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6章第2节密度(第2课时)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第2节《密度》(2个课时)精品教学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第2节《密度》(2个课时)精品教学课件

B.体积相同的植物油和酒精,酒精的质量大
C.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一般不同
D.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常温常压下部分物质的密度/(kg•m3)

19.3×103
水银
13.6×103
钢、铁
7.9×103
纯水
1.0×103
冰 (0℃)
0.9×103
植物油
0.9×103
干松木
0.5×103
酒精
0.8×103
1
kg/m3若截去金属块的 ,剩余部分的密度__不___变___(填“变大”“变
3
小”或“不变”)。
【解析】由密度公式ρ= m V
m 知,这块金属的密度ρ= V =
675= 0kg 2.5m3
=2.7×103 kg/m3。因为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体积和质量的
大小无关,若截去金属块的 1 ,剩余部分的密度仍为2.7×103
个点)。
新课讲解
点击画面 播放
【分析数据】利用描点法作出质量-体积图象,我们得到过原点的两 条直线(如上图所示),即正比例函数图象。
新课讲解
归 纳 【实验结论】
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不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之比 一般不相等。
新课讲解
二、密度及其基本性质
1.密度的概念 在物理学中,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 质的密度。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表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 的比值是一定的”这一特征。
新课导入
古时候,在地中海上,有一个叙拉古 王国,它的国王交给金匠一定质量的黄金, 让金匠为自己打造一顶纯金的王冠,当王 冠打造完毕交给国王时,国王发现这个金 冠精美无比,但国王却怀疑金匠偷窃了他 的黄金而用其他便宜的金属偷梁换柱.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6章第2节密度教案新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6章第2节密度教案新版

第2节密度2课时第一课时密度的定义【知识与技能】1.通过探究认识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比值一定.2.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3.会查密度表.【过程与方法】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引入密度概念的过程中,体会利用(数学知识)比值不变反映的数量关系来定义物理量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密度反映的是物质本身所具有的特性,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对物质属性的认识有新的拓展.【重点】探究密度概念建构的过程.【难点】对密度概念的理解.知识点一质量与体积的关系【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113-114,完成以下问题: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变,物质不同,其比值一般不同.【合作探究】学生实验用天平称量体积相同的木块、铝块、铁块.看看它们的质量是否相同?实验结论: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它们的质量不同.猜想如果同种物质,体积不相等,质量还相等吗?设计实验要研究质量跟体积的数量关系,首先要把质量、体积的数值测出来.进行实验用质量不同、形状规则的长方体的石蜡块和干松木块为研究对象,把它们的质量和对应的体积填入下表.些点连起来,会得到如图所示的图象.实验结论:同一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成正比,即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教师点拨】密度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之间的定量关系,但不能说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跟进训练】同学们正在讨论“密度的大小由什么决定”,你同意下列哪个说法( C )A.物体的质量越大,密度就越大B.物体的体积越大,密度就越小C.同种物质,质量越大,体积越大,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密度是一定的D.以上说法都不对知识点二密度的定义【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114,完成以下问题:1.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作密度,定义式是ρ=mV,其中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ρ表示密度.2.密度的国际单位是千克每立方米,用符号表示是kg/ m3,常用的密度单位还有克每立方厘米,用符号表示是g/cm3.3.1 g/cm3=1 000 kg/ m3.【合作探究】定义: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观察课本P114-115的密度表,思考下列问题:1.在密度表中:常温常压下是指25 ℃,101 kPa,固体的密度表中,铝的密度是2.7×103 kg/ m3,其物理意义是1 m3的铝的质量为2.7×103 kg.2.不同物质的固态、液态、气态的密度有什么特点?答:大多数固体密度比液体密度大,液体密度比气体密度大.3.冰和水都是由同一种物质——水分子组成的,它们的密度相同吗?答:不同.4.不同物质它们的密度一定不同吗?请举例说明.答:不同物质的密度也可能相同,例如煤油和酒精在常温常压下的密度都为0.8×103kg/ m3.【教师点拨】1.密度的单位是复合单位.2.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公式ρ=mV是密度的定义式.【跟进训练】1.人们常说“铁比棉花重”是指( D )A.铁的质量比棉花的质量大B.铁的体积比棉花的体积大C.铁的体积比棉花的体积小D.铁的密度比棉花的密度大2.氢气瓶内装有气态氧,现有一瓶氢气正在使用,氢气瓶内氧气的质量减小,体积不变,氢气的密度减小.1.质量与体积的关系(1)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2)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比相等(3)不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比一般不同2.密度(ρ)质量和体积的比值完成本课对应训练.第二课时 密度的计算【知识与技能】1.会计算物质的密度及对照密度表来鉴别物质.2.会根据密度公式ρ= m V 及变形式 m =ρV 和V = mρ计算物体质量或体积.【过程与方法】在实验探究的基础上,利用“比值”定义密度概念,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生活中有应用密度的意识,通过了解密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感受物理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重点】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知识点一 理解密度公式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114—115,完成以下问题:1.定义: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符号ρ表示.2.计算公式:密度=质量体积,ρ= mV .符号的意义及单位:ρ——密度——千克每立方米(kg/ m 3)m ——质量——千克(kg)V ——体积——立方米( m 3)3.单位换算:1 g/ cm 3=1×103kg/ m 3【教师点拨】对于公式ρ= mV的理解:(1)由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体积大的质量大,物体的质量跟它的体积成正比,质量和体积的比是一个定值(即密度不变).(2)由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密度大的质量大,物体的质量跟它的密度成正比.(3)由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密度大的体积反而小,物体的体积跟它的密度成反比.知识点二 密度公式的应用 【合作探究】例题 把一块金属完全浸入盛满酒精(ρ酒精=0.8 g/cm 3)的杯中时,从杯中溢出8 g酒精.若将该金属块完全浸入盛满水的杯中时,从杯中溢出水的质量是多少?解:溢出酒精的体积V 酒精=m 酒精ρ酒精=8 g 0.8 g/cm3=10 cm 3.物体体积V 物=V 酒精, 完全浸入水中排开水的体积V 水=V 物=V 酒精, 溢出水的质量 m 水=ρ水V 水=1 g/cm 3×10 cm 3=10 g. 【教师点拨】 密度公式1.计算物体密度:ρ=mV2.计算质量:m =ρV利用公式 m =ρV ,对于不便直接测量的物体质量,只要知道这个物体是由什么物质组成的,从密度表中查出这种物质的密度,再设法测出其体积,便可计算出这个物体的质量.3.计算体积对于难于直接测量的物体体积,只要知道这个物体是由什么物质组成的,从密度表中查出这种物质的密度,再设法测出其质量,便可计算出这个物体的体积.【跟进训练】某同学用天平和量筒测某液体的密度,并用得到的数据绘成如图所示图象,量筒的质量和液体的密度分别是( A )A.30 g 0.8 g/cm3B.75 g l g/cm3 C.75 g 0.8 g/cm3 D.30 gl g/cm31.密度公式ρ=mV及变形式m=ρV和V=mρ.2.测出物体密度来鉴别物质.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6.2《密度》课件(34页ppt)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6.2《密度》课件(34页ppt)

新知讲解
任务三、掌握密度公式的计算与运用
已知铝棒的直径 d 为100mm,长 l 为2.5m,铝棒的质量是多少?
V
d
2
l
3.14
0.1m 2
2.5m
0.02m3
2
2
m铝 铝V 2.7 103 kg / m3 0.02m3 54kg
(1)在计算过程中,要有必要的文字叙述和公式,不能只写计算过程;(2)如果物理量的 单位不一致,必须要统一,可以就密度单位来处理体积或质量的单位;(3)计算的结果必须 由数值和单位一起组成。
新知讲解
任务三、掌握密度公式的计算与运用
下列对公式的理解,正确的是( C )
A.密度大的物体,质量一定大 B.体积越大的物体,密度越小 C.物质的密度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大小无关 D.某种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新知讲解
任务三、掌握密度公式的计算与运用

特别强调
① ρ、m、V关系的同一性; ② ρ的不变性:ρ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不随物质的质量和体 积的改变而改变。
新知讲解
任务一、知道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2.探究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思考:①实验中需要测量什么物理量? 质量、体积。 ②实验过程中需要用到什么测量工具? 托盘天平、刻度尺。 ③如何直观地验证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是否是正比? 运用图象寻找规律。
新知讲解
任务一、知道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2.探究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任务二、知道密度的物理意义及单位
常温常压下水的密度是1.0×103 kg/m3,那么它的 物理意义是什么呢?
它表示1m3的水质量为1×103 kg。
新知讲解
任务二、知道密度的物理意义及单位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6-2密度2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6-2密度2课件

概念
密度测量
定义、公式、单位
固体、液体密度的测量
求物体的质量和体积
密度的应用
鉴别物质

学到了什么:
1:理解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不随物质的形状、状态、 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2.能熟练运用天平测量固体、液体的质量。
3.理解密度的相关知识(定义、公式、单位及单位间 的换算等)。
4.能对固体和液体的密度进行测定。 5.能运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如图 6-7 所示 , 表示 A、B、C 三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 关系,由图可知()
A.ρA>ρB>ρC,且ρA>ρ水
B.ρA>ρB>ρC,且ρA>ρ水
C.ρC>ρB>ρA,且ρA<ρ水
D.ρC>ρB>ρA,且ρA>ρ水
图6-7

3.铁的密度是7.9×103千克/米3,若在装 有水的量筒中加入一个小铁块,量筒液 面升高10毫升,问小铁块的质量是多少?
A,铜球;B,铁球;
C,铝球;D,一样大。

6、测金属块的密度
(1)调节托盘天平。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放在标尺的 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的位置指在分度盘(平衡标盘)中央的左侧, 右 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调节。
(2)用调节好的天平称金属的质量。把金属块放在天平的左盘内, 当右盘内有50克的砝码一个,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7—3所示时, 54.2 天平平衡,则金属块的质量为克。 (3)将金属块放入盛有60厘米3水的量筒中以后, 水面所达到的位置如图7—4所示。则金属块的 20 3,金属块的密度是千克/2710 体积为厘米 米 3。

想一想这一章我们需要复习什么呢?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2节 密度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2节   密度

第2节密度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一般不同,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成正比。

一、密度1、定义: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数值上等于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

2、密度的公式:vm=ρ密度(ρ)的单位:千克每立方米(kg/m 3)质量(m )的单位:千克(kg )体积(V )的单位:立方米(m 3)3、密度的另一个常用单位是:克每立方厘米[g/cm 3],它与前面一个单位的换算如下:1g/cm 3=1.0×103kg/m 3。

4、水的密度为1.0×103kg/m 3,读作1.0×103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

备注:(1)同种物质,在一定状态下密度是定值,它不随质量大小或体积大小的改变而改变.当质量(或体积)增大几倍时,其体积(或质量)也随着增大几倍,而比值是不变的。

因此不能认为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2)同种物质的物体,体积大的质量也大,物体的质量跟它的体积成正比,即当ρ一定时,21m m =21V V ;(3)不同物质的物体,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密度大的质量也大,物体的质量跟它的密度成正比,即当V 一定时,21m m =21ρρ;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密度大的体积反而小,物体的体积跟它的密度成反比,即当m 一定时,21V V =12ρρ。

二、密度的应用:1、鉴别物质: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可用密度鉴别物质。

2、测量不易直接测量的体积: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质量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体积用公式V=m/ρ算出它的体积。

3、测量不易直接测量的质量: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体积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质量,用公式m=ρV 算出它的质量。

4、判断空心、实心。

5、理解密度公式vm =ρ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ρ与体积成反比;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ρ与质量成正比。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2节密度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2节密度优秀教学案例
5.作业小结: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计算和分析,巩固密度知识,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本案例的亮点在于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团队协作,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密度知识,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同时,通过生活实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2.让学生掌握密度的影响因素,能够分析生活中有关密度的现象。
3.让学生学会运用密度公式进行计算,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4.让学生了解密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分析,从而深入理解密度的内涵。
2.采用合作、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2.鼓励学生分析问题,如分析影响密度的因素、密度公式的应用等。
3.指导学生解决问题,如运用密度公式计算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实验,如共同测量物体的密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反思,如总结密度知识的学习过程、分享学习心得等。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掌握密度知识后,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影响密度的因素、密度公式的应用等,从而加深对密度知识的理解。
(四)总结归纳
在小组讨论后,我将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归纳,让学生梳理本节课所学内容,形成体系。学生可以总结密度的概念、影响因素、密度公式的应用等,从而提高记忆效果。
1.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如盐水浮冰、轮船等,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018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学设计:第六章 第2节 密度 第2课时

2018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学设计:第六章 第2节 密度 第2课时

2018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学设计:第六章第2节密度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理解密度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2.掌握计算物体密度的方法;3.了解密度与物质的性质和状态有关,能够进行简单的判断;4.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密度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掌握计算物体密度的方法。

2.教学难点: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相关物理实验器材、教学实验装置;–教学课件和多媒体设备。

2.学生准备:–课本《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学习笔记和实验报告本。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新知1.教师通过提问、展示图片等方式,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回忆物质的三种状态及其相互转化。

目的:激发学生对物质状态转化的兴趣,为引入本节课的内容做铺垫。

步骤二:引入新知1.教师向学生提问:“我们在生活中,是否经常会遇到物体的重量不同,但体积却相同的情况?这是为什么?”2.引导学生思考,然后进行讨论,并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密度。

目的: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氛围。

步骤三:学习新知1.教师向学生介绍密度的概念,并给出计算密度的公式:密度=物体的质量/物体的体积。

目的: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帮助学生理解密度的概念。

2.教师通过多媒体演示和实物演示,展示如何计算一个物体的密度。

目的:通过实例演示,帮助学生掌握计算物体密度的方法。

3.学生进行尝试计算物体密度的练习,并与同桌进行交流。

目的:提供实践机会,巩固学生对计算物体密度方法的理解。

步骤四:巩固与拓展1.教师通过实物演示或展示图片,进一步介绍密度与物质性质之间的关系。

目的:培养学生对物质性质与密度的关联性的认识。

2.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观察不同物质在相同条件下的密度差异,并进行总结。

目的:通过实验观察,加深学生对密度与物质性质关系的理解。

步骤五:拓展应用1.教师提供一些相关实际问题,并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物理8年级上册第6章第2节《密度:密度的概念和公式》精品课件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物理8年级上册第6章第2节《密度:密度的概念和公式》精品课件

密度知识 的应用
计算物体的体积
鉴别物质
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 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
—— 约·诺里斯
为 V=_____ρ___,m=____ρ_V____.
3.单位:m 的单位是___k_g___,V 的单位是____m_3____, ρ 的单位由 m 与 V 的单位组合导出是__k_g_/m__3__,读作 __千__克__每__立__方__米______,这是它的国际主单位;另一套常 用单位:m 用____g______、V 用___c_m__3__作单位,ρ 的单 位就是___g_/_c_m_3___,读成__克__每__立__方__厘__米____.它们的换 算关系是 1 g/cm3=__1_._0_×__1_0_3_ kg/m3.
A.ρ 甲>ρ 乙>ρ 丙,且 ρ 丙>ρ 水 B.ρ 甲>ρ 乙>ρ 丙,且 ρ 丙<ρ 水 C.ρ 丙>ρ 乙>ρ 甲,且 ρ 丙=ρ 水 D.ρ 乙>ρ 甲>ρ 丙,且 ρ 丙>ρ 水
知识点 密度 ☞ 例 3 电影《流浪地球》火爆 2019 年春节贺岁档, 木星是电影主角之一.木星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气体行星, 质量为地球的 320 倍,体积为地球的 1280 倍.若把地球 和木星都看作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且地球的密度为 5.5 g/cm3,则木星的密度为_1_._3_7_5_×_1_0_3_ kg/m3.
知识点拨: 1.计算密度时,要注意单位的统一,1 g/cm3=1×103 kg/m3. 2.同一种物质(固体和液体),密度不变,根据这个 条件计算质量和体积. 3.气体是没有固定体积的,因此,密度容易发生改 变,要根据质量和体积来计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典型新例知题探4究
(2019春·宣城校级月考)有一件标为纯金的工艺品,其质量是105g,体 积是6cm3,请你通过计算判断它是不是纯金制成的。(ρ金=19.3×103kg/m3)
解:工艺品的密度 ρ工艺品=m/V=105g /6cm3 =17.5g/cm3=17.5×103kg/m3, 因为ρ工艺品<ρ金,所以,工艺品不是由纯金制成的。 答:该工艺品不是纯金的。
典型新例知题探1究
李明同学阅读了下表后,得出了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D )
纯水 冰
煤油 酒精
一些物质的密度/(kg·m-3)
1.0×103
水银
0.9×103
干松木
0.8 ×103

0.8 ×103

13.6 ×103 0.5 ×103 8.9×103 11.3 ×103
A. 不同的物质,密度一定不同 B. 固体的密度都比液体的大 C. 质量相等的实心铜块和实心铅块,铜块的体积比铅块的体积小 D. 同种物质在不同物态下,其密度不同
知识学习回目顾标
1. 相同条件下,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有什么关系? 相同条件下,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 2. 密度的定义、计算公式以及物理意义是什么? 定义: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 计算公式: ρ=m/V 物理意义: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
新课课堂引导入入 古时候,有一位国王让金匠为自己打造了一顶精美无比的纯金的王冠, 但国王却怀疑金匠偷窃了他的黄金,而用其它便宜的金属偷梁换柱。国 王令人用秤去称,结果王冠的质量与国王交给金匠的黄金的质量是相同 的。
解:由公式:ρ=m/V 得:V= m/ρ
445g 8.9g / cm3
= 50cm3
答:这捆细铜丝的体积是50cm3。
新知新知探探究究
3. 鉴别物质
(1)原理:ρ= m/V (2)方法:要分析一个物体是由什么物质组成的,可测出组成 该物体的物质的密度,再查阅密度表,看测得的密度值与何种 物质的密度相同(或相近)。
课堂课堂作练业习
4. 盛装氧气的钢瓶内氧气的密度为8 kg/m3 ,工人使用氧气进行焊接 用去了1/4后,则瓶内氧气的密度为 ( B )
A. 8 kg/m3
B. 6 kg/m3
C. 2 kg/m3
D. 无法确定
课堂课堂作作业业
5. 小明的妈妈买了一枚金戒指,测出戒指的质量为7.8g,体积为0.5cm3, 请通过计算判断这枚戒指是否是纯金的? (金的密度是19.3×103kg/m3) 解:由 ρ= m/V 可求得金戒指密度为15.6×103kg/m3, 15.6×103kg/m3<19.3×103kg/m3 ,所以这枚戒指不是纯金的。
同步到中考,基础到培优,名师一帮到底
分层训练,多重拓展
微信公众号
上千套优质课件免费下载! “教材帮”微信平台:全国50w+ 师生、家长都在关注,每周更新, 英语听力、微课视频、互动答疑、 应考技巧……应有尽有!
初中物理教师群 QQ扫码加群,及时获取更多一 手优质教学资源、新书试用等老 师专享福利;与千余名一线优秀 教师实时交流教学教研信息……
那么王冠是纯金制成的吗?有什 么方法鉴别吗?
新知新知探探究究
知识点 1 密度表的使用
观察下表中数据你能发现一些规律吗?
一些固体的密度(常温常压下,冰为0 ℃)
一些液体的密度(常温常压下)
一些气体的密度(0℃、标准大气压下)
新知新知探探究究
(1)表中所列密度值都是有条件的,如“常温常压”“0 ℃,标准大气压”等, 若这些条件改变了,则所列密度值会有所变化。 (2)通常情况下,不同物质的密度是不同的。 (3)水银的密度为13.6×103kg/m3,比许多固体的密度都大。 (4)固体金属中,铝的密度较小;油类的密度一般比水的密度小;在气体中, 氢的密度最小。 (5)密度相同的物质不一定是同种物质,如冰和蜡的密度相同,煤油和酒精的 密度相同。 (6)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它跟质量、体积、形状、位置等因素无关, 但密度跟物质的种类、状态和温度有关。
新知新知探探究究
2. 计算物体的体积
(1)原理:V=m/ρ; (2)方法:对于某些不便于直接测量体积的物体,(如沙子、铁制螺钉 等一些形状不规则的物体)只要测出它的质量,再查出它的密度,就可以 根据计算式V=m/ρ算出它的体积。
典型新例知题探3究
用天平称得一捆细铜丝的质量是445克,已知铜的密度是8.9×103千克/米3, 这捆细铜丝的体积是多少?
天星用户中心老师专区 扫码注册,立即进入0元领书、编委招募、校园活动赞助、图书团购等老师专用通道;天星所 有图书增值可一站式查看下载……
天星用户中心
天星教育《教材帮》《一遍过》配套PPT课件版权声明
本系列课件为河南天星教育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教材帮》《一遍过》品牌图书配属PPT课件,由天星教育开发,并拥有所 有版权。本系列仅用于个人学习欣赏、教学研究,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使用者须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规 定,不得侵犯本集团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
将本课件任何内容用于其他用途时,应获得本公司授权,如未经授权用于商业或盈利用途,一经发现,我司将追究侵权者的法 律责任。
课件中的个别视频未找到原作者,天星教育尊重版权,如课件中有您的作品,请通过《教材帮》微信公众号与我们联系,我们 在核实后将按照相关规定支付相关费用。
河南天星教育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课堂课堂总总结结 密度
密度表 的使用
密度知识 的应用
通常情况下,不同物质的 密度是不同的 密度相同的物质不一定是同 种物质 计算物体的质量
计算物体的体积
鉴别物质
课堂课堂作作业业
1. 下列关于质量、密度的说法, 正确的是( B ) A. 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B. 一杯水倒掉一半后 ,质量减小,密度不变 C. 飞机应该用密度大、强度高的材料来制作 D. 某物体随飞船进入太空后,它的质量会变小
课堂课堂作作业业
2. 有两块金属,质量之比是3:2,体积之比是2:1,则它们的密度
之比是( B )
A. 3:1
B. 3:4
C. 4:3
D. 1:3
课堂课堂作作业业
3. 水是一种资源,也是一种能源。古代劳动人民巧妙地利用水来开山采石: 冬季,在白天给石头打一个洞,再往洞里灌满水并封实,待晚上降温,水 结冰后石头就裂开了(冰的密度比水的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 石头裂开后密度减小 B. 石头裂开后密度增大 C. 该方法利用水结冰后质量变大,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 D. 该方法利用水结冰后质量不变,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
第6章 第2节 课时2
密度
学习目标-知识回顾-新课引入-新知探究-课堂总结-课堂练习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同步到中考,名师一帮到底
分层训练,多重拓展
学习学习目目标标
1.通过学习密度表的使用,要学会查密度表; 2.通过学习密度知识的应用,能运用密度公式进行有关计算, 体会间接测 量的方便之பைடு நூலகம்。
【重点】密度知识的应用; 【难点】运用密度公式进行有关计算。
新知新知探探究究
知识点 2 密度知识的应用
1. 计算物体的质量
(1)原理:m=ρV (2)方法:对于某些不便于直接测量质量的物体,只要知道这个物体是由 什么物质组成的,就可通过密度表,查出这种物质的密度,再测出它的体积, 根据计算式m=ρV就能算出该物体的质量。
典型新例知题探2究
矗立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如图)碑身高37.94m,由413块花岗 岩石块砌成。碑心石是一块整的花岗岩,长14.7m、宽2.9m、厚1.0m,它的 质量约为多少?
解:碑心石的长、宽、厚L1、 L2 、 L3已经给出,碑心石的体积 V= L1·L2·L3=14.7m×2.9m×1.0m=42.6 m3。 查表得,花岗岩的密度 ρ= 2.8×103 kg/m3 由公式 ρ=m/V 可得m=ρV,把数值代入,可得到碑心石的质量约 为m=ρV=2.8×103 kg/m3×42.6m3=119.3×103kg=119.3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