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肌

合集下载

四肢肌力训练动作

四肢肌力训练动作

四肢肌力训练动作
1. 俯卧撑:
俯卧撑是一种经典的全身性训练动作,主要锻炼胸肌、三角肌和手臂肌肉。

正确姿势是将手掌平放在地面,身体呈一条直线,下蹲时胸部接近地面,上推时保持身体挺直。

可以尝试不同的变式,如窄距俯卧撑、单臂俯卧撑等,增加难度。

2. 深蹲:
深蹲是训练下肢肌肉的绝佳动作,主要锻炼大腿肌肉和臀部肌肉。

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背部挺直,下蹲时膝盖不要超过脚尖,臀部下压至大腿与地面平行。

可以尝试单腿深蹲或加入哑铃,增加难度。

3. 引体向上:
引体向上是训练背部和手臂肌肉的绝佳动作。

双手握住单杠,身体保持挺直,通过手臂和背部的力量将身体拉起,下巴越过单杠。

可以尝试宽握位或窄握位,增加难度。

4. 哑铃侧平举:
哑铃侧平举主要锻炼肩部肌肉。

双脚分开与肩同宽,手持哑铃,手臂伸直,通过侧面的肌肉力量将哑铃举至与肩同高。

可以尝试增加哑铃重量,增加难度。

5. 平板支撑:
平板支撑是一种训练核心肌群的绝佳动作。

身体呈一条直线,手掌和
脚掌着地,腹部收紧,保持身体不下沉。

可以尝试单臂或单腿支撑,增加难度。

记住,在进行任何力量训练前,请先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并注意动作的正确性,避免受伤。

同时,适当调整负重和休息时间,以达到最佳的训练效果。

2012--四肢肌

2012--四肢肌

三、前臂肌
(一)前群: 位于 桡、尺骨前面,共9 块,分4层。 1.第一层:5块,自 桡侧向尺侧依次为肱 桡肌、旋前圆肌、桡 侧腕屈肌、掌长肌、 尺侧腕屈肌。 2.第二层:指浅屈肌。
3.第三层:拇长屈肌和 指深屈肌。 4.第四层:旋前方肌,
起止点:大部分起自肱 骨内上髁,桡、尺骨近 侧端。止于桡、尺骨的 远侧端、腕骨、掌骨和 指骨。 作用:大部分同肌名。 屈肘、屈腕 屈指、旋前。
系统解剖学 systematic anatomy
运动系统 肌学—四肢肌
第五节
上肢肌
分上肢带肌、臂肌、前臂肌和手肌。
一、上肢带肌 位于肩关节周围,均起自上肢带骨, 止于肱骨,能运动肩关节并增强该关节 的稳固性。
(一)三角肌

1.位置及形态:位于肩部。呈三角形。 2.起、止点:起于锁骨外侧段、肩峰和肩 胛冈。止于三角肌粗隆。

(三)股三角 在大腿前面的 上部,上界是腹股 沟韧带,内侧界是 长收肌,外侧界缝 匠肌。其内有血管 和神经等。
(四)股管 在血管腔 隙的最内侧, 为腹横筋膜 向下形成的 漏斗形盲囊。


(五)收肌管 是位缝匠 肌深面的斜行 肌性管道,上 口通股三角尖, 下口为收肌腱 裂孔,通腘窝。 有血管和神经 通过。


(2)趾长屈肌 起、止点:起 自胫骨后面,止 于第2~5趾远节 跟趾骨底。 作用。屈踝关节 和屈第2~5趾。



(4)胫骨后肌 起止点:起自胫 骨、腓骨和骨间 膜,止于足舟骨 和三块楔骨。 作用:屈踝关节 和使足内翻。



趾长屈肌、踇长屈肌和胫骨后肌 位置及形态:趾长屈肌位于胫骨 后面,踇长屈肌位于腓骨后面,胫骨后肌 位于上二肌之间。 起止点:起自小腿骨后面上部, 趾长屈肌和踇长屈肌止于足底骨(与肌同 名)。胫骨后肌止于足的3块楔骨足底面。 作用:跖屈踝关节。

4.5.3四肢肌

4.5.3四肢肌

(一)上肢肌三角肌 冈上、下肌,大、小圆肌,肩胛下肌 前群:肱二头肌、喙肱肌、肱肌,均为屈肌 后群:肱三头肌,为伸肌 前群: 浅层6块,深层3块 后群:浅层6块,深层5块外侧群:大鱼际肌中间群 内侧群:小鱼际肌1.肩肌2.臂肌3.前臂肌4.手肌三角肌:肌肉注射的部位位置:位于肩部,呈三角形起点:锁骨的外侧段、肩峰和肩胛冈止点:肱骨三角肌粗隆作用:使肩关节外展2.臂肌(1)前群肱二头肌位置:臂前部浅层,呈长梭形起点:长头起自肩胛骨关节盂上方,短头起自肩胛骨喙突止点:止于桡骨粗隆作用:主要为屈肘关节,并协助屈肩关节关节屈曲和内收。

肱肌:起自肱骨下半部的前面,止于尺骨粗隆。

屈肘关节。

(2)后群肱三头肌位置:臂后长头—肩胛骨关节盂下方起点外侧头—肱骨背面内侧头—肱骨背面止点:尺骨鹰嘴作用:伸肘关节3、前臂肌(1)前群肱桡肌、旋前圆肌、浅层6块桡侧腕屈肌、掌长肌、指浅屈肌、尺侧腕屈肌拇长屈肌深层3块指深屈肌旋前方肌(2)后群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浅层6块指伸肌、小指伸肌尺侧腕伸肌旋后肌深层5块拇长、短展肌拇长伸肌、示指伸肌小指伸肌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指伸肌尺侧腕伸肌旋后肌拇长展肌拇短伸肌拇长伸肌示指伸肌4、手肌(1)外侧群:位于拇指侧,又称大鱼际作用:屈拇指和使拇指外展、内收、对掌。

(2)内侧群:位于小指侧,又称小鱼际作用:屈小指和使小指外展。

(3)中间群:位于掌心和掌骨之间作用:屈掌指关节、伸指骨间关节和使手指内收、外展。

5.腋窝和肘窝(二)下肢肌前群:髂腰肌 后群:臀大、中、小肌和梨状肌 前群:缝匠肌、股四头肌 内侧群:5块后 群: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 前 群:胫骨前肌、拇长伸肌、趾长伸肌 外侧群:腓骨长肌、腓骨短肌 后 群:小腿三头肌足背肌 足底肌1.髋肌2.大腿肌3.小腿肌4.足1.髋肌(1)前群腰大肌:起自腰椎体侧面和横突,止于股骨小转子。

髂肌:起自髂窝,止于股骨小转子。

作用:使髋关节前屈和旋外。

四肢肌力的分级标准o

四肢肌力的分级标准o

四肢肌力的分级标准o四肢肌力的分级标准引言在临床和康复领域中,评估肌力的分级标准非常重要,可帮助医护人员决定治疗方案,判断康复进展等。

本文将介绍一种广泛采用的肌力分级标准,并为读者提供更好的了解。

肌力分级标准肌力分级标准普遍采用0~5级的评定方法,0级表示无肌力,而5级表示正常肌力。

以下是四肢肌力分级的具体标准:上肢肌力分级•0级:无运动。

当肩部关节处于疼痛或肌肉紧张状态时,常见于颈部和肩部病变。

•1级:肌肉收缩可见,但无任何关节活动。

在这种情况下,肌肉的收缩只能被观察到,而没有运动。

•2级:完成重力消耗的关节活动,但不能抵抗完全消耗的重力。

例如,将手臂抬离身体,在刚开始的时候可以把手放下去,但是会突然失去力量放到肢体本身提供的支持点上。

•3级:能完成抵抗一定的重力但无法抵抗抗重力的关节移动。

•4级:能完成重力的消耗,也能够与重力抗争,但不能抵抗局部或全局的受力。

•5级:正常肌力,可以抵抗全身聚集所有受力。

下肢肌力分级•0级:无运动。

•1级:肌肉收缩可见,但无关节活动。

•2级:完成重力消耗的关节活动,但不能抗争完全消耗的重力。

•3级:能够完成抵抗一定量的重力,但无法抵抗抗重力的关节移动。

•4级:能完成短时间内的腿部抗重力,但在长时间内无法持续比较大的受力。

•5级:正常肌力,可以抵抗全身聚集所有受力。

结论肌力分级标准是评估患者康复情况和疗效的重要指标,有助于医护人员确定治疗方案和制定康复计划,同时也为研究肌肉疾病提供了标准方法。

因此,了解肌力分级标准对医务工作者和患者均十分重要。

注意事项在使用肌力分级标准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确保测量时肌肉处于放松状态。

肌肉收缩或压迫可能会导致严重的误差。

2.对于每个关节和肌群进行分级。

3.在两次测量之间应留有适当间隔,以便肌肉有时间恢复到最佳状态。

4.测量应在相同的位置、时间、工具和技术下进行。

总结四肢肌力的分级标准是诊断、康复和研究工作中的十分重要的指标。

《人体系解剖学》教学课件:四肢肌

《人体系解剖学》教学课件:四肢肌
桡 侧
四、手肌
外侧群 拇对掌肌 拇收肌
深层
内侧群 小指对
掌肌
中间群 骨间掌侧肌 使第2、4、5指内收(向中指靠拢)
四、手肌
深层
中间群 骨间背侧肌
使第2-4指外展
下肢肌 一、髋肌 二(、一大)前腿群肌 21..三阔髂(、腰筋二小肌膜)后腿张腰群肌肌大髂肌肌 四、足肌
经腹股沟韧带深面
髋关节前屈,旋 外,屈躯干
拇长展肌 止于第1掌骨底外侧
拇短伸肌
止于拇指近节指骨 背侧
拇长伸肌 止于拇指远节指骨 背侧
在腕背侧和掌侧有 伸肌腱鞘和屈肌腱鞘 手指掌面有指腱鞘 包在肌腱周围
四、手肌
浅层
内侧群
外侧群
小指展肌
拇短展肌 拇短屈肌
中间群 蚓状肌 屈2-5掌指关节,伸指骨关节
小指短屈肌
绕起 止掌 自 于指 指 指关 深 背节 屈 腱桡 肌 膜侧 腱
起自闭孔膜内面
止于转子窝 6.闭孔外肌 起自闭孔膜外面 止于转子窝
两者都使髋关节旋外
7.股方肌
起自坐骨结节 止于转子间嵴 作用:髋关节旋外
二、大腿肌 (一)前群 1(.二缝)匠内肌侧群 (三)后群 2.股四头肌
屈髋屈膝 膝关节旋内
起自髂前上棘 斜向下内侧
经膝关节内侧 止于胫骨
上端前内侧
2.股四头肌
伸直躯干,防止前倾
2.臀中肌 位臀部外上方 被臀大肌 部分遮盖
3.臀小肌 位臀中肌深面 二肌都起自 髂骨翼外侧面
止于大转子 髋关节外展, 旋内和旋外
4.梨状肌
起于骶骨前面 穿出坐骨大孔 居臀大肌深面 臀中肌内下方 止于大转子 使大腿旋外 将坐骨大孔分成
梨状肌上孔 梨状肌下孔

人体解剖学四肢肌

人体解剖学四肢肌

5、股四头肌
起点:股骨上部 髂前下棘
止点:胫骨粗隆 功能:伸膝关节
6、缝匠肌
起点:髂前上棘 止点:胫骨内上侧 功能:屈膝关节
7、胫骨前肌
起点:胫骨上端 止点:跗骨 功能:伸踝关节
8、小腿三头肌
起点:股骨内外侧髁 胫骨上端
止点:跟骨结节 功能:屈踝关节
四肢肌
四肢肌
江汉大学医学院
四肢肌
叶雁杰
1、三角肌
起点:锁骨外侧半 肩峰 肩胛冈
止点:角肌粗隆 功能:屈伸展肩关节
2、肱二头肌
起点:盂上结节 肩胛骨喙突 桡骨粗隆
止点:三角肌粗隆 功能:屈肘关节
3、肱三头肌
起点:盂下结节 尺神经沟两侧
止点:尺骨鹰嘴 功能:伸肘关节
4、臀大肌
起点:髂骨翼外面 骶骨背面
止点:臀肌粗隆 功能:伸髋关节

6人体系统解剖学四肢肌肉

6人体系统解剖学四肢肌肉

手肌
外侧群 鱼际肌—拇收肌等
内侧群 小鱼际肌
中间群
Ⅰ、Ⅱ、Ⅲ、Ⅳ蚓状肌 —屈掌指关节伸指间关节
骨间背侧肌(4块,外展,协同蚓状肌) 骨间掌侧肌(3块,内收)
上肢的局部记载
(一)腋窝 (二)三角胸肌间沟
(三)三边孔和四边孔
三边孔 (旋肩胛动脉) 四边孔 (旋肱后动脉,腋神经)
(四)肘窝
肱二头肌肌腱, 肱动脉, 正中神经
血管腔隙(股血管)
肌腔隙(髂腰肌和股神经)
股管
股三角 收肌管
Femoral hernia
A femoral hernia is common in women than in men (possibly due to a wider pelvis and femoral canal ). If a loop of intestine is forced into the femoral ring, it expands to form a swelling in the upper part of the thigh.
小腿三头肌 腓肠肌 比目鱼肌 腘肌
2 深层
趾长屈肌,
踇长屈肌 胫骨后肌
足背肌
短伸肌 趾短伸肌
足底肌 内侧群
展肌 短屈肌 收肌
足肌
外侧群
小趾展肌
中间群 小趾短屈肌
趾短屈肌 足底方肌 4条蚓状肌 3块骨间足底肌 4块骨间背侧肌
下肢的局部结构
梨状肌上孔 (臀上血管、神经) 梨状肌下孔 (坐骨神经,臀下血管、 神经,阴部血管、神经)
下肢筋膜
阔筋膜 髂胫束
卵圆窝(隐静脉裂孔) 筛筋膜
上肢肌
(一)前群
肱二头肌 喙肱肌 肱肌

解剖四肢肌

解剖四肢肌

2.臂肌 前群:臂前部,主要有肱二头肌 形态:梭形肌,有长、短二头 起点:长头—肩胛骨盂上结节 短头—肩胛骨喙突 止点:桡骨上端内侧面 功能:屈肘关节和使前臂旋后
2.臂肌 后群:臂后部,主要有肱三头肌 起点:肩胛骨和肱骨 止点:尺骨鹰嘴 功能:是肘关节的主要伸肌
3.前臂肌 前群:前臂前部
可屈桡腕关节、掌指关节、指骨间关节和使 前臂旋前。 后群:前臂后部 可伸桡腕关节、掌指关节、指骨间关节和使 前臂旋后。
四肢肌
四、四肢肌
上肢肌: 细小,数目多,与上肢复杂而灵活
的劳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功能相适应。
下肢肌: 粗大有力,与支持身体和行走等有关
(一)上肢肌
分为肩肌、臂肌、前臂肌和手肌 1.肩肌 分布在肩关节周围,能运动肩关节, 主要有三角肌
形态:倒三角形 起点:肩胛骨和锁骨 止点:肱骨 功能:收缩时,使肩关节外展
临床肌肉注射常选部位之一
位置:臀部皮下 起点:髂骨上部外侧面和骶骨背面 止点:股骨上部后面 功能:使髋关节后伸,临床肌肉注射的常选部位
臀大肌
2.大腿肌 前群:股前部,主要有股四头肌 位置:大腿前面,人体最大的肌肉 起点:髋骨和股骨 止点:胫骨粗隆 功能:屈髋关节、伸膝关节
内侧群:股内侧部 起点:髋骨 止点:股骨和胫骨 功能:使髋关节内收
4.手肌 位于手掌,可分为外侧、内侧和中间三群。 外侧群较发达,形成丰满的隆起,称鱼际,可 使拇指做内收、外展、屈和对掌等运动。
(二)下肢肌
分为髋肌、大腿肌、小腿肌和足肌
1.髋肌 前群:主要有髂腰肌
位置:髂窝和脊柱腰段外侧 功能:收缩时,使髋关节前屈并旋外,
若下肢固定,可使躯干和骨盆倾斜 后群:主要有臀大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背阔肌
和旋外。萎缩时产生“方肩”
2.冈上肌
肩胛下肌
作用:使肩关节外展。
3.冈下肌
作用:使肩关节旋外。
4.小圆肌
作用:使肩关节旋外。
5.大圆肌
作用:使肩关节收和旋内。
6.肩胛下肌
作用:使肩关节内收和旋内。
.
三角肌
3
肩胛下肌
冈下肌
.
冈上肌
4
肌腱袖或肩袖: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 肩胛下肌的腱纤维编入肩关节囊。
3.中间群 (1)蚓状肌 4块 (2)骨间掌侧肌 3块 (3)骨间背侧肌 4块
骨间背侧肌 小指对掌肌
骨间掌侧肌
.
屈肌支持带 小指短屈肌 小指展肌 蚓状肌
拇对掌肌
16
蚓状肌
.
17
骨间掌侧肌
骨间背侧肌
.
18
(五)上肢的局部记载
1. 腋窝 前壁:胸大、小肌; 后壁:肩胛下肌、大圆肌、背阔 肌和肩胛骨; 内侧壁:上部胸壁和前锯肌; 外侧壁:喙肱肌、肱二头肌短 头和肱骨。 顶:锁骨、肩胛骨的上缘和第1
(3)足母长伸肌
作用为伸踝关节、伸足母趾
腓骨长肌 腓骨短肌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外侧群 腓骨长肌 腓骨短肌
作用:使足外翻和屈踝关节(跖屈)。
.
趾长伸肌 胫骨前肌 足母长伸肌
28
腓肠肌内侧头
3.后群 (1)浅层
小腿三头肌 腓肠肌 比目鱼肌
跟腱
腓肠肌外侧头 比目鱼肌
前位时,能使其旋后。
(2)喙肱肌
作用:协助肩关节屈和内收。
(3)肱肌
作用:屈肘关节。
2. 后群 肱三头肌
肱三头肌外侧头 肱三头肌长头 肱三头肌内侧头
作用:伸肘关节,长头还可
使肩关节后伸和内收。
.
7
.
8
(三)前臂肌
1.前群(9块,4层排列)
(1) (第一层)浅层 有5块肌 旋前圆肌
•肱桡肌
肱桡肌
作用:屈肘关节。
的膝关节旋内。
(2)股四头肌 四个头:股直肌、股内侧肌、 股外侧肌和股中间肌。
作用:是膝关节强有力的伸肌,股
直肌还可屈髋关节。
2.内侧群 5块肌
耻骨肌 长收肌 缝匠肌 股直肌 股薄肌 股外侧肌 股内侧肌 股中间肌
(1)耻骨肌
(2)长收肌
(3)股簿肌
.
26
(4)短收肌
(5)大收肌
作用:主要使髋关节内收。
3.后群 (1)股二头肌 (2)半腱肌 (3)半膜肌
作用:后群3块肌可以屈膝关节、伸髋关节。
缝匠肌
耻骨肌
长收肌 短收肌 大收肌 长收肌 股薄肌 半腱肌 股二头肌长头
股二头肌短头 半膜肌
.
27
(三)小腿肌
1. 前群
有3块肌
(1)胫骨前肌
作用:伸踝关节(背屈)、使足内翻。
(2)趾长伸肌
作用:伸踝关节、伸趾。
•旋前圆肌
作用:使前臂旋前、屈肘关节。
•桡侧腕屈肌
作用:屈肘、屈腕和使腕外展。
•掌长肌
作用:屈腕和紧张掌腱膜。
•尺侧腕屈肌
作用:屈腕和使腕内收。
(2)第二层
•指浅屈肌
作用:屈近侧指骨间关节、屈掌
指关节和屈腕。
.
掌长肌 桡侧腕屈肌 尺侧腕屈肌
指浅屈肌
掌腱膜
9
(3)第三层 有2块肌
•拇长屈肌
作用:屈拇指指骨间关节和掌指
肋围成
底:腋筋膜、浅筋膜及皮肤构成。
.
19
2.三边孔 (三边间隙) —旋肩胛动脉
四边孔 (四边间隙) —旋肱后动脉及腋神经
肱骨 三边孔
肩胛下肌
大圆肌
小圆肌
四边孔 肱三头肌长头
.
20
3.肘窝
边界
上界:肱骨内外上髁连线 下外:肱桡肌 下内:旋前圆肌 底:肱肌、旋后肌 顶: 肘前区深筋膜
肱二头肌腱膜
内容 肱二头肌腱
关节。
•指深屈肌
作用:屈第2~5指的远侧指骨间 关节、近侧指骨间关节、掌指关节和屈
腕。
(4)第四层 •旋前方肌
作用:使前臂旋前。
肱桡肌 旋前圆肌
桡动脉 指深屈肌
拇长屈肌
旋前方肌
.
10
指浅屈肌
.
11
.
12
2.后群(10块)浅、深两层 (1)浅层 有5块肌
•桡侧腕长伸肌
肘肌
作用:主要为伸腕,还可使腕外展。
(6)股方肌
作用:使髋关节旋外。
(7)闭孔外肌
作用:使髋关节旋外。
.
24
臀肌注射安全位置
十字法。从臀裂顶点向 左或向左作一水平线, 然后从髂嵴最高点作一 垂直线,这样一侧臀部 被划分成4个象限,其外 上象限为注射部位
“臀肌挛缩症” 蛙腿
苯甲醇注射液
.
25
(二)大腿肌
1.前群 (1)缝匠肌
作用:屈髋和屈膝关节,并使已屈
运动系统
肌学
(muscular-system)
主讲人:曹雷
Department of Human Anatomy,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
2
四、上肢肌 (一)肩肌(上肢带肌)
肩胛冈 冈上肌
冈下肌
小圆肌
1.三角肌
作用:外展肩关节,前部肌束使肩
大圆肌
关节屈和旋内,后部肌束使肩关节伸
前面观
后面观
.
5
肩关节周围炎又称漏 肩风、五十肩、冻结肩, 简称肩周炎,是以肩关 节疼痛和活动不便为主 要症状的常见病症。本 病的好发年龄在50岁左 右,女性发病率略高于 男性,多见于体力劳动 者
.
6
喙突
肱二头肌长头
(二)臂肌
肱二头肌短头
1. 前群
(1)肱二头肌
作用:屈肘关节;当前臂在旋
喙肱肌
肱肌 肱二头肌
•桡侧腕短伸肌
作用:伸腕、腕外展。
•指伸肌
作用:伸指和伸腕。
•小指伸肌
作用:伸小指。
尺侧腕屈肌 尺侧腕伸肌
小指伸肌
•尺侧腕伸肌
作用:伸腕,使腕内收。
.
桡侧腕 长伸肌 桡侧腕 短伸肌 指伸肌
拇长展肌 拇短伸肌
13
(2)深层
也有5块肌
尺侧腕伸肌 肘肌
•旋后肌
作用:使前臂旋后。
•拇长展肌
尺侧腕伸肌
•拇短伸肌 •拇长伸肌
(桡尺) 肱A及其分支、V 正中神经
.
21
4.腕管
指浅、深屈肌腱 拇长屈肌腱 正中神经 (9根肌腱,1根神经)
.
22
五、下肢肌
阔筋膜张肌
(一)髋肌(下肢带肌)
1.前群 3块肌
(1)髂腰肌 腰大肌 髂肌
作用:使髋关节屈和旋外。
(2)腰小肌 作用:紧张髂筋膜。
(3)阔筋膜张肌 作用:使阔筋膜紧张并屈髋。
示指伸肌 小指伸肌腱
•示指伸肌
.
桡侧腕长伸肌 指伸肌 旋后肌 桡侧腕短伸肌
拇长展肌 拇短伸肌 拇长伸肌 指伸肌腱
14
鼻烟窝
.
15
(四)手 肌
拇短屈肌 拇短展肌 拇收肌
1.外侧群—鱼际 (1)拇短展肌 (2)拇短屈肌 (3)拇对掌肌 (4)拇收肌
2.内侧群—小鱼际
(1)小指展肌 (2)小指短屈肌 (3)小指对掌肌
.
腰大肌 腰小肌 髂肌
23
2.后群 臀肌,有7块
臀中肌 臀小肌
(1)臀大肌
梨状肌
作用:使髋关节伸和旋外。 (2)臀中肌 (3)臀小肌
闭孔内肌 臀大肌
作用:二肌作用相同,使髋关节外 展,前部肌束能使髋关节旋内,后
部肌束则使髋关节旋外。
(4)梨状肌
股方肌
作用:使髋关节展和旋外。
(5)闭孔内肌
作用:使髋关节旋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