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题库2答案
财经法规职业道德第一章题库 (2)

一、单选题1.( )是指调整经济关系中各种会计关系的法律规范。
A.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 B.会计行政法规C.会计法 D.会计部门规章2.关于《会计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会计法》是会计工作的最高准则B.《会计法》是会计法律制度中层次最高的法律规范C.《会计法》是制定其他会计法规的依据D.《会计法》是国家宪法3.下列属于会计法律的是()。
A.《会计基础工作规范》B.《总会计师条列》C.《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D.《企业会计制度》4.会计行政法规是由()制定并发布的。
A.国务院财政部门B.全国人大C.国务院D.全国人大常委会5.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由()制定。
A.全国人大B.国务院财政部门C.国务院D.全国人大常委会6.《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办法》属于()。
A.会计法律B.行政法规C.会计部门规章D.会计制度7.会计部门规章,是由()制定的关于会计工作方面的制度方法。
A.全国人大常委会B.国务院C.省级财政部门D.财政部8.根据《会计法》的规定,行使会计工作行政管理职能的政府部门是()。
A.税务部门B.财政部门C.审计部门D.证券监管部门9.根据《会计法》的规定,主管全国会计工作的部门是()。
A.注册会计师协会B.国务院财政部门C.中国会计学会D.全国人大常委会10.根据《会计法》的规定,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会计工作的部门是()。
A.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B.注册会计师协会C.国务院财政部门D.中国会计学会11.单位内部的会计工作管理由()负责。
A.财务处处长B.单位负责人C.主管会计工作的副经理D.总会计师12.根据《会计法》的规定,()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为各单位会计工作的监督检查部门。
A.镇B.县C.乡D.市13.《会计法》规定,()是单位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
A.会计人员B.单位负责人C.总会计师D.会计机构负责人14.会计资料的()是会计资料最基本的质量要求,是会计工作的生命线。
概率第一章题库

第一章题库(附答案)一、选择题1、假设事件A,B,C ,下列哪个表达式不能表示“A ,B ,C 至少有一个发生的概率”。
( )(A ))(1C B A P -; (B ))(C B A P ++;(C ))()()(C P B P A P ++ (D ))()()()()()()(ABC P BC A P C B A P C AB P C B A P C B A P C B A P ++++++2、已知)()()(B P A P B A P +=+,则可以得出()(A )事件A 和B 互不相容; (B )事件A 和B 互为对立事件;(C )事件A 和B 相互独立; (D )0)(=AB P 3、以A 表示“甲种产品畅销, 乙种产品滞销”,则对立事件A 为 ( ).A “甲种产品畅销, 乙种产品畅销” .B “甲、乙产品均畅销”.C “甲种产品滞销” .D “甲产品滞销或乙种产品畅销”.4、设,A B 为两事件, 且()0,P AB = 则 ( ).A A 与B 互斥 .B AB 是不可能事件.C AB 未必是不可能事件 .D ()0P A =或()0.P B =5. 设A,B 为两个随机事件,则()P A B -=( )A. ()P AB. ()P BC. ()()P A P B -D. ()()P A P AB -6. 设A,B 为随机事件,则()A B B -= ( )A. AB. ABC. ABD. A B7、设A ,B 为两个互不相容事件,则下列各式错误的是( )A .P(AB)=0 . B.P(A ∪B)=P(A)+P(B)C .P(AB)=P(A)P(B) D. P(B-A)=P(B)8、设事件A ,B 相互独立,且P(A)=31,P(B)>0,则P(A|B)=( )A .151B .51C .154D .319、对事件A,B.下列正确的命题是 ( )A .如A ,B 互斥,则A ,B 也互斥 B. 如A ,B 相容,则A ,B 也相容C. 如A ,B 互斥,且P(A)>0,P(B)>0,则A ,B 独立D. 如A ,B 独立,则A ,B 也独立 10、设随机事件A 与B 相互独立,P(A)=0.4, P(B)=0.3,则以下结果错误的是A.P(B ︱A)=0.3B. P(A-B)=0.28C.P(B-A)=0.3D.P(A ︱B)=0.411、已知P (A ∪B)=0.7,P (A)=0.4,则以下结果正确的是A.当A 与B 不相容时,P (B)=0.5B.当A 与B 不相容时,P (B)=0.7C.当A 与B 独立时,P (B)=0.7D.当A 与B 不相容时,P (B)=0.312、已知P(A)=0.4,P(B)=0.3,P(AB)=0.2,, 则以下结果正确的是A.P(B-A)=0.1B.P(B ∣A)=1C.P(B ∣A)=0.75D.P(B-A)=0.3二、填空题1、已知21)(,31)(,41)(===B A P A B P A P ,则=)(B A P ______________; 2、随机投掷两个骰子,两个骰子点数加起来大于10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__;3、三人独立破译一密码, 他们能单独译出的概率分别为111534,,, 则此密码被译出的概率__________;4、设A,B 为随机事件,()0.5P A =,()0.6P B =()0.8P B A =,则()P A B = ;5、同时掷两枚均匀硬币,则都出现反面的概率为 ;6、设A ,B 为两个随机事件,且A 与B 相互独立,P(A)=0.3,P(B)=0.4,则P(A )=__________;7、盒中有4个棋子,其中2个白子,2个黑子,今有1人随机地从盒中取出2个棋子,则这2个棋子颜色相同的概率为_________;8、设A,B 为随机事件,且P(A)=p, P (AB )= P (B A ), 则P (B )= ;9、一盒中有3个红球,5个白球,采用不放回抽样取2个球,已知有一个是红球,则两个都是红球的概率为 ;三、解答题1、已知男女色盲概率分别是5%和0.5%,现在从10男10女中随机挑选一人,恰好是色盲,他是男性的概率是多少?B2、为防止意外, 在矿内同时设有两种警报系统A 与,B 每种系统单独使用时, 其有效概率92.0)(=A P , 93.0)(=B P , 85.0)(=A B P ,求:(1)发生意外时, 这两个报警系统至少有一个有效的概率?(2) B 失灵条件下, A 有效的概率.3、某厂甲、乙两台机床生产同一型号产品,产量分别占总产量的40%,60%,并且各自产品中的次品率分别为1%,2%,求:(1)从该产品中任取一件是次品的概率;(2)在取出一件是次品的条件下,它是由乙床生产的概率。
思想道德修养第一章题库

第一章题库一、单项选择题1.人们对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的根本看法和观点是( C )。
A.自然观B.历史观C.人生观D.世界观2.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是( A )。
A. 世界观B. 价值观C.人生观D. 历史观3.人的本质属性是( B )。
A.自然属性 B.社会属性C.地缘属性D.业缘属性4.“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这句话说明,人的本质属性在于其( B )。
A.自然性 B.社会性C.抽象性D.生物性5.任何人都从属于一定的社会群体,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
这些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了( B )。
A.人生目的B.人的本质C.人生道路D.人生态度6.在人生观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 C )。
A.人生价值 B.人生态度C.人生目的D.人生道路7.马克思中学毕业时即表示要“为人类福利而劳动”,毛泽东青年时便立志“以天下为己任”;周恩来在南开中学时提出“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些事例告诉我们( A )。
A.人生目的决定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B.人生目的决定持什么样的人生态度C.人生目的决定选择什么样的人生价值标准D.人生目的决定保持什么样的人生精神状态8.人生态度属于人生观的范畴,是指( D ).A.人生实践活动的总目标B.人的实践对于社会、他人和自身所具有的意义C.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D.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精神状态9.现实生活中,人们对待人生的态度千差万别、多种多样,但归纳起来无外乎两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消极无为的人生态度。
下列选项中,表现了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的是( C )。
A.玩世不恭 B.怨天尤人C.勇于开拓 D.悲观怯世10.人生观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中,回答“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是( A )。
A.人生目的B.人生境遇C.人生价值D.人生态度11.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答案:第一章:练习题库-健康管理概论

第一章:练习题库-健康管理概论1.(单选)正确答案:B生活方式管理是以个人或自我为核心的卫生保健活动2.(单选)正确答案:A最先提出健康管理的概念的国家是美国3.(单选)正确答案:C健康管理基本策略的是生活方式管理、需求管理、疾病管理、灾难性病伤管理、残疾管理和综合的人群健康管理。
4.(单选)正确答案:A健康管理有三部曲“检测—评估—干预”,其中的健康风险评估,也叫做疾病预测,是慢性病健康管理的技术核心,用以估计具有一定健康特征的个人在一定时间内发生某种健康状况或疾病的可能性。
5.(单选)正确答案:A健康管理是以现代健康概念和中医”治未病“思想为指导,运用医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理论、技术和方法,对个体或群体健康状况及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持续的检测、评估和干预,实现以促进人人健康为目标的新型医学服务过程。
6.(单选)正确答案:C世界卫生组织宪章:三维健康观;《阿拉木图宣言》:健康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各方面的完好状态;《渥太华宪章》:良好的健康是社会、经济和个人发展的重要资源;《保健大宪章》:健康不仅仅是疾病或虚弱,而是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好状态。
7.(单选)正确答案:D健康管理的特点标准化、个体化、足量化、系统化。
8.(单选)正确答案:D健康管理的主体是经过系统医学教育或培训并取得相应资质的医务工作者,客体是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以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早期或康复期人群。
9.(单选)正确答案:E疾病管理具有3个主要特点:(1)目标人群是患有特定疾病(慢性病)的个体。
如糖尿病管理项目的管理对象为已诊断患有1型或2型糖尿病病人。
(2)不以单个病例和(或)其单次就诊事件为中心,而关注个体或群体连续性的健康状况与生活质量,这也是疾病管理与传统的单个病例管理的区别。
(3)医疗卫生服务及干预措施的综合协调至关重要。
10.(单选)正确答案:A美国在2000年启动的“健康人民2010”计划包括两个主要目标、28个重点领域和467项健康指标。
细胞生物学题库第1、2章(含答案)

《细胞生物学》题库第一章、第二章一、名词解释1.荚膜2.细胞学说3.细胞生物学4.细胞周期二、判断题1.细胞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①细胞核、染色体以及基因表达的研究②生物膜以及细胞器的研究③细胞骨架的研究④细胞增殖及其调控⑤细胞分化及其调控⑥细胞衰老与调之⑦细胞起源与进化⑧细胞工程。
〔〕2.细胞生物学的发展趋势是细胞学与分子生物学等其它学科相互渗透相互交融。
〔〕3.某些病毒含有DNA,还含有RNA。
〔〕4.病毒是结构很简单的生物,就起源来看,病毒起源早于单细胞。
〔〕5.细胞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相一致。
〔〕6.细胞遵守"细胞体积守恒"定律,不论其种差异有多大,同一器官和组织的细胞,其大小倾向于在一个恒定的范围内。
〔〕三、单项选择1.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都有的一种细胞器是A.细胞骨架B.线粒体C.高尔基体D.中心体E.核糖体2.最早发现细胞并对其命名的是A. Hook RB. Leeuwenhook AC. Brown RD. Flemming WE. Darven C3.细胞学说的创始人是A .Hook B. Leeuwenhook C. Watson 和Crick D. Virchow E. Schleiden 和Schwann4.在1894年,Altmann首次发现了下列哪种细胞器A.中心体B.高尔基体C.线粒体D.内质网E.纺锤体5.Hook于1965年观察到的细胞实际上是A.植物死亡细胞的细胞壁B. 死去的动物细胞C.活的植物细胞D.细菌6.17世纪中叶Leeuwenhook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到了A.植物细胞的细胞壁B.精子、细菌等活细胞C.细胞核D.高尔基体等细胞器7.前苏联著名科学家G. Fank曾说过:生命的奥秘可能蕴涵在nm的大分子复合物中。
A. 50~500B. 5~50C. 50~100D. 0.5~5四、多项选择1.细胞生物学的分支包括A.细胞遗传学B.细胞生理学C.细胞社会学D.细胞化学E.生物化学2.活细胞的基本生命活动有A.生长发育B.分裂繁殖C.遗传变异E.细胞衰老F.细胞死亡3.现代的细胞生物学在哪些层次上研究细胞的生命活动A.分子水平B.亚细胞水平C.细胞整体水平D.组织水平E.器官水平4.当今细胞生物学的发展热点集中在等方面。
货币银行学(第五版)第1章-货币与货币制度-题库及答案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一、填空题1.在商品经济中,货币执行着、、、、五种职能;其中在表现和衡量商品价值时,货币执行职能;在退出流通时执行职能;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时执行职能。
2.货币的五种职能中,货币的价值尺度和是核心职能,支付手段的职能是以的存在为前提的。
3.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4.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取决于、、等三个因素,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表示为:流通中的货币量= 。
5.从货币制度诞生以来,经历了、、和四种主要货币制度形态。
6.一个国家的基本通货和法定的计价结算货币称为,亦称。
7.金本位制有三种形式:、、。
8.在格雷欣法则中,实际价值高于名义价值的货币是,实际价值低于名义价值的货币是。
9.狭义货币M1由和构成,广义货币M2由M1加构成。
10.目前,世界各国普遍以金融资产的强弱作为划分货币层次的主要依据。
二、单项选择题1.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货币形态是()。
A.实物货币B.信用货币C.代用货币D.电子货币2.某公司以延期付款方式销售给某商场一批商品,则该商场到期偿还欠款时,货币执行()职能。
A.支付手段B.流通手段C.购买手段D.贮藏手段3.本位货币是()。
A.本国货币当局发行的货币B.以黄金为基础的货币C.一个国家货币制度规定的标准货币D.可以与黄金兑换的货币4.在一国货币制度中,()是不具有无限法偿能力的货币。
A.主币B.本位币C.辅币D.都不是5.格雷欣法则起作用于()。
A.平行本位制B.双本位制C.跛行本位制D.单本位制6.历史上最早的货币制度是()。
A.金本位制B.银本位制C.金银复本位制D.金块本位制7.在金属货币制度下,本位币的名义价值与实际价值是()。
A.呈正比B.呈反比C.相一致D.无关8.辅币的名义价值()其实际价值。
A.高于B.低于C.等于D.不确定9.典型的金本位制是()。
A.金块本位制B.金汇兑本位制C.金币本位制D.虚金本位制10.如果金银的法定比价位1:13,而市场比价位1:15,这时充斥市场的将是()。
电路分析试题库(有答案)

电路分析试题库(有答案)第一章试题库一、填空题1.电路由电源、负载和中间环节三部分组成,电流所经过的路径称为电路。
2.实际电路按功能可分为电力系统的电路和电子技术的电路两大类。
电力系统的电路主要功能是传输、分配和转换电能;电子技术的电路主要功能是传递、变换、存储和处理电信号。
3.实际电路元件的电特性单一而确切,无源二端理想电路元件包括电阻元件、电感元件和电容元件。
4.由理想电路元件构成的电路称为电路模型,只适用于集数元件构成的低、中频电路的分析。
5.电压和电流的大小和方向称为稳恒直流电;大小和方向随时间变化的电压和电流称为交流电;大小和方向按正弦规律变化的电压和电流称为正弦交流电。
6.电压是电路中产生电流的根本原因,数值上等于电路中两点电位的差值。
7.电位大小正负相对于电路参考点而言。
8.电动势是衡量电源力作功本领的物理量,只存在于电源内部,其参考方向规定由电源正极高电位指向电源负极低电位,与电源端电压的参考方向相反。
9.电流所做的功称为电功,其单位有焦耳和度;单位时间内电流所做的功称为电功率,其单位有瓦特和千瓦。
10.通常我们把负载上的电压、电流方向称作关联方向,把电源上的电压和电流方向称为非关联方向。
11.欧姆定律体现了线性电路元件上电压、电流的约束关系,与电路的连接方式无关;基尔霍夫定律则是反映了电路的整体规律,其中KCL定律体现了电路中任意结点上汇集的所有支路电流的约束关系,KVL定律体现了电路中任意回路上所有元件上电压的约束关系,具有普遍性。
12.理想电压源输出的电压值恒定,输出的电流值由它本身和外电路共同决定;理想电流源输出的电流值恒定,输出的电压由它本身和外电路共同决定。
13.电阻均为9Ω的Δ形电阻网络,等效为Y形网络时,各电阻的阻值应为3Ω。
14.实际电压源模型“20V、1Ω”等效为电流源模型时,其电流源IS=20A,内阻Ri=1Ω。
15.直流电桥的平衡条件是对臂电阻的乘积相等;负载上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是电源内阻等于负载电阻,获得的最大功率Pmin=US²/4R。
第一章题库练习(客观题)教学文案

第一章题库练习(客观题)学生:冬与夏的反差测验总分96分单选适中2分1.从建筑施工的角度,可将土石方分为八类,其中根据( ),可将土石分为八类.()A.粒径大小B.承载能力C.坚硬程度和开挖方法D.孔隙率正确答案:C解析:具体解析单选适中2分2.下列( )不属于建筑节能措施。
A.围护结构保温措施;B.围护结构隔热措施;C.结构内侧采用重质材料;D.围护结构防潮措施。
正确答案:C解析:具体解析单选适中2分3.外墙外保温技术应用范围,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用于既有建筑;B.仅能用于新建建筑;C.可用于低层、中层和高层;D.适用于钢结构建筑。
正确答案:B解析:具体解析单选适中2分4.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墙体粘结层主要承受( ) 荷载。
A.拉(或压)荷载和剪切荷载;B.拉(或压)荷载;C.剪切荷载;D.剪切荷载和集中荷载。
正确答案:A解析:具体解析单选适中2分5.采用面砖作为饰面层时,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应( )。
A.采用双层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B.搭接处局部加强;C.采用机械锚固;D.改为镀锌钢丝网,并采用锚固件固定。
正确答案:D解析:具体解析单选适中2分6.聚苯板外墙外保温工程中,在墙面和墙体拐角处,聚苯板应交错互锁,转角部位( )。
A.板宽不能小于200mm ;B.采用机械锚固辅助连接;C.耐碱玻璃网格布加强;D.板宽不宜小于200mm,并采用机械锚固辅助连接。
正确答案:D解析:具体解析单选适中2分7.聚苯颗粒保温浆料抹灰施工,是采用( )A.一次抹灰;B.二次抹灰;C.分层抹灰,并在前一道施工完24h以内实施;D.分层抹灰,并在前一道施工完24h以后实施。
正确答案:D解析:具体解析单选适中2分8.钢丝网架板现浇混凝土外墙外保温工程,在每层层间应当设水平抗裂分隔缝,聚苯板面的钢丝网片在楼层分层处应( ).A.不断开;B.加强处理;C.断开,不得相连;D.没有规定。
正确答案:B解析:具体解析单选适中2分9.外墙节能构造的现场实体检验应在监理(建设)人员见证下实施,可委托( )的检测机构实施,也可有施工单位实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A 【解析】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A选项正确。
2.【答案】C【解析】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进行军事侵略。
伴随军事侵略而来的是经济掠夺、文化和宗教渗透。
C选项正确。
3.【答案】A【解析】《南京条约》规定把香港岛割让给英国;《马关条约》规定割让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给日本;《北京条约》规定割让香港岛对岸九龙《辛丑条约》规定外国军队有权在北京使馆区等地驻守。
A选项正确。
半岛南端和昂船洲;4.【答案】D【解析】俄国通过《瑷珲条约》割去黑龙江以北60万平方公里领土;通过《北京条约》割去乌苏里江以东40万平方公里领土;通过《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去中国西北44万平方公里领土;通过《改订伊犁条约》和5个勘界议定书,割去中国西北7万多平方公里领土。
D选项正确。
5.【答案】B【解析】《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中国设厂;《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等5个港口城市为通商口岸;《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对岸九龙半岛南端和昂船洲;《辛丑条约》规定外国军队有权在北京使馆区等地驻守。
B选项正确。
6.【答案】C【解析】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抢劫和焚烧了清朝皇帝的离宫圆明园。
C选项正确。
7.【答案】C【解析】1843年中英《五口通商章程》规定英国享有领事裁判权;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更扩大领事裁判权的范围;《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没有涉及这一内容。
C选项正确。
8.【答案】C【解析】《天津条约》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并开放五口通商;《黄埔条约》规定了协定关税的权利;《北京条约》规定增开天津为通商口岸。
C选项正确。
9.【答案】C【解析】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和敢于斗争的英雄气概。
A、B、D时间较晚,C选项正确。
10.'【答案】A【解析】在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矛盾中,占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有两对: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A选项正确。
11.【答案】B【解析】本题要抓住“最根本原因”这一关键词。
ABC三个选项均是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原因,但“最根本原因”是选项B。
D显然是干扰项。
12.【答案】A【解析】林则徐组织翻译了英国人慕瑞的《地理大全》,编成《四洲志》一书,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A选项正确。
13.【答案】C【解析】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以期富国强兵,抵御外国侵略。
14.【答案】C .【解析】孙中山1894年在创立革命团体兴中会时喊出了“振兴中华”这个时代的最强音。
C选项正确。
15.【答案】D【解析】四个选项都是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屡遭失败的原因之一。
但是,从中国内部因素来分析,近代以来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制度的腐败,二是经济技术的落后,而社会制度的腐败则是根本的原因。
D选项正确。
16.【答案】A【解析】鸦片战争以后,英国等西方列强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领海主权、司法主权和关税主权等,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正因为如此,鸦片战争就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A选项正确。
17.【答案】C【解析】本题要抓住“最基本”这个关键词。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指出,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
ABD均是中国特殊国情的一部分。
C选项正确。
18.【答案】C【解析】鸦片战争以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了,但还只是少数人有朦胧的民族觉醒意识;中日甲午战争以后,当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时,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
C选项正确。
二、多项选择题1.【答案】ABCD【解析】中国封建社会的特征主要有四个方面:在经济上,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在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在社会结构上,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ABCD选项正确。
2.【答案】ABCD【解析】资本一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途径有军事侵略、经济掠夺、文化渗透和政治控制四个方面。
ABCD选项正确。
3.【答案】ABCD【解析】《南京条约》最早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的税率;《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正式把协定关税写入条约;《天津条约》规定了进出口货物的子口税。
ABCD选项正确。
4.【答案】BD【解析】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目的是要把它变成自己的殖民地,但是由于中国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统一的大国,特别是由于中国人民顽强、持久的反抗,同时也由于帝国主义列强间争夺中国的矛盾无法协调,使得它们中的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单独征服中国,也使得它们不可能共同瓜分中国。
BD正确。
5.【答案J ABCD【解析】俄国通过《瑷珲条约》割去黑龙江以北60万平方公里领土;通过《北京条约》割去乌苏里江以东40万平方公里领土;通过《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去中国西北44万平方公里领土;通过《改订伊犁条约》和5个勘界议定书,割去中国西北7万多平方公里领土。
ABCD选项正确。
6.【答案】ACD【解析】资本一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其对中国的政治控制主要表现在: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享有领事裁判权、把持中国海关;镇压中国人民的反侵略反封建斗争;在中国政府中扶植、收买自己的代理人等。
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是西方列强从经济上掠夺中国的途径,不是政治控制的内容。
ACD选项正确。
7.【答案】ABCD【解析】中国资产阶级是近代中国新产生的阶级,主要由一些买办、商人、地主、官僚投资新式企业转化而成的。
ABCD选项正确。
8.【答案】BC【解析】中国资产阶级的构成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另一部分是民族资产阶级。
城市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不属于资产阶级的范畴,他们是劳动者。
BC 选项正确。
9.【答案】CD【解析】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不是占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
CD选项正确。
10.【答案】BD【解析】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两大历史任务: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BD选项正确。
11.【答案】CD【解析】近代以来,中国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从中国内部因素分析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制度的腐败,二是经济技术的落后。
CD选项正确。
12.【答案】CD【解析】随着近代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的阶级关系也发生了深刻变动。
近代中国诞生的新兴的被压迫阶级是工人阶级,它是中国新生产力的代表,也是近代中国最革命的阶级。
而中国资产阶级也是近代中国新产生的阶级,它的来源不同,构成复杂。
中国资产阶级的另一部分是民族资本家。
CD 选项正确。
13.【答案】BCD【解析】近代中国新兴的工人阶级的来源主要是城乡破产失业的农民、手工业者和城市贫民。
BCD选项正确。
14.【答案】BC【解析】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正因为如此,鸦片战争就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BC 选项正确。
三、分析题1.【答案要点】(1)①资本一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进行军事侵略,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
②通过不平等条约,资本一帝国主义列强侵占中国领土;外国列强还在中国设立租界;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③通过不平等条约,资本一帝国主义列强勒索巨额赔款。
④资本一帝国主义列强在战争中屠杀中国人民,公开抢劫中国财富。
(2)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都以失败告终,究其原因,从中国内部因素来分析,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制度的腐败,一是经济技术的落后。
而前者则是更根本的原因。
因为正是由于社会制度的腐败,才使得经济技术落后的状况长期得不到改变。
(3)帝国主义列强至今不能灭亡中国,也永远不能灭亡中国的最根本原因,是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2.【答案要点】(1)随着近代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的阶级关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动,不仅旧的阶级发生了变化,还有新的阶级产生出来。
地主阶级本身也发生了某些变化,出现了一批因军功而升迁的官僚地主和城居地主。
一部分地主将土地剥削获得的货币投资于资本主义工商业。
有的附股外资企业,有的入股洋务企业,有的直接创办或参股民营企业,转化为资本家。
旧的被统治阶级即农民阶级,不少自耕农失去土地,向贫农或雇农转化。
有些成为产业工人的后备军,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
中国资产阶级也是近代中国新产生的阶级,是在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的影响和刺激下,主要由一些买办、商人、地主、官僚投资新式企业转化而成。
中国资产阶级的来源不同,构成比较复杂。
其中有一部分是官僚买办资本家,另一部分是民族资本家。
近代中国诞生的被压迫阶级是工人阶级。
中国工人阶级的很大一部分比中国资产阶级的年龄和资格更老一些,它的社会力量和社会基础也更广大一些。
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在广州、上海等地经营近代工商业,其中产生了中国最早的一批产业工人。
19世纪60年代以后,在洋务企业中,又产生了一批产业工人。
70年代以后,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中,中国产业工人队伍又一次得以扩充。
中国工人阶级是近代中国社会中最先进、最革命、最有力量的阶级。
(2)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始终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这两大历史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这两大历史任务既相区别又相联系。
其区别在于,二者的主体、内容是不一样的,前者是要从根本上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统治秩序,解决生产关系问题;后者是要改变中国贫穷落后面貌,着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其联系在于,前者为后者扫除障碍、创造前提;后者是前者的必然要求和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