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趣味实验教具
八下物理与力学知识有关的小制作

八下物理与力学知识有关的小制作1.制作一个简易的滑轮系统材料:-滑轮x1-木棍x2-绳子x1-小物件x1(如小车或者玩具)步骤:1.将一根木棍固定在桌子上,另一根木棍固定在地面上,两根木棍之间留一定的距离。
2.将滑轮固定在上面的木棍上。
3.将绳子穿过滑轮,一端绑上小物件,另一端用手拉着。
4.拉动绳子,观察小物件的运动情况。
可以尝试不同的拉动力度和角度,看看小物件的运动有什么变化。
这个小制作能够帮助孩子们理解滑轮系统的原理,也可以帮助他们学习一些简单的物理知识。
2.制作一个简易的弹簧系统材料:-弹簧x1-木棍x2-小球x1步骤:1.将一根木棍固定在桌子上,另一根木棍固定在地面上,两根木棍之间留一定距离。
2.将弹簧固定在上面的木棍上。
3.将小球放在弹簧上,用手压缩弹簧,然后快速释放。
4.观察小球在弹簧系统中的运动情况。
可以尝试不同的压缩力度和释放方式,看看小球的运动有什么变化。
这个小制作可以帮助孩子们理解弹簧系统的原理,也可以帮助他们学习一些简单的弹簧力学知识。
3.制作一个简易的斜坡系统材料:-斜坡x1(可以用一块长方形的木板或者书本)-小车x1-尺子x1步骤:1.将斜坡放在桌子上或者地面上,确保斜坡的倾斜角度适中。
2.将小车放在斜坡上,用尺子测量小车从斜坡顶部滑到底部的时间。
3.调整斜坡的倾斜角度,再次测量小车滑下来的时间。
4.比较不同倾斜角度下小车滑行的时间,观察小车的运动情况。
这个小制作可以帮助孩子们理解斜坡系统对物体运动的影响,也可以帮助他们学习一些简单的斜坡力学知识。
中学物理教具制作之力的合成与分解演示仪

教具制作方案一、教具名称定量验证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合成与分解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演示仪二、制作材料木板一块,卡式滑轮三个,自制可移动平行四边形教具,弹簧测力计三个,螺丝钉若干,橡皮筋,泡钉,钩码若干,尼龙绳,双面胶,白纸,铅笔,橡皮,小刀。
三、教具目的可以辅助学生参与讨论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
四、实验原理一个力F的作用效果与两个共点力F1和F2的共点作用效果都是把橡皮筋拉伸到某点,所以F为F1和F2的合力。
做出F的图示,再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做出F1和F2的合力Fˊ的图示,比较Fˊ和F是否(在误差范围内)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分力示意图合力示意图自制可移动平行四边形教具自绘大半径量角器图五、制作过程1、自制可移动平行四边形教具,并用螺丝钉固定好,另外在木板四周距离2厘米处也分别刻上刻度。
2、根据木板的尺寸自绘一个大半径量角器,并标上角度。
3、将橡皮筋套在泡钉上,并将泡钉固定在木板上,橡皮筋的另一端系成一个橡胶圈,用三根尼龙绳拴在橡胶圈的同一位置,尼龙绳的另一端打一个小环用来挂钩码。
4、将木板放在可折叠的支架上。
5、再加上三个卡式滑轮、三个弹簧测力计和适量数目的钩码。
六、操作步骤1、将木板放在桌子上。
2、将两根尼龙绳套上分别挂上适量数目的钩码,通过卡式滑轮沿不同的方向拉橡胶套,记下橡皮筋伸长到的位置O,通过量角器读出两尼龙绳的夹角以及所挂钩码的重力,将这两个力的合力记为Fˊ。
3、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只用一根尼龙绳,加适量数目的钩码使之伸长到位置O,达到相同的作用效果,记下此时所挂钩码的重力,记为F(若角度不为特殊角,使用弹簧测力计更为方便)。
4、通过自制可移动平行四边形教具的对角线可以确定合力Fˊ的方向。
5、比较Fˊ与F的大小和方向。
6、通过改变卡式滑轮的位置和钩码的数量来改变两个分力的夹角和大小,重复实验,进行定量验证,得出结论。
七、使用方法1、将两根尼龙绳套上分别挂上适当的钩码,通过滑轮沿不同的方向拉橡胶套,记下橡皮筋伸长到的位置O,通过自绘大半径量角器读出两尼龙绳的夹角以及所挂钩码的重力。
力学教学教具设计方案

一、设计背景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的运动规律。
力学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传统的力学教学方式往往局限于理论讲解和公式推导,学生难以直观地理解和掌握力学知识。
为了提高力学教学效果,本方案设计了一套力学教学教具,旨在通过直观、互动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力学知识。
二、设计目标1. 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力学基本概念和规律;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力学教学质量。
三、教具内容1. 力学基础实验装置(1)杠杆原理演示器:通过杠杆的平衡原理,演示力的分解和合成,以及力的作用点、力臂等概念。
(2)滑轮组演示器:演示滑轮组的工作原理,让学生了解动滑轮和定滑轮的作用,以及滑轮组的省力特点。
(3)牛顿第三定律演示器:利用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演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
2. 动力学实验装置(1)抛体运动演示器:演示抛体运动的轨迹,让学生了解抛体运动的规律。
(2)摩擦力演示器:通过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演示摩擦力的变化,让学生了解摩擦力的概念和影响因素。
(3)动量守恒演示器:利用碰撞实验,演示动量守恒定律。
3. 静力学实验装置(1)重力演示器:演示物体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让学生了解重力、重力加速度等概念。
(2)静摩擦力演示器:演示静摩擦力的产生和作用,让学生了解静摩擦力的概念和影响因素。
(3)压力和压强演示器:通过改变压力和受力面积,演示压力和压强的关系,让学生了解压力和压强的概念。
四、教具使用方法1.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具进行演示。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
3.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实验规律,加深对力学知识的理解。
4. 教师结合实验结果,讲解相关理论,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预期效果通过本套力学教学教具的使用,预期达到以下效果:1. 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力学基本概念和规律,提高力学教学质量;2. 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得到提高;3. 学生对力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探索力学 小学生的科学实验

探索力学小学生的科学实验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物体的力、运动和相互作用。
运用力学原理进行科学实验,不仅可以培养小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还能让他们在实验中亲身体验力学的奥妙。
本文将介绍几个适合小学生探索力学的简单实验。
实验一:物体的平衡材料:一本书、一支铅笔步骤:1. 将一本书平放在桌子上。
2. 将铅笔横放在书上,调整铅笔的位置,使其保持平衡。
3. 尝试移动铅笔,观察书的反应。
实验原理:物体保持平衡的条件是施加在物体上的力相互平衡。
在这个实验中,铅笔的重力和桌子对其的支持力达到平衡,使其保持横放的状态。
当移动铅笔时,这种平衡状态被打破,书将对铅笔施加一个力,试图让它重新恢复平衡。
实验二:斜面小车材料:一块平滑的斜面,一辆小车,一张纸片步骤:1. 将斜面放在桌子上,使其略带倾斜。
2. 将小车放在斜面的上方,放开小车,观察其滑下斜面的情况。
3. 将纸片折成坡度适合的斜面,再次进行实验。
实验原理:当小车放在斜面上时,斜面施加一个平行于斜面的向下力——分解为垂直向下的重力和平行于斜面的支持力。
小车在斜面上滑下的速度和斜面的角度有关,角度越大,小车下滑的速度越快。
而利用纸片将斜面变陡,小车会更快地下滑。
实验三:重物砰砰砰材料:一个玻璃杯,一张纸片,一块硬纸板,一块重物(如铅笔)步骤:1. 将玻璃杯倒扣在桌子上。
2. 将纸片摺叠成一个小坡,放在杯子的边缘。
3. 将硬纸板插入纸片下方,支撑住它。
4. 将重物慢慢放在纸片的上方。
实验原理:当重物放置在纸片上方时,纸片承受了重力,会弯曲。
当纸片弯曲到一定程度时,会突然断裂,重物会掉进杯内。
这是因为纸片的弯曲会引起材料的内部应力,当弯曲超过纸片的承受极限时,纸片就会断裂。
通过以上几个简单的实验,小学生可以亲身感受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
在实验中培养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因此,我们鼓励小学生进行更多的科学实验,让他们在实践中探索力学的奥秘,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中学物理力学实验教具制作

中学物理力学实验教具制作引言力学实验是中学物理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实验可以直观地观察力学现象并验证物理原理。
为了更好地教授力学实验,教师需要合适的教具来辅助教学。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中学物理力学实验教具制作方法,帮助教师更好地教授力学实验课程。
1. 弹簧振子装置制作材料:•弹簧•木板•线•定滑轮•质量砝码制作步骤:1.将弹簧固定在木板上,确保木板稳固。
2.在弹簧的下方固定一个定滑轮。
3.将线绕在定滑轮上并连接一个质量砝码。
4.调整弹簧的拉伸程度,使其成为一个合适的振子。
5.将振子释放,观察弹簧振动的现象和规律,并进行相关实验。
2. 斜面实验装置制作材料:•平滑斜面•小车•绳子•纸•手电筒制作步骤:1.将斜面放置在平稳的支撑上,确保斜面倾斜度合适。
2.将小车放置在斜面上,并用绳子将小车固定住。
3.在斜面上划一条直线,并将纸张固定在直线上方以光滑纸张的方式。
4.将手电筒定位在斜面底部,发出光线照射到纸张上。
5.让小车沿斜面滑动,在纸张上观察并记录小车的轨迹。
6.根据实验结果和物理原理,进行相应的分析和讨论。
3. 平衡力实验装置制作材料:•杆子•支架•线•两个质量砝码制作步骤:1.将支架固定在水平桌面上。
2.将杆子与支架相连接,确保杆子可以在支架上自由旋转。
3.在杆子的一端用线固定一个质量砝码。
4.在杆子另一端固定一个可移动的质量砝码。
5.调整可移动砝码的位置,使得杆子保持平衡。
6.通过调整可移动砝码的位置,观察和验证平衡的原理和规律。
结论通过制作这些中学物理力学实验教具,教师可以更好地展示和教授力学实验课程。
这些制作过程简单易行,材料易得,成本低廉,并且可以循环使用,有效提高学生对力学实验的理解和学习效果。
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教学需求,灵活运用这些教具,使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来深入理解力学原理。
小小发明家简单机械科学实验

小小发明家简单机械科学实验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向您介绍一些简单的机械科学实验,适合年轻的小小发明家们进行探索和学习。
这些实验不仅能够培养孩子们的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还能够让他们对机械原理有更深入的理解。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探索这些有趣的实验吧!实验1:杠杆原理-平衡小车杠杆是一个非常基本的机械原理。
我们可以通过制作一个平衡小车,来演示杠杆原理的应用。
实验器材:- 一根长木棍- 两个小轮- 两个重物(例如钢珠或小块砖头)- 丝线或细绳实验步骤:1. 将木棍平放在桌子上,并确保其在桌子的中间位置。
2. 在木棍的两端分别固定小轮,记住它们应该在同一水平线上。
3. 将两个重物绑在木棍的两端,使得它们的质量相等。
4. 将一根丝线或细绳绕过木棍的中心,使小车保持平衡。
5. 尝试将其中一个重物移动到另一端,观察车子会如何反应。
实验原理:当重物在杠杆的不同位置时,杠杆的平衡点会发生变化。
当两个重物的质量相等并位于杠杆的相对位置时,小车就能够保持平衡。
当质量发生改变或重物位置移动时,杠杆就会失去平衡。
实验2:托盘装置-保持平衡托盘装置是一个简单而有趣的机械系统,它可以保持平衡并保持不倾倒。
实验器材:- 一张平衡板(一块坚硬的木板或者塑料板)- 两根竖直的木棍- 一根横向连接木棍的木杆- 一些小重物(例如小石子或者瓶盖)实验步骤:1. 将两根竖直的木棍固定在平衡板的两端,确保它们保持垂直。
2. 将横向连接木棍的木杆放在两根竖直木棍的上方,在每个木棍的两端固定木杆,使它们保持水平。
3. 在平衡板上平均分布一些小重物,使得它们的质量相等。
4. 观察平衡板是否能够保持平衡,并尝试移动一些重物进行实验。
实验原理:平衡板的设计基于重心和杠杆原理。
当小重物平均分布在平衡板上时,平衡板的重心与支撑点相等,保持平衡。
当重物移动时,重心位置改变,平衡板就会失去平衡。
这些实验只是机械科学世界中的一部分,希望通过这些简单的实验可以激发出更多年轻小小发明家的创造力和好奇心。
力学简单有趣小实验

力学简单有趣小实验范文一:鸡蛋遇上瓶子那天啊,物理老师走进教室,手里拿着个鸡蛋和一个瓶颈很小的瓶子。
同学们都好奇地看着,心想这是要干嘛呢。
老师笑眯眯地说:“今天咱们来做个小实验,看看能不能把鸡蛋完整地放进瓶子里去。
”大家一听,都乐了,这怎么可能嘛,鸡蛋那么大,瓶口这么小,这不是开玩笑嘛。
老师接着说:“别急嘛,先给你们讲讲原理。
你们知道吗,大气压强这个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可是无处不在的哦。
今天我们就用它来玩个小魔术。
”说着,老师就把鸡蛋放在瓶口上,然后拿出一根点燃的火柴扔进了瓶子里。
火柴熄灭后没多久,奇迹发生了,鸡蛋真的慢慢地被吸进了瓶子里。
“哇塞!”教室里一片惊叹声。
后来老师解释说,火柴燃烧消耗了瓶内的氧气,导致内部气压下降,而外面的大气压就把鸡蛋给挤进去了。
这下大家都明白了,原来生活中处处都有学问,物理学得好的话,连魔术都能变出来呢!范文二:纸杯电话小时候,我和邻居小伙伴特别喜欢玩过家家的游戏。
有一次,我们突发奇想,想要做一个纸杯电话来玩。
于是找来了两个空纸杯,一根长长的绳子,就开始动手做了起来。
把绳子的一头绑在一只杯子底部的小洞上,另一头也绑到另一个杯子上,这样我们的“电话”就做好了。
两个杯子之间拉直绳子后,一个人对着一个杯子说话,另一个人在另一个杯子那边就能听到声音了。
虽然声音有点怪怪的,但我们还是玩得不亦乐乎。
后来我才知道,这是因为声波通过绳子传递到了另一边,这个简单的装置居然利用了物理学上的振动原理。
现在想想,那时候虽然设备简陋,但那份快乐和好奇心却是最宝贵的。
科学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只要用心观察,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都能发现它的身影。
有趣的力学实验及原理

有趣的力学实验及原理一、瓶内吹气球思考:瓶内吹起的气球,为什么松开气球口,气球不会变小?材料:大口玻璃瓶,吸管两根:红色和绿色、气球-一个、气筒操作:1、用改锥事先在瓶盖上打两个孔,在孔上插上两根吸管:红色和绿色2、在红色的吸管上扎上-个气球3、将瓶盖盖在瓶口上4、用气筒打红吸管处将气球打大5、将红色吸管放开气球立刻变小6、用气筒再打红吸管处将气球打大7、迅速捏紧红吸管和绿吸管两个管口8、放开红色吸管口,气球没有变小讲解:当红色吸管松开时,由于气球的橡皮膜收缩,气球也开始收缩。
可是气球体积缩小后,瓶内其他部分的空气体积就扩大了,而绿管是封闭的,结果瓶内空气压力要降低一甚至低于气球内的压力,这时气球不会再继续缩小了。
二、能抓住气球的杯子思考:你会用-一个小杯子轻轻倒扣在气球球面.上,然后把气球吸起来吗?材料:气球1~2个、塑料杯1~2个、暧水瓶1个、热水少许流程:1、对气球吹气并且绑好2、将热水(约70°C )倒入杯中约多半杯3、热水在杯中停留20秒后,把水倒出来4、立即将杯口紧密地倒扣在气球上5、轻轻把杯子连同气球-块提起说明:1、杯子直接倒扣在气球上,是无法把气球吸起来的。
2、用热水处理过的杯子,因为杯子内的空气渐渐冷却,压力变小,因此可以把气球吸起来。
延伸:小朋友,请你想- -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把气球吸起来?三、会吸水的杯子思考:用玻璃杯罩住燃烧中的蜡烛,烛火熄灭后,杯子内有什么变化呢?材料:玻璃杯(比蜡烛高) 1个、蜡烛1支、平底盘子1个、打火机1个、水若干。
操作:1.点燃蜡烛,在盘子中央滴几滴蜡油,以便固定蜡烛。
2.在盘子中注入约1厘米高的水。
3.用玻璃杯倒扣在蜡烛上4.观察蜡烛燃烧情形以及盘子里水位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