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锰污染防治可行技术
电解金属锰生产的污染及其治理

排放标准/(mg·L-1)
0.5 1.5 2
15 70 0.05 0.1 1.0 0.5 1.0 0.1 100
注:pH(平均值):处理前为5.8,处理后为8.5,排放标准为6~9。
1.2.2 渣场渗滤液及厂区地表径流处理措施 要 想处理好渣场渗滤液,关键是如何减少渗滤液的产 生量:一要选择无泉水涌出的地方建设渣场,防止渣 库长年渗水;二要尽可能把压滤车间建在紧邻渣库 的位置,减少废渣在运输过程污染地表径流的机率; 三要改进压滤设备,减少废渣含水率,杜绝水冲渣。 这样在渣场营运过程中,仅在连续暴雨时才会产生渗 滤液。为防止周围雨水进入渣场增加渗液产生量,应 在沿渣场四周开挖撇洪沟,将雨水直接引至下游。
3.1.1 浸出渣浸出试验 电解锰生产过程中浸出 渣产生量最大,浸出渣浸出试验表明,监测指标 7 项,分 别 为 总 锰、总 铅、总 镉、总 锌、总 铜、总 砷 和 总
汞,分析结果见表4。
表4 电解锰浸出渣浸出液分析结果 Lg/L
分析指标 分析项目
总锰 总铅 总镉 总锌 总铜 总砷 总汞
浸出渣 1381.0 0.3 0.05 0.1 标准值 — 3.0 0.3 50
45
应严格按照要求实施,地质条件欠佳的库址建议按 照危险固 体 废 物 贮 存 场 所 要 求 对 渣 场 进 行 防 渗 处 理。为提高资源回收率,便于废渣处置与运输,减少 渗滤液产生 量,必 须 确 保 浸 出 渣 含 水 率 小 于 30%。 在废渣运输过程中,严禁发生抛洒和泄漏。 3.2.2 含铬废渣处置 废水处理过程产生的含铬 废渣按《国家危险固废名录》环发(1998)089号文件 和国家 环 保 总 局 2005 年 9 月 26 下 达 的《 湖 南、贵 州、重庆三省(市)交界地区电解锰行业污染整治验 收标准》认定,该含铬废渣属于危险固废。企业应在 厂区内修建专用危险固废临时存放库,再以县为单 位集中处置。 3.2.3 阳极泥及硫化渣处理 阳极泥及硫化渣含 有大量的锰等有价金属,可用作生产铁合金、锰盐等 产品的原料进行资源综合利用。
电解锰渣渗滤液研究现状及治理技术

电解锰渣渗滤液研究现状及治理技术摘要:根据我国电解锰行业现状及严重的电解锰渣渗滤液污染情况,从电解锰生产工艺中挖掘出电解锰渣及锰渣渗滤液产生的来源,本文对锰渣渗滤液进行成分分析,确认主要污染因子为锰、氨氮,论述锰、氨氮的危害性,提出了锰渣渗滤液治理技术。
此技术首先从源头进行,将库区与周边水系隔绝,采用“雨污分流、清污分流”,最大程度减少渗滤液污水量;其次通过工艺优缺点的比选,采用实用、可行的治理工艺,特别是锰渣渗滤液中氨氮治理,运用的是氨氮膜无动力高效吸收-再生技术。
这一技术不仅能实现氨氮高效达标,而且还能实现氨氮资源化利用。
关键词:降水淋浸、锰渣渗滤液、源头治理,氨氮资源化一、概述锰是化工、冶金、军工、建材、钢铁、汽车等各行业的重要原料。
它的主要作用是:增加合金硬度,提高合金的强度、任性和耐腐蚀性。
锰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据统计,中国锰矿基础储量约有11000万吨,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三。
中国锰矿资源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尤其以广西和湖南居多,约占全国锰矿储量的50%。
其中,湖南花垣、重庆秀山、贵州松桃三省交界处锰矿最为集中,号称“锰三角”、“锰都”,此地锰矿储量达1.5亿吨,占全国总储矿量的12~16%。
锰矿经电解产生锰,每生产1吨锰约产生5~8吨锰渣,锰渣属于第II类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其形态为黑色细小颗粒,呈弱碱性,密度为 1.5~2.5g/cm3,含水率高。
目前我国堆存的锰渣高达 1.3亿吨,锰渣集中堆放,因导排设施、收集系统不完善,或因年代已久防渗破坏,雨水作用时产生了大量的渗滤液废水。
渗滤液废水中含有大量易迁移的锰、氨氮,它们一旦直接进入环境,将会给周边环境带来严重污染。
近几年我国发生多次锰渣渗滤液环境污染事件,如:2011年四川省阿坝州涪江锰矿水污染事件,绵阳段水质中锰、氨氮严重超标;2012年贵州省铜仁市万泰锰渣库污染事件,贵州省出境河流断面水质中锰、氨氮多倍超标;湖南省花垣县锰渣渗滤液污染,锰、氨氮超标已为历史遗留问题,多次曾遭媒体曝光、环保督察。
锰产业污染物的资源化及治理

锰产业污染物的资源化及治理
锰产业其主要工业废弃物有三类:固体废弃物、废气、废水。
1)固体废弃物治理
电解锰生产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酸浸产生的锰渣、废水处理产生的铬渣、电解过程产生的阳极泥。
治理措施:部分废渣可用于下流产业的循环,厂区还应做好锰渣堆场的选址和建设,锰渣库的防渗层的厚度应相当于渗透系数1.0,10-7cm/s或厚度1.5米的粘土层的防渗性能,避免各种污染物渗漏到环境中。
2)工业废气治理
主要包括粉尘、有毒废气包括酸雾、氨气等,主要产生于粉碎、化合、酸浸、电解、干燥等工段。
治理措施:在制粉工序,推行负压粉碎技术及高封闭物料收集和运输系统,提高锰矿粉收集率,降低粉尘污染。
如节能高效封闭负压磨机+除尘器+罐装车系统、节能高效封闭负压磨机+除尘器+密闭输送管路等。
积极使用酸雾、氨气等有害气体的净化设备。
3)工业废水治理
工业废水主要有电解钝化过程的极板清洗废水、钝化废水、板框清洗废水、渣库渗滤液、冷却水等。
治理措施:园区应积极采用新型废水处理技术对废水进行采用预处理、高选择性富集和回收技术,回收废水中锰、铬离子,包括锰和
铬离子富集系统、锰和铬离子回收系统、控制系统及配套辅助设施等。
对电解锰废水中的锰、六价铬回收,实现电解锰废水连续稳定达标排放,无铬渣产生。
铁合金、电解锰工业-废气和废水污染防治可行技术参考表

附录 B(资料性附录)废气和废水污染防治可行技术参考表表 B.1铁合金、电解锰排污单位废气污染防治可行技术参考表废气产生环节污染物项目可行技术铁合金排污单位装卸料废气、转运废气、破碎废气、混匀颗粒物袋式除尘(采用聚酯、聚丙烯、玻璃纤维、聚四氟乙烯机织布或针废气、筛分废气、干刺毡滤料,复合滤料,覆膜滤料)燥废气、其他静电除尘器(注明电场数,如三电场、四电场等)、袋式除尘器(注明滤料种类,如聚酯、聚丙烯、玻璃纤维、聚四氟乙烯机织布或针颗粒物刺毡滤料,复合滤料,覆膜滤料等)、电袋复合除尘器(同静电除焙烧废气尘器和袋式除尘器要求,注明电场数和滤料种类)、滤筒除尘器、湿式电除尘二氧化硫石灰石 / 石灰 - 石膏法、氨法、氧化镁法、双碱法、循环流化床法、旋转喷雾法半封闭式矿热炉废气、矿热炉出铁口废颗粒物袋式除尘(采用聚酯、聚丙烯、玻璃纤维、聚四氟乙烯机织布或针气、摇包、精炼炉废刺毡滤料,复合滤料,覆膜滤料)、滤筒除尘器气、浇铸废气、其他熔炼炉废气、高炉矿静电除尘器(注明电场数,如三电场、四电场等)、袋式除尘器(注明滤料种类,如聚酯、聚丙烯、玻璃纤维、聚四氟乙烯机织布或针槽废气、高炉出铁场颗粒物刺毡滤料,复合滤料,覆膜滤料等)、电袋复合除尘器(同静电除废气、煤粉制备废气、尘器和袋式除尘器要求,注明电场数和滤料种类)、滤筒除尘器、转炉烟气湿式电除尘颗粒物高炉热风炉烟气二氧化硫燃用净化煤气、低氮燃烧氮氧化物电解锰排污单位破碎废气、磨粉废气颗粒物袋式除尘技术、旋风 + 袋式除尘技术化合槽废气硫酸雾酸雾吸收塔表 B.2铁合金、电解锰排污单位废水污染防治可行技术参考表废水类别污染物项目可行技术铁合金排污单位矿热炉冲渣废水、全pH 值、悬浮物、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总磷、石油类、挥封闭式矿热炉煤气沉淀后循环使用发酚、总氰化物、总锌、总铬、湿法净化废水六价铬pH 值、悬浮物、化学需氧量、高炉冲渣废水、高炉氨氮、总氮、总磷、石油类、总氰化物、氟化物、总铁、总锌、沉淀后循环使用煤气湿法净化废水总铜、总砷、六价铬、总铬、总铅、总镍、总镉、总汞pH 值、悬浮物、化学需氧量、预处理 (沉淀、过滤、除油 ),生化处理 (水解酸化 +全厂综合废水氨氮、总氮、总磷、石油类、挥生物接触氧化、传统活性污泥法+接触氧化 )发酚、总氰化物、总锌电解锰排污单位含铬废水总铬、六价铬还原 -中和沉淀法,铬离子循环利用技术pH 值、悬浮物、化学需氧量、渣场渗滤液氨氮、总磷、总氮、总锰、总铬、化学沉淀法六价铬全厂综合废水pH 值、悬浮物、化学需氧量、化学沉淀法氨氮、总磷、总氮、总锰。
锰污染场地治理方案

锰污染场地治理方案背景锰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元素,广泛应用于钢铁、电池、化学制品等行业中。
但是,在锰的生产、使用和废弃物处理过程中,会产生锰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锰污染主要来源于锰矿、冶炼、加工和废弃物处理等领域,其中工业废水和固体废弃物是主要污染物。
为了避免和减少锰污染的危害,我们需要有一套针对锰污染场地的治理方案。
治理方案针对锰污染场地,可采取以下治理方案:1. 环境监测在准备治理锰污染场地之前,我们需要进行周边环境监测。
环境监测可以确定锰的种类、污染程度和污染范围,为治理提供基础数据。
2. 污染物分离首先需要对锰污染场地进行清理和分离,把污染源和非污染源分离,并对污染源进行单独处理。
对于可移动的污染源,需进行集中处理和彻底清除。
3. 废水处理锰污染场地产生的废水含有高浓度的锰离子,需要进行专业处理。
可采用化学沉淀、离子交换和反渗透等技术,达到排放标准。
4. 废物处置锰污染场地产生的废物中,含有大量的锰离子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废物处置需依据废物的性质和数量,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等方法进行处理。
5. 土壤修复锰污染场地的土壤中,也可能存在着高浓度的锰离子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土壤修复需要根据土壤的性质和污染情况,采用原位修复和外带修复等措施。
结论针对锰污染场地,需要制定一套综合性的治理方案,包括环境监测、污染物分离、废水处理、废物处置和土壤修复等措施。
针对不同类型的污染物,需要采用不同的处理技术。
治理后,需要对治理效果进行监测,确保治理效果达标。
电解锰行业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

电解锰行业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电解锰是一种重要的冶金原料,广泛应用于钢铁、化工、电子等领域。
然而,在电解锰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为了减少电解锰行业的污染,可行的污染防治技术是非常关键的。
1.废气污染防治技术电解锰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其中主要包括二氧化锰气体、锰粉尘、氯气等。
为了防止废气对环境造成污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1安装高效除尘设备,如静电除尘器、布袋除尘器等,对锰粉尘进行收集和过滤处理。
1.2进行气体洗涤和吸收,通过化学溶液将二氧化锰和氯气进行吸收和固定,以减少对大气的排放。
2.废水污染防治技术电解锰生产过程中,废水是一种重要的污染物排放途径。
为了减少废水的排放和对水环境的影响,可采取以下技术措施:2.1优化生产工艺,减少废水的产生。
通过改进电解质配方、减少水的使用等方式,降低废水的产生量。
2.2引入先进的废水处理技术,如生物处理、化学处理等,对废水进行分级处理和综合利用,达到达标排放标准或直接循环利用。
3.固体废物的处理技术电解锰生产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固体废物,如锰渣、废碳等。
为了综合利用和减少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可采取以下技术措施:3.1锰渣的综合利用。
通过技术手段将锰渣转化为其他价值产品,如锰合金、耐火材料等,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3.2废碳的处理。
废碳可通过燃烧或气化等方式进行处理,减少其对环境的影响,并可将其用作能源利用。
4.节能减排技术在电解锰生产过程中,也应注重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4.1优化电解工艺,提高电能转化效率。
通过改进电解槽结构、提高电解液的浓度等方式,提高电解过程的效率,减少能源的浪费。
4.2引入先进的燃烧和热能回收技术,对废气和废热进行回收利用,降低电力消耗和燃煤排放量。
总之,电解锰行业的污染防治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技术手段,从源头控制污染物的产生,通过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的处理,以及节能减排等措施,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电解锰行业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评估及污染减排潜力

估 能 够 为 我 国 电解 锰 行 业 和 环境 保 护 部 门选 择 清 洁 生产 工艺 、 污染 物 达标 排 放技 术术 进 步和 污 染 防
治措 施 的科学 性 和可操 作性 的提 高 。 电解 锰 是 我 国重要 的 冶 金 、 化工原材料 , 在 国
【 收 稿 日期 】 2 0 1 2 — 1 2 . 1 7
上 实 现 高水 平 的环 境 保 护 所 采 用 的与 某 一 时 期 的
技术 、 经 济 发 展 水 平 和 环 境 管 理要 求 相 适 应 、 在 公
【 基金项 目】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 2 0 0 9 Z X0 7 5 2 9 . 0 0 5 ) 【 作者简介】 李旭华 ( 1 9 8 0 一) , 女, 河南商丘市人 , 副研究员 , 主要研究方向为清洁生产 ; E — ma i l : l i x h @c r a e s . o r g . c n
1 前 言
技 术 进 步 是 新 时期 我 国 工业 污染 防 治 和 产业
放 多 且 管 理 不 够规 范 。针 对 当前 企 业 污 染 防治 技
术选 择 和 污染 防治措 施 的难 题 , 本 文 以电解 锰 行业
为例 , 从 清 洁生 产 与 污 染 控 制 系 统 的 全 流 程 出 发 , 通 过大 样 本 的污染 防治 技 术调 研 , 研 究并 构 建 了污 染 物 减 排 技 术 评估 指 标 和技 术 选 择 方 法 , 以环 境 、 经 济 效 益 多 目标 整体 优 化 为原 则 , 开展技术筛选 ,
5 6
中 国 工程 科 学
共 基 础 设 施 和工 业 部 门得 到应 用 的有 效 、 先进 、 可 行 的污 染 防治工 艺 和技术 。 2 . 2 污 染防 治最佳 可 行技 术评 估框 架 的确定
2024年电解锰污染治理市场策略

2024年电解锰污染治理市场策略引言电解锰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元素,广泛应用于电池、化肥、合金等领域。
然而,电解锰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废气都含有高浓度的重金属,特别是锰,其排放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因此,电解锰污染治理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市场策略的角度出发,探讨电解锰污染治理的相关问题,包括治理技术、政策支持和市场发展等方面,以期为电解锰相关企业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参考。
污染治理技术1. 末端治理技术末端治理技术主要包括物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两种方式。
物理化学处理是通过添加抑制剂、沉淀剂或离子交换剂等,将废水中的重金属锰进行去除或转化成不易溶解的物质,从而达到减少锰污染的效果。
生物处理则是利用微生物的作用,将废水中的锰通过生物降解转化为无害物质,以达到净化废水的目的。
这种方法具有效率高、成本低、无污染等优点。
2. 产业链治理技术产业链治理技术主要通过优化生产过程中的环保设施和工艺,减少或避免电解锰的污染物排放。
这些技术包括炉烟净化技术、水循环利用技术、尾气净化技术等。
产业链治理技术在源头上减少了环境污染物的产生,具有长久和全面的治理效果,并且对企业生产过程中的资源利用和节约、环境保护等方面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政策支持为了推动电解锰污染治理的进程,政府应加大对该领域的政策支持力度。
1. 立法与监管政府应制定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和法规,明确电解锰污染的排放标准和责任追究机制,强化对企业的监管力度,确保企业严格遵守环保要求。
2. 资金支持和税收政策政府可以通过设立环保基金,为电解锰污染治理提供资金支持,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更新设备。
同时,通过调整税收政策,给予环保设备购置、使用和废弃等方面的税收优惠,激励企业加大环保投入,提高污染治理的积极性。
市场发展电解锰污染治理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也存在一些挑战和机遇。
1. 市场机遇随着社会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对电解锰污染治理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2环境保护技术文件电解锰行业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Guideline on Available Technologies of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for EMM(opinion soliciting draft)环境保护部发布前言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防治环境污染,完善环保技术工作体系,制定本指南。
本指南以当前技术发展和应用状况为依据,可作为电解锰行业污染防治工作的参考技术资料。
本指南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提出并组织制订。
本指南起草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本指南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1 总则1.1 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以碳酸锰矿为主要原料的电解锰企业和具有浸出氧化等后续工序的以氧化锰矿为主要原料的电解锰企业。
1.2 术语和定义1.2.1 电解锰是指用锰矿石经酸浸出获得锰盐,再送电解槽电解析出的单质金属。
1.2.2 化合是指电解锰生产过程中的矿石浸出、除铁、中和、除重金属等工艺过程。
1.2.3 电解电解是指将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或熔融态物质(又称电解液),在阴极和阳极上引起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
1.2.4 可溶性锰指锰矿石中可以被硫酸所浸出的二价锰。
2 生产工艺及污染物排放2.1 生产工艺及产污环节采用湿法冶金工艺,以95%菱锰矿为主要原料,经直接酸浸、净化、电解沉积后生产金属锰。
整个工艺过程可分为制液和电解。
制液包括浸出、氧化、净化、过滤等工序。
电解包括电解、钝化、漂洗、干燥、剥离等工序。
电解锰生产工艺流程及主要产污环节如图1。
图1电解锰生产工艺流程及主要产污环节2.2 污染物排放电解锰生产过程产生的污染物包括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和噪声。
2.2.1 废水电解锰生产废水主要是极板冲洗废水、滤布清洗废水、隔膜布用水、酸雾吸收等工段产生的废水以及渣场渗滤液等。
电解锰废水水质复杂,废水pH 较低,一般在4.5左右,呈酸性;废水中含有铬、锰等重金属离子。
六价铬通常以铬酸盐和重铬酸钾形式存在,总锰包括二价锰和四价锰,以二价锰为主。
此外废水中悬浮物较多,色度较高,氨氮含量高。
2.2.2 废气电解锰生产过程中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来源于矿粉加工过程产生的尘,浸出工序中产生的硫酸雾以及中和过程中产生的无组织排放的氨气。
尘的产生浓度约为1200 mg/m 3,由除尘器处理后收集并作为原料回收利用;浸出工序产生的硫酸雾,产生浓度约为100 mg/m 3,经酸雾吸收塔进行处理。
含尘气体和硫酸雾对人体和环境均具有危害性。
2.2.3 固体废物 (1)锰渣锰渣主要是由矿石酸浸后固液分离产生的,含有大量的锰、氨氮,以及铜、锌、镉等重金属离子,经长期的堆放和雨淋,极易给锰渣堆放场周边的环境和生态带来环境隐患。
(2)阳极泥G N破碎浸出氧化中和 压滤 碳酸锰矿石W S 钝化 漂洗干燥 剥离N电解锰产品图例:G —废气 W —废水S —固体废物N —噪声净化精滤W SW S W NW N 电解阳极泥在电解工序中产生,主要成分为二氧化锰(约占71%),烘干后作为原料全部回收利用。
(3)含铬污泥含铬污泥主要产生于含铬废水经车间污水处理设施后的污泥,属于危险废物(废物类别HW21、废物代码346-100-21),必须送固体危险废物管理中心进行处理处置。
2.2.4 噪声电解锰过程中噪声源主要有颚式破碎机、轮式装载机、球磨磨粉机、斗式提升机、压滤机、循环水泵、冷却塔、产品剥离斗、压滤泵及空压机、风机、水泵等设备。
大部分设备如颚式破碎机、轮式装载机等均置于厂房内,部分设备如空压机等设置在室内并设有消声器,厂房外噪声值低于85dB(A)。
水泵、风机位于室外,采取建筑隔声措施,风机加装消声器。
3 电解锰污染防治技术3.1清洁生产技术3.1.1 制粉工段3.1.1.1 负压立磨技术负压立磨技术是采用一种负压风扫式的粉末设备,实现烘干矿渣并对矿渣进行研磨。
该技术磨粉效率高,能耗低,随原料的湿度增加,节电效果更为显著,锰粉回收率可达98%。
所得产品质量稳定,颗粒级配均匀,且维修方便。
该技术适用于规模较大电解锰企业生产过程锰矿石的破碎。
3.1.1.2 球磨技术球磨技术是利用下落研磨体(如钢球、鹅卵石等)的冲击作用以及研磨体与球磨内壁的研磨作用而将物料粉碎并混合。
物料在第一仓达到粗磨后,经单层隔仓板进入第二仓,该仓内镶有平衬板,内有钢球,将物料进一步研磨。
粉状物通过卸料箅板排出,完成粉磨作业。
该技术安装简单,粉碎效率高,锰粉回收率可达98%,可降低能耗,提高细粉粒度,增加处理能量。
该技术适用于电解锰生产过程锰矿石的破碎。
3.1.2 制液工段3.1.2.1 隔膜压滤技术隔膜压滤技术是改进了普通箱式压滤机的设计,在滤板和滤布之间加装一层弹性膜,运行时,当入料结束,可将高压液体介质注入滤板和隔膜之间,使隔膜鼓起并压迫滤饼,实现对滤饼的进一步脱水。
该技术可将可溶性锰回收率提升到92%,压滤时间1 h左右,固液比达1:8,降低能耗,废水产生量低于普通压滤技术。
该技术适用于电解锰化合工段后固液的分离。
3.1.2.2 锰粉二段酸浸洗涤一体化技术利用较高酸度阳极液对滤饼中残留碳酸锰进行二段酸浸和洗涤;利用清水或低浓度含锰回水进行洗涤来降低硫酸锰残留;利用氨水对滤饼进行中和,实现对其的无害化处理;将上述工艺和隔膜压滤技术整合,实现二段酸浸、洗涤和压滤的一体化。
该技术利用活塞式置换洗涤方式,大幅度降低了清水用量,保证了工艺水平衡。
利用穿流式反应,提高了浸出速率,大幅度降低了锰渣中酸溶锰含量;采用多种氧化剂组合,除铁工艺和清液净化方式,降低氧化剂耗量,节约成本,提高净化效果。
该技术适用于电解锰化合液的净化。
3.1.3 电解及后序工段3.1.3.1 增强塑料电解槽增强塑料电解槽是利用化工新材料乙烯基树脂整体浇铸成型的电解槽来替代由木料构造的传统电解槽。
该技术节电性能突出,抗变形、耐腐蚀、绝缘性能较好、节约占地,极大地提高了企业投资的综合收益。
该技术适用于电解锰生产过程中合格液的电解。
3.1.3.2 连续抛沥逆洗及自控技术连续抛沥逆洗技术是通过调整和改善电解锰生产过程中电解后序工段的传统工序,优化工艺参数,开发从起槽、钝化、漂洗、烘干到剥离、检验、浸油和入槽的一体化清洁生产成套技术,实现该技术的设备化和自动控制。
该技术可提高电解液、钝化液回用率,减少废水排放量,消除废水中氨氮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并降低电解车间粉尘和噪声;提高电解锰行业的技术水平,改善劳动条件,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实现清洁生产和可持续发展。
该技术适用于电解锰生产过程电解及后序工段。
3.2 水污染治理技术3.2.1 化学沉淀法化学沉淀法是通过向废水中投加化学药剂(氢氧化物、石灰等),使重金属锰离子与水中溶解性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难溶化合物,再采用沉淀或气浮加以分离,达到去除锰离子。
该技术对重金属离子的去除效率很高(大于98%),基本可处理除汞以外的所有重金属离子;对水质有较强的适应性;工艺流程短,设备简单,原料来源广泛,废水处理费用低。
但中和反应后生产的泥渣,存在二次污染。
该技术适用于电解锰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伴有重金属离子的酸性废水。
3.2.2 铁屑微电解法铁屑微电解法是利用废铁屑,可掺入一定比例的石墨、活性炭、铝屑等,设计成过滤床,以工业废水为电解质溶液,形成原电池,发生电极反应对废水进行处理,达到处理电解锰废水为目的的工艺过程。
该技术以废铁屑为原料,能达到以废治废的目的,且设备投资和土建设施投资少,运行费用低,铬去除率高,处理能力大,维修方便,但容易造成溶出大量的铁屑。
该技术适用于电解锰酸性废水的处理。
3.2.3 还原-中和沉淀法还原-中和沉淀法是利用硫酸与铁屑将废水中的六价铬还原为三价铬后,向废水中投加石灰将pH值调节到10~11,使废水中的锰离子、三价铬离子转化为氢氧化锰和氢氧化铬沉淀除去,最后用硫酸将废水的pH 反调至6~9,达到中和的目的。
该技术适用于电解锰含铬含锰废水的处理。
3.2.4 絮凝沉淀法絮凝沉淀法是通过向废水中投加混凝剂,使废水中难以沉淀的细小颗粒及胶体颗粒脱稳并相互聚集成粗大的颗粒而沉淀,实现与废水分离,达到水质净化。
该技术适用于电解锰含锰废水的处理。
3.2.5 电解法电解法处理含锰废水是利用电化学原理,使废水中的锰离子在阴极被还原,并以单质形式沉淀下来,从而达到去除并回收资源的目的。
电解法可处理锰离子浓度较低(≤1000 mg/L)的废水,具有无二次污染,能耗少,能回收锰等优点,是一种有发展前景的含金属离子废水的处理方法。
该技术适用于电解锰含锰废水的处理。
3.2.6 铬离子循环利用技术铬离子循环利用技术主要为除Cr6+系统,包括三级除Cr6+交换柱,两柱串联吸附,另一柱备用,当一柱吸附饱和后进入再生阶段,另外两柱串联吸附,如此交替循环。
该技术可实现Mg2+镁离子、Cr6+的一次性分离和废水中的Cr6+的回收利用,Cr6+回收率达到99.9%以上,回收Cr6+浓度达到7 g/L以上,可直接回用。
该技术适用于电解锰废水中Cr6+的回收。
3.3 大气污染治理技术3.3.1 粉尘治理技术3.3.1.1袋式除尘技术袋式除尘技术利用纤维织物的过滤作用对含尘气体进行净化,当含尘气体进入袋式除尘器后,颗粒大、比重大的粉尘,由于重力的作用沉降下来,落入灰斗,含有较细小粉尘的气体在通过滤料时,粉尘被阻留,使气体得到净化。
袋式除尘技术除尘效率高,适用性强,但运行维护工作量较大,滤袋破损需及时更换。
为避免潮湿粉尘造成糊袋现象,应采用由防水滤料制成的滤袋。
该技术适用于电解锰破碎工序立磨机、雷蒙磨机、球磨机等设备的除尘。
3.3.1.2 旋风+袋式除尘技术该旋风+袋式除尘技术首先利用旋风除尘器去除掉大粒径的粉尘颗粒,再利用袋式除尘去除较小颗粒尘粒,以达到更好的除尘效率。
该技术具有旋风除尘器结构简单、易于安装和维护管理,设备投资和操作费用较低等特点,又具有袋式除尘器高除尘效率,实用性强的优点。
该技术适用于电解锰破碎工序立磨机、雷蒙磨机、球磨机等设备的除尘。
3.3.1.3 电除尘技术电除尘技术通过在电极上施加高电压后使含尘气体电离,进入电场空间的烟尘荷电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反电极性的板极移动并集积其上,释放电荷,然后振打将沉积在板极上的烟尘落入灰斗,来实现电除尘。
该技术占地面积较大,对制造、安装、运行、维护都有较高的要求。
该技术适用于电解锰破碎工序立磨机、雷蒙磨机、球磨机等设备的除尘。
3.3.1.4 水膜除尘技术水膜除尘技术是通过尘粒与液滴或水膜的惯性碰撞、截留微尘的过程。
粒径1-5μm以上颗粒直接被捕获,微细颗粒则通过无规则运动与液滴接触加湿彼此凝聚增重而沉降。
该除尘技术结构简单,技术耗量小,耗水量小,但高度较大,布置困难,且在实际运行中发现有带水现象,不适用于电解锰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