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全国中考真题化学分类训练 (八)
2023年全国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物质的分类

物质的分类判断物质的类别4.(2023青海)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A.Fe2O3B.Na2SO4C.Ca(OH)2D.HNO310.(2分)(2023•扬州)《天工开物》记载“泥瓦罐载铜十斤,继入炉甘石六斤……,即成黄铜”。
炉甘石的主要成分为ZnCO3,ZnCO3属于()A.氧化物B.酸C.碱D.盐10.(3分)(2023•郴州)胃舒平治疗胃酸过多的化学反应为:Al(OH)3+3HCl═AlCl3+3H2O,其中未涉及的物质类别是()A.酸B.碱C.单质D.氧化物5.(2分)(2023•永州)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
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A.O3B.KMnO4C.CaO D.H2SO44.(2分)(2023•株洲)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在飞船太空舱里,常用铁酸镍[Ni(FeO2)2]作催化剂将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转化为氧气。
Ni(FeO2)2属于()A.氧化物B.酸C.碱D.盐8.(2分)(2023•怀化)下列物质的俗称,化学式和物质类别不一致的是()A.水银—Hg—单质B.生石灰—CaO—氧化物C.熟石灰—Ca(OH)2—碱D.纯碱—Na2CO3—酸3.(2分)(2023•鄂州)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水泥砂浆B.液态氮C.汽水D.洁净的空气1.(1分)(2023•宜昌)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自来水B.红糖水C.蒸馏水D.矿泉水4.(2分)(2023•恩施州)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A.干冰B.硫粉C.硝酸铵D.医用酒精5.(1分)(2023•天门)分类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下列分类正确的是()A.纯净物:天然气B.盐:氯化钙C.混合物:冰水混合物D.碱:碳酸钠3.(2分)(2023•天津)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澄清石灰水B.汽水C.冰水混合物D.海水1.(2分)(2023•陕西)碳元素是组成物质种类最多的元素。
全国各地中考化学分类:综合题综合题汇编及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综合题1.在牙膏中常用轻质碳酸钙粉末作摩擦剂。
小雪同学在实验室以石灰石(杂质不反应也不溶于水)为原料制取轻质碳酸钙钙和氢氧化钠。
(1)在制取过程中固体M的俗称是___________,操作②的名称是________。
(2)为了验证加入Na2CO3溶液后,得到的NaOH溶液中是否含有Na2CO3,可取少量溶液加入_________(填序号)进行检验。
A 无色酚酞B 氧化铁C 稀盐酸(3)实验室也可用Ca(OH)2溶液与Na2CO3溶液反应制取少量的NaOH溶液。
取2000gCa(OH)2溶液逐滴滴加10.6%Na2CO3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所加Na2CO3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①当加Na2CO3溶液至A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写化学式)。
②滴加10.6%Na2CO3溶液至C点时,求所得不饱和溶液的质量________。
【答案】生石灰;蒸发结晶 C Ca(OH)2、NaOH 2095g【解析】【详解】(1)M为石灰石高温分解产生的氧化钙,俗称是生石灰;操作②是从溶液中得到晶体,故是蒸发结晶;(2)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会冒泡,故可通过加入稀盐酸进行检验;(3)①A点Ca(OH)2还未反应完,故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有Ca(OH)2,同时还有Ca(OH)2和Na2CO3反应生成的NaOH;②由图像知加入50g10.6%Na2CO3溶液时完全反应,设完全反应生成CaCO3的质量为x2233Ca(OH)+Na CO=CaCO+2NaOH10610050g10.6%x106100=50g10.6%xx=5g⨯⨯故溶液质量为:100g2000g5g2095g+-=2.化肥对粮食增产有着非常重要的贡献(1)硫酸钾和硝酸钾是常见的两种化肥,其中属于复合肥的是__________,请简述区分硫酸钾和硝酸钾的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硫酸铵是一种速效氮素化学肥料,小雪在实验室发现一瓶(NH 4)2SO 4溶液,设计了以下实验测定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①取出10.0g(NH 4)2SO 4溶液置于一个洁净的烧杯中。
专题08 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2021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训练(第01期)(教师版含解析)

专题08 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1.(2021·湖北随州)化学学习常用化学思维去认识和理解世界,下列说法错误的个数有(1)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比为1:8(2)x=4(3)该反应为化合反应(4)乙可能是催化剂(5)若甲与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3;则其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3:16。
A.1个B.2个C.3个D.4个【答案】D【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10+5+12+20=8+5+30+x,x=4;【详解】(1)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比为(10-8):(30-12)=1:9,错误;(2)x=4,正确;(3)该反应中甲、丁质量减少为反应物,丙质量增加为生成物,反应符合多变一特点,为化合反应,正确;(4)乙质量反应前后不变,可能不参与反应、可能是催化剂,正确;(5)反应的甲与丁质量比为(10-8):(20-4)=1:8;若甲与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3;设甲、丁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a、b,则有2a3b=18,解得ab=316,正确;故选D。
2.(2021·湖南湘潭)将下列四种物质放入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 的值是8B .甲物质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 .反应过程中乙、丁的质量比是5:2 【答案】C 【分析】 本题考查计算。
【详解】根据表格信息可知,丙从27g 变成0g ,是反应物,丁从4g 增加到23g ,是生成物,由于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是守恒的,所以推算出乙的质量应该是27g -19g=8g ,写出该反应的方程式为:+ 丙丁乙。
A 、因为生成乙的质量为8g ,所以a 应该是8+10=18,故A 不符合题意;B 、甲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与反应的杂质,故B 不符合题意;C 、该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是分解反应,故C 符合题意;D 、反应中乙生成了8g ,丁生成了19g ,所以质量比为8:19,故D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分类练习 综合题综合解答题含详细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综合题1.味精是常用的调味品,它的鲜味来自于其中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钠”(化学式是C5H8NO4Na,易溶于水,与AgNO3不反应),另外还含有NaCl,其它成分不考虑。
请回答下列问题:(1)味精中至少含有__________(填数字)种元素。
(2)称取5.0g味精配制成50g溶液,量取蒸馏水的量筒规格是_________(填字母)。
A.5mL B.10 mL C.50 mL D.100 mL(3)下图是配制过程,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填字母)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④①③(4)为测定NaCl在味精中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①向所配制的50g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充分反应,检验沉淀是否完全的方法是:静置后,在上层清液中加入______(填化学式)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
②在其它操作均正确的情况下,若在配制溶液过程中,仰视刻度量取蒸馏水,则所配制溶液中,谷氨酸钠的质量分数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所测定的味精中NaCI的质量分数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③精确测定AgCl沉淀质量为2.87 g,则该味精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___。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NaCl-58. 5 , AgCl-143. 5 )【答案】6C B AgNO3偏小无影响23.4%【解析】味精是常用的调味品,化学式是C5H8NO4Na。
(1)味精中至少含有碳、氢、氧、氮、钠和氯6种元素。
(2)称取5.0g味精配制成50g溶液,根据就近原则,量取蒸馏水的量筒规格是50 mL,故选C。
(3)配制过程,正确的操作顺序为②①④③,故选B。
(4)测定NaCl在味精中的质量分数。
①向所配制的50g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充分反应,检验沉淀是否完全的方法是:静置后,在上层清液中加入AgNO3溶液,与氯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
全国各地中考化学分类:综合题综合题汇编及答案解析

一、中考初中化学综合题1.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1)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_____。
(2)t1℃时,完全溶解5g丙物质至少需要水_____g。
(3)t2℃时,将20g甲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是甲的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可以用图中_____点(填“a”“b”或“c”)表示。
(4)将甲、丙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对所得溶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
A 都是饱和溶液B 溶剂质量:甲<丙C 析出固体质量:甲>丙D 溶质质量分数:甲=丙【答案】乙>甲=丙 25 不饱和 b ABD【解析】【详解】(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乙>甲=丙;(2)t1℃时,丙物质的溶解度是2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丙物质20g,所以完全溶解5g丙物质至少需要25g水;(3)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50g,即100 g水中最多溶解甲物质50g,所以将20g甲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是甲的不饱和溶液,可以用图中b点表示;(4)A、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其饱和溶液降温变为不饱和溶液,错误;B、降温后两溶液中水的质量不变,与降温前相等,由于没有明确原饱和溶液的质量,所以无法比较其中水的质量,错误;C、由于降温后甲有固体析出,而丙无固体析出,正确;D、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与降温前相等,甲降温后是t1℃时的饱和溶液,而t1℃时甲的溶解度大于t2℃时丙的溶解度,所以溶质质量分数甲>丙,错误。
故选ABD。
2.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做Fe和CuSO4溶液反应实验时,发现生成Cu的同时有气泡产生。
为了进一步探究有气泡产生原因,做了如下实验:①取8.5gFe粉放入一定量的CuSO4中,反应完成后,滤出固体,洗涤、干燥后称量,固体质量为9.2g。
全国各地中考化学分类:综合题综合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一、中考初中化学综合题1.能源的开发、储存和综合利用是世界各国科学家关注的重大课题.(1)现用的汽油、航空煤油、柴油等是根据沸点不同从石油中分馏出来,石油分馏的过程属________(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化石燃料中主要含有碳、氢元素,还含有少量硫、氮等元素,燃烧时,这些元素常常转化为________等气体污染物.(2)燃烧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常见形式,图A、B是关于燃烧条件探究的实验.①图A铜片上的白磷能燃烧,红磷不能燃烧,由此现象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②图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式程为________(3)破坏燃烧条件可以灭火,避免火灾.①图C所示的“火立熄”接触到火焰3~5秒后炸开,释放的粉末覆盖在可燃物上,同时放出不可燃气体,使火焰熄灭.“火立熄”的灭火原理是________(填序号).A.清除可燃物 B.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②CO2用于扑灭一般可燃物引起的火灾,利用了它的________和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答案】物理SO2、NO2(或氮氧化合物)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温度必须达到着火点4P+5O22P2O5B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解析】【详解】(1)石油中存在汽油、航空煤油、柴油等物质,可以通过分馏的方法把这些物质分离,化石燃料中的碳、氢元素,完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含有的硫、氮等元素,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2)①图A铜片上的白磷能燃烧,红磷不能燃烧,由此现象能得出的结论是: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温度必须达到着火点;②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化学方程式为:4P+5O22P2O5;(3)①图C所示的“火立熄”接触到火焰3~5秒后炸开,释放的粉末覆盖在可燃物上,同时放出不可燃气体,使火焰熄灭,“火立熄”的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②CO2用于扑灭一般可燃物引起的火灾,利用了它的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和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
2.化学兴趣小组对某工业废水(含有H2SO4、Na2SO4)中H2SO4的含量进行测定.甲、乙两同学各提出不同的测定方法,请回答有关问题:(1)甲同学:取50g 废水于烧杯中,逐渐滴入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NaOH 溶液,反应过程溶液pH 变化如图.①当加入 30gNaOH 溶液时,烧杯中的溶质为______(填化学式)。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2023化学中考集训:专题八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PDF原卷版)

专题八物质的组成与分类考点一元素考向1元素及元素含量1.有机物一定含有的元素是()A.碳B.氧C.氢D.氯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S iB.F eC.OD.A l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A.酸B.碱C.盐D.氧化物4.下列科学家中,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了元素周期表的是()A.拉瓦锡B.门捷列夫C.道尔顿D.阿伏加德罗考向2元素周期表5.下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元素信息不全)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碳的化学性质活泼B.X表示N2C.氧原子的质子数是8D.三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同6.如图是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钠原子结构示意图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钠的原子序数为11B.钠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C.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989D.化学反应中,钠原子易得电子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为21%B.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氢元素C.海洋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5758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硅元素8.下列结构示意图表示元素周期表中同一纵行的原子的是()A.②④B .②③C .①③ D.①④考向3微粒结构示意图与元素周期表综合题9.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㊂(1)2017年5月9日,中国科学院等单位联合发布了115号元素的中文名为 镆 ,此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核外电子数为 ㊂(2)在第三周期中,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变化规侓是 ㊂(3)利用上表中给出的元素,写出含有氮元素的常见单质㊁氧化物㊁酸㊁碱㊁盐的化学式各一个,并标出所写化学式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单质 ㊁氧化物 ㊁酸 ㊁碱 ㊁盐 ㊂(4)以钠和氯为例,简述结构与性质的关系㊂ ㊂(5)国产C 919大型客机上使用了大量的铝合金㊂工业上用电解氧化铝(A l 2O 3)得到铝和氧气,试计算电解102t 氧化铝最多能生成铝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10.在宏观㊁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㊂(1)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关系如下图所示,图中①表示的是 ,②表示的是㊂(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㊂A.氯化氢是由氢㊁氯两种元素组成的B .氯化氢是由氢气和氯气混合而成的C .氯化氢是由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氯原子构成的(3)下图是氧㊁硫㊁氯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㊂O SC l①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x的数值是㊂②氧和硫两种元素的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的原因是它们原子的相同㊂③氧和氯两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它们原子中的不同㊂11.原子序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下,请认真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㊂(1)原子序数为12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周期,它属于(填 金属 或 非金属 )元素㊂(2)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序数为16的元素的原子容易(填 得到 或 失去 )电子,所形成的粒子的符号是㊂(3)根据氟原子和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分析,由于氟原子和氯原子的相同,所以氟元素与氯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㊂(4)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随原子序数的增加,最外层电子数依次㊂12.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㊂原子序数为10的元素名称为;氟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等质量的氧气和氟气中,所含原子数较少的是㊂8 O9 F10 N e氧氟16.0019.0020.1813.下面是元素周期表中某一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名称锂铍硼碳氮氧氟氖元素符号L i B e B C N O F N e59原子结构(1)硼原子结构示意图中的X= ;(2)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上图中与其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是;(3)图中元素从左至右排列所遵循的规律是(任写一条);(4)根据图示信息,确定1个一氧化碳分子中所含电子总数为㊂14.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在第三周期中,各原子结构的共同之处是;该周期中,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变化规律是㊂(2)在第三周期中,元素类型的变化情况是:从左到右由元素过渡到元素,并以稀有气体元素结尾㊂(3)写出核外电子排布与氖原子相同的阳离子和阴离子符号各一个:阳离子,阴离子㊂(4)写出含有氮元素的常见氧化物㊁酸㊁碱㊁盐的化学式各一个:物质的类别氧化物酸碱盐物质的化学式考点二物质的分类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氧气B.糖水C.食醋D.大理石2.氮气在物质分类中属于()A.单质B.化合物C.氧化物D.混合物3.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中不正确的是()6061A.纯净物:氧气㊁干冰㊁水银B .肥料:二氧化碳㊁硫酸铵㊁硝酸钾C .单质:金刚石㊁铁粉㊁黄铜D.盐:氯化钠㊁硝酸钠㊁碳酸钙4.下列四种物质符合下图所示关系的是()A.石墨B .干冰C .沥青 D.陶瓷5.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A.河水B .氯酸钾C .三氧化硫 D.五氧化二磷6.下列选项中的物质所属类别错误的是( )选项物质类别A 空气㊁石油㊁干冰混合物B 氮气㊁水银㊁金刚石单质C 糖类㊁油脂㊁蛋白质营养物质D甲烷㊁乙醇㊁塑料有机物7.分类 可以使人们有序地研究物质,以下分类正确的是( )A.合金:生铁㊁锰钢㊁青铜B .碱:纯碱㊁烧碱㊁消石灰C .盐:氯化银㊁氯化钠㊁氯化氢D.合成材料:塑料㊁合成纤维㊁铝合金8.在化学反应6C O 2+6H 2O 光照叶绿素 C 6H 12O 6+6O 2中没有涉及的物质类别是( )A.单质B .氧化物C .盐 D.有机化合物9.下列各图中Ә和ʻ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10.下列物质:①空气㊁②硫酸㊁③氧气㊁④硝酸钠㊁⑤水㊁⑥氢氧化钠㊁⑦天然气㊁⑧生铁㊁⑨碳酸钙,对其分类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混合物:①⑥⑦⑧B .酸:②④C .氧化物:③⑤D.盐:④⑨11.下列属于氧化物的是( )62A.O 2B .S O 2C .K C l D.N a OH12.下图是氢气和氧气发生反应的微观模拟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B 图中将相关粒子图形补充完整;(2)A 图所示物质属于(填物质分类),从微观角度说明理由是 ;(3)画出比氧元素多一个周期少一个族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㊂13.请从A 或B 两题中任选1个作答,若两题均作答,按A 计分㊂A B洗衣凝珠 是由一层薄膜包裹洗衣液制成的新型洗涤产品㊂该薄膜的主要成分是可溶于水的聚乙烯醇(P V A )塑料㊂(1)P V A 塑料属于(填 合金 或 有机合成材料 )㊂(2)醋酸(C H 3C O OH )是合成P V A 的原料之一㊂醋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其计算式为纳米材料具有特殊的性质和功能㊂纳米四氧化三铁具有类似人工模拟酶的催化性能㊂(1)四氧化三铁属于 (填 无机物 或 有机物 )㊂(2)纳米四氧化三铁能将过氧化氢催化分解为水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4.如图所示,用 表示A 原子, Ә 表示B 原子, ʻ 表示C 原子,在点燃条件下,每四个甲分子能与三个乙分子反应,生成两个丙分子和六个丁分子㊂从微观角度回答下列问题:(1)在丙中将相关粒子图形补充完整;(2)丁物质属于化合物的原因是 ㊂15.请用线段连接有对应关系的两行间的点(每个点只能连接1次)㊂考点二 化学式考向1化学式的书写1.以下对于物质的俗称㊁化学式㊁分类和用途的说法,其中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63选项俗称化学式分类用途A 干冰C O2氧化物人工降雨B 酒精C 2H 5OH 有机物消毒C 水银H g金属单质水银温度计D苏打N a H C O 3盐治疗胃酸过多2.生物体中含有多种氨基酸,下列有关甘氨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甘氨酸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B .甘氨酸中碳原子与氢原子的个数比为24ʒ5C .甘氨酸是由碳㊁氢㊁氧㊁氮四种原子构成的D.一个甘氨酸分子中含有10个原子3.氨气的化学式是( )A.N 2B .N H 3C .H N 3 D.N H 44.吸烟有害健康,香烟燃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尼古丁(化学式为C 10H 14N 2)㊂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尼古丁分子中含有氮分子B .尼古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2gC .尼古丁分子中碳㊁氢原子个数比为5ʒ7D.尼古丁由碳㊁氢㊁氧三种元素组成5.P L A 是一种新型可降解塑料,以乳酸(C 3H 6O 3)为主要原料聚合而成,下列有关乳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乳酸是由碳㊁氢㊁氧三种元素组成B .乳酸分子中含有12个原子C .乳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90D.乳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6.烈性炸药T N T (化学式为C 7H 5N 3O 6)广泛用于开矿㊁修路㊁兴修水利等,下列关于T N T 的说法错误的是( )A.T N T 是一种有机物B .T N T 爆炸后会产生二氧化硫C .T N T 由四种元素组成D.每个T N T分子含有21个原子7.某同学制作的试剂标签如下,其中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8.在化学符号①N O2 ②2C O ③C a2+ ④H2O2 ⑤2OH-⑥Z n+2S O4中,关于数字 2 的意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②B.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③⑤C.表示化合价数值的是⑥D.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某种原子个数的是①④9.南昌汉代海昏侯墓出土的文物中,保存完好的玉器非常罕见㊂对玉石主要成分(化学式为N a A l S i2O6)的描述正确的是()A.含有3个氧分子B.相对分子质量为94C.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3.4%D.钠元素与铝元素的质量比为23ʒ2710.下列化学用语的书写或理解正确的是()A.氦气:H e2B.钙离子:C a+2C.3个氢分子:3H2D.2个氮原子:N2考向2化学式的意义及相关计算11.如图是某物质的分子模型,下列关于该物质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有机物B.化学式为N H3C.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ʒ1D.氢元素的质量分数=117ˑ100%=5.9%12.液化石油气是经加压后压缩到钢瓶中的,瓶内压强是大气压强的7~8倍㊂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丙烷㊁丁烷㊁丙烯和丁烯等㊂下列有关丁烷的叙述正确的是()64A.丁烷中碳㊁氢元素的个数比为2ʒ5B.丁烷分子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C.丁烷是由碳㊁氢原子构成的有机物D.在通常状况下,丁烷是气体13.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㊂冰毒是一种毒品,其主要成分为甲基苯丙胺(化学式为C10H15N)㊂有关甲基苯丙胺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混合物B.属于有机物C.一个分子中原子总数为25D.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14.某功能饮料含牛磺酸(C2H7N O3S),下列关于牛磺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共含有14种元素B.分子中O㊁S元素的质量比为3ʒ2C.相对分子质量为125gD.含有臭氧(O3)分子15.在横线(1)(2)(3)处用化学用语填空:(1);(2);(3)㊂16.食盐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㊂低钠盐能预防高血压,碘盐能补充人体所需碘元素,工业用盐使用不当易使人中毒㊂(1)氯化钠中质量分数较大的是(填名称)元素㊂(2)硫酸镁可以改变钠盐的 口味 ,硫酸镁的化学式为㊂(3)碘盐中加了碘酸钾(K I O3),则K I 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㊂(4)工业用盐含N a N O2,N a N O2的名称为(填序号)㊂A.磷酸钠B.硝酸钠C.亚硝酸钠17.尿素[C O(N H2)2]是氮肥中最主要的一种,其含氮量高,在土壤中不残留任何有害物质,长期施用没有不良影响㊂计算:(1)C O(N H2)2中共含有(写数字)种元素;(2)C O(N H2)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若C O(N H2)2中含有3g氮元素,则该C O(N H2)2的质量为g(计算结果精确到0.1)㊂6518.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和研制了青蒿素(C15H22O5)而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受到世界的高度关注㊂青蒿素是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据此信息回答:(1)青蒿素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㊂(2)青蒿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㊂(3)青蒿素的研制成功,体现了化学在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是㊂19.(1)掌握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关键,请用化学用语填空:①氩元素;②氯酸钾中的阳离子;③氯化铝;④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㊂(2) F e2+ 中数字 2 表示的意义是㊂20.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或主要成分)的化学式:(1)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2)铅蓄电池中含有的酸;(3)会造成温室效应的单质;(4)可以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盐;(5)一种钾肥㊂21.新药帕拉米韦注射液可用于治疗H7N9禽流感,其说明书中部分内容如图所示㊂(1)帕拉米韦由种元素组成,其中氢㊁氮的原子个数比是㊂(2)帕拉米韦属于(填 有机物 或 无机物 )㊂(3)帕拉米韦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精确到0.1%)㊂(4)成人禽流感患者,每天应注射帕拉米韦支㊂考点三化合价考向1化合价的计算1.中药砒霜的主要成分为三氧化二砷(A s2O3),可用于治疗肿瘤㊂其中砷元素的化合价为()A.-3B.+3C.-2D.+22.2017年5月18日,我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连续海上开采可燃冰时间最长的国家,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C H4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A.-4B.-1C.+1D.+23.硫代硫酸钠,又名大苏打,化学式为N a2S2O3,其中S元素的化合价是()66A.+2B.+4C.+6D.-24.正确使用和理解化学用语是重要的学科素养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2O㊁H2C O3中均含有氢分子B.K C l O3㊁K C l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不相同C.N a+㊁M g2+㊁A l3+原子核内质子数均为10D.㊁㊁表示的粒子都是阴离子5.亚硝酸钠(N a N O2)是一种有毒的工业用盐,N a N 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A.-3B.+3C.+4D.+56.三氧化二铬(C r2O3)可用作油漆颜料,C r2O3中C r的化合价是()A.-3B.-2C.+2D.+37.锂电池是新型的高能电池,质量轻㊁电容量大,颇受手机㊁电脑等用户的青睐㊂某种锂电池的总反应可表示为L i+M n O2 L i M n O2㊂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中L i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B.M n O2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C.L i M n O2属于氧化物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8.钴(C o)的化合物在锂电池中有很好的应用㊂L i C o O2(钴酸锂)在酸性介质中有强氧化性,其化学方程式为:2L i C o O2+H2O2+3H2S O4 L i2S O4+2C o S O4+4H2O+O2ʏ,已知锂与钠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且反应中只有钴和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㊂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B.该反应中钴的化合价由+3价变为+2价C.该反应中氧的化合价降低D.钴酸根离子是C o O2-2考向2化学用语9.(1)用化学用语填空㊂①碳元素;②3个钾原子;③4个氮分子;④钠离子;⑤氢气;⑥标出氧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㊂(2)①3C u2+中表示离子个数的数字是;6768②S O 2中2 表示 ㊂10.成语是我国的文化瑰宝,请用恰当的化学用语表示下列成语相关内容中带点的字:(1)如胶似漆:胶中含有碳㊁氢㊁钙等元素,写出其中一种非金属的元素符号 ;(2)争风吃醋:醋溶液中含有氢离子 ;(3)大浪淘沙:沙的主要成分二氧化硅的化学式 ;(4)信口雌黄:雌黄即三硫化二砷(化学式为A s 2S 3),三硫化二砷中砷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㊂11.家中常备的 84消毒液 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N a C l O )㊂试计算:(1)次氯酸钠中钠㊁氯㊁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2)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㊂12.根据右图中标签上的信息填空:(1)写出物质的化学式 ㊂(2)写出物质中阴离子的符号 ㊂(3)标出物质中钙元素的化合价 ㊂(4)列举物质的一种用途 ㊂13.金属钠与氯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㊂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 a +C l 2点燃 2N a C l ㊂根据所给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1)当钠与氯气反应时,每个氯原子 成为氯离子㊂(2)从氯气变为氯化钠时,氯元素化合价的具体变化为:( )ң( )㊂(3)氯化钠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氯化钠溶于水形成了大量自由移动的 (填微粒符号)㊂14.江西龙虎山因特有的丹霞地貌被誉为 中国红石公园 ,其红色砂砾岩由石灰岩㊁氢氧化铁㊁石膏等成分组成㊂请用恰当的化学用语表示下列带点部分:(1)石灰岩中含有的钙元素 ;(2)石膏主要成分硫酸钙中含有的阴离子;(3)岩石呈红色是含氢氧化铁所致,氢氧化铁中铁元素显+3价㊂69。
热点08 实验探究题之定量探究类-2021年中考化学【热点重点难点】专练(解析版)

热点08 实验探究题之定量探究类【命题趋势】定量探究重点考查学生对化学基本方法、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
在考查初中化学核心概念并兼顾化学基础知识与理论覆盖率的基础上,将学生化学学科能力的考查放在首要位置,特别是突出考查学生在解决与化学相关的实际问题中分析、概括、归纳、判断、推理的化学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
定量实验是初中化学学科较为难的实验,是一般结合定性实验,除了干扰因素外,还要考虑进行化学定量的计算。
【满分技巧】1.认真读题,审清题意,确立探究课题。
2.根据课题,选择合适方法,提取相关化学知识,设计探究方案。
3.根据课题要求,将探究的问题与所学的知识进行整合与提炼,迁移到要解决的问题中来。
【热点内容】1.质量守恒定律;2.碳酸盐含量的测定;3.催化剂或催化效果的比较;4.金属氧化物含量的测定。
【限时检测】(建议用时:30分钟)1.(2021•长沙市模拟)足球比赛中让昏迷球员快速恢复意识会用到“嗅盐”,同学们对嗅盐产生了好奇,并对其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1)嗅盐是由一种盐类物质和香料(不参与下列探究中的任何反应)组成,能释放出氨味气体,对人体神经会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但过量吸入会危害健康。
(2)氯化钙稀溶液与碳酸氢铵溶液不发生反应。
(3)氨气极易溶于水,且能与硫酸化合生成硫酸铵。
【提出问题】嗅盐中盐类物质是什么?【实验探究】填写表中空格。
方案嗅盐与(填一种物质的俗名)混合研磨现象闻到刺激性气味且试纸变蓝有白色沉淀出现结论嗅盐中含有NH4+嗅盐中含有CO32-确认了小青的实验结论证明嗅盐中盐类物质是碳酸铵【质疑】小竹认为小青的实验结论不严谨。
小竹通过补做一个实验(方案见上表),进而确认了小青的结论。
小竹的实验目的是排除嗅盐中含有离子的可能性。
【继续探究】小湖同学利用如下图所示装置进一步测定嗅盐中碳酸铵的质量分数。
【实验主要操作步骤】①关闭止水夹,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乙同学提出ꎬ仅利用图 6 所示装置ꎬ在不添加其他试剂的前提下ꎬ也能测得集气瓶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
数ꎮ 为达到实验目的ꎬ操作方法是 ꎮ
10������ (2019 四川成都中考 19 题 13 分) 某学习小组对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稀盐酸的反应进行了探究ꎮ
207
5������ (2019 江苏常州中考 26 题 6 分) 中和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ꎮ 某同学利用图 1 装置研究稀盐酸与氢 氧化钠溶液反应的过程ꎬ并用 pH 和温度传感器测量反应过程中相关物理量的变化情况ꎬ得到图 2 和图 3ꎮ
图 1 图 2 图 3
4 所示ꎮ 依据图 3、图 4 信息ꎬ ( 填“ 实验 1” 或“ 实验 2” ) 的测定方法更准确ꎬ判断依据是 ꎮ
第 9 题图 3
第 9 题图 4
(4) 结合你的学习经验ꎬ若要寻找红磷或铁粉除氧剂的替代物ꎬ用图 1 或图 2 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 数ꎬ该替代物应满足的条件是 (写两点)ꎮ
二氧化碳较快ꎬ理由是 ꎮ
【反思与应用】(6)小组同学分析上表中实验现象和图 4 数据ꎬ得出另一种物质和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
碳较慢的原因是: (请用必要的文字和化学方程式说明)ꎮ
第 8 题图 1
中考化学真题分类训练(八) 第 2 页 (共 4 页)
208
(1)写出图 1 中仪器 a 的名称:① ꎮ (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ꎬ应选择的装置为② ( 填图 1 中字母ꎬ下同)ꎬ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③ ꎮ (3)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ꎬ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④ ꎮ 有学生对此反应
【设计与实验】(2)甲设计的实验如图 1 所示ꎮ 实验时ꎬ两注射器中的稀盐酸应 ( 填操
作) ꎬ观察到图 2 所示现象ꎮ 于是他得出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较快的结论ꎮ
第 10 题图 1 第 10 题图 2
(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ꎮ
A������ 对比分析 a、b 点可知ꎬ曲线①表示块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
B������ 对比分析 c、d 点可知ꎬ相同的气压时ꎬ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速率更快
姓名
C������ 碳酸钙粉末产生的 CO2 质量多
中考化学真题分类训练(八) 第 1 页 (共 4 页)
( 7) 通过以上探究与分析ꎬ小组同学设计了只用试管和胶头滴管鉴别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的实验ꎮ
操作
现象与结论
未知溶液分别编号为 a、bꎬ取适量 a 于试管中ꎬ用
胶头滴管逐滴滴入 b 并振荡
中考化学真题分类训练(八) 第 4 页 (共 4 页)
(4)小组同学在老师指导下设计了图 3 所示的实验ꎮ
第 10 题图 3
①连通管的作用是 ꎮ
②分别取等体积、含碳元素质量相同的碳酸钠、碳酸氢钠稀溶液(各滴 2 滴酚酞溶液) ꎬ以及相同体积、
相同浓度的足量的稀盐酸进行实验ꎮ 实验时ꎬ溶液颜色变化记录如下表ꎬ广口瓶内压强随时间变化如
(2)以上两种方法中ꎬ 法收集到的氧气更纯净ꎮ (3) 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到的氧气浓度只有 80%左右的原因有 ꎮ
A������ 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的密度 B������ 加热高锰酸钾固体产生氧气的浓度只有 80%左右 C������ 当观察到带火星木条复燃时ꎬ集气瓶内还有空气 D������ 当氧气进入集气瓶时ꎬ瓶内空气与进入的氧气相互扩散 7������ (2019 北京中考 22 题 3 分) 用图 1 装置进行实验ꎬ先后将溶液快速全部推入ꎬ测得一段时间内压强变化如 图 2 所示ꎮ
【实验 3】测定用排空气法收集到的集气瓶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ꎮ
第 9 题图 5
第 9 题图 6
中考化学真题分类训练(八) 第 3 页 (共 4 页)
209
(5) 甲同学设计图 5 所示装置进行测定ꎮ 浓 NaOH 溶液的作用是 (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ꎮ
A������ NaOH 固体溶于水是放热过程
( )
考号
B������ a、c 两点时ꎬNaOH 的溶解度相同
C������ b 点时ꎬ该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D������ c 点时的溶剂质量等于 a 点时的溶剂质量
第 1 题图
2������ (2019 山东淄博中考 14 题 2 分) 将燃着的蜡烛放入密闭的容器中ꎬ同时用氧气传感器测得密闭容器中氧气
第 9 题图 1
第 9 题图 2
(1) 实验 1 中ꎬ红磷燃烧的主要现象是 ꎮ 红磷熄灭后ꎬ集气瓶冷却至室温ꎬ打开 Kꎬ水能 倒吸入集气瓶的原因是 ꎮ
(2)为提高实验的准确性ꎬ以上两个实验都需要注意的事项是 (写一点)ꎮ (3) 实验过程中ꎬ连接数字传感器ꎬ测得实验 1、实验 2 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分别如图 3、图
第 3 题图学校源自4������ (2018 山东临沂中考 25 题 3 分) 利用数据传感技术可以形象地比较不同形状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速
率ꎮ 某同学倾斜锥形瓶ꎬ使试管内的稀盐酸流入瓶中与碳酸钙发生反应ꎬ测得瓶内气压随时间的变化如图
所示ꎮ
第 4 题图
(1)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ꎮ
最新全国中考化学真题分类训练(八) 传感技术应用题
一、选择题
1������ (2019 湖北黄石中考 11 题 2 分) 在蒸馏水中加入 NaOH 颗粒ꎬ不断搅拌ꎬ用温度传
感器记录溶解过程的温度变化如图所示ꎬa、c 两点观察到溶液中有固体存在ꎬb 点
固体完全消失ꎮ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1)分别在盛有少量碳酸钠(俗称 )、碳酸氢钠固体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ꎬ观察到都剧烈反
应且产生大量气泡ꎮ 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ꎮ
【提出问题】 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快慢是否相同?
图 4 所示ꎮ
滴入酚酞溶液 滴入稀盐酸ꎬ溶液颜色变化
碳酸钠溶液
红色
红色→浅红色→无色
碳酸氢钠溶液
浅红色
浅红色→无色
第 10 题图 4
【实验结论】 (5) 分析图 4 所示的实验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相同条件下ꎬ 和稀盐酸反应产生
如下实验:加热高锰酸钾固体ꎬ分别用两种方法各收集三瓶氧气ꎬ并使用传感器测定收集到的氧气浓度ꎬ数
据见下表ꎮ
收集方法
向上排空气法
排水法
氧气浓度%
79.6
79.7
79.9
90.0
89.8
89.3
氧气平均浓度%
79.7
89.7
( 1) 小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ꎬ以能使放置在集气瓶瓶口的带火星木条复燃为氧气集满的标准ꎻ用 排水法收集氧气时ꎬ以观察到 为氧气集满的标准ꎮ
第 5 题图
(1)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ꎻ
(2)仪器 A 中溶液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ꎻ
(3) 图 3 中 V 的数值最接近 ( 填“6” “12” 或“16” ) ꎻ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ꎮ
含量的变化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第 2 题图
A������ 蜡烛燃烧前密闭容器内的气体全部是氧气
班级
B������ 蜡烛熄灭是因为容器内的氧气全部被消耗
C������ 蜡烛熄灭后容器内的气体全部是二氧化碳
D������ 蜡烛熄灭的原因是容器内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一定值时ꎬ蜡烛无法燃烧
210
考号
班级
学校
姓名
(3) 乙对甲的实验提出了质疑:①碳酸钠、碳酸氢钠固体和稀盐酸反应都很剧烈ꎬ通过观察很难判断产生
气体的快慢ꎻ② ꎮ 他认为ꎬ应取含碳元素质量相同的碳酸钠和碳酸氢
钠ꎬ若碳酸钠的质量仍为 0.318 gꎬ应称取 g 碳酸氢钠ꎮ
A������ 图 2 中 b 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是 NaCl 和 NaOH
B������ 取图 2 中 d 点所示溶液加热蒸干所得固体为纯净物
C������ 图 2 中 c→d 所示溶液中 NaCl 的质量不断增加
D������ 图 3 中 e→f 变化趋势可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6������ (2018 浙江衢州中考 27 题 6 分) 小柯为了研究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浓度是否有差异ꎬ做了
第 7 题图
(1)先推入的溶液是 ꎮ (2) bc 段压强不变ꎬ原因是 ꎮ (3) cd 段压强变大ꎬ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ꎮ 8������ (2019 湖北咸宁中考 36 题 6 分) 请结合下列实验装置ꎬ回答有关问题ꎮ
二、填空与简答题
3������ (2019 河南中考 22 题 2 分)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压强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计算机等
数字化实验设备ꎬ测定铝片与足量稀硫酸反应时气体压强的变化ꎬ实验结果如图所示ꎮ
(1) 开始一段时间气体压强几乎不变ꎬ其原因是什么?
(2)写出 m 点时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ꎮ
后的溶液感兴趣ꎬ他取适量反应后过滤的滤液ꎬ逐滴滴入碳酸钠溶液( 碳酸钠溶液显碱性) ꎬ并用 pH 传 感器连续监测ꎬ得到如图 2 所示的曲线图( 纵坐标为 pHꎬ横坐标为时间)
第 8 题图 2
Ⅰ.请分析图ꎬ写出 AB 段内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⑤ ꎮ Ⅱ.图中 CD 段上升的原因你认为是⑥ ꎮ 9������ (2019 福建中考 17 题 15 分) 某兴趣小组开展“ 测定密闭容器中某种气体的体积分数” 的探究实验ꎮ 【实验 1】按图 1 所示装置ꎬ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ꎮ 【实验 2】按图 2 所示装置ꎬ在集气瓶内壁用水均匀涂附铁粉除氧剂( 其中辅助成分不干扰实验)ꎬ利用铁锈 蚀原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