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希望》教案
幼儿园大班语言课《我的愿望》教案设计

幼儿园大班语言课《我的愿望》教案设计教材分析什么是愿望?词典中的解释是希望将来达到某种目的或出现某种情况的心愿。
每个人都有心愿,却又各不相同。
《等我也长了胡子》作者的愿望是爸爸不再骗他;《播种希望的日子》中的“我”希望可以在最短时间内种出西瓜;《苦糖》中的“我”则希望让自己的母亲天天都有白糖吃。
本次表达训练的安排,就是希望学生能够畅所欲言,真实表达自己的想法,写出充满真情、充满想象的文章。
教学目标1、学生表达交流各自的愿望。
2、培养学生大胆想象,清晰、连贯表达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指导学生写出充满真情、充满想象的习作。
教学建议(一)教学准备世界名人成长故事。
(二)教学过程1、联系学习过的课文,找到撞击点,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在本板块学习过的课文中,文中的“我”都有哪些愿望?他们的哪个愿望引起了你的共鸣?可以组织学生交流、讨论。
2、联系生活,找准切入点,指导学生选择写作素材。
谁都会有愿望,而且各不相同。
在你的生活中,有哪些你已经实现了的愿望?哪些虽然没能实现,但极有可能实现?哪些是很长一段时间不可能或根本没有可能实现的'愿望?选择自己最想说的讲给同学们听。
3、指导习作,找寻启发点,教给学生写作方法。
引导学生先确定自己想写现实一点的愿望,还是想象类的愿望。
在这样的文章中,我们都应该写些什么呢?需要在自己作文字里行间回答哪几方面问题?(1)我的愿望是什么?(2)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愿望?(3)为了实现这样的愿望我做过哪些努力?(4)假如实现了这样的一个愿望,我又会有哪些表现?4、文章开篇指导:(1)开门见山要写什么直接说出来,直接进入文章主要内容。
例如我们要写《我的愿望》这篇文章,可以这样开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愿望,我也不例外,我也有自己心中想要达成的愿望,那就是,我希望自己能……”这样的表达直接引出了作文的内容,一目了然。
(2)逐渐深入开始的几句话作为引导,慢慢接近作文的主要内容。
我真希望语文公开课教案设计

我真希望语文公开课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和理解文章,培养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2. 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提高分析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热爱,激发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1. 教学文章:《我真希望》2.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3. 教学难点:分析文章表达手法,提升写作技巧。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手段一、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章背景、作者生平及文章主题。
2. 互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提高表达能力。
3. 案例分析法:分析文章表达手法,提升写作技巧。
二、教学手段1. 教学课件:展示文章文本、图片及相关视频资料。
2. 教学黑板:用于板书重点内容、关键词。
3. 网络资源:查阅相关背景资料,丰富教学内容。
第三章:教学过程与步骤一、导入新课1. 播放课文朗读音频,引起学生兴趣。
2. 简要介绍文章背景及作者。
二、阅读理解1.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理解情况。
三、分析讨论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表达手法。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四、写作技巧提升1. 教师举例讲解写作技巧。
2. 学生练习运用所学写作技巧,进行现场写作。
五、课堂小结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一、课堂表现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和表达能力。
2. 评价学生在讨论和写作环节的表现。
二、作业评价1. 批改学生作业,检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2. 评价学生的写作技巧运用情况。
三、教学反馈1. 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
2. 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第五章:教学资源与拓展一、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及配套练习。
2. 相关背景资料、图片和视频。
二、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作文比赛。
2. 邀请作家或专家进行讲座。
三、课后作业1. 阅读相关文章,提高阅读能力。
2. 练习写作,提升写作技巧。
《我真希望》教学教案设计

《我真希望》教学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阅读《我真希望》,了解和感受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2)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1.2 教学内容《我真希望》是一首描绘作者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诗歌,通过阅读这首诗歌,让学生感受生活的美好,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第二章:教学资源与工具2.1 教学资源(1)教材:《我真希望》诗歌文本。
(2)多媒体课件:包括诗歌图片、音频、视频等。
(3)教学挂图:描绘诗歌场景的挂图。
2.2 教学工具(1)投影仪:用于展示多媒体课件和教学挂图。
(2)音响设备:用于播放诗歌音频。
(3)黑板:用于板书重点内容。
第三章:教学过程与方法3.1 导入新课(1)播放轻松愉快的音乐,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望。
3.2 诗歌朗读与感悟(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歌,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2)学生闭眼聆听,感受诗歌带来的美好情感。
(3)讨论:诗歌中哪些句子让你感受到了美好?为什么?3.3 诗歌解析(1)分析诗歌的结构、韵律、意象等。
(2)解读诗歌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3)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创新思维。
3.4 诗歌创作与展示(1)学生分组,每组创作一首以“我真希望”为主题的诗歌。
(2)各组展示创作成果,分享创作心得。
(3)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创作等活动,了解他们的学习状态。
4.2 学生诗歌创作:评价学生在诗歌创作中的想象力、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
4.3 学生课后反馈:收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和改进建议。
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朗读、讨论、创作等活动,感受到了诗歌的魅力,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我真希望》优秀教案设计

《我真希望》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运用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开展情景剧表演,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珍惜亲情友情的情感态度。
(2)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培养乐观向上的精神。
(3)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原文:《我真希望》妈妈的爱,像太阳,晒得我闪闪发光。
爸爸的关爱,像大海,让我航行无忧无虑。
老师的鼓励,像清风,吹走我心中的烦恼。
朋友的陪伴,像星星,照亮我前行的路。
2. 生字词:妈妈、太阳、爸爸、关爱、大海、航行、无忧无虑、老师、鼓励、清风、烦恼、朋友、陪伴、星星、照亮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珍惜亲情友情的情感态度。
(3)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培养乐观向上的精神。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小组合作法:开展小组合作、讨论,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教育法:引导学生体验课文中所表达的关爱与陪伴,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导入新课:(1)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亲人和朋友的祝福。
(2)引导学生思考:我们为什么要珍惜亲人和朋友的爱?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感受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2)教师示范朗读,注意语气、情感的把握。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小学二年级语文《我真希望》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二年级语文《我真希望》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篇一】小学二年级语文《我真希望》原文我真希望,烟囱里飘出来的,不是浓浓的黑烟,而是轻盈洁白的云彩。
我真希望,烟囱里喷出来的,不是灰灰的粉尘,而是清澈晶莹的泉水。
我真希望,烟囱里吐出来的,不是难闻的气味,而是淡淡的芬芳。
我真希望啊,我真希望,我们居住的地球上,树更绿,花更红,小鸟的歌声更动听更悠扬。
【篇二】小学二年级语文《我真希望》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希、囱、而”等10个生字,会写“而、囱、扬、洁、彩、芬、芳、晶”8个字以及以下词语:而是、洁白、烟囱、云彩。
2、朗读感悟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注重自己周围的环境,使学生具有环保意识和保护环境的行动。
【教学理念】依据课改精神,以学生为主体,提升人文素养,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指导,设计理念有以下几点:1、根据学生的兴趣安排教学,尊重学生的朗读体验,学生愿学哪一段,就学哪一段,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2、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使用多种方式识记生字,结合多媒体教学,提升学生的识字兴趣。
3、创设情境,使学生感受到生活环境被污染,治理污染刻不容缓,并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
4、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理解、感悟水平。
【应用信息技术依据】1、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再现生活,使学生产生保护环境的强烈愿望。
2、充分发挥电脑课件的动画优势,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前准备】1、字卡、词卡。
2、多媒体课件。
3、环境污染的资料。
【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学生在初读课文谈自己的想法时,因为理解比较浅显,可能会表达不准确,这时教师应注意保护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通过教师引导,逐步提升学生的理解水平和表达水平。
另外,在课外调查实践的过程中,因为学生年龄较小,调查的内容可能会局限于某些方面,教师需要课前准备大量的相关环境污染的资料,以提纲挈领的方式表现给学生,教给学生搜集资料的途径,处理信息的方法,帮他们扩大调查内容的范围。
《我真希望》教案设计

《我真希望》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章:诗歌导入1.1 教学目标了解并感受诗歌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引导学生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愿望。
1.2 教学内容选取一首富有情感的诗歌,如《我希望》进行朗读和解析。
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
1.3 教学活动教师朗读诗歌,学生聆听并感受诗歌的情感。
学生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尝试创作自己的小诗,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情感。
第二章:表达愿望2.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想法。
引导学生学会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愿望。
2.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自己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学生通过绘画或写作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愿望。
2.3 教学活动学生自由讨论自己的愿望,并与同伴分享。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绘画或写作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愿望。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愿望背后的故事。
第三章:情感共鸣3.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他人的情感产生共鸣和理解。
引导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关爱他人。
3.2 教学内容学生通过讨论和分享,了解同伴的愿望和困扰。
引导学生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产生情感共鸣。
3.3 教学活动学生分组讨论,了解同伴的愿望和困扰。
每组选取一个愿望或困扰,进行角色扮演,表达他人的情感。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并学会关心和关爱他人。
第四章:积极面对困难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面对困难的勇气和积极心态。
引导学生学会用积极的方式解决问题。
4.2 教学内容学生讨论在实现愿望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
引导学生学会用积极的心态面对困难,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4.3 教学活动学生分享在实现愿望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如何用积极的心态面对困难。
学生分组讨论,设计解决方案,解决困难。
5.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学会珍惜和坚持,为实现愿望付出努力。
5.2 教学内容学生反思自己在实现愿望过程中所需的付出和努力。
5.3 教学活动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引导学生珍惜和坚持,为实现愿望付出努力。
语文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我真希望原文》原文及教案

【原文】我真希望,煙囪裏飄出來的,不是濃濃的黑煙,而是輕盈潔白的雲彩。
我真希望,煙囪裏噴出來的,不是灰灰的粉塵,而是清澈晶瑩的泉水。
我真希望,煙囪裏吐出來的,不是難聞的氣味,而是淡淡的芬芳。
我真希望啊,我真希望,我們居住的地球上,樹更綠,花更紅,小鳥的歌聲更動聽更悠揚。
【教案】教學目標:1、認識“希、囪、而”等10個生字,會寫“而、揚、潔、彩、芬、芳、晶”8個字以及以下詞語:而是、潔白、煙囪、雲彩。
2、朗讀感悟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引導學生關注自己周圍的環境,使學生具有環保意識和保護環境的行動。
教學過程:一、創設情境,導入1、師:小朋友們,你們希望自己能住在什麼樣的地方?人人都想住在山清水秀、鳥語花香的地方,那裏綠樹成林,空氣清新,多美啊!這是我們共同的心願。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17課《我真希望》。
2、板書課題,指導有感情讀好課題。
二、初讀課文,認知生字1、師:借拼音讀課文,注意讀准字音,把句子讀通順,讀正確,圈出文中的生字,和詞語在一塊多讀幾遍。
2、字詞教學①小老師領讀(有注音),想領讀哪個就讀哪個。
②集體讀(有注音)。
③開火車讀(無注音)。
④搶讀(無注音,打亂順序)。
3、學生自由讀課文,並選擇自己喜歡的小節讀給同桌聽。
三、朗讀感悟師:讀了這篇課文,你們有什麼想法?1、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引導學生梳理歸類,並找出問題,四人小組帶著問題邊讀邊討論。
2、小組交流並討論:“我”為什麼有這樣的希望?該怎麼讀才能表達出我的心情?3、全班彙報,朗讀感悟。
①整體要求每小節以“我真希望”開頭,重音應落在“真”上,突出一片真心。
後兩句“不是……而是……”,語調應由低沉,逐漸轉向明快;用輕柔、嚮往的節奏和語調讀好每小節的最後一句話,把無限的希望、美好的憧憬表達出來。
②第一小節螢幕顯示:濃濃的黑煙——輕盈潔白的雲彩。
引導學生理解“輕盈潔白”,從而指導學生讀好這個詞。
第二小節螢幕顯示:灰灰的粉塵——清澈晶瑩的泉水。
小小的希望教案

小小的希望教案教案主题:小小的希望教案目标:1. 了解小小的希望是什么,并能就此进行初步的思考和分享。
2. 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关爱社会、传递温暖的意识和能力。
3. 培养学生乐于助人、勇敢面对困难、积极向上的品质。
教案步骤:一、引入(10分钟)1. 先让学生看一幅画:“小小的希望”。
请他们简单描述一下这幅画。
2. 引导学生思考:“小小的希望”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什么意义?我们能从中学到什么?3. 分享学生的观点,并对他们的答案进行提问和讨论。
二、探讨(15分钟)1. 让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讨论并记录下他们的观点。
2. 随后,每个小组派出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想法。
其他组可以提问和补充。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分别向学生介绍几个关于小小的希望的真实案例,如在地震中互相帮助、捐助贫困学生等。
2. 让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于他们个人和社会的意义,以及如何在身边传递小小的希望。
四、活动设计(20分钟)1. 设计一个小小的希望行动,例如:邀请学生在下班后清理教室,帮助老人过马路等等。
2. 让学生自由讨论,提出各种小小的希望行动的主意,并选择一项最具可行性的行动。
五、行动实施(15分钟)让学生参与实施选择的小小希望行动,并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六、反思总结(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分享自己的行动和感受。
2. 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行动和感受。
3. 整理学生的反馈意见,总结今天的活动,并鼓励学生继续传递小小的希望。
教学资源:1. 一幅画:“小小的希望”。
2. 关于小小的希望的真实案例。
3. 活动设计相关资料。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明白了小小的希望在我们的生活中的重要性,并从实际行动中感受到了传递小小希望的快乐与满足。
在活动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他们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讨论和行动中,表现出了关心他人、关爱社会的品质。
值得注意的是,在实施行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安全,并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真希望》教案【教学课题】1、知识与能力目标:会认“希”等11个字,会认会写“而”等8个字,培养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
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小组合作和游戏等识字方法,提高学生的识字水平;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使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并且在读中有所感悟和生成。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诗的情感,引导学生关注自己周围的环境,使学生具有环保意识和保护环境的行动。
【教材分析】《我真希望》这首诗是语文S版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
整首诗构思精巧,读起来有趣、亲切,让人回味。
全诗紧紧围绕“保护环境”这一主题,分四个小节来写,每个小节都以“我真希望”开头,前三节还运用“不是……而是……”这样的句式,表达“我”急切的希望。
诗歌用生动的语句、渴望的心情,真挚地表达了人们希望治理烟尘、整治污水、洁净空气、还我蓝天的美好愿望。
它激起我们对美好环境的憧憬和向往,同时还让我们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警示人们:保护环境,刻不容缓!重点:1、会认“希”等11个字,会认会写“而”等8个字。
2、把课文读通顺、读出感情。
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诗的情感。
2、引导学生关注自己周围的环境,使学生具有环保意识和保护环境的行动。
教学准备:用百度在网上搜索相关教学材料及教案作参考,下载图片等制作成多媒体教学课件,准备真的玫瑰花一束。
【教学方法】本课中介绍的环境污染方面的相关知识和现象是很多学生未接触过的,要读通课文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比较困难,因此激发其兴趣主动学习是教师引导的重点,在课堂教学中我采用以下方法:1、激趣导入。
通过多媒体课件,将学生引入一个美丽的大自然的世界,增强其对美好环境的热爱以及为后面的相关污染图片的出现形成对比。
2、游戏贯穿教学。
采用男女比赛读,开火车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达成目标。
3、在阅读教学中,通过教师声情并茂地示范朗读,激发学生对朗读的兴趣。
同时,教师通过读音、停顿、情感的指导,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提升。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播放大自然美丽的画面)师:同学们,看到那么美丽的大自然,你有什么想说的吗?(生各抒自见)大自然美丽的画面来自百度/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 &word=%B4%F3%D7%D4%C8%BB%B7%E7%B9%E2&in=23005&cl=2&lm=-1&pn=4 &rn=1&di=22466527653&ln=2000&fr=&fmq=&ic=0&s=0&se=1&sme=0&tab =&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2、师:每个人都想住在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地方,那里绿树成林,空气清新,多美啊!本课的作者和我们有共同的心愿,让我们一起来学习17课《我真希望》,了解作者的心愿吧!3、板书课题,指导有感情读好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中的图画及教师生动的描述,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美好的希望之中,引起学生主动保护环境的愿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师:请同学们把上节课学的生字放回课文中将课文读通、读顺,读得不够好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
2、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边读边找出小作者的希望有哪些?(指名回答,师随机板书)3、师:带着疑问作者为什么有这样的希望,通过再读课文找出答案。
【设计意图】让学生找出作者的希望,说清了诗的大意。
学生通过两次不同要求的读,对诗歌有了整体感知,把感知的课文与课文与听说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品读课文,朗读感悟1、自由朗读,感知情感(1)师:作者的这些希望你喜欢吗?找出你最喜欢的一个小节读给同桌听听,看谁读得最好。
(2)个别学生展示读,生评,师总结。
【设计意图】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把读书的权力交给学生,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会读书2、授予学法,学习第三小节(1)师:大家读得那么起劲,老师也想读一读,可以吗?(生:可以)请认真听听老师的读和你们的读有什么区别,看谁的耳朵最灵敏。
(2)师范读第三小节。
请同学归纳不同之处,师总结出读“我真希望”开头,重音应落在“真”上,突出一片真心。
后两句“不是……而是……”,语调应由低沉,逐渐转向明快;用轻柔、向往的节奏和语调读好每小节的最后一句话,把无限的希望、美好的憧憬表达出来。
(3)引导学生像老师的样子读读第三小节。
【设计意图】通过范读,请学生归纳读法,训练学生听的能力,学生在多次对比朗读后很快就能掌握朗读方法(4)师:同学们,这一小节里你最喜欢哪个词语呢?(生:淡淡的芬芳)什么会散发出淡淡的芬芳呢?(生:花、香水等)(5)师:同学们,请闭上眼睛,展开想象的翅膀,听老师的描述,做出你的表情和动作。
当你经过垃圾堆时,你闻到了难闻的气味,你的表情和动作是怎样呢?(生皱眉、捂鼻、摆手等)你来到了美丽的花园,你的眼前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鲜花,阵阵淡淡的花香扑鼻而来,你此时的表情和动作又是怎么样呢?(生微笑、深呼吸等)(6)师:请睁开眼睛,说说你此时的心情。
(生:愉快、高兴等)带着这种心情再来读读第三小节吧。
(个别读、全班读)【设计意图】通过找关键词的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让学生发挥想象力使学生对诗歌的描写达到感同身受的效果,进一步激发学生朗读的热情和激情,从而使学生在朗读中更深入理解诗歌内容,达到读有所悟的效果。
(7)(师拿出真的玫瑰花)师:谁能闻着花香,带上感情和动作再来读读第三小节。
(个别读)和你的小组成员一起读读吧。
(小组读、自由读)(8)师:同学们,通过你们的朗读香味已经弥漫了整个教室,请大家带着感情,加上想象再读读第三小节。
(全班读)(9)师:谁可以像刚才一样带着感情和动作把第三小节背出来吗?(个别背、全班背)【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因此,在本环节设计中,我力求体现这一理念,通过创设情境读、展示读、评读、激读、赛读的方式,鼓励学生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这样的读书过程也是张扬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灵性的过程。
(10)师: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找关键词、加上想象反复朗读的办法学好了第三小节。
接下来请聪明的你们用同样的方法和你的小组成员合作学习自己喜欢的小节,行吗?(生:行)【设计意图】帮学生总结学习方法对接下来的合作自主学习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
3、小组合作,学习一、二小节(1)学生选择喜欢的小节小组合作学习。
(2)反馈交流第一小节:①师:哪个小组喜欢第一小节,找到的关键词是什么?(生:轻盈洁白的云彩)②师:你想象到了什么?(生:蓝蓝的天上飘着朵朵白云,地上鸟语花香真美啊!)③师:可以带着感情,加上想象读读第一小节吗?(个别读、小组读)④师:读得真好,请你当小老师带大家读读吧。
(带读、全班读)(3)反馈交流第二小节:①师:哪个小组喜欢第二小节,找到的关键词是什么?(生:清澈晶莹的泉水)②师:你想象到了什么?(生:清澈晶莹的泉水流成一条小溪,引来可爱的小鱼摆着尾巴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我很喜欢。
)③师:你的想象力真丰富,可以带着感情,加上想象读读第二小节吗?(个别读、小组读)④师:谁能挑战他,比他读得更好呢?(挑战读、全班读)【设计意图】通过四人小组的自学,由扶到放,多种朗读方式相结合,讲究学习方法,从读中学,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朗读感悟和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充分表达出来,自由发挥自己的朗读技巧,培养学生想象力,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4、深化主题,学习第四小节(1)师:同学们,读了前面的三节小诗,你觉得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希望呢?(生:他是爱护环境的好孩子。
)是啊,作者是个爱护环境的好孩子,他希望大家能行动起来和他一起保护环境,所以他真诚地写下了第四小节,让我们带着环保之心读读第四小节吧。
(全班读)(2)师:你觉得把哪个字读好了就能使作者的希望显得更迫切呢?(生:更)怎么读呢?(生:读得重一点)那你来试试吧。
(个别读、全班读)(3)师:你们真是环保的好孩子,老师也想加入你们的队伍之中了,行吗?(生:行)那我们合作读读这首诗吧。
(师引读:我真希望……不是……而是……,学生补充)(4)师:可以把这首诗背一背吗?(生:可以)(全班背)【设计意图】将“读”、“悟”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学生由“读——悟——读”,经历了语言训练,培养了良好的语感,也体会到作者强烈保护环境的希望,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交流拓展,创作小诗(1)师:同学们,我们都希望能保护环境可,生活中我们还是有很多我们不愿意看到的场面。
(播放有关环境污染的图片资料)大气污染图片来自百度/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 &word=%CE%DB%C8%BE&in=5581&cl=2&lm=-1&pn=0&rn=1&di=3967247259 0&ln=2000&fr=&fmq=&ic=0&s=0&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pn0&-1油污染图片来自百度/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 tail&word=%CE%DB%C8%BE&in=5581&cl=2&lm=-1&pn=0&rn=1&di=396724 72590&ln=2000&fr=&fmq=&ic=0&s=0&se=1&sme=0&tab=&width=&height =&face=0&is=&istype=2#pn6&-1化学污染图片来自百度/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 &word=%CE%DB%C8%BE&in=5581&cl=2&lm=-1&pn=0&rn=1&di=3967247259 0&ln=2000&fr=&fmq=&ic=0&s=0&se=1&sme=0&tab=&width=&height=&fa ce=0&is=&istype=2#pn14&-1垃圾污染图片来自百度/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 &word=%CE%DB%C8%BE&in=5581&cl=2&lm=-1&pn=0&rn=1&di=3967247259 0&ln=2000&fr=&fmq=&ic=0&s=0&se=1&sme=0&tab=&width=&height=&fa ce=0&is=&istype=2#pn1&-1【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多媒体,将生活实际的不同场面引入课堂,使学生入情入境,引起共鸣,增强他们的环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