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章维持生命之气-氧气3.1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教案新版粤教版

合集下载

3.1氧气的性质和用途+-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2024)上册

3.1氧气的性质和用途+-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2024)上册
1.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 2.了解沉淀、过滤、吸附等净水操作 3.开展设计与制作净水器、测试并优化净水器的跨学科实践活动
1.通过对易燃物和易爆物安全知识的了解,增强安全意识 2.树立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意识 3.形成保护和合理使用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意识与社会责任
一、氧气的物理性质 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 无色 、 无气味 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 不易 溶
5.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B )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C.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 D.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
1.(2023长沙改编)2023年10月26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顺利发射,将三名航天员成功送
入空间站。下列能供给航天员呼吸的气体是( A )
于水。降温加压,可变为液体或固体。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具有 氧化性 。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与许多物质发 生化学反应,放出热量。例如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 白光 ,放出热量,生成无色气体,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符号表达式:C+O2
CO2。
三、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 1.氧化反应 物质与 氧 发生的反应,叫氧化反应。 2.化合反应 由 两种 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 另一种物质 的反应。
答案:D
2.符合如图中阴影部分的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B )
A.石蜡+氧气
水+二氧化碳
B.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C.生石灰+水
熟石灰
D.氢气+氧化铜
铜+水
1.医疗急救常用到的气体是( B )
A.氮气
B.氧气
C.空气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章维持生命之气--氧气教案 粤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章维持生命之气--氧气教案  粤教版

3.1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教学课型】:新课◆课程目标导航:【教学课题】:3.1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色、态、味、密度、水溶性等);2)使学生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观察和描述木炭、铁、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3)了解氧气的主要用途,氧气与人类的关系密切。

4)理解化合反应的定义2、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细致的观察习惯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教学重点】:1、氧气的化学性质及其现象的描述。

2、化合反应的定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能力。

【教学工具】:仪器:集气瓶(5个装有氧气)、燃烧匙、酒精灯等。

药品:木炭、细铁丝、蜡烛,石灰水、氧气。

其它:火柴。

【教学方法】:讲授法【知识点】:1、氧气的物理性质2、氧气的化学性质3、化合反应【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前预习:氧气的有关知识◆教学情景导入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体都离不开氧气,你了解氧气吗?你知道氧气有什么样的物理性质吗?你知道医院中放氧气瓶的原因吗?◆教学过程设计问题情景: 1.为什么各种生物在消耗氧气,而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却几乎保持恒定?2.鱼儿为什么能在水中自由自在的生活?3.有什么事实能证明自然界的水中溶有氧气?学生交流:同桌的同学间互相讨论与交流,然后回答问题。

(教师进行相关的整理:将学生所描述的有关性质列于黑板上)教师引导:观察身边的空气,并阅读课本66页的部分内容。

师生整理:一、氧气的物理性质1、无色无味的气体2、不易溶于水3、比空气的密度大4、有三态变化,液氧、固态氧是淡蓝色问题情景:大家知道,很多物质可以在空气中燃烧,你知道是空气中的什么成分支持这些物质燃烧?请举例说明。

能在空气中燃烧的木炭、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的情况又是怎样呢?实验演示:木炭、蜡烛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

师生整理:木炭、蜡烛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和反应教师设疑:1.铁丝在空气中燃烧吗?2.铁丝在纯氧中又能否燃烧?实验演示: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学生整理:将以上实验现象和反应的文字表达式进行整理,填入表格中。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章维持生命之气_氧气31氧气的性质和用途1教案新版粤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章维持生命之气_氧气31氧气的性质和用途1教案新版粤教版
2.观察和分析演示实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与描述,逐步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
2.认识到化学反应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用途。
重点
氧气的化学性质。
难点
归纳氧气的化学性质。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策略选择
实验探究、引导 阅读、归纳




[回顾]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最多的是____,其次____(
[归纳并板书]二、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
它能与碳、铁和蜡烛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碳+氧气二氧化碳
C02C02
铁+氧气四氧化三 铁
Fe 02Fe304
石蜡+ 氧气水+二氧化碳
02H20 C02
[思考]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为什么要预先在集气瓶底部加少量水或铺少量沙子?(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给出准确答案)
【引入】
氧气与人类关 系最为密切,因为它是维持人类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气体。下面我们将学习第三章维持生命之气一一氧气。本节课我们先学习“3.1认识氧气”。
[板书]§3.1认识氧气
[问]氧气有哪些物理性质?
[观察和阅读]
1.展示一瓶氧气,请学生观察。
2.阅读教材中有关氧气物理性质的内容后,请学生口述氧气的物理性质。(引导学生思考并板书氧气的物理性质)。

(红磷)
发出色火焰、热、有大量生成

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
焰,放热、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发出明亮的色火焰,热,生成

同镁带燃烧
(补 充)1.红磷、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及其文字表达式和符号。
2.演示硫粉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实验, 让学生观察现象并记录,书写相关文字表达式和符号。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3章 维持生命之气—氧气备课教案 (新版)粤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3章 维持生命之气—氧气备课教案 (新版)粤教版

——————————新学期新成绩新目标新方向——————————
维持生命之气—氧气
气和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三节,最后安排了表示物质的组成的化学式及分子式这一节理论性较强的内容。

,可以比
学.知道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认识氧气能跟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知道氧.知道氧化反应初步概念,能根据氧化反应初步概念说出常见反应是否氧化反应。

认识
火的简单原理和方法。

使学
学的重要方法,认识科学探究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通过讨论与交流活动,培养学生能主动与他人交流和讨论的习惯,
初步学会用探究的方法学习化学。

能根据物质化学式进行如下计算:计算相对分子质量,计算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3章 维持生命之气—氧气 3.1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教案 (新版)粤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3章 维持生命之气—氧气 3.1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教案 (新版)粤教版
教学过程


学生要解决的问
题或完成的任务
教师如何教
学生如何学
1
目标:导课
养金鱼时要不断的换水,有时候还要给鱼缸里放一条管子,不断地冒出气泡,这是为什么呢?
2
2
用生活实际问题引入新课、学生感到很有趣,积极回答问题。
2
新课
一、氧气的物理性质
活动1:观察一瓶氧气。
活动2;说出氧气有哪些
物理性质。
1、展示一瓶氧气,让学生观察后
2、为什么铁丝要绕成螺旋状?
3、为什么集气瓶底部要装水或细砂。
4、归纳文字表达式。
记忆化学课研究的对象
4
三、练习巩固:课本72页1.2.3.4.5
练习完成后请举手回答。
学生练习
5
四、小结
今天有那些收获。
学生回答
6
作业布置
必做题:练习册19、20页1至15
选做题:16题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学生要解决的问
——————————新学期新成绩新目标新方向——————————
氧气的性质与用途
三维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说出氧气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2、进一步学习集气瓶、酒精灯等常见化学仪器的使用。
3、 结合氧气的化学 性质,会写碳、铁 、石蜡与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能描述反应现象。
4、根据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的定义,能区别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
描述氧气的物理性质。
2举例补充氧气的物理性质
1、通过观察回答氧气的物理性质。
2、听老师补充讲解。
3、归纳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做好笔记。
3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
1、观察实验3-1 3-2 3-3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章维持生命之气_氧气3.1氧气的性质和用途第1课时教案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章维持生命之气_氧气3.1氧气的性质和用途第1课时教案

结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今天 有那些收获。




3、1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一、氧气的物理性质: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是一种比较活泼的气体能跟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1、与碳的放应
2、与铁的反应
3、与蜡烛的反应




作业布置
必 做题:练习册19、20页1至15
选做题:16题




目标:导课




、通过观察回答氧气的物理性质。
2、听老师补充讲解。
3、归纳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做好笔记。
记忆化学课研究的对象
学生练习
1、展示一瓶氧气,让学生观察后
描述氧气的物理性质。
2举例补充氧气的物理性质
1、演示实验并提问:氧气跟铁丝、木炭、石蜡反应有什么现象。
2、为什么铁丝要绕成螺旋状?
3、为什么集气瓶底部要装水或细砂。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教学设计
课标
要求
知道氧气能跟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学生已学 习“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知道空气中氧气约占21%,是能够支持物质燃烧的气体 ;在小学自然、初中生物中也已知道氧气是人类、动植物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气体。除此之外,“氧气还是一种怎样的气体”正是学生心中的疑问,是学生从化学视角认识氧气的心 理需求和进行学习的内在动力。学生在前一阶段的学习中,曾经动手做过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等一些化学实验,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并且有动手操作的强烈愿望,因而在教师的指导下完全能够顺利完成本节课的化学实验。
归纳文字表达式。

化学九年级科粤版3.1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教学设计

化学九年级科粤版3.1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教学设计
6.课后实践:布置与氧气相关的实践作业,如调查氧气在家庭、医院等场所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7.教学评价: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如实验报告、课堂问答、小组讨论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关注学生的过程性评价。
8.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关注氧气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4.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共同解决练习中的问题。
(五)总结归纳,500字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氧气的性质、制取方法和应用。
2.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提醒学生注意理解氧气性质的实质和实验室制取氧气时的安全操作。
3.邀请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4.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
1.氧气的化学性质,特别是氧化性和助燃性的理解。
2.氧气的实验室制备方法及其操作技能的掌握。
3.氧气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及其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二)教学难点
1.氧气性质的深入理解,尤其是氧化反应的原理和助燃性的表现。
2.实验室制备氧气时,反应条件和安全操作的掌握。
4.让学生掌握氧气的物理性质,如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等,并能运用这些性质进行物质的鉴别。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2.利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口头表达能力。
3.通过对比、归纳、总结等方法,让学生掌握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将要学习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了解它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制取氧气。”

3.1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九年级上册化学科粤版

3.1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九年级上册化学科粤版
教材深挖氧气的检验检验氧气一般用带火星的木条。
操作方法:如图所示,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则证明该气体是氧气。
典例2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现象
A
红磷
产生大量白雾
B
铁丝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第三单元 维持生命的物质——氧气、水
3.1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九上化学 KY
1.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氧气的化学性质,知道 氧气的重要用途,形成“性质决定用途”这一重要的化学思想。2.初步学会使用集气瓶、燃烧匙、坩埚钳、酒精灯等常见的化学仪 器,能规范地进行实验操作。
3.初步懂得用实验来探究物质性质的科学方法,培养实事求是的学 习态度和对化学的好奇心、探究欲。4.理解化合反应的概念,并能判断化合反应。5.掌握氧气化学性质的同时,会写碳、硫和铁分别在氧气中燃烧的 文字表达式。
色、味、态
在通常状况(描述气体状态时,要指明条件)下,氧气是无色、无气味的气体
密度
在、 下,氧气的密度为,比空气的密度 略大
溶解性
氧气不易溶于水,常温时,水只能溶解 氧气
三态变化
_
典例1 下列关于氧气物理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B
A.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鱼类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氧气易溶于水C.通常状况下,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的D.通过低温加压,可使氧气液化成淡蓝色的液体
[解析] 鱼类能在水中生活,说明水中溶有氧气,不能得出氧气易溶于水的结论。氧气不易溶于水。
1.观察不同物质在氧气中的燃烧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同时放出热量。
实验
燃烧时出现的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氧气的性质与用途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
1、能说出氧气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2、进一步学习集气瓶、酒精灯等常见化学仪器的使用。

3、结合氧气的化学性质,会写碳、铁、石蜡与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能描述反应现象。

4、根据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的定义,能区别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

5、能举例说明氧气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描述现象,归纳氧气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2、通过讨论与比较,区分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氧气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观察氧气的性质实验,感受化学的美。

2、、初步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树立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3、初步学会“观察现象——分析现象——获得结论”的科学思维方法。

教学重点重点:认识氧气主要的化学性质。

难点:通过实验探究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

课时安排:2课时
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习“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知道空气中氧气约占21%,是能够支持物质燃烧的气体;在小学自然、初中生物中也已知道氧气是人类、动植物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气体。

除此之外,“氧气还是一种怎样的气体”正是学生心中的疑问,是学生从化学视角认识氧气的心理需求和进行学习的内在动力。

学生在前一阶段的学习中,曾经动手做过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等一些化学实验,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并且有动手操作的强烈愿望,因而在教师的指导下完全能够顺利完成本节课的化学实验。

教学过程
环节学生要解决的问
题或完成的任务
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
1 目标:导课养金鱼时要不断的换水,有时候还
要给鱼缸里放一条管子,不断地冒出
气泡,这是为什么呢?用生活实际问题引入新课、学生感到很有趣,积极回答问题。

2 新课
一、氧气的物理性质
活动1:观察一瓶氧气。

活动2;说出氧气有哪些物理性质。

1、展示一瓶氧气,让学生观察后
描述氧气的物理性质。

2举例补充氧气的物理性质
1、通过观察回答氧气的物理性
质。

2、听老师补充讲解。

3、归纳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
做好笔记。

3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

1、观察实验3-1 3-2 3-3
描述实验现象。

2、比较在空气中和在氧气中铁
丝、木炭、石蜡燃烧的不同现
象。

3、归纳文字表达式。

1、演示实验并提问:氧气跟铁丝、木
炭、石蜡反应有什么现象。

2、为什么铁丝要绕成螺旋状?
3、为什么集气瓶底部要装水或细砂。

4、归纳文字表达式。

记忆化学课研究的对象
三、练习巩固:课本72页1.2.3.4.5练习完成后请举手回答。

学生练习
4
5 四、小结今天有那些收获。

学生回答
6 作业布置
必做题:练习册19、20页1至15
选做题:16题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环节学生要解决的问
题或完成的任务
教师如何教
学生如何学
1 目标:复习旧课。

1、氧气与铁丝、碳、石蜡反应的现象。

2、文字表达式。

1、学生按要求回答问题。

2、学生板书。

2
新课
一、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
1、概念是什么?
2、有什么区别?1、刚才你们写出了物质与氧气反应
的几个文字表达式,那么它们有
哪些相同点与不同点。

2、阅读教材后指出那些是化合反应
哪些是氧化反应。

3、谁能找出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的
区别和联系。

4、归纳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的区别
和联系。

1、通过观察归纳相同点、不同
点。

2、阅读教材理解氧化反应与化
合反应的概念。

3、找出两种反应的区别与联系。

3 二、氧气有什么用途?氧气还有什么用途呢,阅读课本71页。

阅读并回答
4
三、归纳小结今天我们收获了什么?学生小组归纳
5 四、小结今天有那些收获。

学生回答
6 作业布置作业布置
必做题:练习册17题18题选做题:18题第2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