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转化学困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转化学困生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基本理念之一是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 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发展。这就要求语文教学必须面向每一个学生,为全体学生身心素质全面和谐的发展提供充分、均等的机会和条件,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但在中小学的教育中,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客观事实,即每个学校,每个班级都会不同程度地存在学习困难的学生。尤其是小学生进入初中后,学习成绩出现较大变化,学习困难学生增多。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家庭、学校、教师都普遍关注的问题, 也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难点。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面向全体学生, 就必须帮助、转化学困生。

学困生,即学习困难学生,有人称之为学习差生、学习后进生。本文所讲的“初中语文学困生”指的是智力正常,语文学习成绩低下,未能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和要求的初中学生。

一、新课改下初中语文学困生的成因。

1、学困生自身的主观原因。

(1、学习的基础差。学习的基础知识是否扎实,基本技能是否熟练,将直接影响到对以后知识的接受,知识欠帐不能及时弥补,造成前后知识间的断层,往往是学困生形成的起点。

(2、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上进心。在学习上动力不足,常常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初中升入高中人数有限,大多数学困生升学无望,认为读书无用,无心学习;有的认为学习是一种负担, 所以在学习上缺乏上进心与主动性。

(3、意志不够坚定。学习是毅力和耐心的较量,是马拉松赛跑,而这些学困生常有搞好学习的冲动和遵守纪律的愿望,但又意志不坚定,往往半途而废,不能持之以恒。学习积极性忽高忽低,遵守纪律也时好时坏。注意力不集中,所学知识记不住,遗忘快,接受能力差,容易孤立地看问题,不善于将问题转化为熟悉的问题加以解决。想把学习搞好,但一遇困难就退缩。

(4、学习方法欠妥,效率低,依赖心理强。学困生因没有做好课前预习, 仍满足于“喂一口吃一口”的方法,只重视掌握知识结论,生搬硬套,不多问几个为什么,造成学习时抓不住重点。这样长期养成上课依赖老师、作业依赖同学的不良习惯,缺乏创新意识和应变能力。学困生在课堂上往往不能集中精力,跟不上老师授课进度。课前不预习,上课抓不住重点,不能将所学知识系统地去理解,课后不及时复习,作业往往没弄懂就做,对做错的题目也不能及时纠正,学习过程中不懂不问,复习课程无计划、无目的,不能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分类、总结等等,这些不正确的学习方法,阻碍了学困生的认知水平的提高,使得他们即使很努力地学习,但是成绩总是得不到提高。

(5、学习心理素质差。学困生自卑心理严重,缺乏自信心。由于学困生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家长的责备和学生的鄙视,长期处于班级的“底层”。在他们的内心深处,认为自己不行,没有出路。形成对老师缺乏信任,对老师敬而远之、敬而怕之的心理,很少主动提问题和回答问题。从而在学习上形成无聊、沉闷、低落的情绪,缺乏自信心。

可见学困生的学习困难与非智力因素有极大关系。学优生在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动机、意志力以及情绪稳定因素上与学困生有明显差别且各项得分显著高于学困生。由此可见,对学习缺乏兴趣,没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不当,学习动机不强,意志力不坚定,情绪不稳定,是导致学困生学习不良的重要原因。

2、学困生形成的客观原因。

(1、学校环境因素。首先是“应试教育”的影响。由于复杂的社会原因, 升学选拔机制不变,“应试教育”的阴影始终笼罩着学校。学校仍然存在着片面追求升学率、以分数高低作为评价学生好坏的现象,这种“应试教育”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学生学习被动,情绪低落、信心丧失,使学困生数量增加。其次是教师教学模式单一,方法简单,教师与学生不能平等交流,使他们对学习感到无任何乐趣,他们成为学困生就不可避免了。教师偏爱优生, 忽视学困生,使学困生数量不断增加。此外同学的歧视,不能使学困生在集体中找到自身的位置,获取真诚的帮助,让他们游离在班集体之外,使他们无法与同伴进行正常的人际交往活动,学困生只好与同类交往,近墨者黑,增加了各种不健康的心理。学困生面对的不仅仅是教师的冷漠, 还有来自同学的歧视。

(2、家庭因素。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影响学困生的家庭因素有多方面。一是家庭主要成员的受教育水平、职业和经济收入都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态度、兴趣和动机。家长的知识结构、对有关儿童发展和教育知识的了解程度,都会影响家长的教育水平和质量。二是残缺家庭结构的间接影响。如单亲家庭,不和睦家庭等。三是父母的期望值过高造成学生过重的心理压力,给孩子带来更大的学习困扰,孩子会产生一些逆反心理, 故意与家长对着干,甚至产生一些不良行为,如偷窃、打人、甚至犯罪。四是家庭教育不当。如父母的专制;父母的忽视;父母的溺爱……这些都会对孩子的学习产生消极的影响。

(3、社会因素。来自社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轻知识,轻教育等不良风气和社会观念上。新的“读书无用论”、“文盲发财”等大环境反映到学校里, 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初中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关键时期,他们的社会经验不足,辨别是非的能力差,控制能力差,面对一些人辍学挣钱、黄色

书刊、网站、赌博,尤其是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潮膨胀的现实,使一部分学生的内心世界蒙上了阴影,对心理素质较差的青少年来说很难应付,常常出现心理障碍,影响到学习。

(4、学科因素。语文学科具有积淀性与实践性强并且应用广泛等特点。语文以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精神领域产生深广的影响,而人文内涵往往是积累了大量的多元的语文素材后, 通过记忆和理解的各种不同程度、不同关系、不同比例的交融结合而获得的。这种积淀性使得语文学习活动对学生的感性思维要求更高,但是由于社会因素的影响,一些学生无法形成文化和心理结构上的积淀。语文的实践性强,知识的建立不一定要形成固有的体系。这种客观上的体系缺位使得教师个人教学风格有时会很大程度上影响知识的结构,教师的更换常常造成新旧知识的断链,如果没有及时查漏补缺、温故知新,就容易形成学习困难。语文的广泛应用性, 又

要求学生有大量的社会接触面来应用知识。语言表达的形式多样,也可能使得社会交往面较窄的学生产生学习困难。

二、新课改理念下初中语文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1、激发兴趣,做好指导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特别是学困生,对学习毫无兴趣,有一种消极情态,抵触、厌倦, 这种消极情态阻碍了学生学习。因此,要想转化学困生,培养其学习语文的兴趣是很重要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找准联系,以旧引新激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调动起“学困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改变

其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状况,提高听课效率,教师应善于结合课堂教学,讲一些名作家的逸闻趣事, 在有些新课的引入中, 应尽量有亲身感受的实践作引导, 使学生明确身边处处有语文,生活中的社会离不开语文,引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重视和兴趣,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由原来的“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使语文学习对他们来说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愉快的体验,他们越学越想学,越爱学。因此,教师在钻研教材时,要善于找准知识间的衔接点, 运用迁移规律,以旧知引出新知,这样,容易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求知的兴趣。

(2、体验成功,引发兴趣。

学习成功带来的愉快感,可以增强学生的信心,使他们产生新的需要和更浓的学习兴趣。教师对那些学困生要低目标、小起点,让他们也能体会到成功的欢乐。有兴趣的学习事半功倍,在感兴趣的基础上,教师与他们一起共同制订一些切实可行的小目标,用这些目标来激励他们学习,在实现这些学习目标时,让他们自己去体验成功的喜悦。

语文教学莫过于听、说、读、写。而写是最复杂、最高级的综合 , 写的本身就淬炼了听、说、读。当然对于学困生而言 , 我们要把要求放到最低 , 比如 :开始

可以写一句话 , 表达自己的心情或天气状况 ; 接下来对身边的人、事做简单的描述和记录 , 甚至对电视剧的评论 ; 最后逐步地提高要求等等。这两种养成是最简单 , 也是最重要的 , 日积月累 , 持之以恒 , 学生定会受益匪浅。

这样,就会使学困生感受到成就感,就会逐渐对语文产生兴趣。教师再不失时机地帮助、鼓励,便能引发学生的兴趣向更深更广处发展。

(3、开展活动,巩固兴趣。

学生受其年龄特征的影响,对语文产生的兴趣往往不稳定,因此,教师要组织开展各项活动来巩固兴趣, 如:“古诗词朗诵比赛”、“小小诊所”、“小作家评比”等。特别注意为学困生设计特长比赛,分成小组,根据他们本身的能力特点开展活动,发挥他们的优势,促使兴趣的巩固。

学困生转化效果的好坏,除了看他们的自信心、兴趣是否提高,还取决于学习成绩是否提高。因此,作为教师,如何指导学困生进行学习,提高其学业成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