的人买来的,我们家没有人爱集邮,妈妈只好向单位里的同事借了一本集邮册,刚一打开,我就惊呆了!
邮票的品种真多呀!人物、风景、动物、纪念品,画作……品种繁多,应有尽有。
我用手轻轻摸了摸,好光滑、平展呀!我又禁不住凑上前闻了闻,好甜甜的纸香味呀!这时妈妈走了过来,拍着我的肩膀问道:“盈盈,你注意到邮票上的字母了吗?”“咦。
在哪儿呢?”我很长时间才发现,噢!原先在邮票的右角下方有一个小小的字母“T”和“G”,这是什么意思呢?妈妈语重心长地说:“T”表示特制邮票,“G”表示纪念邮票。
哇!原先邮票里还有这么多知识呀!
其中有一张《孔融让梨》的邮票深深地吸引了我,这张邮票不但色彩鲜艳,而且采取了连印的方式,整体人物构图采用了“V”字形。
第一张是爸爸给七个孩子分果,第二张是让梨。
这张邮票,我想起了妈妈小时候给我讲过这个故事。
古时候的孔融小小年纪,尚能做到“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把大的果子让给兄长吃。
虽然我们此刻都是独生子女,但都有堂兄妹、表姊妹。
有好的东西,要和同伴一齐分享,古人说过:“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嘛。
尊老爱幼但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呀,我期望中国的优秀传统美德继续发扬广大。
集邮册里的邮票让我大开眼界,它不仅仅让我增长了知识,还加深了“孔融让梨”这个故事的理解。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