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知识点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下册科学书知识总结

六年级下册科学书知识总结

六年级下册科学书知识总结科学是一门充满奥秘和乐趣的学科,六年级下册的科学书为我们打开了一个丰富多彩的知识世界。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其中的重要内容吧。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在这个单元中,我们深入探索了微小世界的奇妙之处。

我们了解到放大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它能帮助我们观察到肉眼无法看清的细微之处。

显微镜的出现更是让我们能够看到细胞等微小结构。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有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之分。

动物细胞一般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而植物细胞除了这三部分,还有细胞壁、液泡等结构。

微生物是一群极其微小但又无处不在的生物。

细菌有球菌、杆菌和螺旋菌等形态,它们在自然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的对人类有益,比如参与发酵的细菌,有的则会引起疾病。

真菌中的酵母菌可以用于发酵,霉菌能使食物变质,但也有一些真菌可以用于制药。

我们还学习了如何制作洋葱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这让我们能够更直观地观察细胞的形态和结构。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只是物质的形态、大小等发生了改变,但其本质没有变化,比如水的蒸发、铁的熔化等。

化学变化则会产生新的物质,比如铁生锈、蜡烛燃烧等。

化学变化常常伴随着一些现象,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

通过这些现象,我们可以判断一个变化是否属于化学变化。

在探究铁生锈的实验中,我们发现铁生锈需要水和氧气的共同作用。

为了防止铁生锈,我们可以采用涂漆、镀金属等方法。

燃烧也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变化,燃烧需要可燃物、氧气和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这三个条件。

灭火的原理就是破坏其中的一个或多个条件。

第三单元:宇宙宇宙是无比广阔和神秘的。

我们的太阳系中有八大行星,按照距离太阳由近到远的顺序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地球是我们人类生存的家园,它围绕着太阳公转,同时也在自转。

公转产生了四季的变化,自转导致了昼夜的交替。

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它对地球有着重要的影响,比如引起潮汐现象。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复习资料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复习资料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复习资料1.⼀天的垃圾⼀、.垃圾的分类:1.按材料分:⾦属、⽊头、纸、玻璃、橡胶2.按是否有毒分;有毒垃圾和⽆毒垃圾3.按是否容易腐烂分;易腐烂垃圾(易腐烂的⾷物有⾯类和剩余的⾁类等)和不易腐烂垃圾4.按⽤途分:⾷物、包装、⽤品、⼀次性⽤品(如⼀次性筷⼦和餐⼱纸等)⾐物、家具、电器等。

5.按危害状况分:有害垃圾和⼀般垃圾6.按垃圾的来源(城市⽣活垃圾、⼯业垃圾、农业垃圾)7、处理⽅法分: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

⼆、垃圾的丢弃对环境会造成什么影响(或危害)?⾸先是影响环境的美观;同时⼜污染⼟壤、污染⼤⽓、污染⽔体,对⼈们的⽣产⽣活造成危害。

还会招引蚊蝇,传播疾病等。

有毒垃圾还会对环境造成破坏,对动物、植物都产⽣极⼤的危害。

三、我们平时的垃圾都到哪⾥去了?⼀部分回收、⼀部分垃圾填埋场。

2、垃圾的处理1.处了⽇常⽣活不可避免地产⽣⼀些家庭垃圾外,⼯⼚、学校、医院、建筑⼯地等每天也在⽣产⼤量的垃圾。

2.露天堆放垃圾会造成什么问题?破坏景观、污染空⽓、⼟壤和⽔、还会引起疾病、发⽣⽕灾等。

3.⽬前处理垃圾的⽅法有:挖坑填埋、焚烧、堆肥和回收。

(⽤挖坑填埋和焚烧的⽅法处理垃圾还是会影响环境)4.在填埋垃圾的模拟实验中,所需的材料有:⼴⼝瓶、细⽯⼦(淘洗⼲净的)、清⽔、镊⼦、⼏团浸过墨⽔的纸⼱、喷⽔壶等。

5.这个实验模拟的是什么?这个实验模拟的是:垃圾填埋场在⾬⽔的浸泡下发⽣的变化——污染地下⽔。

6.实验的各部分分别代表什么?实验中的细⽯⼦和其中的清⽔模拟⼟层和地下⽔;浸过墨⽔的纸⼱模拟被填埋的垃圾;慢慢往上喷⽔模拟下⾬。

⼴⼝瓶代表垃圾填埋场。

7.我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在模拟实验中,我们观察到:埋在细⽯⼦中的墨⽔纸⼱经过喷⽔后把原来瓶底的清⽔弄成墨⽔⾊了,这说明垃圾被埋在地下,其中有害的东西仍会浸滤出来污染地下⽔。

说明了地上挖坑填埋垃圾仍然会污染地下⽔。

六年级科学第四单元知识点

六年级科学第四单元知识点

六年级科学第四单元知识点【篇一:六年级科学第四单元知识点】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知识点总结第一节一天的垃圾1、人们在生活中要产生大量成分复杂的垃圾,丢弃的垃圾危害环境。

2、收集垃圾应注意:可以使用镊子或手套;外出时的垃圾也不要遗漏;注意洗手。

3、怎样给垃圾分类?答:1)按材料分,可分为塑料、金属、纸张、玻璃等垃圾。

2)按原来的用途分,可分为食物、包装、一次性用品、衣物、家具、家电等垃圾。

3)按危害状况分,可分有害垃圾、一般垃圾。

4)按处理方法分,可分为填埋类、焚烧类、堆肥类垃圾。

5)按来源分,可分为城市生活垃圾、工业垃圾、农业垃圾。

第二节垃圾的处理1、目前处理垃圾的方法有填埋、焚烧等,但填埋、焚烧的方法还会影响环境。

2、填埋垃圾模拟实验模拟实验是模拟垃圾填埋场在雨水的浸泡下发生的变化污染地下水。

实验中的细石子和其中的清水模拟土层和地下水;浸过墨水的纸巾模拟被填埋的垃圾;慢慢往上面喷水模拟下雨。

实验中可以观察到,埋在细石子中的墨水纸巾经过喷水后把原来瓶底的清水弄成墨水色了,这说明垃圾埋在地下,其中有害物仍会浸滤出来污染地下水3、垃圾填埋场对周围环境带来的危害有:(1)散发恶臭,污染空气(2)滋生蚊蝇,引发疾病(3)造成土壤污染,影响农业生产等。

4、设计合理的垃圾填埋场能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5、新型垃圾填埋场各部分的作用:[教材73 页右上图] 衬垫:防止垃圾与土壤直接接触。

过滤液收集池和处理池:把从地面渗入垃圾屋并被垃圾污染的水收集起来进行处理,防止受污染的水渗透到土壤和地下水中。

气体排放管:把垃圾堆积时发酵生成的可燃性气体和有毒气体排走。

监测井:随时监测垃圾填埋场附近的土壤和地下水的状况。

6、填埋场在填满垃圾后,可以在上面修建公园、体育场,但不能建筑房屋和种植庄稼(因为填埋后的土壤地基不稳固而且土壤可能有毒)。

7、焚烧垃圾的优点:(1)占地小,使垃圾减量(2)避免污染地下水(3)产生的热量可用来发电;缺点:(1)消耗大量电能(2)留下残余物(3)造成二次污染第三节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1、减少垃圾的数量是从源头上解决垃圾的问题的办法,常用的减少垃圾的方法是减少丢弃和重新使用。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环境和我们知识点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环境和我们知识点

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1、人们在生活中要产生大量成分困难的〔垃圾〕。

丢弃的垃圾〔危害环境〕。

2、目前处理垃圾的方法有〔填埋〕、〔燃烧〕等,但填埋、燃烧的方法还是会影响环境。

3、垃圾填埋场对四周环境的危害有:〔1〕散发恶臭,污染空气〔2〕滋生蚊蝇,引发疾病〔3〕造成土壤污染,影响农业消费等。

4、燃烧垃圾的优点:〔1〕占地小,使垃圾减量〔2〕防止污染地下水〔3〕产生的热量可用来发电;缺点:〔1〕消耗大量电能〔2〕留下剩余物〔3〕造成二次污染5、〔设计合理〕的〔垃圾填埋场〕能有效削减对环境的污染。

6、〔削减垃圾〕很重要,常用的方法是〔削减丢弃〕和〔重新运用〕。

7、日常生活中以下垃圾是可以削减的:〔1〕双面打印可以节约纸张〔2〕自带喝水杯外出,少买瓶装饮料〔3〕尽量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用品,以削减纸和塑料的丢弃……8、〔过度包装〕会造成〔资源奢侈〕而且产生大量垃圾。

9、垃圾中的一些原材料可以重新〔回收利用〕,包括纸、金属、塑料、玻璃等。

这样可以〔削减垃圾、节约资源〕。

10、要有效地回收垃圾,必需变更〔垃圾混装〕的习惯,对生活垃圾进展〔分类〕和〔分装〕。

11、垃圾分类、分装便于垃圾〔回收利用〕和对一些〔有毒垃圾〕的处理。

12、对自然环境威逼最大的五种物质,电池里就包含了三种:〔汞〕、〔铅〕、〔镉〕。

13、〔堆肥法〕可以有效削减垃圾并形成〔肥料〕。

14、削减固体垃圾的科学方法是〔削减丢弃〕、〔重新运用〕和〔回收利用〕。

15、人们生活中要用掉大量的水,〔淡水资源〕很紧缺。

16、由于〔人口快速增长〕、〔环境污染〕和〔全球气候变暖〕,目前60%的大陆面临淡水资源缺乏,100多个国家严峻缺水,其中最严峻的国家达〔40多个〕。

17、在淡水资源短缺的状况下,水污染更给人类和其他生物造成了威逼。

水污染主要是〔人类的活动〕造成的。

18、水的污染源可能来自〔农业的杀虫剂、肥料〕等,可能来自〔工业的废水、油污〕等,可能来自〔家庭的洗涤剂、人的排泄物〕,也可能来自〔动物的尸体〕等。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知识点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知识点

《环境和我们》是科学六年级下册的第四单元,主要介绍了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关系,以及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以下是该单元的重要知识点:一、环境与生活1.环境是指人们生活和发展的空间,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2.自然环境包括大气环境、水环境和陆地环境。

3.人文环境包括城市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

4.环境对人类生活有着重要影响,良好的环境能够带来舒适、健康的生活,而恶劣的环境则会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和生存。

二、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1.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污染物排放。

2.能源的过度消耗导致资源匮乏和环境破坏。

3.生活垃圾的增加,造成垃圾处理难题。

4.水资源过度开发和污染。

5.植被减少和生物多样性缺失。

三、环境保护的重要性1.环境保护是维护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2.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可以相互促进,实现可持续发展。

3.环境保护也是对下一代的责任,保护环境能够让他们有更好的生活条件。

4.环境保护需要每个人的参与与行动,每个人都是环境保护的守护者。

四、环境保护与节约资源1.能源是指能够提供动力的物质,包括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等)。

2.能源的节约使用是保护环境的重要方式,可以通过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和推广可再生能源来实现。

3.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也是环境保护的重要方面,可以通过减少用水量、节约用水和加强污水处理来保护水资源。

五、环境污染与健康问题1.大气污染主要包括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颗粒物等。

空气污染会导致呼吸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健康问题。

2.水污染主要包括水中的有害物质和微生物,如重金属、农药、细菌等。

水污染会导致水源衰竭、水生态系统破坏和水源污染,从而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健康造成威胁。

3.垃圾污染主要包括生活垃圾和工业垃圾,未妥善处理的垃圾会对环境和健康造成直接的影响。

生活垃圾的降解产生有毒气体,而工业垃圾中的有害物质可能渗入土壤和水中,影响生物健康。

六、保护环境的措施1.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如控制工业废气排放、加强车辆尾气治理。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第四单元 环境和我们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第四单元  环境和我们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关心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

3.提高学生合作交流、实践探究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环境问题的危害,学会保护环境的方法。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实践探究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关于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图片、视频等。

2.实践材料:环保宣传册、环保标语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展示一些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这些问题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2.理论学习(1)教师讲解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

(2)讲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3)介绍一些环保知识,如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等。

3.小组讨论(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环境问题进行讨论。

(2)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组员进行补充。

4.实践活动(1)组织学生进行环保宣传活动,如制作环保宣传册、环保标语等。

(2)让学生将环保行动融入日常生活中,如节约用水、用电,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等。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谈谈如何将环保行动付诸实践。

五、课后作业1.写一篇关于环保的短文,题目自拟。

2.观察家庭生活中的环保行为,记录下来并与家人分享。

六、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小组讨论、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深入了解环境问题,提高环保意识。

2.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积极参与,表现出较强的合作交流、实践探究能力。

3.课后作业的布置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将环保行动融入日常生活。

4.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1.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知道环境污染有哪些种类吗?它们分别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呢?”3.教师举例说明并引导学生讨论:“比如,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我们可以选择绿色出行,比如骑自行车、步行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六年级科学下册必背知识点

六年级科学下册必背知识点

六年级科学下册必背知识点一、微小世界。

1. 放大镜。

- 放大镜是一种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镜片,也叫凸透镜。

它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

-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凸度有关。

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

例如,镜片直径相同的情况下,中间越厚的放大镜,能把物体放得更大。

2. 显微镜。

- 显微镜的发明使人们能够观察到非常微小的物体。

它主要由目镜、物镜、载物台、反光镜等部分组成。

-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例如,目镜放大倍数为10倍,物镜放大倍数为40倍,那么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就是400倍。

- 使用显微镜时,要先对光,再将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住,然后通过调节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来使物像清晰。

3. 微生物。

- 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命体,通常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

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

- 细菌的形态有球状、杆状、螺旋状等。

它们具有细胞结构,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 病毒比细菌还小,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它们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

- 真菌有单细胞的,如酵母菌;也有多细胞的,如霉菌、蘑菇等。

真菌细胞有细胞核。

二、物质的变化。

1. 物理变化。

- 物理变化是指物质的形状、状态等发生改变,但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 例如,水的三态变化(冰融化成水、水蒸发成水蒸气、水蒸气凝结成水),物质的溶解(把盐溶解在水中),物体的形状改变(把铁丝弯曲)等都是物理变化。

在这些变化过程中,物质本身的性质没有改变,只是外观或状态发生了变化。

2. 化学变化。

- 化学变化是指产生了新物质的变化。

- 例如,铁生锈是化学变化。

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与氧气和水发生反应,生成了铁锈,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 燃烧也是化学变化。

例如木材燃烧,木材与氧气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水等新物质,同时还伴随着发光、发热等现象。

化学变化往往伴随着一些明显的现象,如颜色改变、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知识点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知识点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知识点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的知识点可不少呢,我来给你好好唠唠。

1. 地球的运动地球有自转和公转这两种重要的运动形式。

地球自转一圈就是一天啦,这就导致了昼夜交替现象。

你想啊,我们这边白天的时候,地球另一边就是黑夜,多神奇呀。

地球公转呢,公转一圈就是一年,而且公转的时候还造成了四季的变化。

就像我们冬天的时候,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使得太阳照射我们的角度和时长都有变化,所以就冷飕飕的;夏天的时候呢,太阳就特别“热情”,照射角度和时长又不一样了,就热烘烘的。

2. 太阳系太阳系里有好多成员呢。

太阳那可是老大,它超级大而且超级热,就像一个大火球在中间。

然后还有八大行星,按照离太阳由近到远的顺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水星离太阳最近,它上面可热啦,而且昼夜温差特别大。

金星呢,它的大气可厚了,温室效应特别严重,就像一个大蒸笼。

火星看起来是红色的,很神秘,科学家们一直想探索上面有没有生命存在的迹象。

木星是个超级大的气态行星,上面还有大红斑呢,像一个大风暴一直在旋转。

土星有美丽的光环,就像给它戴了一个超级酷炫的项链。

天王星和海王星离太阳很远,特别冷。

3. 星座星座可有趣啦。

我们在夜晚看到的星星,有些是组合成星座的。

比如说北斗七星,它是大熊星座的一部分。

在夜空中找到北斗七星就像找到一个大勺子一样,它可以帮助我们辨别方向哦。

还有猎户座,中间三颗星排成一排就像猎人的腰带一样。

不同的星座在不同的季节和时间会出现在不同的位置,就像它们在天空中“轮流值班”一样。

4. 宇宙探索人类一直对宇宙充满了好奇,一直在探索宇宙。

从古代人们用肉眼观测星星,到现在用超级厉害的望远镜,像哈勃太空望远镜,可以看到非常遥远的星系。

而且我们还发射了很多宇宙飞船去探索其他星球。

比如说嫦娥号月球探测器,它让我们对月球有了更多的了解,知道了月球上有很多环形山,还知道了月球的土壤成分之类的。

5. 环境保护与宇宙我们地球是宇宙中的一颗美丽的星球,但是现在我们面临着很多环境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知识点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
、人们在生活中要产生大量成分复杂的(垃圾)。

丢弃的垃圾(危害环境)。

2、目前处理垃圾的方法有(填埋)、(焚烧)等,但填埋、焚烧的方法还是会影响(环境)。

3、垃圾填埋场对周围环境的危害有:(1)散发恶臭,污染空气(2)滋生蚊蝇,引发疾病(3)造成土壤污染,影响农业生产等。

4、焚烧垃圾的优点:(1)占地小,使垃圾减量(2)避免污染地下水(3)产生的热量可用来发电;缺点:(1)消耗大量电能(2)留下残余物(3)造成二次污染
5、(设计合理)的(垃圾填埋场)能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6、(减少垃圾)很重要,常用的方法是(减少丢弃)和(重新使用)。

7、日常生活中以下垃圾是可以减少的:(1)双面打印可以节约纸张(2)自带喝水杯外出,少买瓶装饮料(3)尽量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用品,以减少纸和塑料的丢弃……
8、(过度包装)会造成(资源浪费)而且产生大量垃圾。

9、垃圾中的一些原材料可以重新(回收利用),包括纸、
金属、塑料、玻璃等。

这样可以(减少垃圾、节约资源)。

0、要有效地回收垃圾,必须改变(垃圾混装)的习惯,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和(分装)。

1、垃圾分类、分装便于垃圾(回收利用)和对一些(有毒垃圾)的处理。

2、对自然环境威胁最大的五种物质,电池里就包含了三种:(汞)、(铅)、(镉)。

3、(堆肥法)可以有效减少垃圾并形成(肥料)。

4、减少固体垃圾的科学方法是(减少丢弃)、(重新使用)和(回收利用)。

5、人们生活中要用掉大量的水,(淡水资源)很紧缺。

6、由于(人口迅速增长)、(环境污染)和(全球气候变暖),
目前60%的大陆面临淡水资源不足,100多个国家严重缺水,其中最严重的国家达(40多个)。

7、在淡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下,水污染更给人类和其他生物造成了威胁。

水污染主要是(人类的活动)造成的。

8、水的污染源可能来自(农业的杀虫剂、肥料)等,可能来自(工业的废水、油污)等,可能来自(家庭的洗涤剂、人的排泄物),也可能来自(动物的尸体)等。

污水需经过复杂的处理才能使用。

9、淡水在自来水厂中除了(沉淀)和(过滤)之外,
还要加入药物进行(灭菌处理),这样才能符合我们使用的标准。

20、污水需经过(复杂的处理)才能使用,一般要通过三种方法获得净化。

物理方法主要就是分离水中的杂物和较大的颗粒,杂物有塑料袋、菜叶杂草等;生物方法是通过细菌分解水中的污物;化学方法主要是用于消毒,通常的做法是向水中加人化学药剂——氯,通过它来有效杀灭水中的病源微生物。

21、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有(垃圾)、(水污染)、(大气污染)、(白色污染)、(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等,人类正着力于相应的环境保护行动。

22、(减少废气和废物排放)是控制大气污染最根本的办法。

近年来,我国积极推广(“无车日”)活动,以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

23、减少白色污染(塑料垃圾)的方法有:(1)用纸袋和布袋(2)提菜篮子上菜市(3)减少塑料包装(4)用可降解塑料袋。

24、由于(全球森林的大量破坏)和(海洋环境的恶化),现有的生物物种灭绝速度是自然灭绝速度的(1000倍)。

人类(滥捕乱猎)和(过度开发利用),更使得许多生物资源濒临枯竭。

25、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方法,我
国的(九寨沟)、(长白山)、(四川卧龙)等地都建立了自然保护区。

26、许多环境问题是(人类活动)造成的,但人类的活动也能够改善环境。

27、地球大气中的臭氧层是地球的保护伞,被称为“地球的盔甲”。

28、联合国1972年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提出的口号是“只有一个地球”。

29(淡水)是我们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的必需品。

30、请你制定一个家庭节水计划:(课本80页)(1)淋浴时,抓紧时间。

(2)把洗脸水存起来用于冲厕所、拖地。

(3)及时关水龙头,不玩自来水。

(4)洗菜后的水可以浇花。

(5)不要开着水龙头刷牙。

(6)洗手洗脸用水盆。

(7)淘米水用来洗碗。

31、说一说对家乡自然水域治理的建议:
(1)、不在附近建工厂,有工厂进行污水处理。

(2)、不随意丢弃垃圾。

(3)、不向河中排放污水。

(4)、建议定期打捞河中的垃圾。

(5)、向政府建议加强治理河流的力度。

32、说一说环境保护措施:(三条)
33、水的污染可能来自哪?(课本82页图)
33、为了减少“白色污染”的环境问题,你会怎么做?答:(1)购物时自带购物袋。

(2)买菜时带上菜篮子、布袋子。

(3)在学校就餐,自带餐具。

(4)将废旧塑料制品收集起来,卖给废品收购站。

34、如果我们想要设计一个合理、清洁的垃圾填埋场,我们首先应考虑要解决的问题有哪些呢?
答:这个垃圾场不仅要能填埋垃圾,而且要能防止周围环境和地下水的污染。

35、怎样做才是解决垃圾问题最有效的方法呢?(课本73页)
答: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焚烧、堆肥、热解、发电等一体的统合系统,但是焚烧垃圾队空气有污染。

36、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减少垃圾的数量?(同卷子XX-XX最后一道题)
(1)、少用一次性筷子。

(2)、少用一次性包装袋。

(3)、包装回收重复利用。

(4)、尽量使用简包装商品37垃圾的回收利用有哪些好处?
答:(1)可以节约能源。

(2)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降低成本。

38、你还知道哪些环境问题?它们都对地球造成了哪些影响?
答:如水资源缺乏,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品种加快灭绝,地球臭氧层受到破坏,土地荒漠化等世界性的环境问题。

39、我们每个人应该怎样保护身边的环境?
答:(1)、我们每个人要做到不乱扔果皮,不随地吐痰,爱护花草树木,搞好环境卫生,保护好身边的环境。

(2)、力争做一个环保小卫士,向身边的人宣传保护环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