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加分政策:加分不超过20分

合集下载

2020年辽宁省调整高考加分政策(最新)

2020年辽宁省调整高考加分政策(最新)

《实施方案》提出,进一步深化调整高考加分项目,即保留部分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调整部分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为地方性高考加分项目等。

保留部分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烈士子女考生,在考生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20分投档,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

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在其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10分投档;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战区(原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在其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20分投档。

调整部分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在“三侨生”和台湾省籍考生加分项目方面,归侨学生、归侨子女、华侨子女(简称三侨生)和台湾省籍考生,从2023年高考起,在考生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4分投档,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

在少数民族考生加分项目方面,喀左、阜新、新宾、清原、凤城、岫岩、宽甸、北镇、本溪、桓仁县的少数民族考生,从2023年高考起,在考生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4分投档,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

从2026年高考起,取消该项高考加分政策。

调整部分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为地方性高考加分项目明确“双语”教学的民族中学毕业的朝鲜族和蒙古族考生(以下简称“双语”考生)高考加分项目为地方性加分项目。

从2020年高考起,“双语”考生在考生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5分,面向我省所属高校投档时使用,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从2023年高考起,取消该项高考加分政策。

“双语”考生加分资格由省教育厅审核确定。

调整地方性高考加分项目调整“见义勇为”加分项目。

获得省级、市级表彰的见义勇为人员以及因见义勇为死亡或者致残人员子女参加高考,现行“在考生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5分投档,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政策保留至2022年高考,从2023年高考起,取消该项高考加分政策。

此外,《实施方案》要求,严格落实加分考生资格信息公示制度,严厉打击弄虚作假等违规违法行为,弄虚作假经查实将取消当年高考资格。

2023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

2023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

2023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一般情况下,高考少数民族加分大约在5-20分左右。

根据《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显示,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在其文化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一定分数投档,少数民族使用汉字试卷加分五分,而在原本的基础上使用少数民族文字再加5分,除此之外少数民族考生亲属有立过二等功以上的退役军人,或是考生为烈士后代的,高考可加分20分。

福建、辽宁、浙江、江西等省份取消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

对于少数民族高考加分的政策,并没有表示完全被取消,但是有一些省份已经明确公开了正式取消少数民族高考加分的时间,还有一些省份对该政策进行了调整优化,比如缩小加分范围、降低加分的分值等。

现在全国已经有多个省份已经开始在逐渐缩减少数民族考生的加分分值了。

少数民族高考有哪些加分项目就目前来说,我国普通高校招生能够享受少数民族优惠政策考生加分项目有以下几个个类别,第一,在少数民族聚集地的少数民族,在高考当中加分20分。

第二,散居在少数民族乡的少数民族考生在高考的时候加分10分。

散居少数民族是指一些少数民族他虽然不是在少数民族聚集地,这样的地方在高考的时候就可以加分10分。

第三,散居在城市的少数民族,在高考当中可以加分5分。

少数民族加分政策主要有以下形式:第一,少数民族自治区和聚集地的少数民族在参加高考10到20分,例如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少数民族参加高考可以加20分,像湖南的湘西自治州,湖北的恩施自治州的少数民族在高考当中也加20分。

此外,还有青海,西藏,四川,云南,新疆等地的少数民族自治地方的少数民族在高考中也是加20分。

第二,在少数民族地区居住的汉族学生加5到10分,例如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汉族学生就可以加5分。

如果是西藏自治区的汉族学生,则可以加10分.第三,散居在其他地区的少数民族可以加5分到10分,例如在广东的少数民族就可以加5分。

当然,有这个加分不代表在参加高考的时候对总分有帮助,因为有的高校在看学生的总成绩的时候,并没有把高考的优惠分纳入到高考的总分当中。

2020年河北省高考加分政策

2020年河北省高考加分政策

2020年河北省高考加分政策从省教育考试院了解到,2月份省教育考试院公布了《关于我省部分高考加分项目进行调整和加强管理工作的通知》后,引起考生的关注,为帮助大家正确理解,省教育考试院3月1日又对此项政策做了解读。

省教育考试院表示,《通知》中关于高考优惠加分的调整分三个部分表述:第一部分为2011年已开始执行的优惠加分调整项目,即“从2011年高考开始,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受省级表彰的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和三好学生不再具备高考加分资格”。

第二部分为即将开始执行的优惠加分调整项目,即从2011年秋季进入高中阶段一年级的学生毕业当年开始,进行调整的高考加分项目:包括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参加重大国际体育比赛集体或个人项目取得前六名、全国性体育比赛个人项目取得前六名的应届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考生,由原来的在考生统考成绩总分基础上增加20分投档改为增加10分投档。

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含)以上称号且在报考当年经省专项测试认定合格的应届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考生,由原来的在考生统考成绩总分基础上增加20分投档改为增加10分投档,由学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

第三部分为即将取消的优惠加分项目,即从2011年秋季进入高中阶段一年级的学生毕业当年开始取消高考优惠加分的项目,包括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省赛区获得一等奖的学生,不再具备高考加分资格。

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参加全国性体育比赛集体项目取得前六名的学生、省级体育竞赛获单项前六名或集体项目前三名的主力队员的学生,不再具备高考加分资格。

获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的学生,不再具备高考加分资格。

省授予“教育世家”称号的教师直系子女报考师范院校的考生,不再具备高考加分资格。

飞行学员早期培训基地初检合格的考生,不再具备高考加分资格。

获省教育厅等五单位共同表彰的“创业明星”称号的对口考生、全省职业学校技能比赛获一等奖的对口考生,不再具备高考加分资格。

省教育考试院表示,需要提醒考生的是:本《通知》公布的优惠加分项目为进行调整的高考加分项目,应注意项目、加分分值和生效期的规定。

高考加分政策有哪些

高考加分政策有哪些

高考加分政策有哪些高考加分政策★1.政策性加分。

目前全国性政策加分项目有:烈士子女(加10分),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加10分),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加10分),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含)以上或被大军区(含)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加20分)。

地方性加分政策各地有所不同,例如安徽地方性加分项目有:侨眷、港澳同胞及其眷属(加5分),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考生(加5分)。

但对绝大部分同学来说,都无法通过政策性加分去获取“外挂”。

纵然如此,我们还是可以通过“自主招生、高水平运动员招生、高水平艺术团招生、国家专项计划招生、高校专项计划招生、地方专项计划招生”这六种途径获取“外挂”。

★2.自主招生是针对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设立的一种招生方式,90所试点招生院校全为各省市重点院校。

通常情况,高校自主招生简章会在3月份陆续发布,需要考生进行网上报名,同时提交初审材料,初审材料可归纳为“五大学科奥赛、语文类竞赛、英语类竞赛、科创类竞赛、发明创造、期刊论文、单科成绩”七种,学校将依据考生提交的材料进行初审。

通过初审的同学,到6月高考结束后还要参加各校组织的笔试、面试。

高校笔试时,理工类专业多考察数学、物理等相关知识,人文社科类专业多考察语文、历史等相关知识,也有不少高校只进行面试。

面试主要分为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形式进行,主要考察学生的想象力、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综合知识运用能力等。

对于面试、笔试合格的考生,高校将予以不同程度的录取优惠政策,最高能降至一本线录取。

高水平运动员招生是针对文化课成绩优秀的专业运动员或具有专业运动员水平的考生设立的一种招生方式。

招生院校以各省市重点院校为主,招收项目以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的运动项目为主,如田径、篮球、足球、乒乓球、排球、游泳、射击、武术套路、健美操、龙舟等,且各院校每年招收的运动项目、名额并不固定。

★3.通常招收高水平运动员院校的招生简章会在1月左右陆续发布,然后需要考生在该校招生官网进行报名,学校会对报名申请者进行初审,初审合格者参加学校组织的复试,复试一般包括文化水平测试、体育专项测试。

2020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

2020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

2020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对于高考的加分项你真的了解吗?很多人平时都不太关注高考到底有哪些项目加分?也不关注自己家孩子是否符合条件?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2020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2020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一审核工作启动、截止时间4月7日一4月24日二优惠考生对象湖南省户籍的少数民族考生、湖南省户籍的少数民族自治州、自治县、少数民族过半县和少数民族乡的汉族考生,外省户籍考生不享受此优惠政策。

三优惠分值1.全国性加分项目:少数民族自治州、自治县和少数民族乡的少数民族考生,加20分。

2.地方性加分项目:①湖南省6个少数民族过半县的少数民族考生,加10分;②湖南省其他散居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加5分;③少数民族自治州、自治县、少数民族人口过半县和少数民族乡的汉族考生加5 分。

④地方性加分仅限湖南省省属高校录取时适用。

四考生办理流程学校(报名点)领取表格→考生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县(区)公安部门审核-→县(区)教育部门审核(户口有表格上所标注的迁移时)→县(区)民族工作部门审核→市公安部门复查认定→市统战部民宗科审核、审查。

五携带材料1.《湖南省普通高校招生享受民族优惠政策考生资格审核表》一式两份。

2.考生本人身份证、户口本(原件、复印件)。

3.考生父母的身份证、户口本(原件、复印件)。

六联系方式保留并完善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加分政策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根据《决定》,到2020年,民族地区教育整体发展水平及主要指标接近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

民族地区学前两年、三年毛入园率分别达到80%、70%。

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基本实现标准化,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努力消除辍学现象,基本实现县域内均衡发展。

高中阶段教育全面普及,普职比大体相当,中职免费教育基本实现。

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不断增加,高考录取率不断提高,学科专业结构基本合理,应用型、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能力显著提升。

2020年江苏高考加分政策(最新)

2020年江苏高考加分政策(最新)

1.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考生,录取时将在考生文化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加分投档(同一考生如符合多项加分投档条件时,只可享受其中分值一项),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

所有高考加分项目及分值均不得用于不安排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的招生项目。

(1)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录取时可加5分投档;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战区(原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录取时可加10分投档。

(2)烈士子女,录取时可加10分投档。

(3)少数民族考生,报考省属高校,录取时可加3分投档。

(4)归侨、归侨子女、华侨子女和台湾省籍(含台湾户籍)考生,录取时可加10分投档。

2.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达到有关高校投档要求的,在与其他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退出部队现役的考生,平时荣获二等功或者战时荣获三等功以上奖励军人的子女,一级至四级残疾军人的子女,因公牺牲军人的子女,驻国家确定的三类以上艰苦边远地区和西藏自治区、解放军总部划定的二类以上岛屿工作累计满20年军人的子女,在国家确定的四类以上艰苦边远地区或者解放军总部划定的特类岛屿工作累计满10年军人的子女,在飞或停飞不满1年或达到飞行年限空勤军人的子女,从事舰艇工作满20年军人的子女,在航天和涉核岗位工作累计满15年军人的子女,残疾人民警察,公安英模和因公牺牲公安民警子女,一级至四级因公伤残公安民警子女,受到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或省级以上部门表彰的见义勇为人员或其子女,经共青团中央青年志愿者守信联合激励系统认定获得5A级青年志愿者的考生。

符合《应急管理部、教育部关于做好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人员及其子女教育优待工作的通知》(应急〔2019〕37号)规定的优待对象范围的考生,可享受相关优待措施。

申请享受以上照顾政策的考生名单,须由考生所在学校(或单位)、县(市、区)、市招办网上公示无异议后,方可报省教育考试院等有关部门审核,审核通过的名单经再次网上公示无异议后方为有效。

高级中等教育学校还须按有关规定公示到考生所在班级。

教育部:省级优秀生等五类考生高考可以加分

教育部:省级优秀生等五类考生高考可以加分

教育部:省级优秀生等五类考生高考可以加分教育部日前发布《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省级优秀学生等五类考生今年高考具有加分资格和优惠录取条件。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高招将全面、深入地推进“阳光工程”,将在全国普通高校招生中实行严格的新生学籍电子注册制度。

与2020年高招工作规定相比,今年教育部明确要求有高中新课程毕业生的实验省区要在考生电子档案中提供应届高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

教育部确定的在2020年高招中具有加分资格和优惠录取条件的考生主要包括五类考生。

省级优秀学生和各种获奖者,加分不超过20分。

这类考生包括评选获得省级优秀学生称号者;高中思想政治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者;高中获得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省赛区一等奖或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者;高中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含全国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或“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或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一、二等奖者;高中在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或国际环境科研项目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奖者;高中参加重大国际体育比赛或全国性体育比赛取得前六名者;高中获国家二级运动员(含)以上称号,且在报考当年通过省级招生委员会会同体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的测试并被认定的考生。

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以及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以及烈士子女等,加分不得超过20分。

自谋职业的退役士兵、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含)以上或被大军区(含)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分别可在其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10分和20分投档。

退出部队现役的考生,在与其他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残疾军人、因公牺牲军人子女、一级至四级残疾军人的子女,驻边疆国境的县(市)、沙漠区、国家确定的边远地区中的三类地区和军队确定的特、一、二类岛屿部队现役军人的子女报考高等学校.在与其他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残疾人民警察、因公牺牲人民警察子女、一级至四级残疾人民警察子女报考高等学校,在与其他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最多加20分,黑龙江省2023年“高考加分”政策公布

最多加20分,黑龙江省2023年“高考加分”政策公布

最多加20分,黑龙江省2023年“高考加分”政策公布最多加20分,黑龙江省2023年“高考加分”政策公布照顾录取政策1.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在报考全国院校时,在其文化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 5 分投档;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含)以上或战区(原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在其文化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20分投档,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

2.归侨、归侨子女、华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在报考全国院校时,在其文化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5分投档,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

3.烈士子女考生,在报考全国院校时,在其文化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20分投档,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

4.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考生,达到有关高校投档要求的,在与其他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1)退出部队现役的考生;(2)经共青团中央青年志愿者守信联合激励系统认定,获得5A级青年志愿者;(3)残疾人民警察;5.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考生,达到有关高校投档要求的,应予以优先录取。

(1)平时荣获二等功或者战时荣获三等功以上奖励的军人的子女;(2)一级至四级残疾军人的子女、因公牺牲军人的子女;(3)驻国家确定的三类以上艰苦边远地区和西藏自治区,解放军总部划定的二类以上岛屿工作累计满20年军人的子女;(4)在国家确定的四类以上艰苦边远地区或者解放军总部划定的特类岛屿工作累计满10年军人的子女;(5)在飞或停飞不满1年或达到飞行最高年限的空勤军人的子女;(6)从事舰艇工作满20年军人的子女;(7)在航天和涉核岗位工作累计满15年军人的子女。

6.户籍在自治县(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且学籍在自治县的高级中等学校的少数民族考生(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和当地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报考全国院校时,在其文化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5分投档,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

7.公安烈士、公安英模和因公牺牲、一级至四级因公伤残公安民警子女参加全国统考录取的,按照《公安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英烈和因公牺牲伤残公安民警子女教育优待工作的通知》的有关规定执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高考加分政策:加分不超过20分
3月8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

根据《通知》,今年全国统考时间不变,仍于6月7日开考,
但各批次完成录取时间较去年推迟11天,将于8月底结束。

另外,根据教育部8日发布的2020年高校招生工作规定,明确了
今年加分项目以及分值,加分不超过20分。

全部录取结束延迟11天
在《通知》中,教育部给出2020年的高考日程表。

今年,各省(区、市)录取工作应于7月上旬开始,其中本科第一批次录取应在7
月10日至15日之间开始。

全部(各批次)录取工作定在8月底之前结束。

通过对比《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会发现,今年录
取结束时间较去年延迟11天。

今年高考加分不超20分
在加分方面,教育部明确: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可在其统考成
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10分投档;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大军
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可在其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
增加20分投档。

2020年1月1日前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已取得下列称号、奖励、
名次的应届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考生,由生源所在省级招委会决定,可在考生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分数投档,由高校审查决定
是否录取。

加分项只能取其中一项分值,增加分值不得超过5分:
①省级优秀学生;
②思想政治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者;
③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获得者;
④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含全国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或“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或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一、二等奖者、在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或国际环境科研项目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奖者;
⑤重大国际体育比赛集体或个人项目取得前6名,全国性体育比赛个人项目取得前6名;
⑥获得省级招委会确定的统测项目范围内的国家二级运动员以上称号。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考生,由省级招委会决定,可在高校投档分数线下适当降低分数要求投档,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

同一考生如符合多项降低分数要求投档条件的,只能取其中降低分数要求幅度的一项分值,且不得超过20分:
①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考生;
②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
③烈士子女。

两部门发文增强对“高考移民”综合治理
每年临近高考时,“高考移民”问题总会引发社会注重。

对此,《通知》提出,要落实和完善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升学政策。

各地要进一步细化和落实政策措施,确保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及其他非户籍就业人员随迁子女都能在流入地参加高考。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公安部门增强对“高考移民”的综合治理,严肃查处利用随迁子女政策,通过非正常户口学籍迁移、户籍学籍造假、出具虚假证明材料等手段获取高考资格的“高考移民”行为。

之前在3月4日,教育部、公安部下发相关做好综合治理“高考移民”工作的通知。

通知要求,要防范和打击违法违规跨省(区、市)获取高考资格的“高考移民”行为,确保高校考试招生公平有序。

通知要求,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认真履行监管责任。

在每年
全国统一高考报名前要展开学籍核查和实际就读情况核查。

在学期中,采取定期不定期进校进班点名、重点学校抽查等方式,增强对行政区
域内高中阶段学校(含普通高中、职业高中、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等)学生学籍管理、学生实际就读情况等的监督检查,督促高中阶段学
校强化内部管理,规范办学行为。

要重点发现和纠正人籍分离、空挂
学籍、学籍造假的现象,对违规招收的“在册不在校”“在校不在籍”的学生,要即时清退。

防止高考作弊再次升级
今年,教育部对防高考替考把关再升级。

《通知》中明确要求,
各地要综合治理考试环境,继续展开净化涉考网络环境、打击销售作
弊器材、净化考点周边环境、打击替考作弊等专项行动。

更特别提出,各地要结合实际,在考生现场报名确认时,采用二
代身份证,并现场采集照片和指纹或指静脉等生物特征、即时实行信
息比对等措施严防替考。

一些地方通过人脸识别技术防替考。

招生方面,今年,教育部明确规定各高校不得以不当方式争抢生源,在考生填报志愿结束前各级招生考试机构不得将考生高考成绩提
供给高校。

高校招生组或个别工作人员出现违规承诺争抢生源造成不良社会
影响的,教育部将追究学校招办负责人及分管校领导的责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