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近代物理学基础公式大全

合集下载

大学物理公式大全

大学物理公式大全

大学物理公式大全大学物理公式大全物理学是一门探索自然现象的科学,它研究宇宙的运动、力的作用、物质的组成和性质等。

在大学物理学学习中,我们会接触到众多的物理公式。

下面是一份大学物理公式大全,供大家参考。

1. 运动学公式:速度(v)= 位移(s)/ 时间(t)加速度(a)= (末速度(v)- 初速度(u))/ 时间(t)位移(s)= 初速度(u)* 时间(t) + 1/2 * 加速度(a)* 时间(t)^22.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一个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3. 牛顿第二定律(力与加速度的关系):力(F)= 质量(m)* 加速度(a)4.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5. 动能公式:动能(K)= 1/2 * 质量(m)* 速度^26. 动量公式:动量(p)= 质量(m)* 速度(v)7. 转动力矩(扭矩)公式:转动力矩(τ)= 力(F)* 力臂(r)8. 转动惯量公式:转动惯量(I)= 质量(m)* 半径(r)^29. 动量守恒定律:在一个封闭系统中,如果没有外力作用,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10. 能量守恒定律: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11. 功公式:功(W)= 力(F)* 位移(s)12. 弹性势能公式:弹性势能(E)= 1/2 * 弹性系数(k)* 弹性变形^213. 引力公式:引力(F)= 万有引力常数(G)* (质量1(m1)* 质量2(m2))/ 距离^214. 等离子体温度公式:等离子体温度(T)= 等离子体内电子能量总量(Ee)/ 等离子体内电子数目(Ne)* Boltzmann常数(k)15. 麦克斯韦速度分布公式:概率密度(f)= (质量(m)/ (2 * π * Boltzmann常数(k) * 温度(T)))^(3/2) * e^(-(速度(v)^2)/ (2 * Boltzmann常数(k) * 温度(T)))16. 电场强度公式:电场强度(E)= 电力(F)/ 电荷量(q)17. 电能公式:电能(W)= 电流(I) * 电压(V) * 时间(t)18. 磁场强度公式:磁场强度(B)= 电流(I)* μ0 / (2 *π * r)19. 磁感应强度公式:磁感应强度(B)= 磁场强度(μ0) * 磁化强度(M)20. 麦克斯韦电磁场微分方程组:∇·E = ρ / ε0∇·B = 0∇×E = - ∂B / ∂t∇×B = μ0J + μ0ε0 ∂E / ∂t以上仅是大学物理中的一小部分公式,物理学的知识非常广泛且深入。

大学物理公式大全(修正版)

大学物理公式大全(修正版)

大学物理公式大全(修正版)第一章质点运动学和牛顿运动定律1.1平均速度=1.2瞬时速度1.3速度1.6 平均加速度=1.7瞬时加速度(加速度)1.8瞬时加速度a==1.11匀速直线运动质点坐标x=x0+vt1.12变速运动速度 v=v0+at1.13变速运动质点坐标x=x0+v0t+at21.14速度随坐标变化公式:v2-v02=2a(x-x0)1.15自由落体运动 1.16竖直上抛运动1.17 抛体运动速度分量1.18 抛体运动距离分量1.19射程1.20射高1.21飞行时间1.22轨迹方程1.23向心加速度 a=1.24圆周运动加速度等于切向加速度与法向加速度矢量和a=a t+a n1.25 加速度数值 a=1.26 法向加速度和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相同a n=1.27切向加速度只改变速度的大小a t=1.281.29角速度1.30角加速度1.31角加速度a与线加速度a n、a t间的关系牛顿第一定律:任何物体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除非它受到作用力而被迫改变这种状态。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所获得的加速度a 的大小与外力F的大小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m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外力的方向相同。

1.37F=ma牛顿第三定律:若物体A以力F1作用与物体B,则同时物体B必以力F2作用与物体A;这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而且沿同一直线。

万有引力定律:自然界任何两质点间存在着相互吸引力,其大小与两质点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两质点间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引力的方向沿两质点的连线1.39 F=G G为万有引力称量=6.67×10-11N m2/kg21.40 重力 P=mg (g重力加速度)1.41 重力 P=G1.42有上两式重力加速度g=G (物体的重力加速度与物体本身的质量无关,而紧随它到地心的距离而变)1.43胡克定律 F=-kx (k是比例常数,称为弹簧的劲度系数)1.44 最大静摩擦力最大(μ0静摩擦系数)1.45滑动摩擦系数(μ滑动摩擦系数略小于μ0) 第二章守恒定律2.1动量P=mv2.2牛顿第二定律F=2.3 动量定理的微分形式Fdt=mdv=d(mv)F=ma=m2.4 ==mv2-mv12.5 冲量I=2.6 动量定理I=P2-P12.7 平均冲力与冲量I= =(t2-t1)2.9 平均冲力===2.12 质点系的动量定理(F1+F2)t=(m1v1+m2v2)--(m1v10+m2v20)左面为系统所受的外力的总动量,第一项为系统的末动量,二为初动量2.13 质点系的动量定理:作用在系统上的外力的总冲量等于系统总动量的增量2.14质点系的动量守恒定律(系统不受外力或外力矢量和为零)==常矢量2.16 圆周运动角动量R为半径2.17 非圆周运动,d为参考点o到p点的垂直距离2.18 同上2.21 F对参考点的力矩2.22 力矩2.24 作用在质点上的合外力矩等于质点角动量的时间变化率2.26常矢量如果对于某一固定参考点,质点(系)所受的外力矩的矢量和为零,则此质点对于该参考点的角动量保持不变。

(完整版)大学物理公式总结

(完整版)大学物理公式总结

引言概述:大学物理是一门研究物质的基本原理和规律的学科,是自然科学中最基础、最广泛且最重要的学科之一。

在学习大学物理过程中,理解和掌握物理公式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对大学物理中一些重要的公式进行总结和阐述,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公式。

正文内容:1.力学1.1牛顿第一定律1.1.1物体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的惯性1.1.2例子及应用1.2牛顿第二定律1.2.1力和加速度的关系1.2.2例子及应用1.3牛顿第三定律1.3.1相互作用力和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1.3.2例子及应用1.4动能定理1.4.1动能的定义和计算1.5万有引力定律1.5.1质点间引力的大小和方向1.5.2例子及应用2.热学2.1热力学第一定律2.1.1内能的变化与热量和功的关系2.1.2例子及应用2.2热力学第二定律2.2.1热机效率和热流的方向2.2.2例子及应用2.3热扩散定律2.3.1温度梯度和热传导的关系2.3.2例子及应用2.4理想气体状态方程2.4.1理想气体的变化状态和方程2.4.2例子及应用2.5熵的增加原理2.5.1熵的定义和增加原理3.电学3.1库伦定律3.1.1静电力和电荷的关系3.1.2例子及应用3.2电场强度3.2.1电场和电荷的关系3.2.2例子及应用3.3电势能与电势3.3.1电势能和电势的定义3.3.2例子及应用3.4电流和电阻3.4.1电流和电阻的关系3.4.2例子及应用3.5电磁感应3.5.1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楞次定律3.5.2例子及应用4.光学4.1光的折射和反射4.1.1折射定律和反射定律4.1.2例子及应用4.2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4.2.1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4.2.2例子及应用4.3光的色散和偏振4.3.1光的色散和偏振现象4.3.2例子及应用4.4光的透射和吸收4.4.1光的透射和吸收定律4.4.2例子及应用4.5光的干涉和衍射4.5.1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4.5.2例子及应用5.量子力学5.1波粒二象性5.1.1波动方程和粒子的能量5.1.2例子及应用5.2不确定性原理5.2.1不确定性原理和粒子的位置和动量5.2.2例子及应用5.3斯特恩格拉赫实验5.3.1双缝干涉和波粒二象性的实验验证5.3.2例子及应用5.4薛定谔方程5.4.1薛定谔方程和波函数的解释5.4.2例子及应用5.5电子结构5.5.1电子能级和原子结构的描述5.5.2例子及应用总结:大学物理中的公式总结了物质世界中各种现象和规律的数学表达方式。

大学常用的物理公式

大学常用的物理公式

引言概述:物理公式是大学物理课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是描述自然现象的数学表达式。

本文将介绍一些大学常用的物理公式,包括力学、热力学、电磁学和光学公式等。

这些公式不仅在学习物理理论和解题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而且在工程、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中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正文内容:一、力学公式1.1运动学公式1.1.1位移公式s=ut+(1/2)at^21.1.2速度公式v=u+at1.1.3加速度公式a=(vu)/t1.2动力学公式1.2.1牛顿第二定律F=ma1.2.2动能公式Ek=(1/2)mv^21.2.3动量公式p=mv1.3静力学公式1.3.1弹性力公式F=kx1.3.2引力公式F=G(m1m2)/r^21.3.3摩擦力公式Ff=μFn二、热力学公式2.1热传导公式2.1.1热传导方程q=kΔT/L2.1.2热导率公式k=(QL)/(AΔT)2.2热膨胀公式2.2.1线膨胀公式ΔL=αL0ΔT2.2.2体膨胀公式ΔV=βV0ΔT2.3热力学循环公式2.3.1热转化效率公式η=(W_net/Q_h)100%2.3.2卡诺循环效率公式η_C=(T_hT_c)/T_h三、电磁学公式3.1电场公式3.1.1电场强度公式E=F/q3.1.2电势差公式V=W/q3.2磁场公式3.2.1磁场强度公式B=F/(qv)3.2.2磁场感应公式ε=BLv3.3法拉第电磁感应公式3.3.1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ε=dΦ/dt3.3.2洛伦兹力公式F=q(E+vxB)四、光学公式4.1光速公式4.1.1光速定义c=λf4.1.2光速在介质中的速度v=c/n4.2折射公式4.2.1斯涅尔定律n1sin(θ1)=n2sin(θ2)4.2.2光线传播路径差公式Δx=d(n1)(cot(θ2)cot(θ1))4.3球面镜公式4.3.1球面镜公式1/f=(n1)(1/R11/R2)五、总结本文介绍了大学常用的物理公式,涵盖了力学、热力学、电磁学和光学等方面。

大学物理公式总结(全面-易懂)

大学物理公式总结(全面-易懂)
大学物理公式总结
目录 CONTENT
• 力学 • 热学 • 电磁学 • 光学 • 量子物理
01
力学
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
01
一个物体将保持其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除非有外力
作用于它。
牛顿第二定律
02
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它上面的力成正比,与它的质量成反比。
牛顿第三定律
03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
B=μ0*H,其中B是磁感应强度,μ0是真空中的磁导率,H是磁场强度。磁感应强度描述了磁场对电流和磁体的 作用力。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总结词
描述当磁场发生变化时,会在导体中产生电动势的规律。
详细描述
E=N*dΦ/dt,其中E是电动势,N是线圈匝数,dΦ/dt是磁通量 随时间的变化率。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表明,当磁场发生变化 时,会在导体中产生电动势,从而产生电流。
薛定谔方程
总结词
描述量子力学中粒子状态的偏微分方程。
详细描述
薛定谔方程是量子力学的基本方程之一,用 于描述一个量子系统的状态随时间的变化。 它是一个非相对论的波动方程,可以用来计 算波函数的概率幅和概率密度。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中p是动量,m是质量,v 是速度。
冲量
I = Ft,其中I是冲量,F是力,t是时 间。
角动量
• 角动量:L = mvr,其中L是角动量,m是质量,v 是速度,r是物体到旋转中心的距离。
万有引力定律
• 万有引力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 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衍射公式
$I = I_0 left| frac{sin(pi frac{a}{lambda})}{pi frac{a}{lambda}} right|^2$

大学物理公式总结

大学物理公式总结

大学物理公式总结大学物理是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学科,是理工科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

掌握物理公式是学习和理解物理学概念的基础,也是解决物理问题的关键。

本文将对大学物理中常用的一些重要公式进行总结,并给出简要的解释和应用示例。

1. 运动学公式1.1 速度公式v = Δx / Δt其中v表示物体的速度,Δx表示物体在Δt时间内所经过的位移。

1.2 加速度公式a = Δv / Δt其中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Δv表示物体在Δt时间内所改变的速度。

1.3 牛顿第一定律F = ma其中F表示作用在物体上的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1.4 牛顿第二定律F = mΔv / Δt其中F表示作用在物体上的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Δv表示物体在Δt时间内所改变的速度。

1.5 速度-时间关系v = u + at其中v表示物体的末速度,u表示物体的初始速度,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t表示时间。

2. 力学公式2.1 动能公式K = 1/2 mv^2其中K表示物体的动能,m表示物体的质量,v表示物体的速度。

2.2 势能公式U = mgh其中U表示物体的势能,m表示物体的质量,g表示重力加速度,h表示物体的高度。

2.3 弹性势能公式U = 1/2 kx^2其中U表示物体的弹性势能,k表示弹簧的弹性系数,x表示弹簧的伸长量。

2.4 万有引力公式F = Gm1m2 / r^2其中F表示物体之间的引力,G为万有引力常数,m1和m2表示两个物体的质量,r表示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

3. 热学公式3.1 热传导公式Q = kA(ΔT / d)其中Q表示热量传导的速率,k表示该物质的导热系数,A表示传热的面积,ΔT表示温度差,d表示传热距离。

3.2 热能公式Q = mcΔθ其中Q表示物体的热量,m表示物体的质量,c表示物体的比热容,Δθ表示物体的温度变化。

3.3 热功定理W = ΔQ其中W表示系统对外做的功,ΔQ表示系统所吸收或排放的热量。

大学物理公式总结归纳

大学物理公式总结归纳

大学物理公式总结归纳物理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支重要学科,研究物质、能量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在学习和应用物理学的过程中,公式是不可或缺的工具。

本文将对大学物理中一些重要的公式进行总结归纳,并介绍它们的应用场景和实际意义。

1. 力学1.1 牛顿第二定律F = ma在这个公式中,F代表物体所受的力,m代表物体的质量,a代表物体的加速度。

这个公式描述了力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它是经典力学的基础。

1.2 弹力公式F = kx这个公式描述了弹簧对物体施加的力。

F代表弹力,k代表弹簧的劲度系数,x代表弹簧伸长或压缩的距离。

它在弹簧振动、弹簧秤等实际应用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1.3 动量定理FΔt = Δp这个公式描述了物体所受力的变化率与物体动量的变化率之间的关系。

F代表物体所受的力,Δt代表时间间隔,Δp代表物体动量的变化量。

动量定理在撞击碰撞等问题中有广泛应用。

2. 电磁学2.1 库仑定律F = k|q1q2|/r^2这个公式描述了两个电荷之间的力的作用关系。

F代表电荷之间的力,q1、q2分别代表两个电荷的电量,r代表它们之间的距离。

库仑定律是静电学的基本定律,对于电场、电势等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2 电流强度公式I = Q/Δt这个公式描述了单位时间内通过导线的电荷量与电流强度的关系。

I 代表电流强度,Q代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线的电荷量,Δt代表时间间隔。

电流强度是电路中一个基本的物理量,在电路分析和设计中被广泛应用。

2.3 电磁感应定律ε = -dΦ/dt这个公式描述了磁场变化引起的感应电动势。

ε代表感应电动势,dΦ/dt代表磁通量对时间的变化率。

根据电磁感应定律,电磁感应现象得到解释,并应用于发电机、变压器等设备的设计与实际运用。

3. 热学3.1 热传导公式Q = kAΔT/Δx这个公式描述了物质在热传导过程中的热量传递。

Q代表热量,k代表热导率,A代表传热面积,ΔT代表温度差,Δx代表传热距离。

大学物理基本公式

大学物理基本公式

大学物理基本公式大学物理涵盖了众多的知识领域,从力学、热学、电磁学到光学、近代物理等,而其中的基本公式是我们理解和解决物理问题的关键工具。

在力学部分,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 F = ma 无疑是核心之一。

其中F 表示物体所受的合力,m 是物体的质量,a 则是物体的加速度。

这个公式揭示了力与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之间的直接关系。

例如,当我们推动一个质量较大的物体时,需要施加更大的力才能使其获得相同的加速度。

动能定理的公式 W =ΔEk 也十分重要。

W 表示合力所做的功,ΔEk 是动能的变化量。

它表明了力对物体做功会导致物体动能的改变。

比如,一个物体在粗糙水平面上滑行,摩擦力做功会使其动能逐渐减小直至停止。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表达式为 E1 = E2,即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系统内,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但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这在分析物体在重力场或弹性系统中的运动时非常有用。

在热学中,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V = nRT 是基础。

p 是气体压强,V 是气体体积,n 是气体的物质的量,R 是普适气体常量,T 是热力学温度。

通过这个方程,我们可以计算在不同条件下气体的状态参数。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达式为ΔU = Q + W ,其中ΔU 是系统内能的变化,Q 是系统吸收的热量,W 是系统对外做功。

它反映了能量的守恒和转化关系。

在电磁学领域,库仑定律 F = kq1q2 / r²描述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

k 是库仑常量,q1 和 q2 分别是两个点电荷的电荷量,r 是它们之间的距离。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E =ΔΦ /Δt 指出了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

这是理解电磁感应现象,如发电机工作原理的关键。

安培定律 F =BILsinθ 表示通电导线在磁场中所受的安培力,B 是磁感应强度,I 是电流强度,L 是导线长度,θ 是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的夹角。

麦克斯韦方程组则是电磁学的集大成者,包括高斯定律、高斯磁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安培麦克斯韦定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狭
义相对论
1.
爱因斯坦的两个基本原理 2. 时空坐标变换
3. 45(1(2)0
m m γ= v = (3)0
E E γ= v =(4) 2222
C C C C v Pv Pv Pv P E E E E
==== 二. 量子光学基础
1.
热辐射 ① 绝对黑体:在任何温度下对任何波长的辐射都能完全吸收的物体。

吸收比:(T)1B αλ、=
反射比:(T)0B γλ、=

基尔霍夫定律(记牢) ③
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
-vt x C v =
β
B B e e :单色辐射出射度
B E :辐出度,单位时间单位面积辐射的能量

唯恩位移定律 m T b λ⋅= ⑤
普朗克假设 h εν= 2.
光电效应 (1)
光电效应的实验定律:
a 、n I ∝光
b 、 0
00a a a a e U ek eU e U ek eU e U ek eU e U ek eU νννν----====
(23、 4
三. 1 ②
三条基本假设 定态,,n m n m h E E h E E νν=-=- ③
两条基本公式 2210.529o n r n r n A ==
12213.6n E E eV n n
-== 2. 德布罗意波
20,0.51E
mc h E MeV ν===
22
mc mc h h
νν==
电子波波长:
h mv λ= 微观粒子的波长:
h h mv mv λλ=
=== 3. 测不准关系 x x P ∆⋅∆≥h
为什么有?会应用解题。

4.波函数
① 波函数的统计意义:
例1①

例2.①
② 例3.π
例4 例5,,设
S 系中粒子例6
例7.
例8.
例9.
例10.
从钠中移去一个电子所需的能量是2.3eV ,①用680nm λ=的橙光照射,能否产生光电效应?②用400nm λ=的紫光照射,情况如何?若能产生光电效应,光电子的动能为多大?③对于紫光遏止电压为多大?④Na 的截止波长为多大?
例11.
戴维森革末实验中,已知电子束的动能310k E MeV =,求①电子波的波长;②若电子束通过0.5a mm =的小孔,电子的束状特性是否会被衍射破坏?为什么?
例12.
试计算处于第三激发态的氢原子的电离能及运动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

例13.
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吸收12.5eV 的能量后,①所能达到的最高能态;②在该能态上氢原子的电离能?电子的轨道半径?③与该能态对应的极限波长以及从该能态向低能态跃迁时,可能辐射的光波波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