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研究信息第13期.资料
高考历史_专题13__五大核心素养突破之历史解释(原卷版)

秘籍13 五大核心素养突破之历史解释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
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即便是对基本事实的陈述也包含了陈述者的主观认识。
人们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描述和解释过去,通过对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辨证、客观地理解历史事物,不仅要将其描述出来,还要揭示其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
通过对历史的解释,不断接近历史真实。
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与解释,知道对同一历史事物会有不同解释,并能对各种历史解释加以辨析和价值判断;能够客观论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能够认识历史解释的重要性,学会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对历史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作出解释;能够客观评判现实社会生活中的问题。
一、历史解释的概念与历史解释的理论1、历史解释是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2、常见的对于历史解释的理论1.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克罗齐2.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柯林伍德3.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4.历史就意味着解释…作为历史事实身份的关键,就在于解释这个问题上,解释这一因素,渗入每一件历史事实之中——英国历史学家卡尔5.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历史研究都同其他社会活动一样,受到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占主导地位的思想倾向的控制。
——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二、如何进行历史解释历史解释是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一切历史解释可以说都要回答两个问题:(一)某一件事件如何是如此,即它是由什么原因,这可以名之为“何以”的问题;(二)某一件事件何以是如此,即它是由怎么样的演变历程而来,这可以名之为“如何”的问题。
——何兆武《历史与历史学》历史解释过程就是探明因果、阐释历史意义和客观评价的过程。
——邓京力《历史理解与历史解释辨析》(2021年北京东城一模)下图为西汉某时期丞相出身的统计图。
高三地理复习(真题-模拟)专题13-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学生版)

专题13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高考预测定位】本专题可分为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结合各类资源的普查、环境和灾害的监测考查遥感的应用。
第二部分是结合城市规划和城市功能分区考查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第三部分是结合野外测量、飞机、轮船的航行等考查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
从考核内容上看,侧重考查3S技术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应用,尤其侧重考查了在沙漠逃生、交通工具和国土整治、矿产勘测等方面的实际使用。
从考核形式上看,信息呈现方式多以示意图、联系图、实际3S 信息图和文字、表格等呈现,题型以选择题为主,综合题也有,但分值不重。
从能力考核上看,侧重考查了学生读图、用图和图表提取信息的能力,考查了学生关于3S技术的推理和论证能力,图文转换能力。
考点细化高考命题预测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1.结合实例,了解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2.举例说出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应用3.运用有关资料,了解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4.了解数字地球的含义1.掌握遥感的概念、特点和遥感信息判读的基本原理2.掌握遥感在区域分析中的作用,特别是在环境保护和灾害监测中的作用3.了解全球定位系统各主要组成部分4.了解全球定位系统的作用和应用范围,掌握其在全球定位导航中的作用5.能区别地图和地理信息系统6.了解地理信息系统在区域地理研究中的应用范围,掌握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中的作用7.掌握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三者的区别8.掌握数字地球的含义【核心知识精讲】一、遥感技术的应用1.目前遥感技术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等方面运用广泛,具体应用分析如下:应用领域具体内容备注资源矿产资源蕴藏矿产的地方有许多是地质断裂或环形人们只需要分析遥感图像就可以划构造带,较容易借助遥感技术“发现”矿产定蕴藏矿产的大致区域 普查 生物资源 通过遥感图像解译,用图像处理技术,提取植被的分布、类型、结构、健康状况、产量等数据为农业、林业、城市绿化、环境保护等部门服务环境监测 荒漠化、土壤盐渍化、海上冰山漂流、海洋生态、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植被变化、水体污染、大气污染等有利于人们了解环境变化,使环境得到保护和改善环境、灾害监测灾害监测旱情、洪灾、滑坡、泥石流、地震、农林病虫害、森林火灾等有利于防灾减灾2.遥感技术的应用2.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观测到4颗以上的卫星,并不意味着卫星定位必须使用4颗以上的卫星。
匀变速直线运动

B.96km/h D.480km/h
距南京 40km
距南京 120km
解见下页
解析: 由路牌信息可知,观察到左标牌在先,所以汽车行程 为(120-40)km=80km,
从手表指示值可知,用时50分钟。
根据速度公式得出李飞乘坐汽车行驶的平均速率为
x 80 km v 96 km/h 50 t h 60
匀 变 速 直 线 运 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
复习精要
1.机械运动及其描述 机械运动的是运动物体的位置随时间变化。 做机械运动的物体,由于其位置将发生变化,为了描述其位置 变化的情况,引入了位移概念;做机械运动的物体,由于其位置 将随时间发生变化,为了描述其位置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引入了 速度概念;做机械运动的物体,由于其位置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有 时也将变化,即其运动速度将随时间变化,为了描述其速度随时 间情况,引入了加速度概念 位移是矢量,它描述了做机械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内位置变 化的大小和方向;速度是矢量,它描述了做机械运动的物体在某 个时刻位置变化的快慢和方向;加速度也是矢量,它描述了做机 械运动的物体在某个时刻速度变化的快慢和方向。 运动是绝对的,这就是说任何物体在任何时刻都是在运动着的; 运动的描述则只能是相对的,这就是说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只能 相对于某个指定的参照物。应注意:同一物体的同一运动,若选 取不同的参照物,其描述一般是不同的。
两 001.南京师大08届《物理之友》力学 综合(一)4、 木 块 自
左向右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 光,记录下木块每次曝光时的位置,如图所示,连 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由图可知( C ) A. 在时刻t2以及时刻t5两木块速度相同 B. 在时刻t3两木块速度相同 C. 在时刻t3和时刻t4之间某瞬间两木块速度相同 D. 在时刻t4和时刻t5之间某瞬时两木块速度相同
高自考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13

第五篇激励理论与应用引起某种行为,维持该行为,并将该行为导向一定目(1)始发机能:动机是人类行为的直接原因,驱使人们产生某种行为。
(2)选择和导向机能:动机是人们评价周围事物和进行学习的基础,能指导人们作出相应选择,从而使行为朝着特定的方向、预期的目标进行。
(3)强化机能:行为的结果对动机具有反作用。
动机会由于良好的结果而加强,使该行为重复出现;也会因坏的结果而削弱以至消失。
动机和行为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同一动机可以引起不同的行为,同一行为也可以由不同的动机引起。
在多数情况下,一个人的行为往往是多个动机综合的结果。
这些同时并存的动机就称为一个人的动机结构。
在多数情况下,一个人的行为往往是多个动机综合的结果(领会)。
这些同时并存的动机就称为一个人的动机结构。
整个动机结构中,总只有某一动机最为强烈,成为决定行为的主要因素,这一最强烈的动机就称为优势动机(领会)。
1.爱好和兴趣(如同时有几种目标都可满足个人的需要,则个人在生活中养成的嗜好和兴趣往往决定目标的选择。
)2.价值观(与兴趣有关但比兴趣更强调生活的方式和生活的目标,涉及更广泛更长期的行为。
)3.抱负水平(一种想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某种质量标准的心理要求。
决定行为达到的程度)内在条件需要;二为外在条件刺激。
(1)内在条件需要是个体缺乏某种东西的程度。
(2)外在条件刺激是个体身外诱因,它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
外在条件一定时,个体对某一事物(目标)的动机强度与身体组织缺乏的程度直接相关。
而内部条件一定时,则对事物(目标)的动机强度随外部因素的强弱而定。
动机性行为经常是受到内外条件交互影响的结果。
1.指向性:任何需要都指向某种事物。
2.再生性:有些需要可以重新产生甚至有周期性。
3.交替性:各种需要依所地位、性质、紧张程度,伴随人的行为表现出不断交替的性质。
4.转移性:人的某种需要若因主客观条件不具备而未能解决,会转移到另一种需要的满足。
5.发展型:人的需要因为满足方式的改变而变化,随着生活条件的发展而发展。
高考历史真题分类训练专题13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原卷版)

专题13 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2021年】1. (2021·全国乙卷)20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纽约画派领衔人物杰克逊·波洛克以将油墨滴洒和倾泼在大块画布上的创作方法而著称,画作没有任何可识别的主题。
美国中央情报局竭力推崇该画派,并资助其在海外展览,以显示自由、个性的表达。
这表明A. 纽约画派的创作方式受到各国民众欢迎B. 纽约画派的创作具有浓厚意识形态色彩C. 美国政府旨在扩大纽约画派的影响力D. 美国政府借助艺术领域渗透冷战思维2. (2021·广东卷)如表美国与西欧对苏联、东欧国家贸易出口额比较单位:百万美元,如表作为直接论据,可用来探究的论题是A. 马歇尔计划的出台及其历史背景B. 两极格局与西方国家滞胀的根源C. 世界贸易与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D. 欧洲市场与资本主义阵营的分化3. (2021·湖南卷)20世纪60年代初,日本国民对1946年宪法的共识是“拥护宪法等于和平与革新,修改宪法等于反动与保守”;进入80年代,越来越多的人对“宪法限制日本做出国际贡献”的观点表示赞同。
这种变化反映当时日本A. 修改宪法无法阻挡B. 力图促进地区和平稳定C. 大国主义思潮抬头D. 军国主义势力卷土重来4.(2021年1月浙江选考)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亚非拉赢得民族独立的国家发出呼声的愿望日益强烈。
在铁托等人的推动下,1961年不结盟运动正式诞生。
关于不结盟运动,表述正确的是A. 倡导并建立了国际经济新秩序B. 发起国为南斯拉夫、印尼、埃及C. 彻底瓦解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D. 有力地冲击了国际关系中的两极格局5. (2021·山东卷)如图是20世纪70年代历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发表的主要文件。
它们反映出不结盟运动发展的目标是A. 实现第三世界的经济合作B. 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C. 维护亚非拉国家民族独立D. 构建政治经济体化组织6. (2021年1月浙江选考)在一次国际会议上,东道主克林顿总统提出一项计划,推进实行“安全与经济、双边与多边并重”的战略合作。
备战高考英语作文满分突破真题讲解:第13期 话题10中国传统文化皮影戏写作

by the players with the silk string. Shadow play with written records dates 历史和文
back to the Song Dynasty and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invention
would like to share some detail information about it with you. 写信目的
As far as I know, it is an ancient form of storytelling and
entertainment, in which the players hold the human figures made of
传统文化专题系列十—皮影戏
第13期 话题10中国传统文化皮影戏写作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Shadow Play
高考方向与写法指导 词汇梳理与句型操练 真题解析与范文赏析 考点预测与习题操练
上期回顾 第12期【2017年全国新课标卷II】邀请外教参观中国剪纸艺术展
写作提纲 (显性+隐性要点) Para.1问好+写信背景+写信目的; Para.2 1. 表演方式;
2.历史; 3. 文化价值。 Para.3 总结+期待。
2.历史;3. 文化价值。
罗列要点、连词成句
Para.1问好+写信背景+写信目的 How are you doing? /How is everything going? I’m glad to learn from your last email that you show great interest in a Chinese drama form----shadow play. (be interested in , be fond of ) Now, I would like to share some detail information about it with you. Para.2 1. 表演方式; As far as I know, it is an ancient form of storytelling and entertainment, in which the players hold the human figures made of animal skins or hard paper boards with colored paintings. The figures are reflected on the curtain through the light, singing and dancing controlled by the players with the silk string.
第13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义)解析版

第13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考点01 生长素的发现及生理作用★ 考向1 有关生长素的要点整合1. 生长素发现过程中的4个部位、2个原因4个部位 生长素产生部位:芽、幼嫩的叶和发育的种子 生长素作用部位:生长旺盛的部位胚芽鞘的感光部位:胚芽鞘尖端胚芽鞘弯曲部位:胚芽鞘尖端下面的一段(伸长区)2、生长素的运输类别3、生长素的生理作用(1)生理作用:在细胞水平上起着促进细胞伸长生长、诱导细胞分化等作用;在器官水平上则影响器官的生长、发育。
(2)作用方式: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而是给细胞传达一种调节代谢的信息。
(3)作用特点:浓度较低时促进,浓度过高时抑制 (4)敏感程度:根>芽>茎,幼嫩部分>衰老部分 4、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温馨提醒2个原因 弯曲的原因: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导致生长不均匀 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的原因:单向刺激:单侧光照、重力等 人为因素:云母片阻挡、琼脂快偏放横向运输:在某些刺激(如单侧光、地心引力等)影响下,生长素在感受刺激的部位(如胚芽鞘尖端)发生横向运输(不接受刺激的部位不能发生横向运输)极性运输 方向:形态学上端→形态学下端 方式:主动运输非极性运输: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的筛管进行非极性运输重力茎的背地性和向光性不能体现生长素的作用特点,而根的向地性与顶端优势则能体现。
5、利用三看法判断生长素的作用特点★ 考向2 与生长素产生、分布运输有关的实验归纳 1、验证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在胚芽鞘尖端(1)实验组:取放置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快,置于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一侧(2)对照组:取未放置过胚芽鞘尖端的空白琼脂快,置于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一侧2、验证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 (1)实验操作:(2)实验现象:装置bc 中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装置a 中胚芽鞘直立生长。
归纳总结:不同处理条件下胚芽鞘生长弯曲状况分析类别 处理条件实验结果 遮盖类①直立生长; ②向光弯曲生长暗箱类①直立生长;②向光(小孔)弯曲生长一看生长慢的部位生长素浓度高于生长快的部位,则可以体现出浓度较低时促进生长、浓度过高时抑制生长,如根的向地性、顶端优势等二看 与0浓度(蒸馏水处理组)比较,生长慢于0浓度者均可体现抑制作用,从而体现出较低时促进生长、浓度过高时抑制生长。
高考一轮复习第13讲辛亥革命

2.中华民国建立
(1)建立: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宣誓就任第一任临时大总统。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目的
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内容
①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 关于民
②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 权
(2021·6月浙江选考)对辛亥革命的认识,中共中央在第一次对时局 的主张中指出:“辛亥革命战争有两个意义,一个是反对满洲帝 政之民主运动,一个是反对外力压迫之自强运动。”这一认识强 调这场革命( ) A.完成了民族独立任务 B.反帝反封建的内涵 C.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 D.传播了民主科学精神 答案 B
答案 C
(2021·广东高考)孙中山在一次演说中认为,近代欧美各国 工商业发达,却出现“富者敌国,贫者无立锥”的现象, 因此中国必须“未雨绸缪,赶紧设法,免得再蹈覆辙”。 孙中山旨在( ) A.抨击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B.宣传“均贫富”的政治理想 C.为联合苏俄提供政策依据 D.主张社会革命解决民生问题 答案 D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有权 选举临时大总统、弹劾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临时大总 统及国务员行使行政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 其责任”。这说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实行( ) A.君主立宪制 B.总统制 C.责任内阁制 D.君主制 答案 C
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政治层面
2.主观努力:革命派的准备
(1)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兴中会 组织上
(2)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与黄兴等人在东京创建中国同盟会 (1)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思想上 成为中国同盟会纲领 (2)在《民报》发刊词中首次提出三民主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研究信息第13期2008年02月03日点击数:76 来源:教科室高考研究信息舒城中学教科室第13期2007年10月25日舒城中学部分高三老师赴临川一中学习考察报告2007年9月28日,在校长刘自朝带领下,高考研究小组成员、高三备课组长、高一高二年级组长一行25人,赴江西省临川一中参观考察。
考察的意图是学习临川一中办学经验,重点探寻他们连创高考神话的秘笈。
参观团听取了临川一中副校长罗习奇关于行政管理、办学思路、教学行为等方面的介绍,分学科与临川一中高三备课组长进行了讨论,刘校长还与临川一中校长饶祥明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实地察看了校容校貌。
现将学习考察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临川一中办学成果简介临川一中创建于1955年,是江西省首批优秀重点中学。
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一直位居江西省领先地位。
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已向高等院校输送优秀新生2.6万人。
特别是近几年,连创江西高考历史之最:2004年12人考取清华、北大,2005年14人考取清华、北大,2006年24人考取清华、北大,有一人被香港中文大学录取,三人分别被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录取。
2007年高考38人考取清华、北大,3人分别被香港和新加坡院校录取;文理科600分以上考生达568人,19人进入全省前26名,一本上线人数1208人,二本上线人数2521人。
学校先后被评为“中国百强中学”和“江西省人民满意的十大品牌中学”。
目前,占地580余亩的新校区正在加紧建设,为解决资金不足,市政府破例批准学校将其中的200亩地置换为商业用地,其收益的2亿元全部用于建校,新校区有望2008年正式启用。
二、临川一中办学经验提要1.着力打造四种校园精神历史悠久的抚州临川,自古就有“文化之邦,才子之乡”的称誉,尊师重教之风历久不衰。
临川一中在这样的土壤上成长,办学五十多年来,保持和发扬临川教育一以贯之的“老师敬业、学生勤学、家长乐育、领导重教”的精神传统,逐步形成了“团结、勤奋、朴实、求新”的优良校风。
学校制定了“德厚、学博、体健、创新”的校训,向社会郑重承诺:按教育规律办学,公平、公正、公开办学,让平凡变成优秀,让优秀变成一流,让一流变成超一流。
提出了“全省领先,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办学目标。
为了实现高远的目标,临川一中致力于培育四种校园精神。
团队精神:全校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强大的凝聚力。
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在校长的领导下,主动积极,分工合作,创新进取;广大老师同舟共济,齐心协力。
全校上下,拼搏奋进,力求以新的量变促成新的质变。
奉献精神:学校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优秀教师队伍。
他们爱岗敬业,爱生如子,爱校如家,孜孜以求,诲人不倦。
以奉献精神培育和谐校风,铸就“才子摇篮”,赢得广泛的社会赞誉。
广大教师一心扑在教书育人上,体现出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罗校长特别强调,临川一中的老师没有上班下班的区别;光有水平不负责任的老师是不受欢迎的。
人本精神:临川一中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始终贯彻“平等、尊重、合作、发展”为基本内涵的人本思想,始终不渝地把培养优良的班风、学风放在重要的位置,坚持“不求个个拔尖,但求人人成才”的办学理念,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从而保证了高考录取数量在江西省占绝对优势。
创新精神:临川一中以争创一流的胆识和气魄,以超前的目光和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大胆尝试学校新的管理模式,形成了体系明确、竞争互动的发展机制。
大胆探索和改革教学手段、教学模式,对学生每天时间作出科学安排――教师讲课占三分之一时间,学生完成老师练习占三分之一时间,学生自主学习占三分之一时间。
他们认为,高考是实力加心理的竞争,各个年级都设立心理咨询室,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让学生带着强劲的实力和良好的竞技心态走进考场。
2.大力倡导四种意识危机意识:临川一中创造了许多教育神话,铸造了光华耀眼的教育品牌,但他们并没有沾沾自喜,自我满足,而是自我加压,让教职工时时树立危机意识,把办好学校与每一个教职工的切身利益结合起来。
服务意识:学校倡导管理者为老师服务,老师为学生服务,全方位服务,全天候服务。
为方便外来学生就读,学校专门投资兴建了2幢学生公寓,每层均有专人管理服务,学校食堂不对外承包,由学校全面管理,不以赢利为目的,让学生住得舒适,吃得满意,确保学生安心学习。
临川一中虽然是一个拥有万人的大型中学,但从未发生过一起重大的安全事故。
对在外住宿的学生,学校牵头,有关部门协助,登记造册,签订责任状,并定期检查访问,房东有不良记录的将限制出租,确保学生安全。
外地学生放假回家,学校联系车辆,为学生安全返家搞好服务。
家长前来咨询,每个老师都热情接待,使每个家长称心、放心。
民主意识:临川一中倡导民主管理,学校领导班子成员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带头上课,带头科研,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在校内外享有良好声誉。
他们认为学校管理是一种激励,领导管理老师,老师也监督领导;老师管理学生,学生也监督老师。
每个班级设立班级日志,记载老师上课情况;每次考试,由学生对老师的监考情况进行记录。
双向管理,师生的民主意识都得到增强。
学习意识:罗校长说,教师仅凭经验不具有方向性,他们倡导终身学习的新观念,创建校本培训平台,通过“过关课”、“观摩课”、“公开课”、“示范课”“师徒结对”等教研方式,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努力打造名师工程。
学校每年拨给每位老师500元书报费用,鼓励教师自我进修,倡导做研究型教师。
学校已建立起一支善于打硬仗的师资队伍,每年组织教师利用暑假编写复习资料和试题,100多人次在国家、省、市级教学大赛中分获一、二、三等奖,自制教学软(课)件200多件(获国家级奖30余件、获省级奖40余件),数字资源库容量已达到342G,在国家级、省级报刊发表(获奖)论文500多篇,出版著作40余部。
其中,临川一中与湖北黄冈中学、江苏启东中学、深圳中学、湖南师大附中合作编写的《全国五大名校信息总汇》、与机械工业出版社合作编写的高一、高二各科《课时优化》、与北京理工出版社合作编写的《临川考案》,有着广泛的影响。
3.采用两条线的管理模式职能部门管理:临川一中实行校长负责制,在地方党政的支持下,在用人上有较大的自主权。
学校的副校长由校长任命,报上级备案;学校的中层干部由学校直接聘任,无需上报。
分管校长管理自己所属的各个部门,建立了各岗位、各环节的工作责任制,上自校长,下至工勤人员,都有严格的职责规范;大到教育教学管理,小到花木护养,都有明确的实施规程。
年级管理:副校长兼任年级主任,一个副校长分管一个年级,从高一带到高三,轮流循环。
为了激发团队精神,福利分配也以年级为单位,高三年级略高,不重奖班级,考得不好都没有,体现出荣辱与共,大大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年级主任负责任课老师和班主任的聘任、学生分班的安排、教学的日常管理等。
班级分为零班、重点A班、重点B班和普通班,其中零班集中了冲击清华北大的尖子生。
教师安排优先满足毕业班,从上一届转头的高三老师,先由新高三年级选用两套人马,后由高二年级选一套人马,剩下的转头到高一。
教师聘任由班主任和授课老师双向选择,特别抢手的老师由校长协调,特别不受欢迎的也由校长协调。
年级主任充分发挥教研组、备课组和学生代表的作用,资料征订,采用备课组长选择――年级主任谈价钱――校长拍板定价钱的操作程序,使得每位教师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并能兼顾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需求。
每周安排固定时间、安排中心发言人开展备课组活动。
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团体作战,以确保学校长盛不衰的发展势头。
临川一中对学生的管理既规范精细,又极其严格,如学生上网吧,被发现一次警告,被发现两次开除。
4.毕业班教学的四“为”措施临川一中在毕业班教学中,逐步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的教学模式。
以学生为主体:以热爱学生为切入点,给每一个学生以人格尊重和人文关怀,使广大学子在向上、向善、向美的环境中获得自信和成功。
因材施教,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要求实验班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获取知识,有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对于一般学生,除了引导他们学会学习以外,更注重夯实基础,不贪高求难。
他们认为,让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学生就是学校最好的口碑。
以老师为主导:强调老师的示范作用,要求老师做到专业水平高,敬业水平高,合作水平高,与学生沟通水平高。
充分发挥老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最大限度地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删除无效环节,精讲善导,“讲”要讲到点子上,落到实处,重视总结规律;“导”重在引导学生层层破疑,逐级达标。
考试试题都由老师自行命制,保证了教学与检测的针对性。
以训练为主线:临川一中对高三学生采用高强度的训练。
每月一次大考,每周一次小考。
周考时间安排在每节晚自习的后两节课。
平时的小考,采取“地毯式”的命题方式,夯实基础。
小考小练,坚持“四有四必”――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有错必纠。
结合考练,注意找准错点、漏点和不规范点,指导学生迅速纠正。
每月的大考,采用“滚雪球”的方式,间时学习,温故知新,逐渐由专项训练走向综合训练。
以素质教育为目标:注意发现和培养体育、文艺、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特长生,为不同学生的个性天赋提供发挥的空间。
积极开学科竞赛活动,至今已有900多人次在全国学科竞赛中获奖;全国高中学科竞赛江西赛区授奖大会先后8次(12项)在临川一中举行。
在北大、清华、香港和新加坡等院校的自主招生中,该校学生都表现出很高的综合素质。
三、学习归来的讨论与反思临川一中的办学历史只有五十余年,校园面积只有百余亩,数量都只有我校的一半,但是,在校学生是我们的两倍,高考成绩更让我们望尘莫及。
刘自朝校长在参观考察过后,深有感触地赋诗一首:千里探秘赴临川,半世回眸应遗憾。
抚笔何以凌天下,伏虎几时出深山?参观考察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我们自己。
10月7日晚,刘校长主持召开了考察团全体成员会议,大家畅所欲言,进言献策。
查找我们与临川一中存在的差距,归纳起来,有这样几个方面:学生缺少苦学。
临川一中的学生是真正地奋斗在临川一中,拼搏在临川一中,成功在临川一中。
我们不少学生学习缺少吃苦意识,日常行为也缺少规范意识。
教师缺少严谨作风与团队精神。
教师的敬业精神是临川一中成功的法宝,吃苦耐劳,持之以恒。
虽然我们大多数老师也爱岗敬业,含辛茹苦。
但是,也有部分老师在教学中缺少吃苦精神和严谨作风。
临川一中讲的是团队精神,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我们的团结合作精神没有人家强,集体的智慧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学校管理不够精细。
学校在对学生管理、教师管理、中层干部管理、教辅后勤人员管理等方面还失之粗放,制定了规章制度,没有很好落实。
与会者还为学校的下一步工作提出积极的建议:1.全校上下要凝心聚力,严整学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