份护理质量检查缺陷分析及整改措施精编WORD版

合集下载

护理质量检查存在问题,分析及整改措施

护理质量检查存在问题,分析及整改措施

护理质量检查存在问题,分析及整改措施在医疗行业中,护理质量是极其重要的一环。

护理工作直接关系到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质量检查是确保护理工作正常运行的关键环节。

然而,当前的护理质量检查工作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首先,护理质量检查工作中存在着检查内容不全面的问题。

目前的护理质量检查大多集中在常见的护理问题,而对于一些特殊和罕见的护理情况却往往忽略了检查。

这种情况下,一些患者的护理问题可能得不到及时的发现和解决,进而导致患者的健康状况恶化甚至危及生命。

此外,现有的护理质量检查中缺乏有效的评估和反馈机制,这使得质量检查的结果不能及时得到评估和反馈。

没有有效的评估和反馈机制的存在,不仅无法发现和纠正护理工作中的问题,也无法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进行全面而客观的评价,从而无法提高护理质量。

还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护理质量检查工作中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调。

不同科室之间的护理工作常常存在着信息不畅通、交流不够充分的问题,导致护理工作的协调性和连续性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这种情况下,患者的护理可能会受到影响,质量也会受到一定的削弱。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下面提出一些相应的整改措施:首先,应该加强对护理质量检查的规范化和系统化,确保检查内容的全面覆盖。

可以制定详细的护理质量检查标准和流程,明确各项检查内容和步骤,确保护理工作的全面规范。

其次,应该建立健全的评估和反馈机制。

可以制定护理质量评估的指标体系,对各项指标进行定量化和定性化的评估,及时发现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反馈和纠正。

同时,还可以通过定期召开护理质量检查工作总结会议,对检查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从中找出护理工作中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此外,还应该加强科室间的沟通和协调。

可以通过建立科室联络员制度,每个科室派出联络员,定期召开联络员会议,交换护理工作中的信息,共同解决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同时,还可以通过建立科室间的工作对接机制,加强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和协调性。

护理质量检查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以及工作计划(精编)

护理质量检查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以及工作计划(精编)

中心医院护理质控问题汇总分析根据2023年护理部质量管理相关要求,在2022年护理质控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加强质控管理,进行持续质量改进。

2023年上半年共组织院内临床护理质量检查6次,专项检查6次,现汇总检查过程中出现频次较高的问题,组织质控组人员进行讨论分析,并制定相关改进措施如下:一、护理管理:存在问题及出现频次:1、护士长手册书写不及时,内容不全面2次(3、6月)2、护士培训计划不具体,不全面,流于形式2次(3、5月)二、护理质量管理:存在问题及出现频次:1、出院患者满意度调查未达到100%,汇总分析及整改措施不全2、患者不知晓责任护士3次(3、5、6月)3、缺陷讨论内容无意义,分析不深入,整改措施缺乏针对性3次(4、5、6月)4、科室上报的不良事件讨论分析整改不全面3次(3、4、5月)三、责任制整体护理:存在问题及出现频次:1、高危患者评估与病情不符,缺少连续性3次(2、4、6月)2、责任护士对病情掌握不全,护理问题及措施欠全面3次(3、4、6月)3、护理记录不全面,缺乏连续性3次(3、4、6月)4、健康教育效果差5次(1、3、4、5、6月)5、压疮高危病人措施不到位3次(2、3、4月)6、坠床高危病人措施不到位5次(1、2、3、5、6月)7、留置针回血,固定不规范3次(4、5、6月)8、输液卡签字不全3次(1、2、5月)9、患者指甲长,床单位乱3次(1、3、5月)10、吸氧病人宣教差3次(1、4、5月)四、患者安全:存在问题及出现频次:1、抢救车物品过期3次(3、4、6月)2、换液核对不规范4次(1、4、5、6月)3、病人未戴腕带3次(3、4、5月)五、药品安全:存在问题及出现频次:1、近期药品无标识3次(2、3、6月)2、甘露醇结晶2次(2、4月)一是个别护理人员未认真执行护理常规存在对病人不负责任的现象。

二是未有效地落实病床分管责任制。

三是个别护理人员未按规定时间测量体温存在漏登记14:00所测的体温记录和未按实测体温绘画于体温表的现象。

护理质量检查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护理质量检查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护理质量检查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护理质量检查是医疗机构日常运行中重要的环节之一,它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医疗效果。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护理质量检查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缺乏标准化评估流程、护士技术不到位、沟通不畅等。

本文将对护理质量检查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整改措施,以提高护理质量。

一、护理质量检查存在的问题1.缺乏标准化评估流程在医院护理质量检查中,往往没有统一的评估流程和标准,导致检查结果不具有可比性。

有些护士可能根据主观感受进行评估,有些则可能仅仅检查表面现象,缺乏深入的考察和分析。

2.护士技术不到位有些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可能存在技术不到位的情况,比如静脉置管不熟练、药物注射不规范等。

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

3.沟通不畅在医院中,护士和其他医护人员之间的沟通非常重要,如果沟通不畅,可能会导致信息不畅通、工作任务分配不清晰等问题,影响护理工作的质量。

4.患者满意度不高护理质量差可能会导致患者的满意度不高,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度降低,甚至会产生投诉和纠纷。

二、问题原因分析1.护理质量检查缺乏标准化评估流程的问题源于医院管理层对护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建立规范的护理评估标准,导致护士在检查过程中缺乏统一的参照标准。

2.护士技术不到位可能是由于护士岗位培训不到位、护士自身不够重视技术的学习和提升等原因导致。

3.沟通不畅情况可能受到医护团队协作的困难、信息的传递不畅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4.患者满意度不高可能是护理质量不佳,服务态度不好等因素导致的。

三、整改措施1.建立标准化评估流程医院管理层应重视护理质量检查工作,建立规范的护理评估标准和流程,明确护士在检查工作中应关注的重点,确保检查结果具有可比性。

2.提升护士技术水平医院应加强对护士的技术培训和培养,定期组织技术能力的测试和提升,鼓励护士自觉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

3.加强团队合作与沟通医院可以通过定期举行团队会议、建立相互交流的平台、明确工作任务和责任等方式,促进医护团队之间的沟通和协作,确保信息的畅通和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

护理质量检查缺陷分析及整改措施

护理质量检查缺陷分析及整改措施

护理质量检查缺陷分析及整改措施摘要护理是医院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对于患者的恢复和健康至关重要。

因此,护理质量的检查和评估也是医院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护理质量的缺陷。

本文通过对某医院护理质量检查结果的分析,找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整改措施,以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护理质量;缺陷分析;整改措施一、引言护理质量是医院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因此,护理质量的检查和评估对于提高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护理质量存在一些缺陷,需要加以整改。

二、护理质量检查缺陷分析通过对某医院护理质量检查结果的分析,我们发现了以下几个常见的问题:1. 护理记录不完整。

在护理过程中,护士需要详细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病情变化等重要信息。

然而,我们发现有些护士在护理记录中存在漏写、错写等情况,导致护理信息不完整。

2. 护理操作不规范。

护理过程中,有些护士在操作上存在一些不规范的行为,如未洗手后进行患者的体位翻转、不按照操作规程进行药品的配制等,这些不规范的操作容易导致患者的安全问题。

3. 护理沟通不畅。

护士与患者和家属之间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患者和家属更好地理解护理措施和病情变化。

然而,我们发现有些护士在与患者和家属沟通时存在语言不清晰、态度不友好等问题,造成了不必要的误解和纠纷。

4. 床位管理混乱。

床位管理是医院护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涉及到护士的配合和协调。

然而,我们发现在某医院的床位管理中存在床位分配不合理、床位清洁不及时等问题,给护士的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三、整改措施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系列的整改措施,以提高护理质量。

1. 加强护理记录的培训和管理。

通过定期培训护士记录的要求和技巧,提高护士的记录质量。

同时,建立健全护理记录审核机制,对护理记录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 强化护理操作规范的培训。

护理质量检查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护理质量检查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护理质量检查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近年来,我国医疗事业不断发展,护理质量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然而,在护理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一、护理质量检查存在的问题1. 护理记录不规范: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有些护士对患者的护理记录不够认真,内容简略,不具备可追溯性,严重影响了医护工作的连续性和协同性。

2. 护理操作不规范:有些护士在执行护理操作时,未能按照操作规范和操作技术要求进行,导致了病患受伤或感染,增加了医疗风险。

3. 护理沟通不畅:医护人员之间的沟通不够流畅,信息传递不及时,导致了工作效率低下和患者服务不及时、不完整。

4. 护理知识不足:有些护士在护理实践中,对一些常见病症的护理方法和护理技巧不够了解,无法做出准确有效的护理措施。

5. 护理态度不端正:一些护士对病人的态度不够亲切友善,甚至存在不尊重、不耐烦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医疗服务的体验和患者对医院的印象。

二、整改措施1. 加强护理记录规范性培训:对护士进行护理记录规范性的培训,提高其对护理记录的重要性和规范性的认识,确保护理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 加强护理操作规范性培训:对护士进行护理操作的规范性培训,提高其对操作规范和操作技术的了解,确保护理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 加强护理沟通技巧培训:对医护人员进行护理沟通技巧的培训,提高其沟通能力和沟通效率,确保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完整性。

4. 加强护理知识培训:对护士进行护理知识的培训,提高其对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确保护理措施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5. 加强护理态度培训:对护士进行护理态度的培训,提高其对病患的尊重和耐心,确保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通过以上整改措施的实施和持续跟进,相信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确保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希望广大医护人员能够认真对待护理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服务态度,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护理质量缺陷分析整改措施

护理质量缺陷分析整改措施

XXXXXX护理质量检查缺陷分析及整改措施一、基础护理存在问题:1、病人指甲脏、胡须长;2、输液卡巡视填写不规范,巡视不及时,输液实际滴数与输液卡填写的不符;3、实际吸氧流量与医嘱不符;4、床头卡填写错误;5、床单元不洁;缺陷分析:1、护士工作责任心不强;2、基础护理工作落实不到位;3、未严格按操作流程工作;4、护士长督查力度不够,检查不仔细;整改措施:1、加强护士责任心,工作认真、仔细;2、加强基础护理;3、加强安全意识,严格按护理规范执行;二、整体护理存在问题:1、病人不知用药知识;2、病人不知责任护士、护士长;3、患者健康教育不到位;缺陷分析:1、护士工作责任心不强;2、健康教育制度落实不到位;3、护士长督查力度不够;整改措施:1、加强护士责任心的教育;2、认真落实健康教育制度;3、护士长加大督查力度;三、消毒隔离存在问题:1、吉尔碘无打开时间、过期;2、医疗废物处理不规范;3、配置的液体无加药时间,加药时间大于2小时;缺陷分析:1、护士工作不认真,未按操作流程工作;2、护士院感意识不强;3、护士长督查力度不够;整改措施:1、加强护士责任心的教育,严格按操作规范工作;2、加强安全意识,认真学习院感知识,并落实;3、护士长加大督查力度;四、病区管理存在问题:1、床上床下物品多、功能带上有杂物,床头柜上物品多;2、陪护多、坐、睡床上;3、高危药品登记本记录不及时;4、病房使用电饭锅;5、使用非医院配制的被褥;缺陷分析:1、护士责任心不强,制度落实不到位;2、护士忙于护理工作,忽视病房管理;3、护士长督查力度不够;整改措施:1、护士长加大督查力度;2、加强病房管理,让病人参与病房管理;3、加强护士责任心的教育;24、高危药品按规范管理;五、管道护理存在问题:1、浅静脉留置针管腔内有血液沉积;2、留置导尿管上有分泌物;3、留置导尿管过期;缺陷分析:1、护士责任心不强;2、护士长督查力度不够;整改措施:1、加强护士的工作责任心;2、护士长加大检查力度;六、护理文件书写存在问题:1、体温单未记录过敏药物;2、临时用药护理单未记录及反馈,无追踪记录;缺陷分析:1、护士责任心不强;2、护士书写不认真,检查不仔细;3、护士长督查不到位;整改措施:1、护士长每天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2、加强护士责任心教育;3、要求护士认真学习病历书写标准,按规范书写,写后及时检查;七、危重病人存在问题:1、基础护理落实不到位;2、当班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不全;3、健康教育落实不到位;缺陷分析:1、护士的工作责任心不强;2、护士长的督查力度不够;整改措施:1、加强护士的责任心;2、加强危重病人的护理;3、护士长加大检查力度;八、急救车存在问题:急救物品不能正常使用;缺陷分析:1、护士工作责任心不强;2、护士长检查不到位;整改措施:1、加强护士责任心;2、认真落实抢救工作制度;3、护士长加大检查力度;护理部2013年1月25日。

护理不良事件整改措施精编WORD版

护理不良事件整改措施精编WORD版

护理不良事件整改措施精编W O R D版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篇一:护理不良事件成因分析及改进制度护理不良事件成因分析及改进制度一、护理不良事件主要成因分析1.查对制度不严:因不认真执行各种查对制度,而在实际护理工作中出现的不良事件仍占较高比例。

具体表现在用药查对不严,只喊床号,不喊姓名,致使给患者输错液体或发错口服药。

只看药品包装,不看药名,查药名看字头不看字尾,对药品剂量查对不严,对用法查对不严,对浓度查对不严等。

2.不严格执行医嘱:表现在盲目的执行错误的医嘱,违反口头医嘱的规定,错抄漏抄医嘱,有时凭借主观印象,未能及时发现病人用药剂量的更改而对病人造成影响。

对医嘱执行的时间不严格,包括未服药到口或给药时间拖后或提前2小时,错服、漏服、多服药,甚至擅自用药。

有的漏做药物过敏试验或做过敏试验后,未及时观察结果,又重做者,抢救时执行医嘱不及时等。

3.药品管理混乱:表现在几种药品混放,毒麻药与一般药品混放,注射药与口服药混放,内用药与外用药混放,药品瓶签与内装药品不符,药品过期,需冷藏药品未放冰箱保存等管理失误引起护理不良事件发生。

4.不严格执行护理规章制度和护理技术操作规程:不严格执行护理分级制度,表现在不按时巡视病房,观察病情不仔细,护理措施不到位,卧床病人翻身不及时造成褥疮;违反手术安全查对制度,造成器械、纱布遗忘在手术切口中;违反护理操作规程,如护士让家属给病人鼻饲造成窒息;输液时忘松止血带造成挤压综合症;静脉注射药液外渗引起局部组织坏死;各种检查、手术因漏做皮肤准备或备皮划伤多处而影响手术及检查者;洗胃操作不当造成胃穿孔;给病人热敷造成烫伤或冷敷造成冻伤等。

5.护士不严于职守,责任心不强,年轻护士缺乏护理经验表现在值夜班睡觉,离岗,不及时巡视病房,对病人不负责,工作时思想不集中,而造成严重后果;另外,护士由于年轻经验不足,对有些药物在不同途径的治疗目的和效果不了解,对发生的病情变化不能及时判断和反应,出现一些不应发生的错误。

护理质量检查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_护理质量检查整改措施

护理质量检查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_护理质量检查整改措施

护理质量检查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_护理质量检查整改措施一、护理质量检查原因分析护理质量是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乎病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因此,对护理质量进行检查与评估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了一些护理质量问题,主要原因如下:1. 护理人员素质不高:护理人员在专业技能、沟通能力和人际关系方面存在不足。

由于一些护理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或持续的学习,在护理操作过程中容易疏漏或者操作不当,给病人带来一定的风险。

2. 护理制度不健全:有些医疗机构的护理制度不完善,没有具体明确的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导致护理人员缺乏有效的指导和规范。

3. 护理资源匮乏:一些医疗机构护士数量不足,导致护理工作量过大,无法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4. 管理不善:护理质量问题还与管理有关,一些医疗机构在护理管理方面存在欠缺,监督不力,导致护理质量得不到有效控制。

5. 病人意识不高:部分病人对护理服务的重要性没有足够的认识,不积极配合护理工作,造成护理质量降低。

二、护理质量检查整改措施1. 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水平: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和持续教育,提高其专业技能水平、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同时,加强护士团队建设,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提高护理工作的整体效益。

2. 健全护理制度:建立科学规范的护理制度,明确护理操作的标准和流程,确保护理工作的规范性和一致性。

同时,加强制度的宣传和普及,提高护理人员对制度的遵守度。

3. 加大护理资源的配置:医疗机构应加大对护理的投入,增加护理人员的编制和培养,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同时,加强对护理设备的更新和维护,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4. 加强护理管理:建立健全的护理管理体系,明确职责分工,制定科学有效的护理指导和操作程序。

同时,加强对护理工作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护理质量问题。

5. 提高病人的护理意识:通过加强对病人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他们对护理服务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增强配合意识,积极参与护理过程,提高护理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份护理质量检查缺陷分
析及整改措施精编
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2013年1月至2014年4月份
护理质量检查缺陷分析及整改措施
根据等级医院管理要求,每年必须在全院进行护理质量反馈,今天借全院护士在此相聚之际,我就护理质量单相向全体做一个反馈,今天不讲成绩,只反馈实际监管中发现的问题,以便有针对性的进行整改和提高。

下面我就护理安全、基础护理,特、一级护理质量,优质护理,管道护理,病区管理,护理文件书写,职业暴露等八个方面进行反馈
一、护理安全全年护理严重差错发生率为0;年压疮(可避免的)发生率为0;护理
人员自查上报护理缺陷6起。

存在问题:发生患者跌倒、坠床事件2起、病人走失2次。

二、基础护理抽查63次,抽查198人,其中Ⅰ级护理病人60人,危重病人22人,手术病人130人,住院一周以上的Ⅱ级病人138人。

合格195人(合格90分)不合格3人,基础护理质量合格率为97.5%,未达到100%的管理目标。

存在问题:
1、病人指甲脏、胡须长。

2、输液卡填写不规范,漏项、缺项,输液实际滴数与输液卡填写不符。

3、实际吸氧流量与医嘱不符。

4、部分科室床头卡缺。

三、特、一级护理质量抽查61人次,合格率为100%(合格分90分)。

未发现明显缺陷
四、管道护理查抽80人次,管道在位合格率100%,管道更换合格率100%,管道标识80%;浅静脉留置针护理合格率96%。

存在问题:
1、浅静脉留置针管腔内有血液沉积。

2、留置导尿管上有分泌物。

3、部分标识不清或标识缺。

五、优质护理检查14次,抽查病室48间,调查病人96人,考核护士28人,其中病人满意率为96.5%,护士对等级护理内容的落实到位率为80%。

存在问题:
1、优质护理开展工作呈间断性、未做到持续常态化。

主要表现:在检查前后与平常差别明显,为应付检查而做;
2、没有形成全体护士的共识,护士长叫的多,护士动的少。

3、工作没有亮点,停留在基本的工作模式上。

4、科室部分护理人员没有掌握等级护理内容,使护理措施落实有差距。

六、病区管理检查64次,抽查不同场所(病室、配药室、护士站)共192场次,其中高危药品合格率100%;急救药品、器械、设备齐全实用,完好率100%;消毒隔离合格率100%;床单元合格率80%;病区清洁卫生合格率75%。

存在问题:
1、晨间护理只管病床,不注意病房大环境的管理,病房物品多没有及时引导病人放入厨中床上床下物品多、床头柜上物品多
2、病人衣服乱堆,如
3、查房时间陪护睡病床上。

4、病房使用电饭锅、电热杯。

5、一人使用多床被褥。

七、护理文件书写每季1次,抽查90份,合格率100%(合格分95分)
存在问题:
1、体温单未记录过敏药物。

2、晚间病人病情变化处理措施记录到位,但病情观察记录不到位。

3、病人入院评估书写刻板,未体现按生活指数评估病人的描述。

4、护理记录单使用医学术语不规范。

5、病室的交班报告随意书写。

八、职业暴露护理人员职业暴露2013年全年是5起,今年1季度就出现了8起,增长过快,应引起护理人员的高度重视,我们在为患者服务的同时,应想尽一切办法保护自己。

针对以上的问题,我们分析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为:
1、护士工作责任心不强。

2、工作落实不到位。

3、未严格按操作流程工作。

4、护士长督查力度不够,检查不仔细。

5、健康教育制度落实不到位。

6、护士只注重单项护理工作,忽视病房整体管理。

7、对优质护理工作存在畏难情绪,专业知识欠缺。

8、临床护理人员自我保护措施未落实。

整改措施
1、加强护士责任心,工作认真、仔细。

2、加大基础护理考核力度,同时对病人进行教育,取得病人的配合。

3、常抓教育,强化安全意识,明确各项标识,严格核心制度。

4、加强学习,扩大视野,提高对优质护理的认识水平。

5、勤策勤力,发挥全体护士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在完成日常工作的同时,鼓励创新、争取在优质护理工作种做出亮点。

护理部
2014年4月30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