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土方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合集下载

土方工程常见质量通病及控制要点

土方工程常见质量通病及控制要点

土方工程常见质量通病及控制要点范本一:一:背景介绍土方工程是土地开发和建筑工程中重要的一环,但在实际施工中常常存在质量问题。

本文将详细介绍土方工程常见的质量通病以及控制要点,以提升土方工程质量。

二:破碎性较差的原料1. 常见问题:- 未进行原材料检测,导致原料质量不合格;- 原材料破碎性不足,难以达到设计要求;- 控制原材料颗粒大小不当,影响土方工程的稳定性。

2. 控制要点:- 对原材料进行严格检测和选择;- 确保原材料具备足够的破碎性;- 根据设计要求合理控制原材料颗粒大小。

三:土方挖掘不均匀1. 常见问题:- 挖掘深度不一致,导致地基不平整;- 挖掘范围不准确,造成土方堆放不当;- 挖掘土方时未考虑土壤情况,影响工程稳定性。

2. 控制要点:- 根据设计要求确保挖掘深度的一致性;- 使用仪器测量准确的挖掘范围;- 对土壤性质进行分析,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挖掘方案。

四:边坡稳定性不足1. 常见问题:- 边坡质量不合格,导致边坡崩塌风险;- 边坡坡度不合理,使土方工程失去稳定性;- 对边坡进行养护不当,导致边坡结构破损。

2. 控制要点:- 边坡材料选择质量过硬的材料;- 对边坡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并确保坡度符合要求; - 定期检查边坡状况,并做好养护工作。

五:文档涉及附件详见附件列表。

六:法律名词及注释1. 法律名词:质量合格标准- 注释:土方工程质量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质量合格标准。

2. 法律名词:边坡稳定性- 注释:边坡稳定性是指边坡在自然力作用下不能发生破坏或变形的能力。

范本二:一:背景介绍土方工程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环节,而土方工程中经常出现质量问题。

本文将详细介绍土方工程常见的质量通病以及控制要点,以提高土方工程的质量水平。

二:质量问题一:原材料质量不合格1. 常见问题:- 未进行原材料检测,导致使用不合格的原材料;- 原材料破碎性不足,难以满足设计要求;- 控制原材料颗粒大小不当,影响土方工程的稳定性。

土方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土方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在土方工程施工中,因为操作不善和违犯操作规程惹起的质量通病和致使的质量事故,其危害程度常常很大,如造成建筑物沉陷、开裂、位移、倾斜,甚至坍毁、摧毁。

所以,对土方工程施工一定特别重视,按设计和查收规范要求仔细施工,以保证工程质量。

现将土方工程施工中常碰到的质量通病和防治举措简述以下。

一、场所平坦。

(一)挖填土方1.1 挖方边坡塌方1.现象在场所平坦过程中或平坦后,挖方边坡土方局部或大面积发生塌方或滑塌现象。

2.原由剖析(1)采纳机械整平,未按照由上而下分层开挖的次序,坡度过陡或将坡脚损坏,使边坡失稳,造成塌方或溜坡。

(2)在有地表水、地下水作用的地段开挖边坡,未采纳有效的降排水举措,地表滞水或地下水侵入坡体内,是图的粘聚力降低,坡脚被冲蚀掏空,边坡在重力作用下失掉稳固而惹起塌方。

(3)软土地段,在边坡顶部大批堆土或堆建筑资料,或行驶施工机械设施、运输车辆。

3.预防举措(1)在斜坡地段开挖边坡时应按照由上而下、分层开挖的次序,合理放坡,不使过陡,同时防止切割坡脚,以防致使边坡失稳而造成塌方。

(2)在有地表滞水或地下水作用的地段,应做好排、降水举措,以拦截地表滞水和地下水,防止冲洗破面和掏空坡脚,防备坡体失稳。

特别在软土地段开挖边坡,应降低地下水位,防备边坡产生侧移。

(3)施工中防止在坡顶堆土和寄存建筑资料,并防止行驶施工机械设施和车辆振动,以减少坡体负担,防备塌方。

4.治理方法对暂时性边坡塌方,可将塌方消除,将坡顶线后移或将坡度改缓;对永远性边坡局部塌方,在将塌方松土清楚后,用块石填砌或由上而下分层回填2:8或 3:7 灰土嵌补,与土坡面接触部位作成台阶式搭接,使接合密切。

1.2 填方边坡塌方1.现象填方边坡塌陷或滑塌,造成坡脚处土方聚积,坡顶上部土体裂痕。

2.原由剖析(1)边坡坡度过陡,坡体因自重或地表滞水作用使边坡土体失稳而致使塌陷或滑塌。

(2)边坡基底的草皮、淤泥、松土未清理洁净,与原斜坡联合未挖成阶梯形搭接,填方土料采纳了淤泥质土等不合要求的土料。

土方工程质量通病

土方工程质量通病

土方工程质量通病(一)挖方边坡塌方现象:在挖方进程中或挖方后,边坡局部或大面积塌方,使地基土受到扰动,承载力降低,严重的会影响建筑物的安全。

治理:对沟槽塌方,应清除塌方后作临时性支护措施,对永久性边坡局部塌方,应清除塌方后用块石填砌或用2:8、3:7灰土回填嵌补,与土接触部位作成台阶搭接,防止滑动;或将坡度改缓。

回填土密实度不够现象:回填土经夯实或辗压后,其密实度达不到设计要求,在荷载作用下变形增大,强度和稳定性下降。

治理:(1) 不合要求的土料挖出换土,或者掺入石灰、碎石等夯实加固。

(2) 因含水量过大而达不到密实度的土层,可采用翻松晾晒、风干,或均匀掺入干土等吸水材料,重新夯实。

(3) 因含水量小可采用增加夯实遍数。

基坑泡水现象:基坑开挖后,地基土被水浸泡。

治理:(1) 已被水淹泡的基坑,应采取措施,将水引走排净。

(2) 设置截水沟,防止水刷边坡。

(3) 已被水浸泡扰动的土,采取排水晾晒后夯实,或抛填碎石、小块石夯实;或换土夯实(3:7灰土);或挖出淤泥加深基础。

边坡超挖现象:边坡界面不平,出现较大凹洼,边坡加大。

治理:(对局部超挖,可用块石填砌(浆砌)或用3:7灰土夯补。

与原土坡接触部位应做成台阶接槎。

土方工程质量通病(二)回填土挤动基础墙现象:夯实基础墙面两侧填方或用推土机送土,造成基础墙体裂缝、破裂,轴线偏移,严重地影响结构受力性能。

治理:应会同设计单位,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压浆、加围套等加固措施,或将损坏部位拆除重砌。

房心回填土沉陷现象:房心回填土局部或大片下沉,造成地坪面鼓;开裂甚至塌陷破坏。

治理:如地坪面层尚未破坏,可填入碎石,用灰浆泵压入水泥砂浆填灌密实;若面层已破坏,则视面积大小和损坏情况,采取局部或全部返工。

局部处理可用锤将空鼓部位打去,填灰土或粘土碎石混合物夯实,再做面层。

土方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50页)

土方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50页)

常见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第一节土方工程1.1场地积水场地范围内局部积水原因分析:(1)场地平整填土未分层回填压(夯)实,土的密实度很差,遇水产生不均匀下沉。

(2)场地周围未做排水沟,或场地未做成一定排水坡度,或存在反向排水坡。

(3)测量错误,使场地标高不一。

防治措施:场地内的填土认真分层回填碾压(夯)实,使密实度不低于设计要求,避免松填;按要求做好场地排水坡和排水沟。

做好测量复核,避免出现标高误差。

1.2填方边坡塌方填方边坡塌陷或滑塌原因分析: (1)边坡坡度偏陡。

(2)边坡基底的草皮、淤泥松土未清理干净;与原陡坡接合未挖成阶梯形搭接;或填方土料采用淤泥质土等不符合要求的土料。

(3)边坡填土未按要求分层回填压(夯)实。

(4)边坡坡角未做好排水设施,由于水的渗入,土内聚力降低,或坡角被冲刷而导致塌方。

防治措施: 永久性填方的边坡坡度应根据填方高度、土的种类和工程重要性按设计规定放坡;按要求清理基底和做阶梯形接槎;选用符合要求的土料,按填土压实标准进行分层、回填碾压或夯实;在边坡上下部做好排水沟,避免在影响边坡稳定的范围内积水。

1.3填土出现橡皮土填土夯打后,土体发生颤动,形成软塑状态而体积并没有压缩。

原因分析:在含水量很大的腐殖土、泥炭土、黏土或粉质粘土等原状土上进行回填,或采用这种土作土料回填,当对其进行夯实或碾压,表面易形成一层硬壳,使土内水份不易渗透和散发,因而使土形成软塑状态的橡皮土。

防治措施:夯实填土时,适当控制填土的含水量;避免在含水量过大的原状土上进行回填。

填方区如有地表水时,应设排水沟排水,如有地下水应降低至基底。

治理方法:可用干土、石灰粉等吸水材料均匀掺入土中降低含水量,或将橡皮土翻松、凉干、风干至最优含水量范围,再夯(压)实。

1.4回填土密实度达不到要求回填土经碾压或夯实后,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密实度。

原因分析: 1)填方土料不符合要求;采用了碎块草皮、有机质含量大于8%的土、淤泥质土或杂填土作填料。

土石方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土石方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土石方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土石方工程质量通病是指土石方工程中普遍存在的一些质量问题,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治,将会对土石方工程的安全性、可靠性和使用寿命造成严重影响。

下面是土石方工程质量通病的常见问题及相应的防治措施。

1.地基强度不符合设计要求:地基强度不符合设计要求是土石方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地基承载力不足或者施工中没有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夯实。

防治措施:(1)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地基开挖,确保开挖底面平整、垂直度符合要求;(2)根据地基土体性质选择合适的夯实方法和夯实设备,确保夯实质量;(3)严格控制土方回填的水平压实度和回弹量,确保地基的承载力达到设计要求。

2.坡面稳定性差:坡面稳定性差是指土石方工程中施工坡面易发生滑坡、塌方等现象。

防治措施:(1)根据施工坡面的高度、土体性质和水平压力选择适当的坡度和坡面支护结构;(2)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及时的边坡排水,避免大量积水影响边坡的稳定性;(3)采取草皮覆盖、喷播草籽等措施,加强坡面的护坡与保水措施,提高坡面稳定性。

3.土石方体积变形大:土石方体积变形大是指土方回填后发生沉降、塌陷等现象,造成工程结构的损坏或者沉降不均匀。

防治措施:(1)在施工前进行土方的试采和室内试验,确保土方回填后的体积变形满足设计要求;(2)采取适当的夯实方法和夯实设备,提高土方的密实度;(3)根据土体性质采用合适的加筋措施,增加土方的抗变形能力。

4.土石方工程与周边环境连续性差:防治措施:(1)严格控制土方回填过程中的回填速度,避免堆积过高和过快,造成接触面不紧密;(2)采取合适的边坡护坡和填方与堤坝连续的措施,确保土方工程的连续性;(3)在土方回填完毕后,增加加筋措施,提高土方的整体稳定性。

5.填土沉降不均匀:填土沉降不均匀是指填土层在沉降过程中出现不均匀的情况,会导致土体的变形、裂缝等问题。

防治措施:(1)根据填土层的厚度和填充材料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填土方法和填充设备;(2)控制填土层的厚度,避免过度厚度的填土导致不均匀沉降;(3)采取合适的加筋措施,提高填土层的整体稳定性,减小沉降差异。

土方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土方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土方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一、场地积水(场地范围内局部积水)产生原因(1)场地周围未做排水沟或场地未做成一定排水坡度,或存在反向排水坡。

(2)测量偏差,使场地标高不一。

防治措施:(1)按要求做好场地排水坡和排水沟。

(2)做好测量复核,避免出现标高错误。

二、挖土边坡塌方(在挖方过程中或挖方后,边坡土方局部或大面积塌陷或滑塌)产生原因:(1)基坑(槽)开挖较深,未按规定放坡。

(2)在有地表水,地下水作用的土层开挖基坑(槽),未采取有效降排水措施。

(3)坡顶堆载过大或受外力震动影响,使坡体内剪切应力增大,土体失去稳定而导致塌方。

(4)土质松软,开挖次序、方法不当而造成塌方。

防治措施:根据不同土层土质情况采用适当的挖方坡度;做好地面排水措施,基坑开挖范围内有地下水时,采取降水措施;坡顶上弃土、堆载,使远离挖方土边缘3~5m;土方开挖应自上而下分段分层依次进行,并随时做成一定坡势,以利泄水;避免先挖坡脚,造成坡体失稳;相邻基坑(槽)开挖,应遵循先深后浅,或同时进行的施工顺序。

处理方法,可将坡脚塌方清除,做临时性支护(如推装土草袋设支撑护墙)措施。

三、超挖(边坡面界面不平,出现较大凹陷)产生原因:(1)采用机械开挖,操作控制不严,局部多挖。

(2)边坡上存在松软土层,受外界因素影响自行滑塌,造成坡面凹洼不平。

(3)测量放线错误。

防治措施:机械开挖,预留0.3m厚采用人工修坡;加强测量复测,进行严格定位。

四、基坑(槽)泡水(地基被水淹泡,造成地基承载力降低)产生原因:(1)开挖基坑(槽)未设排水沟或挡水堤,地面水流入基坑(槽)。

(2)在地下水位以下挖土,未采取降水措施将水位降至基底开挖面以下。

(3)施工中未连续降水,或停电影响。

防治措施:开挖基坑(槽)周围应设排水沟或挡水堤;地下水位以下挖土应降低地下水位,使水位降低至开挖面以下0.5~1.0m。

五、基底产生扰动土产生原因:(1)基槽开挖时排水措施差,尤其是在基底积水或土壤含水量大的情况下进行施工,土很容易被扰动。

工程常见的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工程常见的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工程常见的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一、土方工程1)选用原土回填,每层回填厚度严格控制,禁止直接卸土入槽。

2)控制回填土含水量和夯实遍数,采用人工夯实,四周防止漏夯。

3)雨大时不应进行填方施工,现场设有防雨和排水措施。

二、模板工程1)在安装模板前,检查模板质量,不符合标准的不得使用。

2)梁模板常见问题包括梁身不平直、梁底不平及下挠、梁侧模炸模、局部模板嵌入柱梁间、拆除困难等。

防治措施包括支模时遵守边模包底模的原则,梁侧模必须有压脚板、斜撑、拉线通育后将梁侧钉固,梁底模板按规定起拱,混凝土浇筑前充分用水浇透。

3)柱模板常见问题包括炸模、断面尺寸鼓出、漏浆、混凝土不密实、蜂窝麻面、偏斜、柱身扭曲等。

防治措施包括根据规定的柱箍间距要求钉牢固,成排柱模支模时,应先立两端柱模,校直与复核位置无误后,顶部拉通长线,再立中间柱模,四周斜撑要牢固。

4)板模板常见问题包括板中部下挠、板底混凝土面不平等。

防治措施包括楼板模板厚度要一致,搁栅木料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搁栅面要平整,支顶要符合规定的保证项目要求,板模按规定起拱。

三、钢筋工程1)钢筋加工时,钢筋开料切断尺寸不准和钢筋成型尺寸不准确等问题要及时调整或返工。

2)钢筋骨架外形尺寸不准和保护层砂浆垫块厚度不准确等问题要注意绑扎时的对齐和提前制作砂浆垫块,钢筋骨架吊装入模时应平稳,钢筋骨架用“扁担”起吊,吊点应根据骨架外形预先确定,骨架各钢筋交点要绑扎牢固,必要时焊接牢固。

3)钢筋骨架绑扎时要注意铁线绑成八字形,左右口绑扎时要检查箍筋是否遗漏,间距不对要及时调整好。

4)柱子箍筋接头无错开放置,绑扎前要先检查,绑扎完成后再检查,若有错误应即纠正。

产生原因:模板表面不平整,振捣不实或漏振,混凝土流动性不好。

预防措施:模板表面应平整光滑,使用振动器时要注意振捣的力度和时间,确保混凝土流动性好。

同时,浇筑前要对模板进行检查和清理,确保表面平整无障碍物。

土方工程常见质量通病预防纠正措施

土方工程常见质量通病预防纠正措施

土方工程常见质量通病预防纠正措施
土方工程常见质量通病及预防、纠正措施
回填土应按规定每层取样测量夯实后的干容重,在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后才能回填补一层。

严格控制每层回填厚度,禁止汽车直接卸土入槽。

严格选用回填土料质量,控制含水量、夯实遍数等是防止回填土下沉的重要条件。

机械夯填的边角及墙与地坪、散水的交接处,应仔细夯实,并应使用细粒土料回填。

雨天不应进行填方的施工。

如必须施工时,应分段尽快完成,且宜采用碎石类土和砂土、石屑等填料。

现场应有防雨和排水措施,防止地面水流入坑(槽)内。

感谢您的阅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场地积水/场地范围内局部积水
原因分析
⊙场地平整填土未分层回填压(夯)实,土的密实度很差,遇水产生不均匀下沉。

⊙场地周围未做排水沟,或场地未做成一定排水坡度,或存在反向排水坡。

⊙测量错误,使场地标高不一。

防治措施
场地内的填土认真分层回填碾压(夯)实,使密实度不低于设计要求,避免松填;按要求做好场地排水坡和排水沟。

做好测量复核,避免出现标高误差。

填方边坡塌方/填方边坡塌陷或滑塌
原因分析
⊙边坡坡度偏陡。

⊙边坡基地的草皮、淤泥松土未清理干净;与原陡坡接合未挖成阶梯形搭接;或填方土料采用淤泥质土等不符合要求的土料。

⊙边坡填土未按要求回填压(夯)实。

⊙边坡坡脚未做好排水设施,由于水的渗入,土内聚力降低,或坡角被冲刷导致塌方。

防治措施
永久性填方的边坡坡度应根据填方高度、土的种类和工程重要性按设计规定放坡;按要求清理基底和做阶梯形接槎;选用符合要求的土料,按填土压实标准进行分层、回填碾压或夯实;在边坡上下部做好排水沟,避免在影响边坡稳定的范围内积水。

回填土密实度达不到要求
原因分析
⊙填方土料不符合要求;采用了碎块草皮、有机质含量大于8%的土、淤泥质土或杂填土作填料。

⊙土的含水率过大或过小,因而到不到最优含水率的密实度要求。

⊙填土厚度过大或压实遍数不够。

⊙碾压或夯实机具能量不够,影响深度较小,使密实度达不到要求。

防治措施
选择符合要求的土料回填;按所选用的压实机械性能;通过实验确定含水量控制范围内每层铺土厚度、压实遍数、机械行驶速度;严格进行水平分层回填、压(夯)实;加强现场检验,使其达到要求的密实度。

挖方后,边坡土方局部或大面积塌陷
原因分析
⊙基坑(槽)开挖较深,放坡不够。

⊙在有地表水、地下水作用的土层开挖基坑(槽),未采取有效降排水措施,由于水的影响,土体湿化,内聚力降低,失去稳定性而引起塌方。

⊙坡顶堆载过大或受外力震动影响,使坡体内剪切应力增大,土体失去稳定而导致塌方。

⊙土质松软,开挖次序、方法不当而造成塌方。

防治措施
根据不同土层土质情况采取用适当的挖方坡度;做好地面排水措施,基坑开挖范围内有地下水时,采取降水措施,将水位降至基底以下0.5m;坡顶上弃土、堆载,使远离挖方土边缘3~5mm;土方开挖应自上而下分段分层依次进行;并随时作成一定坡势,以利泄水;避免先挖坡脚,造成坡体失稳;相邻基坑(槽)开挖,应遵循先深后浅,或同时进行的施工顺序。

边坡面界面不平,出现较大凹陷
原因分析
⊙采取机械开挖,操作控制不严,局部多挖。

⊙边坡上存在松软土层,受外界因素影响自行滑塌,造成坡面凹凸不平。

⊙测量放线错误。

防治措施
机械开挖,预留0.3m厚采用人工修坡;加强测量复测,进行严格定位。

地基被水淹泡,造成地基承载力降低
原因分析
⊙开挖基坑(槽)未设排水沟或挡水堤,地面水流入基坑(槽)。

⊙在地下水位以下挖土,未采取降水措施,将水位降至基底开挖面以下。

⊙施工中未连续降水,或停电影响。

防治措施
开挖基坑(槽)周围应设排水沟或挡水堤;地下水位以下挖土,应设排水沟和集水井,用泵连续排走或自流入较低洼处排走,使水位降低至开挖棉以下
0.5~1.0m。

基坑回填土沉陷,散水坡空鼓下沉
原因分析
⊙基坑槽中的积水淤泥杂物未清除就回填,或基础两侧用松土回填,未经分层夯实。

⊙基层宽度较窄,采用手夯夯填,未达到要求的密实度。

⊙回填土料中干土块较多,受水浸泡产生沉陷,或采用含水量大的粘性土、淤泥质土、碎块草皮作填料,回填密实度不符合要求。

⊙回填土采用水沉法沉实,密实度大大降低。

防治措施
回填前,将槽中积水排净;淤泥、松土、杂物清理干净;回填土按要求采取严格分层填、夯实;控制土料中不得含有直径大于5cm的土块,及较多的干土块;严禁用水沉法回填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