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生物第二章知识点
七年级上生物第二章知识点

第二章知识点复习1.蜗牛无觉,观察蜗牛需要借助进行观察。
生物与非生物最根本的区别:。
2、细胞的结构特点:⑴细胞膜的作用:。
⑵细胞核的作用:。
⑶细胞质的作用:。
⑷细胞壁的作用:主要由组成,具有的作用⑸叶绿体的作用:内含,是植物进行的场所。
⑹液泡:我们吃的各种水果中的汁水都是液泡中的。
(7)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主要区别:。
3、首次发现了细胞,他实际观察到的是细胞结构中的。
到19世纪40年代施来登和施旺(德国)在前任基础上用(科学方法名称)提出了细胞学说,内容是:_____ _____ 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和的基本单位;细胞由产生的。
细胞很小,一般只有1到之间。
4、在从低倍镜换用高倍镜时视野将(变亮、变暗),细胞数目变,细胞个体变。
要使显微镜视野的明暗发生变化应调节或,要使视野的清晰度发生变化应调节。
5、对光过程中先转动,使对准通光孔。
再转动,让较大的一个对准通光孔。
用眼通过观察,眼必须,以便记录观察结果,同时调节(光线强时用,光线暗时用)。
长短,放大倍数大。
6、观察: 将装片放在载物台上, 观察物对准通光孔的________,用压片夹压住装片. 眼看 , 向前转动__________, 使物镜和装片接近;眼看 , 向后转动粗准焦螺旋, 镜筒上升, 观察到模糊的物像时停止。
双手转动________直到物象清晰为止。
7、制作洋葱表皮细胞时,应在载玻片上滴一滴,作用是可以。
制作口腔上皮细胞时,应在载玻片上滴一滴。
若视野中有黑色圆圈,那是因为,应。
细胞有严重重叠是因为。
视野中无光斑,是因为。
细胞结构不太清楚是因为。
8、低倍镜换高倍镜的步骤是,,,。
9、人体与许多生物都是由一个细胞——受精卵不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细胞分裂时,母细胞核内出现__________,它会_________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分裂前后细胞内染色体数量 。
细胞分裂的意义有:使单细胞生物的__________增加,使多细胞生物体内的___________增多。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章了解生物圈(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知识清单】知识点一: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即环境影响生物)1.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2. 生态因素可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特别提醒】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光、温度、水、空气等非生物因素,另一类是生物因素。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最常见的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和合作关系。
知识点二:探究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以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为例)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特别提醒】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确认:一个实验通常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控制组)。
对照组就是不作处理的,已知的那一组。
实验组就是作了相应处理的,也就是要验证,探索什么就做什么样的处理的那组。
知识点三: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因素应该包括种间关系和种内关系。
前者包括寄生,捕食,合作、共生,竞争等;后者包括种内互助和种内斗争。
知识点四: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 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必须适应环境2. 生物也能影响环境3. 生物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特别提醒】生物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的,但是生物只能适应环境,环境不能适应生物。
考点一: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例1】蝉在夏天正午鸣叫得最厉害,而气温低到24℃以下时,就停止鸣叫。
这一现象说明对的生活习性有影响的环境因素是()A. 阳光B. 水C. 温度D. 空气【解析】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通过对题干的认真阅读,我们就可以判断是温度影响了蝉的鸣叫。
【答案】选C【例2】下列不属于环境影响生物的是()A. 春江水暖鸭先知B. 葵花朵朵向太阳C. 大树底下好乘凉D. 春风又绿江南岸【答案】选C考点二:探究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例3】在进行探究实验时,常需要设计对照实验。
下列能作为一组对照条件的是()A. 明亮和潮湿B. 干燥和潮湿C. 空气和土壤D. 温度和水【解析】对照实验:在探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像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相同的实验。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清单第二单元 第二章 动物的类群【速记清单】(解析版)

第二单元多种多样的生物第二章动物的类群第一节无脊椎动物考点1 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1.脊椎动物:身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如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哺乳动物。
2.无脊椎动物: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如刺胞动物、扁形动物、线虫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软体动物、棘皮动物。
考点2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1.刺胞动物(1)结构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2)代表动物:水螅、水母、珊瑚和海葵等。
(3)代表动物:水螅生活在淡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
有触手,用于探寻和捕获猎物,体表有攻击和防御的利器——刺细胞。
(4)生活环境:水螅生活在淡水中,大多数刺胞动物生活在海洋中,如海葵、海蜇等。
2.扁形动物(1)主要的结构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2)代表动物:涡虫、血吸虫、绦虫等。
(3)代表动物:涡虫涡虫是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也称左右对称),大多体长I ~1.5厘米,背腹扁平。
背面有两个可以感光的黑色眼点,腹面有口,无肛门。
(4)生活方式:扁形动物中像涡虫这样自由生活的种类很少,大多数扁形动物寄生在人或动物体内,如血吸虫、绦虫等,它们的消化器官简单,生殖器官发达。
3.线虫动物(1)主要的结构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2)代表动物:蛔虫、蛲虫、丝虫等。
(3)代表动物:蛔虫蛔虫是线虫动物,雌虫长20~35厘米,雄虫比雌虫略短,主要寄生在人的小肠里,靠吸食小肠中半消化的食糜生活。
它的身体呈圆柱形。
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体表最外面是角质层,起保护作用;消化器官简单,生殖器官发达。
4.环节动物(1)结构特征: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2)代表动物:蝗虫、蜘蛛、蜈蚣、虾、蟹等。
(3)代表动物:蝗虫①身体分节:蝗虫的身体和附肢分节,头部有用于摄食的口器。
②外骨骼:外骨骼起保护和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但外骨骼会限制身体的发育和长大,所以蝗虫需要蜕皮。
七年级上科学第2章生物的主要类群知识点总结

第2章:生物的主要类群知识点总结一、动物的主要类群1、生物学家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个主要类群。
脊椎动物又分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无脊椎动物又分为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和棘皮动物等。
-3、无脊椎动物中除了原生动物为单细胞动物外,其余均为多细胞动物。
类群生活环境结构体温生殖方式常见动物皮肤及其附属物附肢呼吸器官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有鳞片鳍鳃变温卵生鲫鱼、草鱼等两栖类幼体:水中成体:水中+陆地皮肤裸露无鳞片四肢幼体:鳃成体:肺,兼用皮肤呼吸变温卵生青蛙、蟾蜍、大鲵、蝾螈等爬行类真正的陆生动物有角质鳞片一般有四肢肺变温卵生龟、蛇、鳄、蜥蜴等鸟类陆地,适于飞行有羽毛前肢变成翼肺较发达与气囊相通,可进行双重呼吸恒温卵生家鸽等哺乳类分布最广,最高等体表有毛四肢肺恒温胎生哺乳牛、羊、兔等二、植物的主要类群已被人类认识的植物约有35万种,根据它们繁殖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
种子植物根据种子是否被果皮包裹,又可分为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根据种子里子叶的数目,又可分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
孢子植物有藻类、苔藓、蕨类等类群。
植物1、孢子植物类型比较:2、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主要不同点: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种子2枚子叶1枚子叶根直根系须根系茎茎内有形成层,多年生的木本植物茎能逐年加粗茎内无形成层,茎长成后不能增粗或增粗不明显叶多为网状叶脉多为平行叶脉花花的各部分基数是5或4 花的各部分基数是3举例大豆、向日葵、油菜、苹果、橘、柳、桃、南瓜水稻、小麦、玉米、葱、蒜、百合、甘蔗、芦苇繁殖方式不同藻类苔藓蕨类种子是否被果皮包裹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种子里子叶的数目三、细菌和真菌四、生物的分类1、分类是将大量事物条理化的研究方法。
2、生物分类的依据:根据生物的形态结构、功能、生活习性以及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3、生物分类的等级从高到低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其中种是分类的基本单位。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知识点

第二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第一节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1、生物体由小长大,细胞的变化有:细胞的生长(体积由小长大)、分裂(一个分裂成两个,数目增多)和分化(形态功能变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
2、细胞分裂的步骤:①细胞核一分为二②细胞质分成两份③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
3、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的。
DNA是遗传物质,因此可以说染色体就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4、细胞分裂过程染色体经历:(1)复制加倍(2)平均分配。
5、细胞分裂染色体变化的意义:①完成了遗传物质的复制和均分②使遗传物质能准确无误地从上一代细胞传给下一代细胞。
③保证了生物物种正常、稳定地延续。
6、癌细胞最初是由正常细胞变化而来,其特点:①分裂速度快,②容易转移。
②遗传物质改变。
第二节动物体的结构层次1、新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多细胞动物和人体的生长发育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这个细胞就是受精卵。
)2、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3、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组织的形成:细胞分化的结果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4、器官: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一起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
5、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成在一起构成系统。
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6、动物器官一般由四种基本组织构成,并且以某种组织为主。
器官的结构特点与它的生理功能相适应。
第三节植物体的结构层次1、植物体与动物体相似,生长发育也是从受精卵开始的。
2、植物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3、植物的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1)分生组织: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再分化形成其他组织。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二章必背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二章必背知识点生物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一门科学,也是中学生物课程的重点之一。
七年级上册的生物第二章内容涉及到很多的生物学知识点,其中许多知识是关键的,需要特别重视和掌握。
下面是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二章必背知识点:一、生物多样性1. 生物的分类:真核生物、原核生物。
2. 怎样进行生物分类:共性、特性、亚类和种。
3. 青藻和细菌的特征:在原核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
4. 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二、细胞结构与功能1. 细胞的组成: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三部分组成。
2. 细胞的功能:构成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保持生物的遗传信息。
3. 细胞的分类: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4. 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等。
5. 细胞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
6. 蛋白质的作用。
三、遗传规律1. 现代遗传学的基础:DNA。
2. 生命的基础:遗传基因。
3. 遗传基因的分类:显性基因、隐性基因。
4. 遗传变异的原因:突变、基因重组。
5. 遗传规律:Mendel遗传。
6.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
四、植物生长发育1. 植物生命的基础:细胞分裂。
2. 植物的有性生殖方式:花和果实。
3. 植物的无性生殖方式:根茎、分株、叶片生殖。
4. 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5. 植物的休眠与恢复。
以上是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二章必背知识点。
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们要认真钻研,广泛阅读,多练习,这样才能真正掌握这些知识点,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生物学的基本知识,为接下来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二单元第二章第一节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动物的类群
第一节无脊椎动物
知识点一: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身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称为__________动物;
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称为__________动物。
知识点二: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1.刺胞动物
(1)常见的刺胞动物:水螅、水母、海葵、海蜇、珊瑚虫等。
(2)刺胞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________对称;体表有________;有
______无______。
2.扁形动物
(1)常见的扁形动物:涡虫、血吸虫、绦虫等。
(2)扁形动物的生活方式:少数营自由生活,大多数营__________生活。
(3)扁形动物的结构特点:__________器官简单,__________器官发达。
(4)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________对称;背腹__________;有口无
__________。
3.线虫动物
(1)代表动物——蛔虫
蛔虫
(2)常见的线虫动物:除了蛔虫,还包括蛲虫、钩虫、丝虫等。
(3)线虫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__________;体表有__________;有口
有__________。
1。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二章知识点复习:生物圈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二章知识点复习:生物圈
一、生物圈的概念: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有生命活动的领域及其居住环境的整体,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的一个家。
二、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
三、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
第二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一、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分两类:1、光、温度、水、空气等非生物因素。
2、生物因素。
二、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所有生物的生活都会受到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当环境中一个或几个因素发生急剧变化时,就会影响生物的生活,甚至导致生物死亡。
三、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周围很多其他生物的影响。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
四、探究实验的步骤: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和交流
五、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方法是:对照实验。
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二章知识点复习:生物圈,大家还满意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知识点复习
1.蜗牛无觉,观察蜗牛需要借助进行观察。
生物与非生物最根本的区别:。
2、细胞的结构特点:⑴细胞膜的作用:。
⑵细胞核的作用:。
⑶细胞质的作用:。
⑷细胞壁的作用:主要由组成,具有的作用
⑸叶绿体的作用:内含,是植物进行的场所。
⑹液泡:我们吃的各种水果中的汁水都是液泡中的。
(7)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主要区别:。
3、首次发现了细胞,他实际观察到的是细胞结构中的。
到19世纪40年代施来登和施旺(德国)在前任基础上用(科学方法名称)提出了细胞学说,内容是:_____ _____ 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和的基本单位;细胞由产生的。
细胞很小,一般只有1到之间。
4、在从低倍镜换用高倍镜时视野将(变亮、变暗),细胞数目变,细胞个体变。
要使显微镜视野的明暗发生变化应调节或,要使视野的清晰度发生变化应调节。
5、对光过程中先转动,使对准通光孔。
再转动,让较大的一个对准通光孔。
用眼通过观察,眼必须,以便记录观察结果,同时调节(光线强时用,光线暗时用)。
长短,放大倍数大。
6、观察: 将装片放在载物台上, 观察物对准通光孔的________,用压片夹压住装片. 眼看 , 向前转动__________, 使物镜和装片接近;眼看 , 向后转动粗准焦螺旋, 镜筒上升, 观察到模糊的物像时停止。
双手转动________直到物象清晰为止。
7、制作洋葱表皮细胞时,应在载玻片上滴一滴,作用是可以。
制作口腔上皮细胞时,应在载玻片上滴一滴。
若视野中有黑色圆圈,那是因为,应。
细胞有严重重叠是因为。
视野中无光斑,是因为。
细胞结构不太清楚是因为。
8、低倍镜换高倍镜的步骤是,,
,。
9、人体与许多生物都是由一个细胞——受精卵不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细胞分裂时,母细胞核内出现__________,它会_________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分
裂前后细胞内染色体数量 。
细胞分裂的意义有:使单细胞生物的__________增加,使多细胞生物体内的___________增多。
细胞分化:子细胞发生变化,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细胞的过程,最后形成各种组织。
人体最大的器官是________,它从外到内分: 、____ ____、__ ______三层。
10、 相似,结构与 相同的细胞群叫 ,是细胞 的结果。
植物5大组织有 、 、 、 、 组织,其功能分别是 、 、 、 、 。
叶的结构中,叶表皮属于 组织,叶肉属于 组织,叶脉属于 组织,藕断丝连的丝属于 组织。
11、动物的组织及分布和细胞特点:
12、生物体内有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的细胞,这是 的结果。
构成一种组织的细胞在结构和形态上是 (填相同或不相同)。
13、下列分别是什么组织?
(
)组织 ( )组织 ( )组织 ( )组织
( )组织 ( )组织 ( )组织 ( )组织 ( )组织 14、由多种 构成的,具有一定 的结构称为器官。
被子植物的营养器官: 、 、 。
生殖器官: 、 、 。
15、多个功能相近的 按照 排列在一起,能共同完成一项或多项 。
这样构成的器官的总和称为 。
人体有八大系统: 系统、 系统、 系统、 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 系统、 系统等。
构成人的八大系统在 系统和 系统的调节下,协同工作,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16、 消化食物过程:
17、植物从小到大的结构层次是 。
人体从小到大的结构层次是 。
18.动物和植物的最根本区别是 不同:植物能进行 制造有机物。
动物只能靠摄食获取营养物质。
根据体内有无 ,可以将所有的动物分 和 两类。
19、林耐的生物学分类方法:由高到低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个等级。
_____是分类的最小的基本单位,品种不是分类的单位。
分类等级越高,所含生物种类越_____,所包含共同特征___ __。
20、常见的动物分类: 21.地球上约有______种动物。
其中,无脊椎动物中的___________门是动物最大的一个门,有100多万种。
而种类和个体数量最多的是节肢动物门中的_________,它们的主要特征:身体_________,分为_____、_____、_____三部分,胸部长有_____对翅、_____对足,体表有_________。
22、无脊椎动物可分为:1)原生动物: 生物,结构简单。
如 、 。
2) 动物: 和 同一开口,身体背腹扁平。
如 、 。
3)腔肠动物:只有一个开口,身体呈 ,如 、 。
4)棘皮动物:有 ,体具 ,如 、 、 。
5)节肢动物:身体 ,有 骨骼,有 现象,如 、 。
6) 动物:有 ,身体柔软,不分节,如 、 。
7) 动物:身体有许多 ,如蚯蚓。
8)线形动物:身体细长呈 ,不分节,如 、 。
23、自然界中能产生种子的植物叫 ,它可以分成如下两类。
一类是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的叫 ,它是植物界 最多, 最广的植物。
如 、 。
另一类是种子外面没有被果皮包被的叫 ,其中大多数植株 ,根系 , 能力强。
如 、 、 、 、 。
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本质区别是 。
24、常见的植物分类:
表中五类常见植物依照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的顺序排列为: 、 、 、 、 。
25、单细胞生物个体小,全部生命活动都在_______________内完成,且一般生活在 。
单细胞动物有:________、________;单细胞植物:________、 _______。
26、大多数生物的灭绝原因都是因为 而造成的。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措施是设立___________。
高大的树能顶天立地,与植物细胞中的 结构有关。
27、图中1表示的过程中细胞的 ( ) 过程,其结果使得细胞数目 。
图中2表示的是 细胞的 过程,其结果形成 。
被蚊子叮咬时,人能感觉到并会用手拍打,这是靠如 (填“甲”、“乙”或“丙”)所示的细 胞传递的。
28、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通过细胞 实现细胞数目的增加,通过细胞 实
现细胞种类的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