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课件苏教版必修.ppt
苏教版必修1 专题4第2单元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第2课时) 课件(15张)

•
2.下列有关氨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氨水有弱碱性,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B.氨水是弱碱,化学式是NH3·H2O
C.氨水显碱性的原因是NH3·H2O
N
H
4
B.氨气溶于水,溶液呈碱性,是因为生成了大量的NH4OH
C.实验室制备氨气的试剂和装置可为
D.工业上可用氨气作制冷剂
解析:氨气溶于水生成一水合氨,它能部分电离出 N ,H铵4 盐溶于水可直接电 离出 ,A正N H确4 ;氨水呈碱性是因为NH3·H2O部分电离产生OH-,B不正 确;实验室制备氨气用铵盐与Ca(OH)2加热制取,若用NH4Cl直接加热,得
解析:NaHCO3不能用作化肥,A错误;Na2CO3受热不分解,B错误;NH3具 有还原性,NO2具有氧化性,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正确; 工业上合成NaHCO3,向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NH3再通入CO2,D错误。
4.下列气体:①NH3 ②NO2 ③NO ④O2 ⑤SO2中,适于用下图装置制取和 收集的气体是( D )
1.氨的物理性质
密度 比空气 小 .
知识梳理
气味 强烈 刺激 性气味
水溶性 极易溶于水(1∶700)
2.氨的化学性质
(1)氨气与水的反应
NH3+H2O NH3·H2O
NH
4
+OH-,氨气溶于水得氨水,NH3·H2O
为可溶性一元
弱碱,易挥发,不稳定,易分解:NH3·H2O
NH3↑+H2O 。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10讲: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 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了解氮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2.掌握氨及其铵盐的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3.掌握硝酸的性质。
❖ 知识梳理知识点一. 氮气和氮氧化物。
1.氮气: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
空气中78%(体积分数)是氮气。
氮分子(N 2)为双原子分子,结构稳定,决定了氮气性质的稳定性,常温下氮气很稳定,很难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因此,生产上常用氮气作保护气。
但这种稳定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如高温、放电等),也能跟某些物质(如氧气、氢气等)发生反应。
N 2 + O 2 2NON 2 + 3H 2 2NH 3 2. 固氮作用:游离态氮转变为化合态氮的方法。
自然固氮 → 闪电时,N 2 转化为NO生物固氮 → 豆科作物根瘤菌将N 2 转化为化合态氮工业固氮 → 工业上用N 2 和H 2合成氨气知识点二.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
1.氨的合成: N 2 + 3H 2 2NH 32.氨气的物理性质:氨气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是0.771g.L -1,比空气小。
氨易液化,液氨气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温度急剧下降,所以液氨可作致冷剂。
氨极易溶于水,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中大约可溶解700体积的氨气。
氨的水溶液称氨水。
计算氨水的浓度时,溶质应为NH 3 。
知识点三. 硝酸。
放电催化剂 高温高压催化剂高温高压1.硝酸的工业制法:氨催化氧化法原理: 4NH 3 + 5O 2 4NO + 6H 2O2NO + O 2 = 2NO 23NO 2 + H 2O = 2HNO 3 + NO总反应式:NH 3 + 2O 2 = HNO 3 + H 2O2.硝酸的物理性质:纯硝酸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沸点较低(83℃),易挥发,在空气中遇水蒸气形成硝酸的小液滴而呈白雾状。
98%以上的浓硝酸称为“发烟硝酸”,69%的硝酸溶液称为浓HNO 3。
高中化学必修一课件-4.2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苏教版

式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变式训练
再1、通将入S少O量2气氯体气通后入有B白aC色l2溶沉液淀中生无成明。显该现过象程,中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为
。
2、泡的铜反(应Cu方2O程)式与为铝高温条件下反应。制粗铜
二、考查题型
题型二、给出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
——遍插茱萸少一人 1、(2014江苏高考19-1) Na向2S含O3碘溶废液为液,(将含废有液CC中l4的、II22还、原I-等为)中I-,加其入。离稍子过方量程的式 2、(2015江苏高考20-3) 液当(p用H约Ca为程SO8式)3中悬为S浮O液32-吸将收NO经2转O3化预为处N理O的2-,。烟其气离时子,方清
的问题:
以物质制备的工艺流程为载体综合考察离子检验、
陌生的离子方程式、化学方程式、电极反应式,以 组合形式、一题多角度来考查离子反应、氧化还原 反应,预计2017年江苏高考化学试卷中仍将会出现。
二、考查题型
题型一 、 课本方程式的迁移 ——立根源在课本中
例(2015年江苏高考19(1))
(1) KMnO4与盐酸反应生成MnCl2和Cl2,其离子方程
H2O2
还原产物 Cl- O2- SO2
NO NO2
Mn2+
Fe2+ Cl-
H2O
还原剂
I-
S2H2S
CO、C Fe2+
NH3
SO2 SO32-
H2O2
氧化产物 I2
S
CO2
Fe3+
NO SO42- O2
【变式变训式练】训练
1、用氯酸钠(NaClO3)和硫酸酸化的H2O2反应生成ClO2 。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
氧化剂
2020高考化学总复习 4-2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精品课

尿素Βιβλιοθήκη NH4Cl NH4HCO3 NH4NO3 CO(NH2)2
(2)物理性质:都是白色或无色晶体,都易溶于水。
(3)化学性质 ①不稳定性 写出 NH4Cl、NH4HCO3 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NH4Cl==△===NH3↑+HCl↑; NH4HCO3==△===NH3↑+H2O↑+CO2↑。 ②与强碱反应 写出 NH4Cl 与 NaOH 反应并微热搅拌的离子方程式: NH4++OH-==△===NH3↑+H2O。
第二单元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
1. 了解氮元素的存在和自然界中的氮循环,了解氮气的分子结构和性 质。
2. 认识氮氧化物、氨和铵盐、硝酸等含氮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掌握 氨的分子结构和实验室制法,掌握硝酸的性质,知道含氮化合物的应 用对社会生产的作用和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3. 了解硝酸的工业制法。通过NH3、HNO3、氮的氧化物等的有关计算, 培养计算能力。
3. 自然界氮的循环
三、硝酸的性质
1.硝酸的物理性质
纯硝酸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具有挥发性,工业硝酸常因溶 有少量NO2而略带黄色。 工业硝酸的质量分数约为69%,质量分数在98%以上硝酸 称为发烟硝酸。
2. 硝酸的化学性质 HNO3的化学性质主要表现为“三性”:
(1)酸性——酸的通性 稀 HNO3 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 (2)不稳定性 硝酸不稳定,见光或受热易分解,其反应方程式: 4HNO3=光==照==4NO2↑+O2↑+2H2O。 因此,浓硝酸应盛放在棕色细口试剂瓶中,且放在黑暗、温度低的 地方。
1.命题特点
氮族元素的有关知识是近几年高考命题的热点。常以氮、磷及其化合 物知识为载体与化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化学实验及化学计算有机 结合,来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考查的知识点有:①NH3 的分子结构与性质;②NH4+的检验及铵盐的性质;③HNO3的酸性、 不稳定性、强氧化性;④氨气的实验室制法、硝酸的工业制法;⑤ NH3溶于水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⑥NO、NO2的混合气 体溶于水、溶于碱的有关计算;⑦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由于氮及其 化合物知识内容丰富,涉及面广且形成多价态的化合物,所以一直作 为命题的热点内容,尤其是综合推断题以及信息题。
2017-2018学年苏教版必修1 专题4第2单元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第1课时) 课件(34张)

二、氮氧化物 1.一氧化氮 (1)物理性质: 色态:无色气体,溶解性:微溶于水,毒性:有毒。 (2)化学性质: 与 O2 反应:2NO+O2===2NO2 2.二氧化氮 (1)物理性质: 色态:红棕色气体,气味:刺激性,毒性:有毒。 (2)化学性质: 与 H2O 反应:3NO2+H2O===2HNO3+NO。
3.氮气与足量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直接生成二氧化氮 。 ( ×) 分析:氮气与氧气在放电条件下反应且只能直接生成一氧化 氮。 4.不需要利用化学反应就可以鉴别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 分析:二氧化氮是红棕色气体,一氧化氮是无色气体,可以从 外观上鉴别。
3
新课堂· 互动探究 探究点一 氮氧化物的转化及有关计算 NO NO2
师生互动· 解疑惑 疑点一:实验室制取一氧化氮能用排空气法收集吗? 名师在线:不能。一氧化氮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 氮,应用排水法收集一氧化氮。 疑点二:如何除去一氧化氮气体中的二氧化氮杂质? 名师在线:将混合气体通入盛水的集气瓶洗气。
探究点二 氮的氧化物与氧气的混合气体溶于水的计算 氮的氧化物与氧气的混合气体溶于水时,发生反应的最终结果 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4NO+3O2+2H2O===4HNO3 4NO2+O2+2H2O===4HNO3 1. NO2 或 NO2 与 N2(非 O2)的混合气体溶于水时, 可根据反应: 3NO2+H2O===2HNO3+NO,利用气体体积的变化差值进行计算。
3.化学性质 氮气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很难与其它物质反应,只有在高温 或放电等特定条件下才能反应,故氮气常用作保护气。 放电 2NO。 (1)与氧气反应:N2+O2===== (2)与氢气反应:N2+3H2 2NH3(工业合成氨)。 点燃 Mg3N2。 (3)与活泼金属反应:N2+3Mg=====
2018_2019版高中化学专题4第二单元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第2课时课件苏教版必修1

1.氨气易溶于水——喷泉实验
(1)按图所示装置,打开止水夹,挤压滴管的胶头,烧杯中的溶液由玻璃
管进入烧瓶,形成 喷泉,瓶内液体呈 红 色。
(2)上述实验说明氨气 极易 溶于水,其水溶液呈 碱 性。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NH3+H2O NH3· H2O 。
2.氨气与氯化氢的反应 (1)将分别蘸有浓氨水、浓盐酸的两支玻璃棒渐渐靠近,观察到的现象 是 有大量白烟产生 。 (2)这是因为浓氨水挥发产生的氨气与浓盐酸挥发产生的氯化氢在空气 中相遇迅速反应生成氯化铵晶体小颗粒。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NH3+HCl===NH4Cl。
解析 NH3与HCl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B项错误; 液氨汽化时,吸收大量热,可用液氨作制冷剂,D项错误。
1 2 3 4 5
因NH3易溶于水,实验室制NH3用NH4Cl固体和熟石灰加热,C选项错误;
解析
答案
3.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实验室用氯化铵和熟石灰制氨:NH + + OH 4 ===== NH3↑+H2O
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管 ①取少许样品与碱混合于试管中共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口,若试纸变蓝 ,则证明样品中含有NH + 4 。
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 ②取少许样品于试管中,放入碱后加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管口,若有白烟产生,则证明样品中含有NH + 4 。
3.从氮元素的化合价分析氨的性质
(1)NH3分子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3 价,在化学反应中氮元素化合价可
能的变化是 只能升高,不能降低 ,因此氨具有 还原 性。
(2)请写出氨气与氧气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NO的化学方程式:4NH _________ 3+5O2
高三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ppt

知识结构
NH4+
+H+ +OH-
NH3+H高2温催高化压剂 N2O放2电 NO O2
O2催化剂△
NO2 Cu
AgNO3 Ag
H2O HNO3 Cu
考点解读
一、N2
1.N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第__二__周期___V_A__族
2.结构:N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
N元素非金属性强
N3.2化的学电性子质式____··N__······_N_放_··电___
B.氮是氮族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C.氮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磷,在化学反应中的活 泼性也强于磷。
D.液氮可作冷冻剂,氮元素有多种化合价。
2.在实验室里按图所示的装置来干燥、收集气体R,
多余的气体R可用水吸收,则R是( C )
A.O2
B.Cl2
C.NH3
D.C显现象发生;当加 入下列物质后,铜粉的质量减少。则加入的物质不可
3.化学性质
(1)+H2O
NH3 + H2O
NH3·H2O
NH4+ + OH-
NH3是惟一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检验)
氨水与液氨有什么区别? 氨水的浓度和密度的关系?
(2)+酸 NH3 + H+= NH4+
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和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 近会有什么现象?
NH3+HCl=NH4Cl(生成白烟, 也可用于检验)
C +4HNO3 (浓) == CO2 ↑+ 4 NO2 ↑ + 2 H2O
五、硝酸的工业制取
1.原理
催化剂
4NH3 + 5O2 ==== 4NO + 6H2O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件专题4第二单元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课件第1课时(42张)

2.关于氮气的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双选) () A.通常状况下,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B.氮气可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一氧化氮气体 C.通常状况下,氮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 D.在一定条件下跟氢气化合时,氮气是还原剂
解析:选BD。通常状况下,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 泼,很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氮气不能在氧气中 燃烧,但在放电条件下,氮气可与氧气直接化合生 成一氧化氮气体;在一定条件下,氮气与氢气化合 生成氨,反应过程中氮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氮气是 氧化剂;通常状况下,氮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 1体积的水只能溶解大约0.02体积的氮气。
C.植树造林D.戴上呼吸面具
解析:在催化剂作用下把 CO 和 NO 都转化为参与 大气生态环境循环的无毒气体,即 NO 转化为 N2、 CO 转化为 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O+ 2CO催==化==剂= 2CO2+N2。同时 SO2 也在催化剂的作用 下转化为 SO3,从而提高了空气的酸度。控制城市 空气污染源主要是减少煤和汽油的使用。 答案:(1)2CO+2NO催==化==剂= 2CO2+N2 (2)SO2 转化 为 SO3,产生硫酸酸雾 (3)AB
【解析】 剩余 2 mL 气体可能是 NO 或 O2,分两种 情况讨论:
(1)剩余的是 NO,可以看成先发生了反应:4NO2+ O2+2H2O===4HNO3。剩余的 NO2 又与水作用,最 终有 2 mL NO 产生。由反应 3NO2+H2O===2HNO3 +NO 得剩余的 NO2 体积为 2 mL×3=6 mL。则原有 O2 体积为(10 mL-6 mL)×4+1 1=0.8 mL,NO2 体积 为 10 mL-0.8 mL=9.2 mL。
环境 污染
污染源
汽车尾气、化 光化 肥厂、硝酸厂 学烟 废气中的氮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二氧化氮(NO2)
(1)物理性质: 常温下为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与水反应。在大气中达到一定浓度时有毒。
(2)化学性质
得1×2e-
+4
+5
+2
3NO2 H2O 2HNO3 NO
失2×1e-
(二)氮氧化物对环境的污染与防治
1.氮氧化物对环境的污染 (1)酸雨 3NO2 H2O 2HNO3 NO (2)光化学烟雾 3O2 NO 2O3 (3)对臭氧层的破坏 2O3 NO 3O2
NO2与Br2蒸汽的鉴别:
小结:
N2O5 H2O 2HNO3
1。氮气(N2)的化学性质:
N2 O2 放电 2NO
N2 3Mg 点燃 Mg 3N2
2。氮的氧化物的化学性质:2NO O2 Nhomakorabea 2NO2
3NO2 H2O 2HNO3 NO 4NO2 O2 2H2O 4HNO3
4NO 3O2 2H2O 4HNO3
1.一氧化氮(NO)
(1)物理性质
常温下为无色、无味的气味,不溶于水。在大气中达
到一定浓度时有毒,NO使人体中毒的原理与CO相似,都是
与血红蛋白结合,使其失去输送氧气的功能。
(2)化学性质
+2
得2×2e-
0
+4 -2
2NO O2 2NO2 失2×2e-
(3)用途: 在生物学方面有独特作用,人体中极少量的NO 会促进血管扩张,防止血栓塞等。
第二单元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
一、学习目标 1.认识氮氧化物、氨和铵盐、硝酸等含氮 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知道含氮化合物的应 用对社会生产的作用和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2.知道氮肥的性能和使用氮肥的注意事项, 认识到科学使用化肥的意义。 3.知道工业上生产硝酸的基本原理,了解 硝酸的特性和应用。
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78%,氧气的体积分 数22%,还有少量的CO2及稀有气体。氮气 是空气的主要成分,氮元素是组成蛋白质的
2NO O2 2NO2 情况下,仅有少数植物能将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可 吸收的化合态的氮。俗话说“雷雨发庄稼”,那
3么变N,为O在化2电 合闪 态雷 的H鸣 氮2的的O条呢件? 下,2H游离N态O的3氮是如N何O转
在新疆和青海交界处有一狭长山谷,每当牧民和牲畜进入后, 风和日丽的晴天顷刻间电闪雷鸣,狂风大作,人畜往往遭雷击 倒下。奇怪的是这里的牧草茂盛,四季常青,被当地牧民称为 “魔鬼谷”。你能用化学方程式及必要的文字叙述解释“魔鬼 谷”牧草茂盛、四季常青的原因吗?
N2O5
笼罩曼哈顿的光化学烟雾
洛杉矶光化学烟雾
2.氮氧化物对环境污染的防治
(1)来源: 氮氧化物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的 燃烧,汽车尾气、工厂废气的排 放,其中,汽车尾气是城市大气 中氮氧化物的主要来源之一。
①开发使用洁净能源; (2)防治:②对工厂排放的废气进行处理
③对汽车尾气进行净化处理。
东京展出富士重工电动汽车概念车R1e
必需元素,是生命的重要组成元素。但空气
中氮元素的化学性质稳定,只有少数豆科植 物能够直接吸收转化加以利用。直到1919
年,德国化学家哈伯在实验室中首次人工合 成了NH3,才使大规模合成化肥成为现实。 但含氮化合物的使用也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巨 大的危害!
一、氮氧化物的产生及转化
(一)氮元素的重要作用
1.生命物质的重要组成元素 2.在生产、科学研究领域的广泛应用
一、氮氧化物的产生及转化
(二)氮氧化物的产生及转化
氮元素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之一。充足的
N2 O2 放电 2NO 氮使植物枝叶茂盛,叶片增大,光合作用增强,
从而使农作物的产量和产品质量得以提高。 大部分氮元素以游离态存在于空气中。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