谐波齿轮机构的设计

合集下载

谐波齿轮减速器设计及性能仿真(1)

谐波齿轮减速器设计及性能仿真(1)

分类号密级XXX毕业设计(论文)谐波齿轮减速器设计及性能仿真姓名班级XXX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或参考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或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注。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XXX学位论文版权协议书本人完全了解XXX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本校学生在学习期间所完成的学位论文的知识产权归XXX所拥有。

XXX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位论文的纸本复印件和电子文档拷贝,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XXX可以公布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提交至各类数据库进行发布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论文作者签名: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日期:年月日摘要谐波传动是一个相对较新类型的传输。

新的运动转换原理,新的啮合特性,但柔性部件的发展有这样的传输原因需要专门的理论。

与一般的齿轮传动比,体积小,重量轻,精度高,低噪音等相比。

由于谐波传动柔轮的存在可以产生变形控制波动,从而使啮合原理,算术几何,强度计算,结构设计,与传统的刚性构件面向实质上是一个很大的区别。

关键词: 谐波、有限元、三维、减速机AbstractHarmonic drive is a relatively new type of transmission.Since the invention of the harmonic drive has experienced several decades.New sports transformation principle, a new meshing feature, a flexural member i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ause of the transmission need special theory.It compared with the general gear transmission, large transmission ratio, small volume, light weight, high precision, low noise, etc.Because there exist in harmonic gear drive can cause a controllable wave deformation of soft round, so that the meshing theory of arithmetic, geometry, strength calculation, structure design, with the traditional rigid gear transmission components in nature are very differentKeywords: Harmonic, finite element, 3 d, reducer全套图纸外文翻译扣扣: 1411494633目录摘要 (3)Abstract (3)第1章绪论 (6)1.1论文概述 (6)1.2 谐波减速机国内外发展现状 (6)1.3本文研究内容 (8)1.4本文研究意义 (8)第2章谐波减速机方案设计 (9)2.1谐波减速机组成 (9)2.2谐波减速机分类 (9)2.3谐波减速机传动方案 (11)2.4本章小结 (12)第3章谐波减速机设计 (13)3.1 传动装置总体设计 (13)3.1.1传动方案的确定 (13)3.1.2刚轮柔轮齿数模数确定 (13)3.2 谐波齿轮传动的主要参数确定 (13)3.2.1主要啮合参数的选择 (13)3.2.2柔轮刚轮的几何尺寸计算 (14)3.2.3 保证传动正常工作的条件 (16)3.3 主要零件的材料和结构 (16)3.3.1柔轮材料 (16)3.3.2刚轮材料 (17)3.3.3波发生器材料 (17)3.3.4柔轮结构设计 (17)3.3.5刚轮结构设计 (18)3.4 承载能力计算 (20)3.5 传动效率的计算 (23)3.6本章小结 (23)第4章谐波减速机三维建模 (24)4.1 Solidworks三维建模技术 (24)4.2谐波减速机三维建模 (24)4.3谐波减速机装配 (31)4.4 本章小结 (34)第5章谐波齿轮减速器ADAMS仿真 (35)5.1虚拟样机技术 (35)5.2 ADAMS软件概述 (35)5.3 谐波齿轮减速器前处理 (36)5.4 谐波齿轮减速器运动仿真 (40)5.5 本章小结 (42)总结43致谢 (44)参考文献 (45)第1章绪论1.1论文概述传动原理与普通谐波传动齿轮是相异的,它是利用柔性齿轮的受控弹性变形。

谐波齿轮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谐波齿轮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谐波齿轮是一种新型的传动机构,因其结构独特、工作原理先进而备受瞩目。

本文将从谐波齿轮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两个方面进行介绍,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谐波齿轮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一、谐波齿轮的结构组成1. 主轴部分谐波齿轮的主轴部分通常由谐波波发生器、柔性轴和静止波发生器组成。

谐波波发生器是用于产生谐波运动的部件,它与柔性轴紧密连接,能够将谐波波传递给静止波发生器。

静止波发生器的作用是将谐波转化为旋转运动,从而驱动输出轴工作。

2. 输出轴部分输出轴部分包括输出轴、柔性轴和输出轴的定位结构。

柔性轴在谐波齿轮中起到传递力矩和减小震动的作用,能够有效保护输出轴和传动系统。

输出轴的定位结构则保证了输出轴的稳定性和精度。

3. 其他部分谐波齿轮通常还包括壳体、轴承、密封件等辅助部件。

壳体是整个传动系统的保护罩,能够阻挡外部污染物和颗粒,保护内部部件。

轴承和密封件则起到支撑和密封作用,确保谐波齿轮的正常运转和使用寿命。

二、谐波齿轮的工作原理1. 谐波波发生器的作用谐波波发生器是谐波齿轮的核心部件,它通过弹性变形产生谐波振动,将谐波能量传递给静止波发生器。

谐波波发生器通常采用柔性材料制成,其内部结构设计合理,能够确保谐波波的准确产生和传递。

2. 静止波发生器的作用静止波发生器接收谐波波发生器传递过来的谐波能量,通过内部结构的设计和转动运动,将谐波转化为旋转运动。

静止波发生器的设计和加工精度对谐波齿轮的工作效率和精度影响很大,因此在制造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

3. 输出轴的工作原理输出轴是谐波齿轮将谐波运动转化为实际工作输出的部件,它通过接收静止波发生器传递过来的旋转运动,实现输出轴的旋转。

输出轴的设计和加工精度直接影响着谐波齿轮的输出精度和工作效率,因此在制造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

4. 谐波齿轮的优点谐波齿轮相比传统的齿轮传动具有以下几个优点:传动比大、传动效率高、噪音小、结构紧凑、重量轻、精度高等。

这些优点使谐波齿轮在各种精密传动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例如工业机械、航天航空、机器人、医疗设备等领域。

谐波齿轮设计

谐波齿轮设计

第3章 封闭谐波齿轮设计3.1原始数据输出轴转矩:T g =1356kw发生器转速:n 1z =2860rpm传动比:i r g =−95由传动能力的减速要求给定3.2谐波齿轮设计计算1)初选齿数:Z r '=2∙n =2×95=190Z g '=Z r '+2=192二齿差,查自《现代机械设备设计手册》表3.10.72)材料: 柔轮:40CrNiMoA力学性能:σb =900 , σ−1=450 , τ−1=260φσ=0.15 , φγ=0.1刚轮:40Cr力学性能:σb =1000 , σ−1=380 , τ−1=260φσ=0.1 , φγ=0.05其中:σb 、 σ−1 、 τ−1的单位为MPa.3) 载荷系数:K=1.2(冲击和震动时)4) 齿宽系数:φd =0.155) 啮合深度影响系数:C h =1.46) 啮合齿数占总齿数的百分比:ξ=0.37) 许用比压:P p =60N/mm 28) 初算柔轮分度圆直径:d r '=√8000T g ∙K P p ξφd C h 3=√8000×1356×1.20.3×0.15×60×1.43=151.01取 d r '=200mm其中公式由3.10-2转化而来。

9) 确定模数:m ‘=d r ‘z r ‘=200190=1.1取标准模数:m=1.0mm10) 调整齿数: Z r =200 ,Z g =20211) 调整传动比: i =−Z r Z g −Z得:i=100 12) 校正柔轮分度圆直径: d r =m ∙Z r =200mm13) 柔轮齿圈厚度系数: Q =0.01Z r =0.01×200=214) 柔轮齿圈厚度: S =Q ∙m 0=2×1.03=2.0615) 柔轮变位系数: X r =h a ∗+c ∗+S 2m =0.875+0.25+2.062×1=2.15516) 柔轮内径: D =mZ r +0.99m [6−2(h a ∗+c ∗)]=1×200+0.99×1×[6-2×(0.875+0.25)]=203.7mm17) 条件模数: m 0=D Z r −Q =203.7200−2=1.0318) 柔轮中线圈半径:T 0=m 0Z r 2=1.03×2002=103mm19) 柔轮最大径向变形: W 0=K w m 0=1.05×1.03=1.1mm20) 柔轮压力角: αr =29.2°21) 刚轮压力角: αg =28.6°22)齿顶高:h a =h a ∗∙m =0.875×1=0.87523) 齿根高:h f =(h a ∗+c ∗)∙m =(0.875+0.25)×1=1.12524) 柔轮齿顶圆直径: d ar =d r +2h r =m(Z r +2h a ∗)=1×(200+2×0.875)=201.7525) 柔轮齿根圆直径: d fr =d r −2h f =200−2×1.125=197.7526)刚轮齿顶圆直径:d ag=d g−2h a=202−2×0.875=200.3mm27)刚轮分度圆直径:d g=mZ g=202mm28)刚轮齿根圆直径:d fg=d g+2h f=202+2×1.125=204.25mm29)齿宽:b=φd∙d r=0.15×200=30mm封闭柔轮简图:图3-1s=Qm0=2.06≈2s0=(0.7~1.0)s=2D=186D2≤1.3d ar=260.86取D2=260L1=L2=d r=200γ=5°b=30C=90γ=0.3m=0.330)柔轮的疲劳强度校核由于柔轮中最大弯曲正应力和最大扭矩切应力作用的位置通常不同,因此需分别进行弯曲和扭转的疲劳强度校核。

谐波齿轮传动啮合参数优化的设计

谐波齿轮传动啮合参数优化的设计

国内图书分类号:TH132.43国际图书分类号:621工学硕士学位论文谐波齿轮传动啮合参数优化设计硕士研究生:叶荣伟导师:陈明 教授申请学位:工学硕士学科、专业:机械设计及理论所在单位:机电工程学院答辩日期:2007年7月授予学位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Classified Index: TH132.43U.D.C.: 621Dissertation for the Master Degree in EngineeringOPTIMIZATION DESIGN OFMESHING PARAMETER INHARMONIC GEAR DRIVECandidate:Ye RongweiSupervisor:Prof. Chen MingAcademic Degree Applied for:Master of Engineering Specialty:Mechanical Design and Theory Affiliation: School of Mechatronics Eng. Date of Defence:July, 2007Degree-Conferring-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谐波齿轮传动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齿轮传动技术,由柔轮、刚轮和波发生器组成,主要靠谐波齿轮柔轮的弹性变形来传递运动。

谐波齿轮减速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传递扭矩大、运动精度高等特点。

本课题针对导弹航系统中对减速装置的需求研究设计了一种谐波减速器。

首先,以环与壳体理论为基础,研究了柔轮变形规律,并建立了柔轮变形后任意位置时的齿廓方程,推导出新的侧隙计算公式,为谐波齿轮传动参数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其次,考虑了柔轮受载荷时齿侧间隙的影响,建立了新的齿侧间隙数学模型,该模型通过柔轮附加扭转角形式对侧隙减小量进行补偿,弥补了以往设计中将侧隙减小值直接放在目标函数侧隙值中的缺点。

谐波齿轮传动的设计与三维建模

谐波齿轮传动的设计与三维建模

e题目谐波齿轮减速器的设计与建模学生姓名 e 学号 e所在学院机械学院专业班级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指导教师 e __ __完成地点 ___2009 年 6 月 10 日谐波齿轮减速器的设计与建模作者:e(e)指导老师:e[摘要]:谐波齿轮传动是50年代中期,随着空间技术的发展,在薄壳弹性变形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传动技术。

我国从1961年开始谐波齿轮传动方面的研制工作,并且在研究、试制和使用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但是在民用产品应用中,谐波减速器存在着传动“爬行”和“丢步的现象严重影响其谐波齿轮类产品的设计制造,也制约着其产品的不断推广,是该产品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本文主要介绍了谐波齿轮传动的原理,发展历史,应用领域,发展趋势及其优缺点。

前半部分介绍了谐波齿轮减速器的设计计算,为了更好地分析谐波齿轮传动,后半部分用PRO/E建立了三维模型。

写出了主要零件的绘制过程,并展示了各个零部件,最后给出了装配图。

[关键词]:谐波齿轮,传动设计,三维模型,装配The design and modeling of harmonic gear reducerAuthor:e(e)Tutor: e[Abstract]Harmonic gear transmission is developed with the of space science and thchnology in mid 50s,on the basis of elastic thin shell theory developed a new type of drive technology.So far ,we have already had dozen of units engaged in the research ofthis aspect in our country ,and developed into a variety of types of harmonic gear transimission deviced.In this field it had research at different level on all issues, but many problems still has not yet been determined,and some regularity has not revealed .such as civilian products,There is “crawling”and”lost step”phenomenon in the harmonic gear reducer transmission .So it is impact on the design of harmonic gear product manufacturing,also restrict the further promotion of its products.and solove the problem that exist in the transmission ,it isan urgent need of a job in the current this kind of products.This artical main introducted the theory harmonic gear reducer ,and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harmonic gear drive application filed,development trend,advantagesand disadvantages.The former introduce the design and calculate of harmonic gear reducer.In order to analyze the harmonic gear drive ,The later part with PRO/E to establish the three-dimensional model.Write the drawing process of the main parts .and showing all the parts .Finally ,given the assembly diagram.[ Key words]:Harmonic gear ,Transmission design,Three-disminsional model ,Assemble.目录1.绪论 (1)1.1选题的目的及研究意义 (1)1.2课题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1.3主要研究内容、途径及技术路线 (3)2.谐波齿轮减速器的传动方案的确定 (3)2.1确定传动方案 (3)2.2、传动方案的拟定 (6)3.谐波齿轮减速器的结构设计和设计计算 (7)3.1传动比的计算及柔轮刚轮齿数的确定 (7)3.2谐波传动主要零件的材料 (7)3.2.1 柔轮 (7)3.2.2 刚轮 (7)3.2.3抗弯环 (7)3.3柔轮、刚轮、波发生器的结构和尺寸计算 (8)3.3.1柔轮的结构和尺寸 (8)3.3.2 刚轮的结构和尺寸 (11)3.3.3波发生器的几何尺寸计算 (11)3.4验算与校核....................... 1错误!未定义书签。

浅谈谐波齿轮传动的设计

浅谈谐波齿轮传动的设计

K 考 虑 轮齿 对 柔 轮 弯 曲 刚度影 响而 引起 r 的应 力增 大 系数 设 s= / Sm
Hale Waihona Puke Kd — 动载 系数 Kd . 1 — =1  ̄ . 1 4 I —— 考 虑载 荷特 性 和波 发生 器 刚度 对 柔轮 c 畸变 的影 响 而 引起 的应 力 增 大 系 数 。可按 表 4查
表 2筒形花键联接式柔 轮结 构各参数 的计算式
花 键 齿 宽 b= .B l 5 O
花键齿 对称面至 柔轮齿对称 面的距离 1 07 B 2 ) L ≥( . + C 5 花键轮毂凸缘长度 外花键分度 圆齿厚
内花 键 分 度 圆齿 厚
C=. 1 05 C S= 2 ∞l i/- to t g【
高 等职 业教 育
21 0 1年
柔轮壳体壁厚 I 柔轮简底 壁厚 柔轮筒底 凸缘厚度
柔 轮 筒底 凸缘 直径 柔 轮齿 宽
8: 05 07 8 ( .— .) 82 6 ≈ 83 8l ≈
d 0 d L . 5 B (.— .) = 01 02 d
柔 轮 轮齿 过 渡 圆角 半 径 R (.~ ) : 06 1m
2r 。 dx ( 为柔轮径向最大变形量 ) ] 其中 CB 旦里
r1— . I l I r ]_ _ 1
rm
剪应力 : K Ic 下 = < d
r mL
() 3
阿三一 为 =二j 汀 所应 [二 上 三 产力 = 三 二 量 生 一 的 剪
简形柔轮 —


K I mm  ̄

承 轮 P , 减 装 体箕 【 超 力D列 仅 了 的 , 2 1 . 载 的系 短 大 不 小 置 积 卜 能 柔 且 u ‘

谐波减速器的齿廓设计方法与流程

谐波减速器的齿廓设计方法与流程

谐波减速器的齿廓设计方法与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谐波减速器的齿廓设计方法与流程详解谐波减速器,作为一种高效、高精度的传动装置,广泛应用于机器人、精密仪器等领域。

双圆弧齿形谐波减速器齿轮的设计与分析

双圆弧齿形谐波减速器齿轮的设计与分析

双圆弧齿形谐波减速器齿轮的设计与分析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谐波减速器的应用逐渐增多,谐波齿轮减速器采用双圆弧齿廓的设计方式,在齿轮传动的过程中,不易产生尖点和轮齿干涉的现象,有效的提高了机器的准确性,同时还易于油膜的形成,对于谐波的优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双圆弧齿形谐波减速器的应用十分普遍。

本文主要对双圆弧齿形谐波减速器齿轮的设计进行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创新性的设计方法和设计理念,保障双圆弧齿形谐波减速器齿轮的设计能够符合实践。

关键词:双圆弧齿形谐波减速器;结构优化;设计引言:传统谐波减速器的结构仅仅只是考虑整体结构,其轮齿齿廓对装置传动性能影响显著,而我国有关谐波减速器的研究时间相对国外较晚,技术还不够成熟,大量高性能谐波减速器还需要通过进口的方式进行获取。

因此,为推动我国精密谐波齿轮传动技术的进步,有效的提升我国在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等行业的技术优势,打破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对高端装备核心零部件的技术封锁和垄断本文主要是针对双圆弧齿形谐波减速器齿轮进行研究,从而保证双圆弧齿形谐波减速器齿轮。

1.双圆弧齿形谐波减速器齿轮的发展现状由于我国的工业化进程较晚,导致我国在谐波减速器研究方面是远远落后于国外发达国家的,在双圆弧齿形谐波减速器齿轮的设计上还存在很多不足,相关设计标准还不够完善。

大量的实践数据和研究发现,谐波齿轮传动的优点更多,在与传统的刚性齿轮传动进行比较时,其传动精度较高、传动比范围较大、结构较简单、承载能力较大并且能够适应各种环境,尤其是在工业机器人、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等行业,双圆弧齿形谐波减速器的应用效果十分良好。

因此,为了推动我国精密技术的创新进步,研究人员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明确设计目标,提升双圆弧齿形谐波减速器齿轮的啮合性能。

1.双圆弧齿形谐波减速器齿轮的设计存在的重难点问题(1)设计管理机制不健全、不规范双圆弧齿形谐波减速器齿轮的设计是一项十分复杂且重要的工作,需要充分考虑现场环境以及设备的实际需求,但是很多企业的设计管理机制不健全、不规范,缺乏完善的双圆弧齿形谐波减速器齿轮的设计规范,设计人员的设计成果不能得到有效的实践验证,导致双圆弧齿形谐波减速器齿轮的设计的水平难以满足设计的要求,严重影响了双圆弧齿形谐波减速器齿轮的设计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谐波齿轮概述1.1 概述1.1.1 谐波齿轮技术的发展概况谐波齿轮传动的传动原理与普通齿轮传动不同,它是利用控制柔性齿轮的弹性变形来实现传递运动和动力的。

谐波齿轮传动一般有波发生器、柔性齿轮和刚性齿轮三个基本构件。

因为,由波发生器的作用迫使柔性齿轮所产生的变形波是一个基本对称的简谐波,故称这种机械传动形式为谐波传动。

谐波齿轮传动是谐波传动中的一种主要结构类型;它是以齿轮作为基本元件的谐波传动形式。

此外,谐波齿轮还包括:谐波摩擦传动、谐波螺旋传动和谐波无级变速传动等结构类型。

我过于60年代中期,国内有关的研究机构开始引进了谐波传动这项新技术,并开展了该项目的研究工作。

70年代末,我国许多的工业部门、机械研究所和有关的工科院校都先后对谐波齿轮传动进行了理论和试验研究以及设计试制等工作,研制出了一些性能较好的谐波齿轮减速器。

自1980年起,我国也开始了谐波齿轮的标准化和系列化工作。

经过约5年时间的研究试制,于1985年制订了中小功率的通用谐波齿轮减速器的标准系列。

从而,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具有通用谐波齿轮减速器标准的第四个国家。

1.1.2 谐波齿轮机构的结构组成谐波齿轮机构通常由波发生器H、柔轮g和刚轮b(采用具有刚性齿轮的行星机构相类似的符号来表示)三个基本构件所组成。

如下图所示:1-波发生器 2-柔轮 3-刚轮在谐波传动中,波发生器H旋转一圈,柔轮上某一点变形的循环次数,叫做柔轮的变形波数,用符号u表示;即变形波数u应按柔轮g与刚轮b同时啮合的区域数目来确定。

在一般情况下,可以采用单波(u=1)、双波(u=2)、三波(u=3)、四波(u=4)传动。

但由于受到柔轮g材料许用应力的限制,通常大都采用的是双波(u=2)和三波(u=3)传动;目前,应用较广泛的仍然是双波(u=2)传动。

而刚轮b和柔轮g的齿数差,一般应取为柔轮g的变形波数u,即Zb - Zg=u;或者在某写情况下取成u的倍数。

柔轮的变形波数u和刚轮b与柔轮g的齿数差Zp =Zb-Zg的选择应按柔轮的强度条件和传动比的大小确定。

对于传动比i>80的刚制柔轮g,采用变形波数u=2和齿数差Zp=︱Zb -Zg︱=2较为合理。

对于传动比i>120的情况,当齿数差Zp=︱Zb-Zg︱=3时,则了采用柔轮的变形波数u=3。

当变形波数u=2,而齿数差Zp =Zb-Zg=0 (零齿差)时,这种零齿差的齿轮副啮合也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在这种情况下,谐波齿轮减速器便转化为谐波齿轮连轴器;即成为柔轮g 与输出刚轮b的轮齿相互啮合的连接方式。

1.2 谐波齿轮机构的主要特点由于谐波齿轮传动中具有一个柔性构件(柔轮g),所以,与具有刚性构件的行星齿轮传动相比较,谐波齿轮机构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a. 结构简单,重量轻,体积小.由于谐波齿轮机构的零件数目较少,其主要零件只有刚轮b、柔轮g和波发生器H三个。

所以,在相同的工作条件下,谐波齿轮传动的体积约为普通齿轮传动体积的1/3~1/2左右。

零件数约少一半,结构简单、重量也减少了许多。

b. 单级传动比大,且传动比范围宽。

一般单级谐波齿轮机构的传动比为i=60~100。

当采用行星式波发生器H时,其传动比为150~4000;而采用双级或复波谐波传动时,则其传动比i可达106。

c. 同时参与啮合的齿数多。

在承受载荷情况下,双波传动同时啮合齿数可达总齿数的30%~50%;采用三波传动则更多。

而普通圆柱齿轮同时啮合齿数一般为两对左右,即重合度ε=1~2。

不过,应该指出:谐波齿轮机构工作时同时啮合的齿轮与其所选用的波发生器的结构形式、啮合参数和所转矩的大小有关,故不能一概而论。

由于谐波齿轮传动同时参与啮合的轮齿数目多,即可承受载荷的轮齿数目也多,故其传动平稳,承载能力大。

d. 传动精度高。

由于谐波机构同时啮合的齿数较多,其轮齿误差能相互补偿一部分。

一般情况下,谐波齿轮传动与相同精度等级的普通齿轮传动相比,其传动精度较高,有的精度可达4倍左右。

e. 齿面磨损小而且均匀。

当正确选择啮合参数时,柔轮的轮齿相对于刚轮的轮齿将沿着一条滑动路径很短的轨迹移动。

此时,轮齿间的相对滑动速度要比刚性齿轮传动小许多倍。

另外,两轮齿的啮合接近于面接触。

因此,在谐波机构的传动过程中,轮齿工作面磨损小,而且均匀。

f. 传动效率高。

谐波齿轮机构的传动效率与其结构、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和润滑有关。

当传动比|i|=80~300时,其单级的传动效率约为η=0.7~0.9。

一般,谐波机构本身是不能自锁的,故它既可作为减速器,又可作为增速器。

g. 空回量小,并可实现无侧隙传动。

在谐波齿轮机构的传动过程中,由于轮齿的相互摩擦而致使其产生空回量。

但其空回量的大小可借助于调整波发生器的尺寸(比如凸轮的长、短轴)来进行调整;甚至可以调整轮齿间的侧隙为零,以保证获得无侧隙传动。

h. 运动平稳,无冲击。

由于同时参与啮合的齿数多,两轮齿的啮合接近于面接触。

而且,柔轮的啮入和啮出是随着其本身的变形而逐渐进入和退出刚轮齿槽间的,因此,其运动平稳,无冲击现象。

i. 传动的同轴性好。

由于谐波机构中的输入轴与输出轴大都位于同一轴线上,所以,该传动的同轴性能良好。

j. 可实现向密封空间传递运动或动力。

由于柔轮被固定后,它既可用作为封闭传动装置的壳体,又可以产生弹性变形,即完成错齿运动,从而达到传递运动或动力的目的。

因此,它可用在操纵高温、高压的管道,以及用来驱动在高真空、有原子辐射或其他有害介质空间的传动机构。

这是现有的其它传动机构所不能及的。

尽管谐波齿轮机构具有上述的优点,但也存在着一些缺点。

它的缺点如下:a. 谐波齿轮传动的传动比下限值较高,当采用刚制柔轮时,其单级传动比不得小于60。

目前,虽然也可能见到传动比为35~60的谐波齿轮机构,但它们三采用昂贵的特种钢制造的。

因为,其传动比的下限值受到柔轮工作时的最大应力σ的限制。

一般情况是:m ax传动比i值越大,采用谐波齿轮机构的传动效果越好。

但是,其单级传动比的上限值又受到啮合轮齿的最小模数值和轮齿啮入深度的限制,故其传动比的上限值为:350~400。

b. 柔轮和拨发生器的制造较复杂,需要专门的设备,这样就给单件生产和修理工作带来了困难,因而使其制造成本较高。

但是,在专业化的工厂中,进行大批量的生产时,由于采用专门的工装夹具和新的工艺,则可使谐波齿轮机构的制造成本比行星齿轮机构的制造成本低。

c. 谐波齿轮机构一般做成相交轴的传动结构。

由上述可见,谐波齿轮传动与普通齿轮传动、蜗杆蜗轮传动等比较,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而且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和广泛应用。

它非常适用于作为大传动比的齿轮减速器和机械分度机构、伺服装置、雷达装置及自动控制等高精度的传动系统中。

在机械自动化方面,可用于数控机床的传动装置,回转机构的减速器。

在军事装备方面,可用作火炮瞄准机的减速装置、坦克和自行火炮炮塔回转机的减速器、无线电通讯天线的传动机构、雷达天线驱动系统的传动机构、飞机螺旋桨的强力谐波传动机构。

在航天飞行方面,可用谐波传动马达代替火箭中的液体原动机和人造卫星仪器上的谐波马达等。

1.3 谐波齿轮机构的传动原理对于采用凸轮拨发生器的谐波齿轮机构,在装配前,柔轮的原始剖面为圆形。

柔轮和刚轮的齿矩p(周节)相等,但刚轮的齿数比柔轮的齿数要多。

波发生器的椭圆长轴比未变形柔轮的内圆直径略大/当拨发生器装入柔轮的内圆时,迫使柔轮产生弹性变形,而使其变为椭圆形。

当刚轮固定,波发生器为输入件,柔轮为输出件时,其传动原理为:如下图所示:当波发生器在原动机的驱动下于柔轮内旋转时,就迫使柔轮不断地产生变形,于是,柔轮的轮齿就在变形的过程中逐渐进入或退出刚轮的齿间。

在波发生器的椭圆长轴方向,柔轮与刚轮成为完全啮合状态(简称啮合);而在波发生器的椭圆短轴方向,则处于完全脱开状态(简称脱开)。

而处于波发生器长轴与短轴之间(如45o方向)的轮齿,沿柔轮轴长的不同区段内,有的轮齿逐渐进入刚轮的齿间,而处于半啮合状态,称为啮入;有的齿轮则逐渐退出刚轮的齿间,而处于半脱开状态,称为啮出。

由于波发生器在柔轮内进行连续转动,便使得两轮轮齿的啮入、啮合、啮出、脱开这四种状态不断地改变各自原来的工作情况,而产生所谓的错齿运动。

正是由于存在着这种相互,经的错齿运动,才能把输入运动变成为输出运动。

例如,将波发生器输入的角速度ωH减速传动而变成柔轮输出的角速度ω,此时,刚轮固定不动,柔轮便向着与波发生器旋g),转相反的方向转动。

对于双波传动(u=2)的运动规律是:波发生器H旋转一周(周长2πrH柔轮相对于刚轮在圆周方向转过两个齿矩2p的弧长;若H旋转二分之一圈时,柔轮就转过一个齿矩p的弧长;若H旋转四分之一圈时,则柔轮便转过p/2(p为齿矩)的弧长;依次类推。

在旋转波发生器迫使柔轮产生弹性变形的过程中,对于柔轮上各点的运动情况简述如下:根据柔轮的结构特点,可将柔轮筒体视为一个圆柱弹性壳体来进行分析。

通过未变形柔轮壁厚中间线的圆柱面,称为柔轮的原始中面。

柔轮变形后的中面,称为柔轮变形中面。

而垂直于圆柱壳体轴线的截面与中面的交线,称为柔轮的中线;以符号表示未变形时的中线半径。

rm首先,假定在啮合传动各构件的相互关系为:柔轮g固定,波发生器H输入,刚轮b 输出。

如下图所示:在弹性力学理论中,通常应研究壳体中面上点的位移,即圆周切向的位移v、径向方向的位移w和轴向位移u。

因轴向位移u对谐波传动的运动学研究影响不大,因此,可将柔轮变形的研究简化为平面问题,故仅需要分析柔轮中线上的切向位移v和径向位移w。

当忽略柔轮壁厚δ的影响,波发生器可使柔轮按预定的形状产生变形,即有(ϕ) (1)ω=ƒ1式中,ϕ为自变形长轴开始的未变形柔轮中线上点的角位移。

(ϕ)是以π为周期的函数关系。

对于双波传动(u=2),ƒ1根据柔轮中线不伸长的假设条件(因柔轮受载荷变形后,其中线伸长量极微小),则可使得切向的位移为ν=-⎰ϕ(ϕ) (2)wd=ƒ2对于双波传动(u=2),当波发生器以角速度ωH 顺时针旋转时,其角位移为ϕH=wHt,则柔轮中线上的点相对于长轴位置的角位移量为ϕ-ϕH =ϕ-wHt;t为波发生器旋转的时间。

此时,由(1)、(2)式可得W= ƒ1(ϕ- wHt)ν= ƒ2(ϕ-wHt) (3)上式确定了柔轮中线上与起始长轴位置呈一夹角ϕ的点的运动轨迹。

若取ϕ=0(即A点),则当波发生器的转角ϕH =00~1800时,柔轮中线上的A点将沿着A、A1、A2、A3、A的封闭环行轨迹运动。

该环行的形状取决于位移w和v值的大小。

而固连于A点的柔轮的齿将随A点一起运动,从而,推动刚轮沿着与波发生器相同的方向旋转。

当波发生器转一圈时,A点将沿环行轨迹转过两圈,即刚轮相对于被固定的柔轮错过两个轮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