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年级历史课本

合集下载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人教版)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人教版)

第一单元 人类文明的开端
知识互联网
第二单元 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
知识互联网
第三单元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
知识互联网
希波战争
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亚历山大东征
罗马扩张
阿拉伯人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古代马可••波罗
文明象形文字
的传古老的文字楔形文字
播与腓尼字母
发展佛教
世界三大宗教伊斯兰教
基督教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荷马史诗》
文学与戏剧《俄底浦斯王》
《天方夜谭》
杰出的科学家阿基米德,亚里斯多德
麦加清真寺
著名建筑
巴黎圣母院
第四单元步入近代知识互联网
第五单元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知识互联网
第六单元 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
知识互联网
基本条件
首次实践
第七单元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知识互联网
第八单元 璀璨的近代文化
知识互联网。

最新川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最新川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最新川教版九年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电子 课本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601页 0635页 0669页 0706页 0743页 0745页 0776页 0836页 0890页 0941页 0974页 0976页
第一单元 亚非文明古国 第2课 古巴比伦王国 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 第5课 古代罗马 第三单元 中世纪的西欧和拜占庭 第9课 拜占庭帝国 第10课 日本大化改新 第一单元 资本主义的兴起 第13课 文艺复兴运动 第二单元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 第16课 美国的独立 第三单元 工业革命、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反殖民斗争 第19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第一单元 亚非文明古国
最新川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第1课 古代埃及
最新川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第2课 古巴比伦王国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部编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部编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部编 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43页 0102页 0162页 0187页 0213页 0261页 0301页 0303页 0355页 0413页 0461页 0492页 0521页
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第3课 美国内战 第二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第9课 列宁与十月革命 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四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14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第五单元 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 第17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第19课 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第20课 联合国与世界贸易组织 第22课 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部编 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部编 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部编 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1课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部编 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3课 美国内战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部编 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部编 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二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 代科学文化

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九年级历史 上册

九年级历史 上册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单元第1课 P3-8 P1-3 原始人类的出现、三大人种的形成、氏族社会第2课 P9-15 P3-6 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种族制度、佛教的产生第3课P16-23 P6-8 雅典民主统治(“伯里克利时代”)、罗马的兴衰、早期基督教第2单元第5课P29-33 P9-11大化改新、伊斯兰教的兴起(默罕默德)、阿拉伯帝国第6课 P34-41 P11-13 西欧的封建等级制、罗马天主教廷(“丕平献土”)、西欧城市的复兴、君士坦丁堡的陷落历史上册 1第7课P45-49 P14-16 希波战争(公元前490年马拉松战役—设立了马拉松赛跑这一运动项目)、亚历山大东征—公元前334年、罗马征服地中海第8课P50-56 P16-18 马可·波罗的东来—意大利威尼斯旅行家(《马可·波罗纪》—世界奇观之书)、中国四大发明的外传、阿拉伯数字(古代印度人发明)第4单元第9课P59-62 P19-20 古埃及太阳历、欧几里得(古希腊人、《几何原本》—世界上最早的公理化数学名著)、阿基米德(古希腊人)第10课P63-69 P20-22 埃及与西亚的古文字、《荷马史诗》(希腊最早的一部史诗)、古希腊戏剧(悲剧、喜剧)、《天方夜谭》第11课P70-75 P23-24 “掷铁饼者”、帕农神庙、麦加清真寺、巴黎圣母院历史上册 2第12课P79-84 P25-27 文艺复兴(但丁《神曲》、达芬·奇《最后的晚餐》—“欧洲艺术的拱顶之石”)新航路的开辟(哥伦布、达·迦马、麦哲伦)宗教改革(马丁·路德)第13课P85-90 P27-29 长期会议与两次内战1640.11-1653、(克伦威尔—“铁人”)共和国与护国政治(第一次将国王送上断头台、1649.5.19 英国为共和国)、“光荣革命”与《权利法案》(英国《权利法案》)第14课P91-97 P30-32 列克星敦的枪声(1775.4)、《独立宣言》(美1776.7.4)、(《巴黎和约》—1783)、1787年宪法(费城召开、华盛顿为首任总统)第15课P98-105 P32-35 攻克巴士底狱(1789.7.14巴黎人民起义,法国国庆日)、《人权宣言》(1796.8.26法,被称为“新社会的出生证书”)、废除王政、拿破仑帝国的兴亡(1804.5-1815.6法兰西第一帝国)历史上册 3第17课P111-116 P36-38 工业革命的孕育(18世纪60年代英)、机器的发明和大工厂的诞生(阿克莱特—近代工厂之父)、蒸汽机,煤炭和钢铁、铁路的兴起(斯蒂芬森—蒸汽机车)第18课P117-123 P39-41 工业化早期的工人状况、宪章运动(1836-1848 英)、《共产党宣言》(1848马克思主义)、巴黎公社 1871.3.18开始-3.28诞生-5.28结束(第1个工人阶级政府诞生、“五月流血舟”、《国际歌》—欧仁·鲍狄埃曲)第7单元第20课P129-134 P42-44 三角贸易(葡、西)、拉美地区的殖民化、近代拉美国家建立(1810-1826拉美独立运动、玻利瓦尔—解放者)第21课P135-139 P45-47 英国征服印度、印度民族大起义 1857-1859(章西女王)历史上册 4第22课P143-148 P48-51 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林肯)、《宅地法》 1862.5 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1862.9.22 、葛底斯堡战役(1861.4-1865.4美国南北战争)第23课P149-152 P51-54 农奴制的危机(1854.3 克里米亚战争、“十二月党人”、赫尔岑、别林斯基)、1861年改革 1861.3.3 俄第24课P153-158 P54-57 德川幕府的统治(《日美亲善条约》)、倒幕运动、明治维新1868.10日本附录P160-163答案P125历史上册 5。

九年级历史上册课本习题答案

九年级历史上册课本习题答案

九年级历史上册课本习题答案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第1课古代埃及P3问题思考:尼罗河与古埃及科学文化的发展有什么关系?尼罗河是古埃及的文明,也是古埃及思想文化发展的源泉。

P5课后活动:判断下列表述,在正确选项后面的括号里画√,错误的画×。

古埃及文明延续发展至今,文明进程历经曲折但未间断(×)古埃及在科学、文化领域取得很高的成就(√)古埃及国王给自己的陵墓取名“金字塔”,象征着无限的权力(×)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P7问题思考:想想看,当今世界上普遍采用什么进位制?当今世界上普遍采用的是十进位制。

P9课后活动:读材料,想问题。

《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倘奴隶告其主人云:“你非吾之主人”,则此主人应证实其为自己的奴隶,而后其主人得割其耳。

倘理发师未告知奴隶之主人而剃去非其奴隶的奴隶标识者,则此理发师应断指。

倘自由民购买奴婢,未满月而该奴即患癫痫,则买者得将其退还卖者而收回其所付之银。

问题:①奴隶处于什么样的社会地位?被压迫的地位,没有任何自由。

②你认为《汉谟拉比法典》维护的是哪个阶级的利益?答:奴隶主阶级。

第3课古代印度P14活动与探究:①按从左至右的顺序写出古代文明的名称,并写出它们产生的大致时间。

答:古埃及文明,约公元前3500年;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约公元前3500年;古印度文明,约公元前2300年;中国文明,约公元前3000年。

②这些古代文明是在什么样的地理环境中发生和发展的,为什么?答:大河流域。

原因大致有:①大河流域气候温和,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

②有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P20课后活动:查找资料,分析雅典民主政治的利弊。

答:利:雅典民主政治能激发公民群体的积极性,有利于雅典城邦的发展;除十将军外的各级公职向所有公民开放,并以抽签的方式产生;国家为担任公职的公民提供津贴,保证贫穷公民也能参与国家政治事务。

2020川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2020川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10课 日本大化改新
2020川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第11课 阿拉伯帝国
2020川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第一单元 资本主义的兴起
2020川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
2020川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第4课 古代希腊
2020川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第14课 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 民掠夺
2020川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2020川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第7课 法兰克王国与西欧封建 制度
2020川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第8课 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2020川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电子 课本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40页 0121页 0167页 0248页 0333页 0387页 0444页 0560页 0676页 0678页 0738页 0783页 0845页
第一单元 亚非文明古国 第2课 古巴比伦王国 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 第5课 古代罗马 第三单元 中世纪的西欧和拜占庭 第8课 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第四单元 古代日本和阿拉伯帝国 第11课 阿拉伯帝国 第12课 西欧资本主义的产生 第14课 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掠夺 第15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第17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第18课 工业革命 第20课 殖民扩张与反殖民斗争
2020川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第12课 西欧资本主义的产生
2020川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第13课 文艺复兴运动
2020川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九年级下册历史电子教材人教版

九年级下册历史电子教材人教版

九年级下册历史电子教材人教版历史学家有时会通过讨论该学科的研究本身,并以此作为对当前问题的“视角”,来讨论历史的本质及其有用性。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九年级下册历史电子教材人教版,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九年级下册历史电子教材人教版在线阅读请点击链接查看查看完整版可微信搜索公众号【5068教学资料】,关注后对话框回复【9】获取九年级语文、九级数学、九年级英语电子课本资源。

人教版是什么意思人教版是指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版本,涵盖小学到高中的内容,是大多数学校所用的教材。

所谓“版”指的是教科书版本,而非“出版社”的“版”。

教材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

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它不同于一般的书籍,通常按学年或学期分册,划分单元或章节。

除教材以外,还有各类指导书和补充读物。

人教版与教科版有什么区别一、出版社不同:1、人教版:人教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涵盖小学到高中的内容。

2、教科版:教科版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由教育部主管、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主办,实行总社架构(含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音像出版社、教育科学电子出版社等)的管理模式。

二、出版体裁不同:1、人教版:人教版出版主要针对学习教材,人教版是相对于其他出版社出版的教科书而言的。

2、教科版:教科版出版内容更广泛,更多涉及教育和学习教材之外的书籍。

九年级下册历史哪些是重点1、俄国二月革命后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一个是资产阶级阶级临时政府,另一个是工兵代表苏维埃。

2、1917年11月7日,列宁指挥彼得格勒起义取得胜利。

于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列宁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

3、1921年俄共(布)根据列宁的意见,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对社会主义建设问题进行探索。

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

5、1919年6月签订《凡尔赛和约》规定: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德国的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德国取消义务兵役制,陆军总数不超过10万,拆除莱茵河以东50公里内的防御工程;德国须对协约国支付大量赔款。

九年级上册历史课本上插图图片

九年级上册历史课本上插图图片

第12课文艺复兴与新航路的开辟达·芬奇自画像但丁幻游地狱(《神曲》插图)蒙娜丽莎世界上最早的地球仪哥伦布哥伦布的旗舰新航路和开辟印第安人的酋长第13课英国的新生战斗中的新模范军在“圈地运动”中流离失所的农民处决查理一世克伦威尔驱散议会英国议会所在地威斯敏斯特宫国王威廉与女王玛丽第14课美国的独立自由女神像波士顿倾茶事件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签署《独立宣言》制宪会议通过美国宪法华盛顿像华盛顿偷渡特拉华河纽约港的自由女神像第15课法国大革命巴黎国民自卫军法国三级会议攻克巴士底狱通过《人权宣言》人权宣言路易十六被推上断头台罗伯斯庇尔青年将军拿破仑像拿破仑加冕礼拿破仑兵败滑铁卢拿破仑翻越阿尔卑斯山第16课殖民扩张与反殖民斗争英国殖民者及其印度仆人带枷的黑人被赶往运奴船被白人役使的黑人英荷争霸海伺候英国小姑娘的印度仆人买卖役使印第安人 身着戎装的玻利瓦尔 反英斗争中的印度军 章西女王 运往美洲的黑奴第17课 工业革命珍妮纺纱机 使用新机器的纺纱车间 瓦特改良蒸汽机 密西西比河中的轮船 史蒂芬孙像 早期的蒸汽机车早期的活塞机 电灯照耀下的柏林街景第1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爱迪生发明的电报机 在实验室里的法拉第 马可尼像 无线电穿越大西洋实验 坐在汽车上的福特在飞机上操作的威尔伯·莱特 第二次工业革命创造发明示意图 实验室里的爱迪生 爱迪生发明的耐用电灯泡第19课 美国南北战争内战中的北方联军战士 美国领土的扩张 印第安人西迁的血泪之路 美国南方的黑奴交易 林肯在演讲会上林肯向阁僚宣读解放黑奴宣言 葛底斯堡之役第20课 俄国农奴制的废除19世纪的莫斯科 地主监督作坊中劳动的农奴 在庄园作坊中劳动的农奴 亚历山大二世像 解放了的农奴 新都圣彼得堡第21课 日本明治维新明治天皇像幕府时期的骑马武士美国海军在横滨登陆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木户孝允日本使团出访欧洲身穿西服举办西洋音乐会的东京大学生第22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像英国宪章运动中的1848年的马克思和恩格斯1848年出版的恩格斯与工人运动领袖在苏黎士群众集会《共产党宣言》封面第23课巴黎公社公社战士坚守最后阵地法王(右)向普鲁巴黎公社成立大会被凡尔赛军破坏的巴黎公社社员在士国王(左)投降求和公社军事街垒拉雪兹公墓被枪杀第1课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英国制造的”无畏舰“德国19世纪飞速发展的工业在欧洲争霸中风云一时的俾斯麦欧洲两大帝国主义集团对峙图第2课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德国的头盔斐迪南(右)和他的妻子刺客普林西波被捕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欧洲战场德军攻城榴弹炮横尸遍野的战场一角英国人民走上街头庆祝战争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首次使用的坦克第3课自然科学的革命《物种起源》封面牛顿像牛顿用过和仪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封面达尔文像达尔文乘坐的”贝格尔“号考察船演奏小提琴的爱因斯坦(左) 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爱因斯坦诺贝尔奖的证书第4课思想和文学艺术成就列夫·托尔斯泰像(油画) 伏尔泰像《哈姆雷特》演出场景《战争与和平》的电影海报《向日葵》露天咖啡屋卢梭像贝多芬像”音乐之都“维也纳的剧场第11课古代宗教纯金玉球十字架释迦牟尼座像印度佛塔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圣经·福音书》封面基督教的修女《古兰经》装饰图页沙马拉清真寺第10课古代科学技术与造型艺术科隆大教堂(德国)阿基米得像拉奥孔巴黎圣母院的塔楼麦加清真寺的朝圣活动帕特农神庙遗址第9课古代的文字与文学古埃及墓壁画棺盖残片上的象形文字楔形文字泥版盲诗人荷马古希腊的剧场俄狄浦斯与斯芬克斯一千零一夜封面山鲁佐德给国王讲故事第8课 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流《马可·波罗游记》汉译本封面 马可·波罗像 马可·波罗东游路线示意图 丝路上出土的唐律残片 丝路上的驼队(浮雕局部)第7课 古代东方与西方的战争希腊的重装兵 搏斗中的希腊士兵与波斯士兵 伊苏斯之战 亚历山大帝国 凯旋的罗马皇帝十字军骑士 萨拉丁像 耶路撒冷的陷落 古罗马凯旋门1第6课 中古时代的欧洲比萨主教堂 查理大帝像 查理曼帝国的分裂 行跪拜礼的骑士 西欧庄园情景图被示众的“异端” 古风犹存的威尼斯 中古市井生活 查士丁尼大帝像 圣索非亚大教堂 第5课 古代罗马罗马角斗士头盔 迦太基古城遗址 角斗场上 奥古斯都像 罗马广场(复原图)庞贝城的神庙遗址 古代罗马 罗马元老院第4课 古代希腊雅典娜女神像 克里特的王宫遗址(重建图) 古代希腊 锻造作坊中的奴隶(瓶画) 双耳彩陶瓶雅典卫城 伯里克利 投票用的陶片第3课 中古日本与阿拉伯国家日本富士山 古代日本 片假名 平假名 日语短文 日本武士源赖朝像 穆罕默德的传教活动 阿拉伯骑士 阿拉伯的扩张 阿拉伯帝国首都巴格达(绘画)第2课 上古亚非文明人头飞牛像 法老与王妃 古代埃及 狮身人面像与金字塔 全盛时期的古巴比伦王国(公元前18世纪)伊斯塔尔城门 《汉谟拉比法典》石碑 古代印度 古印度国王雕像 阿育王狮子柱头空中花园想象图 种姓等级示意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1、准备: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1)时间:1949年9月。内容: (2)内容: A、通过《共同纲领》。起着时宪法的作用。 B、选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 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C、决定以北平为首都,改名为北京。《义勇军进行曲》 为代国歌。五星红旗为国旗。
2导火线:上海《文汇报》发表了姚文元的《评新编历、 史剧〈海瑞罢官〉》,得到毛泽东的支持。
3、号召开展“文革”:中共中央发出《五一六通知》。 4、“文革”全面发动的标志:中共八届二一中全会通过 了《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
5、全国大动乱: (1)王洪文等上海造反派夺取上海市的党政大权。是所 谓的“一月革命”。进入全面夺权阶段。
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1、“大跃进”(浮夸风) 目标:追求建设的高速度。 中心:大炼钢铁 口号:以钢为纲,全面跃进
影响: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极大破坏;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 重失调。 2、人民公社化运动: 特点:一大二公,政社合一。
危害:人民公社的平均主义和“共产风”严重脱离了农村 生产力水平,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3、三年严重的经济困难原因: (1)“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左”倾错误。 (2)三年自然灾害 (3)苏联政府背信弃义的行为。 4、1960年,国民经济全面调整,提出“调整、巩固、充 实、提高”的方针。
二、农村和城市的改革 1、农村: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安徽凤阳县)解放生产力; 农村经济发展。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 B、乡镇企业的崛起:改变农村单一的产业结构;推动城 镇的发展;促进国家的工业化进程。
2、城市: A、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 革的决定》为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 B、经济格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成分共同发 展。 C、重点:国有企业改革。 D、民营企业的勃兴。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增大国民经 济、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平凡的世界》 戏剧:昆剧《十五贯》、歌剧《洪湖赤卫队》、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现代京剧《红灯记》、 话剧《茶馆》
绘画:《开国大典》 音乐:《黄河》、《梁山伯与祝英台》 舞蹈:《东方红》 电影:《南征北战》《红高梁》 电视:《四世同堂》、《西游记》 3、中国成为体育强国: (1)《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号召人们“加强身体素质锻炼 (2)2000年取得28枚金牌,总数第三名。 (3)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在我国举行。
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 一、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 1、文艺复兴: 时间:14——16世纪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初步发展 国家:意大利 提倡:以人为中心、反对神权的人文主义思潮 性质: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代表:意大利:但丁《神曲》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 波兰:哥白尼:提出“太阳中心说”。
第三单元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伟大的历史转折 1、1977——1978年:党中央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 坚持“左”的错误。 2、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为十一届 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思想理论基础。 3、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1978年底,北京。 (1)主题报告: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 致向前看》 (2)思想路线:实事求是。(3)工作重点:经济建设。 (4)总方针:改革开(5)、领导集体:邓小平为核心 4、意义: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转折;标志着我国进 入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期。
5、10年经济建设的成就: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1)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2)第一台一级大型电子显微镜试制成功 (3)人民大会堂提前完工 (4)大庆油田 (5)兰新铁路 6、英雄模范人物:“铁人”王进喜、解放军好战士:雷 锋
党的好干部:焦裕禄
三、全国大动乱(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 1、背景:A、毛泽东对国内政治形势作出错误判断,为 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 B、林彪、江青利用和助长毛泽东的错误,企图乱中夺权。
(3)封建土地制度的废除:1952年底。 A、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新解放区。 B、基本目的: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 行农民土地所有制,解放农村生产力(根本)。 C、总政策: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 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D、基本内容: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和财产,分配给贫苦 农民。 E、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巩 固了新中国政权。
(2)在夺权风暴中,各地武斗成风。全国极度混乱。 6、“二月抗争”由谭震林、陈毅等。 7、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
刘少奇被迫害致死
8、严重影响(1)民主法制遭到破坏。中共集体领导原则 遭到破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同虚设。
(2)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
9、“四五”运动:为粉碎“四人帮”奠定了群众基础。 10、“四人帮”被粉碎,标志“文化大革命”结束。
(3)意义: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重要准备。 2、新中国诞生标志: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 意义:
A、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B、中国从此进入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 C、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壮大了社会主义力量。
3、对新中国政权的巩固:
(1)西藏的和平解放。1951年。标志中国领土除台湾和 其他一些海岛及香港、澳门等地外,全部获得解放。
第六单元 现代文化和社会生活 一、现代科学技术之花 1、“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钱学森、邓稼先。 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 返回式卫星的发射,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 的国家。 2、袁隆平“”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推广。“杂交水稻 之父” 3、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 (1)银河“ⅠⅡⅢ型”巨型计算机 (2)联想推出超级计算机,我国计算机技术已接近世界 水平。 (3)“华光激光照排系统”为汉字印刷告别铅字开辟通 途 4、“863”计划的制定:中国高新技术发展战略。
(4)国民经济的恢复: A、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原因:帝国主义的掠夺、国民党反 动派的搜刮、长期的战乱。 B、没收官僚资本、打击投机倒把、统一财经等恢复经济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1、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1953年) (1)优先发展重工业,力求农、轻、重、商业协调发展 (2)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 造。 (3)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二、教育、文艺和体育事业的发展 1、教育事业的发展: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制定“科教兴国”国策。 (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 教育法》,制定《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 育的决定》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2、文学艺术的繁荣: (1)建国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文艺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 主义服务。 小说:《青春之歌》、《红岩》、《芙蓉镇》
意义:鼓舞北美人民的抗英斗志。它在历史上第一次以国 家的名义宣布。马克思称“第一个人权宣言”。
意义:A、为西欧国家的殖民掠夺开辟了道路。 B、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C、对孤立、分散的世界向整体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根本原因:封建君主专制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2、时间:1640年 3、导火线:苏格兰爆发人民起义。 4、开始标志:新议会的召开 5、领导:新贵族和资产阶级 6、经过:处死查理一世,建立共和国 7、结束标志:光荣革命 8、1689年,《权利法案》的通过。限制国王的权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三大改造(1956年基本完成) (1)基本内容: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2)农业:农业生产合作社。 (3)手工业: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4)资本主义工商业:赎买。公私合营。 (5)影响: A、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 B、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的基本建立 C、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奠定近代天文学的基础。 意义:冲破封建教会的精神束缚,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2、新航路的开辟: 原因:A、(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发展 B、西欧各国的统治者和资产阶级渴望从东方获取黄金 C、东西方的交通要道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控制,贸易受 阻。
代表:哥伦布:1492年,开辟了通往美洲的航路。 葡萄牙人达·伽马:1498年,开辟了通向印度的航路。 麦哲伦船队:1519——1522年,环球航行成功。
意义:确定议会高于王权的原则,具有宪法的性质,君 主立宪制开始在英国建立。
9、意义: A、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B、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开辟了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 10、性质:资产阶级革命
三、美国独立战争
1、根本原因: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2、时间:1775——1783年 3、开始标志:来克星顿的枪声 4、经过:华盛顿就任大陆军总司令 5、《独立宣言》:1776年。标志美国的诞生。
三、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1、经济特区的建立:广东省:深圳、珠海、汕头。 福建省:厦门。海南省:海南岛经济特区(最大) 2、沿海港口城市:上海、广州、北海等14个。 3、沿海经济开放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闽南三角区(厦门、漳州、泉州三角地区) 4、上海浦东开发区。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 5、开放新格局:全方位。 6、2001年,多哈会议。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WTO)
四、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成就。 1、法制建设的成就: A、主要任务:维护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保护改革成果, 切实保证人民行使民主权利。
B、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实行改革开放的 总方针。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意义:使十一届三中全会所作的有关重大决策有了法律保 障。(五届人大五次会议) C、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颁布。规定了公 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事关 系。原则:自愿、公平、等价有偿和诚实信用。 D、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颁布。 基本原则:罪刑法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罪刑相当。 加大打击:经济领域中的犯罪、黑社会和恐怖活动的犯罪 2、社会主义民主的推进: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B、民主党派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 荣 辱与共。C、最广泛的统一战线:爱国统一战线。 D、政治体制改革:目标: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 主政治。重要:坚持和完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