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治疗技术》第六章牵引技术(四肢关节功能牵引技术)
牵引技术定义和讲解《运动治疗技术》

二、常用牵引方法
(二)颈椎重锤牵引
1.坐位重锤牵引 (1)牵引体位:
一、基本概念
(一)定义
牵引技术是指应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力学原理,通 过手法、器械或电动装置产生的外力,作用于人体脊柱或 四肢关节,使关节发生一定的分离、关节周围软组织得到 适当的牵伸,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康复治疗技术。 牵引和牵伸的区别:
牵引的主要目的是牵拉关节,而牵伸的目的主要是牵 拉肌肉、韧带等软组织。
二、常用牵引方法
(二)颈椎重锤牵引
1.坐位重锤牵引
(4)牵引时间:
每次牵引时间为一般为 20~30分钟;大重量牵引者牵 引时间宜相应缩短至5~15分钟。
门诊患者一般每天牵引1次, 住院患者可每天牵引2次。10次 为一疗程,直到症状体征消失, 一般需要2-3个疗程。
坐位重锤牵引
二、常用牵引方法
(二)颈椎重锤牵引
一、颈椎牵引的生理效应 二、常用牵引方法 三、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
第二节 颈椎牵引技术
颈椎牵引技术是通过牵引带沿颈椎纵轴方 向施加拉力以对抗体重而产生一系列的生理效 应,以改善颈椎的生理功能,消除病理改变, 达到治疗颈椎疾患的一个重要康复治疗技术。
颈椎常用的牵引方法: 有颈椎徒手牵引、颈椎重锤牵引、电动颈
一、四肢关节功能牵引的生理效应 二、常用基本方法 三、临床应用 四、注意事项
重点难点
重点: 1.颈椎重锤牵引及电动牵引。 2.腰椎骨盆重锤牵引及电动骨盆牵引。 难点: 1.颈椎重锤牵引及电动牵引的牵引参数。 2.腰椎骨盆重锤牵引及电动骨盆牵引的牵引参数。
《运动治疗技术》第六章牵引技术(概述)

牵引技术在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1
脊柱相关疾病
牵引技术在脊椎退行性疾病、脊柱畸形等方面有广泛应用。
2
关节损伤康复
牵引可以帮助关节受损的运动员恢复正常功能。
3
神经损伤康复
牵引技术在神经根受压症状的康复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
结论和展望
牵引技术是一项重要的运动治疗技术,可以减轻压力、改善血液循环,并帮 助运动员恢复功能。未来的研究将进一步探索牵引技术的应用范围和改进方 法。
《运动治疗技术》第六章 牵引技术(概述)
牵引技术在运动治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章将介绍牵引技术的定义、原 理、适应症和禁忌症,以及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牵引技术的分类
1 主动牵引
运动员主动参与,通过肌肉力量进行员无需主动参与。
3 手动牵引
治疗师通过手动施加力量进行的牵引。
治疗师通过手动施加力量进 行的牵引,适用于局部牵引。
水中牵引
在水中进行的牵引疗法,减 轻身体重量,减压效果更明 显。
牵引治疗的注意事项
1 治疗师指导
牵引治疗需要在专业治 疗师的指导下进行,以 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2 适度施力
施加力量时要遵循适度 施力原则,避免过度牵 拉导致不良反应。
3 个体差异
每个运动员的适应能力 和反应都有所不同,治 疗时需要个体化调整。
牵引技术的作用
1 减压
通过牵引可以减轻椎间 盘压力,缓解神经根受 压症状。
2 改善血液循环
牵引可以增加椎间盘间 的间隙,改善椎间盘的 营养供应。
3 促进康复
牵引技术可以帮助运动 员恢复正常的关节功能 和肌肉力量。
牵引技术的常见方法
机械牵引
使用专业设备施加力量进行 的牵引,如牵引床、牵引椅。
第六章牵引技术

第六章 牵引技术
第二节 颈椎牵引技术
二、常用牵引方法 (一)颈椎徒手牵引
是治疗师用手对患者颈部进行牵伸达到治疗 目的的一种治疗技术。临床常用的有徒手坐位牵 引和徒手卧位牵引。
第六章 牵Leabharlann 技术第二节 颈椎牵引技术二、常用牵引方法 (一)颈椎徒手牵引
坐位徒手牵引
卧位徒手牵引
第六章 牵引技术
第二节 颈椎牵引技术
第六章 牵引技术
第三节 腰椎牵引技术
四、不良反应及预防措施 (一)较大的牵引重量易产生晕厥 (二)倒立牵引可使患者血压升高 (三)伴有呼吸系统疾病者可能出现呼吸不适体征
第六章 牵引技术
第四节 四肢关节功能牵引技术
四肢关节功能牵引技术是将挛缩关节的近端肢体固 定于特制的支架或四肢牵引装置,在远端肢体的远端按 所需的方向施加重量进行牵引,从而达到牵伸关节或增
第六章 牵引技术
第三节 腰椎牵引技术
二、常用牵引方法 (一)腰椎徒手牵引
第六章 牵引技术
第三节 腰椎牵引技术
二、常用牵引方法 (二)骨盆重锤牵引
第六章 牵引技术
第三节 腰椎牵引技术
二、常用牵引方法 (三)斜位自重牵引
第六章 牵引技术
第三节 腰椎牵引技术
二、常用牵引方法 (四)电动骨盆牵引
以电动牵引装置提供牵引动力替代重锤进行腰 椎牵引。作持续的或间歇的腰椎牵引。
第一节 概述
三、常用牵引装置 (三)四肢关节牵引装置
❖ 简易制作牵引架 ❖ 机械式关节训练器 ❖ 电动式关节运动器
第六章 牵引技术
第二节 颈椎牵引技术
颈椎牵引技术是通过牵引带沿颈椎纵轴方向施加拉力 以对抗体重而产生一系列的生理效应,以改善颈椎的生 理功能,消除病理改变,达到治疗颈椎疾患的一个重要 康复治疗技术。
最新《运动治疗技术》第六章牵引技术(四肢关节功能牵引技术)

结束语
谢谢大家聆听!!!
10Βιβλιοθήκη 第四节 四肢关节功能牵引技术
三、注意事项
3.牵引治疗后 要询问、观察治疗后的反应,如出现疼痛、肿 胀加重,特别是关节周围温度增高要及时减轻牵引重量,预防 过度牵引而导致骨化性肌炎的发生。关节功能牵引亦可作为关 节主动运动、被动运动等功能训练的准备。当挛缩或缩短的软 组织替代正常结构对关节起稳定作用时,或当挛缩或缩短的软 组织有增大功能能力作用时(尤其是瘫痪或严重肌无力病人), 关节牵引必须慎重或不适宜。
《运动治疗技术》第六章牵引 技术(四肢关节功能牵引技术)
第六章 牵引技术
第四节 四肢关节功能牵引技术
四肢关节功能牵引技术是将挛缩关节的近端肢体 固定于特制的支架或四肢牵引装置,在远端肢体的远 端按所需的方向施加重量进行牵引,从而达到牵伸关
节或增大关节生理运动范围的一种牵引技术。
第六章 牵引技术
《运动治疗技术》教学大纲

《运动治疗技术》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运动治疗技术学【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教学学时】36(理论)+36(实践)【课程学分】6分【开课专业】康复治疗技术【开课学期】第3学期【参考教材】1、《运动治疗技术》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时间: 2010年7月(主编:章稼)【课程性质、目的】:运动治疗学以教给学生运动治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运动治疗学是康复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是康复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运动治疗学的基本内容分为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主要讲述运动治疗的基本理论;各论主要讲述常见运动疗法(被动运动、主动运动、关节松动术、神经发育促进技术等)的主要治疗技术。
讲授内容主要以康复专业常用的运动治疗技术为主;并介绍国内外运动治疗学新成果、新技术及临床应用。
运动治疗学的教学过程包括课堂讲授与实践。
课堂讲授注重基础理论与临床相结合;实践包括实验室的操作实践以及课堂讨论等;通过实践,巩固和加深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强化基本操作技能。
【课程基本要求】:通过学习要求同学掌握运动治疗基础理论、各类运动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操作方法、以及治疗安全、适应症和禁忌症。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教学内容要点】:第一部分绪论教学课时数:4一、教学目的及要求1.明确运动治疗在康复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运动治疗技术有关的基本概念2.熟悉运动治疗技术的主要内容;熟悉运动治疗的机理3.了解运动治疗技术的发展简史;了解我国运动治疗的现状;了解运动治疗常用的仪器设备二、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1.运动治疗技术有关的基本概念2.运动治疗技术的主要内容;3.运动治疗的机理4.运动治疗技术的发展简史;我国运动治疗的现状;运动治疗常用的仪器设备(二)教学难点:1.掌握运动治疗技术有关的基本概念2.熟悉运动治疗技术的主要内容;3.熟悉运动治疗的机理4.我国运动治疗的现状;运动治疗常用的仪器设备三、主要教学内容1.运动治疗在康复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2.运动治疗技术有关的基本概念3.运动治疗技术的主要内容;4.运动治疗的机理5.运动治疗技术的发展简史;6.我国运动治疗的现状;7.运动治疗常用的仪器设备四、考核知识、技能点1.运动治疗技术有关的基本概念2.运动治疗技术的主要内容;3.运动治疗的机理4.运动治疗常用的仪器设备第二部分关节活动技术. 教学课时数:4一、教学目的及要求:1.掌握关节的运动方向、运动类型和关节活动范围训练原则。
2023年专升本考试大纲 《康复治疗学综合》考试要求

《康复治疗学综合》考试要求Ⅰ考试性质为遴选专科生中优秀的学生进入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学习,特举办此考试。
该考试所包含的内容由《物理因子治疗技术》《运动治疗技术》《作业治疗技术》组成,试题难易适中,对学生掌握课程程度具有较强的识别、区分能力。
II考试范围与要求《物理因子治疗技术》第一章物理因子治疗技术概论掌握:物理因子治疗技术基本概念、物理因子治疗处方。
熟悉:物理因子治疗的作用机制、物理因子对人体的作用。
了解:物理因子治疗技术的发展及展望。
第二章直流电疗法与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掌握:直流电疗法、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的概念、治疗技术、适应证、禁忌证与注意事项。
熟悉:直流电疗法的治疗原理及作用、直流药物离子导入疗法的治疗原理及作用。
了解:直流电物理特性、直流电疗法的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作用。
第三章低频电疗法掌握:低频电疗法的概念、分类、治疗技术、适应证、禁忌证与注意事项。
熟悉:低频电疗法的治疗原理及作用。
了解:低频电疗法的物理特性。
第四章中频电疗法掌握:中频电疗法的概念、适应证、禁忌证与注意事项;等幅中频电疗法/调制中频电疗法的治疗技术与临床应用。
熟悉:中频电疗法的治疗原理及作用;干扰电疗法/音乐电疗法的治疗技术与临床应用。
了解:中频电疗法的物理特性。
第五章高频电疗法掌握:高频电疗法的概念、适应证、禁忌证和注意事项;短波疗法/超短波疗法/微波疗法/高频电热疗法的治疗技术与临床应用。
熟悉:高频电疗法的治疗原理及作用;高频电疗的仪器设备和安全与防护。
了解:高频电疗法的物理特性。
第六章光疗法掌握:光疗法的概念、适应症、禁忌症和注意事项;红外线疗法/可见光疗法/紫外线疗法/激光疗法的治疗技术与临床应用。
熟悉:光疗法的治疗原理及作用。
了解:光的物理特性。
第七章超声波疗法掌握:超声波疗法的概念、治疗技术、适应症、禁忌症和注意事项。
熟悉:超声波的治疗原理及作用。
了解:超声波的物理特性。
第八章磁疗法掌握:磁疗法的概念、治疗技术、适应症、禁忌症和注意事项;磁场的分类。
牵引技术

第六章 牵引技术
第二节 颈椎牵引技术
三、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
(一)临床应用 1.适应证 各种类型颈椎病,包括神经根型、椎动脉型 、轻度脊髄型但脊髓受压症状不明显。颈椎关节功能紊 乱、颈椎侧弯、后突畸形、颈椎骨折、脱位的固定。颈 部肌肉痉挛、颈椎退行性疾病、肌筋膜炎等引起的严重 颈肩痛。
第六章 牵引技术
坐位徒手牵引
卧位徒手牵引
第六章 牵引技术
第二节 颈椎牵引技术
二、常用牵引方法 (二)颈椎重锤牵引
1.坐位重锤牵引
第六章 牵引技术
第二节 颈椎牵引技术
二、常用牵引方法 (二)颈椎重锤牵引 2.卧位牵引
第六章 牵引技术
第二节 颈椎牵引技术
二、常用牵引方法
(三)电动颈椎牵引
第六章 牵引技术
第二节 颈椎牵引技术 二、常用牵引方法 (四)简易家庭颈椎牵引疗法 家庭颈椎牵引是治疗慢性颈部疾患积极的方法。可自 行制作改良的家庭枕颌牵引装置,市场上还有各种各样 的成品颈椎牵引装置可供选购,如牛皮或人造革牵引头 套、悬挂于门框的简易牵引装置、充气式气囊颈椎牵引 装置等。
The Technology of Therapeutic Exercises
《运动治疗技术》
第六章 牵引技术
第六章 牵引技术
第一节 概述
一、定义与分类
(一)定义 牵引技术是指应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力学原理,通过 手法、器械或电动装置产生的外力,作用于人体脊柱或 四肢关节,使关节发生一定的分离、关节周围软组织得 到适当的牵伸,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康复治疗技术 。 牵引和牵伸的区别
(四)扩大椎间孔,减轻神经根压迫症状
(五)恢复颈椎的正常排序
第六章 牵引技术
第二节 颈椎牵引技术
第六章 运动治疗技术 牵引技术

优势:可控制牵引力量和时间操作简便安全性高
自我牵引
定义:自我牵引是指患者通过自身力量进行牵引的技术通常使用特定的器械或设备进行辅助。
添加项标题
优点:患者可以在家中自行进行方便灵活可以随时调整牵引的力度和时间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添加项标题
适用范围:适用于轻中度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等患者特别适合老年人和行动不便的患者。
患者情况:患者年龄58岁男性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腰部疼痛伴左下肢放射痛2个月
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
治疗方案:采用腰椎牵引治疗每天1次每次30分钟持续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2周
治疗效果:治疗后患者腰部疼痛明显减轻左下肢放射痛消失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
案例三:肩周炎的牵引治疗
患者情况:患者年龄55岁男性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患有肩周炎肩部疼痛、活动受限
确定治疗目标:根据患者情况确定牵引治疗的目标例如缓解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度等。
选择合适的治疗仪器:根据治疗目标选择适合的牵引治疗仪器例如电动牵引床、手动牵引器等。
制定治疗方案:根据患者情况和治疗目标制定具体的治疗方案包括治疗时间、频率、强度等。
实施牵引治疗
确定适应症: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生建议确定是否适合进行牵引治疗。
添加项标题
注意:自我牵引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患者需要了解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病情加重。
添加项标题
牵引技术的实施步骤
PRT FOUR
评估患者情况
评估患者的年龄、体重和身高
确定牵引的部位和方式
了解患者的病史和病情
进行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制定治疗方案
评估患者情况:了解患者的病情、病史和身体状况以便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 牵引技术
第四节 四肢关节功能牵引技术
一、牵引器具及基本方法
(二)基本方法
3.牵引重量 牵引力以引起一定的紧张感或轻度疼痛感觉,但不引起 反射性肌肉痉挛为度,病人能从容忍受并完成治疗。牵引力量应稳 定而柔和,从小重量、间歇性牵引过渡到持续牵引。 4.牵引时间 每次10~20min,使挛缩的肌肉和受限的关节缓缓地伸 展开,每日至少l~2次,有条件还可增加次数。 5.牵引疗程 取决于每次牵引的效果,只要牵引后肌肉紧缩或关节活 动受限再现,则均可考虑再行牵引。
第六章 牵引技术
第四节 四肢关节功能牵引技术
三、注意事项
3.牵引治疗后 要询问、观察治疗后的反应,如出现疼痛、肿 胀加重,特别是关节周围温度增高要及时减轻牵引重量,预防 过度牵引而导致骨化性肌炎的发生。关节功能牵引亦可作为关 节主动运动、被动运动等功能训练的准备。当挛缩或缩短的软 组织替代正常结构对关节起稳定作用时,或当挛缩或缩短的软 组织有增大功能能力作用时(尤其是瘫痪或严重肌无力病人), 关节牵引必须慎重或不适宜。
第六章 牵引技术
第四节 四肢关节功能牵引技术
三、注意事项
1.牵引前 详细阅读牵引设备操作手册,了解设备性能、特点 及注意事项。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设定牵引参数。牵引前先采取 局部热疗或热敷,使挛缩关节周围的软组织放松,提高牵引效 果。牵引局部需要暴露,衣着应舒适、宽松,以免限制肢体的 牵引。
2.牵引中 病人局部应尽量放松,避免和牵引力对抗。牵引 力不能强迫关节超过其正常的关节活动度,避免用较大的力量 牵引长期制动的肌肉和结缔组织。发生运动的关节之间要加以 固定保护,对存在骨质疏松的病人操作要小心。牵引时受力部 位应有衬垫保护,以免出现压疮。避免牵引水肿组织和过度牵 引无力的肌肉。
第六章节功能牵引技术
四肢关节功能牵引技术是将挛缩关节的近端肢体 固定于特制的支架或四肢牵引装置,在远端肢体的远 端按所需的方向施加重量进行牵引,从而达到牵伸关
节或增大关节生理运动范围的一种牵引技术。
第六章 牵引技术
第四节 四肢关节功能牵引技术
一、牵引器具及基本方法
第六章 牵引技术
第四节 四肢关节功能牵引技术
一、牵引器具及基本方法
(二)基本方法
1.牵引方法 将挛缩关节的近、远端肢体固定于支架或 特定牵引器具的相应位置,设置牵引参数,启动电动牵 引,或在远端肢体上按需要的方向施加重力进行牵引。 2.牵引体位 根据病损关节部位的不同,可取仰卧位/俯 卧位,坐位等不同体位进行关节牵引。牵引时尽量使患 者处于稳定、舒适、持久的体位,能充分放松局部肌肉。
(一)牵引器具
1.简易制作牵引架 在缺乏上述牵引设备的场合, 可利用身边的材料如滑轮、绳索、沙袋、哑铃或杠铃 片、墙拉力器等,因陋就简地自制各种临床需要的牵 引装置。
第六章 牵引技术
第四节 四肢关节功能牵引技术
一、牵引器具及基本方法 (一)牵引器具
2.机械式关节训练器 主要用于肌力训练,当肌肉 放松时即可达到关节牵引的目的。 3.电动式关节运动器 由机械和微电脑控制部分组 成,操作方便。参数设置有牵引力值、角度、频率和 时间,并可在关节屈伸范围内定时扩大伸展范围,有 连续或间歇两种工作模式,同时还有过载保护功能。
第六章 牵引技术
第四节 四肢关节功能牵引技术
二、临床应用
(一)适应证
四肢骨折、脱位后关节功能障碍;软组织损伤性 骨化(骨化性肌炎);关节附近烧伤后疤痕粘连;肌肉 韧带外伤手术后软组织挛缩;稳定期,前臂缺血性肌 挛缩和小腿骨筋膜间室综合征的恢复期。
(二)禁忌证
新近骨折后;关节内及其周围的炎症或感染;骨 性关节强直;关节运动或肌肉拉长时疼痛剧烈;有血 肿或其他组织损伤征兆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