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长江》解说词
《话说长江》解说词(24)走向大海

《话说长江》解说词(24)走向大海《话说长江》解说词(24)走向大海“一叶飘摇扬子江,白云尽处是苏洋”,这是南宋文天祥写的两句诗,所谓苏洋就是指的长江口的江面。
七百年过去了,长江口还是这样水天一色,烟波浩渺。
我们离开黄浦江来到长江口。
哎呀,长江的胸怀如此开阔,长江的气量如此宏广。
有时候长江口的景色会让人产生一种奇特的幻觉,好像朵朵白云在水里漂浮流动,而条条船儿在天上竞渡、远航。
好,让我们先从上海说起吧。
上海的繁荣昌盛离不开上海港,但是没有黄浦江,也就没有近代的、现代的上海港。
黄浦江上停泊着这么多的轮船,它们就像一幢幢别墅,又好比一座座厂房。
可在这些建筑群里竟然没有一座高楼大厦呀!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黄浦江的出口是长江,长江口呢堆积了横七竖八的明洲和暗沙,大轮船被它们挡住了进出的航道,哪还能进得了黄浦江呢。
是啊,这不奇怪。
当1200多年前,杜甫写下“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流”的时候,别说没有上海这个城市恐怕也没有黄浦江。
据记载,那时候,上海还在海里呢。
正是长江从上游带来了无穷无尽的泥沙,在古代长江口沉淀堆积才使上海这块土地从大海里冒了出来,但是长江孕育土地的能力并没有因此而衰竭而休止。
喏,这里是黄浦江和长江的汇合处名叫吴淞口,吴淞口外就是极目皆水,水外围天的长江。
长江每年从上游夹带着大约5亿吨泥沙奔向东海,但是其中很大一部分跑到长江口内外就停止不前了。
这又是为什么呢?让我们把长江和黄河做个比较吧。
长江和黄河都发源于青海省流入太平洋,可它们在中下游的水面落差相距甚远。
黄河从郑州到入海口600公里落差是92米,长江从武汉到入海口1200公里,落差只有12米。
这样以来海潮对长江水流的顶托作用就比黄河大得多了,以至于远在600公里之外的安徽境内还能感觉到它的影响。
这样以来,长江下游尤其是长江的河口段水流的速度就大大的降了下来,因此大里的泥沙入不了海,就在江水和海潮、淡水和咸水互相推来推去、进行着旷日持久拉锯战的地段沉淀了下。
[最新]话说长江
![[最新]话说长江](https://img.taocdn.com/s3/m/a795e66e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ca.png)
话说长江第一部以“真切”为标准的纪录片“我们是运气不错,让我们赶上了,换别人也会有反响,因为那时候的大环境比较好。
‘文革’一结束,老看样板戏,说教的节目一结束,大家憋坏了,空气那么闷。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整个社会活跃起来,人们精神上的需求增加,等于一个人又饿又渴,饥寒交迫还干渴,突然迎来了阳光明媚的春天,春风甘露,整个社会背景给《话说长江》提供了机会。
”主笔◎王小峰1976年,中国结束了长达10年的动乱,国家的政治、经济全面回到了正常轨道,人民也面临精神重建。
70年代末期,中国宣布改革开放,从“文革”浩劫中走出来的中国人,开始憧憬着未来,与过去不同的是,中国人在80年代不仅心里充满重塑国家的愿望,也前所未有地感受到了人性的自由。
1980年1月16日,邓小平在一次会议上阐述了80年代的主要任务,其中一条是:加紧四个现代化建设。
这个目标,在当时就是中国未来美好的蓝图。
在过去十几年间人性世界坍塌得太多,当人们慢慢走向未来,发现内心充满了迷惘,一方面有着对未来美好的憧憬,另一方面,在这种憧憬中找不到新的方向,世界变化之快,让人应接不暇。
于是就有了“人生观大讨论”。
《人生的路啊,怎么越走越窄?》这是发表在1980年5月《中国青年报》上的一封读者来信,这封看似平常的来信,在当时的中国青年当中激起波澜,因为当年每个中国人可能都面临“潘晓”这样的人生疑问。
因此,在那个阶段,任何体现国家强大的事件都可能变成全民性振奋民族精神的强心剂。
在这一点,体育最为明显:1981年4月,中国乒乓球队囊括世乒赛全部冠军;中国足球队在北京战胜科威特队后大学生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中国女排第一次获得世界冠军,“女排精神”激励了一代人。
直到中国在亚运会上获得金牌总数第一和在奥运会上实现零的突破,每一次胜利对中国人来说都那么重要,因为这里面不仅包含着强盛的意义,还有一种被世界认可的愿望。
那时候的人心里都憋着一股劲儿,就是希望国家富强。
《再说长江》解说词第五集一江东去

《再说长江》解说词*第五集一江东去《再说长江》解说词•第五集一江东去南津关,长江三峡的出口。
这是一道神奇造化的关口,由此向西,高山峡谷连绵不绝,由此往东,地势却宽阔平坦。
流过这个关口后,长江终于冲开一条出路,向着大海,踏上东归之路。
距今2亿年前,长江流域的绝大部分地区都处在古地中海中。
发生在1.8亿年前的印支造山运动,使山脉突起,高原呈现。
在横断山脉、秦岭和云贵高原之间,形成断陷盆地和凹地,当中湖泽相连,自西向东流入古地中海,形成与今天的长江流向相反的古长江。
距今300万年前,长江流域西部地势进一步抬高,东西两条古长江终于贯通一气,浩浩荡荡流入东海,形成了今天的万里长江。
有着800多年历史的丽江古城,是一座和水有密切关系的城市。
水在古城的大街小巷不断流淌,渗入了每一户人家的生活。
被丽江人奉为神山的玉龙雪山就在古城边,雪水融化后从山上流入古城的每一条小河,然后,汇入了金沙江。
金沙江在历史上曾经被叫作丽水,丽江古城之名就由此而来。
到宋代时,因为在河道中发现了大量的金沙,这段2308千米长的河流才被称为“金沙江”。
那个时候,人们认为金沙江是长江的一条支流。
1639年,50多岁的徐霞客来到了丽江,这是他一生中最后一次考订江河源流。
正是这一次地理考察,改变了千百年来中国人对长江的认识,为以后江源的探寻指明了方向。
在对金沙江的水文状况进行了详细考察后,徐霞客在《溯江纪源考》中首次提出了“推江源者,必当以金沙为首”的论断。
从此,金沙江成为长江干流的上源。
直至300多年后,人们沿着金沙江向上游探索,才最终找到了长江的源头。
各拉丹冬雪山的冰川消融之后,化成了众多细小的河流,这就是万里长江的正源,被当地人称为沱沱河。
那种形态独特、密集如网的河流在地貌学中有一个形象的名称——辫状水系。
沱沱河在流淌了370多千米后与当曲汇合,向东南流去形成通天河。
通天河在经过813千米的行程后,在青海玉树县巴塘河口进入了金沙江。
巴塘河口,通天河和金沙江的分界点。
纪录片《话说长江》解说词

《话说长江》解说词《话说长江》解说词第一回--------------------------------------------------------------------------------为,这是大海,这是汪洋吧?不,这是崇明岛外的长江!您可能会联想到长长的飘带,洁白的哈达,是啊!多么美丽,这也是长江!如果说是三级跳远的话,我们刚才从长江的入海处起跳,中间在三峡落了一脚,现在已经跳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了。
长江就是从这里起步昂首高歌,飘逸豪放的奔向太平洋。
长江已经在这个世界上生活了千千万万个春秋了,但是他依旧这样年轻,这样清秀,他总是想初生的牛犊一样不知疲倦,永远充满着青春的活力。
那么,长江的音容笑貌和性格究竟如何呢?我们准备从长江的源头开始,顺流而下,逐段介绍长江的千姿百态以及长江流域的山水风光、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和古往今来的变迁发展。
在这第一回里,我们打算对长江的总体形象和长江的身世做一个粗略的介绍,是大家对长江有一个大概印象。
我们更热切地希望朋友们看完了这套节目后,能够激起一腔美化中华大地的热血——有如长江之水,惊涛拍岸!那么有多好啊。
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山脉的主峰格拉丹冬雪山的西南侧。
它由西到东,流淌在祖国大地的中部,稍稍偏南。
在以前的地理教科书里,说长江的长度是5千多公里,近几年来,经过我国科学工作者千辛万苦的实地勘测,获得了比较确切的数据——长江的实际长度是6380多公里。
从长度来讲,仅次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和非洲的尼罗河,是世界上当之无愧的第三大河。
长江的干流从青海出发,流经西藏、四川、云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一共10个省、市、自治区。
最后注入东海。
长江接纳了7百多条支流。
它们洋洋洒洒分布在甘肃、陕西、河南、贵州、广西和浙江。
整个长江流域的面积多达180万平方公里,占我国陆地面积的五分之一,是黄河流域面积的两倍半。
自古以来,人们对长江有很多叫法。
起初,就叫江;后来叫大江。
电视解说词 集锦

《话说长江》第25集《走向大海》“长江,伟大的长江,你的浩瀚而甜蜜的乳汁,养育着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长江,伟大的长江,你流经神圣的中华大地,你多少次奔流在中华儿女的心上。
”中央电视台高峰《闯江湖》‚我觉得,你已经启动弱到再也不能够的程度。
你心脏的搏动的声音,细微到听诊器所力不能及的地步。
见到你,我总想美美的哭一场。
你这土窑洞,你这老黄牛,你这吝啬的土地,你这苦涩的井水。
你这简单的一系列生命形成,在这黄土高原的中心地带,存活了多久?你还准备照此存活多久呢?‛《望长城》‚居庐仓,静悄悄地消失了。
一代人悲壮的努力,被风轻轻地抹去、带走。
‛《失落的文明》‚在罗马城的中心,有座人间地狱——一个剧场展示了罗马帝国征服世界的阴暗的一面。
‛——《罗马:最后的帝国》‚在这里……现在……他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接近永恒。
‛——《埃及:对永生的追求》‚一次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很快就把他们的小岛炸沉了,把所有他们的生命印记都埋葬了。
可仍然留下了记忆——灰尘中的足迹,等待人们去发现。
‛——《爱琴:亚特兰蒂斯的遗产》《天驹》‚坦荡的大自然啊,质朴的大自然,你涵盖了广袤的大地,你容纳着漫长的时间,你沐浴过无数阴晴雨雪,你经历过遥远的沧海桑田——粗犷的大自然啊,细腻的大自然,你造化出万千端绪,你飘忽着美妙疑团,你孕育了多少彩色的生命,你迎送过无数季节的乔迁。
只有你的胸怀才这样恢弘,容得下:‚纵横寰宇八万里,洪荒上下五千年。
‚《漓江水》‚有时她是这样的娴熟而宁静,用那委婉的柔波,梳理着碧绿的长发;有时她又是那样的活泼而开朗,有意在炫耀着那孔雀开屏似的衣裳。
‛《西藏的诱惑》‚像旭日诱惑晨曦,像星星诱惑黎明。
西藏对人的诱惑,那样强烈,那样不可遏止。
对具有献身精神的艺术家来说,像蓝天诱惑雄鹰,像山野诱惑春风,像草原诱惑骏马。
西藏对人的诱惑,那样巨大,那样难以摆脱,对敢于追寻的艺术家来说,像大海诱惑江河。
‛《江南》‚这是一幅宁静的画卷画的是‘小桥流水人家’这是一行彩色的诗句写的是‘杏花春雨江南’江南是一年年可以开花的莲藕江南是一代代仍旧吐死的春蚕江南是一组文化的瓦片经历过新风细雨江南,是一座历史的石桥构筑在古今之间……’。
话说长江解说词朗诵的理解体会和感受

话说长江解说词朗诵的理解体会和感受
这个话说长江解说词,能够让我们体会到长江奔腾不息,有一种惊涛的气势,气伟磅礴的力量,使人望而生畏。
它千变万化,一会水波如镜,一会巨浪翻腾,惊涛盖世。
气势非凡。
长江哺育了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我们付出了许多,如今人们滥伐树木,导致大地沙漠化,游客向长江里仍杂物,使河水浑浊不堪,我们不仅没有报答我们的母亲河长江,反而这样的破坏,这样下去会使我们的生活环境更糟糕。
解说词将历史翻天覆地的变化比作川剧中的变脸。
这一比喻既形象地展示了沧海桑田的改变,又将当地的人文内涵孕育其中,既准确又诙谐,既浓厚又通俗,值得借鉴。
大型电视纪录片《话说长江》(125集)

大型电视纪录片《话说长江》(1—25集)
大型电视纪录片“话说长江”是中央电视台80年代最受欢迎的电视纪录片,也是中国纪录片的高峰。
虹云和陈铎两位老艺术家绘声绘色的解说。
浓笔重彩、翰墨华章的解说词,长江两岸的旖旎风光,以及长江从古到今的传奇故事……还有那首脍炙人口的《长江之歌》,教人回肠荡气。
《话说长江》第一集源远流长《话说长江》第二集巨川之源《话说长江》第三集金沙的江《话说长江》第四集四川盆地《话说长江》第五集岷江秀色《话说长江》第六集成都漫步《话说长江》第七集峨眉凌云《话说长江》第八集从宜宾到重庆《话说长江》第九集大足石刻《话说长江》第十集川江两岸《话说长江》第十一集壮丽的三峡《话说长江》第十二集长江第一坝《话说长江》第十三集荆江览古《话说长江》第十四集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话说长江》第十五集从武赤壁到文赤壁《话说长江》第十六集庐山独秀《话说长江》第十七集瓷都景德镇《话说长江》第十八集佛教圣地九华山《话说长江》第十九集飞红滴翠记黄山《话说长江》第二十集古城南京
《话说长江》第二十一集漫话扬州《话说长江》第二十二集镇江三山《话说长江》第二十三集太湖平原《话说长江》第二十四集黄浦江畔
《话说长江》第二十五集走向大海。
话说长江解说词集作者

话说长江解说词集作者话说长江解说词集作者篇一:【话说长江】全版解说词【话说长江】解说词话说长江解说词目录第一回源远流长第二回巨川之源第三回金沙的江第四回四川盆地第五回岷江秀色第六回成都漫步第七回峨眉凌云第八回从宜宾到重庆第九回大足石刻第十回川江两岸第十一回壮丽的三峡第十二回长江第一坝第十三回荆江览古第十四回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第十五回从武赤壁到文赤壁第十六回庐山独秀第十七回瓷都景德镇第十八回佛教圣地九华山第十九回飞红滴翠记黄山第二十回古城南京第二十一回历史名城扬州漫话第二十二回镇江三山第二十三回太湖平原第二十四回黄浦江畔第二十五回走向大海第一回: 源远流长您可能以为,这是大海,是汪洋吧,不,这是崇明岛外的长江~您可能会联想到长长的飘带、洁白的哈达。
是啊~多么美丽,这也是长江~如果说是三级跳远的话,我们刚才从长江的入海的地方起跳,中间在三峡落了一脚,现在已经跳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了。
长江,就是从这里起步,昂首高歌,飘逸豪放地奔向太平洋。
长江在这个世界上已经生活了千千万万个春秋了,可他还是这样年轻,这样清秀~他总是像初生的牛犊一样不知疲倦,永远充满着青春的活力。
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山脉的主峰格拉丹东雪山的西南侧。
它从西到东,流淌在中国大地的中部,稍稍偏南一点。
在从前的地理教科书里,说长江的长度是5千多公里,近几年来,经过我国科学工作者千辛万苦的实地勘测,获得了比较确切的数据——长江的实际长度是6380多公里。
从长度来讲,除南美洲的亚马逊河和非洲的尼罗河,长江就是世界上当之无愧的第三大河。
长江的干流从青海出发,流经西藏、四川、云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一共10个省、市、自治区,最后注入东海。
长江的支流洋洋洒洒分布在甘肃、陕西、河南、贵州、广西和浙江。
整个长江流域的面积多达180万平方公里,占我国陆地面积的五分之一。
自古以来,人们对长江有许多叫法。
起初,就叫江;后来叫大江。
如今的规范叫法是这样的:从源头到楚玛尔河口,叫沱沱河;从楚玛尔河口到玉树的巴塘河口,叫通天河;从巴塘河口到四川的宜宾,叫金沙江;从宜宾直到入海口,叫长江;长江的干流又分成上游、中游、下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话说长江》解说词全文之一——五2009-04-28 12:48第一回源远流长您可能以为,这是大海,是汪洋吧?不,这是崇明岛外的长江!您可能会联想到长长的飘带、洁白的哈达。
是啊!多么美呀,这也是长江!如果说是三级跳远的话,那么,我们刚才从长江的入海的地方起跳,中间在三峡落了一脚,现在已经跳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了。
长江,就是从这里起步,昂首高歌,飘逸豪放地奔向太平洋。
长江在这个世界上已经生活了千千万万个春秋了,可他还是这样年轻,这样清秀!他总是像初生的牛犊一样不知疲倦,永远充满着青春的活力。
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山脉的主峰格拉丹东雪山的西南侧。
它从西到东,流淌在中国大地的中部,稍稍偏南一点。
在从前的地理教科书里,说长江的长度是5千多公里,近几年来,经过我国科学工作者千辛万苦的实地勘测,获得了比较确切的数据——长江的实际长度是6380多公里。
从长度来讲,除南美洲的亚马逊河和非洲的尼罗河以外,长江就是世界上当之无愧的第三大河。
长江的干流从青海出发,流经西藏、四川、云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一共10个省、市、自治区,最后注入东海。
长江的支流洋洋洒洒分布在甘肃、陕西、河南、贵州、广西和浙江。
整个长江流域的面积多达180万平方公里,占我国陆地面积的五分之一。
自古以来,人们对长江有许多叫法。
起初,就叫江;后来叫大江。
如今的规范叫法是这样的:从源头到楚玛尔河口,叫沱沱河;从楚玛尔河口到玉树的巴塘河口,叫通天河;从巴塘河口到四川的宜宾,叫金沙江;从宜宾直到入海口,叫长江;长江的干流又分成上游、中游、下游。
从江源到湖北的宜昌,叫做上游;从宜昌到江西的湖口,叫做中游;从湖口到崇明岛东面的入海口,叫做下游。
长江拥有700多条支流,其中岷江、嘉陵江、乌江、沅江、湘江、汉江和赣江等7条主要支流的年流水量都分别超过了黄河。
长江接纳了这么多的支流,还把我国四大淡水湖中的洞庭湖、鄱阳湖和太湖串联了起来。
犹如长藤接瓜,形成了庞大的长江水系。
长江每年把1万立方米的水注入浩无边际的大海,这可是相当于20条黄河的水量啊。
长江的水能蕴藏量多达2亿6千万千瓦,它占全国水能蕴藏量40%;在世界上,美国、加拿大和曰本的水能蕴藏量的总和刚刚赶上长江。
可是现在长江水能的蕴藏量却只利用了3%。
如果翻两番,那也只有12%,假如能达到90%,到那个时候,我国电力能源的供应情况将会发生多么巨大的变化呀!长江江面宽阔,它的水运量占全国内河水运量的80%以上。
如果能够充分的利用起来,它可以顶替40条铁路呢。
而目前,还只是两条铁路的作用。
长江源远流长,水面辽阔,它是淡水鱼生儿育女、长大成才的好水乡。
噢,长江淡水鱼产量可占全国的三分之二呢。
长江的上游和中游流域,尤其是云南北部和四川西部,有着许多森林,是我国第二个大林区。
如果大家都珍惜大自然的这个布局,而且不断的培育林木,那么,长江之水就会千秋万代地清清地流淌。
长江流域沃野千里,雨水充沛,气候适宜。
它拥有4亿多亩耕地,占我国耕地面积的四分之一,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和棉花产地。
粮食产量占全国的40%以上,棉花产量嘛占全国的33%以上。
长江流域居住着3亿多勤劳勇敢的各族人民。
从广义上讲,我国有三分之一的人是“同饮一江水”啊!长江流域矿藏、物产丰富,交通运输方便,粮食产量又高,所以,使长江流域出现了许许多多工业基础雄厚的大、中城市。
哦,您知道吗?长江流域的工农业总产值占全国的40%啊。
长江和黄河一起,共同养育着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共同孕育着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
长江还将为我们的中华大地的发展贡献无穷无尽的能量。
在人们以往的概念中,长江流域的文明史远比黄河流域年轻,所以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但是1965年在云南省金沙江畔元谋县的一次发现,对这个说法提出了异议。
专家们鉴定:在那里找到的两颗猿人牙齿化石,比黄河流域发现的猿人化石提前了一百万年。
就是说这个鉴定如果是确凿无疑的话,那么,我们应该说黄河与长江同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到了战国时期,长江流域的经济和文化都已经相当发达。
1978年在湖北随县出土的7千多件文物就是一个很有利的证明。
这套编钟是其中的一部分。
它们都是青铜铸造的,每个钟上都刻着音乐的铭文,一共2800字,可以说是我国现存的一部最早的音乐理论专著。
长期以来,我们祖先在长江广袤而连绵的两岸修养生息、艰难创业,把长江流域变成了肥美富庶的鱼米之乡。
是的,长江给我们的中华民族不知带来了多少福利,我们可以借一句老话来评价:长江可真是功德无量啊!但是,长江也和伟大的历史人物一样,他既有赫赫功绩也存在着缺点以至于错误。
从我国唐代到解放前夕的1300多年间,长江就曾经240多次发难,平均每隔五年就要发一次水灾。
不过,长江的差错永远湮没不了长江的功绩。
何况,长江的灾害也已经随着东流的江水而成为历史了。
最近30多年来,沿着长江的干流和支流,人们已经筑起了3万3千多公里长的防洪大堤坝。
最近30多年来,人们已经在长江的上游、中游和下游,建造了一座又一座规模宏伟的桥梁。
最近30多年来,人们还在长江南北兴建了4万多个小型水库,5百多个中型、大型水库,蓄水灌溉、养鱼、放光。
在今后的岁月里,经过我们世世代代的不懈努力,长江给我们带来的再也不会是灾难,而永远是温暖,永远是力量!长江已经奔腾呼啸了几千万年,几千万年是何等漫长而悠久的历史啊!正是这有着悠久而漫长历史的长江,与古老的黄河一起,共同孕育了我们文明的祖国。
长江,从青藏高原的涓涓细流,出千峡、纳万川,汇集成波涛滚滚的大江,横贯中华大地,万千姿态、雄伟壮观。
您滔滔东去的江水,浇灌着神州华夏;甘甜纯美的乳汁,养育着炎黄子孙。
赫赫功绩,无比辉煌!在您的两岸,有着数不尽的绮丽风光,江山如画!在您的两岸,有讲不完的历史陈迹,传说神话!古往今来,有多少著名的诗人,为您的魅力,巡游名胜、昂首歌唱啊!数千年间,有多少杰出的文豪,为您的风姿,写出了优美的篇章!长江,您硕大无比,既使是在遥远的太空,也能清晰地见到您雄伟矫健、跳跃奔腾、永往直前的身影。
啊!长江,您是东方的巨龙,您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您是中华民族的自豪,您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第二回巨川之源亲爱的朋友们,为了歌德巴赫猜想,全世界的数学家们都曾劳心焦思、绞尽脑汁。
素不知,为了长江的源头,几千年来,我国不知道有多少人历尽千辛万苦,甚至耗尽了毕生的精力和心血。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我国有一部地理著作,名叫《禹贡》,在这本书里有着“岷山导江”的说法,这儿所说的“岷山”不是四川的岷山,而是指甘肃省天水县境内的一座山。
作者认为,长江就发源在这儿。
这个考证跟实际情况可差之千里啊。
因为这个地方,实际上只是长江支流嘉陵江的发源地。
到了明代初年,有一位名叫宗泐的和尚,他从西域取经归来的时候,途经昆仑山麓,于是认为昆仑山就是黄河与长江的分水岭。
山北之水是黄河的源头,山南之水就是长江的正源。
到了明代末年,我国著名的地理学家徐霞客遍游祖国名山大川,历尽艰辛,到达金沙江畔。
他在《霞客游记》这本书里指出:金沙江才是长江的正源。
很可惜,由于当时的条件所限,这位伟大学者的考察范围只限于四川和云南,而示能深入青海,他连通天河都没有见到。
到了1720年,清朝的康熙皇帝也曾经派使臣考察长江之源。
这位使臣到达青藏高原以后,面对密如鱼网的众多河流,不知所以,只有望洋兴叹。
他在奏章里写到:“江源如帚,分散甚阔”。
这就是说,那里的河流多得就像扫帚一样,千头万绪,真不知长江的源头究竟在哪里?解放后,有关部门分多次组织力量,对长江源头地区进行测绘。
到1974年,终于在地形图上比较准确地标明了这个地区山脉和水系的情况。
可是,长江的正源到底是哪一条河?仍然没有得到最后的确认。
1976年夏天和1978年夏天,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又先后两次组织大规模的江源科学考察,对这个地区进行全面的、综合的调查研究。
我们中央电视台和其它几家新闻单位参加了这些科学考察活动,并且还拍摄了许多珍贵的镜头。
通过这些考察,人们终于找到了长江源头的准确民在地。
它在青藏高原的腹部,西面是乌兰乌拉山,东面是巴颜喀拉山,北面是昆仑山,南面是唐古拉山。
这是一块由西向东倾斜的高平原,长500公里,宽400公里,平均海拔5000米。
在这块辽阔的高原上,存在着几十条现代峡谷冰川,这些冰川和周围的雪山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固体水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由于长年的日照,这些冰雪无声无息地在消融着,掉下一滴一滴的水珠。
在这个高原上,还有无数的泉眼,日夜不停地向地面冒出涓涓的泉水。
啊,这消融的雪水、冰水,加上泉水,就是汇合成大小不等、纵横交错的水流。
无所谓河,也无所谓溪,从而级成了长江源头的水系。
对于一些到这作做客的人来说,这儿永远是冬天,在最冷的时候,温度在摄氏-42℃,年平均平均也只有-4℃。
当武汉、南京的人们热得跳入长江畅游的时候,而在这里工作的人们,谁也没有那股勇气脱去鸭绒服,或者皮大衣。
俗话说“六月的天,小孩的脸,说变就变。
”从这个含义上来讲,这儿永远是六月的天,永远是小孩的脸,真的是说变就变了。
假如在这里进行气象实况转播的话,那只有请体育节目播音员张之、宋世雄担当现场报道员,速度才能跟得上。
著名文学家韩愈写过一首题为《初春小雨》的诗,诗里面说:“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这头两句的意思是说:时直初春,毛毛细雨湿润着大地,远远望去,好像已经是朦朦的一抹淡绿,而到近处一看呢,哦,远不是那么一回事啦!假如,韩愈也能参加我们的江源考察的话,那么,此情此景给他的灵感可能会完全相反了。
因为这里是“冰天雪地足下酥,百花近看遥却无”。
为了避免狂风的催残,同时也免得大量蒸发水份,所以这里的植物是茎短叶小。
然而,在同一天地里生活的动物们却与植物不一样。
它们多半都长得又高又大,而且特别能跑。
就拿黄色的藏羚羊来说吧,它们一旦发起疯来,呵,那奔跑的时速可以达到90公里呀。
在这样一个冰雪世界里,这些动物为什么能够生存而且还有这样大的能耐呢?据生物学家们分析,因为这儿的植物营养价值极高,含有大量的高蛋白、高脂肪、高纤维,这样,就为众多的动物提供了足够的生存能源。
在江源地区,还有不少湖泊,可以为白鸟水禽提供一个听不到噪音,受不到干扰的宁静的极乐世界。
许许多多的候鸟,在这里恋爱,在这里成亲,在这里发展成为一个又一个大家庭。
到了深秋季节,它们就带着在这里出世的儿女,到遥远的南方去旅行。
哦!这儿是鸟的天地,鸟的世界,鸟在这里主宰着一切!现在,让我们回过头来,看看楚玛尔河、当曲以及沱沱河的实际情形。
楚玛尔河发源于可可西里山的东麓,在江源地区众多河流里,它的流域面积最广。
它流经许多湖泊和沙丘,最后,在曲麻莱县的西边汇入通天河。
当曲,在藏语里是“沼泽河”的意思,它发源于唐古拉山的东麓。
当曲,人们又称它为“泉河”,因为在它流经的地方,有着数不清的泉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