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里运河文化长廊规划建设管理办公室2017324

合集下载

同济-里运河文化长廊规划设计

同济-里运河文化长廊规划设计

01 前言
1.1、规划任务与要求 1.2、项目工作历程 1.3、项目组织框架 1.4、规划方法体系
规划任务与要求
2013年3月,淮安市规划局及 生态新城一行赴上海同济 大学,与吴校长及我院初 步达成规划意向。 2013年4月初,项目组一行15 人赴淮安开展调研。 规划任务: 总体城市设计: 11.8平方公里,15.6公里长。 重点地区的城市设计: 区段内重点区域的详细规划层 面的城市色剂。
带动周边
04 规划理念与系统控制
4.1、城市设计理念 4.2、规划结构与主题定位 4.3、用地布局与建设规模 4.4、交通系统规划 4.5、建设系统控制 4.6、其他规划支撑系统
4
• 1 城市设计理念
“理水、营城、聚人、兴文”四大设计理念
理水
营城
聚人
兴文
4
• 1 城市设计理念
“理水、营城、聚人、兴文”四大设计理念
运河 之都
运河生态文明的示范之城 传承漕运文化的运河都城
长三角区域度假旅游胜地
3
• 1 规划背景
(2) 运河申遗是淮安走向国际化的新机遇、发展路径
运河申遗之发展机遇
提升淮安国内、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2011年“大运河保护和申遗工作会议”上,国家文物局公布了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立即 列入的遗产点有65项,其中江苏共有25项,淮安就有11项名列其中。遗产点数量之多在运河沿线的35座城市 中名列首位,体现了“运河之都” 的风采。如此丰富的文化遗产以及大运河申遗工作的推进,将为淮安带来 知名度,进而吸引游客访扬,感受淮安城市风貌,从而提升淮安的影响力,促进扬淮安知名度的上升,如此 往复,形成良性循环。
策划面向 市民和游客、丰 富立体的滨水、 亲水、水上游乐 活动,将里运河 的生态性、文化 性、功能性聚焦 于水。

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促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决定

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促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决定

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促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决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19.11.29•【字号】•【施行日期】2020.01.01•【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化正文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促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决定《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促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决定》已由江苏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于2019年11月29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

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19年11月29日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促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决定(2019年11月29日江苏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为了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宝贵遗产,促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作出如下决定:一、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及相关活动,适用本决定。

本决定所称大运河文化带,是指国家和省有关规划确定的大运河江苏段范围内,以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为引领,统筹推进大运河沿线文化、生态、经济和社会建设的综合发展区域。

二、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应当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遵循文化引领、统筹推进,科学规划、优化布局,强化传承、创新发展,突出保护、合理利用的原则,将大运河文化带打造成高品位、高水平的文化长廊、生态长廊、旅游长廊,共建共享民生家园。

三、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一领导和统筹协调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审议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大政策、重大问题,协调跨地区跨部门重大事项,督促检查重要工作落实情况。

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做好日常工作,具体落实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的综合协调、组织推进和督促检查。

有关设区的市和县(市、区)应当建立相应机制,统筹协调本行政区域以及与相邻行政区域的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

同济-里运河文化长廊规划设计 案例范本

同济-里运河文化长廊规划设计 案例范本

同济-里运河文化长廊规划设计案例范本项目概述:同济-里运河文化长廊规划设计项目旨在通过对长廊区域的规划设计,打造一个集文化、旅游、休闲、商业于一体的城市公共空间,提升该区域的形象和吸引力,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规划设计范围:同济-里运河文化长廊,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总长度约5公里,规划设计范围为长廊两侧的土地和水域,包括街道、广场、建筑、景观等。

设计目标:1.打造具有南京特色的文化长廊,展示南京历史文化和现代城市形象。

2.提供高品质的旅游、休闲、娱乐和商业服务。

3.通过规划设计,改善长廊区域的生态环境和交通状况。

4.增加当地居民和游客的社交和互动空间。

设计理念:1.以“运河”为主题,将南京历史文化与现代城市元素相结合,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长廊。

2.以“生态、可持续、人性化”为设计理念,建立一个绿色、健康、舒适的城市公共空间。

3.强调“人、车、自行车、公交、游船”等多种交通方式的协调和融合,提高长廊区域的交通效率和安全性。

设计内容:1.长廊两侧的建筑和景观设计,包括商业、休闲、文化、办公等多种功能。

2.设计多种公共空间,如广场、花园、游乐场等,提供不同的社交和娱乐场所。

3.利用运河资源,设计游船码头和步行桥,增加游客体验和交通便利性。

4.设计自行车道和公交站点,提高交通效率和便利性。

5.设计绿化带和雨水花园,提高长廊区域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性。

设计成果:通过规划设计,打造了一个具有南京特色的文化长廊,提供多种旅游、休闲、娱乐和商业服务,改善了长廊区域的生态环境和交通状况,增加了当地居民和游客的社交和互动空间。

同时,该项目也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提高了该区域的形象和吸引力。

淮安市里运河遗产廊道景观规划构建框架

淮安市里运河遗产廊道景观规划构建框架

淮安市里运河遗产廊道景观规划构建框架该设计通过构建绿地系统和解说系统的方式,实现地区生态系统保护、休闲与教育、工业遗产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社会经济发展等综合目标。

标签:遗产廊道绿地系统解说系统里运河作为淮安城市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长约30公里。

里运河原来为京杭大运河淮安市到楚州市段,历史文化遗产丰富。

后期由于该河道较小,不能满足现代运输条件的需要,又在里运河南边开挖新的京杭大运河淮安市区段。

这样里运河就变为一条城市内河,一条城市重要的遗产廊道。

根据淮安市里运河文化长廊规划设计,将里运河淮安市段分为八个区,分别为九龙口水乡风光区、现代工业文明区、清江浦历史风貌区、现代都市风貌区、楚淮生态旅游度假区、河下古镇文化区、古楚文化观光区和淮安水利枢纽景区。

下面我从绿地系统组织和解说系统组织两方面对上述八个区进行设计研究探讨。

绿地系统组织绿地系统组织主要强调的是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及保证绿色廊道对其内部文化遗产的衬托和联系,通过连续性,植被结构和关键区来合理设计绿地系统。

保持和恢复整个遗产廊道的连续性是设计中的重点,廊道的宽度更是难点。

目前现状,大都数已经做成硬质驳岸,湿地系统也处于瘫痪状态,水质日益变坏。

设计中城市郊区恢复廊道连续性,合理的设计植被结构,主要应用放任的方式,保持生物多样性,廊道宽度设计为2公里左右。

市区地段恢复廊道的连续性,恢复一定面积的湿地系统,设计相对合理的植被结构,对现有的大型乔木,应该保育,丰富植被结构层次,尽可能的提高生物多样性,廊道宽度的设定根据土地利用现状的要求,因地制宜。

里运河淮安段的主要生态关键区有两个,分别是源头的九龙口水乡风光区和尾端的淮安水利枢纽景区。

九龙口水乡风光区是二河、京杭大运河、淮沭河、盐河、古黄河和里运河,六河交汇之处,是淮安的生态源。

现状该区以农田和村庄为主,也有不少工业厂房。

目前存在的问题:京杭大运河两侧工业区较多,水质污染严重,河漫滩湿地系统破坏严重,很多地块变成了农田,绿量较少,植物群落结构也较为简单。

淮安市古运河文化长廊(东段)_总体城市设计

淮安市古运河文化长廊(东段)_总体城市设计

淮安市古运河文化长廊(东段)_总体城市设计规划任务:总体城市设计设计范围:10.84平方公里,15.6公里长的里运河滨水区段总体城市设计。

北起清江大闸口、南至淮安区堂子巷。

研究范围:里运河两岸涉及500-1000米不等的区域,共计45平方公里。

项目工作历程:前后历经7次市委、政府有关领导汇报、10次专家教授讨论、20余次部门沟通及专家访谈。

项目组织框架:里运河的规划建设是非常综合的系统工程,我院组织了8个设计单位及研究机构,聘请各领域的专家全过程参与规划,形成城市设计组,旅游规划组、产业研究组、运河文化研究、桥梁美化设计组、建筑方案组等6个专业设计团队。

总体发展定位:借助运河申遗的重大机遇,进一步加强淮安的国际影响力,以提升长三角北部重要中心城市品质为导向,以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为抓手,通过理水、营城、聚人、兴文四大策略。

将里运河文化长廊打造成集高端论坛、文化旅游、生态养生、商务休闲以及特色主题乐园等多功能为一体的“运河文化国际交流经典空间”。

规划建设目标:将里运河打造成为:展示运河文化的国际交流平台文创旅游产业的发展聚集高地市民共享的休闲游憩公园智慧创新的生态文明廊道规划分析框架:以人为出发点、文为战略点、水为支撑点、城为回归点。

人,即以人文本,本区域规划定位服务三大类人群,包括淮安城市居民、精英企业、外来旅游者,为其提供优质的生态环境、完善的设施配套、多元的功能服务以及更多的创业发展机遇。

文,即文化创新,汲取淮安文化、运河漕运文化的精髓,结合现代人的需求,创新文化展示手段、结合文化体验、旅游休闲活动,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丰富和发展新时代淮安精神。

水,即以河为脉,引领城市生态发展,通过污水整治与水体净化,还原洁净之水,结合市民休闲活动城市滨水景观游憩场所建设、生态绿色建筑示范与引领。

城,即城河互动,通过生态、文化、亲水活动、商业服务多元触媒,激发滨水城区活力。

实现运河两岸由“界线—到廊道—到纽带—到片区”的互动、渗透、扩散,带动周边城区的发展。

淮安里运河文化长廊:大运河文化带上的样板

淮安里运河文化长廊:大运河文化带上的样板

淮安里运河文化长廊:大运河文化带上的样板作者:范娟沈忱来源:《今日中国·中文版》2018年第03期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工程最大、最古老的运河之一。

2017年6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就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作出重要批示,要求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

大运河淮安段是大运河全线历史最早、延续最久、变迁最复杂的河段,至今仍发挥着重要的航运、水利、生态、旅游和经济功能。

早在2013年初,江苏省淮安就先行一步,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建设里运河文化长廊的战略决策,一期启动大闸口至堂子巷、全长15.6公里、面积11.8平方公里范围的规划建设。

为扎实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2017年9月15日,江苏省委时任主要负责同志就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建设赴淮安调研并召开座谈会。

2017年11月2日,江苏省委负责人在淮安专程调研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

近年来,淮安市按照中央及江苏省委要求,持续发力、聚焦打造淮安“运河之都”城市名片,提升城市品质,保护、传承、利用运河文化遗产,里运河文化长廊已初步成为大运河文化带上的样板。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

京杭大运河绵延2500年,横亘3600里,从南方的小桥流水蜿蜒涌进北方的广袤平原,绘就了一屏江山如画,道尽了无数风流传奇。

保护、传承、利用好大运河,一直是运河沿线地区的重要任务。

素有“中国运河之都”之称的江苏淮安市,拥有世界文化遗产区2处、遗产河道1段、遗产点5处,始终坚持以保护为先,开发为次的文化发展之路,深挖历史底蕴,彰显文化特色。

一直以来,淮安市都积极借鉴和探索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经验,早在2013年率先作出了规划建设里运河文化长廊的战略决策,新时期更积极贯彻中央关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指示,打造传世经典之作,接续运河千年风骨。

在落实保护优先,合理利用方面,淮安从高起点规划入手,停建了沿运河等待开发的房地产项目,把挖掘传承运河文化,淮安地域特色文化,以及生态保护和修复作为重点,结合旅游开发和产业布局,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

无锡市大运河梁溪河滨水公共空间条例

无锡市大运河梁溪河滨水公共空间条例

无锡市大运河梁溪河滨水公共空间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无锡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3.01.12•【字号】•【施行日期】2023.03.01•【效力等级】其他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无锡市大运河梁溪河滨水公共空间条例(2022年12月29日无锡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2023年1月12日江苏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批准)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大运河(无锡段)、梁溪河沿岸地区的风貌管控、环境保护和文化传承,营造形态美、特色明、活力强、底蕴厚的滨水公共空间,充分彰显“水韵无锡”之美,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两河滨水公共空间规划、建设、开放、保护和管理等活动,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两河,是指从直湖港河口至望虞河口(含古运河)的大运河和自西水墩至犊山防洪控制工程的梁溪河。

本条例所称滨水公共空间,是指两河岸线向周边水域、腹地适当延伸,对社会公众开放,具有游览观光、文化传播、运动健身、休憩娱乐等公共活动功能的空间。

具体范围根据滨水公共空间专项规划确定后向社会公布。

第三条滨水公共空间规划、建设、开放、保护和管理,应当遵循以人为本、生态优先、彰显特色、传承保护的原则,促进滨水公共空间成为黄金水带、生活秀带、城市绿带、人文纽带、产业示范带。

第四条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统一领导,统筹推进滨水公共空间规划、建设、开放、保护和管理工作,建立议事协调机制,研究解决重大问题。

两河沿岸区人民政府、园区管理机构是本辖区滨水公共空间工作的责任主体,应当做好本辖区滨水公共空间规划、建设、开放、保护和管理的协调推进、组织落实和督促检查等工作。

两河沿岸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按照所在区人民政府明确的职责,负责辖区滨水公共空间管理相关工作。

第五条市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负责滨水公共空间的综合管理工作,履行下列职责:(一)组织编制滨水公共空间建设导则和建设计划;(二)组织制定滨水公共空间管理规范和政策;(三)督促落实滨水公共空间相关建设、管理活动;(四)市人民政府确定的其他职责。

衡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衡水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方案》的通知

衡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衡水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方案》的通知

衡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衡水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衡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1.06.30•【字号】•【施行日期】2021.06.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法总类综合规定正文衡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衡水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衡水高新区和滨湖新区管委会,市直有关部门:《衡水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

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衡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1年6月30日衡水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方案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河北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河北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重点任务分工实施方案》《衡水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具体要求,扎实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切实把大运河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结合我市实际,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国家和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总体部署,坚持以文化为引领,强化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通过市场运作的方式,实施环境治理、河道疏浚、岸线修复、生态保护、绿化美化等工程,形成以运河为脉络,打造集文物保护、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宜居宜业、民俗记忆,具有鲜明衡水特色的大运河文化带、经济带、开放带、生态带、幸福带。

(二)基本原则1.坚持规划引领,整体推进。

强化规划的引领和指导作用,打破地域限制,按照集中连片思路,进行全域性规划,既要整合资源、协同发展,又要因地制宜、彰显区域特色。

2.坚持保护优先,传承创新。

统筹推进文化遗址保护利用、文物遗产挖掘梳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弘扬。

加强重点文物的保护和修缮,抢救挖掘并传承保护好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弘扬大运河历史文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息简报
2017年第5期
市里运河文化长廊规划建设管理办公室2017年3月24日
[本期简讯]
3月10日,台湾新北市土城区里长一行75人参观清江浦景区。

3月16日,市政府召开中国漕运城PPP实施方案汇报会。

3月16日,市政府召开市科技馆(青少年活动中心)项目推进会。

3月22日至26日,市政府组织考察中国漕运城PPP项目社会资本方。

3月20日,市政府召开滨河大道榷关路项目建设推进会。

3月15日,云南建投集团一行来淮考察中国漕运城(旅游度假区)项目。

3月22日,市里运河办组织召开中国漕运城入口广场亮化专家评审会。

3月24日,市里运河办组织召开三亚路桥设计方案专家评审会。

3月25日,青岛700多名游客齐聚清江浦,共赏里运河夜景。

— 1 —
[要闻详览]
台湾新北市75名代表参观清江浦景区
3月16日下午,我市举办与台湾新北市土城区的联谊交流会。

省台办副主任张为、市政府副市长顾坤、市台办主任龚晓琴等领导出席了交流会。

来自台湾的嘉宾们参观了清江浦记忆馆、淮安戏曲馆、国师塔等景点。

新北市土城区的里长、里长特助、社区总干事、公所主任、立委等75位代表与淮安各县区居委会代表就社区管理经验、健全保障治安秩序等方面进行了交流。

嘉宾们表示此次联谊,不仅交流了城市管理的经验,也感受了淮安的独特运河文化。

— 2 —
市政府召开中国漕运城PPP实施方案汇报会
3月16日上午,为推进中国漕运城PPP实施方案落实,市政府召开中国漕运城PPP实施方案会办会。

市政府赵权副市长、秦浩副秘书长出席会议,市财政局、市规划局、市国土局、市旅游局分管负责人,市里运河办、淮州集团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等参加了会议。

赵市长首先听取了中国漕运城PPP项目目前的进展情况,肯定了PPP合作模式,并指出要选择有实力的建设运营一体化社会资本方进行合作,可以通过公开推介、主动推荐等方式,加快与社会资本方的商谈和合作步伐。

— 3 —
市政府召开市科技馆(青少年活动中心)
项目推进会
3月16日上午,市政府召开了市科技馆(青少年活动中心)项目推进会。

市政府副市长赵权、党组成员周毅、副秘书长秦浩、副秘书长彭少卿出席。

淮安生态文旅区、市财政局、市规划局、市国土局、市科协、市里运河办等单位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议主要围绕项目功能定位、用地规划、实施主体、运作方式、组织领导五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会议要求市科技馆应结合青少年活动中心、国际运河文化交流中心等功能,打造成集前瞻性、科技性、先进性、教育性、参与性、娱乐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公益娱乐项目,既要打造成里运河文化长廊景区重要一景,又要成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

决定成立由市政府副市长赵权、党组成员周毅,秦浩副秘书长、彭少卿副秘书长及市里运河办、科协、科技局、团市委、淮安生态文旅区等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组成的项目推进小组,统筹协调,加快实施,确保年底前完成项目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 4 —
市政府组织考察中国漕运城PPP项目
社会资本方
3月22日至26日,市政府秦浩副秘书长带领市规划局、财政局、国土局、里运河办和淮州集团有关领导和人员赴前期洽谈的中国漕运城PPP项目社会资本方考察交流。

考察组一行赴无锡、苏州、上海、杭州、南京等地,实地考察了无锡太悦度假酒店、拈花小镇、苏州木渎古镇、杭州梦想小镇、镇江西津渡景区、浦口不老村等项目,与金诚集团、中科建设、华西集团、新华报业资产管理公司、金恪集团、景域国际旅游运营集团、比利特、丰盛集团、一德集团等企业负责人进行了面对面交流,着重了解社会资本方的经营实力、业态、业绩和成功案例,并就中国漕运城PPP实施方案细节展开了讨论。

考察交流活动取得了圆满成效。

— 5 —
市政府召开滨河大道榷关路项目建设推进会
3月20日下午,市政府召开滨河大道榷关路项目建设推进会。

市政府秦浩副秘书长出席了会议,生态文旅区管委会、市住建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审计局、市国土局、市规划局、国联集团、市里运河办、淮州集团等有关单位分管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会上,淮州集团张益宝副总经理就项目方案、存在的问题及需解决的事项等进行了汇报,各参会人员分别就项目规划方案、用地指标、资金来源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秦浩副秘书长强调滨河大道榷关路连接线项目是一项利民惠民工程,对于城市道路贯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各部门要密切配合,积极推进。

他要求由市规划局牵头,会同相关部门到现场实地考察,尽快设计出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市国土部门要按照市规划局的红线范围,加块项目用地手续的办理。

— 6 —
700余名青岛游客同游里运河
3月25日,清江浦景区十几辆大巴车鱼贯而入,来自青岛市的700多名游客在光大旅游社导游的带领下,慕名前来夜游里运河。

这是市里运河旅游发展公司今年接待的首个大型团队,游客们被里运河的绚丽夜景和历史故事所深深吸引。

据悉,为积极响应全域旅游发展政策,进一步叫响“游在淮安”品牌,今年,市里运河旅游发展公司加大了与驴妈妈、美团、去哪儿网线上合作,与各知名旅行社的线下合作力度,抓住春暖花开之季,近期旅游营销业绩节节攀升。

—7 —
[工程进展]
清江浦区
清江浦1415街区:一标段进行方案优化;二标段内街景观、消防、电梯、污水管道、正式电等工程扫尾;大猫咖啡、德国啤酒花园试营业;老舍茶馆、巴厘岛咖啡进场装修;三标段建筑方案与总平图等待批复。

中国运河文创中心酱醋坊文化产业园项目:酱醋坊文创园1号楼加固工程等待进场;围墙工程已完成;景观施工图蓝图已出;污水、室外消防管道工程等待进场。

越秀桥——八亭桥段人文自然景观工程:清隆桥—八亭桥施工图设计中。

越秀桥——八亭桥段景区道路及慢行系统:长虹桥—清隆桥段正在施工,浇筑混凝土。

御码头运河文化中心:二期房屋征收红线已定,房屋征收启动。

阅读中心:方案策划阶段。

淮安区
里运河北岸(老船厂一侧)慢行系统工程:投资主体已确定,正将古船博物馆方案与慢行系统方案相融合。

河下大桥—友谊桥段景区道路及慢行系统工程:预算编制,进入招投标程序。

河下大桥—友谊桥段人文自然景观工程:预算编制,进入招—8 —
投标程序。

闻思寺藏经楼:征地工作准备。

茶巷改造:方案进一步优化。

竹巷西街建设:方案进一步优化。

老街客栈建设:土地挂牌。

盐晶堡建设:积极推进招商工作。

韩侯桥:已完成桩基施工。

影视基地(恩祥水街):地形整理,种植绿化。

广场地面正在铺装,预埋消防管道。

—9 —
文博城:地面铺装完成60%,苗木栽植完成40%,宿舍区拆迁完成90%。

状元府第布展:老宅区基础已完成,展品布展中。

—10 —
— 11 —
生态文旅区
新建云林桥:扫尾、临时实施拆除。

新建榷关桥:扫尾。

市住建局
滨河大道工程:已完成3800米雨水管道施工,桥桩完成
40
根,原槽低灰处理半幅1500米,半幅6%低灰处理第一层1500米。

市水利局
文渠河疏浚整治工程:完成19节箱涵,八亭桥东侧固滨笼挡墙1500米,手码块石1500米,八亭桥西侧固滨笼挡墙单侧800米,手码块石650米,清淤400米。

两座高压铁塔之间土方开挖200米。

市交通局
宁连路桥引桥:发改委初步设计图纸审查完成,财政局初步设计概算审查完成,报送发改委等批复。

水利资产公司
中洲岛雕塑:“清江盛世”浮雕正在安装;“清江浦古地图”雕塑进场。

—12 —
市里运河办
淮安市科技馆(青少年活动中心): 前期策划准备阶段。

大运河广场码头管理用房整治提升工程:完成管理用房1
和2脚手架拆除、内外墙抹灰、室内地面浇筑、部分油漆打底工作。

中国漕运城展示中心入口停车场工程:招标公告已出。

中国漕运城环路及周边景观工程:编制项目建议书。

淮安市二污厂道路建设工程:正在对清安河原河道进行清淤工作。

里运河游船码头节点工程:编制项目建议书。

大运河广场码头景观提升工程:开始铺设地砖,焊接花架。

北门桥——清河路大桥段北侧景观亮化工程:监理单位已确定。

可研报告已报至发改委,等待批复。

施工招标文件正在完善。

帆船配套临时停车场及道路:停车场碎石层局部找补完成;道路混凝土养护。

漕运城展示中心布展深化设计及施工工程:完成项目建议书报批工作。

—13 —
漕运城展示中心:外装饰施工:A栋廊柱油漆施工,阁一层屋面木结构安装完成60%;B栋及连廊木结构油漆施工。

城墙城门楼:南侧角楼屋面木结构安装完成;城墙城楼内部水电安装,城楼一层斗拱木结构安装。

—14 —
入口广场:船舫接待中心二层屋面钢筋安装完成;广场水系台阶砌筑完成60%。

公交二公司站场:办公用房墙体砌筑完成;围墙墙垛粉刷完成;场地灰土层施工。

—15 —
报送:市政府蔡丽新代市长,赵权副市长,徐利华秘书长,秦浩副秘书长;市人大办、市政府办、市政协办,市政府督查
室,市委组织部督考办,市里运河文化长廊建设指挥部成
员单位及目标责任单位
—16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