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言学作业
认知语言学

F. de Saussure regarded language as a well-defined object like an edifice; meaning, correlative to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one another. Sapir’s definition (1921) “Language is a purely human and noninstinctive method of communicating ideas, emotions and desires by means of voluntarily produced symbols.”
Stimulus-Response(Bloomfield); 言语行为与其效果:但言与行毕竟是两回事
Intentionism(意向)
与讲话人意向、目的联系起来
Use Theory
后期维氏在“实指教学”的启发与鼓励下断然翻案: “‘5‘这个词...根本谈不上有意义...有的只是它究 竟是如何被使用的...(1964:3)”。所以/‗faiv/与 “5‖的命名关系名存实亡,“每一个记号就其本身 而言都是死的。...它的生命在于它的使用。(1964: 128)”。 问题:①使用前,没意义? ②不用就没意义?
3.1Cognitive Views
Experiential View 很多语言学著作和教材都谈到了语言的性 质, 如交际性、社会性、符号性、系统性、 全民性、民族性、任意性、生成性、超时空 性、心智性等。 不同的语言学派往往强调语言的不同性质, 如结构主义语言学更强调语言的符号性、系 统性、任意性; 社会语言学更强调语言的社 会性和交际性; 转换生成语法学派更强调语 言的心智性和生成性; 而认知语言学则更强 调语言的体验性和认知性。
刘润清《新编语言学教程》章节题库(认知语言学)【圣才出品】

第10章认知语言学I. Fill in the blanks.1. ______ is the mental process of classification, while ______ is the products of the preceding process.【答案】Categorization; category【解析】范畴化是人类对经验进行分类的过程。
范畴是范畴化的产物。
2. ______ is an approach to the analysis of natural language that focuses on language as an instrument for organizing, processing, and conveying information.【答案】Cognitive linguistics【解析】认知语言学是一种研究自然语言的方法,集中研究语言组织,处理与传达信息的作用。
3. There are three aspects in basic-level categories: ______, ______ and ______.【答案】perception; communication; knowledge organization【解析】基本层次范畴的三方面:感知,交流和知识系统。
Ⅱ. Multiple Choices.1. In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which is not a metonymy?A. The sax has the flu today.B. Watergate changed American politics.C. Wall Street is in a panic.D. She is the apple in her parents’eyes.【答案】D【解析】其他三句为转喻,D为暗语。
认知语言学英语作文范文

在当代社会,英语已成为全球通用的语言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作为一名资深的英语老师,我见证了许多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的挑战和成长。
本文将分享一些关于如何通过认知语言学来提高英语水平的经验和见解。
首先,认知语言学是一种研究语言和思维之间关系的学科。
它认为语言不仅仅是一种交流工具,更是我们认知世界的方式。
在教授英语时,我鼓励学生从认知的角度去理解语言,而不仅仅是记忆单词和语法规则。
例如,当教授动词时态时,我不仅仅告诉学生规则,而是让他们通过实际情境去体验和理解时态的用法。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时态在不同情境下的意义,从而更自然地运用它们。
此外,认知语言学还强调语言的创造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造新的句子和表达方式。
这种创造性的练习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激发他们对英语的兴趣。
我还发现,通过比较母语和英语之间的差异,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的语法结构。
例如,中文和英语在表达方式上存在很大差异,通过比较这些差异,学生能够更快地掌握英语的表达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我也注意到了文化因素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
英语不仅仅是一种语言,更是一种文化。
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语言的含义和用法。
因此,我在课堂上经常引入相关的文化元素,如英语国家的节日、习俗等,让学生在了解文化的同时,提高语言能力。
然而,学习英语并非易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挫折。
作为一名老师,我认为鼓励和支持学生是非常重要的。
我会耐心地解答学生的问题,给予他们积极的反馈,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
总之,通过认知语言学的方法,我们可以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习英语。
这不仅需要老师的努力,也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创造性思维。
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教,用心去学,每个人都能够掌握这门美丽的语言。
作业我对语言学的认识

我对语言学的认识语言学,顾名思义,是研究语言的科学。
语言是语言学的研究对象。
语言现象是人类社会普遍具有的现象,是人类生活中最司空见惯的现象。
语言现象在我们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
我们日常生活中总是以言语的形式与他人交流互动。
语言学就是研究我们日常生活交际中所使用的语言的发展规律以及语言所表现的结构,当然这个语言既包括声音形式的口语,也包括了我们读书看报所涉及的书面语。
语言现象是最早纳入人类研究视野的现象之一。
语言学的发展也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古城。
中国、印度、希腊-罗马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在传统语文学的研究上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其中,中国传统的语言研究主要是围绕着解读文言文典籍的需要进行的。
语言本身的构造很复杂,需要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进行研究。
通常来说,语言系统大致可以分为语音、语法、词汇等几个子系统。
正是这几个子系统才会构成纷繁复杂的语言结构。
也正是因为语言结构的复杂,变化多端,所以我在学习的过程中才会困难。
由于语言用于日常交际互动,语言与社会生活也有密切的关联。
语言既有自身结构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同时也与人类自身以及社会环境存在着密切的关联。
语言学除了关注语言本体的结构性质和发展规律,同时也要探究语言系统与人、与社会之间错综复杂的联系。
可以说,语言的发展变化是随着时代发展变化而变化的,语言的变化反应这社会生活的变迁。
语言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关系,是语言研究的最根本的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思想的进步,语言学和各个时代的自然科学思潮同样体现出密切的相关性。
语言学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联系的桥梁。
在历史上,语言研究曾为解读古代经典、继承传统文化提供了基本保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体系的完善,语言学的应用价值越来越广泛。
语言学在科学发展中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语言学既有作为基础学科的魅力和学术价值,同时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是一门既有悠久历史又具有科学前沿性的充满活力的科学。
那语言的功能有什么呢?第一功能是社会功能。
期末考核作业

试论认知语言学对二语习得的不同解释在认知语言学领域,二语习得研究被看作认知科学的一个分支。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结构与人的概念知识、身体经验以及话语功能有关,把语言习得纳入人的基本认知能力的范畴。
作为认知能力的一部分,语言学习从一开始就受到认知的合理性制约。
语言具有符号性,语言符号既能反映客观世界各种事物与关系,又能反映主观世界的各种意念与思想。
二语习得研究的3个重要组成部分分别为语言输人与输出研究,习得者内部与外部因素研究和中介语系统研究。
在认知语言学领域,这3个部分更是紧密联系,互相影响。
认知语言学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无论是在国际还是在国内都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主要集中于探讨认知语言学理论并应用这些理论来描述英语,汉语等具体的语言习得。
最这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成熟,其研究成果不断的被应用于二语习得中来。
认知语言学对语言习得基本观点主要是从母语习得和二语习得两方面进行讨论。
主要为:母语是以具体用法为基础逐步习得的。
习得语言就像其他复杂的认知活动一样,从具体的食物中提炼出抽象结构或图式。
二语习得与其他知识一样,是通过经验学会的。
学习者从输入中接触到众多的形符,通过加工后作为类符储存起来。
而后通过归纳概括出高层次的类符。
在此过程中有两类因素至关重要,主观因素是学习者的动机和注意,客观因素是语言的频率。
因此二语习得应重视在具体语境的具体用法。
儿童习得常规结构和非常规结构的方式相同,都是通过一般的学习机制获得的。
儿童的语言发展依赖于人类共有的认知和社会过程,主要包括意图识别和文化学习,类比于结构映衬,结构合并。
二语习得也是如此。
二语习得本质上是与母语习得相同的,他们都受到下列因素的影响:频率,提示与结果关系的关联度,多个提示之间的竞争,凸显度,但除此之外,二语习得还受到母语知识的遮蔽和阻断等因素的影响。
二语习得要充分利用语言的动因着重从相似性和语言意识方面强调,要认识到语言的动因在二语习得中的重要性。
认知语言学考试题目

From 1964 to 1976, Frank William Abagnale successfully impersonated a co-pilot in Pan American Airways; a chief resident pediatrician at a Georgia Hospital; an assistant attorney general for the state of Louisiana.1. Feature Comparison ModelWearing a hat or a cap: FBI manAfter Frank successfully escaped and reluctantly left Brenda alone on the eve of wedding ceremony, he told Brenda to meet him at the Miami Airport International at 10 o’clock. So Brenda was standing in front of the gate of the airport, and waiting for the appearance of Frank. When Frank stepped out of his car, he suddenly recognized that men with hat or cap were scattering around Brenda, in streets, in cars or on top of the building. As is clear known to Frank that wearing a hat or a cap is the feature of being a FBI man, Frank had to get back into his car and left Brenda again, for he clearly knew that he would very likely to expose himself if he wanted to pick Brenda up at the gate of the airport.Using the word “concur”: doctor or pediatricianIn order to well impersonate a doctor, Frank learned some jargons in the video of a surgery such as “Do you concur with …” As for Frank, he believed that doctor would often say the word “concur”when seeking agreement of other doctors. So when he was a chief resident pediatrician at a Georgia Hospital, he used the same word by saying “Do you concur?” Confused by Dr. Harris, he replied, “Concur with what?”“Concur with what Dr. Ashland just said?”As we can see, Frank skillfully used the word “concur” to show he was not a fake doctor but a professional. Mentioning of the jury and the defendant: a lawyerIn order to well impersonate a lawyer, Frank learned some words from the video in which the jury and the defendant have been mentioned. In reality, however, it was a preliminary hearing. There was no defendant, nor jury. It was just the judge and Frank himself present at the court. Thus, the judge cried out to Frank, “What in hell is wrong with you?” As we can see, what applied to the video did not applied to the real situation happened to Frank, yet Frank just remembered that as a lawyer, he must mention the jury and the defendant. It’s a feature of the court.2. Prototype Approach Prototype of FamilyAs a child growing in a broken family with his mother deviated, Frank strongly desired a perfectly warm family with his parents being together happily. In this film, the reason why Frank attempted to escape time and time again was that he wanted to try his best to united his ever broken family, to bring his mother back to his father again. As we can find such evidence in the film as,1. After Frank was engaged to Brenda, he wanted to use the opportunity of his wedding ceremony to bring his mother back. He also wanted to buy beautiful dress for his father, making him a ever handsome young man who had won his mother back home from a dance party filled with 1600 young men. But after Frank learned the news that his mother had already married, he completely gave up his last hope and run away.2. When Frank was with Brenda’s family that night, he saw Brenda’s parent were romantically watching TV together, holding and embracing with each other. Frank also wished that his parents could be together like this couple.3. When he learned the news that his father had died of an accident and his mother were happily living with another guy with a four-year-old daughter, he was totally defeated and asked Carl to take him into the car; he had no hope or courage to resist any hardship in his life.From the evidence mentioned above, we can see that Frank has a perfect example of what a familyis, of what a warm family should be, for him a warm family is a harbor of his life full of vicissitude.。
认知语言学

THE +BILLIARD BALL+ METAPHOR (1) after being activated by the touch of the cue(球杆) (2) the white ball is pushed against another ball, and then part of the original energy is transmitted to the second ball, which hits a third ball again and transmits energy to it and so on. (3) the remaining energy is absorbed by the cushioned edges or by the pockets of the billiard table.
Susan
is peeling a banana. subject=agent Susan loves bananas. subject=experiencer The hammer breaks the glass. subject=instrument The glass broke. subject=patient
Susan
resembles my sister. Susan is peeling a banana. Susan loves bananas. The hammer breaks the glass. Susan has a large library. Susan received the present . Susan swam the Channel. The garden is swarming with bees. There was a loud bang.
《神经认知语言学》练习题

《神经认知语言学》练习题(2009)一、简答题1. 阐述汉语与英语在视觉识别上的区别。
提示:(1)汉语是汉字是从词符文字过渡到词素文字的典型,而英语属于纯音素文字;(2)汉字构造复杂,符号繁多,每个汉字具有多层次的分析性和高度的综合性。
它的排列是多向行进的,由上下、左右、内外三种基本位置排列组合而成,呈三维结构。
而英语与语音的关系密切,其字形构造简单,为单向线性排列的视读单位,以先左后右一维结构的形式呈现在读者眼前,形成的视觉映像复杂程度较低。
2. 应用所学的神经认知语言学知识,分析“能否在翻译能力测试时,只运用汉译英或英译汉的单一题型?”,并阐述你的理由(300字以内)。
提示:(1)相关研究表明:通过fMRI技术揭示了汉语双语者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前向翻译(汉-英)和后向(英-汉)引起的脑激活模式不同,【前向翻译主要激活了背侧前额叶,而后向翻译主要激活双侧颞极】。
说明前向翻译和后向翻译存在不同类型的语义加工。
(2)翻译能力的测试是综合能力的反映。
需要测试了解被试两种完全不同的能力。
3. 简述皮层四大语言中枢的定位。
提示:四大语言中枢是:Broca区、Wernicke区、阅读中枢和书写中枢。
(1)Broca区: 位于额下回后部(44、45)。
(2)Wernicke区:位于颞上回(42、22)区皮质。
(3)阅读中枢:位于顶下小叶的角回,即39区,。
(4)书写中枢:位于额中回后部(6、8)。
二、判断题1.崔刚(2001)撰写的英文专著《失语症的口语表达障碍研究》一书是国内第一部从语言学角度研究失语症的专著。
(T)2. 就句子的生产时间而言,主动句所需时间最短,其次是把字句,被字句生成时间最长。
(F)3.主动句法结构与被动句法结构在大脑结构中表现出一种相对独立而又互相联系的平行式储取机制。
(T)4. 在中文大脑词库中的形、音、义码关系中,形和义结合较牢固而形和音结合较脆弱。
(F)5.王德春等(1997)编著的《神经语言学》一书是目前国内唯一系统介绍神经语言学的著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知语言学概述摘要:本文主要根据研究认知语言学学者的研究成果中摘录了部分内容,试图通过他们较成熟的研究成果和总结帮助初学者了解认知语言学这门课程。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语言认知认知语言学是认知科学与语言学结合的一门边缘学科,在最近十几年内受到了语言学界的青睐,国外关于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而国内认知语言学的研究也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认知语言学向占主导地位的、以乔姆斯基为首的转换生成语言学发起了挑战,语言学家也进一步地深入研究、证实。
本文主要阐释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基础、研究范围、研究方法,学界对认知语言学的评价等几个方面。
一、认知语言学的一些基本理论基础1、哲学理论基础。
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以客观为基础,主客观相结合的经验现实主义(简称经验主义)为哲学依据。
经验主义认为没有绝对客观的现实,也没有完全离开客观现实而独立存在的感知和思维。
经验主义强调经验在人的认知和语言中的重要性,而人类的经验源于人与大自然(物理的、生理的),人与人(社会的、文化的)之间的相互作用,来源于人类自身的感觉动力器官和智力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吃、穿、住、行)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社会、政治、经济、宗教等)。
但大脑不是象一面镜子一样一成不变地反映客观世界,而是具有自身的认识事物的结构和规律。
每一种经验都遵循一定的规律,具有一定的结构,正是这种多维的结构构成了经验的完型。
因此,客观现实反映在大脑中形成了认知世界或认知结构。
认知语言学就是研究这一认知结构及其规律对语言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对传统的范畴理论、知识、意义、理解、语言、推理、真理等都提出新的解释。
(赵艳芳,2000)2、心理学理论基础。
认知语言学继承和发展了心理学中关于经验联想主义和认知心理学的一些观点,崇尚皮亚杰的相互作用论,批判其他人认为的大脑是人体的“指挥中心”的观点。
它从人的生理基础出发,认为大脑与人身不可分,提出了“身在心中,心在身中”观点,即认为大脑的认知是以自身为基础向外扩展的,大脑的思维开始于大脑所存在的、与外界发生作用的人自身。
认知是人对客观世界的感知与经验的结果,是人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产物。
认知最基本的要素是基本范畴和动觉图式,而基本范畴和动觉图式是通过人自身与外界发生作用而直接被理解的,其他概念和范畴是通过隐喻认知和转喻认知模式而间接被认识的。
认知具有自己动态的完整结构和模式,不是机器可以模拟的(王廷,汪安圣,1996)。
乔姆斯基认为人的智能结构和认知能力是人类大脑生物结构所固有的,人类所有的知识都是从天赋予的大脑结构特征中来的。
人类习得语言是人类先天具有习得语言的特殊机制的结果,即“语言习得机制”。
它是在人们无法了解语言在人的大脑中是如何生成,理解,而儿童又能在较短的时间里习得复杂的母语的背景下提出的一种假想。
Chomsky的普遍语法认为人类大脑中先天存在一种跨越不同语言的语法通则,语言获得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普遍语法”向个体语法(即特定语言的语法)转化的过程。
假如没有这种天赋,在语言数据输入不充分的情况下,语言习得将不可能产生。
也就是说,语言习得,包括二语习得是人类先天具备的语言习得机制的产物。
由这一假说派生的“管约理论”、“原则—参数语法”、“最简理论”都根本上继承了原则,即人类有一个与生俱来的、自足的形式系统,这是生物进化的结果给人类的语法设定了原则(尚亚宁,雷宏友,2008)。
3、语言学理论基础。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人的智能活动之一,是人类认知的一个组成部分,两者有着密切的联系。
语言是人类普遍认知组织的一部分,它产生于个体认知发展的一定阶段。
一方面,语言的发展以最初的认知发展为前提;另一方面,语言的发展又促进了认知的发展。
1)认知发展先于语言,并决定语言的发展,语言是认知能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有认识了的事物才能用语言表达。
而且,从个系和种系认知能力发展的观点看,认知具有前语言阶段,即认识了的事物还尚未发展到具有外在语言符号的阶段。
就此而言,认知是决定性的。
2)语言能促进认知的发展皮亚杰曾经说过,语言不能包括全部的认知能力,也不能决定认知能力的发展,但能促进认知能力的发展。
(桂诗春,1985)语言的产生对认知能力的发展起很大的促进作用。
一方面语言能帮助人们更好地思维和认知新事物。
而且,人们可以借助于己有的语言更好地认识具有一定关联的新事物。
另一方面,有了语言,人们才可以交流思想,交换信息,增加经验,从而互相沟通认识,互相调整、适应、趋同,促进种系和个体认知的发展。
3)语言是巩固和记载认知成果的工具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全部过程有两个:一是通过直接经验,二是通过间接经验。
对一个人来说是间接经验的东西,其实是他人或前人的直接经验。
人的直接经验和认知只有通过语言(口头或文字的)才能表达、交流、记载、保存,从而传给下一代,成为后人间接的认知成果。
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也只有依靠语言才能变个人的为集体的,变集体的为社会的、全人类的,形成全人类共同的认知成果,一代一代传下去,不断积累,不断巩固。
二、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范围就语言本身而言,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不完全是形式的东西,不是一套规则系统,不能用生成和转换以及对形式描述的方法来对语言共性进行解释。
语言的词汇和语法结构都是不同层次的语言单位,是形式与意义相结合构成的具有内在结构的象征符号,具有真实的认知地位。
句法的不同形式来自并反映不同的语义。
语义不是基于客观的真值条件,而是对应于认知结构,表层形式的句法结构又直接对应于语义结构,所以,认知语言学认为语义结构才是语言研究的重点。
语言的意义不限于语言内部,而是植根于人与客观世界的互动的认知,植根于使用者对世界的理解和信念。
因此,语义知识和语用知识是不可分的,而语言形式是认识、语义、语用等形式之外的因素促动的结果。
总之,认知语言学在对认知科学一些基本问题进行深刻反思后而形成的新的认知观基础上建立的,是批判地继承和创新的结果。
认知语言学的认知结构完形的组织原则来源于格式塔心理学,它的主客观互动的信念显然来自皮亚杰的心理发展的相互作用论。
认知语言学也接受了认知心理学中关于原型和范畴的研究。
意象、图式和扫描的观念直接受到认知心理学关于表象和知觉研究的启发。
认知语言学的一个最基本理论主张是,语义和句法之间存在着一对一的映射关系。
这一论断包括以下两层意思:1)任何两个同素不同构的语法格式必然有不同的语义值,任何不同的语义结构都对应于不同的语法结构。
2)任何语法标记都有自己的语义值。
三、认知语言学的理论研究方法1、框架语义学是研究词义及句法结构意义的一种方法。
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菲尔莫就一直从事“语义框架”(semantic frame)的研究。
由于语义框架这一概念在认知语言学的许多研究领域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研究语义框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框架语义学认为,要理解词语的意义,就必须首先具备概念结构,即语义框架的知识。
语义框架为词义的存在及其使用提供了背景和动因。
词语可以通过其所在的语言结构,按照一定的原则或方式选择和突出基本的语义框架的某些方面。
因此,解释词语的意义和功能,就可以按照这样的思路进行:首先描写词语的基本语义框架,然后对选择方式的特点加以详细刻画。
(文旭,2002)2、认知语法是兰格克的语言学理论,最初称为“空间语法”(Space Grammar)。
该理论认为,词汇与语法形成一个连续统,其描写只包括符号结构,并且所有语法成分都是某种概念输入的结果,尽管这种概念输入可能是抽象的或多余的。
一个符号成分,词汇的或语法的,通常是多义的,具有一个以典型为中心的相关意义的家族,其中一些意义与另外的意义具有图式相关性。
认知语法认为,意义是一种心理现象。
心理经验的各个方面都具有潜力作为一个语言表达式意义的一部分,以这种方式起作用的概念被称为“认知域”。
概念的范围可以从基本的时间、空间、颜色概念到更高级别的概念,如概念合成物,甚至是整个知识系统。
认知域的范围也是从丰富而详细的概念结构到高度抽象的意象图式(image schemas),而这些意象图式是认知结构和认知发展的基础。
某些复杂概念也是基本的,它们存在于我们的经验中,在语言和认知中起着重要作用,兰格克把这种复杂概念称为“概念原型”(conceptual archetype)。
(文旭,2002)3、认知语义学的基本思想可以概括为下列几点:概念在大脑中并不以孤立的原子单位出现,其理解要依赖由背景知识组成的语境;心智或大脑中语义表征与经验世界之间的关系,认知语义学认为,心智在语义结构的建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并以某种方式对世界经验进行概念化。
不同的说话人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对相同的经验进行概念化,这样,语言的许多方面,特别是语法结构、词语以及语法的屈折变化等,就可以看成是对不同经验进行概念化的编码;范畴结构的研究方法,认知语义学认为范畴有一个内部结构,通常称为“典型结构”,即是说,一个范畴涉及范畴成员之间的关系,而范畴延伸的关系就是一个范畴中典型成员与边缘(非典型)成员之间的关系;隐喻和转喻在生成语言学中被看成是语言的偏离现象,常被忽视或不予研究,但在认知语义学中,隐喻和转喻却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被认为是“我们对抽象范畴进行概念化的有力的认知工具”;认知语义学中最重要的语义结构是意象图式,它们是隐喻的基础,并与人类的经验紧密相关;雷科夫和约翰逊认为,像“容器”、“路径”、“系联”这样的意象图式是最基本的意义载体,人们根据这些意象图式可以理解和认知更复杂的概念。
(文旭,2002)4、句式语法是语法分析的一种方法。
在句式语法里,句法、语义以及语用信息是同等重要的,任何一方都不能独立于其他两方而起作用。
句式语法采纳了传统语法的观点:语法是由形式和意义的规约对应组成的,即语法句式。
句式语法的这种非模块特征实际上是把形式和意义看成是一个语法成分的一部分,而不是语法中彼此独立的成分。
句式语法特别强调这样一个事实:“语用信息”可能与特殊的语言形式具有规约的联系,从而组成语法句式。
(文旭,2002)5、心理空间理论是研究自然语言意义的一种方法。
该理论认为,要理解语言的组织结构就要研究人们谈话或听话时所建立起来的域(do-main),以及人们用成分(elements)、角色(roles)、策略(strategies)和关系(relations)建构的域,这些域就是心理空间,它们不是语言自身的一部分,也不是语法的一部分。
心理空间虽不是语言表征的隐藏层次,但语言离开了它们是无法表征的。
(文旭,2002)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认知范式中的诸多理论方法虽有一定差别,但它们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互一致的,具有共同的研究目标和基本原则。
四、对认知语言学的评价认知语言学把语言看作是一种认知活动,是以认知为出发点,研究语言形式和意义及其规律的科学,“是基于人们对世界的经验和对世界进行感知和概念化的方法来研究语言的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